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突出了绿色发展的三个新特征

“绿色化”突出了绿色发展的三个新特征
“绿色化”突出了绿色发展的三个新特征

“绿色化”突出了绿色发展的三个新特征

作者:李晓西《光明日报》(2015年05月20日15版)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绿色化”,这是继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战略任务后强调的新任务。在当前这一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将“四化”战略变成“五化”战略,此中意义非凡。

“绿色化”是绿色经济的升级版,是突出绿色发展为重点的实践版。“绿色化”是对绿色经济与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的继承,它强调“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强调“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将“绿色化”与“新型四化”并列成为“五化”,从中显示出绿色发展的三个新特征,即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性、紧迫性和实践性。换言之,就是事关大局,刻不容缓,要干出样子,做出成绩。进一步讲,“绿色化”突出强调了一个新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化”突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性

首先,战略性体现为全局性。“绿色化”作为“五化”之一,体现着中国发展的整体理念。“绿色化”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不能仅靠政府的力量。发展绿色经济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国家的产业、经济、税收、金融、贸易以及投资体制等各个层次的改革,涉及的部门也是方方面面。总体来看,“绿色化”就是全体动员,各方协力,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其中要强调的一点是,我国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其产生与存在的合理性,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未来要彻底转变为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突破一些体制性障碍。因此,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性就体现在“绿色化”要有体制做保障,比如,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的完善与实施,皆可为“绿色化”保驾护航。这也意味着只有继续深入推进改革才能转变发展方式,才可能实现“绿色化”。

其次,战略性体现为长期指导下的近期发力。实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需要高瞻远瞩,将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绿色化”就是强调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各战略领域,都要以绿字当头,突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尽快推进绿色转型。

最后,战略性还体现为“绿色化”的国际性。随着地球上人类总数量的不断攀升,地球资源不断被“索取”,人类的发展最终将不可持续。半个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今天,人类总量已超过70亿人,当今技术支持下的世界经济已经超出了多个地球极限,比如温室气体的排放、臭氧层的枯竭、化学的污染、淡水的消耗、悬浮微粒负荷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等。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出现了危机,处理好人与地球的关系已成为生死攸关

的大问题。事关大局,事关全球。在严峻的形势下,“绿色化”的提出无疑是吹出了时代强音,是要提醒人类协调合作,呼吁各国尽职尽责,共同保护充满着生态危机的地球——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

“绿色化”突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紧迫性

“绿色化”就是要把绿色发展理念变成全面维绿行动的冲锋号。传统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阻碍了当前经济的健康发展,世界经济增长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明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推行绿色发展刻不容缓。可以说,刻不容缓的绿色发展就是“绿色化”。

过去30年,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翻了两番,惠及亿万人民。然而,全球60%的生态系统已经因此退化或被破坏。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水资源已日益稀缺,水资源承受的压力正急剧上升,20年后水资源供应仅能满足全世界60%的需求。农业增产主要靠化肥、农药等实现,由此而造成的土壤质量下降问题已日趋明显。全球52%的商业鱼类已经充分开发而无进一步增产空间,约20%已被过度开发,8%已经耗竭。全球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并消耗全球75%以上的能源,产生75%左右的碳排放。

中国同样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挑战。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也伴随着资源过度使用和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2014年,全国74个按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城市中,达标比例仅为4.1%;全国1.5亿亩耕地受污染、四成多耕地退化,近六成地下水水质差。中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已超出环境容量,包括食品安全、水资源污染和土地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中国政府提出的生态文明和生态红线已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评价与关注。

“绿色化”突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性

“绿色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我们不仅要意识到绿色经济如何重要,更要发展好绿色经济。“绿色化”的明确含义,就是强调要将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二者相结合,并且把“绿色”置于“发展”的前面与全过程。

