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3单元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共32张PPT)-文档资料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共32张PPT)-文档资料
经济上: ①北方农业区仍是中国经济中心(北 方经济的破坏和恢复交替出现);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②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文化上:科技发展,佛教兴盛、道教兴起,儒 佛道三教并立(三教会同或“胡汉文化交融”)。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
、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 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
思考2:北魏统一北方有什么历史 意义?
思考3 孝文帝改革前面临哪些社会矛盾? 这些社会矛盾是怎样产生的? 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 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 比屋。” ——谢灵运
北拓魏跋孝文贵帝族改盘革剥前,导北致魏阶社会级存矛在盾着激什么化尖并锐引矛盾发?起 义
北魏初期,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 的地主豪强,只得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 护制。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 纳税服役,但他们趁机隐瞒人口,逃避 赋税、徭役。同时,地方官吏与地主勾 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 大农民负担沉重。
北魏政权
宗主
农民
北魏 政权
宗主
—隐瞒人口 —国家赋役减少 —任意压榨人民—阶级矛盾激化
农民
宗主督护制的弊端
“人”型 政权机构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县郡

县令(最高 县丞(行政、 县尉(军事、
长官)
刑狱)
治安)

三老(教化)
啬夫(听讼、 赋税)
游徼(贼盗)
亭 (亭长)
里 (里典)
阅读材料:
材料一:P34,学思之窗 材料二:P34,第一自然段
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有什么 后果?
教材版本:人教版,选修1 年级:高二年级文科 课题:第一课 改革迫在眉睫

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三单元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件

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三单元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件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 了解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会矛盾出现的原 了解北魏孝 因、表现及影响。(重点) 文帝改革的 2.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重点) 背景。 3. 探究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途径及孝 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难点)
史料三
③《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史传百家, 无不该涉。 善谈 《左》 《老》 , 尤精释义。才藻富赡, 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 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 孝文帝本纪》
◆①说明北魏政权内部存在严重的民族压迫。 ◆②表明鲜卑族统治者横征暴敛, 严重破坏了北方劳动人民的 生产生活。 ◆③体现了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
想 汉族先进文化
[深度认知]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如何化解社会矛盾,
巩固统治秩序等一系列问题, 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 习汉族文化,按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进行统治,开启了 封建化的进程,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必要性
宗主督护制 影响了国家 1.社会矛盾:制度建设不够完善,____________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改革的客观条件 1.北魏的崛起
鲜卑族 拓跋部建立的政权。 (1)起源:源于我国东北的________ 拓跋珪 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 (2)建国:386 年,拓跋部首领________
魏,史称北魏。
平城 ,次年正式称帝。 (3)迁都:398 年,拓跋珪迁都______ 黄河流域 ,初步结束了北方的 (4)统一:439 年,北魏统一了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选修一历史课件:3.1改革迫在眉睫(共18张PPT)

人教版高中选修一历史课件:3.1改革迫在眉睫(共18张PPT)
拓跋珪改革:
经济上:实行编户;授田劝农;
政治上:仿汉官制;重用儒生(如崔浩)
文化上:兴办太学。
拓跋珪改革意义:
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 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国家机构日 益完备。
探究3:结合教材思考:北魏统一 黄河流域的时间以及影响各是什么?
◆ 影响:
①初步结束北方分裂割据
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有利条件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 (3)前人的改革奠定了基础(拓跋 珪改革);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 (4)冯太后与孝文帝的努力。
探究10:孝文帝改革所要解 决的问题有哪些?
(1)落后政治制度与先进文明 冲突问题;
(2)民族矛盾问题、风俗习惯 差异问题;
(3)北方生产关系,经济发展 调弊问题;
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探究1: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北魏崛起 的过程是什么?
◆起源:东北鲜卑拓跋部 ◆建国:东晋,代国 ◆重建: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
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迁都称帝:398迁都平成,399年称帝 ◆统一黄河流域:439年,结束北方割据
探究2: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拓跋 珪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有何意义?
THANK YOU!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 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0页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的背景 第2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 ——改革的内容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改革的影响
课程标准: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第1课)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第2课)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3课)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三单元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共19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三单元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共19张PPT)


