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路与电子技术 》计算题

合集下载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总复习题及解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总复习题及解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总复习题及解2013.11《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总复习题及解2013.11一、问 答第一章答题1. 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什么?答:电流参考方向(箭头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到“-”的方向)一致的方向。

第二章答题1. 应用叠加定理时,理想电压源不作用时视为短路,理想电流源不作用时视为 开路。

2、求含有受控源单口网络的戴维南(诺顿)等效电路的内阻时,屏蔽掉电源后须用 外施电压、电流 法求得。

第三章答题1、对于电容C 和电感L ,电压和电流间的关系为:,2、换路定律是指: 3、全响应解的两种表达式: (1)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2)三要素法:第四章答题1、直流电路中,感抗为0,容抗为无穷大。

2、正弦电压 u (t ) =2U cos (?t + ?u )对应的相量表示为 u U U θ∠=•。

3、任意一个相量乘以j相当于该相量逆时针旋转90o 。

1倍,4、三相对称电源星型联结,相、线电压的关系为相电压是线电压的3且相电压滞后对应线电压30°。

对称电源△接线时,线电流、相电流之间关系为线电流等于3倍相电流,相位滞后对应相电流30°。

5、电阻元件的电压电流的有效值满足:U=IR,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压和电流同相位,即第五章答题无第六章答题1、本征半导体电子浓度等于空穴浓度;N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大于空穴浓度;P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小于空穴浓度。

2、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晶体三极管则属于电流控制器件。

3、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应使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4、稳定二极管稳压时是处于反向偏置状态,而二极管导通时是处于正向偏置状态。

5、 PN结的单向导电性,就是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

6、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c 增加,发射结压降U BE减小。

第七章答题1、共模抑制比K CMR是差模放大倍数与共模放大倍数(绝对值)之比。

电路与电子技术习题集

电路与电子技术习题集

电路与电子技术复习题涵盖所有考试知识点,但90%的考试题都有变化。

一、填空与选择题复习内容1. 基尔霍夫定律的概念,会列写KCL 、KVL 方程。

2. 在图示电路中,已知电流I1=1 A ,I3=-2 A ,则电流I2=?3. 下图中,已知:U 1= U 2= U 3= 4 V ,则 U 4 =?4. 电路进行支路电流法分析时,独立的KCL 和KVL 方程数是多少?5. 下图列写回路电压方程6. 参考方向的概念,直流电路中某物理量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之间的关系,运算结果出现负号表示什么意思?7. 在电路中欲使电源不作用,应当将电压源、电流源怎么处理,短路?断路? 8. 下图中U S = 3V ,等效电流源的I S =? R =?9. 应用叠加原理分析电路时,可采用 的方法使电路中的电源不作用。

(a )电压源短路、电流源短路(b )电压源断路、电流源断路(c )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 (d )电压源断路、电流源短路10. 计算电路中电源的功率P ,说明电源工作在负载工作状态还是电源工作状态,如下图。

3V+-11. 如下图所示,已知:电流I =4.5 A ,如果电流源断开,则电流I =?12. 图中电路元件,已知12V U =、2A I =-,计算元件的功率并判断元件是负载还是电源。

IIUU 13. 电源的等效模型变化。

例如将图示电路化简为等效电压源模型,并画出等效电路。

Ω5V 2Aab10Ω6V 6Aab2A6Aab5Ω10V10V(a)(c)(d)14.常用的储能元件有有哪些?15.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16.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17.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电感是短路?断路?还是需要根据具体电路而定?电容呢?18.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什么?19.正弦交流电路中谐振的概念,现象是什么?20.感性负载正弦交流电路采用什么方法提高功率因数?21.给日光灯电路并联补偿电容后,电路的总电流数值将怎样变化?日光灯回路路的电流数值怎样变化?22.正弦交流电路中,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是什么?交流电压表的读数是平均值?有效值?还是幅值?23.电感电路的端电压为u = 10sin( ωt +︒60)V,当X L = 5Ω时,写出电感电流的相量表示式。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计算题)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计算题)