实现“绿色化”,就要加速推进绿色生产方式。走“绿色化”发展道路的中国,要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使之“绿色化”;要发展新的绿色产业,如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所谓绿色产业,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坚持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生产少污染甚至无污染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清洁产品,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产业模式。绿色产业关键要以绿色技术为保障,以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化”为基础。从产品的设计观念、生产开发的过程、产品的绿色包装、产品的绿色分销到树立产品的绿色品牌等,整个产业链都应该“绿色化”。在绿色生产方面,应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能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并加强废弃物处理工作等,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企业及产品的绿色形象,推进产业的“绿色化”。中国的绿色产业还包括新能源技术“走出去”,逐渐向发展中国家及整个国外市场扩散,对全球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实现“绿色化”,就是要促进绿色生活方式,其中的重点是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带有环境意识、有效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的消费活动。虽然国际上讲绿色消费已经有许多年,但“绿色化”的提出,把绿色消费涵盖到了所有人、所有活动的过程中。它强调我们每一个人现在开始就要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上,用绿色来衡量自己的消费行为,节水、节电、节能,保护生活环境,妥善处理垃圾,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从本质上讲,绿色消费倡导的是适度消费和生态消费,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使得人们的消费行为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在消费支出巨大的中国提倡绿色消费,会大大减少资源和能

源的利用数量,大大节约世界资源的消耗。此外,中国不断扩大的绿色内需不仅可以成为拉动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还将成为促进全人类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下

一、判断题(10 道) 1. 植被茂盛一定代表生态文明。 正确 错误 2. 生态文明是生态与文明的组合词。 正确 错误 3.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各环节,其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要围绕环境治理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 正确 错误 4. 低碳发展要求交通更顺畅。 正确 错误 5. 各国的节能建筑定义相同。 正确 错误 6.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各环节,其中在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方面要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正确 错误 7. 绿色的不一定是低碳的。 正确 错误 8. 没有发展,就没有财富的积累,会出现捧着“绿色”这个金饭碗讨饭吃的情形。

正确 错误 9. 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包括扩大环保产品和服务供给、发展环保技术装备。 正确 错误 10. 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区、拔地而起的工厂。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0 道) 1. 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位。 A. 50 B. 51 C. 52 D. 53 2. 循环经济是()的循环式流程。 A.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B. 产品—资源—再生资源 C. 再生资源—产品—资源 D. 资源—再生资源—产品 3. ()应当着眼于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 A. 促进新型城镇化 B.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

C. 生态城市建设 D. 智慧城市建设 4. ()提倡变革自然需兼得天时、地利与人和。 A. 孔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5. 20世纪90年代末,()概念被引入我国国内,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实践,循环经济由早期一种环境保护手段上升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 A. 可持续经济 B. 绿色经济 C. 低碳经济 D. 循环经济 6. 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倍。 A. 3.6 B. 2.6 C. 2.1 D. 1.9 7. 我国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 A. 环境安全格局 B. 规划科学格局 C. 生态安全格局

加快推进我县绿色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加快推进我县绿色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索引号: ? XJ-107338-20170152 ?文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双庙乡 ?发文日期: ? 2016年12月09日 近年来,我县始终紧扣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严格按照建设“两美”浙江和市委“一都三城”建设的总要求,立足县域实际,大力实施“四大战略,五化同步,六美名片”的战略举措和发展思路,对绿色化发展这一县域发展的新形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绿色化发展对我县发展的现实意义 县域绿色化发展与传统意义上的“绿色发展”不同,它更加突出生态观念、发展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管理体系等多重多方面的转变,更加切合“新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高度。 去年5月,习总书记在浙江视察时,赋予了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提出了“更

进一步,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总要求。我县近年来实施推进的绿色化发展,正是领会习总书记赋予浙江的新使命,先人一步、先闯先享,能抓住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契合“新五化”提出的新内涵,切实为实践“新五化”、绿色跨越发展开辟新模式、新路径。同时,在新常态下,我县加快绿色化发展也是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目标、路径上实践习总书记“两山”论断的再深入、再出发,必将更有效地把仙居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加快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加快建设富有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和“国家公园”试点城市,加快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化发展之路。 二、我县绿色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 近年来,我县在重大战略的谋划制定上,在重大项目的安排落实上,在重大政策的配套保障上始终围绕着推动绿色化发展进行,仙居的绿色化发展也多年来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中,也因此,去年8月,我县被确定为全省首个以县域为单位的绿色化发展改革试点县,担负着先行先试、为全省、全国提供示范样本和可复制模式的责任。作为试点县,可以说使命光荣,影响深远,是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但是先行先试,也意味着没有现成的模式可考,没有成熟的经验可鉴,改革试点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触碰到思想观念障碍,触

