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河南省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及答案

河南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Cu-64 Ag- 108 S-32 O-16 pb-207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1.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溶液时,发现两极只有H2和O2生成,则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与电解前同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该溶液的pH可能增大;②该溶液的pH可能减小;③该溶液的pH可能不变;④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增大;⑤该溶液的浓度可能不变;⑥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减小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全部2.如图所示,在一U形管中装入含有紫色石蕊的NaSO4试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会形成一个倒立的三色“彩虹”,从左到右颜色的次序是()A.蓝、紫、红B.红、蓝、紫C.红、紫、蓝D.紫、红、蓝3.如图所示的装置,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吊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

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保持平衡状况C.铁圈向下倾斜D.银圈向下倾斜4.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

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5.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B为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

当K闭合后,在交换膜处SO2-4从右向左移动。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A2+]增大B.B的电极反应:B―→B2++2e-C.y电极上有Cl2产生,发生氧化反应D.反应初期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沉淀,随后沉淀消失6. 0.3 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O2中燃烧,生成固态B2O3和液态H2O,放出649.5 kJ的热量。

河南省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3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河南省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3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题6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质粒上的抗性基因可能会在基因工程中被破坏B .有些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核糖核苷酸序列C .大肠杆菌只能为基因工程提供工具酶D .受体细胞若能表达质粒载体上的抗性基因,即表明重组质粒成功导入2.很多生物工程技术都需要进行“筛选”,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需要筛选,以确保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B .诱变育种过程中需要筛选诱变处理后的植株,以获得新品种C .动物细胞融合后要进行筛选,选出杂种细胞进行细胞培养D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第一次筛选,要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说法合理的是A .制备单克隆抗体时,融合的杂种细胞和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能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上存活B .细胞核移植是体细胞克隆的关键C .通过动物细胞融合可以获得具备双亲遗传物质的生物个体D .动物细胞培养时,先用胃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块以获得单个细胞4.以下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人工薄膜将愈伤组织包装后可制成人工种子B .在单倍体育种中运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 .由于脱分化导致遗传物质改变,所以细胞的全能性提高了D .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完整的植株5.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B .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C .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D .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两个胚层6.对于试管牛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对供体和受体母牛都要进行相同的激素处理B .可以用培养法对牛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C .牛胚胎移植的时间是桑椹胚或囊胚期D .哺乳动物胚胎培养液和动物细胞培养液都含有琼脂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B .甲烷和环丙烷是同系物C.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不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D .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有机物不一定是同系物8.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为CH 3-CH 2-C -CH -CH 3CH 3A .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B .3,3-二甲基-4-乙基戊烷C .3,3,4-三甲基己烷D .2,3,3-三甲基己烷9.用一种试剂鉴别四氯化碳、1—己烯、碘化钾溶液、苯四种液体,应选用A .盐酸B .FeCl 3溶液 C.溴水 D .水10.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 ②乙醇和丁醇 ⑧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11.实验室常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的操作精制:①蒸馏 ②水洗 ③用干燥剂干燥 ④10%NaOH 溶液洗⑤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③① C.④②③①⑤ D.②④①⑤③12.2005年,全球发生了禽流感。

河南省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语文试题

河南省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试题 说明: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所有试题答案均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使各民族文学的本土性成为作家焦虑的问题。

本土性、民族性是与全球化、现代性相对的概念。

所谓文学本土性,是指文学内容与形式与其所产生的本土的现实关联性以及本土文学的独特个性。

我国五四新文学以来的小说的观念、叙事方式、场景营造等,很多都来自对西方小说的“横”的移植,而非对中国传统小说的“纵”的继承。

这种“横”的移植终究还要和“纵”的继承相结合,才能使之根深而叶茂。

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后就曾经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檀香刑》和之后的小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又借鉴了西方小说技术的混合文本。

