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2)

合集下载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国地形图 (2)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国地形图 (2)

顺口溜
两湖两广两河山,
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河南、河 北;山西、山东。
五江(疆)二宁青甘陕。 江西、江苏、浙江、黑龙江、新疆;
宁夏、辽宁;青海、陕西、甘肃。
云贵西四北上天,
云南;贵州;西藏;四川;北京;上 海;天津。
内重台海福吉安, 还有港澳好河山。
内蒙古;重庆;台湾;海南;福建; 吉林;安徽。
A、从东西半球看,中国全部位于东半球
B、从南北半球看,中国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C、从世界的大洲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西 部,太平洋东岸。
D、从纬度位置看,中国领土大部分在热带。
说出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xx乡(镇)xx村 xx组
我国行政区域的结构
分3级
现行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乡
3、我国疆界“四至顶点”所在省区,符合最北和最
东端点所在省区的是(C )
A、新疆 B、海南 C、黑龙江 D、吉林
4、既与我国是陆上邻国,又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
国家是( D )
A、印度,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
C、日本,朝鲜,印度 D、越南,朝鲜
5、下列关于我国在地球上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隔海相望 (6个)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四大海域 两大岛屿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台湾岛、海南岛
记忆口诀
陆上邻国(14): 朝俄蒙哈吉塔阿 巴印尼不缅老越
其中的内陆国有:蒙哈吉塔阿尼不老 隔海相望(6): 韩日菲马文印 内海:渤琼 临海:南东黄渤(由南至北)
区分内海、临海、领海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台 湾 山

3.南北走向的山脉: 横断山脉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祁连山等
5.孤形走向的山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祁连山脉

秦岭
山 脉
巫 山

横 断
峰 山
南岭


大 兴 安长 岭白
山 脉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3.南北走向的山脉: 横断山脉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一、中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点击该处展示)
中国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点击该处展示)
二、地形分布
(一)纵横交错的山脉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北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中列:昆仑山脉----秦岭 南列:南岭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秦岭
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东列:台湾山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秦岭
山 脉
巫 山

峰 山
南岭
大 兴 安长 岭白
山 脉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3.南北走向的山脉: 横断山脉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5.孤形走向的山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秦岭
山 脉
巫 山

横 断
峰 山
南岭


大 兴 安长 岭白
山 脉

《中国地理》中国的地形

《中国地理》中国的地形

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反映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 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的影响是 (2)图甲中代号表示的内容:
,呈阶梯状分布。这种 。
山脉:①
地形区:A
,②
,B
,③
,C

。 。(填序号)
其中作为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
地理 (3)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下列地形区中,位于第二级
(2)该地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是(
A.火山喷发 B.地震
)
C.滑坡 D.泥石流
地理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仔细观察图中等 高线和示坡线,图中外围地势是里高外低,内侧是里低外高,为火山口地
形。与图示地形特征较为符合的当然是火口湖的白头山天池。故选A。
第(2)题,结合上题结论分析,该地为白头山天池,白头山天池是火山口 积水成湖,白头山为休眠火山,有可能再次喷发,所以可能出现的地质灾
地理
要点突破
一 中国的地形特点及其意义
我国地形剖面图(沿北纬32°)
地理 1.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海拔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4 000米以上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1 000~2 000米 500米以下 高原、盆地 平原、丘陵 主要地形类型 高原、山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①我国最大,世界最高; 我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昆 ②多大山,但相对高度较小; 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之间 ③多雪山、冰川 我国北部,祁连山—大兴安岭 ①我国的第二大高原; 之间 ②地表坦荡 祁连山东端—太行山之间 长城—秦岭之间 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②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①地势西高东低; ②石灰岩广布; ③地面崎岖,有许多“坝子”(山 间小盆地)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精品教案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精品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学方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分布的认知,归纳出中国地形复杂多样这一基本特征。