“绿色化”突出了绿色发展的三个新特征

“绿色化”突出了绿色发展的三个新特征 作者:李晓西《光明日报》(2015年05月20日15版)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绿色化”,这是继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战略任务后强调的新任务。在当前这一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将“四化”战略变成“五化”战略,此中意义非凡。 “绿色化”是绿色经济的升级版,是突出绿色发展为重点的实践版。“绿色化”是对绿色经济与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的继承,它强调“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强调“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将“绿色化”与“新型四化”并列成为“五化”,从中显示出绿色发展的三个新特征,即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性、紧迫性和实践性。换言之,就是事关大局,刻不容缓,要干出样子,做出成绩。进一步讲,“绿色化”突出强调了一个新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化”突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性 首先,战略性体现为全局性。“绿色化”作为“五化”之一,体现着中国发展的整体理念。“绿色化”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不能仅靠政府的力量。发展绿色经济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国家的产业、经济、税收、金融、贸易以及投资体制等各个层次的改革,涉及的部门也是方方面面。总体来看,“绿色化”就是全体动员,各方协力,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其中要强调的一点是,我国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其产生与存在的合理性,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未来要彻底转变为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突破一些体制性障碍。因此,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性就体现在“绿色化”要有体制做保障,比如,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的完善与实施,皆可为“绿色化”保驾护航。这也意味着只有继续深入推进改革才能转变发展方式,才可能实现“绿色化”。 其次,战略性体现为长期指导下的近期发力。实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需要高瞻远瞩,将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绿色化”就是强调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各战略领域,都要以绿字当头,突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尽快推进绿色转型。 最后,战略性还体现为“绿色化”的国际性。随着地球上人类总数量的不断攀升,地球资源不断被“索取”,人类的发展最终将不可持续。半个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今天,人类总量已超过70亿人,当今技术支持下的世界经济已经超出了多个地球极限,比如温室气体的排放、臭氧层的枯竭、化学的污染、淡水的消耗、悬浮微粒负荷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等。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出现了危机,处理好人与地球的关系已成为生死攸关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题库及答案,100分答案

一、判断题 1、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正确 错误 2、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等都与绿色发展的观念和原则相一致。 正确 错误 3、蕾切尔·卡逊的作品《寂静的春天》引发了美国以至于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 正确 错误 4、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 正确 错误 5、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正确 错误 6、罗马俱乐部是关于未来学研究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也是一个研讨全球问题的全球智囊组织。 正确 错误

7、《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份研究报告。 正确 错误 8、世界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于1985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正确 错误 9、可持续发展是既符合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正确 错误 10、我国少数矿产资源严重短缺,如铬、钾盐、金刚石等。 正确 错误 1、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正确 错误 2、任何一件工业产品都要做生命周期的管理。 正确 错误 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 正确 错误 4、“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正确 错误

5、习近平主席指出:决不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增长。 正确 错误 6、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发展。 正确 错误 7、可持续发展呼唤新型工业化道路。 正确 错误 8、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正确 错误 9、资源化应放在循环经济原则的首位,全过程都必须做到无毒化、无害化。 正确 错误 10、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 开发强度。 正确 错误 选择题 11、20世纪()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缺口已经凸现。

工作总结:推动绿色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对策和思考

工作总结:推动绿色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对策和思考 近年来,全市大气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邕城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也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2013—2017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75%、80%、88.8%、95.1%、92.3%,尤其是连续4年实现PM10、PM2.5浓度双下降,降幅达37.8%和38.6%。2017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7天,在全区14个地市中排名第二。但是,大气环境受制因素很多,千变万化,环境空气质量是个易碎品,必须加强研究,持续发力,久久为功。2018年第一季度,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出现反弹,优良率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臭氧和二氧化氮成为增速较快的污染物。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持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实现市委提出的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现时的重要命题。目前,我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年底还将承办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好年会的重要保障。 一、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经验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推进大气治理的重要关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治理工作,主动担当、高位统筹,强力推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各项工作。市委书记,市长亲自研究重大问题,多次对大气治理工作作出批示,多次组织专题会议推进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并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深入扬尘治理现场、涉气排放企业开展督查,极大地推进了大气治理工作。