计算题第一章1、 如图所示,用戴维南定理求U=?已知:R1=20Ω,R2=10Ω,R3=20Ω,V E 1601=,V E 602=。

解: 把R3从电路中断开。

求E=V R R R E R E U 33.13320220368101201106020160211121210=⨯=-=+-=+-=求R1与R2的并联电阻 Ω==+⨯=+⨯=667.6302001020102021210R R R R R●画戴维南电路。

❍求U 。

U=IR3=V R R R R E 10205.0320667.633.13330=⨯=⨯+=⨯+ 2、 用戴维南定理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2经过的电流I ,已知:R1=20Ω,R2=10Ω,R3=20Ω,V E 1601=,V E 602=。

解: 把R2从电路中断开。

求E=V R R R E IR U 96303020160331310=⨯+=⨯+== 求R1与R2的并联电阻 Ω==+⨯=+⨯=10404002020202031310R R R R R●画戴维南电路。

❍I=A R R E E 1120220101060160202==++=++3、 用戴维南定理求电路中电流I 。

解: 把10Ω从电路中断开。

求E=V U 301201500-=+-= Ω=00R●画戴维南电路。

❍I=A R R E 21020010)30(104100-=-=+-+=++4、 求S 打开和闭合时A 点电位。

解: 当S 打开时。

V R R R E R I V A 667.61032106101212112=⨯=⨯+=⨯+=⨯= 当S 闭合时。

V E V A 61==5、 用节点电压法求图中电压U 和电流I 。

解:V R R R R R E R R E U 541214124*********2813124131211232121'=++-+=+++-++=+++-++=52'R U U ⨯+=V R U U 132552'-=⨯-=⨯-= 12)13()21(1'+⨯+=+⨯+=I E I R R UA R R E U I 75.14713125211'-=-=+-=+-=6、 已知U 1=10V 、E 1=4V 、E 2=2V 、R1=4Ω、R2=2Ω、R3=R4=5Ω,求开路电压U ab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 第二章习题解答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 第二章习题解答

第二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1 求题2.1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解:标出电路中的各结点,电路可重画如下:(b)(a)(c)(d)6Ω7ΩΩaaabb bddcb(a)(d)(c)(b)bΩ4Ω(a )图 R ab =8+3||[3+4||(7+5)]=8+3||(3+3)=8+2=10Ω (b )图 R ab =7||(4||4+10||10)=7||7=3.5Ω(c )图 R ab =5||[4||4+6||(6||6+5)]=5||(2+6||8)=5||(2+3.43)=2.6Ω(d )图 R ab =3||(4||4+4)=3||6=2Ω(串联的3Ω与6Ω电阻被导线短路)2.2 用电阻的丫-△的等效变换求题2.2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解:为方便求解,将a 图中3个6Ω电阻和b 图中3个2Ω电阻进行等效变换,3个三角形连接的6Ω电阻与3个星形连接的2Ω电阻之间可进行等效变换,变换后电路如图所示。

(a ) R ab =2+(2+3)||(2+3)=4.5Ω (b ) R ab =6||(3||6+3||6)=6||4=2.4Ω2.3 将题2.3图所示电路化成等效电流源电路。

bab a(b)(a)题2.2图(b)(a)题2.3图babΩ(a)(b)解:(a )两电源相串联,先将电流源变换成电压源,再将两串联的电压源变换成一个电压源,最后再变换成电流源;等效电路为(b )图中与12V 恒压源并联的6Ω电阻可除去(断开),与5A 恒流源串联的9V 电压源亦可除去(短接)。

两电源相并联,先将电压源变换成电流源,再将两并联的电流源变换成一个电流源,等效电路如下:2.4 将题2.4图所示电路化成等效电压源电路。

解:(a )与10V 电压源并联的8Ω电阻除去(断开),将电流源变换成电压源,再将两串联的电压源变换成一个电压源,再变换成电流源,最后变换成电压源,等效电路如下:(b )图中与12V 恒压源并联的6Ω电阻可除去(断开),与2A 恒流源串联的4Ω亦可除去(短接),等效电路如下:(a)(b)题2.4图abaababab abb bbb2.5 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题2.5图中的电流I 。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电路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电路与电子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涉及到电子设备和电路的设计、分析和应用。

