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娟----文化宫图书馆馆员队伍构建现状分析及前景

合集下载

公共图书馆青年馆员发展现状及培训对策研究_378

公共图书馆青年馆员发展现状及培训对策研究_378

公共图书馆青年馆员发展现状及培训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7)03-0070-04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青年馆员逐渐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中坚力量。

专业知识过硬、综合能力突出的青年馆员更能为图书馆的变革和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因此,如何加强对青年馆员的培养就成为了一个影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课题。

笔者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以下简称“广西图书馆”)为例,通过对青年馆员的特点和现状的总结、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培养对策的探讨,希望能对青年馆员的培养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1 公共图书馆青年馆员的基本情况公共图书馆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是开展社会教育的终身课堂,是打造书香社会的重要推手。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公共图书馆在所有市县实现全覆盖,公共图书馆的机构数从2010年的2 884个,发展到2014年的3 117个,从业人员也从2010年的53 564人,发展到2014年的56 071人[1]。

馆舍和从业人员的快速增加,给公共图书馆行业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这些新进馆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将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图书馆也很重视青年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结合行业内最新的发展趋势和自身情况,制定培训方案,不断加大对青年馆员的培训力度,从学历教育、业务学习、党性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等多方面入手,使青年馆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以广西图书馆为例,截至2016年12月,在编人员共186人,44岁及以下的青年馆员共99人,其中女性68人,中共党员51人。

以下表1至表4统计截止日期为2016年12月31日。

广西图书馆从2005年起实行区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对新录用的青年馆员有了明确的学历和专业要求,同时注重对拟聘人员德能勤绩各方面的考核,严把招聘质量关,使得新入馆的青年馆员在学历和素质方面有了较好的基础。

2005―2016年,通过公开招聘共录用74人,皆为本科以上高学历人才。

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素质提升障碍分析及解决对策

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素质提升障碍分析及解决对策

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素质提升障碍分析及解决对策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员;职业素质;提升障碍;解决对策摘要:文章对现阶段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素质提升障碍进行提炼总结,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5-0015-031现阶段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素质提升障碍分析1.1图书馆员自身文化素质偏低长期以来,图书馆在进人条件上没有学历与专业要求,入职门槛较低。

被安排进来的人员基本分两类:低学历人员和安置型人员(领导家属、复退军人,还有部分其他系统调入人员等)。

人员结构复杂,且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文化素质总体偏低,这种职业状况在我国中小城市公共图书馆中极为普遍。

这种现状造成了从业队伍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的事实,成为当下馆员职业素质提升障碍的关键。

1.2图书馆员“隐性素质”不高所谓“隐性素质”,是相对于馆员学历、专业等显露于外的“显性素质”而言的,是一个人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价值观、法制观、道德修养、意志品质、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及认识方法的深刻领悟等,偏重于道德、意识方面的素质。

一直以来,在人们眼中图书馆职员不受重视,社会地位不高,福利待遇低,没有职业荣誉感,大部分馆员本职工作懈怠,没有责任心及事业心,服务读者的敬业精神缺失;与读者引发矛盾时,馆员克服内心的自制力和克服外部环境困难的坚韧性缺失;馆员之间团结协作精神不足,服务不到位。

推动一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而图书馆职业的特殊性使道德修养、意志品质等“隐性素质”更加重要。

图书馆员“隐性素质”低下制约和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1.3没有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图书馆行业对从业者准入控制的凭证,是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前提条件。

在我国,律师、医生、教师等行业已经实行职业资格制度,但图书馆行业却一直没有推行,致使图书馆员没有从业标准和入职条件要求,图书馆进人较为随意,这是我国图书馆员专业水平低、业务能力差的重要原因。

浅谈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与馆员素质提升

浅谈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与馆员素质提升

浅谈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与馆员素质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逐渐渗透于各行各业中,例如图书馆事业,特为尤甚,所以在新时期建设图书馆人才队伍以及提升馆员素质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其重要性,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若干改进措施,构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提高其工作積极性,优化图书馆服务水平。

标签:图书馆人才队伍馆员素质图书馆馆员作为读者和图书馆联系的枢纽和桥梁,是图书馆的灵魂,更是图书馆行使功能的关键角色,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将直接对图书馆的功能发挥造成影响。

同时新时代的发展也为图书馆馆员的日常工作带来了挑战,所以要求图书馆馆员能够优化队伍建设,并且提高自身素质,也是图书馆领域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强化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和素质的重要性分析图书馆并非封闭性机构,而是面向于社会、面向于读者的服务结构,需要尽可能的去满足读者需求。

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干系到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应当加以重视。

