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袋(膜)常规检验项目解析
食品包装袋验收标准

食品包装袋验收标准食品包装袋是食品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安全和保鲜。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食品包装袋的验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就食品包装袋的验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食品包装袋的材质要求。
食品包装袋的材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能使用劣质原料生产,必须符合食品包装袋的相关行业标准。
同时,对于不同种类的食品,其包装袋的材质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食品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其次,对于食品包装袋的印刷要求。
食品包装袋上的印刷文字和图案必须清晰,不得有模糊、偏移或者掉色的情况。
印刷墨水必须是符合食品包装印刷用墨水的相关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以免对食品造成污染。
再者,对于食品包装袋的密封性要求。
食品包装袋的密封性是保证食品新鲜度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在验收过程中,需要检查包装袋的封口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漏气、漏水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破损或者破裂的现象。
此外,对于食品包装袋的外观要求。
食品包装袋的外观应该整洁、无污染、无异味,不能有明显的破损、变形或者褶皱。
同时,包装袋上的标识和条码必须清晰可辨,以便于追溯和识别。
最后,对于食品包装袋的卫生要求。
食品包装袋是与食品直接接触的产品,必须要求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卫生标准,保证包装袋的卫生无菌。
在验收过程中,需要对包装袋进行卫生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总之,食品包装袋的验收标准是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验收,才能保证食品包装袋的质量达到要求,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希望生产企业能够重视食品包装袋的验收工作,确保食品包装袋的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产品。
食品包装袋的检验及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袋的检验及卫生标准出处:Ulab优班软包装行业中的食品包装袋的质量,尤其是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所包装的食品安全,因此要保证所使用的原材料、添加剂符合质量要求的管理制度。
须健全包装膜袋的行业和国家标准并严格执行,加强对食品包装的检验监督,防止不合格的食品包装流入市场,加强管理,才得以保障软包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包装袋在食品包装行业是使用量最大的包装容器,食品包装袋一般可以分为单膜袋和复合薄膜包装袋两类,食品包装单膜袋主要是聚乙烯吹塑薄膜为主,也有一些是聚丙烯薄膜,对这些薄膜袋的检验主要执行的标准有:GB/T4456-1996《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12025-1989《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QB/T2461-1999《包装用降解聚乙烯薄膜》、GB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8-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等。
GB9685-19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标准》,在这个助剂的卫生标准中,规定了添加剂、溶剂、胶粘剂等十七个大类,五十八种具体物质的名称和最高使用量。
食品包装单膜袋的检验项目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外观不得有对使用有碍的气泡、穿孔、水纹、暴筋、塑化不良、鱼眼僵块等疵病。
规格、宽度、长度、厚度偏差均应有规定的范围内。
物理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它是反映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随拉伸的能力,如果此项不合格,在使用过程中食品包装袋容易出现破裂、损坏现象。
一、卫生性能包括蒸发残渣(乙酸、乙醇、正己烷)、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脱色试验。
蒸发残渣是反映食品包装袋在使用过程中遇醋、酒、油等液体时析出残渣、重金属的可能性,残渣和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残渣还会直接影响食品的色、香、味等食用质量。
二、降解性能根据产品的降解类型不同,可分为光降解型、生物降解型、环境降解型。
