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人榜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应急先锋北京榜样个人先进事迹

应急先锋北京榜样个人先进事迹

应急先锋北京榜样个人先进事迹【应急先锋】是在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故等紧急情况下,最先赶到现场、最先投入救援的人群。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救援故事。

在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工作的付晨,就是这样一名应急先锋。

作为该局应急三队二中队中队长,他经常出现在一线救援现场,承担了解决许多紧急事件的任务。

2019年7月,一场暴雨袭击北京市区,大量的城市旱涝灾害使许多地区受到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巨大威胁。

付晨即刻率领他的部队前往受灾地区救援,尤其是燕山北麓的一处山区,山体滑坡导致了危险局势。

付晨的处理方式很果断。

他组织救援队员与当地群众进行了有力的沟通,全力营救被困学生、矿工和群众。

他们深入燕山北麓,为被困的人们提供食物、水和药品,并通过机械装备抢修道路,保障了救援的通畅性,确保了现场的安全。

除了工作上的表现,付晨在许多志愿者活动中也表现出色。

他参与多次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救援工作,在救援行动中多次表现出色。

他还积极参加春节志愿者服务,支持供水、路面管制、安全检查和垃圾清理等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在救援、志愿者和社区服务等各个方面,付晨的表现都让人们感到敬佩、感动与鼓舞。

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连续奋斗的精神和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感,体现了一名官员的使命和担当。

他的事迹彰显出他的爱心、勇气和决心,也验证了他是一位充满奉献精神和爱心的应急先锋。

因此,我认为付晨绝对是一位应该受到公众嘉奖和荣誉的应急先锋。

他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的行动彰显了这个时代“为了人民利益而努力”的方向。

同时,我们也要敬佩所有付出和奉献的应急先锋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好人好事火灾救人事迹材料

好人好事火灾救人事迹材料

好人好事火灾救人事迹材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一些关于火灾救人的事迹,每一次火灾都是生命的考验,而那些敢于挺身而出、勇敢救人的人们,则被人们称之为“好人”。

他们的善举不仅挽救了生命,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伟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好人好事火灾救人的感人事迹。

1. 2015年,发生在江苏南京市的一起火灾中,一名年轻女子在火灾发生时毫不犹豫地冲进了起火的房屋内,将一名年迈妇女从火场救出。

当时火势已经蔓延到整栋楼,面对被困的妇女,年轻女子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冲进火场。

在众人的惊叹和鼓励声中,她成功将妇女救出,并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2. 同样在2015年,北京市发生了一起火灾救人的感人事迹。

一名年轻男子在火灾发生时,发现一名被困在楼房内的老人无法自救,他毫不犹豫地冲进火场将老人救了出来。

与此他还帮助其他被困在火灾中的居民逃生,成功挽救了多条生命。

3. 在2020年的一次火灾中,上海某小区发生严重火灾,数十户居民受困在火场中。

一名勇敢的邻居看到火灾后,迅速冲进火场将困在里面的居民逐一营救出来,尽管自己也受到了一定的伤害,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最终成功将所有被困居民救出。

他的勇敢行为感动了所有人,也让人们再次看到了好人好事的力量。

4. 在山东某县城,一场突发的火灾造成了多家居民被困在火场中。

一名勇敢的消防队员听到了火灾的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救援。

在火场烟气弥漫、火势蔓延的情况下,他冒着生命危险,通过逐一搜救的方式,成功将多名被困居民救出。

他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称赞。

每一次火灾都是对人们生命的考验,而每一位敢于挺身而出、勇敢救人的“好人”都是我们社会中最闪耀的星辰。

他们的善举不仅挽救了生命,也使我们对于人性的美好和伟大再次充满信心。

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和温暖,也让我们明白,善良和勇敢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品质。

让我们一起传承这份美德,用实际行动诠释好人好事的真谛!愿更多的好人能够涌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第二篇示例:在生活中,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难,它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北京青年榜样 事迹

北京青年榜样 事迹

北京青年榜样事迹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青年榜样,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不懈努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位北京青年榜样的事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故事。