” 中国传统小说植根于乡野闾巷。

在中国传统文体分类中,诗文是文人士大夫的专利文体,而戏曲、小说尤其是古典白话小说,则更多地与下层百姓同呼吸共命运。

嘈杂、贫困的乡野闾巷,是故事的集散地,是生活细节的稠密地带,也是古典白话小说生长的沃土。

如果说早期古典白话小说主要出自于说书人之口,内容尚不离史传,而至晚从《金瓶梅》开始,充满着家长里短生活细节的白话小说便主要出自低等文人或不第文人之手。

小说运用平民百姓的口语,为百姓找到了幅员更为辽阔的新天地,以及表达他们内心渴望的新方式。

小说更多采用中国绘画熟稔的散点透视法。

较之于西方小说强调逻辑性的叙述以及对理性的过分依赖,这种纯然中国式的叙事方式能够更加有效、更加轻松自如地展现本土化的生活。

中国传统小说的精神,是较为彻底的世俗性。

即使是对鬼神的细致描写,也仅仅是凡间人世的投影,本意原不在仙界,而在对人世的劝诫。

中国传统小说可能缺少西方小说中的崇高感和悲剧性,但其中人伦的温暖,人性固有的卑劣对人本身造成的伤害、对德性和善构成的威胁,却刻画得入木三分。

河南省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3月月考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河南省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3月月考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1.观察下列各式:221,3,a b a b +=+=3344554,7,11,a b a b a b +=+=+=则1010a b +=( )A .28B .76C .123D .1992,观察下列各式:55=3 125,56=15 625,57=78 125,…,则52 011的末四位数字为( ). A .3 125 B .5 625 C .0 625 D .8 1253.设a 、b 、c 均为正实数,则三个数a +1b 、b +1c 、c +1a ( ).A .都大于2B .都小于2C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4,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 .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B .四面体的三组对棱都是异面直线C .闭区间[a ,b ]上的单调函数f (x )至多有一个零点D .设a ,b ∈Z ,若a +b 是奇数,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为奇数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 3+(n +1)3+(n +2)3(n ∈N *)能被9整除”,要利用归纳假设证n =k +1时的情况,只需展开( ). A .(k +3)3B .(k +2)3C .(k +1)3D .(k +1)3+(k +2)36,已知函数f (x )的导函数为f ′(x ),且满足f (x )=2xf ′(1)+ln x ,则f ′(1)=( ). A .-e B .-1 C .1 D .e7,等比数列{a n }中,a 1=2,a 8=4,函数f (x )=x (x -a 1)(x -a 2)…(x -a 8),则f ′(0)=( ). A .26 B .29 C .212 D .2158.设函数f (x )=ax 2+bx +c (a ,b ,c ∈R ).若x =-1为函数f (x )e x 的一个极值点,则下列图象不可能为y =f (x )的图象是( ).9,若a>0,b>0,且函数f(x)=4x3-ax2-2bx+2在x=1处有极值,则ab的最大值等于().A.2 B.3 C.6 D.910,设p:f(x)=x3+2x2+mx+1在(-∞,+∞)内单调递增,q:m≥43,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1,已知函数f(x)=mx3+nx2在点(-1,2)处的切线恰好与直线3x+y=0平行,若f(x)在区间[t,t+1]上单调递减,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A [-2,-1] B[-2,0] C (-3,-1] D (-3,-1)12,设函数f(x)=ax3-3x+1(x∈R),若对于任意x∈[-1,1],都有f(x)≥0成立,则实数a的值为().A 0B 2C 4D 1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5分)13,在Rt△ABC中,若∠C=90°,AC=b,BC=a,则△ABC外接圆半径r=a2+b22.运用类比方法,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b,c,则其外接球的半径R=________.14.已知结论:“在正三角形ABC中,若D是边BC的中点,G是三角形ABC的重心,则AG GD=2”.若把该结论推广到空间,则有结论:“在棱长都相等的四面体ABCD中,若△BCD的中心为M,四面体内部一点O到四面体各面的距离都相等”,则AOOM=________.15,已知函数f(x)=e x-2x+a有零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6,若f(n)=12+22+32+…+(2n)2,则f(k+1)与f(k)的递推关系式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六题,其中第17题10分,第18,19,20,21,22题各12分)17,解关于x的不等式ax2-2≥2x-ax(a∈R).(10分)18,某少数民族的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图(1)、(2)、(3)、(4)为她们刺绣最简单的四个图案,这些图案都是由小正方形构成,小正方形数越多刺绣越漂亮.现按同样的规律刺绣(小正方形的摆放规律相同),设第n个图形包含f(n)个小正方形.(1)求出f(5)的值;(2)利用合情推理的“归纳推理思想”,归纳出f(n+1)与f(n)之间的关系式,并根据你得到的关系式求出f(n)的表达式;(3)求1f(1)+1f(2)-1+1f(3)-1+…+1f(n)-1的值.(12分)19,(1)已知a+b+c=1,求证:ab+bc+ca≤1 3.(2)已知a>0,求证:a2+1a2-2≥a+1a-2.20,统计表明,某种型号的汽车在匀速行驶中每小时的耗油量y(升)关于行驶速度x(千米/时)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表示为:y=1128 000x3-380x+8(0<x≤120).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1)当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要耗油多少升?(2)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12分)21,设函数f(x)=ax-bx,曲线y=f(x)在点(2,f(2))处的切线方程为7x-4y-12=0.(1)求f(x)的解析式;(2)证明:曲线y=f(x)上任一点处的切线与直线x=0和直线y=x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定值,并求此定值.(12分)22,已知函数f(x)=ln x-ax+1-ax-1(a∈R).(1)当a≤12时,讨论f(x)的单调性;(2)设g(x)=x2-2bx+4,当a=14时,若对任意x1∈(0,2),存在x2∈[1,2],使f(x1)≥g(x2),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12分)高二理数学月考试题答案①当2a >-1,即a <-2时,原不等式等价于-1≤x ≤2a ; ②当2a =-1,即a =-2时,原不等式等价于x =-1; ③当2a <-1,即-2<a <0时,原不等式等价于2a ≤x ≤-1. 综上所述:当a <-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2a ;18, 解 (1)f (5)=41.(2)因为f (2)-f (1)=4=4×1,f (3)-f (2)=8=4×2, f (4)-f (3)=12=4×3,f (5)-f (4)=16=4×4, 由上式规律,所以得出f (n +1)-f (n )=4n . 因为f (n +1)-f (n )=4n ⇒f (n +1)=f (n )+4n ⇒ f (n )=f (n -1)+4(n -1) =f (n -2)+4(n -1)+4(n -2)=f (n -3)+4(n -1)+4(n -2)+4(n -3)=……=f (1)+4(n -1)+4(n -2)+4(n -3)+…+4=2n 2-2n +1. (3)当n ≥2时,1f (n )-1=12n (n -1)=12⎝⎛⎭⎪⎫1n -1-1n . ∴1f (1)+1f (2)-1+1f (3)-1+…+1f (n )-1=1+12× ⎝ ⎛⎭⎪⎫1-12+12-13+13-14+…+1n -1-1n =1+12⎝ ⎛⎭⎪⎫1-1n =32-12n .20, 解(1)当x =40(千米/时)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10040=2.5(小时).要耗油⎝ ⎛⎭⎪⎫1128 000×403-380×40+8×2.5=17.5(升).所以当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17.5升.(2)当速度为x 千米/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100x 小时,设耗油量为h (x )升,依题意得h (x )=⎝ ⎛⎭⎪⎫1128 000x 3-380x +8·100x=11 280x 2+800x -154(0<x ≤120). h ′(x )=x 640-800x 2=x 3-803640x 2(0<x ≤120),令h ′(x )=0,得x =80,当x ∈(0,80)时,h ′(x )<0,h (x )是减函数;当x ∈(80,120]时,h ′(x )>0,h (x )是增函数.∴当x =80时,h (x )取得极小值h (80)=11.25.因此h (x )在(0,120]上只有一个极值,也是它的最小值.所以,当汽车以8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11.25升.(2)证明 设P (x 0,y 0)为曲线上任一点,由f ′(x )=1+3x 2知,曲线在点P (x 0,y 0)处的切线方程为y -y 0=⎝ ⎛⎭⎪⎫1+3x 20(x -x 0),即y -⎝ ⎛⎭⎪⎫x 0-3x 0=⎝ ⎛⎭⎪⎫1+3x 20(x -x 0).令x =0得,y =-6x 0,从而得切线与直线x =0交点坐标为⎝ ⎛⎭⎪⎫0,-6x 0.令y =x ,得y =x =2x 0,从而得切线与直线y =x 的交点坐标为(2x 0,2x 0).所以点P (x 0,y 0)处的切线与直线x =0,y =x 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2⎪⎪⎪⎪⎪⎪-6x 0|2x 0|=6.故曲线y=f (x )上任一点处的切线与直线x =0和直线y =x 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定值,此定值为6.(ⅱ)当0<a <12时,1a -1>1>0,x ∈(0,1)时,h (x )>0,此时f ′(x )<0,函数f (x )单调递减;x ∈(1,1a -1)时,h (x )<0,此时f ′(x )>0,函数f (x )单调递增;x ∈(1a -1,+∞)时,h (x )>0,此时f ′(x )<0,函数f (x )单调递减.(ⅲ)当a <0时,由于1a -1<0,x ∈(0,1)时,h (x )>0,此时f ′(x )<0,函数f (x )单调递减;x ∈(1,+∞)时,h (x )<0,此时f ′(x )>0,函数f (x )单调递增.综上所述:当a ≤0时,函数f (x )在(0,1)上单调递减,函数f (x )在(1,+∞)上单调递增;当a =12时,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当0<a <12时,函数f (x )在(0,1)上单调递减,函数f (x )在(1,1a -1)上单调递增,函数f (x )在(1a -1,+∞)上单调递减.