强化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和素质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如下:1.满足服务现代化需求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流通、编目、分类等环节均实现计算机管理,换句话说,社会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将会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大势所趋,现代技术势必会取代传统工作方式,所以,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对服务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满足多层次读者需求高校图书馆一直被误解为仅仅对高校内师生服务、开放,其实不然,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层次多样化[1],所以要求服务水平也应该具有多样化,但是,这个过程必须要求图书馆馆员的知识水平达标,方可满足多层次读者需求。

3.自身发展需求高校图书馆若想更好的服务于读者,发挥自身职能,做好每件工作,就必须要求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具备基础专业知识,更要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加以涉猎,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图书馆馆员对图书馆的发展道路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二、强化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和素质的策略强化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和素质要面向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并且结合图书馆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构建人才队伍,并且优化馆员素质。

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作者:布特勒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04期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馆员人才队伍是公共图书馆功能发挥、服务水平提升和创新服务的需要。

本文主要从图书馆队伍的现状、图书馆人才建设的思想、图书馆人才队伍必备的素质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浅议,以期对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一、图书馆队伍的现状1.党政领导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经费保障不足,造成馆藏图书不多,可用图书资料少,购置的图书质量差,复本多,种类少,数量不足。

二是把图书馆(室)作为可有可无的部门,或者说是作为上级领导视察工作的一个“景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没有重视它的作用和功能,没有读书活动,没有专题讲座,没有真正发挥出它的社会功能。

三是安排人员上不考虑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性,认为图书馆(室)工作就是管一管书刊资料,做一些借借还还的工作,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甚至认为这样的事,谁都能做,严重地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的档次和水平的提高。

四是对图书馆人员外出学习少,进修培训差。

五是对图书馆人员,尤其是基层图书馆人员的政治、工作和生活关心不够,解决得不好。

2.图书馆人员素质较低一是敬业素质差,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敬业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尤其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是,部分图书馆人员思想素质不高,敬业精神不强,没有为读者服务,为图书馆而奋斗献身的精神,不甘清苦寂寞,不愿默默无闻,只考虑工作待遇,不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

二是多数图书馆人员多为半路出家,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的专业培训,对采购、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典藏、借阅和阅览等业务工作知之较少,或者说是一知半解,经常出现常规管理方面的差错。

三是受到正规培训的人员,又不注重进修,不更新知识,用老办法办事,凭经验办事,在面对信息化、网络化的挑战,不少图书馆人危机感不强,不学习,不求进步,不创新,自甘落后,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

图书馆女性馆员的生存现状及发展对策

图书馆女性馆员的生存现状及发展对策
o 理H 管 RR CEO A研I R究 E 酬
职 时 业 空
图 书馆 女性 馆 员 的 生 存现 状 及 发 展 对策
黄 晓梅
( 重庆 文理 学 院 ,重 庆 永 川 426 ) 0 1 0
摘要 :女 性馆 员是 图书馆事 业发展 的 中坚力量 , 们普 遍反 映 图书馆 目前的工 作平淡 繁杂 ,重复 单调 ,
“ 性别 隔离 ”影 响 图书馆女 性馆 员 的生 存 状 况 C Upa i na ge e 0c t0 l nd r sg e ain e rg to )一词最早是 由 G os (9 8 r s 1 6 )提 出 ,意 指 在劳 动 力市 场 中劳 动者 因性 别 不 同而被 分 配 、集 中到不 同的职 业类别 ,担任 不同性质 的工作 。现代社 会 的劳 动力 市 场是 性 别 隔离 的 ,主要 表 现为 大部 分 女性 劳 动力 都集 中在一 些 低收 入 、低 声 望 的 “ 性 女 化 ” ( 成员 主要 是女性 )职业 里面 。 其 图书馆职业 中女性 员工 占绝大 多数 ,受 “ . 隔 1 生别 离”的影 响,导致了 图书馆女性馆 员的生存状 况和 发 展前景堪忧 。性别隔离 ,一方 面影响男女员 工收入 不 平等 ;另一方 面 ,影响许多非 经济 报酬的分配 ,如工 作条件 、学 习进修机会 、生活方式以及 消费实践等等 。
二 、图 书 馆 女 性 馆 员 的 生存 现 状
1.男女 比 例 失 调 ,女 馆 员 占绝 大 多 数
目前 ,图书馆男女 馆员构成 比例 失调 。据广东省 高校 图书馆 抽样 调 查 ,女馆 员 占全省 高校 图书馆 人
员的 7 0 %。从甘肃最 大的三家 图书馆看 ,甘肃省 0. 3 图书馆 l 4名工作人员 中女性 占 5 %,兰州大学 图书 8 5 馆6 0名工作人 员 中女性 占 6 7 6. %,西北师 大图书馆 7 6名工作 人员 中女性 占 7 %。县级 图书馆女性 所 占 2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现状及分析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现状及分析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现状及分析根据高等院校图书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就其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决定采取以下对策以改善高等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现状: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改善服务态度和改进管理方式。