(二)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是推进大气治理的正确思路 根据2015年污染源解析研究,我市PM10污染70%来源于扬尘、燃煤、机动车排放,其中扬尘占到30%左右。为此,全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工作。在城市扬尘治理方面,明确建设施工、消纳场、城市道路、堆场作业和园林绿化用地五个主战场,采取“一源头一方案”,分别制定专项细则和治理标准。在工业污染源整治方面,率先在全区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禁售区;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大力开展燃煤小锅炉整治,2014年以来拆除各类企业烟囱近1000根,完成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锅炉400多台;率先在华南地区出台大型水泥企业脱硝运行财政补贴政策。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加强机动车尾气流动监测系统建设,实施高污染汽车限行措施和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政策,发放补贴资金1.4亿元,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量居全区首位。 (三)建立党政同责是推进大气治理的根本保证 出台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暂行办法和考评管理办法,印发实施《环境保护职责规定(试行)》,明确规定各级党委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环境保护职责体系及问责体系,形成全市上下共同创造、共同维护、共同享有“XX蓝”的社会治理体系。 (四)明确部门责任形成合力是推进大气治理的基础保障 转变环保单一部门牵头治理的工作格局,在综合协调机构——市“大行动”指挥部下设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工作组,由市环保局牵头,全市各职能部门参与其中。开展大气颗粒物源解析课题研究,找准污染源头。相继出台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每年年初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研讨会,形成全年总体思路和攻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课后测试答案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课后测试答案 测试成绩: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所说的发展就是追求经济增长,这是一种反生态的发展观。√ A 原始文明 B 农业文明 C 工业文明 D 生态文明 正确答案: C 2. 农业文明被称为()。× A “黄色文明” B “褐色文明” C “黑色文明” D “绿色文明” 正确答案: A 3. ()是生态文明的厚重之本。√ A “发展黄色” B “发展褐色” C “发展黑色” D “发展绿色” 正确答案: D 4. ()是世界上第一个需要进口垃圾的欧洲国家。√ A 英国 B 瑞典 C 德国

D 希腊 正确答案: B 5.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注重的是解决()和谐问题。√ A 人与人 B 人与社会 C 人与自然 D 自然与社会 正确答案: C 6. 据中国信息产业网报道,全球废弃手机回收率约(),而中国不到()。√ A 3%,1% B 4%,1% C 4%,2% D 4%,3% 正确答案: A 7. ()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A 创新 B 开放 C 协调 D 绿色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 8. ()等都与绿色发展的观念和原则相一致。√ A 可持续发展 B 科学发展观 C 生态文明建设

D 循环经济 正确答案: A B C D 9.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的集中体现。它直接针对当下发展的问题,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A 发展思路 B 发展方向 C 发展着力点 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A B C 10. 作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它使用的物质资源主要是()等能源和金属矿产与非金属矿产等物源。× A 铬 B 煤 C 金刚石 D 石油 正确答案: B D 11.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A C 12. 可再生能源有()。√ A 生物质能 B 太阳能

绿色发展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69592067.html, 绿色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者:安洪 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04期 〔摘要〕绿色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是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 设规律的科学发展理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党的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治国理政新路径的责任担当。 〔关键词〕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福祉;可持续发 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7)04-0058-03 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对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阐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犹如灯塔之光,照亮了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的道路。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党的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治国理政新路径的责任担当,对中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绿色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因此,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并逐步解决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问题,也在这几十年有限的历史时间内在我国集中显现,并呈现出压缩型、复合型的特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发展不可持续问题,我国相继形成并提出了一系列诸如科学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不断丰富和完善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布局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随后几年,我国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成绩显著,可圈可点。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资源环境状况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生态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依然很强。实践在发展,认识要随之变化,理论要不断创新。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不断拓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其中并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走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由“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为科学、理念更为先进,可以说,我国提出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人类更快步入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思想指引。