2.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等方面认识和表述地形特点,分析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分布的认知,归纳出中国地形复杂多样这一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等方面认识和表述地形特点,分析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标准”不要求学生记忆大量地名,而是将重点放在对我国地形、地势主要特征的归纳上,并且把它们落实到中国地形图上,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也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并且有利于降低学生的负担。

基于对“标准”的理解,教材在安排相关内容时,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选择了突出中国地形、地势的三大特点来组织内容——“山脉纵横交织”、“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

重点介绍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课时分配上分为3个课时。

此为第2课时。

在教学策略上,首先展示上节课的课后作业,继而提出问题: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骨架之间的“血肉”是什么呢?以此作为课程引入。

接着呈现“地形”和“地形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图,来分析中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以及中国的重要地形区。

最后通过课堂活动得出“地形类型复杂,山区面积广大”这一特点,并分析这一地形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流程如图是我国两大著名高原典型的景观图片。

读图,回答1—2题。

1.图1所处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2.图2所在高原的地表特征是()A.支离破碎,沟壑纵横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C.崎岖不平,千姿百态D.地表坦荡,广袤无垠读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构成图,完成3~4题。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地势和地形
地势概况
(1)特点: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

东部则以平原丘陵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3)我国地势特点带来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
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数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洋;河流从高一
级阶梯流的第一级阶梯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袁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
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④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平,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
交通便利,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地形
一、中国的地势
特点: 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概况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延伸、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海底。 200米的海底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延伸、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海底。 我国的大陆架有:渤海和黄海全部, 我国的大陆架有:渤海和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和南海的 一部分。 一部分。
云贵高原
范围:北临四川盆地,南到国界;西起横断山脉,东到雪峰山 范围:北临四川盆地,南到国界;西起横断山脉, (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特点: 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 地势西高东低,2000—1000m 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石灰岩广布 喀斯特地貌发育 有许多“坝子” 有许多“坝子”
特点: 特点: 我国第二大平原 海拔多在50M以下,地势平坦 以下, 海拔多在 以下
长江中下游平原
范围:巫山以东,东到海滨(包括鄂、湘、赣、皖、苏、浙、沪的绝大部分) 范围:巫山以东,东到海滨(包括鄂、 沪的绝大部分) 组成: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 组成: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
塔里木盆地结构示意图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范围:新疆北部,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 范围:新疆北部,
特点: 特点: 我国第二大盆地 东高西低,西侧有缺口, 东高西低,西侧有缺口,较湿润 多风蚀地貌, 多风蚀地貌,沙漠面积较小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范围:青藏高原东北,阿尔金山、祁连山、 范围:青藏高原东北,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之间 青海省西北部) (青海省西北部)
(1)东西走向: 东西走向: 北---天山、阴山 ---天山、 天山 ---昆仑山 昆仑山、 中---昆仑山、秦岭 ---南岭 南---南岭 东北—西南向: (2)东北—西南向: 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 长白山、 中:长白山、武夷山 东: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阿尔泰山、祁连山、 (3)西北—东南: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 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小兴安岭 南北走向:贺兰山、 (4)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八上地理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2


中国的丘陵很多,特别是在 东部地区分布相当广泛,自北向 南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 东南丘陵等。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辽东丘陵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山东丘陵 东北平原
云贵高原
读图,填出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西侧地形区
1960年5月,中国登山队首次 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找出祁连山、太行山、武夷山和南岭,说一说它们分别位于哪 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交界处。
祁连山:甘肃和青 海 太行山:河北和山 西 武夷山:江西和福 建 南岭:湖南和广东
默写: 三横、三竖、三撇、二捺、一弧形
天山—阴山 1、东西走向:
昆仑山—秦岭 南岭
2、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东北—西南走向: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 5、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完成知能P23预习 第2-6小题
答案在课本P24—27
完成知能P26 第3题的第2-5小题
答案在课本P24
平原
盆地
丘陵
山地
高原Βιβλιοθήκη 都江堰成都平原四川盆地
在天山山脉的东段有著名的吐鲁番盆地,盆地中的艾丁湖湖底低于海平面 154.31米,是中国陆地的最低处。
艾丁湖
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开发程度较高, 既是主要的农业区,也是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
东侧地形区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北侧地形区 昆仑山 天山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显示或隐藏地图

