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武器对地攻击弹丸终点测量的方法
航空弹药实弹打靶安全距离评估方法

要:为解决基层单位实弹打靶时观测台安全距离评估面临的实际问题,实现现场安全距离评估的准确性,以实弹打靶安全距离
评估需求为背景,给出了各种安全距离评估方法,包括估算法、工程近似法、数据拟合法。结果表明:估算法简单快捷,为预先评估的
简单实用手段;与工程近似法比较,数据拟合法结果准确,数据安全,适合对各类航空弹药(粗短型或细长型)进行安全距离评估,为精
确评估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实际弹药的分析评估,破片飞散最大距离2.
7km,小于3.
5km 安全距离要求,观测台安全。
关键词:航空弹药;实弹打靶;安全距离;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TD235
文献标志码:A
3969/
i
s
s
n.
1006
7051.
2020.
01.
014
d
o
i:10.
j.
As
s
e
s
smen
tme
t
t
i
on,t
h
ema
x
imumd
i
s
t
a
n
c
eo
ff
r
a
n
tf
l
i
ngi
s2.
7km,wh
i
c
hi
sl
e
s
st
h
a
nt
h
e3.
5kms
a
f
e
t
gme
y
y
d
i
s
t
a
n
c
er
e
i
r
eme
n
t,a
ndt
h
声测连发弹丸炸落点坐标的快速定位方法

标,在此过程中,如果采用了较大的步长,计算时间短,但精 度不高; 如果采用较小的步长,精度高,但耗费的时间却很 长。针对此问题,提出连发弹丸声测数据落点坐标实时处理 算法优化方法,即先采用大步长搜索目标区域,然后采用小 步长精确定位,即保证了测量精度,也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
1 空域搜索时空匹配算法
在声测设备得到连发弹丸波达时刻数据后,求解连发炸
连发炸点定位算法,首先需要根据炸点坐标的测试区域( 包
含极值点) 构建一个三维的曲面,该曲面能够接近实际的炸
点落弹区域,然后,在曲面上进行搜索,找到与测量分站测得
第 40 卷 第 7 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9 年 7 月
【光学工程与电子技术】
doi: 10. 11809 / bqzbgcxb2019. 07. 048
声测连发弹丸炸落点坐标的快速定位方法
冯 松,张亚辉,尚书贤,陆永安
( 中国人民解放军 63875 部队,陕西 华阴 714200)
摘要: 在利用声学测量设备求解连发弹丸落点过程中,采用构建三维曲面,基于空域搜索的算法来求解弹丸的炸落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Acoustic-Shock Wave Surface Search Algorthm
FENG Song,ZHANG Yahui,SHANG Shuxian,LU Yongan
( The No. 63875th Troop of PLA,Huayin 714200,China)
声测定位技术是利用声学与电子装置接收声信号以确 定声源位置 的 一 种 技 术,具 有 全 天 候、低 成 本 等 优 点[1 - 6]。 声学炸点测量系统基于被动声测技术,捕捉弹丸爆炸时产生 的声信号,采 用 时 延 估 计 方 法 由 几 何 关 系 确 定 炸 点 的 空 间 坐标。
终点弹道学原理

终点弹道学原理终点弹道学原理又称“末点弹道学原理”,它是弹道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
随着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终点弹道学原理也逐渐被广泛应用在导弹设计、炮弹弹道计算等方面。
步骤一:基本概念终点弹道学原理是指导弹或者炮弹在最后阶段的飞行路线。
它考虑的是飞行过程中的全部因素,包括大气阻力、翼面升力、弹道偏差等。
在计算终点弹道时,需要考虑到弹道最终的要求和飞行器本身的性能,从而确定其终点弹道高度、速度和飞行路线。
步骤二:计算终点弹道确定弹道启动时期的起始状态,包括弹道直线段的长度、速度和角度。
终点弹道学原理应用了一个非线性优化算法,可以计算出在终点弹道上飞行的飞行器航路。
步骤三: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在终点弹道的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比如大气的影响、地形的影响以及弹道偏差等。
这些都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估算,从而得出准确的终点弹道。
步骤四:应用范围终点弹道学原理可以应用在多种场景中,比如导弹设计、火箭发射、炮弹弹道计算等。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飞行器的飞行路线,并制定出更加准确的弹道计算模型。
步骤五:与其他原理的关系终点弹道学原理与其他弹道学原理密切相关,比如制导原理、飞行控制原理等。
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终点弹道学原理会对其它原理产生影响和制约,从而影响飞行器的精度和效果。
综上所述,终点弹道学原理是一种重要的弹道学理论,它可以用于计算飞行器在最后阶段的飞行路线。
正确地应用终点弹道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出更加准确的弹道计算模型,从而提高导弹系统的精度和效果。
使用航空激光雷达进行地面测量的步骤

使用航空激光雷达进行地面测量的步骤在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航空激光雷达逐渐成为地面测量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
它利用激光束发射器向地面发送激光脉冲,并通过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从而实现对地面的高精度测量。
航空激光雷达具有高效、精准、无损等特点,成为测绘、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使用航空激光雷达进行地面测量的步骤。
第一步:前期准备使用航空激光雷达进行地面测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激光雷达设备。
不同的激光雷达设备具有不同的测量精度和覆盖范围,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非常重要。
其次,需要确定测量区域,包括地形、地物、建筑物等。
测量区域的复杂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激光雷达的测量效果和成本。
最后,需要制定测量计划和安全措施。
测量计划确定测量的范围、精度要求和测量步骤,安全措施包括飞行安全、人员安全等。
第二步:设备安装与调试在进行测量前,需要将激光雷达设备安装在飞行器上,并进行调试。
