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篇 记叙文阅读 整体感知 新人教版
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名师精讲解题思路与技巧,值得下载练习)学习目标:1、掌握记叙文阅读的相关知识2、了解记叙文的考点3、学会做记叙文的阅读题,提高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1、了解记叙文的记叙文概念、六要素、线索、顺序、表达方式、人称、描写的作用2、掌握考点知识学习难点:学会做记叙文的阅读题学习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从小学到初中,学习的记叙文比较多,那么我们对记叙文的知识了解多少呢?有谁能够说一说?今天我们来把记叙文的知识归一归类,并用它来解答阅读题。
二、记叙文知识讲解:1、记叙文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叙述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4、记叙线索:(1)以时间为线索(2)以事件为线索(3)以某物为线索。
(4)以某人为线索。
(5)以见闻为线索。
(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7)以感情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
5、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6、记叙文的详略:叙述中的详略问题是一个取材、组材如何扣紧中心,体现主题的问题。
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
阅读记叙文,应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
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到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
点(详写),体现文章的深度,突出主题思想;面(略写),体现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完全不写次要材料,会使文章的面受到影响。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
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主人公。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020年中考初中语文现代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 (后附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初中语文现代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后附答案解析)一、阅读《沙枣》完成1—3题。
沙枣记得我刚从北京来到河套时就对沙枣这种树感到奇怪。
1968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内蒙古临河县,头一年在大队劳动锻炼。
我们住的房子旁是一条公路,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第二年春天,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新叶,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
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也并不十分注意。
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袖子。
6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天气很热,大家就在门前空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约飘来一种花香。
我一下就想起在香山脚下夹道的丁香,清香醉人。
但我知道这里是没有丁香树的。
到晚上,月照窗纸,更是香浸草屋满地霜。
当时很不解其因。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担水,照旧注意别让枣刺刮着胳膊,这才发现,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的。
真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树丛能发出这么醉人的香味。
从此,我开始注意沙枣。
认识的深化还是第二年春天。
那是4月下旬,我参加了县里的一期党校学习班。
党校院里有很大的一片沙枣林,房前屋后也都是沙枣树。
学习直到6月9日才结束。
这段时间正是沙枣发芽抽叶、开花吐香的时期,我仔细地观察了全过程。
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
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
总之,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
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
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感受:干枝有刺,叶小花开迟。
沙埋根,风打枝,却将暗香袭人急。
1972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又一次见识了沙枣的壮观。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一、理解记叙文的整体感知和表达知识要点阅读记叙文,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
这里所说的“整体感知”就是通过初步阅读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面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整体感知”的几个要点。