2.1中国的地形--山脉纵横交织(共26张PPT)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简图

阿尔泰山
兴 安
天山
岭长 白
阴山

昆仑山
祁连山
太 贺兰山 行 六盘山 山
秦岭 巫
喜马拉雅山 横 断 山



夷台
峰 山
南岭

湾 山

找一找1.
走向 东西走向
主要山脉
1.天山—阴山 2.昆仑山—秦岭 3.南岭
东北—西 南走向
南北走向
1.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长白山—武夷山 3.台湾山脉 1.横断山脉 2.六盘山 3.贺兰山
+ A衡山
B华山
+ C泰山
D恒山
+ 3.2015年5月29日是人类挑战的极限-首次登上珠穆 朗玛峰峰顶62周年纪念日。珠穆朗玛峰位于( )
+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 C安第斯山脉
D落基山脉
古华山一条路”之称
南岳衡山--- 湖南省中部
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丰富多
北岳恒山---山彩西。河北两省
道教名山,有独特的悬空寺
中岳嵩山---
河南省中部 宗教、文化重地,有少林寺等
众多名胜古迹。
+ 1.下列山脉中,属于南北走向的是 ( )
+ A横断山脉
B祁连山脉
+ C太行山脉
D天山山脉
+ 2.201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记录片“百山百川 行”,记录了我国壮美的大河大山。下列著名山岳 中,位于山东省的是( )
西北—东 1.阿尔泰山 2.祁连山 南走向
巨大弧形 走向
1.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

中国地理学案4——中国的地形(2)

中国地理学案4——中国的地形(2)基础梳理二、我国主要地形区 1、主要的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写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山脉名称:A 、 东西走向(“三横”): ① 、 ② ③ 、 ④ ⑤B 、东北—西南走向(“三纵”):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C 、弧形走向:⒀D 、西北—东南:⒁ 、 ⒂E 、南北走向:⒃ ⒄③②⑤ ④ ⑺⑹ ⑼ ⑻⑾⑽①⒂⒁ ⒀⑿⒃重点突破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天然分界线。

1、地形区分界线山脉名称两侧地形区名称山脉名称两侧地形区名称西侧东侧南侧北侧大兴安岭天山太行山昆仑山巫山阴山雪峰山秦岭横断山南岭贺兰山祁连山武夷山2、省区分界线山脉名称两侧省区名称山脉名称两侧省区名称西侧东侧南侧北侧太行山南岭巫山祁连山武夷山唐古拉山昆仑山大巴山3、国家分界线山脉名称两侧国家山脉名称两侧国家山脉名称两侧国家阿尔泰山长白山喜马拉雅山4、流域分界线______________(黄河、长江)、____________(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怒江)、_______________(怒江与澜沧江、长江)能力训练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位于()A. 中国、尼泊尔边境上B. 中国、印度边境上C. 中国、缅甸边境上D. 中国、老挝边境上2、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 )A.祁连山—横断山脉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天山—阴山—燕山 C.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3、下列山脉与地形区相邻的一组是: ( )A.昆仑山—内蒙古高原B.秦岭—黄土高原C.横断山—塔里木盆地D.巫山—东北平原4、以北是高原,以南是盆地,又是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的山脉是()A 秦岭 B昆仑山 C天山 D阴山5.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 )A 河流 B山脉 C高原 D盆地6.下列山脉介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是( )A 祁连山B 阴山C 武夷山D 太行山7、下列山脉是省界线,又是二、三级阶梯界线的是()A 巫山 B雪峰山 C昆仑山 D大兴安岭8、位于闽、赣两省和鄂、渝两省市交界处的山脉分别是()A 武夷山和太行山 B武夷山和雪峰山 C天山和巫山 D武夷山和巫山9、有关我国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东西走向的山脉,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 B阿尔泰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C巫山是四川盆地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D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昆仑山脉10、下列山脉,属于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最东边的一列是A.长白山B.太行山C.武夷山D.台湾山脉读图,回答11~13题。