作为学习这门学科的学生,课后习题是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电路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基础电路题1. 请画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并计算电阻总和。

答: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由两个或多个电阻依次连接而成,电流只有一个通路可以流动。

假设电路中有三个电阻R1、R2和R3,电阻总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总 = R1 + R2 + R32. 请画出一个并联电路,并计算电阻总和。

答: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由两个或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电路中,电流可以分流通过每个电阻。

假设电路中有三个电阻R1、R2和R3,电阻总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1/R总 = 1/R1 + 1/R2 + 1/R33. 请计算一个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答:电流和电压是电路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I = 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4. 请计算一个电路中的功率。

答:功率是电路中的另一个重要物理量,它表示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转换率。

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IV其中,P表示功率,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

二、放大电路题1. 请画出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并计算放大倍数。

答: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由一个信号源、一个放大器和一个负载组成。

放大倍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放大倍数 = 输出信号幅度 / 输入信号幅度2. 请计算一个放大电路中的增益。

答:增益是放大电路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比值。

增益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增益 = 输出信号幅度 / 输入信号幅度三、数字电路题1. 请画出一个简单的逻辑门电路,并计算输出信号。

答:逻辑门电路是数字电路中的基本组成单元,它可以实现逻辑运算。

《电路与电子技术》习题库001

《电路与电子技术》习题库001
A1 A2 A3
u C L R A、1A、1A B、3A、0A C、,当频率增加到2f0时,电路性质呈( B ) A、电阻性 B、电感性 C、电容性 27、处于谐振状态的RLC串联电路,当电源频率升高时,电路将呈现出
( B) A、电阻性 B、电感性 C、电容性 28、下列说法中,( A )是正确的。 A、串谐时阻抗最小 B、并谐时阻抗最小 C、电路谐振时阻抗最 小 29、下列说法中,( B )是不正确的。 A、并谐时电流最大 B、并谐时电流最小 C、理想并谐时总电流 为零 30、发生串联谐振的电路条件是( C ) A、 B、 C、 31、正弦交流电路中,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C ) A、 B、 C、 32、某三相四线制供电电路中,相电压为220V,则火线与火线之间的 电压为( C ) A、220V B、311V C、380V 33、在电源对称的三相四线制电路中,若三相负载不对称,则该负载各 相电压( B ) A、不对称 B、仍然对称 C、不一定对称 34、某对称三相电源绕组为Y接,已知V,当t=10s时,三个线电压之和 为( B ) A、380V B、0V C、380/V 35、某三相电源绕组连成Y时线电压为380V,若将它改接成Δ形,线电 压为( C ) A、380V B、660V C、220V 36、三相四线制电路,已知A,A,A,则中线电流为( B ) A、10A B、0A C、30A 37、三相对称电路是指( C ) A、电源对称的电路 B、负载对称的电路 C、电源和负载均对称 的电路 五、计算分析题 1、试求下列各正弦量的周期、频率和初相,二者的相位差如何? (1)3sin314t; (2)8sin(5t+17°) (3sin314t是工频交流电,周期为0.02s、频率是50Hz、初相是零; 8sin(5t+17°)是周期为1.256s、频率为0.796Hz、初相为17°的正 弦交流电)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习题一参考解答
第4页
U3+U9=11(V) 根据后 3 个方程无法求出其余的 3 个电压,并且在后 3 个方程中有两个方程是相同的, 因此只有两个独立方程,用两个方程解出 3 个未知量有无穷解。 1-11 电路如题图 1-3 所示,采用关联得参考方向,且已知下列各支路电流:I1=2A, I4=5A,I7=–5A 以及 I10=–3A。其他各支路电流是否都能确定?试尽可能多地确定各未知 电流。 解:各支路电流采用关联参考方向,因此不在图中标出电流方向。除已知电流之外, 还需求解 6 个未知电流。在图中标出节点 a、b、c、d、e、f。 对 f 节点 –I9–I10–I4=0 代入数据得 I9=-2(A) 对 a 节点 I1+I5+I7=0 代入数据得 I5=3(A) 对其余的 4 个节点列出节点方程,必然有一个方程不独立,即 3 个独立方程要解出 4 个未知量,其有无穷多解。 1-12 220V、40W 的灯泡显然比 2.5V、0.3A 的小电珠亮 的多。求 40W 灯泡额定电流和小电珠的额定功率。我们能不 + 电 能说瓦数大的灯泡,所以它的额定电流也大? 流 0.5Ω 10V 表 答:40W 的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P 1000 = = 4.55A U 220 1-4 某电流表的量程为 10mA.当某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8V 时,通过的电流为 2mA.如 果给这个电阻两端加上 50V 的电压,能否用这个电流表测量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 解:根据电阻两端压降和流过电阻中的电流,由欧姆定理可以确定电阻的值为: U 8 R= = = 4 (kΩ) I 2 × 10 −3 如果给电阻上加 50V 的电压,流过电阻的电流为: U 50 I= = = 12.5 (mA) R 4 × 10 3 电流表的量程为 10mA,也就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0mA,显然不能使用该电流表 测量通过流过该电阻的电流。 1-5 在电路中已经定义了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为什么还要引入参考方向?参考方 向与实际方向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在求解电路参数时,对于稍微复杂的电路,必须列方程求解,列出方程又必须知 道电流、电压的方向,为此,引入电流、电压参考方向,根据参考方向列出电路方程,利用 方程求出电路参数,若结果为负,表明实际的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若结果为正,表明参考 方向就是实际方向。 1-6 如何计算元件的吸收功率?如何从计算结果判断该元件为有源元件或无源元件? 答:在关联参考方向下: P = UI ;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 P = −UI 。在此前提下,当 P>0 时为吸收功率。若 P<0 为有源元件,否则为无源元件。 1-7 标有 10kΩ(称为标称值) 、1/4W(额定功率)的金属膜电阻,若使用在直流电路 中,试问其工作电流和电压不能超过多大数值? I=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