1、整体感知的内容。
①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②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阅读记叙文时,我们通过对重点词语和关键句、段内涵的仔细揣摩,理清作者的思路和主要内容,领会文章内容和主旨,从而体会作者对生活、人性、世事的感悟、态度,了解作者所持的观点和感情。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或观点,这个也就是我们的答题的思想,在解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答题时,能往中心上靠的,尽量往中心上靠,围绕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问题。
2、整体感知的方法(1)、不同的体裁有着不同的方法①写人的记叙文——般侧重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从描写人物时写的事件中分析人物,在每件事中的言行中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点,其中包括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一些侧面描写。
如《最后一课》、《芦花荡》②记事的记叙人——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如《社戏》③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抓住景物的特征,总体把握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抒情的方式。
如《春》。
(2)、整体感知有助于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和中心意思,从而能有效地梳理文章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精要分析。
快速整体感知课文,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通过寻找中心句或中心段把握文章的主旨。
如每一段的中心句、课文开始和最后结尾的总结段落,或者还有写课文中间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②通过归纳来进行提炼。
有的文章的中心意思分散杂全文各部分中,需要通过归纳各段的断意来提炼。
在记叙文中,中心有时比较含蓄,往往蕴藏在人物或事件的背后,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而有些文学作品更是往往意在其外,非深入进去不能挖掘其中丰富的内涵。
2020届中考语文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11讲 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理清思路复习习题

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理清思路3考点精练一、(2018·威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桌面①我家书桌的面儿,是一块树的囫囹的横截板,什么也没有染,只刷了一层亮亮的清漆,原木本色的。
②在这张书桌上,我伏案了十年,读了好多文章,又写了好多文章。
闲着无事了,就端坐着看起桌面,心里便也感到沉静。
因为桌面上是有了一幅画的。
③画儿就是木的年轮。
一个椭圆形,中间是黑黑的一点,然后就一圈白,接着从那白圈的边沿,开始了黑线的缠绕。
当然很不规则,线的黑一会儿宽了,一会儿窄了,一会儿又直,一会儿却弯起来;几乎常常中断,又常常派生出新线,但缠绕的局面是一直在形成,最后便嚢括了整个桌面,像是一泓静静的泉,一个午时的或者子夜的泉,一片树叶落下来引起的涟漪。
④有书这么说:树木,四季之记载也。
日月交替一年,树就长出一圈。
生命从一点起源,沿一条线的路回旋运动,无数个圈完成了生命的结束,留下来的便是有用之材。
⑤我很佩服这种解释,于是也就兴趣起这条运动的线了。
我细细看着,用米尺度量着一个圈和一个圈之间的距离。
这种工作,所得的结果使我吃惊:这生命的线,当它沿着它的方向进行的时候,它是这么的不可自由!日月的阴晴圆缺,四季的寒暑旱涝,顺利时它进行得是那么豁达奔放,困难时进取又是如此艰辛,它从地下长出来,第一是挣脱本身壳的桎梏,第二是冲破地层的束缚,再就是在空间努力,空间充满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原来是这么坚实严密,树木的生长,心须靠着自己向外扩张才能有自己的存在的立体啊!⑥我为它们做着记载:哪一年是风调雨顺?哪一年是旱涝交迫?我算出这是一棵三百年的老树。
三百年,这老树在风雨的世界里,默默地在走它的生命之路,逢着美好年景,加紧自己的节奏,遇着恶劣的岁月,小心翼翼的,一边走着,一边蓄积着力量,这是多么可怜的生命,又是多么不屈不挠可亲可敬的生命!⑦我离开了桌面,看见室外的一切。
室外是刚刚雨后天晴,天上是一片云彩,地上是一层积水,风在刮着,奇异的现象就发生了:那云彩竟也是一圈一圈的痕纹,那积水也是一圈圈的涟漪。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记叙文阅读 人教版

记叙文阅读中考所选记叙文一般都是表现人性中的真善美,关注的都是人的精神、品质。
一、做题要领: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在文中找答案。
1、整体把握: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思想和主旨,即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作者通过这些人和事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
2、抓住键的语句:注意标题、开头、结尾、过渡、抒情、议论以及反复出现的句子或词。
3、文中找答案:审清题意,回读原文,确定答题范围,找出关键文字,归纳整理。