(2)因为a =14∈(0,12),由(1)知x 1=1,x 2=3∉(0,2).当x ∈(0,1)时,f ′(x )<0,函数f (x )单调递减;当x ∈(1,2)时,f ′(x )>0,函数f (x )单调递增.所以f (x )在(0,2)上的最小值为f (1)=-12.由于“对任意x 1∈(0,2),存在x 2∈[1,2],使f (x 1)≥g (x 2)”等价于“g (x )在[1,2]上的最小值不大于f (x )在(0,2)上的最小值-12”. (*)又g (x )=(x -b )2+4-b 2,x ∈[1,2],所以①当b <1时,因为g (x )min =g (1)=5-2b >0,此时与(*)矛盾; ②当b ∈[1,2]时,因为g (x )min =4-b 2≥0,同样与(*)矛盾;③当b ∈(2,+∞)时,因为g (x )min =g (2)=8-4b ,解不等式8-4b ≤-12,可得b ≥178.综上,b 的取值范围是[178,+∞)。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一中高三物理上学期9月周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一中高三物理上学期9月周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一中 2016 届高三上学期周考物理试卷(9 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第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第 9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 2s 内的平均速度比在第一个 6s 内的平均速度小 4m/s ,则质点 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1m/s 2 B .2m/s 2C .3m/s 2D .4m/s 2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θ 的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 小球对竖直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A .mgcos θB .mgtan θ C.D . 3.两个质量分别为 m 1、m 2 的物体 A 和 B 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它们分 别受到水平推力 2F 和 F ,则 A 、B 之间弹力的大小为 ( )A . FB . FC .F D . F4.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轮 P 和 Q 靠静摩擦传动,两轮的半径 R :r=2:1, 当主动轮 Q 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 ω1 时,在 Q 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若把小木块放 在 P 轮边缘上,改变 Q 轮转动的角速度至 ω2 时,小木块也恰能静止,则( )A .ω1= ω2B .ω1=ω2C .ω1=ω2 D .ω1=2ω25.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 v .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 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 m 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已知引力常量为 G ,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A .B .C .D . 6.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e 的质子以某一初速度(动能为E k )从坐标原点 O 沿 x 轴正方 向进入场区,若场区仅存在平行于 y 轴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质子通过 P (d ,d )点时的动能为 5E k ; 若场区仅存在垂直于 x oy 平面的匀强磁场时,质子也能通过 P 点.不计质子的重力.设上述匀强电 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B .E=C .B=D .B=7.如图甲所示,导体棒 M N 置于水平导轨上,PQMN 所围的面积为 S ,PQ 之间有阻值为 R 的电 阻,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导轨所在区域内存在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规定磁场方向竖直向 上为正,在 0~2t 0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导体棒 M N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在 0~t 0 和 t 0~2t 0 时间内,导体棒受到的导轨的摩擦力方向相同B .在 0~t 0 内,通过导体棒的电流方向为 N 到 MC .在 t 0~2t 0 内,通过电阻 R 的电流大小为D .在 0~2t 0 时间内,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为8.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n 1:n 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 电压 =220sin (100πt )V .副线圈接入电阻的阻值 R =100Ω.则( )A .通过电阻的电流是 22AB .交流电的频率是 100HzC .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 100V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 484W9.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E 、内阻为 r .闭合开关 S ,增大可变电阻 R 的阻值后,电压表示数 的变化量为△U .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 U 和电流表的示数 I 的比值变大B .电阻 R 1l 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等于△UC .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小,减小量小于 C △UD .电压表示数变化量△U 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I 的比值不变10.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 的物块 A 、B 通过轻质弹簧相连接并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现用竖直向上 的拉力 F 作用于 A 物块,使其缓慢上升,当 A 上升距离为 d 时,B 恰好离开地面,空气阻力不计, 重力加速度为 g .关于此过程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B .拉力 F 对 A 做的功小于A 克服重力做的功 C .A 、B 及弹簧系统的机械能的增加量为△E=mgd D .弹簧对A 做的功为零11.利用霍尔效应制作的霍尔元件,广泛应用于测量和自动控制等领域.如图是霍尔元件的工作原 理示意图,磁感应强度 B 垂直于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向下,通入图示方向的电流 I ,C 、D 两侧面会形 成电势差 U C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势差 U CD 仅与材料有关B .若霍尔元件的载流子是自由电子,则电势差 U CD <0C .仅增大磁感应强度时,电势差 U CD 变大D .在测定地球赤道上方的地磁场强弱时,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12.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荷的物块 m 由静止开始从斜面上 A 点下滑,滑到水平面 B C 上的 D 点停 下来.已知物块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不计物块经过 B 处时的机械能损失.现在 ABC 所在空间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第二次让物块 m 从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结果物块在水平 面上的 D ′点停下来.后又撤去电场,在 A BC 所在空间加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再次让物块 m 从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结果物块沿斜面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的 D ″点停下来,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D ′点一定在 D 点左侧B .D ′点一定与 D 点重合C .D ″点一定在 D 点右侧 D .D ″点一定与 D 点重合二、实验题13.用如图 1 实验装置验证 m 1、m 2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 2 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 1 上拖着 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 2 给出的是实验 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 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 间的距离如图 2 所示,已知 m 1=50g 、m 2=150g ,则(g 取 9.8m/s 2,所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①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 5 时的速度 v =m/s : ②在打点 0~5 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E K =J ,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 p =J : ③若某同学作出 v 2﹣h 图象如图 3,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 g =m/s 2.14.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的电路测量一直流安培表的内电阻.所给的器材有:电池 E (电动势约 4.5V );电流表 A (量程 0~300mA ,待测内阻约为 5Ω); 电压表 V (量程 0~3V ) 电阻箱 R 1;滑动变阻器 R 2(0~10Ω);电键 S 和导线若干.①请完成主要实验的步骤:A .连接好实验电路,把变阻器的滑动片调到 (填“左端”或“右端”);B .闭合电键,调节 ,使电压表的电压从小到大变化,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指针有 较大偏转,读出并记录数据.