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

第1章第1次 专业 班 学号 2009 姓名 一、填空题1.在电路分析计算中,必须先指定电流与电压的 ,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独立地 。

2.若电流的计算值为负,则说明其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 。

3.线性电阻上电压u 与电流i 关系满足 定律,当两者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其表达式为 。

4.基尔霍夫定律与电路的 有关,而与 无关。

5.KCL 实际上是体现了 或 的性质。

6.KVL 实际上是体现了电压与 无关的性质。

二、选择题1.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 11A i =-,32V u =,131R R ==Ω,22R =Ω,则电压源电压 S u =( )。

A .7VB .9VC .7V -D .9V -2.电路如图2所示,已知 12A i =-,52V u =-,341ΩR R ==,52ΩR =,则电流源电流S i =( )。

A .3AB .6AC .212A R i +() D .122A R R +() 3.电路如图3所示,电流源功率如何?( )。

A .发出B .吸收C .为零D .不确定 4.电路如图4所示,10V =-u ,2A i =-,则网络N 的功率为( )。

A.吸收20W B.发出20W C.发出10W D.发出10W三、计算题1.电路如图5所示,试校核所得解答是否满足功率平衡。

(提示:求解电路以后,校核所得结果的方法之一是核对电路中所有元件的功率平衡,即元件发出的总功率应等于其他元件吸收的总功率)。

2.试求如图6所示各电路中的电压U,并讨论计算各个元件和端口功率。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作业3第1章第2次专业班学号2009 姓名一、填空题1.电压源空载时应该放置;电流源空载时应该放置。