首先,需要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航空激光雷达通常需要使用惯性导航系统(IN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定位和姿态测量。
因此,需要对INS和GPS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
其次,需要进行飞行器与激光雷达设备之间的接口连接,以保证数据的传输和记录。
第三步:航空测量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航空测量。
航空激光雷达通过激光器发射激光束,激光束在与地面相交时会发生反射。
激光雷达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来计算出地面的位置信息。
航空测量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飞行器的稳定,并控制飞行高度和速度。
同时,还需注意飞行器与地面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第四步:数据处理与分析航空测量完成后,需要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校正。
航空激光雷达测量的原始数据中可能存在误差和噪声,需要通过校正算法进行修正。
然后,需要对数据进行配准和拼接。
航空测量通常会采集多个激光雷达点云数据,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配准和拼接,从而得到完整的测量结果。
导弹测试流程

导弹测试流程一、引言导弹测试是确保导弹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以人类视角介绍导弹测试流程,以展现其重要性和复杂性。
二、测试前准备1. 确定测试目标:根据导弹系统的特点和用途,明确测试目标,例如验证射程、精度、弹头效能等。
2. 设计测试方案:根据测试目标,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方法和测试参数等。
3. 准备测试设备:准备导弹模拟器、测控设备、遥测系统等测试设备,并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测试过程1. 导弹系统检查:对导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导弹本体、发射装置、控制系统等,确保其完好无损。
2. 发射准备:将导弹装载到发射装置上,进行导弹与发射装置的连接和校准,确保导弹能够稳定发射。
3. 测控系统准备:设置测控系统,包括遥测设备、测量仪器等,用于记录导弹的飞行轨迹、姿态和性能数据。
4. 发射和飞行阶段:根据测试方案,进行导弹的发射和飞行,测控系统实时记录导弹的各项数据。
5.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评估导弹的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改进。
6. 安全措施: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四、测试结果和总结1. 测试报告:根据测试数据和评估结果,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过程、测试结果、问题分析和建议等。
2. 结果总结:根据测试结果,总结导弹系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五、结论导弹测试是确保导弹系统安全可靠、性能优良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谨的测试流程,可以不断提升导弹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其在实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导弹测试也为后续的改进和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种空中火炮对地面目标射击弹丸落点检测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空中火炮对地面目标射击弹丸落点检测系统[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cc32533a80eb6294dc886c0c.png)
专利名称:一种空中火炮对地面目标射击弹丸落点检测系统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郑东升,曾国示,刘宗和
申请号:CN201720186220.7
申请日:20170228
公开号:CN206523096U
公开日:
2017092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中火炮对地面目标射击弹丸落点检测系统,其结构包括横向排列的多个检测单元,每一检测单元均由底座、支撑杆和弹丸落点声震波探测装置组成,弹丸落点声震波探测装置由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和与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相连接的数据采集处理电路组成,支撑杆的底部与底座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其顶部与压电式压力传感器通过万向球头相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由底座、支撑杆和弹丸落点声震波探测装置组成的检测单元,且弹丸落点声震波探测装置由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和与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相连接的数据采集处理电路组成,使得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来探测出弹丸的空间坐标,降低耗材的同时可以直接精准的探测出弹丸的定位。
申请人:军鹏特种装备股份公司
地址: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经济开发区(五里园)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汤东凤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低空摄影测量在弹丸落点坐标测试中的应用