1. 张瑞是一位来自北京的年轻科技创业者。

在大学期间,他就对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实验室进行了多次深入研究。

毕业后,他决定创办自己的科技公司,致力于研发智能机器人。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公司成功推出了一款智能家居机器人,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

他的事迹不仅激励了更多的年轻人投身科技创新领域,也为北京的科技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2. 李晓是一位年轻的环保志愿者。

他毕业于北京某大学,对环境保护有着深厚的兴趣。

在大学期间,他组织了多次环保宣传活动,并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的环保行动。

毕业后,他加入了一家环保组织,致力于推动环境保护的实践和传播。

他经常参与各种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了公众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他的事迹鼓舞着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环保事业中,共同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力量。

3. 王明是一位年轻的社会公益活动家。

他在大学期间就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并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

毕业后,他加入了一家公益机构,致力于关爱流浪儿童和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

他亲自走访贫困山区,为孩子们建立图书馆,并组织了多次义教活动。

他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激励了更多的年轻人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4. 杨婷是一位年轻的艺术家。

她从小对音乐和舞蹈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大学期间专注于舞蹈艺术的研究。

毕业后,她加入了一家舞蹈团,并参与了多个重要演出。

她的舞姿优美、表演精湛,深受观众的喜爱。

她不仅在国内舞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还多次代表中国舞蹈团参加国际比赛,为中国的舞蹈艺术争光。

她的事迹激励了更多的年轻人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并为中国的舞蹈事业贡献力量。

这些北京青年榜样的事迹展示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才华和奉献精神。

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激励了更多的年轻人。

北京最帅交警孟昆玉事迹

北京最帅交警孟昆玉事迹

北京最帅交警孟昆玉事迹
孟昆玉,出生于1988年,是一名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交警。

他曾因一次市民突发疾病的救援行动成为网络红人,因其英勇行为和忠诚品质备受社会关注和称赞。

2016年9月25日,孟昆玉正在进行交通管理任务,忽然接到市民报警,称他们所居住的小区有位老人突然倒地,呼吸急促,似乎有生命危险。

根据市民的描述,孟昆玉快速展开行动,试图破开小区的锁,进入老人家中。

他发现老人已经不省人事,他迅速将老人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将老人扛到了自己的警车上。

随后,孟昆玉立即开车赶往附近的医院,将老人交给了医务人员,并确保老人得到了最好的救治。

孟昆玉的事迹不仅得到了民众的认可,还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北京市公安局发布了一份表彰决定,赞扬他在执勤中表现出的高度职业精神和过硬的工作作风,表达对他的嘉奖和激励,同时也呼吁广大交警立足岗位,勇攀交管工作新高峰。

孟昆玉的事迹告诉我们,作为公职人员,尤其是警察,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时刻以人民群众的安危为重,时刻保持高度的职业精神和过硬的工作作风。

我们要像孟昆玉那样,用自己的行动彰显出公职人员的责任担当和高尚品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谋福利。

精神文明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五篇1000字

精神文明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五篇1000字

精神文明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五篇1000字放寒假了,我依旧到北京的姑姑家去,可这次去,我发现北京的变化真大。

街上彩旗飘扬,商店的橱窗上贴满了宣传图、彩色的奥运五环标志。

马路上的标语一条接着一条,什么“做好东道主,办好奥运会”、“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奥运为国增荣誉,我为奥运添光彩”,等等。

原因很显然,2022年要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整个北京万象更新,奥运气氛拥抱着祖国首都,而一件小事更让我感触颇深。

那天,我陪着同学去一家药店给她的爷爷买助听器。

这家药店装璜古色古香,药品齐全。

我们请一位售货员给我们拿助听器。

这位售货员三十来岁,胸前别着的“922号优秀售货员”红牌十分醒目。

他笑着说:“我们药店进的这种助听器效果不错,而且携带方便,每个二百四十五元。

”说到这,我一吐舌头,心想,哟,这么贵!我的同学却说:“麻烦您帮我们挑一个吧。

”“好的。

”说着,他拿出了一个助听器调试着。

“这个不好。

”他自言自语地说。

接着又拿出一个,一边调一边对我们说:“抱歉,这次进的货曾被摔过,有几个坏了,你们多等一会儿。

”然后,他又调开了,一会儿,他拿出一个说:“这个还不错,你试试。

”“没问题,挑了这么半天,哪还会不行”我的同学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五十块钱递给售货员。