2.电路中某一部分被等效变换后,未被等效部分的与仍然保持不变。

即电路的等效变换实质是等效。

3.结点电压法是以为独立变量,实质上是体现。

4.列结点电压方程时,先指定一个结点为,其余结点与该结点之间的电压称为电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考试题类文档,希望能帮助到您!
《 电路与电子技术 》计算题
1.在图所示电路中,求各支路电流。

答:
I2 = 4A I3 = I1+I2 I3 = I1+4
R1*I1 + R3*I3 = 10 可得:I1=2A , I3 = 6A
所以:I1=2A , I2 = 4A ,I3 = 6A
2.电路如图所示,已知CC U =12V , 1B R =68kΩ, 2B R =22kΩ, C R =3kΩ,E R =
2kΩ,L R =6kΩ晶体管β=60。

(其中C
be I r 26
200β+≈进行计算)。

(1)计算静态值B I ,C I ,CE U (BE U =0.7V );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u A 、输入电阻i r 和输出电阻o r
答:
(1)计算静态值B I ,C I ,CE U (BE U =0.7V );
直流通路图:
计算过程: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u
A、输入电阻
i
r和输出电阻
o
r
微变等效电路图:
计算过程:
3.在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时刻合上,试求:
(1)S闭合瞬间各支路的电流和各元件上的电压;
(2)电路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后各支路电流和各元件上的电压。

答:
(1)S闭合瞬间各支路的电流和各元件上的电压;
(2)电路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后各支路电流和各元件上的电压
4.电路如图所示,求各支路电流。

答:
5.电路如图所示,已知CC U =12V , 1B R =30kΩ, 2B R =10kΩ, C R =3kΩ,E R =1.5kΩ,L R =6kΩ晶体管β=40。

(其中C
be I r 26
200β+≈进行计算)。

(1)计算静态值B I ,C I ,CE U (BE U =0.7V );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u A 、输入电阻i r 和输出电阻o r
(1)计算静态值B I ,C I ,CE U (BE U =0.7V );
答:
直流电路图:
计算过程: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u
A、输入电阻
i
r和输出电阻
o
r
微变等效电路:
计算过程:
6.电路如图所示,已知,321R R R ===3kΩ, C =103pF ,U =12V ,t =0时将开关S 断开。

试求电压C u 和o u 的变化规律。

答:
1、初始值:
2、稳态值:
3、确定时间常数:
7.在图所示电路中,已知
1
E=90V,
2
E=60V,
1
R=
2
R=15Ω,
3
R=30Ω,
4
R

5
R=15Ω,求各条支路的电流。

I1I2
R1R2
R3
I3
R4R
5
E1E2
a
b
答:
8.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的β=60,BE U =0.7V 。

(其中C
be I r 26
200β+≈计算)。

(1)试用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值B I ,C I ,CE U ;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u A ,输入电阻i R 和输出电阻o R
答:
(1) 试用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值B I ,C I ,CE U ; 答:
直流电路图:
计算过程: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u A ,输入电阻i R 和输出电阻o R 微变等效电路:
计算过程:
9.电路如图示,已知1R =8Ω, 2R =12Ω, L =0.6H ,U =220V 。

S 闭合后试求)(t i L
答:
10.电路如图所示,求支路电流I1,I2,I3。

答:
11.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 原来在“1”位置, 在t =0瞬间换接到“2”位置,
试求)(t u C 及)(t i C 。

答:
12.晶体管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CC U =12V , C R =3kΩ, B R =240kΩ,晶体管β=50,BE U =0.7V 。

(其中C
be I r 26
200β
+≈进行计算) (1)试用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值B I ,C I ,CE U ;
(2)静态时(i u =0),1C 、2C 上的电压各为多少?并标出极性。

(3)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当L R =6 kΩ求电压放大倍数•
u A
答:
(1) 试用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值B I ,C I ,CE U ;
直流电路图:
计算过程:
(2)静态时(i u =0),1C 、2C 上的电压各为多少?并标出极性。

标出极性图:
计算过程:
(3)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当L R =6 kΩ求电压放大倍数•
u A
微变等效电路图:
计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