降解性能是反映产品在使用废弃后被环境接纳的能力,如果降解性能好,袋就会在光照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自行断裂、分化和降解,最终成为碎屑,为自然环境所接纳;如果降解性不好就不会被环境接纳,从而形成“白色污染”。
红外光谱法检测食品包装袋、膜的材质和苯及其同系物

某某大学学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分析技能训练实验任课教师:实验室名称:技能训练实验室(二)房间号实验时间:年月日学院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同组人实验项目红外光谱法检测食品包装袋、膜的材质和苯及其同系物组别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仪器分析对有机物的定性分析方法。
2、学习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方法的制样技术及对塑料包装材料中苯及同系物的检测。
3、学习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学会红外谱图解析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1)聚乙烯塑料:质量轻无毒,化学稳定性好,电绝缘性能好和具有一定的坚韧度、抗张强度、不透水性等优点而广泛用于食品包装上。
(2)聚丙烯塑料:最轻的塑料,无臭、无味、无毒、耐有机溶剂、电绝缘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抗张强度。
是以苯乙烯为单体聚合反应而成的具有线性结构的高分子材料。
(3)聚苯乙烯塑料:仅次与普通玻璃和有机玻璃,容易被着色,外观漂亮、无毒。
(4)聚氯乙烯塑料: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具有线性结构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有毒。
因此不能用于包装、存放食品。
三、仪器、试剂药品、试样、实验条件:仪器:VARIAN-6400红外光谱仪、试剂药品:食用油、乙酸、乙醇、棉签试样:食品塑料包装膜(袋)实验条件:测定波长4000-400,参比物空气,扫描次数8次,分辨率2,室内温度18-20.四、实验步骤根据实验条件,将红外分光光度计按仪器操作步骤进行调节。
具体操作:按顺序打开红外分光光度计和电脑工作站,预热30分钟后,打开红外光谱工作站系统进入工作站界面,进行调试。
调试结束后,测定。
1.外观检测:取样品包装膜,观察颜色,回收塑料制成的食品包装膜,因添加稳定剂、着色剂等而呈现红黑黄蓝等颜色进而污染食品。
2.材质检测试验:根据提示(采集背景)将食品塑料包装膜(膜试样卡片)置于试样窗口前,测定膜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3.彩印污染物检测试验:选择二硫化碳为溶剂,称量0.5g剪碎的包装膜放入10ml离心管中,加入5ml二硫化碳,浸泡2小时,用滴管取1-2滴有机层均匀涂于测试皿上,测定红外吸收光谱。
食品包装袋、膜质量验收标准

食品包装袋/膜验收标准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包装袋/膜的验收,提高采购质量,特制订本验收标准。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采购的所有包装袋/膜的进厂验收。
三、外观
1.部分符合双方确定的样板要求。
2.膜的外观应符合表一规定。
表一
四、物理机械性能符合表二规定。
表二
五、卫生指标符合GB5009.60要求
六、封口度偏差符合如下规定:封口宽度≤5mm 的封口宽度偏差为±1.0mm;封口宽度>5~10mm的封口宽度偏差为±1.5mm
七、长度、宽度偏差符合以下要求。
0.5丝(包括0.5丝)视为符合验收标准。
比如,双方约定厚度为8.0丝,那么我们的验收标准为7.5~8.5丝(包括7.5丝和8.5丝),否则视为不合格。
九、引用标准
1、QB/T1871-93《双向拉伸尼龙/低密度聚乙烯复合膜、袋》
2、GB/T5009.60-1996《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食品包装袋(膜)常规检验项目解析

食品包装常规检验项目解析食品包装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而食品包装的安全问题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食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到国民健康,包装做为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品出厂后的质量保护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而食品包装检测的目的就在于保证食品包装的质量与安全。
针对食品包装质量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包装膜、袋,食品包装材料的标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食品包装检测的相关知识。
食品包装袋(膜)的检验主要执行的标准有:GB/T 10004-2008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T 4456-1996《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 12025-1989《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QB/T 2461-1999《包装用降解聚乙烯薄膜》、GB 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8-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等。
