高一班第组姓名层次

合集下载

第二届连云港333第一层次

第二届连云港333第一层次
郑玉国
30
初中物理
连云港市连云中学
刘进利
62
中职政治
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
吴广顺
31
初中语文
东海县初级中学
吴传贵
63
中职德育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丁凤强
32
初中语文
东海县温泉中学
苗蔚林
64
中职美术
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刘静
二、考核合格人员名单(153名)
(一)名校长14名
序号
学校类型
单位
姓名
序号
李宝霞
54
高中
海州高级中学
许璠
25
小学
连云港师专一附小
文美林
55
高中
海州高级中学
穆维永
26
小学
连云港师专一附小
秦静
56
中职
灌云中等专业学校
宋廷军
27
小学
连云港师专一附小
汤爱华
57
中职
灌云中等专业学校
庞占银
28
小学
连云港师专二附小
苏瑜
58
中职
灌云中等专业学校
杨海萍
29
初中
赣榆区海头第二中学
李积芝
59
中职
连云港市中小学高层次人才“333工程”
第二周期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名单
一、新评审通过人员名单(100名)
(一)名校长11名
序号
学校类型
单位名称
姓名
序号
学校类型
单位名称
姓名
1
幼教
东海县幼儿园
李艳芹
7
初中
连云港市浦南中学

班级学生分组名单

班级学生分组名单
B2
达哈尕桑
B2
索南拉毛
B3
尕成
B3
仁增文扎
C1
罗松扎西
C1
特兰措
C2
兰兰
C2
第三小组
永措
A1
第七小组
旦正
A1
陈来多杰
A2
德吉珍美
A2
更松普措
B1
加央措
B1
措吉
B2
青梅南加
B2
尕玛求培
B3
华毛卓玛
B3
尕玛然杰
C1
义西东周
C1
索南央培
C2
卓科吉
C2
第四小组பைடு நூலகம்
江尕
A1
第八小组
依西达哇
A1
更嘎才加
A2
尕子尕玛文扎
小组
组员
分层
小组
组员
分层
第一小组
措吉多杰卓玛
A1
第五小组
达日卓玛
A1
义西卓尕
A2
才旺扎西
A2
日加
B1
成林俄塞江才
B1
杨措卓玛
B2
白玛生闹
B2
扎西洛桑
B3
尕玛曲培
B3
尕哇吉
C1
青梅求忠
C1
桑丁扎巴
C2
更桑江措
C2
第二小组
班玛仁卓
A1
第六小组
扎西多杰
A1
索南措毛
A2
仁增旺姆
A2
扎西卓玛
B1
索南央朋
B1
俄金曲朋
A2
尕玛伊西
B1
索南曲宗
B1
拉措
B2
代藏卓玛

合肥六中2018级高一班级设置及分班方案

合肥六中2018级高一班级设置及分班方案

合肥六中2018级高一班级设置及分班方案第一篇:合肥六中2018级高一班级设置及分班方案合肥六中2018级高一班级设置及分班方案为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构建有利于师生主动、充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有利于过程性评价,根据2018级高一年级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1.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发挥学生学科兴趣特长,实现学生最优发展。

2.坚持公平、竞争原则,关注成长过程,实行科学规范管理。

二、分班原则1.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学校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

2.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找准定位,分类分层教育教学。

3.同类型班级的人数及分班成绩、男女生比例基本均衡。

4.公平、公开、公正,分班方案和结果公示。

三、班级类型及数量竞赛班2个、实验班5个、卓越班1个、平行班24个。

四、分班步骤(一)竞赛班1.遴选对象:有意向参加竞赛的同学。

注意:竞赛有风险,报名须谨慎!由于竞赛学习需占用一定的时间且需要一定的思维和爱好,建议在高考课程学习和竞赛训练之间难以兼顾的同学谨慎选报!2.基本要求:入选竞赛班的同学必须选择至少一门学科参与培训。

为保证竞赛课程学习的连续性和最大程度的发挥师资效益,竞赛班学生不得以出国或升学等理由中途退出,在竞赛课上课时不得以任何理由旷课。

3.选拔步骤:(1)有意愿的同学在报到时自愿报名,报名时携带2张一寸免冠照片,并领取准考证。

(2)考试时间为7月28日上午8:00——11:50,考试地点:三孝口校区,考试科目为数学(150分)和物理(100分),考试内容为中考范围。

考试要求:携带中考准考证和竞赛班考试准考证,不得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

(3)根据录取成绩(录取成绩=测试成绩×50%+中考文化课裸分成绩×50%),由高分到低分录取120名(含已经承诺的特长生),若有成绩并列,同时记入。

分班时,将120名学生分为男、女生两组,每组按“S”形分成两小组。

高一三班分组学习介绍2

高一三班分组学习介绍2

高一三班分组学习介绍一、体会自从实行分组学习以来,同学们的积极性提高,团队意识增强了,竞争变成了行动,自主学习能力有点加强,组织管理能力有所提高,成绩有一点儿提高,感觉有一点点向学校提出的“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要求方面努力的意识。

