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历史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历史

2019届第一学期扬州中学十二月质量检测高三历史选修第Ⅰ卷(客观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

”“列强”的做法A.加强了中央集权B.导致分封制崩溃C.维护了宗法制度D.促使礼崩乐坏2.《韩非子》中记载,赵襄子被围在晋阳城中,解围后,他最先奖赏了没有大功的高赫,群臣不服。

赵襄子说:“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孔子听到对此十分赞赏,说道:“善赏哉!”材料体现的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行仁政B.法先王C.重礼乐D.正其名3.王国斌在《转变的中国》中提出:“国家在直接从农民征税方面越成功,政府在获得资源方面对豪强的依赖也越不重要,因为人们意识到:一个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是一个政治上成功的政府的社会基础。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出现的前提是A.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普及B.国际减轻对豪强的依赖C.一个政治上成功的政府D.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4.《晋书·卫瓘传》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从中获悉九品中正制的创立A.旨在保护士族贵族特权B.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C.消除了察举制度的弊端D.兼顾了新环境与旧传统5.怀素曾这样描述一种书法形式“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

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

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

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

”当时擅长这种书法的人物是A.王羲之B.张旭C.柳公权D.颜真卿6.《梦粱录》载:“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装点店面……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二12月月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二12月月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调研高二历史(选修)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1。

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

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

”下列与材料观点相近的是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B.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C. 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D.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可知大同之世人们并不追求物质,更多地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是明朝李贽的观点,其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肯定人正当的私欲,与材料观点不符,故A选项错误;“食必常饱,然后求美”是强调先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然后追求精神上美的享受,与材料观点不符,故B选项错误;“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的意思是饮食于人有利,知道饥而吃的就算是智慧,这也是强调物质生活,与材料观点不符,故C选项错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体现儒家博爱的思想及和谐人际关系,与材料观点相近,故D选项正确。

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2.萧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

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

”他认为该学说A。

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B。

迎合君主谋取权位的需要C。

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D. 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可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起到警告统治者暴行的作用,起到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董仲舒的思想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排除A;由材料“实重革命而轻受命"可见董仲舒的思想并非一概迎合君主谋取权位,排除B;董仲舒的思想本质上顺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排除D。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

1-5:ADCAB 6-10:CACDB 11-15:BDDAD16-20:BAAAB 21-25:AABBD 26-30:CABCC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10分。

31-35:AABAB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合计20分。

36.(l)内容: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1分)背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

(l分)(2)意图:托古改制;(或借助经学外衣宣传维新变法)(1分)作用: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分)(3)名称:《青年杂志》;(l分)意义: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l分)旗帜:民主与科学(1分)特征: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之道;从学技术到变革政治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逐步深入。

(2分)37.(1)原因:君主专制(专制政体);(1分)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行宪法、开国会);三权分立;(2分,任答两点)(2)目的:建立民主立宪政体;(1分)不同:康:君主立宪。

孙:民主共和(2分)(3)认为民主取代专制是时代潮流;中国要生存,须弃专制政治,而代之以民主政治。

(2分)(4)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实行宪政);救亡图存;(2分)四、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计10分。

(1)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2分)(2) 语言特征: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创作风格: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分)(3)家国思想:区分亡国与亡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分)(4)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创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

(3分)积极意义: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挽救民族危亡;(1分,任一点即可。

)。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选修)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选修)含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扬州中学十二月质量检测高三历史(选修)2018.1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客观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

”“列强”的做法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导致分封制崩溃C.维护了宗法制度D.促使礼崩乐坏2.《韩非子》中记载,赵襄子被围在晋阳城中,解围后,他最先奖赏了没有大功的高赫,群臣不服。

赵襄子说:“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孔子听到对此十分赞赏,说道:“善赏哉!”材料体现的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行仁政B.法先王C.重礼乐D.正其名3.王国斌在《转变的中国》中提出:“国家在直接从农民征税方面越成功,政府在获得资源方面对豪强的依赖也越不重要,因为人们意识到:一个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是一个政治上成功的政府的社会基础。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上能够生存的农民阶级”出现的前提是A.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普及B.国际减轻对豪强的依赖C.一个政治上成功的政府D.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4.《晋书·卫瓘传》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2018062901206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2018062901206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历史(选修)2017.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