低空摄影测量在弹丸落点坐标测试中的应用于国栋;王世赞;王春阳【摘要】靶场现有落点坐标测试设备大多数基于地面观测平台,存在通视要求的局限性,无法及时预测落点概略坐标,且对于连发密集型射击试验无法区分弹序.针对该问题,根据物点与像点的几何位置关系,提出了3种将观测平台设置为空中的无人机弹丸落点测量方法:内差法、距离比例法以及求解姿态角法.介绍了3种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然后结合模拟试验现场的测试数据对3种方法进行了验证,最后计算出满足要求所需要的相机最低技术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内差法和比例法测量精度低于3 m,求解姿态角法的精度小于0.3 m.%Based on ground observation platform,most testing devices for projectile falling point (FP) positioning have limitation of visibility and cannot predict outline coordinates of FP,and cannot distinguish ballistic sequence for bursts of intensive shooting test.According to geometric position relation between object point and image point,three methods for measuring projectile falling point of UAV in the air are proposed:interpolation method (IM),distance ratio method (DRM) and attitude angle solved method (AASM).Basic principle and mathematic model of three algorithms are introduced firstly.Then three methods are verified by test data of simulation test.Minimum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camera are calculated finally.Experiments show that accuracy of IM and DRM is less than 3 m and accuracy of AASM is less than 0.3 m.【期刊名称】《应用光学》【年(卷),期】2017(038)005【总页数】6页(P719-724)【关键词】无人机;弹丸落点测量;内差法;比例法;姿态角法【作者】于国栋;王世赞;王春阳【作者单位】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吉林白城 137001;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吉林白城 137001;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吉林白城 137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869Abstract:Based on ground observation platform,most testing devices for projectile falling point (FP) positioning have limitation of visibility and cannot predict outline coordinates of FP,and cannot distinguish ballistic sequence for bursts of intensive shooting test.According to geometric position relation between object point and image point,three methods for measuring projectile falling point of UAV in the air areproposed:interpolation method (IM),distance ratio method (DRM) and attitude angle solved method (AASM).Basic principle and mathematic model of three algorithms are introduced firstly. Then three methods are verified by test data of simulation test. Minimum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camera are calculated finally. Experiments show that accuracy of IM and DRM is less than 3 m and accuracy of AASM is less than 0.3 m.Key words:unmanned aerial vehicle;projectile falling pointpositioning;interpolation method;distance ratio method;attitude angle solved method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之成像系统的同轴实现,使无人机快速测量弹丸落点坐标成为可能。
测绘技术中的航空测量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航空测量方法航空测量方法是测绘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航空器和相应的测量仪器,使用遥感技术和测量原理,对地物进行快速、精确的测量和记录。
本文将从测量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探讨航空测量方法在测绘技术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一、测量原理航空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航空器上的测量仪器对目标地物进行观测和记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航空器在空中飞行时所具有的高度和速度,结合测量仪器的观测能力,可以更为便捷、精确地获取地面上不同地物的位置、形状、高度等信息。
其中,主要的测量仪器包括航空相机、激光雷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
航空相机是航空测量方法中最常用的测量仪器之一。
它可以在航空器上通过连续拍摄相片的方式,获取大范围地物的图像信息。
借助航空相机的测量数据,可以进行相片测量、立体像对、数码几何处理等操作,从而精确测量目标地物的尺寸、形状等信息。
激光雷达则是一种通过向地面发射激光束,测量其返回时间以计算距离的仪器。
借助激光雷达的测量原理,可以非常精确地获取地面上各个地物的三维坐标信息。
激光雷达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城市建设规划、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进行位置定位和测量的系统。