二、措施(实施)(一)分组办法1、班主任根据上期末总成绩和单科排名,综合学生的行为习惯等均衡分组。

这样最高那组平均分427分,最低那组平均分419分,高低差距最多为8分。

2、全班63人,分成8个组,除有1个组只有7个人外,其余每组8人。

3、每个组由两个数学较好的同学担任数学学习组长,因为文科班最难得学科是数学,此外还参考英语等各科成绩。

4、每个组按“2(优生)+4(中等生)+2(差生)”成绩模式分组,这样便于同层次的同学间相互讨论,上个层次的辅导下个层次的同学,也可跨层次讨论,形成一个人人有事做,个个动起来的局面。

(二)座位安排1、按“U”形坐,也就是背对讲台的一方不坐人以外,其余三方都坐人,面对讲台一方坐2人,侧对讲台的左方坐3人,右方坐3人,这6人面对面坐。

2、以组为单位,座位每周大循环一次,每个组内部成员的座位可据情况随时变动,每个人都有循环到坐正对讲台那一边的机会。

(三)职责1、大组长(总分最高的2位)职责①全力以赴地团结全体组员端正态度,努力学习,努力表现,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团队意识。

②必须在各方面起好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好自己的权威。

③有权给小组成员打组内操行分,表现好的加分,表现差的减分。

加减分由组长自己掌握,对扣分者要大力帮助,让他们感觉组内的温暖,绝不放弃,不抛弃,多给他们一些加分的机会,比如多问问题(以当科老师签字为准);做好人好事;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等。

④对不服管理的同学,可求助于班长等班委团委干部和班主任。

给几次改过机会,若屡教不改者可先交给班长团委书记处理,班长团委书记无法处理时,交给班主任处理。

2023年六中高一年级班级设置及分班方案

2023年六中高一年级班级设置及分班方案

2023年六中高一年级班级设置及分班方案____年六中高一年级班级设置及分班方案为了有效管理和开展高效教学,我校高一年级将采用班级设置人数适中的方式,为全体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____年六中高一年级班级设置及分班方案。

一、班级设置方案1. 班级总数:本年级共设定20个班级,每班约40-45人。

2. 班级命名:班级命名将采用A、B、C、D、E、F、G、H、I、J、K、L、M、N、O、P、Q、R、S、T的形式,共20个班级。

二、分班方案学生的分班是基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学业能力,以确保班级内学生水平相对均衡。

分班方案将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初中学业水平:根据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表现和成绩,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2. 综合素质评估:除了学业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也是分班的重要依据。

包括品德表现、学科特长、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的评估。

3. 兴趣爱好和学科倾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科倾向也会在分班过程中考虑,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自己擅长的学科中更好地发展。

基于以上因素,本文提出了以下分班方案,供学校参考。

三、分班方案1. 高层次班(A、B、C班):这些班级将收录初中阶段学习优秀、全面发展且成绩上佳的学生。

他们将接受更高难度的教学,并有机会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2. 中层次班(D、E、F班):这些班级将招收初中阶段学习中等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学习潜力和发展空间。

学校将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资源,并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3. 低层次班(G、H、I班):这些班级将招收初中阶段学习较差的学生。

学校将提供专门的辅导和培训措施,帮助他们尽快弥补学习差距。

4. 特长班(J、K、L、M、N班):这些班级将招收在某一学科或领域具有明显特长的学生,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特长和潜力。

5. 兴趣班(O、P、Q、R、S班):这些班级将招收在某一兴趣爱好方面有特别才能或热情的学生,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6. 社团班(T班):学校将组建一个社团班,招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用以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和实践项目。

用成绩给班级分组方法举例

用成绩给班级分组方法举例

用成绩给班级分组方法举例蛟河一中班级介绍:蛟河一中二年五班共56人,班级经历了8人组,6人组,4人组三种方案,8人组的弊端是人员较多小组内部不够团结,容易分列,两个学困生容易坐到一起,6人组在学习时讨论不够方便。