”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A.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C.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2.今本《道德经》有言:“夫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由此可以看出,道家认为A.礼乐必须以“仁义”为其精神内核B.礼乐的兴起是对原初“道”的偏离C.没有仁作为基础,礼乐就是空虚的D.仁义礼乐是道德堕落后的最好选择3.《春秋繁露》中有:“天地人,万物之本也。

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

”董仲舒在文中强调的是A.礼乐制度B.独尊儒术C.天人合一D.万物本源4.“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李贽B.朱熹C.陆九渊D.王夫之5.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

”材料主要反映出A.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B.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D.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6.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云:“时人文集,古文非有师法,语录非有心得,奏议无裨实用,序事无补史学者,不许传刻;其时文、小说、词曲、应酬代笔,已刻者皆追板烧之。

江苏省扬州中学12-13学年高二12月月考 历史(附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12-13学年高二12月月考 历史(附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历史试卷2012.1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分值为120分。

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2.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

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为改变这种现状,他此后的努力有()①实现国共合作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

毛泽东在第一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其依据是( )①毛泽东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巨大贡献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正确经验的总结③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④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5.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B.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D.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6.新中国取得的下列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A.②④①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7.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A.“东方红——1号卫星 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C.“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D.“嫦娥一号”绕月卫星8.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

江苏省扬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仿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仿真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扬州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仿真测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处大国攻小国,处大家篡小家,强者劫弱,贵者傲贱,多诈欺愚,此上不利于天,中不利于鬼,下不利于人。

”这一思想应出自于A.老子B.墨子C.孟子D.韩非子2.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社会等级——士,位居庶民之上,后来,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和阶层。

其缘起是A.秦国实行军功制B.科举制度兴起C.实行察举制选官D.程朱理学兴起3.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

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这一禁令说明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4.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

“中国皇后号”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A.宁波B.上海C.厦门D.广州5.“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

……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

——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

上述材料表明A.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C.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D.清朝完全沦为列强侵华工具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和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现代政权。

”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C.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D.从《辛丑条约》到清末新政7.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

2018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4月双周练 历史试题及答案模板

2018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4月双周练 历史试题及答案模板

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2018.4.19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所谓“科学”实质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行政体系D.“皇权下的民主”,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2.《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道地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B.中国瓷器业不遗余力的开拓海外市场C.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3.《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它所评价的是A.墨家 B.道家 C.儒家D.法家4.1885~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6%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由18.8%上升到26%。

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黄金发展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5.对联的内涵往往带有对时事的绝妙讽刺。

近代史上的某次谈判中,伊藤博文出上联相难:“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

李鸿章对曰:“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这里“帝王度量”应指A.开埠通商B.允许投资设厂C.割地赔款D.准许驻军6.20世纪初,陈独秀在其文章中写道:“我们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国民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由这彻底的觉悟,而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即以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测试高三历史试卷 1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分值为120分。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阅读下表: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C.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2.1933年,蒋光鼐、李济深等国民党将领与红军签订《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1935年,中共在《八一宣言》中呼吁各党派‚兄弟阋墙外御其侮‛;一二九运动中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西安事变后,国民政府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

上述信息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A.国民政府对日态度从妥协退让到坚决抗战B.民族危机持续加重促使民族意识不断觉醒C.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加剧,反蒋派坚持抗日D.国共两党由互相对峙、内战走向合作抗日3.张鸣在《红色的个案一一苏维埃乡村追求》中写道:‚对于农村而言,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

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这里的‚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就是指中国革命( )A.没有充分发动群众 B.不了解中国国情C.照搬苏俄模式 D.以工人运动为中心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

但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亲自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及监督权之余,将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权、审判权、法律监督权等分别委托给政府、法院、检察院,而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则必须对选出的代表、委托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