(尽可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二、题型及技巧1、题目的理解:起到线索的作用(《六个馒头》);对文章内容的概括(08南通《抽打心中的樱桃花》,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由物及人,形象地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对文章主旨的揭示(六个馒头凝聚了同学之间丰厚的友谊,使文章主题得以表现);有的蕴含作者的某种情感;有的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洁白的木槿花象征了廖医生的善良与无私,象征着母亲的善良与伟大),有的新颖别致具有吸引读者的作用(驿路梨花处处开,引用诗句,富有诗意,能吸引读者)。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形象的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
)08眉山《拔掉那颗蛀牙》深刻含义:“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和畸形的性格发展,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
(题目是比喻的要还原,同时揭示出文章主旨)2、文章内容、情节(作者的思路)的概括,作者态度、观点、情感的体会。
内容:人+事(+结果,注意不能写出思想感情)事例:(注意有时还要概括出原因或特定的时间)情节:(注意结合题目、线索、事件发展过程,《女教师的47个吻》《让铺》“我”在心里想换铺———小女孩儿哭闹要换铺——老爷爷主动要换铺——中年军人主动让铺)中心思想:(注意结合题目、中心句即开头、结尾、抒情和议论句)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达(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赞美、歌颂了(人的某种品质、某种好的社会现象)……或批评了(某种不好的品质、现象)……或反映(说明)了某种人生哲理……3、文章线索的理解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九 记叙文阅读(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2020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九:记叙文阅读一、(2018·某某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那祥云缭绕的地方宗璞①图书馆,在一座大学里,永远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里钻研学问,学子在这里发奋学习,任何的学术成就都是和图书馆分不开的。
我结识清华图书馆是从襁褓中开始的。
我出生两个月,父亲执教清华,全家移居清华园。
母亲在园中来去,少不得有时抱着我,或用婴儿车推着我。
从那时,我便看见了清华图书馆。
我想,最初我还不会知道那是什么。
渐渐地,能认识那是一座大建筑。
在上幼稚园时就知道那是图书馆了。
图书馆外面的石阶很高,里面的屋顶也很高,一进门便有一种肃穆的气氛。
说来惭愧..,对于孩子们,它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不记得我什么时候第一次走进图书馆。
父亲当时在楼下,向南的甬道里有一间朝东的房间,我和弟弟大概是跟着父亲走进来的。
那房间很乱,堆满书籍文件,我不清楚那是办公室还是个人研究室,也许是兼而用之。
每次去不能多停,我们本应立即出馆,但常做非法逗留,在房间外面玩。
给我们的告诫是不准大声说话,于是我们的舌头不活动,腿却自由地活动。
我们把朝南和朝西的甬道都走到头,甬道很黑,有些神秘,走在里面像是探险。
有时我们去爬楼梯,跑到楼上再跑下来。
我们还从楼下的饮水管中,吸满一口水,飞快地跑到楼梯顶往下吐,就听见水落地“啪”的一声,觉得真有趣。
我们想笑却不敢笑,这样的活动从来没有被人发现。
上小学时学会骑车,有时由哥哥带着坐大梁,有时自己骑,当时校中人不多,路上清静,慢慢地骑着车左顾右盼很是惬意。
我们从大礼堂东边绕过去,到图书馆前下车,走上台阶,再跑下来,再继续骑,算是过了一座桥。
我们仰头再仰头,看这座“桥”和上面的楼顶。
楼顶似乎紧接着天上的云彩。
云彩大都简单,一两笔白色而已,但却使整个建筑显得丰富,多么高大,多么好看。
这印象还留在我心底。
从外面看图书馆有东西两翼,东面的爬山虎爬得很高,西面的窗外有一排紫荆树,那紫色很好看,可是我不喜欢紫荆,对于看不出花瓣的花朵我们很不以为然。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04记叙文阅读 人教新目标版

04记叙文阅读济宁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贾平凹浅浅是我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写诗,我只觉得好玩可爱,但从不鼓励她将来当作家诗人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并且我极不爱听文二代之说,这样的帽子很容易被戴上,既丑陋,又硌得脑袋疼。
在二三十年里,我仅呵护她的上学、就业、结婚,指望着一切能安康平顺,岁月静美。
等到她的两个孩子终于上小学了,家里没了凌乱和嚣烦,有一日她送我烟酒还有几首诗,我才知道她其实还一直写诗,只是有的写在日历上,有的写在手机上,有的能念出来还没有写下来。
唉,诗这东西像种子一样,有土壤水分了就要拱土发芽,生叶抽枝的。
我读了那些诗,觉得有意思,她说够不够发表水平,我说,就是够发表水平也不要发表,诗可以养人,不可以养家,安分过一般日子吧。
她是听我话的,生活得简单而安静,偶尔给我手机发一首诗。
我对她的诗越来越辅导不了,以我的爱好,总是回复一句好或是不好,建议她给她认识的几个诗人发去让人家看看。
此后很久的时间,她不再发诗给我,或许地觉得我老打击她,或许也觉得我真的不懂诗。
后来我所知道的,是一些朋友认为她写的还好,竟替她把一些诗稿投给杂志,竟受到肯定,有了许多赞许的话。
人真是奇怪,受了鼓励,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虽然这火山上冰雪覆盖。
这一点上她有点像我。
她现在已经不小了,说起来有父女的名分,实际上我是我,她是她,她早不崇拜我,我也无法控制她,何况诗是她的,与我毫不相关。
她的诗在各种杂志上不断地发表,偶尔我读到了,也让我惊讶,她怎么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那些句子是她这个年龄人的句子,是这个时代的句子,我是远远撵不上了,倒生出几多感叹和羡慕。