4人组3带1模式较适合五班,为了让学生更重视高二下学期的课程学习,我们在学生代表大会的研究下,经过半个月的起草,论证得出了用三学期期末联考成绩分组的方案。

第一部分分组方案1.把班级56名同学高一上,高一下,高二上,三学期的联考学年名次求平均数,得出班级综合排名1号到56号。

2.把56名同学分成4个梯队,1到14第一梯队,15到28第二梯队,29到42第三梯队,43到56第四梯队。

3.每个小组的4名成员是由每个梯队各出一人组成。

同一梯队的同学不能在同组,这样我们就会得到16各小组,每组4人。

4.各组不考虑平均分数,我们会根据同学们的组合,按照各组种子序号之和重新把班级分成三个竞争梯队,第一梯队三个小组,第二梯队七个小组,第三梯队四个小组5.每个同学不要做出尔反尔的人,答应了别人在一组就不能反悔了。

不能同时答应几个人。

6.没有选出组的同学,按龙摆尾分组,此时的最末一名不参与分组(例如剩12人,这12人龙摆尾)。

班主任幽默的鼓励话语: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更好的认清自己的实力,明白高二下对我们的重要性。

未来的社会需要有团结协作精神的人。

我们班级的口号:“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大家要更加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把自己武装的强大一点,做一个人人都想与你合作的人。

同学们也不要因为选不到意中人而沮丧,因为你就是小太阳,和谁一组都有自己的小宇宙。

第二部分分座方案:班级分座位方案:一三梯队合并为第一大组,二梯队为第二大组。

1.月考考试成绩出来后两大组比较平均分,平均分高的大组坐班级南两排,低的坐班级北两排。

2.第二大组中的小组按平均分从高到低顺序先后选座位,3.第一大组中,若第三梯队中有一个或多个小组考试平均分追平或超过第一梯队的某一小组,则第一梯队座在最南排或最北排。

班级分组方法

班级分组方法

班级分组方法第一篇:班级分组方法班级分组方法我的班级有45人,按学生的名次位把学生分为6—8组。

,其中每一个组有6-8人个学生不等。

按照班级前六名分别担任组长,6-12担任副组长,再设有纪律监督等不同方面的管理员。

(一)以组的形式来管理班级纪律。

在常规班级纪律的管理中,纪律都是由班主任和班委完成的。

这种班级纪律管理,从实践来看,效果不理想,班主任仍然身陷班级事务之中,班级不能一日离开班主任;从班干部来看,缺乏责任感。

可能有一时热情,却难持之以恒。

从管理学来讲,班级干部管理的持久性来源于什么呢?为什么要管?为谁管?常规的班级管理方法不能解释这些问题,当然更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但班级分组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却很好地解决并回答了这些问题:其一,班级分组管理把班级的纪律由班级的事务转变为小组的事务,也就是把班级的事务由班主任的事转变为学生自己的事,这就很好地回答了为谁而管的问题。

其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生有五个层次的追求:第一,即最低的层次是生理上的需求,如温饱之类;第二是对安全的需求,如坚固的住所;第三是爱人与被爱的需求;第四是受到尊重的需求;第五也是最高的层次则是自我的实现。

小组管理满足了学生受到尊重的需求,也使得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

其三,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可比性较差,学生不能完全感受到自己班级与其他班级的优势,而把班级划分为几个小组,这种对比距离很近,可比性强,很容易在班级内部营造出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竞争氛围,每一个组长、成员都会产生一种愿望:我们组要比别的组做得更好。

小组纪律管理的程序:1.班级提出管理目标:课前准备与课堂纪律。

(不同阶段管理目标不同)2.小组制定管理计划:提出纪律目标与奖惩措施。

(不同小组内容不同)3.小组长与大组长每日反馈。

4.周总结与月总结。

我们认为小组管理的优势就在于班主任为学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管理,构建了一个可以根据学生、班情不断变化的管理平台,实现了由观念民主到制度民主的跨越。

高一年级分班方案

高一年级分班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办学,弘扬风清气正的良好校园风气,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便于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利于教育教学管理与学生学习,根据学校有关精神,结合高一年级实际,特制定我校2011级高一学生分班
方案。

一、分班原则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坚持“分堆抽签、均衡分配”的原则。

二、分班领导组
组长:阮厚广
副组长:李善信、许有科、王银堂
成员:陈忠好、陆勇、翟荣宝、李文法、张尚镯、汪河北、高瑞侠
三、分班办法
校长室主持、指导,教务处组织、实施,年级部协助、监督。