行宗主督
的 行
北魏政府任命地方豪 护制 强为宗主宗来主管理当地
事务,可以继承和内
政 部转让,

材料2:北魏前期征税,分为“三等 九品”。九品是根据资产多少而规定 的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 第将税送到不同地区。可是实际在征 税时,并不按这个九品征收。一方面,
这 田是地由和于 人混世 口家,乱大在的族一赋已定税经程制隐度瞒上度了 造大 成量 了的 贫
【课程标准】: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 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 作用。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一、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前提: 2、改革的必要性: 3、改革的可能性:
一、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前提: 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439年),结 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局面,社 会相对安定,民族融合加强。
一、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前提:
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结束 北方分裂局面,社会相对安定。
2、改革的必要性:
矛盾日益激化,威胁北魏统治
(1)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矛盾激化
人民起义不断
一、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前提: 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结束 北方分裂局面,社会相对安定。
2、改革的必要性: 矛盾日益激化,威胁北魏统治
鲜卑拓跋部的南迁: 嘎仙洞遗址
汉魏以来, 鲜卑拓拔部逐渐 南迁,过着游牧 生活。
公元315年鲜 卑拓拔部建立代 国,后为前秦苻 坚所灭。北魏建 立后,鲜卑人受汉 族影响,学习农 耕,逐步定居下来
前秦苻坚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东晋谢安
383年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 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 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前秦瓦解,北方陷入分 裂混战。

2019-2020人教版历史选修1 第3单元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课件PPT

2019-2020人教版历史选修1 第3单元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课件PPT


收汉族先进文化
栏目导航
[特别提醒] 北魏能够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 (1)经济上: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政策,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使拓跋部由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 定居生活,适应了中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需要。 (2)政治上:仿照汉制设官,重用崔浩等汉族儒生,完善朝廷典 章制度,国家机构日益完备。 (3)文化上:兴办太学,积极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4)军事上:建立强大的军队,发动一系列征伐兼并战争。
栏目导航
2.可能性 (1)客观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 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②拓跋珪学习汉族先进制度,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逐渐转向农 业经济,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同时,国家机构日益完备, 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栏目导航
(2)主观条件 ①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积极推动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②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具有推行汉族封建国家 统治经验的强烈愿望。
栏目导航
孝文帝改革前的主要社会矛盾 (1)国家和豪强地主的矛盾: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 制,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他们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2)国家、豪强地主和农民的矛盾:北魏的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 “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栏目导航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社会矛盾激化 各种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宗主督护 制激化了社会矛盾。 2.民族矛盾激化 没有处理好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矛盾激化。 3.社会危机严重 由于阶级矛盾和 民族矛盾 的激化,各地人民起义不断。
栏目导航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 P34“学思之窗”:思考一下,你认为太武 帝的言论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什么问题?

人教版选修1 3.1 改革迫在眉睫(共32张PPT)

人教版选修1 3.1 改革迫在眉睫(共32张PPT)
冯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 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 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 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 求孝文帝身旁的内侍十天内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 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 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 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
没有冯太后的支持与栽培,就没 有孝文帝后来强有力的改革;离 开孝文帝自身的努力与深邃的认 识,改革也不可能成效卓著!
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有哪些 社会矛盾?
解题关键:社会矛盾是引起北魏 深重统治危机的因素。
思路引领: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上考虑。
关于孝文帝改革前的主要社会矛盾
(1)出现原因 ①北魏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一是在政权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 二是赋税制度上的混乱。 ②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 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2)主要表现 ①国家和豪强地主的矛盾:北魏政权的基层统 治实行宗主督护制,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他 们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严重影响 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
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 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
冯太后对改革的 推动作用:
1、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 文化,推行初步改革,对改 革起了奠基作用; 2、精心培养孝文帝,使他 具有浓厚的汉文化底蕴,对 其改革有着深刻影响;
398年,拓跋珪(道武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西北。 439年,拓跋焘(太武帝)时期,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471年,4岁的拓跋宏(孝文帝)即位。冯太后临朝听政,开始改革。 490年,冯太后去世,拓跋宏亲政,继续推行改革。 493~495年,迁都洛阳,龙门石窟开始凿刻。 534~535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 550年,北齐取代东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 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建立隋朝。

