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种植统计表
乙草胺对甘蔗出苗的影响

试验地田间管理同步于大田生产。 1.6 杂草情况调查
每年调查 2 次,每次在每个小区的同一地方 (中间一行),分别调查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在单位面积的窝数和重量,调查面积为 6.7 m2(1 厘)。调查时间分别是:2006 年为 4 月 25 日和 5 月 25 日,2008 年为 4 月 30 日和 6 月 18 日。 1.7 甘蔗出苗率和分蘖率调杳
70.00 56.38 73.75 59.38 64.79 47.50 63.96 45.29
68.06 65.44 48.05 17.34 26.39 36.54 108.50 102.70
30.93 41.80 35.27 15.26 24.67 10.33 66.46 94.30
34.52 53.69 54.54 20.35 36.33 29.24 126.40 102.30
甘蔗糖业 2009 年第 2 期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2009 年 4 月
乙草胺对甘蔗出苗的影响
吕达王果
(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四川资中 641200)
0 前言
乙草胺(Acetochlor),又名禾耐斯,是选择 性除草剂,被杂草幼芽、根吸收后,干扰核酸代 谢与蛋白质合成,抑制光合作用。乙草胺对一年 生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好,对阔叶杂草防除效果 较差,主要防除马唐、稗草、狗尾草、早熟禾、 看麦娘、牛筋草、野黍等,对鸭跖草、铁苋草、 马齿苋、鹅肠草等也有一定防除效果。
率 为 44.22 % , 处 理 3 的 甘 蔗 平 均 出 苗 率 为 45.29%,施用除草剂与不施用除草剂的甘蔗出 苗率差异不大。进行方差分析,品种间差异达到 极显著标准,而处理间 F 值小于 1,差异不显著, 说明除草剂乙草胺对甘蔗出苗的影响不显著。
甘蔗长势调查和大田估产方法

甘蔗生长情况调查和估产方法(广西大学 陆国盈)一、甘蔗生长情况调查甘蔗生长情况调查是甘蔗估产的重要准备工作。
糖厂进行甘蔗长势调查,一是为了掌握当年甘蔗生长情况,为指导蔗区当年的田间管理提供依据;二是逐年积累资料,为今后甘蔗估产提供参考资料。
甘蔗生长情况调查包括苗蘖期、伸长期和成熟前期的长势调查。
(一)苗蘖期调查本期调查从甘蔗出苗开始到分蘖末期结束。
主要掌握甘蔗亩苗数、蔗苗分布均匀程度、蔗苗高度、长势均匀及壮旺程度、甘蔗苗期病虫情况等等。
调查项目包括:总苗数、主苗数、分蘖苗数、分蘖率、枯心苗数、枯心苗率、株高、假茎粗和其他病虫害等。
(1) 总苗数 指某一时期单位面积的总苗数(包括死苗数在内)。
在萌芽末期和分蘖末期各调查1次平均行距(米)平方米平均每米苗数亩)总苗数(苗667/⨯=(2) 主苗数:指由种苗萌发出土的单位面积苗数(包括死苗数在内)。
平均行距(米)平方米平均每米主苗数亩)主苗数(苗667/⨯=(3)分蘖苗数:指由主苗(茎)分生出来的苗数。
分蘖苗数(苗/亩)=总苗数(苗/亩) -主苗数(苗/亩) 总苗数、主苗数和分蘖苗数均包括死苗在内。
(4)分蘖率:指分蘖苗数对主苗数的百分率。
即:100(%)⨯=主苗数分蘖苗数分蘖率(5)枯心苗数:指单位面积的枯心苗数。
平均行距(米)平方米平均每米枯心苗数亩)枯心苗数(苗667/⨯=(6)枯心率:虫害枯心死苗数占总苗数的百分率。
100(%)⨯=总苗数枯心苗数枯心苗率(7)幼苗株高:指植株从地面至最高可见肥厚带的高度。
(8)假茎粗:幼苗地表部分的粗度。
(9)其他病虫害情况:除虫害枯心外,如果还有其他病虫危害,用文字在本栏注明。
将上述调查结果汇总于表1。
各糖厂可根据农务人员的力量进行调查,但是每亩甘蔗苗数必须掌握。
表1:××糖厂××××/××××榨季甘蔗苗蘖期生长情况调查表 苗数单位:苗/亩2、甘蔗伸长期调查本期调查从甘蔗拔节开始至蔗茎伸长基本停止结束。
陇川县甘蔗新品种大田区域化品比试验总结(新植)