②若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 U 和 I ,电阻箱读数为 R 1,则电流表的内电阻R A = .三、计算题(共 4 小题,共 37 分.要写出必要的过程和文字说明,只给答案的不得分.)15.如图所示,半径 R =0.40m 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 圆环的端点 A .质量 m =0.l0kg 的小球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小球以初速度 v 0=7.0m/s 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 4.0m 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小球落在 C 点,取重力加速度 g=10m/s 2,求:(1)小球进入圆轨道通过 A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小球经过 B 点时速度;(3)A 、C 间的距离.16.如图所示,在 x Oy 平面上第Ⅰ象限内有平行于 y 轴的有界匀强电场,方向如图.y 轴上一点 P 的坐标为(0,L ),有一电子以垂直于 y 轴的初速度 v 0 从 P 点垂直射入电场中,并从 A 点射出,A 点坐标为.已知电子的电量大小为 e ,质量为 m ,不计电子的重力.(1)求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若在第Ⅳ象限过 Q 点放一张垂直于 xOy 平面的感光胶片,Q 点的坐标为(0,﹣L ),求感光胶片上 曝光点的横坐标 x .17.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 Oy 中的第一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方向垂直于坐标 平面向内的有界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图中未画出);在第二象限内存在沿 x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一 粒子源固定在 x 轴上的 A 点,A 点坐标为(﹣L ,0).粒子源沿 y 轴正方向释放出速度大小为 v 的 电子,电子恰好能通过 y 轴上的 C 点,C 点坐标为(0,2L ),电子经过磁场偏转后恰好垂直通过第 一象限内与 x 轴正方向成 15°角的射线 O N (已知电子的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e ,不考虑粒子的重力 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求:(1)第二象限内电场强度 E 的大小. 电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 y 轴正方向的夹角 θ(3)圆形磁场的最小半径 R m .18.如图甲所示,一足够长阻值不计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 M N 、PQ 之间的距离 L =1.0m ,NQ 两端连 接阻值 R=1.0Ω 的电阻,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向上,导轨平面与水平面 间的夹角 θ=30°.一质量 m=0.20kg ,阻值 r=0.50Ω 的金属棒垂直于导轨放置并用绝缘细线通过光滑 的定滑轮与质量 M =0.60kg 的重物相连.细线与金属导轨平行.金属棒沿导轨向上滑行的速度 v 与 时间 t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金属棒在 0~0.3s 内通过的电量是 0.3~0.6s 内通过电量的,g=10m/s 2,求:(1)0~0.3s 内棒通过的位移; 金属棒在 0~0.6s 内产生的热量.河南省南阳市方城一中 2016 届高三上学期周考物理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第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第 9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 2s 内的平均速度比在第一个 6s 内的平均速度小 4m/s ,则质点 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1m/s 2 B .2m/s 2C .3m/s 2D .4m/s 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平均速度;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第 1s 末的速度及第 3s 内的速度;则由加速度定 义可求得质点的加速度.【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一个 2s 内的平均速度为第 1s 末的速度;第一个 6s 内的平均速度为第 3s 末的速度;则由 a =可得: a==2m/s 2;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加速度的计算及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平均速度 ==,同时平均速 度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θ 的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 小球对竖直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A .mgcos θB .mgtan θ C.D .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得小球对竖直木板的 压力大小.【解答】解:对小于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球在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由图利用几何关系可知: 小球受竖直木板的弹力为:T=mgtan θ;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竖直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m gtan θ;故选 B【点评】对于共点力平衡类的题目要注意做好受力分析,并能正确利用几何关系求解.3.两个质量分别为 m 1、m 2 的物体 A 和 B 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它们分 别受到水平推力 2F 和 F ,则 A 、B 之间弹力的大小为( )A . FB . FC . FD . F【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先整体受力分析求出加速度,在隔离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 A 、B 之间弹力的大小. 【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有: …①方向水平向右对物体 B :F N ﹣F ﹣=m 2a …②①②联立得:故 A 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连接体问题,考查灵活选择研究对象的能力,往往用整体法求加速度,而求内力时 必须用隔离法.4.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轮 P 和 Q 靠静摩擦传动,两轮的半径 R :r=2:1, 当主动轮 Q 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 ω1 时,在 Q 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若把小木块放 在 P 轮边缘上,改变 Q 轮转动的角速度至 ω2 时,小木块也恰能静止,则( )A .ω1= ω2B .ω1=ω2C .ω1=ω2 D .ω1=2ω2【考点】向心力;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两轮转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和向心力的表达公式,结 合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即可求解.【解答】解:两轮转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当主动轮 Q 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 ω1 时,小木块转动的 线速度大小为 v =r ω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F n =, 由于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有:F n = mg ,当主动轮 Q 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变为 ω2 时,有: mg=,v ′=r ω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ω2=, 即 ω1=ω2,故选项 A 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匀速圆周运动两类基本传送装置的特征、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公式的应 用问题,属于中档题.5.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 v .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 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 m 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已知引力常量为 G ,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A .B .C .D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人造卫星问题. 【分析】先求出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G=mg所以 g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解得:M=故选 B 【点评】本题是卫星类型的问题,常常建立这样的模型:环绕天体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由 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重力加速度 g 是联系星球表面宏观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的桥梁.6.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e 的质子以某一初速度(动能为 E k )从坐标原点 O 沿 x 轴正方 向进入场区,若场区仅存在平行于 y 轴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质子通过 P (d ,d )点时的动能为 5E k ;若场区仅存在垂直于x oy 平面的匀强磁场时,质子也能通过P点.不计质子的重力.设上述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E=B.E=C.B= D.B=【考点】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压轴题.