原来,她把“二百四十五元”听成了“四十五元”。

我要是售货员早就急了,可他依旧笑着说:“小同学,你听错了,不是四十五元,是二百十五元。

”“啊!”这回轮到她吃惊了,忙说:“对不起,我听错了,我不买了行吗”“当然可以。

”听到这里我想:他的服务态度还不错。

没想到他又说:“小同学,对不起,是我没说清楚,耽误了你们的时间,抱歉!”什么他向我的同学道歉!可那售货员说得清清楚楚,这样的服务态度简直能拿全市第一了。

可更让人吃惊的是,他又对我的同学说:“你是想买便宜的吧”“是呀。

”“那这样吧,你去新街口药店看看,那里设有助听器专柜,有很多便宜货,地方也很好找,出门坐107路车到新街口下车,一眼就能看见,他们七点关门,现在去人正少。

朝阳群众典型事迹材料

朝阳群众典型事迹材料

朝阳群众典型事迹材料
朝阳群众典型事迹材料:
1.于海峰:于海峰是一名年轻的朝阳群众,在2013年7月,他无私地给了受伤的外卖小哥一枚奥林匹克勋章,表达了他对他的关爱和支持,赢得了众多朋友的赞扬和尊重。

2.刘建安:刘建安是一名朝阳群众,2006年,他在一次意外中,勇敢地将自己的身体牢牢护住两个孩子,以身护佑,令孩子们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他的爱心感动了无数人。

3.孙凤娇:孙凤娇是一个朝阳群众,2010年,病情严重的孙凤娇经过一段艰辛的治疗,这段治疗过程中,她坚持不懈地与病魔作战,最后,她病愈康复,让她成为这个社会中的一个典范。

张秉贵人物事迹和精神

张秉贵人物事迹和精神

张秉贵(1918 年-1987 年9 月14 日),北京市人,中共党员。

1955 年11 月,张秉贵到北京市百货大楼当售货员,38 年来接待顾客近400 万人,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

张秉贵的事迹和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岗敬业:张秉贵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始终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提供优质的服务。

他把工作看作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

2. 精湛技艺:张秉贵通过刻苦学习和不断实践,练就了一手“一抓准”“一口清”的绝技,能够准确地称出各种商品的重量,并且对商品的价格了如指掌。

3. 诚信待人:张秉贵诚实守信,对待顾客始终保持诚信和公正。

他从不欺骗顾客,也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顾客的权益。

4. 无私奉献:张秉贵把顾客的满意和需求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地为顾客服务。

他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赖和尊重。

张秉贵的事迹和精神对中国商业服务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燕京第九景”,成为了中国商业服务业的一面旗帜。