农业研究农家参谋-101-NONG JIA CAN MOU陇川县甘蔗新品种大田区域化品比试验总结(新植)邓美峰1张念滇2许勒堵3(1.陇川县甘蔗技术推广站,云南德宏,678700;2.德宏英茂糖业有限公司景罕糖厂,云南德宏,678707;3.城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德宏,678701)甘蔗新品种大区试验(生产示范)的目的主要是表证参试种的产量性状及其适应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束后,将各参试种在大区试验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各参试种的应用推广价值。
为此,陇川县甘蔗技术推广站组织开展了陇川县甘蔗品种大田区域化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报道如下:1 试验概况1.1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选择在章凤镇拉猛村,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沙壤田,肥力中上,地块平整,能排能灌,交通便利,观察方便,面积7亩,采用等行距开沟,行距1.1米。
1.2 材料与方法1.2.1 参试品种及对照粤蔗55号、德蔗05-77、云蔗99-91、云瑞05-261、云蔗02-2332、德蔗04-1、粤糖96-86、柳城03-182、ROC22(CK1)、粤糖93-159(CK2)共10个品种。
1.2.2 试验设计新植试验面积5亩,小区按丘块设计,采用对比法顺序排列,设2个处理,不设重复,行距1.1米,行长30.3米,小区面积不小于0.5亩,小区行数不少于10行。
1.2.3 试验地管理情况试验地前茬作物为水稻,收获时间为2012年10月3日,于2012年12月2日~19日整地,两犁两耙一开沟。
播种期:时间为2013年1月14日~17日。
播种方式及播种量:甘蔗统一用全茎做种,采用双行接顶梅花桩式下种(即两行半),统一下种量,每亩4000~4500段双芽,种植管理技术与本地大田生产管理相同。
甘蔗种植结束后,于2013年1月20日~21日抽水浇灌,1月26日~27日封草盖膜。
肥料用量及用法:种植时施足底肥,亩施28%BB 肥40kg +普钙50kg +尿素10kg 与特丁硫磷3kg 拌匀撒施。
桂柳05136甘蔗品种好不好?

桂柳05136甘蔗品种好不好?桂柳05136甘蔗品种有什么特点?桂柳05136甘蔗品种适宜在哪里种植?桂柳05136甘蔗品种亩产多少公斤?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品种名称:桂柳05136二、品种类型:糖蔗三、选育单位: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四、审定编号:桂审蔗2014005号五、适宜种植区域:广西各甘蔗产区种植六、品种来源:美国甘蔗品种CP81/1254 (CP72/1210×87P8)×新台糖22号七、亩产量:2012-2013年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新植和一年宿根试验,平均甘蔗亩产量6716公斤;平均亩含糖量为1010.7公斤。
新植11月至翌年3月份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4.99%;缩根11月至翌年3月份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5.01%。
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蔗量为6328.7公斤。
八、品种特点桂柳05136甘蔗品种的植株高大,株型紧凑适中,中到大茎,蔗茎直立均匀。
蔗芽芽体中等,园形,下部着生于叶痕,芽尖到生长带,芽翼下缘达芽1/2处,芽孔着生于芽体中上部,根点2列;根带紫红色,生长带黄绿色。
节间圆筒形,茎色:遮光部分黄绿色,露光部分紫色,腊粉多,芽沟浅。
茎实心,有浅生长裂纹(水裂纹)。
叶姿挺直,叶色青绿,叶鞘紫红色,57号毛群多。
外叶耳过渡形,内叶耳为三角形,易脱叶。
九、种植要点桂柳05136甘蔗品种种植行距以100~120厘米为佳,亩下种3000段左右双芽苗为宜,宜保留3以上年宿根,提高甘蔗种植效益。
下种时最好用0.2%的多菌灵药液浸种消毒3~5分钟,以防凤梨病。
同时种植时应施药防治地下害虫,覆土后加盖地膜达到保温保湿目的。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对桂柳05136甘蔗品种的介绍,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种植业源调查表