【分析】质子在只有电场的区域运动(垂直电场方向射入),粒子做了平抛运动,应用动能定理可求出电场强度的值.质子在只有磁场存在的区域运动,质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几何关系判断其半径,利用半径公式可求出磁场强度的值.【解答】解:质子在只有电场存在时,动能由E k 变为5E k,由动能定理可知电场力做功为:W=eEd=5E k﹣E k解得:由此可判断,选项A B 错误.质子在只有磁场存在时,质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由题意可知,运动半径为d,由半径公式有:设质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则速度为:以上两式联立得: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本题正确分析带电粒子的受力及运动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灵活选用力学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明确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2、依据力与运动的关系,明确运动性质及运动过程作出运动轨迹建立合理的运动模型.3、根据不同的运动模型,选择合适的定律、定理(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等)列方程组求解.7.如图甲所示,导体棒M N 置于水平导轨上,PQMN 所围的面积为S,PQ 之间有阻值为R的电阻,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导轨所在区域内存在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规定磁场方向竖直向上为正,在0~2t0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导体棒M N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 0~t 0 和 t 0~2t 0 时间内,导体棒受到的导轨的摩擦力方向相同B .在 0~t 0 内,通过导体棒的电流方向为 N 到 MC .在 t 0~2t 0 内,通过电阻 R 的电流大小为D .在 0~2t 0 时间内,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为【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由楞次定律判断出导体棒的运动趋势,然后判断摩擦力方向; 由楞次定律求出感应电流方向;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感应电流;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由欧姆定律求出感应电流,然后由电流定义式求出电荷 量.【解答】解:A 、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0~t 0 内磁感应强度减小,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减小,由楞次 定律可知,为阻碍磁通量的减少,导体棒具有向右的运动趋势,导体棒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在 t 0~ 2t 0 内,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增加,为阻碍磁通量的增加,导体棒有向左的运动趋势,导体棒受到向 右的摩擦力,在两时间段内摩擦力方向相反,故 A 错误;B 、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在 0~t 0 内磁感应强度减小,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减少,由楞次定律可 知,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通过导体棒的电流方向为 N 到 M ,故 B 正确;C 、由图乙所示图象,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在 t 0~2t 0 内感应电动势:E===,感应电流为:I==,故 C 错误; D 、由图乙所示图象,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在 0~t 0 内感应电动势: E 1===,感应电流为:I 1==,电荷量:q 1=I 1t 1=;由图乙所示图象,应 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在 t 0~2t 0 内感应电动势:E 2===,感应电流为: I==,电荷量 q 2=I 2t 2=,在 0~2t 0 时间内,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 q =q 1+q 2=,故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判断电流方向、求感应电流、求电荷量等问题,应用楞次 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电流定义式即可正确解题;要全面正确理解楞次定律“阻 碍”的含义.8.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n 1:n 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 电压 =220sin (100πt )V .副线圈接入电阻的阻值 R =100Ω.则( )A .通过电阻的电流是 22AB .交流电的频率是 100Hz C .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 100V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 484W【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输入电压的表达式可以求得输入电压的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再根据电压与匝数成 正比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A 、由输入电压公式可知,原线圈中电压的最大值为 220V ,所以电压的有效值为 220V ,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副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 100V ,副线圈的电阻为 100Ω,所以电 流的为 1A ,所以 A 错误;B 、由输入电压公式可知,角速度为 100π,所以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 ,故 B 错误;C 、由于电压表测量的是电压的有效值,所以电压表的读数为 100V ,所以 C 正确;D 、原副线圈的功率是相同的,由电阻消耗的功率为 P =,所以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是 1×102W ,所以 D 错误. 故选 C . 【点评】根据公式可以求得输入电压的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再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求得 结论.9.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E 、内阻为 r .闭合开关 S ,增大可变电阻 R 的阻值后,电压表示数 的变化量为△U .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 U 和电流表的示数 I 的比值变大B .电阻 R 1l 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等于△U C .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小,减小量小于 C △U D .电压表示数变化量△U 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I 的比值不变【考点】电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专题】电容器专题.【分析】闭合开关 S ,增大可变电阻 R 的阻值后,电路中电流减小,由欧姆定律分析电阻 R 1 两端的 电压,根据路端电压的变化,分析电阻 R 1 两端的电压变化量与△U 的关系,确定电容带电量变化 量.电压表的示数 U 和电流表的示数 I 的比值等于 R .电压表示数变化量△U 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 △I 的比值等于 R 1+r .【解答】解:A 、电压表测量 R 两端的电压,则有 R =,R 增大,则电压表的示数 U 和电流表的示数 I 的比值变 大.故A 正确.B 、闭合开关 S ,增大可变电阻 R 的阻值后,电路中电流减小,由欧姆定律分析得知,电阻 R 1 两端 的电压减小,电阻 R 两端的电压增大,而它们的总电压即路端电压增大,所以电阻R 1 两端的电压减 小量小于△U ,故 B 错误.C 、R 1 两端的电压减小,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小,根据 Q =CU 可知,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小量小于 C △U .故 C 正确;D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 ﹣I (R 1+r ),由数学知识得知,=R 1+r ,保持不变.故 D 正 确;故选:ACD .【点评】此题是电路动态分析问题,要知道两电表读数的比值要根据欧姆定律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来分析.要注意 R 是非线性元件,R=,但 R ≠.10.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 的物块 A 、B 通过轻质弹簧相连接并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现用竖直向上 的拉力 F 作用于 A 物块,使其缓慢上升,当 A 上升距离为 d 时,B 恰好离开地面,空气阻力不计, 重力加速度为 g .关于此过程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B .拉力 F 对 A 做的功小于A 克服重力做的功 C .A 、B 及弹簧系统的机械能的增加量为△E=mgd D .弹簧对A 做的功为零【考点】功能关系;胡克定律;功的计算.【分析】A 、B 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弹簧被压缩,弹力等于 A 的重力 mg ,根据胡克定律求出被压 缩的长度 x 1.当 B 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被拉伸,此时弹力等于 B 的重力 mg ,再胡克定律求出此 时弹簧伸长的长度 x 2,A 上升距离 d =x 1+x 2.从而判断出弹簧的弹性势能没有变化,进一步判断出 C 选项与D 选项.【解答】解:A 、开始时弹力等于 A 的重力 m g ,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被压缩的长度 x 1=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弹力等于B的重力m g,再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伸长的长度x2=所以A上升距离d=x1+x2=所以弹簧的劲度系数:.