人教版历史选修1完整第三单元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选修1完整第三单元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ppt课件
拓这样跋介贵绍族:盘“北剥境导自致染逆阶虏级,矛穷盾苦备激罹化,并征调引赋发敛起,义靡
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精诛选p殒pt课,件 身祸家破,阖门比屋。13 ”
三.改革的必要性 ---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1)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 和徭役征发 (2)赋税制度混乱,导致农民负担沉重。 2、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①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②为北方创造了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 会生产的发展; ③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创造 了有利条件。
精选ppt课件
9
二、改革的有利条件:
1、民族大融合的历史特征; 2、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拓跋珪改革:
⑴依据: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
农民与地主的矛盾(阶精选级ppt矛课件 盾)
11
三.改革的必要性 ---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1)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 和徭役征发 (2)赋税制度混乱,导致农民负担沉重。
材料一:魏初规定:“天下民户分为九等纳租赋”,
地导自 税 正根 即方致文 ) 常九据成,年官广品资帝后租吏大相产( 以 赋与农孝 战 的通多地民文 争 二制少主负帝 的 倍。规勾担祖临半定结沉父时!赋)征,重税始发“,多,,纵社又一少富会兴户,督矛十竟分贫盾五收成,日项 租九五“益避品十杂激强征石调化侵,”收。(弱。为杂”,
精选ppt课件
5
最新考古已证实,位于内 蒙古大兴安岭的嘎仙洞 内的石刻祝文刻写的是 鲜卑族拓跋部的祭祖文 字,证明该地区是拓跋部 的发源地。
畜牧迂徙,射猎为 业,淳朴为俗,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ppt优秀课件:《改革迫在眉睫》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ppt优秀课件:《改革迫在眉睫》
材料二:魏初规定:“天下民户分为九等纳租赋”,自文成帝始,又兴十五项 “杂调”(杂税),后以战争的临时征发,一户竟收租五十石, 为正常年租赋 的二倍半!
材料三: “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措施:参见教材第33页
意义:拓跋部由畜牧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 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推 动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北魏逐渐扩展到黄河流域。
材料一:河东薛辩、薛永宗、斐骏等各拥强兵,雄据一方。河北“韩、马两姓 各二千余家,恃强凭险,最为狡害,劫掠道路,侵暴乡闾。”
政治制度的落后(表现、影响)
的 背
必要性:面临 严重的统治危机
民族矛盾激化(原因) 阶级矛盾尖锐(原因、表现)
景 改革的推动力: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
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题练〗
1.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
D 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 献文帝:拓拔弘
孝文帝:拓拔宏(元宏)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 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 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0页
前提: 1、北魏的崛起
⑴族源: 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跋部; 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 338年建立代国,后为前秦吞并。
⑵崛起: ①背景: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 ②北魏建立:386年拓拔珪(平城)
北魏的崛起历程北魏的发展背景表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间意义政治制度的落后表现影响民族矛盾激化原因阶级矛盾尖锐原因表现依据人物和措施经政人才文意义小结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民族矛盾尖锐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31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魏书·李冲传》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对其他被统治民族业是如此。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 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魏书》卷十三
基层政治制度不够完善。阶级矛盾激化。 民族歧视和压迫严重。 民族矛盾尖锐
19
三、改革迫在眉睫
北魏骑马武士陶俑
9
嘎仙洞
10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第一组问题:
A、北魏是怎样崛起的?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有怎 样的积极影响?
11
⑵崛起:
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 东晋时建立代国,为前秦吞并; 386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拔珪重建代国,改国号 魏,史称北魏; 398年迁都平城,次年称帝, 是为道武帝。
15
北魏疆域图 16
政探
权究
是问
一题
种二
什 么 性 质 的 政 权 ?
: 统 一 后 的 北 魏
17
第二组问题:
1、马背上得天下,能不能马背上治天下 呢?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其统治面临哪 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18
困境
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 方为一户。自文成帝始,又兴十五项“杂调”(杂税),后以战 争的临时征发,一户竟收租五十石, 为正常年租赋的二倍!
13