对于食品包装和有卫生要求的非食品包装复合膜、袋,原材料应符合其相应原料的食品包装用卫生标准,添加剂应符合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而食品包装复合袋的检验主要执行的标准除应遵守上述几个标准外,还应遵循:包装行业标准BB/T0003-94《耐高温蒸煮膜、袋》、GB/T0004-1998《耐蒸煮复合薄、袋》、GB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轻工行业标准QB/1871-93双向拉伸尼龙(BONY)/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QB/T219796榨菜包装用复合膜、袋;BG13113-1994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酯成型品卫生标准等。
产品分类——主要分为普通级、水煮级、半高温蒸煮级和高温蒸煮级四大类。
普通级:产品使用温度在80℃以下(含80℃);水煮级:产品使用温度在80℃以上~100℃(含100℃);半高温蒸煮级:产品使用温度在100℃以上~121℃(含121℃);高温蒸煮级:产品使用温度在121℃以上~145℃(含145℃)。
食品包装袋的检验及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袋的检验及卫生标准软包装行业中的食品包装袋的质量,尤其是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所包装的食品安全,因此要保证所使用的原材料、添加剂符合质量要求的管理制度。
须健全包装膜袋的行业和国家标准并严格执行,加强对食品包装的检验监督,防止不合格的食品包装流入市场,加强管理,才得以保障软包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包装袋在食品包装行业是使用量最大的包装容器,食品包装袋一般可以分为单膜袋和复合薄膜包装袋两类,食品包装单膜袋主要是聚乙烯吹塑薄膜为主,也有一些是聚丙烯薄膜,对这些薄膜袋的检验主要执行的标准有:GB/T4456-1996《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12025-1989《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QB/T2461-1999《包装用降解聚乙烯薄膜》、GB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8-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等。
GB9685-19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标准》,在这个助剂的卫生标准中,规定了添加剂、溶剂、胶粘剂等十七个大类,五十八种具体物质的名称和最高使用量。
食品包装单膜袋的检验项目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外观不得有对使用有碍的气泡、穿孔、水纹、暴筋、塑化不良、鱼眼僵块等疵病。
规格、宽度、长度、厚度偏差均应有规定的范围内。
物理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它是反映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随拉伸的能力,如果此项不合格,在使用过程中食品包装袋容易出现破裂、损坏现象。
一、卫生性能包括蒸发残渣(乙酸、乙醇、正己烷)、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脱色试验。
蒸发残渣是反映食品包装袋在使用过程中遇醋、酒、油等液体时析出残渣、重金属的可能性,残渣和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残渣还会直接影响食品的色、香、味等食用质量。
降解性能根据产品的降解类型不同,可分为光降解型、生物降解型、环境降解型。
降解性能是反映产品在使用废弃后被环境接纳的能力,如果降解性能好,袋就会在光照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自行断裂、分化和降解,最终成为碎屑,为自然环境所接纳;如果降解性不好就不会被环境接纳,从而形成“白色污染”。
食品包装袋膜的检验标准

食品包装袋(膜)的检验标准
Foodjx导读:
食品包装袋(膜)的检验主要执行的标准有:GB/T4456-1996《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12025-1989《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QB/T2461-1999《包装用降解聚乙烯薄膜》、GB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8-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等。
食品包装袋(膜)的检验项目主要分为五大类———
外观不得有对使用有碍的气泡、穿孔、水纹、暴筋、塑化不良、鱼眼僵块等疵病等。
规格宽度、长度、厚度偏差均应在规定的偏差范围内。
物理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它是反映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承受拉伸的能力,如果此项不合格,在使用过程中食品包装袋(膜)就容易出现破裂、损坏现象。
卫生性能包括蒸发残渣(乙酸、乙醇、正己烷)、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脱色试验。