四、操作程序与要求
1、按照我校公布的各地区宏志班线、全省班线,将所有学生分为宏志班生、全省班生;再将宏志班生、全省班生将合肥市内考生、合肥市外考生按2011年中考成绩排序;
2、根据设置的宏志班、全省班班级数,按照“成绩均衡、人数基本相等”的原则,分出相应的份数;
3、分管校长审核,确认;
4、班主任现场抽签,将分出的份数与班号对应;
5、各班级学生名单上报校长室审核确认;
6、开学前,教务处将分班结果在学校显要位置公示;
7、开学后,教务处负责把各班级名单、成绩的电子版移交年级,年级、班主任、授课教师据此了解学情,开展针对性教学;
8、分班结果经校长室确认后,任何人不得更改,违者按学校有关制度严肃处理。

合肥一六八中学
2011年8月20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工业上用H2、Cl2合成HCl时,应选择什么条件?理由是什么?(选择安全的点燃条件和连续地合成HCl。)
【总结归纳】燃烧的条件和本质:
【氯气的化学性质的小结】金属、非金属跟Cl2化合时,氯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表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
【分层训练】
一、基础篇:
1.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高一班第组姓名层次
寄语:山高路遥不足惧,最怕贪图安逸心!
课题: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
编写:抚顺四中孙彦娜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总结非金属气体物理性质的规律。
2、掌握氯气与氢气、金属的反应原理,学会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抽象概括,
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阅读资料,培养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氯气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要有热爱科学的思想和奉献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小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学习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
学习难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B级)
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实验探究:1、钠与氯气的反应(多媒体演示)
2、铜与氯气的反应,应先加热铜丝至红热,然后插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生成固体的颜色,然后逐渐向装有产物的集气瓶中加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自己动手试一试)
现象及反应方程式:
【总结归纳】当变价金属与氯气反应时,生成_____________
【总结归纳】根据所给的3个材料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并将知识链接中的表格关于氯气的部分填写完整,同时思考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总结非金属气体的物理性质?
【深入探究】
⑴氯气的哪些物理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地发现氯气泄露?
⑵对氯气这种有毒气体如何闻其气味?
⑶消防人员为什么能用水和碱液进行稀释?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⑷从氯气的发现到确认为一种新的元素,时间长达三十多年。你从这一史实中得到什么启示?
【深入探究】写出Fe、Mg、Al与氯气的反应方程式。
2、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
实验探究:氯气与氢气的反应操作:(多媒体演示)
A组
将纯净的氢气点燃后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
B组
将氢气与氯气先混合后,经强光照射。
现象及反应方程式:
A组
B组
【深入探究】
1.写出氯气与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燃烧是否一定要有O2参加?比较铁、硫、木炭在O2中燃烧与Cu、H2等在Cl2中燃烧的现象,找出共同特点,并由此推论什么叫燃烧。
A.FeCl3B.CuCl2C.HCl D.FeCl2
4、在标准状况下,35.5g氯气的体积是________,将其与氢气完全化合需氢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将生成的气体制成1L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将此溶液取出20mL加蒸馏水制成200mL溶液,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
⑸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制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请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知识链接】
(1)分别画出氧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推测O2与Cl2化学性质的相似之处。
(2)类比O2与Fe、H2等物质的反应,推测Cl2分别与Na、Cu、H2的反应产物。
【探求新知】
【错题分析】
【学习反思】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C.氯气能溶于水
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参与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B.FeCl2C.MgCl2D.FeCl3
二、提高篇:
3、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材料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与英法联军在对峙。德军突然使用了化学武器,一种黄绿色的气体随风飘向联军,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使联军士兵不停咳嗽、昏迷甚至死亡。士兵越向战壕底部隐蔽,伤亡越严重。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化学武器。
(材料3)氯气的发现应归功于瑞典化学家舍勒。舍勒是在1744年发现氯气的。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当他将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但是当他确信自己制得了一种新气体气体后,他又感到一种由衷的高兴。舍勒制备出氯气以后,把他溶解在水里,发现这种气体的水溶液对纸张,蔬菜和花都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他还发现氯气能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到1810年,许多科学家先后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研究。
2、燃烧的条件和本质
学习方法:知识链接——探求新知——总结归纳——深入探究
【知识链接】
物理性质
氧气(O2)
氯气(Cl2)

味态Biblioteka 毒性密度溶解性
【探求新知】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A级)
(材料1)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淮安段——山东籍槽罐车发生事故,车上的35吨液氯大量外泄。喷出一种刺激性很强的黄绿色气体,在空气中久久不能散去。消防人员采用消防用水与碱液在外围50米处形成两道水幕进行稀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