他的爱岗敬业、精湛技艺、诚信待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商业服务业工作者。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郭明义事迹材料 精品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郭明义事迹材料 精品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郭明义事迹材料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日前就学习宣传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受总书记委托,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会见了郭明义同志和报告团其他成员.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入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始终保持人的政治本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理想信念;学习他在新时期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学习他热忱为他人排忧解难,用真情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精神境界,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向郭明义同志学习,传承雷锋精神、共建和谐社会的浓厚氛围.李长春指出,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全体人民的道德追求,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生动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索取与奉献、平凡与崇高等人生课题,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要通过大力宣传郭明义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更多的人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推动更多郭明义式的道德模范和雷锋传人涌现出来,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力量,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贡献.郭明义先进事迹人物简介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本科学历.1977年1月参军,并于1980年6月在部队加入中国,曾被部队评为学雷锋标兵.1982年1月,复员到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工作.先后在矿用大型生产汽车驾驶员、车间团支部书记、矿党委宣传部干事、车间统计员兼人事员、矿扩建工程办公室英文翻译等岗位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20年献血6万毫升,是他自身血液的10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生平经历参军入伍1977年1月11日,时任鞍山军分区副政委的老红军余新元,亲手把郭明义送上了运兵的专列;1960年1月,同样是在鞍山火车站,余新元还曾把另一个鞍钢矿山的小伙送上军列,他的名字叫雷锋.当年尚显青涩的雷锋、郭明义,都曾代表各自的新兵群体发言,宣誓在部队做个好兵.这铮铮誓言,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追求.送雷锋、郭明义踏上军列时余新元肯定不曾想到,这俩小伙竟然一前一后都成长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从雷锋、郭明义作为普通战士的成长历程,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正是人民军队这座大熔炉,锻造出了郭明义这样一位新时期的雷锋传人.鞍钢齐大山选矿厂经警王尔忠,和郭明义是初中同班同学,当兵后两人又同在一个营.他回忆说,从鞍山登上军列后,郭明义就开始帮助列车员打扫卫生送开水.火车走一路,他就忙一路.当兵那5年,郭明义做过的好事谁也数不清.郭明义参军入伍所在的老部队23军67师201团钢铁英雄连,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县的山沟里.冬天,当地天气异常寒冷.每天早上,郭明义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冒着严寒外出挑水.由于地面上结冰导致脚下打滑,水桶不时溅出水来,一洒在衣服上就结成了冰.王尔忠说,这种时候郭明义从来不叫一声苦.挑满水缸后,他又忙着砍柴、生炉子、烧水,就为了能让战友们起床后用上热水.自己班里忙完了,他又到别的班接着干,常常是全排的活儿让他一个人包了.1979年云南发生大地震,听到这一消息后,郭明义专门请假,步行20多里路,赶到县城邮局,将积攒的100多元津贴费寄往灾区.当时,郭明义每个月的津贴只有六七元钱.当年与郭明义同在汽车连的战友赵逢连,还记得这样一件事:一次执行任务时,一名战友开的车出现故障,在冰天雪地里折腾了半天也没修好.郭明义看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停下自己的车帮忙.你累了半天了,去车里歇口气,暖和暖和,修车的事让我来.说罢,郭明义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钻到车底.由于穿着大衣,干活不方便,郭明义干脆脱下大衣,躺在厚厚的冰雪上一修就是40多分钟.等到故障排除时,满脸满身都是冰碴子的郭明义,已经被冻得站不起身来.郭明义所在的部队,前身是粟裕将军的警卫营.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67师一直英模辈出,仅荣立过二等功以上奖励的就达200多人,还涌现出了爱民模范金遗华、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等一批闻名全国的先进典型.当年带郭明义的老连长蔺传芳,12次荣立三等功,被誉为‘老矿工’.郭明义当兵那5年,天天接受这些身边典型的熏陶,肯定错不了!当兵5年,郭明义从一个青涩小伙成长为一个好兵:种过菜、喂过猪、做过饭,干的全是脏活苦活.然而,在每一个岗位上,郭明义都干得非常出色,综合素质提高很快.入伍第二年就被评为师学雷锋标兵.1980年,郭明义在30多个同年度兵里,第一个入党.他还先后5次获得嘉奖,被师里评为优秀团员.老指导员康玉久回忆说,郭明义在师汽训队当炊事员时,每次做完饭,一有时间就看书学习.一天晚上熄灯后,他去查铺,发现郭明义居然打着手电,躺在被窝里兴致勃勃地看驾驶书籍.正是靠着这股子钻劲儿,当炊事员一年下来,郭明义将驾驶理论背得滚瓜烂熟,凭着记忆就能把汽车电路图画下来.第二年参加驾驶培训后,他又一举夺得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项第一、由于专业技能突出,汽训结束后,郭明义被分到师汽车连.郭明义一下连,连队就放他单飞独立驾车出任务.谈起老连队,郭明义特别自豪:全汽车连104台车,无论啥时候,停放都是横竖一条线,车体表面擦得干干净净.老指导员康玉久说,那时候,部队条件特别艰苦.1979年,部队拉到边防常年执行紧急战备任务,半个月吃不上米饭、一个月吃不到菜是常有的事.在这样的环境中,郭明义一呆就是两年多,从来没有叫过苦.不是我一个人不叫苦,而是所有的战友都没叫苦.郭明义说.几年下来,郭明义执行各类运输任务数百次,每一次都圆满完成.郭明义离开部队那么多年了,郭明义干工作依然是这股子劲头.郭明义总是说:部队是个大熔炉,进去是铁,出来是钢;只要不怕苦,总能炼成钢.退伍时,郭明义带了一件纪念品——一本1973年版的《雷锋的故事》.这本书,他珍藏至今,时不时还拿出来翻阅.1981年,郭明义退伍离开部队之际,时任连长蔺传芳对他说,你要记住,你是在部队入的党,是师里培养的学雷锋标兵,回到地方要保持部队的优良作风,可不要给部队丢脸呐!郭明义说,请连长放心,我到地方工作后,一定像在部队一样,高标准、严要求,做就做到最好.郭明义在部队时的老连长蔺传芳2019年9月初来到鞍山,在采场,两位战友相拥而泣.郭明义,你做得很好,没给部队丢脸.爱岗敬业1981年,郭明义从部队退伍回到鞍钢,回到鞍钢齐大山铁矿后,郭明义先后从事过6个不同的工作,从大型生产汽车司机到车间团支部书记,从矿党委宣传部干事到车间做统计员兼人事员,从英文翻译再到现在的采场公路管理员,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以做到最好履行着自己的承诺.————在做大型生产汽车司机时,他创造了单车年产的新记录;————任车间团支部书记期间,他所在的支部成为全矿的标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 long as there are things you want to do and people you want to meet, don't think about the outcome, just run
hard.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
北京好人榜事迹材料
北京好人榜事迹材料1
许张氏,女,汉族,1916年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西关社区居民。