故A错误;B、C、由A的分析可得,开始时弹簧压缩的长度等于末状态弹簧伸长的长度,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没有变化,拉力F对A做的功等于A克服重力做的功,A、B 及弹簧系统的机械能的增加量为△E=mgd.故B错误,C 正确; D、弹簧的弹性势能没有变化,弹簧对A做的功为零.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是含有弹簧的平衡问题,关键是分析两个状态弹簧的状态和弹力,再由几何关系研究 A 上升距离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得出开始时弹簧压缩的长度等于末状态弹簧伸长的长度,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没有变化是解题的关键.11.利用霍尔效应制作的霍尔元件,广泛应用于测量和自动控制等领域.如图是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磁感应强度B垂直于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向下,通入图示方向的电流I,C、D 两侧面会形成电势差U 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势差U CD 仅与材料有关B.若霍尔元件的载流子是自由电子,则电势差U CD<0C.仅增大磁感应强度时,电势差U CD 变大D.在测定地球赤道上方的地磁场强弱时,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考点】霍尔效应及其应用.【专题】压轴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在霍尔元件中,移动的是自由电子,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出电子所受洛伦兹力方向,从而知道两侧面所带电荷的电性,即可知道C、D 两侧面会形成电势差U CD 的正负.CD 间存在电势差,之间就存在电场,电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根据平衡推导出电势差U CD 与什么因素有关.【解答】解:A、根据左手定则,电子向C 侧面偏转,C 表面带负电,D 表面带正电,所以D表面的电势高,则U CD<0.CD 间存在电势差,之间就存在电场,电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设霍尔元件的长宽高分别为a、b、c ,有,I=nqvS=nqvbc,则U =.故A错误,B、C 正确.D、在测定地球赤道上方的地磁场强弱时,应将元件的工作面保持竖直,让磁场垂直通过.故D 错误.故选B 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霍尔元件中移动的是自由电子,以及自由电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12.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荷的物块m由静止开始从斜面上A点下滑,滑到水平面B C 上的D点停下来.已知物块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不计物块经过B处时的机械能损失.现在 ABC 所在空间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第二次让物块m 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结果物块在水平面上的D′点停下来.后又撤去电场,在ABC 所在空间加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再次让物块m 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结果物块沿斜面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的D″点停下来,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D′点一定在D点左侧B.D′点一定与D点重合C.D″点一定在D点右侧D.D″点一定与D点重合【考点】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根据动能定理分别对不加电场和加电场两种情况进行研究:不加电场时,整个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列出表达式;加电场时,重力和电场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再由动能定理列出表达式,分析物体在水平上滑行的位移关系,判断D'点与D点的位置关系.【解答】解:设物体的质量为m,电量为q,电场强度大小为E,斜面的倾角为θ,动摩擦因数为.根据动能定理得A、不加电场时:mgS AB sinθ﹣ mgS AB cosθ﹣ mgS BD=0 ① 加电场时:(mg+qE)S AB sinθ﹣(mg+qE)S AB cosθ﹣(mg+qE)S BD′=0 ② 将两式对比得到,S BD=S BD′,则D'点一定与D点重合.故A错误,B 正确; C、加磁场时,mgS AB sinθ﹣ S AB(mgcosθ﹣Bqv)﹣(mg﹣Bqv′)S BD″=0 ③ 比较①③两式可得S BD″>S BD,所以D″点一定在D点右侧,故C正确,D 错误.故选B C【点评】本题考查运用动能定理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应用等效的思维方法进行选择:加电场时相当于物体的重力增加,而物体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与重力无关.二、实验题13.用如图1实验装置验证m1、m2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 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 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 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g 取9.8m/s 2,所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河南省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 数列1,-3,5,-7,9,……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12-=n a nB.)21()1(n a n n --=C.)12()1(--=n a n nD.)12()1(+-=n a n n2.已知{}n a 是等比数列,41252==a a ,,则公比q =( )A .21-B .2-C .2D .213.若ABC ∆中,4:3:2sin :sin :sin =C B A ,那么=C cos ( )A. 41- B. 41 C.32-D.32 4. 若CcB b A a cos cos sin ==,则ABC ∆为( ) A .等边三角形 B .有一个内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有一个内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5.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1,n a n =+其前n 项和为n S ,则数列n S n ⎧⎫⎨⎬⎩⎭前10项的和为( )A. 120B.70C.75D. 1006.在ABC ∆中,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个解的是( )A. 0060,45,10===C A bB. 060,5,6===B c aC. 060,5,7===A b aD. 045,16,14===A b a7.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189=S ,240=n S ,304=-n a ,则n 的值为( )A.14B.15C.16D.178. 在ABC ∆中,060=A ,1=b ,其面积为3,则CB A cb a sin sin sin ++++等于( )A.33B.3392 C.338 D.2399.在m 200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是030,060,则塔高为( )Am 3400Bm 33400 Cm 33200 Dm 320010.在三角形ABC 中,如果bc a c b c b a 3))((=-+++,那么A 等于( )A .030B .060C .0120D .0150 11.设11102++-=n n a n ,则数列{}n a 从首项到第几项的和最大( ) A.第10项B.第11项C.第10项或11项 D.第12项12.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对任意自然数n ,12321-=++++n n a a a a ,则=++++2232221n a a a a ( )A.2)12(-nB.)12(31-nC.14-nD. )14(31-n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3822a a +=,67a =,则5a =____________. 14.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是21n S n n =++, 则数列的通项=n a __ . 15.在ABC ∆中,若222c b a <+,且23sin =C ,则=∠C 16.ABC ∆中,a 、b 、c 成等差数列,∠B=30°,ABC S ∆=23,那么b =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6小题, 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港口A 北偏东30°方向的C 处有一检查站,港口正东方向的B 处有一轮船,距离检查站31海里,该轮船从B 处沿正西方向航行20海里后到达D 处观测站,已知观测站与检查站距离21海里,问此时轮船离港口A 还有多远?18. (本小题满分12分) 设{}n a 是等差数列,{}n b 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111a b ==,3521a b +=,5313a b +=(Ⅰ)求{}n a ,{}n b 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n n b a ⋅的前n 项和n S 19. (本小题满分12分)如果△ABC 内接于半径为R 的圆,且,sin )2()sin (sin 222B b a C A R -=-求△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a n }是一个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且满足a 3a 6=55, a 2+a 7=16.(Ⅰ)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a n }和数列{b n }满足等式:a n ==)(2...222n 33221为正整数n b b b b n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S n. 21.(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A -2cos Ccos B=2c -a b .(1)求sin C sin A的值;(2)若cos B =14,b =2,求△ABC 的面积S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对任意正整数n ,有n S ,2(1)n aa a -,n (0a ≠,1a ≠)成等差数列,令(1)lg(1)n n nb a a =++。