蒸发残渣是反映食品包装袋在使用过程中遇醋、酒、油等液体时析出残渣、重金属的可能性,残渣和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残渣还会直接影响食品的色、香、味等食用质量。
降解性能根据产品的降解类型不同,可分为光降解型、生物降解型、环境降解型。
降解性能是反映产品在使用废弃后被环境接纳的能力,如果降解性能好,袋(膜)就会在光照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自行断裂、分化和降解,最终成为碎屑,为自然环境所接纳;如果降解性不好就不会被环境接纳,从而形成“白色污染”。
食品包装袋及膜质量检验标准

包装袋 袋长≥400,±1.3 ㎜ 袋长<400, ±1.5 ㎜
±2 ±10 ±15
检验频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每批 每批 每批 每批
三.袋耐压性能 袋及内装物重量 <100g 100--400 g 400--1000 g
负荷 200N 400 N 600 N
要求 无渗漏,不破裂 无渗漏,不破裂 无渗漏,不破裂
每批
平齐度、 袋体平整无明显翘曲。对卷材膜卷端面不平整度不大于 尺子测量、感 每批
平整度 3mm。
观
气味 无异味、无嗅味
嗅、闻
每批
材质 符合合同约定要求
每批
卫生 符合 GB9863 要求,供应商提供 QS 等相关资质复印件
每批
二.尺寸偏差 名称
长度偏差%
宽度偏差㎜ 厚度偏差% 热封宽度偏差%
膜 0---+0.5
或等于 1mm 的在同一包材上不超过 5 个;
检验频率 每批
每批
表面要求 允许有轻微或间断性的皱纹,但不得多于总面积的 5% 感观
每批
粘合状况 合缝处粘合牢固,轻拉不裂,两层间不粘连。对卷材要求 感观
每批
搬动时不出现膜间滑动。
密封性 包装袋装料封口后,要求密封好,不漏气。
负压检测
每批
其它要求 划伤、烫伤、气泡、穿孔、裂痕、异物附着等不允许存在 感观
食品包装袋及膜质量检验标准
一.感官指标
检验项目 色泽
印刷
验收标准
检验方法
版面与样板色一致,色泽均匀,批次之间应无明显的颜色 与标准稿件一
差异,无杂质
样
1、 图案不能跑版
2、 商标、图案、文字清晰完整,无油墨拖尾、散墨、脱 用与标样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包装常规检验项目解析
食品包装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而食品包装的安全问题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食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到国民健康,包装做为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品出厂后的质量保护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而食品包装检测的目的就在于保证食品包装的质量与安全。
针对食品包装质量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包装膜、袋,食品包装材料的标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食品包装检测的相关知识。
食品包装袋(膜)的检验主要执行的标准有:GB/T 10004-2008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T 4456-1996《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 12025-1989《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QB/T 2461-1999《包装用降解聚乙烯薄膜》、GB 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8-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等。
对于食品包装和有卫生要求的非食品包装复合膜、袋,原材料应符合其相应原料的食品包装用卫生标准,添加剂应符合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而食品包装复合袋的检验主要执行的标准除应遵守上述几个标准外,还应遵循:包装行业标准BB/T0003-94《耐高温蒸煮膜、袋》、GB/T0004-1998《耐蒸煮复合薄、袋》、GB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轻工行业标准QB/1871-93双向拉伸尼龙(BONY)/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QB/T219796榨菜包装用复合膜、袋;BG13113-1994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酯成型品卫生标准等。
产品分类——
主要分为普通级、水煮级、半高温蒸煮级和高温蒸煮级四大类。
普通级:产品使用温度在80℃以下(含80℃);
水煮级:产品使用温度在80℃以上~100℃(含100℃);
半高温蒸煮级:产品使用温度在100℃以上~121℃(含121℃);
高温蒸煮级:产品使用温度在121℃以上~145℃(含145℃)。
检验项目——
食品包装袋(膜)的检验项目主要分为以下七大类:
1、外观;
2、印刷质量;
3、尺寸偏差;
4、物理力学性能;
5、卫生指标;
6、溶剂残留量;
7、特定化学物质。
标准对产品的外观要求做了具体的要求,例如:折皱、气泡、热封部位、穿孔、异物、暴筋、卷膜端面不平整度等等,均做了明确的规定。
印刷又分凹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和条码印刷三种。
凹版印刷质量应符合GB/T 7707的规定;柔性版装潢印刷质量应符合GB/T 17497-1998的规定;条码印刷质量应符合GB 12904-2003和GB/T 14257-2002的规定。
尺寸偏差分卷膜和袋的尺寸偏差,规格宽度、长度、厚度偏差均应在规定的偏差范围内。