(整理)绿色化工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复习进程

(整理)绿色化工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绿色化工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绿色化工就是用先进的化工技术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各种物质的一种技术手段。它是人类和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控制化工污染的最有效手段 ,是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品消费市场,但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21世纪我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将更加严峻。为此开展绿色化工的技术途径与思路应该是 :采用分子设计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绿色化控制的策略来设计化工新产品 ;改革传统化工产品体系 ,利用可再生资源和生物化工方法寻求无污染的新产品或替代品 ,从源头上控制化工污染的发生。同时还应该开展绿色化工的教育、宣传、信息交流和人才培养工作 ,对新建项目进行全过程环境影响评价 ,鼓励化工企业推进绿色化工生产。 引言: 我国人多地少,急剧增加的人口只会增加环境的负荷,加剧资源、能源的枯竭,加剧资源的供需矛盾。当今人类面临着人口增长迅速、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给自身生存环境造成危机。除了工业、农业等生产过程造成的破坏之外,人们日常生活中制造的大量垃圾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家庭日常生活资源消耗的大幅度增加。不仅是由于人口的增加,还由于人均物资消费量的增加。有证据表明,地球上50%以上的人在近40年里依然希望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意味着将消耗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多的废弃物。 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给环境造成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某些传统的产业及一些地方正低效地耗费着国家资源,一方面产生严重的环境损害,另一方面会导致资源的短缺。为了社会的永续繁荣,一方面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需要开拓新的资源,以期实现资源的生态化利用,并且要求整个开发和利用过程都是环境友好的,而这正是化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可见每个化学化工科技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苏州践行绿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苏州党校 苏州发展研究苏州践行绿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曹光树 苏州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山水人文景观绝佳,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古典园林独步天下,享有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等美誉。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传统概念中的“天堂苏州”面临着城市建设强度过大、自然生态系统碎片化、传统山水格局受损、江南水乡风貌弱化等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等系列讲话,对建设天堂苏州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苏州应当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珍惜大自然的馈赠和祖先遗留的自然文化遗产,深入践行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苏州。 一、当前苏州在践行绿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发展建设强度过大,资源用地消耗持续增长 1、城市建设用地使用强度反映开发过度。苏州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造成了生态空间面积迅速缩减,“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2012年末,苏州土地开发强度为28.1%,高于全省平均开发强度22%,已接近省确定的不超过30%的极限。截至2015年,我市(区)总建设用地1152.67平方公里,其中城乡建设用地98&66平方公里,县级市总建设用地1366平方公里,其中城乡建设用地1167.33平方公里,市县两级大部分建设用地均接近饱和,城市建设强度一直保持高位。 2、城市人口增加对资源用地消耗持续增长。人口因素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周边原住居民向城镇集中,以及大量外来人口相继涌入,城市发展所需的空间也相应膨胀。截止到2016年,苏州市常住人口已达1062.57万,其中户籍人口678.2万。城市人口增加是城市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住宅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生产生活及交通建设用地的幅度持续增长,对资源消耗的程度也日益扩大。 (二)生态系统肌理遭到破坏,山水田园碎片化现象突出 1、生态保护区域的连续性、完整性遭到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开发建设对公共绿地、湿地林地、风景名胜区及周边用地的蚕食现象时有发生;高楼耸立对视觉景观冲击严重,优美景观天际线的控制区域愈发狭小;基于城市交通建设、防灾防涝等需要,对山体开凿、湖泊堤岸的硬化,造成城市生态系统交流阻断、山水田园碎片化现象突出、湿地系统退化等系列问题,生态保护区域的连续性、完整性遭到破坏,生态功能日趋弱化。 2、城市周边山体的自然肌理遭到侵蚀。苏州市周边山体主要集中在吴中、高新两区,城市西部的山体本可以成为较佳的借景和城市发展缓冲带,但在近年来的城市建设和景区自身发展过程中,如 —22—

绿色发展的紧迫性与政策建议_蔡建霞[1]

