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理论准备和技能训练两部分,共计120分,测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理论准备(30分)(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编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某企业计划规定某产品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8%,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 101.9%B 160%C 60%D 96.84%2.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 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3.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A 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C 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单位特征的D 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单位特征的4.试指出比较相对数:(甲)同年甲国小麦产量为乙国的155%,(乙)某年某国人均粮食产量为1005千克()。
A 甲B 乙C 甲、乙D 全不是5.某单位有5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
A 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 B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C 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D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6.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社会总产值B 劳动生产率C 国民收入 D人口总数7.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A 相等B 不等C 重叠D 间断8.某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01年第三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
A 普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9.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 性别B 年龄C 专业D 住址10.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企业个数B 职工人数C 利润额D 设备台数(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某企业统计员赵某,因未按厂长的意图上报统计资料,被厂长调到工厂车间做一线工作,该厂长的行为属于()。
A.行使自主经营权的合法行为B.侵犯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法》规定的职权行为C.打击报复行为D.不重视统计工作的行为【答案】C2.某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报送统计资料,经《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催报,在催报单规定的限定期限内履行了报送统计资料的义务,且该企业一年内这种行为发生三次,但上一年没有该行为发生,则该企业的行为属于()统计资料的行为。
A.迟报B.屡次拒报C.拒报D.屡次迟报【答案】D【解析】屡次迟报统计资料,是指在上一年度已有迟报记录、当年又迟报两次或者上一年虽无迟报记录、当年迟报三次的行为。
不论所发生的迟报行为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均构成屡次迟报。
该企业的行为属于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3.某市调队在住户调查过程中,未经住户同意,由于发生过失在某报纸上公布了该住户的家庭收入情况,该行为属于()。
A.合法行为B.统计违法行为C.依法履行职务行为D.泄露行为【答案】B【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4.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区别于篡改统计资料行为的主要特征是()。
A.无根据地凭空捏造B.主观上故意C.加码多报D.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答案】A【解析】伪造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主观地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或者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
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
统计师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

统计法基础知识(总分:2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7,分数:7.00)1.在我国,法律规定的统计管理机制是( )。
(分数:1.00)A.各地政府各自管理B.中央统一负责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D.各级人大及常委会领导解析:[解析] 《统计法》第三条确定了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以法律的形式为统计工作的现代化从体制上、组织上提供了保障。
2.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 )审批。
(分数:1.00)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解析:[解析] 根据《统计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3.统计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
(分数:1.00)A.调整方法B.立法目的C.法律责任D.调整对象√解析:[解析] 统计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是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而言的,这也是统计法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根本所在。
部门法之间最主要的区别也是调整对象的不同。
4.根据我国相关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 )的统计机构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可以在统计调查对象中推广使用计算机网络报送统计资料。
(分数:1.00)A.市级人民政府B.乡镇级以上人民政府C.省级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解析:[解析] 根据《统计法》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可以在统计调查对象中推广使用计算机网络报送统计资料。
5.统计法以人们在统计活动中所形成的( )为调整对象。
(分数:1.00)A.社会关系√B.协调与被协调关系C.服务与被服务关系D.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解析:[解析] 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6.统计法的立法宗旨是( )。
(分数:1.00)A.保障统计工作的独立性B.保障统计工作的统一性C.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D.保障统计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解析:7.统计法在性质上归属于( )。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及答案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1.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身高B.工资C.年龄D.文化程度2.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是指( )。
A.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C.统计年鉴上发布的资料D.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3.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 )。
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4. 对某工厂工人先按工种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按数量标志分组D.以上都不对5. 划分组限时,如果相邻组的上下限重叠,则()。
A.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B.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C.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D.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6. 甲、乙两企业,甲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1800元,乙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2500元,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360元和430元,则( )。