标签:图书馆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教育部2002年2月21日发布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此文件明确指出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情报搜集能力,并说明其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书馆为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大量的图书及信息支持,是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进步不可忽视的力量。

可以说优秀的图书馆就是高等院校的心脏,是知识的来源,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不断发展进步的思想源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高等教育随之迅速发展起来,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可观。

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步伐却相对落后,由此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对图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图书藏量有限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创新了对图书馆及图书的管理方式,以前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可能适应不了新的管理方式。

本文从高等院校图书馆meHMAJogd37XEVYSVUyptw==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着眼于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使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一、高等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根据对多个高等院校图书馆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技能欠缺。

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得到了创新,跟以往大不相同。

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及时地作出调整,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及时地掌握电子信息资源。

这对于一些习惯了传统工作方式的工作人员,和非图书馆专业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外语水平较低。

由于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学术上淡化了国与国之间的界线,大量的外国优秀文献引进国内,满足了一些学生的需要,这时就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外语的掌握。

公共图书馆人才现状、需求及对策研究

公共图书馆人才现状、需求及对策研究
表5北京大学图书馆人员组合结构职称结构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管理员比例1015452010学历结构硕士以上或双学历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其他比例20402020专业结构图书馆情报专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比例403030年龄结构高档人员平均45比例2545303人才队伍现状与理想结构的差距比较研究如果将公共图书馆人员现在比例与理想的人员比例加以比较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以首图为例, 分析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知
从首图工作人员的专业结构上看, 大专、
表 3 首都图书馆人员知识结构
(人)
学 历
大本以上 大 本 大 专 合 计
总数
3 34 70 107
图书 情报
11 39 50
占总数 (% )
32 55. 7 46. 7
文史
1 13 27 41
占总数 (% ) 33 38 38 38. 3
ABSTRACT A t p resen t, there are som e p rob lem s concern ing staff m em bers in p ub lic lib raries, such as low academ ic deg rees, low p rofessional titles, poo r know ledge structu re and o ld ages. Pub lic lib raries shou ld no t on ly recru it qualified p rofessionals, bu t also p u t their em p hasis on the train ing and fu rther education of p resen t staff m em bers. 5 tab s. 4 refs. KEY WORD S Pub lic lib rary. H um an resou rces. CLASS NUM BER G251. 6

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许文惠【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年(卷),期】2016(0)4【摘要】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人才的支持。

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公共图书馆应该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和核心。

通过打造高素质的馆员队伍,为公共图书馆各项事业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旨在推进公共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alents are increasingly in need as nonprofit cultural institutions,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work as the key and cor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s. A high-quality librarian team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undertakings in a public library ,which ca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public library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and puts forward practical and feasible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aiming at pushing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library personn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with strong talents support.【总页数】2页(P47-48)【作者】许文惠【作者单位】南京图书馆,江苏南京 210018【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县级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赤峰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例 [J], 鞠红耘2.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J], 陈艳3.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探析 [J], 梁彥君4.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人员现状分析与对策——以曲靖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为例[J], 陈昆琼5.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思考——以首都图书馆为例 [J], 冯薇;付唯莉;刘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宫图书馆馆员队伍构建现状分析及前景
陈秀娟(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针对文化宫图书馆员队伍进行分析,追溯成因。

探析如何改变现状,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需求,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队伍。

关键词:文化宫图书馆;队伍建设;服务意识
工人文化宫图书馆是保证广大职工学习、阅览、查阅资料提高素质的一项不可或缺的事业,也是为科研技术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

一所出色的图书馆是保证职工学习、休闲的基本条件。

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业务水平过硬,能为不同层次读者提供专业服务的馆员队伍,成为读者服务工作的核心。

文化宫图书馆起步比较早,前几年受市场经济影响,撤并解散,又于近4年重新恢复,属于文化宫的弱势群体,尤其是馆员队伍建设则是需要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首先是因受体制影响,图书馆人员配备比较被动。

馆员队伍中,不论是学历、专业还是职称、年龄、数量、性别等结构都不够合理。

如:照顾安排的、专业不对口的占较大比例。

而图书馆需要的专业复合性人才非常缺少,虽然新招聘录用了一批大学生,但往往都安排在一线工作岗位去了,图书馆这成了避风港。

如职称评定,以倾向一线部门人员申报为原则,图书馆附系列之后,而且工作人员学习深造机会少,无业务发展拓展空间。

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上达到中级职称人员都很少,而且还有相当部分不是本专业岗位的人员填充到馆员队伍中,以缓解用人压力。