她没有坚实的臂膀,却四十年如一日为瘫痪儿子延续生命;她家庭贫困,却回绝了10万元的爱心捐款。

许张氏,一位连名字都没有的97岁老人,用自己的坚持和无私书写着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因为生在旧社会,17岁时嫁给了同村的许奎元,人们就叫她许张氏。

40年前,小儿子许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连家人都不认识,全家倾其所有为其治病,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从那时起,许张氏就衣不解带地照顾儿子。

1990年,老伴去世,年过七旬的许张氏只能独自担起照顾儿子的重任。

1994年,许全意病情恶化完全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此时,许张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宽裕。

体恤儿女的许张氏硬是咬着牙自己坚持照顾许全意,喂饭、喂药、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许张氏自己动手去做。

有时许张氏累得不想动,但是一想到儿子没吃上口热饭,心里就难受起来。

每一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几次,
看看儿子冷不冷、热不热,有没有尿床。

儿子的头发、胡子都是她亲手修剪。

老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腰背累得深深地弯了下去。

病床上的许全意虽然瘦弱,但身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褥疮,双眼有神。

虽然不能言语,但会用眼神与母亲交流,完全没有久病之人的那种木讷。

“二哥是我母亲的全部,她也不愿意拖累我们,我们想搭把手都不允许,更别说把二哥接到家里照顾了。

”女儿许长荣说。

许张氏说:“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着,活着一天就要照顾孩子一天。

”也以前有人提议出资帮忙许奶奶的小儿子住进福利院,减轻老人的负担,让她安享晚年,但被许张氏一口回绝了。

老人认为福利院的护理人员虽然不错,但自己在家里亲自照顾儿子就应更好些,她不愿意儿子受任何委屈。

“我活一天,就带着他一天。

”老人眼神格外坚毅。

虽然家境贫困,许张氏却有自己的原则,好心人送来的钱物一概不要。

上海的一家企业老总在微博上看到许张氏的故事后,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送来10万元爱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