A.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B.乙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C.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相同D.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无法比较7.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洗衣机拥有量为42.98台。
这一指标是()。
A.比较相对指标B.平均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总量指标8. 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平均指标时间数列B.相对指标时间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9. 已知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
A.水平法B.累计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加权算术平均法10. 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A.25%B.2%C.75%D.20%11.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财经类试卷]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
![[财经类试卷]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09dd1010661ed9ad51f34b.png)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每题1分。
1 《统计法》对统计资料的内容要求是________,即一方面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对统计的指标方法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要保持统计资料的________。
( )(A)客观性;连续性(B)合法性;可比性(C)相关性;连续性和可比性(D)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性2 在我国统计工作管理体制中,统计资料管理的原则是( )。
(A)统一管理、分级负责(B)分级管理、分级负责(C)分散管理、分级负责(D)集中管理、分级负责3 统计资料的( )是对统计资料生产程序的要求。
(A)客观性(B)合法性(C)相关性(D)秘密性4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 )负责。
(A)及时性(B)有效性(C)合法性(D)完整性5 根据《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制度,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 )。
(A)有效性(B)合法性(C)及时性(D)可靠性6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由(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
(A)本部门(B)国务院(C)国家统计局(D)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7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 )提供有关行政记录资料和国民经济核算所需的财务资料、财政资料及其他资料。
(B)国家统计局(C)同级人民政府(D)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8 ( )是统计资料管理中的基础性环节和重要内容。
(A)统计资料的审核(B)统计资料的搜集(C)统计资料的录入(D)统计资料的签署9 各级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计划,检查政策、计划执行情况,考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作成绩,进行奖励和惩罚等需要使用统计资料的,以( )统计资料为准。
(A)自行统计调查的(B)实施重点调查得到的(C)新闻媒体登载的(D)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签署或者盖章的10 统计资料实行( )公布制度。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是一个对统计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知识进行评估的重要考试。
通过这个考试,统计从业人员可以证明自己具备了必要的统计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自己在统计领域的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试题一:什么是抽样调查?请简要描述抽样调查的步骤。
答案:抽样调查是通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然后根据样本的结果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抽样调查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定调查的目标和内容;其次,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然后,确定样本容量和抽样方案;接着,进行抽样调查并收集数据;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并得出结论。
试题二:请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并简要描述假设检验的步骤。
答案:假设检验是一种通过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某个假设是否成立的方法。
假设检验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其次,选择适当的检验统计量;然后,确定显著性水平;接着,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原假设是否被拒绝。
试题三:请解释什么是回归分析,并简要描述回归分析的步骤。
答案:回归分析是一种用来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回归分析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定回归模型的形式;其次,收集相关的数据;然后,进行回归分析并估计回归系数;接着,进行模型的拟合度检验;最后,根据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解释。
试题四:请解释什么是统计推断,并简要描述统计推断的步骤。
答案:统计推断是一种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来对总体特征进行估计和判断的方法。
统计推断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定总体和样本的特征;其次,选择适当的统计量;然后,计算统计量的值;接着,进行推断并估计总体特征;最后,根据推断结果进行结论的判断。
试题五:请解释什么是贝叶斯统计,并简要描述贝叶斯统计的步骤。
答案:贝叶斯统计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统计方法,用来对参数和模型进行推断和估计。
《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 下面哪项不属于我国政府统计的功能()。
A. 统计信息功能B. 统计咨询功能C. 统计搜集功能D. 统计监督功能【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政府统计的功能:统计信息功能、统计咨询功能、统计监督功能。
2. 国家统计局2001年颁布的《统计执法检查规定》属于()。
A. 法律B. 行政法规C. 行政规章D. 地方性法规【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2001年颁布的《统计执法检查规定》,是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1983年12月颁布,()年第一次修订,()年第二次修订。
A. 1995;2009B. 1996;2009C. 1996;2010D. 1995;2010【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1983年12月颁布,1996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第二次修。
4. 《统计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有()。
A. 没收违法所得,罚款B. 警告,行政拘留C. 暂扣,罚款D. 警告,罚款【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统计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有两种:(1)警告(属申诫罚),(2)罚款(属财产罚)。
5. 某县有些工业企业存在虚报数据情况,工业统计数据质量严重失实,但是该县分管统计工作的县领导并没有发现此严重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县领导属于()违法行为。
A. 自行修改统计资料B. 编造虚假统计数据C. 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D. 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
6. 某企业在填报统计资料时少填了营业收入,该行为属于()。