另一方面,文化宫图书馆安排两名图书管理人员,工作任务重,人员少,工作上力不从心,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工作质量的提高。

图书馆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应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这样才能形成核心力量。

实际工作中,35岁以下的人员非常少,普遍年龄偏高,这样怎能利于文化宫图书馆的发展呢?在性别结构上,安排的都是女性,清一色的娘子军,女性从事图书馆员工作有她的优势,如:细心、热情吃苦耐劳,但身体原因,创新意识远不如男性,工作中男女比例结构不合理就不能形成男女优势互补,进而制约了工作。

其次,文化宫图书馆在读者中的形象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文化宫图书馆馆员和读者的关系基本属于同志,但是馆员往往被读者称为服务员。

虽然这并没有什么恶意,但是它折射出馆员在读者中的形象问题。

职工直接接触的最多是图书馆流通服务人员,这些人员很少参与文献的收索查新的专业工作。

在以前传统文化宫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图书窗口服务基本是“看门守摊”,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甚至于一些图书馆员自己也认为工作重心无非就是借书、还书、上架、整理、保持阅览环境再怎么做,也出不了什么名堂,从而对工作产生了倦怠心理。

管理体制缺少激励机制,与外界专业人员业务交流机会少之又少,长期以来养成了被动服务习惯,个别馆员举止不雅,进而使读者产生轻视
综上分析,文化宫图书馆队伍构建现状的参差不齐,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局面。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以推进文化宫图书馆适应时代需求,为广大职工提供良好健康的学习平台呢?首先,文化宫领导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图书馆员队伍建设方面,要高度重视和支持,给馆员创造学习进取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切身感到爱岗敬业发展空间巨大。

其次,图书馆员自身要努力,勤奋学习专业知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使其队伍整体业务水平有一个跨越性提高。

1.加强学习,树立服务意识
把图书馆的服务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暗示形式达到“服务助人”效果。

图书馆有责任关心读者的需求,导读工作成为读者工作的重要任务。

这种文化想到能帮助读者释疑解答、指点迷津、区分良璓、提高阅读修养和文化鉴赏能力。

但是,随着现代化信息技
术的应用,网络资源的共享,作为图书馆工作者,要有较强自主学习意识,切实提高服务读者的各种技能,学习掌握服务各种的语言艺术、沟通艺术等。

2.图书馆是以文献信息传播知识、情感和思想,进而影响、唤起读者的共鸣
图书馆要树立传播意识。

主动引导和理性承担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图书馆提供的良好环境、文献信息和专业技术支持既是一种社会资源,在知识传播和资源共享上,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探求。

不仿尝试一下向附近社区居民开放,坚固了一些公共图书馆的功能。

相信对图书馆的发展,馆员自身的历练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

2、在平常的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沟通
以往人们将文献、信息、馆员、图书馆建筑、设备看做图书馆资源,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却忽视了读者也是图书馆的重要资源。

馆员应在“平等、尊重、积极、诚信、宽容“的原则下定期与读者双向沟通,培养与读者之间良好的朋友关系,让读者真切感到图书馆发展建设离不开他们。

馆员要善于倾听读者的观点建议、善于在交谈中了解读者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保持对读者阅读兴趣、阅读特点的“跟踪”,发现要解决的问题,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处理。

总之,图书馆应该利用资源,创造机会,有所作为,改变长期以来“默默无闻,内部循环”的局面。

提高文化宫图书馆影响力、吸引力。

3.形象意识培养
要改变过去“服务员”的工作形象。

现代图书馆员形象的完善也不能限于着装得体、态度和蔼,重要是要“言之有物”,达到这点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修养和文化内涵。

图书馆服务是一个学习型职业,一个好的馆员应知识广泛、馆藏熟悉、业务精通、谈吐文雅。

而且是满怀一颗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知识型工作者。

爱看书、爱钻研、爱学习、做一名文化先行者。

另外,环境形象的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图书馆是读者学习的场所和休闲精神家园。

在空间环境、功能设计、装饰装修上都要体现出人与建筑的和谐统一,彰显人文精神的追求,给读者一种美好的阅读情趣,陶冶更高的精神境界。

文化宫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管理者引入现代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的完善。

通过各级领导重视,馆员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文化宫图书馆将与时代共进。

为我国工运事业
做出一份不菲的贡献。

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
导报》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总第453期2012年第16期(4月28
日出版)-----转载须注名来源
参考文献
[1]张淞蛛.图书馆员队伍建设探析.中国外资,2008
[2]徐苇.“软实力”与图书馆实力的提升.图书馆杂志,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