3、统一黄河流域
武 帝
(1)时间:439年

(2)人物:太武帝拓跋焘
拔 焘
(3)意义
①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
会生产的发展
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

14
探究问题一: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大部
分时间都是统一的。你是怎样看待我 国历史上的统一现象的?在国家统一 方面,你现在有何热切的期盼?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C 2.崔浩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 )
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
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
C.鲜卑不断学习汉族文化
D.鲜卑与汉族融为一体
29
D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条件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
④民族矛盾尖锐
(公元442-490年)
21
第三组问题: 1、冯太后在孝文帝改革中发 挥了怎样的作用? 2、孝文帝为什么能在之后的 改革中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2
上好该 之
——
·
《 魏 书 孝 文 帝 本 纪 》
口 授 , 及 其 成 也 , 不 改 一 字 。
为 文 章 , 诗 赋 铭 颂 , 任 兴 而 作 , 有 大 文 笔 , 马
北魏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2
2、拓拔珪的封建化改革: (1)依据:汉族封建政权 统治方式
(2)措施:
①解散部落,实行编户;
②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③仿汉制设官,重用汉族
儒生; ④兴办太学,学先进文化
崔浩
(3)影响: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 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国家机构日益 完备,为统一黄河流域奠定了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
C 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
A.拓跋珪
B.道武帝
C.冯太后
D.拓跋宏
30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落后的征服者必然要为被征服者的较高文明 所征服
社会矛盾威胁社会安定,改革有利于解决社 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
24
本课小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前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改革的必要性: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社
会动荡 3、改革的可能性:民族融合的趋势、冯太后
掌握实权、孝文帝精通汉文化
1.阶级矛盾激化
(1)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 (2)赋役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2.民族矛盾激化
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3.社会动荡不安,各地起义不断
20
四、冯太后和孝文帝 1、冯太后:掌实权,培养孝
文帝学汉族文化。
北魏历史孝文帝改革运动 的发起人与主持者之一。 孝文帝改革的伟大历史功绩有 一半应该归属于这位了不起的 巾帼人物。是著名的女政治家
北魏孝文帝改革
1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2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课程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3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发展线索

方魏






十六 国
西晋 东 晋
北朝 南朝
隋 朝
4
南北朝政权更替
东魏 北齐
北朝:北魏
南北朝
西魏 北周 隋朝
南朝: 宋 齐 梁 陈
5
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国家分裂 民族融合
32
6
你对这个时代 还知道些什么?
花木兰 孔雀东南飞 梁祝 驸马 门神 王羲之 顾恺之 祖冲之 陶渊明 谢灵运 郦道元 九品中正制 淝水之战 北府兵 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莫高窟 少林寺 《齐民要术》 《说文解字》 《文心雕龙》
7
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8
1、从北魏骑马武士陶俑图片中你 得到哪些信息?这和北魏的崛起有 什么关系?
25
小结
改革的背景
1、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奠定基础
2、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
必要性
3、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可能性
26

谢 !
还明 将莫 人年 尽道
再 见
春今 色年 倍春
27
南 北 朝 武 士 复 原 图 28
同步检测:
1.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
D 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
涉 。 善 谈 《 左 》 《 老 》 , 尤 精 释 义 , 才 藻 富 赡 ,
便 讲 , 学 不 师 授 , 探 其 精 奥 , 史 传 百 家 , 无 不
2

雅 好 读 书 , 手 不 释 卷 , 《 五 经 》 之 义 , 览
23
感悟反思
每当气候上的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 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