A. 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B. 拒绝提供统计资料C. 迟报统计资料D. 拒绝统计调查【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故意或过失提供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统计资料的行为,该行为的基本特点:“与实际情况不一致”,该企业符合上述描述。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练习题(7)综合练习(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我国统计工作实行的管理体制是()A.集中制B.分散型C.集中与分散结合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2.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统计法律,始见于()A 夏朝B 周朝C 汉朝D 宋朝3 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A 部门统计调查B 涉外统计调查C 民间统计调查D 企事业统计调查4.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拟订,或者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拟订,报()审批。
A.同级地方人民政府 B.国务院C.国家统计局 D.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5、部门统计调查范围内的统计资料,由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A 核定B 批准C 审批D 统一管理6、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是()A 国家统计局B 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 地市级统计局 D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7.政府统计调查具有()A.自愿性 B.营利性 C 强制性 D 平等协商性8、统计资料实行()公布制度A 定期B 经常C 及时 D选择性9、统计人员有权()A 对违反统计法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罚款B 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C 公布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任何资料D 对违反统计法的个人进行罚款10、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A 实多报少B 凭空捏造C 非法修改 D实少报多11、统计执法检查中,被处罚单位在接到处罚通知后,如果既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拒不执行的,由查处机关依法()A 强制执行B 起诉C 提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D 与相对人协商解决12、统计调查应当以()为主体。
A 周期性普查 B经常性抽样调查 C 统计报表 D 重点调查13.国家统计数据以()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D.实施统计调查的部门14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的职权,不受侵犯A 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B 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报告C 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监督D 统计调查、统计咨询、统计监督15、在我国统计工作管理体制中,统计资料的管理实行()A 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B 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C 分散管理制度D 分级负责的原则16、()属于统计行政处罚的范畴A 责令停产停业B 记大过 C没收违法所得D责令改正17、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是()A 国家工作人员B 所有统计违法者C 统计人员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18、某县统计局联合县乡镇企业局对某工厂的统计违法行为做出处罚决定,该工厂不服,申请复议时,应由()负责管辖A 该县统计局B 该县乡镇企业局C 该县人民政府D 国家统计局19、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一般是()A 立案、调查、处理和结案B 调查、立案、处理和结案C 查处、立案、处理和结案 D立案、查处、处理和结案20、给予较大数额罚款的统计行政处罚案件,如果当事人要求,统计执法机关应当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1.政府统计是指下列哪个机关依法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C )A.调查机关 B.司法机关C.国家机关 D.所有机关2.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A )。
A.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B.搜集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C.搜集统计信息,提供咨询意见D.提供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下列哪个机构制定颁布的?( 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 D.国家统计局4.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必须( D )。
A.真实、及时B.准确、及时C.准确、完整、及时D.真实、准确、完整、及时5.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D )。
A.提供不真实、不系统的统计资料B.提供不正确、不系统的统计资料C.提供不正确、不完整的统计资料D.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6.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B )。
A屡次迟报、拒报统计资料B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C屡次漏报、不报统计资料D漏报、不报统计资料7.政府统计调查可分为( C )。
A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B国家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C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D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8.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者是( D )。
A.国家统计局B.国务院有关部门C.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D.国家统计局,或者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9.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应当( D )。
A.报国家统计局审批B.报国家统计局审核,由国务院备案C.报国务院备案D.报国务院审批10.统计调查制度一经审批或者备案,即成为统计调查组织实施的法定依据,( C )。
A.但在统计调查实施前,可以变更B.但在统计调查中,可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修改C.非经批准,不得变更D.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变更11.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构应当审查调查项目的( B )。
A.必要性、科学性B.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C.可行性、科学性D.合法性、科学性、必要性12.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法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 C )。
A.审核、签署等管理制度B.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C.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D.公布、保管等管理制度13.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负责其所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 B )。
A.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B.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C.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D.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14.国家统计数据以下列哪个机构公布的数据为准?( B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C.最先公布的部门 D.主管部门15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下列哪个选项的内容应当予以保密? CA.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B.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C.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D.调查对象的所有信息1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由下列哪个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 A )A.本部门B.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上级部门D.本级人民政府17.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 )。
A.可以设立统计机构B.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统计机构C.应当设立统计机构D.应当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18.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C )。