2.1《中国地形》(第二课时)课件(共32张PPT)

漠,边缘有绿洲; ➢ 海拔800-1300米。
准噶尔盆地
➢ 位于新疆北部。 ➢ 在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之间。
➢ 我国第二大盆地,位置最北; ➢ 沙漠、戈壁广布,边缘有绿洲; ➢ 海拔500-1000米。
柴达木盆地
➢位于青海省境内。 ➢在阿尔金山、祁连
山和昆仑山之间;
➢ 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2000-3000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 柴达木盆地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 ➢ 盆地内陆盛产铁矿、铜矿、盐矿等多种矿物,故被称作“聚宝盆”。
松嫩平原(适合大规模机械化) 江苏垛田(不适合机械化生产)
地形地势 影响农业
思考: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 了有利条件。不同的地形区适合不同类型的农业发展。
不利影响: 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较少,耕地资源不足,发展规 模受限,交通不便等。
➢ 中国第二大平原,最完整的平原, 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
➢ 河湖众多,多旱涝、盐碱、风沙 自然灾害;
➢ 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而成, 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描述华北平原的特征及其成因
➢ 地势最低平的平原,大部分海 拔在50米以下;
➢ 河网纵横,湖泊密布; ➢ 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中国
➢ 地表崎岖,海拔1000-2000米; ➢ 高原上多小型山间盆地(坝子); ➢ 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国 四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 位于新疆境内。 ➢ 在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之间。
➢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多沙漠戈壁; ➢ 内有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彩色笔在《中国地形图》中勾勒三级阶梯分界线。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地图中获取有关信息




(提问)1、参照图2.2,在图2.3中标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名称。
(归纳)第一、二阶梯的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三阶梯的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提问)2、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有什么样的影响?
课时安排

教学方法
诱导分析、讨论、读图分析
总第课时授课时间:2018年 月 日星期第节




第一次备课
设计意图
第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谈:我们经常说,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首先,我们一起看一段录相感受一下祖国的壮丽河山。(展示多媒体)
2.当然,要更进一步的认识,就需要我更深入的学习。今天,我们将进入一幅全新的画卷。
【1】主要山脉及其分布;中国主要的名山。
【2】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学反

(归纳小结)
(板书)2、我国主要山脉及其分布
【活动2】读教材图“山脉走向示意”,熟悉山脉走向的含义。
【活动3】读教材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完成下表。
走向
主要的山脉
东西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南北走向
弧形山脉
教师小结:各种不同走向的山脉纵横交错,把我国地表分隔成若干个地形区;山脉常成为各地形区之间的界线。
中国主的名山介绍。
三、内容小结
通过本活动,让学到的知识,随即能够得到运用,以期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后来的知识做铺垫。
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对身边地理现象的认知更加透彻。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探索与研究、发现与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中国的地形『二』:
归纳: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板书)
可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平均海拔为4000米以上;第二级为1000米-2000米;第三级为500米以下。
三级阶梯简图:
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通过设问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板书: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二、地势西高东低:(板书)
1.过渡:在古代诗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为什么江水都要向东流?(地势西高东低)
2.把我国的地面沿32°N线剖开,呈现出这样的面貌:(展示多媒体)
3.观察,思考P20活动中的问题。
(指名答)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科学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
准备
教师
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学生
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教学
重难

重点: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难点:1.分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2.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课题
中国的地形【2】




知识与
能力
1.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图上的分布。2.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过程与
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