塑料包装膜袋产品物理指标主要是对材料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热性能、光学性能等的检测,主要的检测项目包括:剥离力、热合强度拉断力、断裂标称应变、直角撕裂力、抗摆锤冲击能、落镖冲击性能、水蒸气透过量、氧气透过量、
袋的耐压性能、袋的跌落性能、透光率和雾度、耐热性等等。
塑料包装以其阻隔、耐介质、耐蒸煮性等良好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固态、液态、混合态等多种食品的包装,在某些领域已经慢慢取代了玻璃包装和金属包装,其功能还表现为美化商品外观,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然而塑料包装并非十全十美,若在物理指标方面存在缺陷,将使得产品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剥离力、拉断力、抗冲击能检验项目是影响塑料袋牢固度的重要指标,袋子的用途在于承载物品,而牢固度对于袋子的性能来说占据重要的位置。
物理指标不合格项目中,剥离力指标不合格占83%,可见,该项目是最容易引起质量问题的因素。
材料的阻隔性能对食品中的活性物质影响显著,会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如猪肉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对猪肉色泽有直接影响),因此各类包装材料很多都对材料的阻隔性能提出了特殊要求。
例如,如果氧气是引起内装物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则包装材料应该对氧气有很好的阻隔性能,应该检测材料的氧气透过率;如果影响内装物品质的不但有氧气,还有二氧化碳、氮气的含量,那么在检测材料的阻隔性能时需要检测材料的氧气透过率、氮气透过率、二氧化碳透过率。
不合格易造成内装食品受潮,破坏食品的口感及质量,引起包装的食品变质,食用后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很多企业往往容易走上这样的误区,在产品检测时,仅仅检测卫生性能,以为只要卫生性能达标,袋子就是合格的,殊不知物理力学性能也是影响包装袋质量的重要指标。
卫生性能包括蒸发残渣(乙酸、乙醇、正己烷)、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脱色试验。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对食品包装材料除上述的相应卫生标准外,还有二个法律法规: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二是《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管理办法》。
蒸发残渣是反映食品包装袋在使用过程中遇醋、酒、油等液体时析出残渣、重金属的可能性,残渣和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残渣还会直接影响食品的色、香、味等食用质量。
我国的原材料方面的卫生标准中,有重金属含量(以铅计)、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脱色指标等规定,而国外的指标中,有重金属含量,镉、砷、汞等重金属含量,邻苯二甲酸酯、酚和胺含量等规定。
其测定方法多以各种液体来浸泡塑料,然后测定这些液体的有关成分的迁移量。
液体的选择以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接触食品的种类而定,按照不同物理状态下,一般用化学物质,如蒸馏水(代表中性食品)、4%乙(醋)酸(代表酸性食品)、8%~60%乙醇(代表含有酒精的食品)、正己烷(代表油脂食品);浸泡后的蒸馏水溶剂中的高锰酸钾消耗量或叫做耗氧量(代表向食品中迁移的总有机物质及不溶性物质的量)、蒸发残渣(代表向食品中迁移的总可溶性及不溶性物质的量);脱色试验;其他根据易造成食品污染的砷、氟、重金属(铅、镉、锑、锗、钴、铬、锌)、有机物单体残留物、裂解物(氯乙烯、苯乙烯、酚类、丁腈胶、甲醛)助剂、老化物等有害元素的测定。
制品方面的卫生标准,除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含量的具体指标外,在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中,有甲苯二氨含量不得大于0.004mg/L的指标,甲苯二氨是粘合剂中的微量有害健康的物质,是一种致癌物质,它会影响整个体系的卫生性能,所以甲苯二胺必须严格控制,规定不能大于0.004mg/L。
在复合材料膜袋标准中,还有一项残溶剂不得大于10mg/m2的规定,例如GB/T 10004和GB/T 10005,其中甲苯的残留量不得大于3mg/m2。
这是因为近年来国际上对包装材料的异味和潜在毒性要求越来越严格有关。
造成包装产品缺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
素是原料与生产工艺,所以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需要加强塑料包装原材料的质量安全管理,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过程控制,同时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对政府监管部门而言,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应尽快建立健全新的法律法规,建立比较全面的食品包装材料安全卫生检测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意识,使食品包装朝着健康、安全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