河南省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方城一高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至8为单选题,9至12为多选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把答案填在指定位置)1、下列有关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瞬时速度的平均值B、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认为等于瞬时速度C、公路旁的限速标志上的速度是指车辆的平均速度D、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三个物理量都是矢量2、关于汽车的速度与加速度,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当汽车在匀速行驶,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B.当汽车刚刚起动,速度很小,加速度也一定很小C.当汽车紧急刹车,速度减小,加速度也随之减小D.当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很大,加速度也必然很大3、研究一个人的跑步速度时,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必须以地面为参考系 B.任何物体都可选为参考系C.可以不用参考系 D.必须选择参考系,但不一定选地面4、以下说法正确是()A.物体沿直线单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路程为0时位移一定为0;位移为0,路程不一定为0C.速度大小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其加速度必定不变5、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6、下面几种情况,不可能的是:()A.物体的位移与加速度方向相反;B.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C.物体的速度恒定,而加速度在变化;D.物体的加速度恒定,而速度在变化。

7、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8、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Ⅰ段,第 3、4s为第Ⅱ段,第5s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与第5s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C.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D.第Ⅰ段和第Ⅲl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9、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速度可能很大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10、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位移 B.路程 C.速度 D.加速度11、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m/s正确的是()A.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质点在第三秒的未速度比第二秒的末速度大2m/sC.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sD.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12、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A.4s内物体一定在做直线运动B.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在2.5s时方向改变D.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二实验题(把答案填在指定位置)13.(7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距离d1d2d3测量值/cm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 =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____ m/s2。