收稿日期:2014-05-20 作者简介:蔡建霞(1958-),女,河南孟津人,编审,主要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及经济地理研究. 绿色发展的紧迫性与政策建议 蔡建霞1,郑壮丽2 (1.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 450052; 2.河南省科学院,郑州450002)摘要: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影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雾霾污染几乎影响了我们每 一个人的正常生活.调整产业结构,抑制黑色发展,减轻环境污染,加快绿色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需要.河南作为全 国经济大省,也是传统能源、原材料工业集中区域,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绿色发展也成为建设美丽河南的必然选 择.研究认为,绿色发展要明确政策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绿色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服务业,倡导全民参与. 关键词:绿色发展;黑色发展;环境保护;美丽河南;政策创新 中图分类号:K 909;X 37文献标识码:A The Urgency of the Green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Cai Jianxia 1,Zheng Zhuangli 2 (1.Institute of Geography ,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 ,Zhengzhou 450052,China ; 2.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 ,Zhengzhou 450002,China )Abstract :As a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stage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especially the haze pollution almost affect the normal life of each one of us.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hibition of black development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ecome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needs.Henan as big province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lso is the concentration area of traditional energy ,raw materials industrial ,and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are more prominent.Green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building beautiful Henan.We suggest that green development need to have a clear policy guidance ,we will deepen reform of the systems and mechanisms ,strengthen th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develope service industry actively ,and advocate public participation.Key words :green development ;black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autiful Henan ;policy innovation 当雾霾等环境污染成为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历史性难题的时候,绿色发展自然而然成为我国未来发展 的主流趋势.对我们工业化过程尚没有完成的内陆大省河南来说, 面对这样新的挑战,我们最为紧迫的任务是首先要充分认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绿色发展的紧迫性,澄清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积极寻求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1问题的本源 绿色发展理念是人们在对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存在问题的不断质疑中产生的,最早起源于美国人 卡逊在1962年发表的《寂静的春天》 .书中对传统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破坏作出了深刻反思,引起各界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绿色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博尔丁提出的 “宇宙飞船经济学”,以及后来戴利、皮尔斯等人有关稳态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一系列论述.1972年, 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列出了影响经济增长的5个主要因素: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时代光华

测试成绩:73.33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A 党的十六大 B 党的十七大 C 党的十八大 D 十八届五中全会 正确答案: B 2. 环保部发布的统计监测数据显示,注意的是,2014年我国74个城市中只有()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A 5个 B 6个 C 8个 D 10个 正确答案: C 3. 农业文明被称为()。× A “黄色文明” B “褐色文明” C “黑色文明” D “绿色文明” 正确答案: A 4.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注重的是解决()和谐问题。√ A 人与人 B 人与社会 C 人与自然 D 自然与社会

正确答案: C 5. ()是前些年学术界讨论的问题,能够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出现,说明我们发展理念具有时代性、创新性。× A 生态文明 B 生态价值 C 生态观念 D 生态原则 正确答案: B 6. 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缺口已经凸现。× A 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D 90年代 正确答案: D 7. 建设美丽中国坚持绿色发展,要以()为主题。√ A 尊重自然规律 B 科学发展 C 以人为本 D 制度创新 正确答案: B 多选题 8. 从20世纪60年代起,以()等为特征的生态危机凸显,人类为了竞争性的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土地沙漠化 C 资源枯竭 D 生物多样性锐减

正确答案: A B C D 9. 绿色发展具有哪些重要特征?()× A 节约 B 回用 C 高效 D 循环 正确答案: A B D 10. 可再生能源有()。√ A 生物质能 B 太阳能 C 风能 D 潮汐能 正确答案: A B C D 判断题 11. 绿色发展,是指遵循生态规律,能够节约资源及能源,避免、消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发展方式的总称。√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12. 世界上大部分矿区已经进入濒临枯竭的晚期。√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13.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推动绿色发展 助力绿色崛起

推动绿色发展助力绿色崛起 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伴随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越来越迫切,作为乡镇基层干部,如何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应群众所呼、顺时代所需,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绿色发展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过去的四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我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迅速发展的四十年,是人民生活迈向小康社会的四十年,我国在这四十年里,完成了从一个极其贫穷和微不足道的国家到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的巨大转变,发展速度让世界瞩目。但伴随高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过度毁山种果、土壤流失形势严峻、农村生活垃圾乱象、畜禽养殖污染时有发生,这些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影响和改变着人民群众的生活。人民日益渴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绿色食品、绿色出行等成为了当下社会的主流,而推动绿色发展,走绿色崛起之路,可有效避免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绿色发展是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完善环保督查制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施生态环境修复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措施使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好转,但由于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由来已久,生态恢复效果缓慢,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

重前行的关键期,当前我国生态治理成效并不稳固。而推动绿色发展不仅可以避免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生,而且可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同时,可以为大自然留足时间进行自我恢复,绿色发展可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不再只是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而更加兼顾发展的平稳性、可持续性和发展的质量,着力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我们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质量效益,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而推动绿色发展可在保障经济稳定向前和持续发展的同时,协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在巩固经济发展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保障经济协调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也是我省着力绿色崛起,建设美丽江西的必然选择。作为扎根基层一线的干部,我将扎牢生态保护这根底线,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整治、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打击“小散乱污”企业,促进农业农民增产增收,推动**绿色发展进程。

我国绿色化工未来发展战略与思考.