种植业源调查表表1-1 种植业基本情况清查表1.县名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2.行政区划代码□□□□□□3.耕地面积(亩)①旱地(亩)②水田(亩)4.露地菜田面积(亩)5.保护地菜田面积(亩)6.园地面积(亩)7.不同坡度耕地、园地面积①平地(坡度≤5°)(亩)②缓坡地(5~15°)(亩)③陡坡地(>15°)(亩)8.坡地中梯田面积(亩)9. 坡地中非梯田面积(亩)10.地膜用量(吨)11.厚度≥0.008mm地膜用量(吨)12.地膜覆盖面积(亩)13.六种主要作物覆膜情况作物名称与代码覆膜面积(亩)覆膜比例(%)作物名称与代码覆膜面积(亩)覆膜比例(%)14.本县地膜企业回收量(吨)15.地膜利用量(吨)16.主要回收企业企业1名称企业2名称企业3名称序号17.模式名称18.模式代码19.模式面积(亩)......填报人:联系电话:填报单位(公章):表1-2 种植业典型地块调查表1.户主2.地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乡(镇)村组3.行政区划代码□□□□□□-□□□-□□□4.联系电话5.地块编码□□□□□□-DK□□□6.地块位置经度纬度7.地块面积(亩)8.地块种植模式①名称;②代码9.是否覆盖地膜是否 10.地膜厚度(mm)11.覆膜量(公斤/亩)12.地膜回收量(公斤/亩)全年作物施肥状况序号13.作物名称14.作物代码15.肥料名称16.肥料代码17.施用量(公斤/亩)18.养分含量(%)① N② P2O5③ K2O...填报人:联系电话:填报单位(公章):表1-1 种植业基本情况清查表填表说明【1.县名】指本乡镇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和县(区、市、旗)的正式名称。
【2.行政区划代码】是指区县的行政区划代码,按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填报,共计6位数字。
甘蔗品种分析结果统计表u.xls

二火山 河边 二火山 菜籽山 浪坝田下 凤皇山 二火山 大河边路 二火山 夹象沟 杀人盆 大坟山
阳向
向阳 向阳 向阳 向阳 向阳 向阳 向阳 向阳 向阳 向阳 向阳 向阳
甘蔗品种
79--177 79--177 ROC22 ROC22 桂糖11 桂糖11 桂糖11 桂糖11 61--408 61--408 61--408 61--408
黑砂 地 1300 1.01 11--20 7.5 84.66 8.42 13.47 0.74 76.27
红砂 地 1300 0.66 11--29 6.3 75.65 10.41 7.9 1.06 79.21
0.696
5.84 80.12 11.47 9.79 1.16 77.87
甘蔗品种分析结果统计表
制表:原料部
序号
采样时 间
采样地点
16---2 20---5 16---3 27---9 24---3 19---8 16---4 27---7 16---1 29---5 19---9 28---5
11--16 11--20 11--16 11--27 11--24 11--19 11--16 11--27 11--16 11--29 11--19 11--28 平均
黑砂 田 1250 0.611 11---21 5 81.54 12.22 10.27 11--17 4 75.46 10.78 9.21 1.59 78.75
红砂 地 1230 0.65 11--28 4.7 85.35 13.83 9.73 0.82 76.81
红砂 地 1230 0.898 11--28 7.5 82.33 11.97 8.73 0.5 78.56
红砂 地 1350 0.846 11--17 7 78.43 12.09 9.9 1.92 79.86
甘蔗品种分析结果统计表l.xls
甘蔗品种
ROC20 ROC16 ROC22 ROC22 ROC22 ROC22 ROC16 ROC16 桂糖11 桂糖11 79--177 79--177 79--177
植期
宿根 宿根 宿根 宿根 宿根 宿根 宿根 宿根 宿根 宿根 宿根 宿根 宿根
土壤 红砂
地(田) 地
海拔 (m)
2005年至2006年第__1__次
红砂 地 1430 0.448 11--27 4 75.34 9.61 10.82 1.88 79.94
黑砂 地 1450 0.539 11--18 4 85.56 13.48 12.26 1.05 73.73
红砂 地 1400 0.519 11--20 3.8 81.28 13.66 12.03 0.36 73.95