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可以确定接收器所处的位置,并计算出目标地物的坐标、高程等信息。
GNSS在航空测量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数据,为测绘工作提供可靠的基准。
二、应用领域航空测量方法在测绘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它在地图制作和更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航空测量方法获取的数据,可以为地图制作提供准确的地物位置和形状信息,使得地图更加真实、精确。
其次,航空测量方法在城市规划中也有重要应用。
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的地形、建筑物、道路等进行测量和分析,以制定合理的城市建设方案。
航空测量方法可以提供城市规划所需的大范围、高精度的地物信息,为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航空测量方法还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农业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 t n 1 p i x e l wh e n d e t e c t i n g he t r e s u l t e r r o r o f e x p e r i me n t a n d t r u e- v a l u e .Th e is d t i n g u i s h a b i l i t y o f is m s e s o f i ma g e i s 0. 5 p i x e 1 . Ke y wo r ds :p i l l d r o p p o i n t me a s u r e me n t ; i n t e r s e c t i o n me a s u r e me n t ; e d g e f e a t u r e ma t c h i n g; mul i t p l e d y na mi c t rg a e t me a s u r e me n t
a i r b o r n e we a po n a t t a c k s t h e g r o u n d
Z h a o S i h o n g , L u Y a b i n g , Z h u Mi n g j u n , Wa n C h a o j i a n g , C h e n X i a o x u , G u Y u
赵 思宏 , 陆亚兵 , 朱 明军 , 万朝 江 , 陈晓旭 , 谷 雨
( 空军航 空大学 , 吉林 长春 1 3 0 0 2 2 )
摘 要 :为 了解 决航 空武器对地攻击 弹丸终点测量 系统的测量精度 问题 ,提 出了运 用交汇测量法测量 目标 的瞬 间空间位 置 , 并采用 多 目标 动态检 测算法 完成 了在 图像序 列 中同时提取 所有动 态 目标 的功能 。 该算法针对 图像 中包含 较复杂 背景情 况下 , 动 态 目标 的提取 和位置 测量 , 从 而加 强 了动 态 目标 测量 系统
he t s ys t e m c a n p i c k u p t h e l a s e r t a r g e t e x a c t l y.Th e me a s u r e me n t a c c u r a c y o f mi s s e s o f i ma g e i s b e t t e r
第4 2卷 第 5期
Vo 1 . 4 2 NO . 5
红 外 与 激 光 工 程
I n f r a r e d a n d La s e r E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3年 5月
对 地 攻 击 弹 丸终 点 测 量 的方 法
的精 确性和快速性 。经 实验 证 明, 系统 可正确提 取 出现在视 场 中的激 光点 目标 , 在 检验打 击点测量的 结 果与真值的误差 时 , 图像 脱靶 量 的测量精度优 于 l p i x e l , 图像 脱靶量测量 分辨 率为 0 . 5 p i x e l 。 关键词 :弹丸 终点 测量 ; 交汇测量 ; 边缘 特征 匹配 ; 多 目标动 态检 测
( Av i a t i o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A i r F o r c e , C h a n g c h u n 1 3 0 0 2 2 ,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o i mp r o v e t h e a c c u r a c y o f d r o p p o i n t me a s u r e me n t s y s t e m wh e n a i r b o me we a p o n a t t a c k s o v e r t he g r o u n d, t h i s a r t i c l e p r e s e n t e d u il t i z i n g t h e i n t e r s e c t i o n me a s u r e me n t me t h o d t o me a s u r e t he i ns t a n t a n e o us s p a c e p o s i t i o n o f t a r g e t ,a n d c o mp l e t e d t h e f u n c t i o n o f p i c k u p a l l d y n a mi c t rg a e t i n i ma g e o r d e r b y e mp l o y i n g mu l t i p l e t rg a e t d y n a mi c m e a s u r e me n t m e ho t d. Th e f u n c t i o n wa s r e a l i z e d wh a t d y n a mi c t a r g e t c o l l e c io t n a n d p o s i t i o n me a s u r e me n t i n i ma g e wh i c h c o n t a i n e d c o mp l e x b a c k g r o u n d ,a n d c o u l d i mp r o v e t h e a c c u r a c y a n d r a p i d i t y o f d y n a mi c t rg a e t me a s u r e me n t s y s t e m .Ex p e r i me n t s t e s t i f y ha t t
中图分 类号 : T J 4 1 0 . 6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 2 2 7 6 ( 2 0 1 3 ) 0 5 — 1 3 3 8 — 0 7
Me t h o d o f me a s ur e me n t o f d r o p p o i n t me a s u r e me n t s y s t e m whe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