我曾经给许多人写过序,给许多书画展览、新书发布会捧过场,而浅浅要作公开的诗人了,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却因别的事外出,不能到现场祝贺,就写几句话赠送她。
我要说的是,既然一颗苗子长出来了,就迎风而长,能长多高就多高,不要太急于结穗,麦子只有半尺高结穗,那穗就成了蝇头。
培养和聚积能量是最重要的,万不可张狂轻佻,投机迎合,警惕概念化、形式化,更不能早早定格,形成硬壳。
2020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

括、语言品味类题目,仍是考查的重点。能体现考生阅读个性的见解类、探究
类拓展题也有可能在试题中出现。
第三部分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
考纲导航
考情分析
名师考点精讲
常考考点
-10-
记叙文知识清单 1.记叙文概念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 一种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记叙文六要素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
考纲导航
考情分析
名师考点精讲
常考考点
-5-
考查知识点及分值
考查篇 年份 目
及文体
筛选信 息,概括 内容
梳理 文章思 路
结合语 境,还原 语句
品味 语言, 赏析 手法
理解重要 词、句、 段的含意 及作用
分析人 物形象, 领悟究 文章内 容
第三部分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
考纲导航
考情分析
名师考点精讲
常考考点
-4-
考查知识点及分值
考查篇 年份 目
及文体
筛选信 息,概括 内容
梳理 文章思 路
结合语 境,还原 语句
品味 语言, 赏析 手法
理解重要 词、句、 段的含意 及作用
分析人 物形象, 领悟思 想内容
拟写/赏 析文章 标题
探究 文章内 容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
第三部分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
考纲导航
考情分析
名师考点精讲
常考考点
-3-
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 C,分析综合 )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C,分析综合 ) 3.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 C,分析综合 ) 4.准确概括文中描写的人物、事物的特征。( C,分析综合 ) 5.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段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B,理解 ) 6.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B,理解 ) 7.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B,理解 ) 8.了解文章常用的写作手法并能做出简单分析。( C,分析综合 ) 9.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E,欣赏评价 ) 10.初步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B,理解 ) 11.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E,欣赏评价 ) 12.品味文学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E,欣赏评价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篇:记叙文阅读——整体感知综合练习
(答题时间:45分钟)
一、阅读《丢牛》一文,完成1~5题。
丢牛
①天刚刚亮,万三就起来了。
像往常一样,他这么早起来是要把牛牵到后山去吃草。
但是今天,万三远远地就觉得牛棚有些异样,走近了才发现牛棚的围栏竟然大开着,他的心不由一哆嗦,探头仔细一看:天哪!那头老水牛,不见了!
②万三急忙问老婆玫瑰昨晚放牛回家,是不是忘了关围栏了。
③玫瑰慌着说,我,我关的啊……可是……又好像没有关……
④万三那个气啊!恨不得踹老婆一脚。
可他哪敢啊,急得在院子里一阵抓耳挠腮,跺跺脚,冲出了家门,玫瑰自知理亏,不敢多说话,红着脸跟上去找牛。
他们村里村外,山前山后,到处找,逢人就问有没有见到一头水牛。
街坊邻居也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帮着找。
但是大伙儿找了一下午,把高老庄的旮旯胡同翻了个遍也没有发现一点牛的踪迹。
⑤乡亲们围着万三的牛棚,对沮丧万分的万三夫妇说些宽心的话,详细询问牛丢了的过程,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牛的去向。
这时候,一个乡亲一拍大腿,说,牛一定是梁庄的毛贼偷了去,听说最近梁庄的牛也丢了好几头呢。
万三家离梁庄最近,晚上偷牵了去不过一支烟的功夫。
我们不如去梁庄找找吧?
⑥可是梁庄到处是山洞和地窖,贼子牵去藏起来,根本就没法找。
提议遭到了否定。
玫瑰听着听着就瘫在地上,嚎啕大哭:这头牛还是贷的泗阳县农村合作银行的款买的啊,我们全家还靠这牛吃饭啊,这挨千刀的贼……。
万三在一旁一个劲地唉声叹气。
⑦乡亲们又劝慰了一阵,各自散了。
天刚擦黑的时候,就有乡亲三三两两进了万三家。
每人都带着一些东西,有的抓着一只鸡,有的挽着一篮子禽蛋,还有的提着一麻袋瓜果蔬菜。
⑧你们──你们这是干什么?万三感动地说。
⑨这些都是自家的东西,不值几个钱。
赶明儿你拿到城里卖了,换点钱先给玫瑰她娘看病。
⑩谁能不碰上个倒霉事儿,别太往心里去。
⑾嗯,乡亲们的情,万三记一辈子。
万三已是热泪盈眶。
○
⑿次日,万三又起了个大早,玫瑰叫他把乡亲们送来的东西挑到城里卖去。
万三刚要出○
门,就听见牛棚那边有熟悉的声响。
他不由纳闷,跑过去一瞧,老水牛正嚼着干草!万三惊呆了,结结巴巴地喊:玫瑰──,玫瑰──
⒀玫瑰一看到牛,只觉眼前一黑,差点摔倒。
○
⒁万三说,这下好了,牛自己回来了。
我也不用进城了。
乡亲们送来的那些东西咱们等○
会儿还给人家去。
⒂听到这里,玫瑰眼珠一转,悄声对万三说,东西就不用还了吧?