蔗糖重 (kg)
分析时间
甘蔗重 (kg)
重力 纯度
含糖 纤维 份份
(%) (%) (%)
还原 糖 (%)
出汁 率 (%)
1480 0.8 11--25 6 85.82 13.33 10.93 0.64 76
红砂 地 1500 0.471 11--18 3.8 82.37 12.4 9.29 1.13 78.29
红砂 地 1450 0.861 11--18 6 85.29 14.36 10.44 1.08 75.17
红砂 地 1430 0.67 11--16 5 84.64 13.4 10.26 0.96 76.78
甘蔗品种分析结果统计表
制表:原料部
序号
采样时 间
采样地点
阳向
24---6 17---3 17---2 24---7 17---4 26---5 17---6 19---5 27---2 15---2 24---9 17---9 15---1
甘蔗的基础知识
甘蔗的基础知识甘蔗是最有经济价值的作物之一,全世界的糖约70%产自甘蔗。
世界甘蔗主要生产国有巴西、古巴、欧盟、印度、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15个国家。
我国甘蔗种植主要省区有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和福建(其中广西为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
江西、湖南、贵州、四川、湖北、淅江等地也有少量种植。
甘蔗在植物学上属于种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甘蔗属。
学名为SaccharumoffinarumL.。
英文名:sugarcane。
甘蔗是一年生宿根的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因此世界甘蔗经济栽培区,于南北纬的350以内都可种植生长,以南北纬100-230为最适宜生长区,在南北纬230以上或100以下,甘蔗产量和糖份都较低。
甘蔗与玉米、高粱、木薯等均属四碳作物,不仅抗逆性强,且光合作用率较高。
一般认为甘蔗有三大起源中心:一是印度(印度种),二是中国(芦蔗),三是南太平洋诸岛(热带种)。
目前,甘蔗在人们的定向培育中形成了两大种类:一类主要用于制糖,其纤维较为发达,利于压榨,糖份较高,一般为12%以上,出糖率高,人们又称其为糖料蔗,或称为原料蔗;一类主要作为水果食用,其纤维较少,水分充足,糖份较低,一般为8%左右,人们又其称为果蔗,或称为肉蔗。
一、甘蔗主要由根、茎、叶、花和种子组成。
(一)甘蔗的根甘蔗的根系为须根系,根系庞大但入土较浅。
它主要由种根、苗根和气根等组成,主要起到吸收和固定作用。
种根一般是指种茎长出的根,种根数量较少,寿命短,约一个月;苗根是指甘蔗幼苗长出的根,其数量多,根系发达,是甘蔗生长的主要根系;气根是指在地面节间长出的根,由茎节上的根点在空气湿度较大时萌发形成的,也叫气生根。
气生根的多少是外观鉴定品种特征之一。
(二)甘蔗的茎甘蔗的茎由主茎和分蘖茎组成,蔗茎从外观上分为节、节间。
节上着生有芽、根带、叶痕、气根和生长带;在节间有蜡粉带、芽沟、木栓裂缝和生长裂缝(水裂)。
所有这些器官的结构、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因此是鉴定品种的主要部位。
甘蔗宽窄行种植效益分析及栽培技术
2021年4月第2期(总第117期)广西糖业GUANGXI SUGAR INDUSTRY NO.2,Apr.2021文章编号:2095-820X(2021)02-04甘蔗宽窄行种植效益分析及栽培技术毛远飞(武宣县金鸡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来宾545906)摘要:文章以广西武宣县春植蔗种植为例,探索宽窄行机械种植对甘蔗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机械种植甘蔗方便管理、易于植保护理,出苗率、分蘖率显著优于常规等行距大田生产,表现出通风透光好、出苗整齐度高、长势均匀、植株空间分配合理、病虫为害少、不风折、不倒伏、有效茎数增多、单产显著提升的效果,是增加种蔗收入、节本增效的理想甘蔗栽培模式,并可解决用工荒问题,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甘蔗;宽窄行机械种植;机械培土;效益分析;广西武宣县中图分类号:S566.104.8文献标识码:B随着农村土地整治的深入推进,大批“双高”基地已建成,广西武宣县现有“双高”基地20+万亩,占蔗作地70%以上。