当地民政部门为老人和她的小儿子分别办理了低保和城镇居民
医疗保险,这让许奶奶每当和人聊天时,总是不忘念叨几句感谢的话:“给政府添负担了,共产党好啊!”
许张氏荣获第三届安徽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北京好人榜事迹材料2
黄久生,男,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

黄久生是700位鳏寡孤独老人们共同的儿子。

那些得到他照顾的老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眼含热泪。

他给老人们带来的温暖不仅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他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黄久生是个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

6岁时母亲去世,留下黄久生和4岁的妹妹、2岁的弟弟。

父亲走街串巷修锅补盆,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是乡亲们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把他们养大的。

为了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13岁的小久生曾在一个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邻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满水。

18岁出门打工,从建筑工地小工干起,靠踏实肯干逐渐致富的黄久生,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

1996年起,每逢年节,家乡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伤残老人都会收到黄久生送来的衣被、米面、肉油还有现金,17年从未间断过,黄久生为此累计出资230多万元。

20XX年,黄久生投资45万元在家乡双柳树镇建设了一所敬老院。

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国家发给的补贴外,其他费用全部由他个人承担,包括养老送终。

多年受黄久生资助的李鸿金老人临终前拉着他的手
泣不成声:“活着你养我,病了你花那么多钱为我治病,我死前能见你一面,也就安心了!”
黄久生不遗余力地支持家乡建设,先后为援建家乡小学、修路、购置医疗设备等捐款310多万元。

在20XX年5·12汶川抗震救灾中,他个人先后捐款12万元。

黄久生算不上大富翁,但应对遭遇困境的人,他总是慷慨解囊。

他为小白血病患者捐款2.7万元、为身患血癌、打工救母的少年捐款2.3万元。

一位素不相识的女青年打电话给黄久生,说家里三口人患了癌症,黄久生当晚就筹集3万余元现金送了过去。

这样的事他默默做了很多。

在郑州打工多年的黄久生,看到老家来郑打工的人虽多,但比较分散,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等权益被侵害的事时有发生。

在黄久生的推荐下,“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成立,他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散居在郑州市的56名农民工党员有了“娘家”。

农民工党支部用心为农民工解决难题,仅讨薪一项,就为农民工讨回两千多万元。

透过这个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农民工达一万多人,每年还为家乡带回1.5亿元的劳务收入。

黄久生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北京好人榜事迹材料3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韦正雄
韦正雄,男,47岁,布依族,贵州省望谟县油迈瑶族乡教育辅导站教师。

韦正雄的家在平卜河边,附近的平卜小学宿舍较少,他主动把自家一楼腾出来让32名学生寄宿。

20XX年6月12日深夜,天降大雨,平卜河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洪水很快淹没了房屋。

从睡梦中惊醒的韦正雄一家,赶紧抢救困在一楼的学生。

女儿海丰突然想起,隔壁二叔、三叔家都是平房,两个婶子和弟妹们肯定也在水里,“他们也很危险呀!”听到此话韦正雄顿时泪如泉涌。

但情势已十分危急!他吩咐女儿:“快!快到后墙处喊叔娘和弟妹们,我去救学生!”说完就冲到楼梯口处下了水,摸黑向楼下几个房间游去。

两个女生最先摸到门口出来了,有5个学生在水中挣扎着,由于太黑暗,找不到出口,韦正雄急忙用嘴含着手电筒,往水里趟去,把这5个学生一个一个拉到楼梯口。

之后他又撬开一间被泥沙堵住门的房间,把6个男生拉出来。

洪水还在暴涨,上气不接下气的韦老师不顾一切,立刻游到另一间快被洪水淹没的女生寝室里,两次拉出来4个学生并把她们送上楼。

还有15个学生被围在洪水里。

幸好韦正雄家楼房墙缝都用水泥和石灰糊过,大水来势太猛,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在天花板下构成了约20公分的空间,学生们站在床架上能够勉强呼吸。

此时进去救人,会卷走空气,学生反而会被憋死,韦正雄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