○
⒃万三说,那哪儿成,牛不是已经回来了吗?
○
⒄咱家的牛是回来了,可是……玫瑰眉头紧锁。
○
⒅可是什么,别人早晚会知道的呀?
○
⒆我们先将这牛牵到咱家后院的那个山洞里去。
等到明天半夜里,你将牛牵到城里卖了,○
不就行了吗?玫瑰拍了拍万三的脑门,喜笑颜开
....。
⒇万三对玫瑰一向俯首贴耳,也就只好照着她说的做了。
他们将牛拉到了后院的山洞里。
○
万三还借着月光在洞口垒起了一道石头墙,顶上了门板。
21到了四更左右,夫妇俩就摸着黑起来了。
到了山洞口,却吃惊地发现石头墙塌了,牛○
又不见了。
22这,这怎么可能呢?万三和玫瑰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就着月光,玫瑰突然注意到门板○
上面贴着一张纸,她一把抓下来,和万三一起凑到油灯下看,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23当我听说高老庄的乡亲因为你们家丢了牛而把各自家里的东西送给你们时,我——偷○
你们家牛的人——深深为这份情感动了。
所以,第二天我怀着一颗忏悔的心把牛给送回来了。
没想到你们起得那么早,差点让你们发现了。
当时我就藏在牛棚旁边的旮旯里。
你们说的话
我都听见了,当我听到你们要瞒着所有人偷偷卖掉牛,从而吞下那些东西时,我愤怒极了。
为了惩罚你们的贪心,这牛我又牵走了。
1.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万三家的牛第一次丢失的原因。
答:
2.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看到万三家的牛丢了,乡亲们都做了些什么。
答:
13段中划线句“玫瑰一看到牛,只觉眼前一黑,差点摔倒。
”的理解。
3. 说说你对第○
答:
4. 请你写出文中与第○20段“万三对玫瑰一向俯首贴耳,也就只好照着她说的做了”相呼应的语句。
答:
5. 依据全文内容,请你概括文章的中心。
二、阅读《大雨和蜘蛛》,完成1~3题。
大风雨和蜘蛛
冯雪峰
①一天下午,天气很热很闷。
雷声先在远方隐隐地响起来,后来就越响越近。
黑云从天
边腾起,也越腾越多。
一切都是就要有大风雨的样子。
②一株树上面,有一个蜘蛛站在自己的网上,很愿意自己做一个大风雨的召唤者,或者
说,预告者。
他大声说道:“无论从哪一方面看,现在都已经是时候了!哦,你金光夺目的
火蛇,闪吧!你吓走一切的大雷,擂吧!风呀,雨呀,都快快地来吧!伟大的暴风雨啊,来
得越大越好呀。
”
③大风大雨果然到来了。
你瞧,那个蜘蛛!只见他惊恐地随着他的网发抖,后来甚至只
好连忙粘住一张树叶,跟着在空中上下振荡,可怜他连知觉都没有了。
一直到大风雨已经过
去,美丽的彩虹架在东方,晚霞也从西边飘起,连胆小的知了都已经在长声赞美着晚凉的时
候,他才大胆地张开眼睛,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树说:“啊,朋友,假如在真的大风雨中,你稍微勇敢那么一点点,你又何尝不可以冒
充一个伟大的预言诗人呢。
”
1. 从文中第②段蜘蛛的语言中,可以看出蜘蛛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
2. 请你谈谈对文中划线句“现在都已经是时候了”和“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了”的理解。
答:
3. 在下面的横线上,用一个短语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语言的巨人
现代文阅读篇:记叙文阅读——整体感知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一、
1. 被小偷偷走了。
2. 要点:帮助万三家去村子里到处找牛;纷纷来到万三家安慰他们;把自家的东西拿来送给万三夫妇解决困难。
3. 玫瑰突然看到牛回来而惊喜过度。
4. 万三那个气啊!恨不得踹他老婆一脚,可他哪敢啊!
5. 要点:本文围绕万三家两次丢牛的经过,赞美了乡亲们淳朴、热心的品质。
讽刺了万三夫妇的自私、贪心的行为。
二、
1. 要点:面对即将来临的暴风雨,蜘蛛的勇敢自信,对暴风雨的渴望。
2. 要点:“现在都已经是时候了”表现了蜘蛛面对即将来临的暴风雨,觉得到了展示自己勇敢的时机了。
“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表现了胆怯的蜘蛛在暴风雨来临时就已经被吓晕了,暴风雨过去很久都不知道时间。
3. 行动的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