我国绿色化工未来发展战略与思考 进入21世纪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生态、环境、资源、经济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污染日趋严重,战略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资源环境与就业压力加大,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在这些多重制约因素条件下,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化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战略要求 我国的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提供基础化工原料和三大合成材料,同时又生产着小批量、多品种、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化学工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些产品的生产技术路线落后,相当一部分化工产品的生产仍采用高能耗、原料消耗高、高污染的合成路线,缺乏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装备技术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并带来了在环境和资源方面的诸多问题。除了这些遗留问题外,化工业还面临着可持续发展新的挑战。 1.1 新农药创制的方向 农药是人类获得粮食,确保农业稳产、丰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近百年来,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要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耕地增长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要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必须依靠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这就必须采用各种手段,如育种、栽培、施肥等,而农药的应用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应该看到的是,农药在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由于认识方面的局限性,高毒、高残留的农

绿色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2018 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强调,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A)。 十八届四中全会 十八届五中全会 十八届六中全会 十八届七中全会 2 、资源性产品的价值构成不包括(B)。 天然价值 内部补偿价值 代际补偿价值 外部补偿价值 3 、什么时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是我国首次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A)。 2016年12月2日 2016年12月3日 2016年12月4日 2016年12月5日 4 、什么时间国土资源部、中央编办、财政部、环保部、水利部、农业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局印发“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A)。 2016年12月20日 2016年12月21日 2016年12月22日 2016年12月23日 5 、什么时间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供了未来一段时间的治水方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纲领(B)。 2015年3月 2015年4月 2015年5月 2015年6月 6 、构建环境治理的市场体系,包括(B)。环境资源税费 环境资源税费、排放(污)权交易 排放(污)权交易 都不对7 、谁最先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C)。马克吐温 大卫 鲍尔丁 居里夫人 8 、自然资源根据资源稀缺性分类不对的是(D)。 资源性产品 可再生能源 生态产品 不可再生能源 9 、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的主要目标,其中不包括(A)。 重点任务部分落实 适应能力显着增强 重点任务全面落实 适应区域格局基本形成 10 、美国新能源有。不包括(D)。 可再生能源产业 电动汽车行业 清洁科技创新 现代农业 11 、美国空气污染治理模式。不对的是(D)。是州际合作 是州内合作 是部门合作 全球合作 12 、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A)。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党的十八届七中全会 党的十八届八中全会 13 、生态空间布局不合理,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不对的是(D)。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空间分布格局持续受到威胁 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低 生物多样性加速下降的总体趁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高 14 、英国土地修复技术非常规范,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不对的是(A)。 顺其自然

关于共享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的思考

关于共享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的思考 摘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中央提出了指导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共享”作为经济手段,"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根本立足点,共享模式可以有效推动经济绿色发展。本文基于我国近两年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从消费和生产的角度,对共享经济这一新型商业模式如何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进行思考。 关键词:共享经济;绿色发展;商业模式 一、引言 近几年,在交通出行、房屋住宿等领域,以共享闲置资源为核心理念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并逐步渗透和改变着社会大众既有的生产、生活方式。 “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尽管不长,但从uber、Airbnb到共享单车、共享衣橱,在短时间内这一概念早已家喻户晓。以共享单车为例,2017年全球X 围内共享单车领域企业共有149家,该领域目前在全球X围内已吸引众多资金,其中,我国本土企业ofo小黄车已完成E轮融资,总金额近80亿元人民币,摩拜单车也已完成E轮融资,总金额达48亿元人民币。 目前的共享经济业态主要通过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运营模式创新,努力减少社会资源配置过程的中间环节损耗,降低了寻找、发现、交易、使用社会闲置资源的成本,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从理论上看,共享经济有利于改善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可以作为受资源约束较为严重的城市提高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方向。 绿色发展是中国在面临增长和环境双重制约下,所提出的具有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共同特征的新理念和新战略,本身所强调的是生活和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强调对自然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参考模式,而且是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新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本身就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一种现实呈现,其在消费、生产等方面对经济运行模式进行的改造和融合,对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四大命题热点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专练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专练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廊坊联考二]读2012年我国交通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甲是我国人均交通碳排放量最高的省市,对其贡献程度最小的是 ( ) A.道路平坦程度 B.居民可支配收入 C.人口密度 D.经济发展水平 2.能有效减少乙省交通碳排放总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控制经济的增长速度 B.改变以出口为主的产业结构 C.大力拓宽城市道路 D.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 解析:第1题,图示甲为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道路平坦利于汽车通行,故对交通碳排放量贡献最小,故A正确。第2题,新能源汽车多以电能为动力,碳排放量较少,则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可减少交通碳排放量,故D正确。 答案:1.A 2.D [2019·湘赣联考三]帝王蝶大迁徙是自然界最惊人的迁徙现象之一,它们产自北美洲,乳草(一种有毒植物并散发刺激气味)是帝王蝶幼虫的唯一食物。冬季主要栖息在墨西哥森林,每年迁徙往返于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国,距离数千千米,四代接力义无反顾。但近20年间,整个北美大陆帝王蝶数量下降了90%,引起科学家和环保组织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种群恢