A. 保守国家秘密统计资料B. 为领导决策服务C.实事求是,不出假数D.公正透明,服务社会19.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对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统计人员在收集、审核、录入时,要保证二者之间的( C )。
A.真实性B.准确性C.一致性D.完整性20.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是( C )。
A.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B.地市级统计机构C.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国家统计局21.统计调查对象中,必须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是( D )。
A.法定代表人B.统计负责人C.会计人员D.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2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统计调查对象因下列何种情况提供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统计资料,即可被认定犯有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C )A.无意B.不知情C.故意或者过失D.由于不可抗力23.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C )。
A.没收违法所得B.责令停产停业C.警告和罚款D.暂扣或者吊销执照24.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违法行为的主体是( C )。
A.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及其统计人员D.统计调查对象中的个人25.下列可作为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适用对象的是( A )。
A.国家工作人员B.所有统计违法者C.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 D.统计调查对象中承担经常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26.统计监督检查的实施必须( D )。
A.遵循法定的时间和范围B.局限于法定的对象C.遵守一定的规律D.按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27.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统计部门对给予下列何种处罚的案件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 C )A. 警告 B. 罚款 C. 较大数额罚款 D. 通报批评28.在统计执法中,被处罚单位在接到处罚通知后,如果既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拒不执行的,由查处机关依法( C )。
A. 强制执行B. 起诉C.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D. 与相对人协商解决29.统计行政诉讼的受理机关是( B )。
A. 统计部门B. 人民法院C. 法制部门D. 监察部门30.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对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统计违法行为实施罚款处罚的最高额度是( D )。
A.5万元 B.10万元C.15万元 D.20万元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20道题,共40分)1.政府统计的强制性体现为(A C D E )。
A.对参与各方都具有约束力 B.调查对象的权利 C.调查者的法定职责D.调查对象必须履行的义务 E. 调查对象无偿提供调查资料2.我国现行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A B C D )。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地方性统计法规 D.统计行政规章 E.统计工作文件3.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在统计法中体现为(B C E )。
A.调查对象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接受调查B.尽可能减轻调查对象的负担C.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资料受法律保护D.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属于国家秘密E.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履行非法定统计义务4.下列选项中,属于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的统计调查对象有(A B D E )。
A. 国家机关B.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C. 涉外调查机构 D.个体工商户 E.个人5.民间统计调查的特点有(B E )。
A.义务性 B.自愿性C.强制性 D.公益性E.营利性6.统计调查制度包括的基本内容有(B C D E )。
A.调查主体 B.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C.调查对象 D.调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E.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7.统计调查证件的种类有(A B C D )。
A.统计调查证 B.临时统计调查证C.工作证D.普查员证和普查指导员证E.统计从业资格证8.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C D )A.统计机构 B.统计人员C.原始记录 D.统计台账E.统计档案9.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的密级分为(C D E )。
A.一般秘密级 B.保密级C.秘密级 D.机密级E.绝密级10.下列属于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主管部门公布统计资料的方式有(A B E )。
A.统计公报 B.统计年鉴 C.资信报告 D.分析文章E.新闻发布会11.下列属于我国政府统计机构的有(A B C D )。
A.国家统计局B.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机构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国家统计局设立的派出调查机构E.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内设统计机构12.根据统计法规定,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的职权有(A C D )。
A.统计调查 B.统计分析C.统计报告 D.统计监督E.统计发布13.根据统计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C D E )。
A.不得虚报、瞒报统计资料B.不得拒报、迟报统计资料C.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D.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E.不得有其他违反统计法规定的行为14.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程序有(A B C D )。
A. 申请 B. 受理 C. 审查 D. 决定 E. 注册15.在统计数据核查或者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对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它相关证明和材料,检查对象或者核查对象不得有下列哪些统计违法行为?(B C D E )A.自行使用 B.转移、隐匿 C.篡改 D.毁弃E.拒绝提供16.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按照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规定执行,具体处分种类包括(A C D E )。
A.警告 B.罚款C.记过、记大过 D.降级、撤职E.开除17.统计法律责任分为( A E )。
A.行政法律责任 B.赔偿责任C.民事责任 D.经济责任E.刑事法律责任18.根据统计法的规定,有权对统计法执行情况实施监督,并有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的机关有(A B C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监察机关B.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E.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19.下列属于统计行政复议决定的有(B C D E )。
A不予受理决定 B维持决定 C履行决定 D撤销、变更和确认违法决定E和解协议20.统计执法检查机关立案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A B C D )。
A.有明确的行为人 B.违法情节较重C.应追究法律责任 D.属于管辖范围内E.违法情节较轻三、判断题(判断对错,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将各题答案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14道题,共14分)1.统计信息社会共享,是指统计调查者收集到的统计资料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作用。
( X )2.统计工作的统一性必须从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标准方面予以规范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