这体现了( )A.‚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 B.直接民主的原则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民主代议制形式5.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该生试图揭示的是( )A.中德关系趋势 B.中美关系趋势 C.中苏关系趋势 D.中日关系趋势6.古代罗马人关于‚法‛留下了很多论述,其中体现了‚法治‛原则的是( ) A.一切法律都和人或财产有关B.因为法律统治执政官,所以执政官统治人民C.我因为感觉到上帝的意志而笔削诸于法律D.法律的功能在于命令、禁止、允许和惩罚7.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认为,‚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政府形式才能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

对这种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曲折和反复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中曾建立的共和国实际上只是夺取胜利的途径D.君主立宪制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归宿8.右图是列宁在1917年8月9日越过俄、芬边境时使用的假身份证,证上化名是伊万诺夫,职务是火车机车司炉。

当时列宁持此证越境最直接的背景是( )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B.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建立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D.彼得格勒笼罩着临时政府的白色恐怖9.2009年5月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这样评价美国对欧洲国家安全的作用:‚美国的安全保证,自二战以来一直让我们受益,也使不少欧洲邻国在国家安全方面搭上了山姆大叔的便车。

‛二战以来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安全保证是通过( )A.马歇尔计划 B.欧共体 C.联合国 D.北约10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11.道光以后四川省开始大量种植鸦片,鸦片的种植和贸易成为近代四川商业性农业的主要方面。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现象体现了( )A.外部市场对商品生产结构的调节作用 B.清政府中央集权的逐步削弱C.四川农民‚唯利是图‛的经济意识 D.近代农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因素12.根据表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52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以上B.1956年公私合营企业占据相当比例,意味着改造尚未成功C.对农业的改造是集体所有制企业所占比例提高的重要原因D.三大改造是1952~1956年所有制结构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13.1912年7月6日,北京的文化人之间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发生一场无约之殴。

《国风日报》等七家报社的工作人员(同盟会干事)将《国民公报》(非同盟会系报纸)经理佛苏、主编蓝公武痛打并将报馆一切机器什物捣毁一空。

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同盟会认为‚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不能享有言论自由‛B.国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C.国民享有一定的言论、著作、结社等自由D.为维护民主共和斗争激烈14.开辟新航路引发的贸易路线的转移,西欧国家可以( )①向东由小亚细亚到达东亚②向南绕非洲大陆南端至东方③向西经过南美洲前往亚洲④向北横穿亚欧大陆到达东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 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

会上,胡佛宣布:‚在以往的萧条中,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对劳工市场立刻进行清算。

我对这些政策和字眼都很反感,因为劳工不是商品,他代表了人类的家庭,此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

‛材料主要说明( )A.胡佛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B.胡佛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不是很严重C.胡佛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D.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16.A.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苏联(俄)农业发展B.苏联(俄)农业发展超过了工业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俄)农业发展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经济发展17下列选项中组织与模式对应正确的是:A.欧洲联盟——模式1 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2 亚太经合组织——模式3B.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1 欧洲联盟——模式2 上海合作组织——模式3C.亚太经合组织——模式1 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2 欧洲联盟——模式3D.欧洲联盟——模式1 上海合作组织——模式2 亚太经合组织——模式318.《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

‛荀子论证的是( )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B.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C.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19.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

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D.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20.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B.‚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中国画的特点C.‚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D.《离骚》是古典文学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第Ⅱ卷(共6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中国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等材料二 1949年4月周恩来指出:‚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

‛——摘自《周恩来选集》材料三上合组织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原则,致力于地区稳定、安全和发展,同1955年为对抗‚北约‛而成立的‚华约‛有质的区别。

上合组织……同当初那个受苏联主宰并拥有强大超国家机构的‚华约’’大相径庭。

——摘自《新民周刊: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凸显务实合作》(1)据材料一,指出清代外交机构的演变。

从中反映出中国历史发展的哪一趋势?(5分)(2)概述材料二中周恩来的外交观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些外交方针体现了这一观点?(4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比较上海合作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在性质上的不同。

(4分)22.(12分)政治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完善。

其中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

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宪章运动。

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史》材料三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

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

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行等额选举。

‚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

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

(2分)(2)材料二反映出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变化历程的特点。

(5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人大代表选举法的变化。

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5分)23.(11分)消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体现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折射出时代的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管子·八观》材料二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

……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材料三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这或许可以被原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