复计划。据此完成3~5题。 3.加拿大西部的帝王蝶在两个多月的南迁过程中,不会经历的自然景观是( ) A.热带草原 B.温带草原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高山植被 4.帝王蝶进食与繁殖离不开乳草(原产于西印度群岛的一种植物),美加政府也一直加大种植力度,为帝王蝶创造优越的生存环境。据此推断乳草的生长习性是( ) A.喜湿喜热 B.耐寒喜湿 C.喜热耐旱 D.耐寒耐旱 5.结合材料,推测下列与帝王蝶种群数量近年来快速下降关系不大的因素是( ) A.森林破坏 B.气候异常 C.天敌捕杀 D.农业除草剂 解析:第3题,依据图中南迁路线,可判断经历了北美西部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墨西哥的热带草原和墨西哥高原山地的高山植被冷杉林,没有经过温带草原,故B正确。第4题,乳草“原产于西印度群岛”,图示西印度群岛纬度低,位于海洋中,具有高温湿润的气候特征;则可推断乳草的生长习性为喜湿喜热,故A正确。第5题,幼虫以有毒植物为食,是一种食毒防身的特殊物种,可以达到自卫的目的,则天敌捕杀可能性最小,故C正确。 答案:3.B 4.A 5.C ''[2019·南开一模]近年来,伴随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各类海洋及防灾、减灾工程的逐年建设,天津及附近海岸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此完成6~7题。

工作研究:绿色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绿色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一、绿色化发展,先导动力在思维——树立生态理念,变环境优势为后发优势 XX地处茅山老区,历史上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然而,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也意味着对环境破坏较少。XX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最大资源,把“守住绿水青山”作为发展底线,即使面对巨大的区域竞争压力,也始终秉持战略定力,坚持一条原则:加快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们常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XX市委书记尹卫东看来,这句话至少包含三层涵义: 绿色发展最具永续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注重生态保护,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才能实现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为XX 的长远发展留下充足空间。XX市委、市政府自觉树立起以生态推动发展的理念,坚决摒弃以环境换取增长的做法,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零容忍”,使治污铁腕硬起来、生态关口紧起来。 绿色环境最具竞争力,“绿水青山”孕育“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如何把生态优势变

为发展优势,XX市委、市政府提出,着力放大生态环境、资源空间、区位交通、特色产业等方面的叠加优势,让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让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力求在新形势下走出一条以优质生态资源吸引高端产业、引领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 绿色民生最具普惠性,“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洁净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之一。顺应人民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活”、现在“求生态”的殷切期盼,XX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水净”“天蓝”“地绿”等民生环保行动,让XX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这些生态理念的潜移默化、深入人心,为XX绿色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二、绿色化发展,基础支撑在产业——围绕转型主线,以优质资源换高端产业 针对丘陵地区地下资源少、产业基础差、环境容量小的突出矛盾,XX市坚持“低碳、生态、绿色”的产业定位,全面把握“农业原生态、工业可循环、服务业可持续”三位一体的发展导向,在产业发展中嵌入都市景观农业、乡村休闲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