传统的甘蔗人工种植模式农事繁多、工作量大、成本高和生产效率低,对于农村劳动力日趋紧张的当下,探索机械种蔗是适应“双高”基地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食糖国际竞争力,所以实现种蔗节本增效势在必行。
甘蔗宽窄行种植有利于甘蔗田间管理,便于机械化操作⑴。
可有效改善蔗地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机械对甘蔗损伤和蔗田土壤的破坏,涵养水土,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⑵。
前人研究表明宽窄行种植甘蔗的株高、茎径、有效茎数等均优于等行距种植,可明显提高甘蔗单产,并可解决甘蔗间(套)种作物争光、争肥的矛盾。
本文旨在探究宽窄行机械种植对甘蔗产量的影响,充分了解其农艺性状、产量的变化⑴,总结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为进一步在本地区推广应用宽窄行机械种蔗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甘蔗品种为桂糖44号,是本蔗区重点推广的高产高糖品种。
1.2试验地点试验设在武宣县金鸡乡甘蔗“双高”基地内一位甘蔗生产大户的新植蔗地进行,蔗地规划有序,地块方正,总面积13.91亩,田间主道路宽4.5m,种植和收获时大型农机具可正常通行。
广西南宁蔗区2021年甘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已勘误版
广西南宁蔗区2021年甘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已勘误版甘蔗是广西的主要经济作物,蔗糖业是广西的传统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南宁市是广西的甘蔗主产区之一。
为全面地了解南宁蔗区2021年的甘蔗生产情况,预测和评估蔗区整体形势,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组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调查组,对该蔗区的甘蔗苗情、品种结构、种植面积及植期等进行了调研。
1 调查时间、地点与方法调查于2021年6月7日~10日进行。
调查地点包括南宁市的武鸣、横州、宾阳3个甘蔗主产县(市、区)。
共调查了51个样本区,其中新植蔗17个,宿根蔗34个,见表1。
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面上调查包括听取各有关市(县)糖业局、农业农村局、科技局等关于2021年甘蔗整体生产形势、品种结构、田间管理、甘蔗生长情况及夏(秋)植蔗种植计划等情况的介绍,现场与蔗农交谈了解其甘蔗生产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数据收集包括统计各蔗区甘蔗种植面积、不同品种种植面积、不同品种的生长情况等。
实地调查内容包括各蔗区甘蔗每公顷苗数、株高、黑穗病株率、螟害率等指标。
本文中种植面积、品种结构等统计数据由各相关市、县糖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提供。
2 结果与分析据初步统计,南宁市蔗区2021年甘蔗种植总面积11.23万公顷,其中新植4.65万公顷,宿根6.58万公顷,总面积比去年减少0.69万公顷,减幅5.81%,见表2。
在调查的三个蔗区中,武鸣区(1.60万公顷)、横州市(1.62万公顷)的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分别减少0.16、0.09万公顷,减幅分别为9.25%、5.15%;宾阳县(1.82万公顷)则略有增加,增幅为3.02%。
南宁市其他减幅较大的蔗区为西乡塘区、隆安县、良庆区,分别减少0.18万公顷、0.14万公顷、0.13万公顷,减幅分别为24.46%、20.08%、7.35%。
这与甘蔗生产成本高有较大关系。
南宁蔗区土地租金成本逐年上涨,目前已高于15000元/hm2,加上农资、人工等其他费用,每公顷生产成本已超过39000元,如甘蔗产量未能达到较高水平,则种蔗收益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