河南省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物理5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河南省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物理5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河南省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5月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3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14.(6分)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沿x轴负向传播B.这列波的波速是25m/sC.质点P将比质点Q先回到平衡位置D.经过△t=0.4s,A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m15如图所示为一个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物体沿竖直方向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O点为平衡位置,A点位置恰好为弹簧的原长。

物体由C点运动到D点(C、D两点未在图上标出)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3.0J,重力势能减少了2.0J。

对于这段过程说法正确的是()OA.物体的动能增加1.0JB.C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C.D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D.物体经过D点时的运动方向可能指向平衡位置16.一根水平的弹性细绳上,一上一下两个形状相同的正弦半波相向传播,某个时刻恰好完全叠合,如图。

a、b、c是细绳上三个质点,且b是此刻波的正中点,则()2a b cA.a、b、c三质点此刻均在它们各自的平衡位置且振动速度为零B.a质点此刻合运动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C.b质点此刻有最大的振动加速度D.c质点此刻合运动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右17.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A)、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

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时刻质点O 正处于平衡位置B .P 、N 两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C .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点M 将向O 点处移动D .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M 到达平衡位置,此时位移为零、18.一列间谐横波沿χ轴负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动图像如图(a )所示,x=0.3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 )所示,则该波的波长可能为A .0.3mB .0.6mC .0.9mD .1.2m19.水中某一深处有一点光S ,可以发出a 、b 两种单色光,其由水中射出水面的光路如图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 .3.2×10-17C
B .-6.4×10-19
C
C .-1.6×10-18C
D .2.4×10-19
C 2.关于库仑定律的公式F =k Q1Q2
r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r→∞,它们之间的静电力F→0
B .当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r→0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F→∞
C .当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r→∞时,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
D .当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r→0时,电荷不能看成是点电荷,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 3.如图1所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导体MN ,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
电的金属球A 靠近导体的M 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 .只有M 端验电箔张开,且M 端带正电 B .只有N 端验电箔张开,且N 端带正电
C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
D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两端都带正电或负电 4关于电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元电荷的电荷量大小为1.6×10-19
C C.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D.摩擦起电过程没产生新的电荷,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5.关于电场强度E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E=F/q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电场力F 成正比,与电量q 成反比
B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的大小与试探电荷的大小、有无均无关
C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6.如图是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图,a 、b 是电场中的两个点,Ea 和E b 分别表示a 、b 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E a < E b B、E a > E b C、E a = E b D、无法确定
7.下列关于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
C.同一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不会因零电势点的不同而改变
D.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越大,则电场中该点的电势一定越高
8下列关于电场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A.电场线是电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B.在复杂电场中的电场线是可以相交的
C.沿电场线方向,场强必定越来越小
D.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越大
9.图中实线为电场线的分布特点,虚线是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的运动轨迹。

不计粒子所受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带负电B.粒子的动能一直增大
C.粒子的加速度一直减小
D.粒子的电势能一直减少
10.静电计是测量电势差的仪器。

指针偏转角度越大,金属外壳和上方金属小球间的电势差越大。

在本实验中,静电计指针和A板等电势,静电计金属壳和B板等电势,因此指针偏转角越大表示A、B两极板间的电压越高。

本实验中,对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键,则三个图中关于电压的说法正确组合的是()
①、图1中电压升高。

②、图2中电压升高。

③、图3中电压升高。

④、图1中电压降低。

⑤、图2中电压降低。

⑥、图3中电压降低。

A.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⑤⑥
D .①④⑤
11如图甲所示,一条电场线与Ox 轴重合,取O 点电势为零,Ox 方向上各点的电势φ随x 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若在O 点由静止释放一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则 ( )
A .电子将沿Ox 方向运动
B .电子的电势能将增大
C .电子运动的加速度恒定
D .电子运动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12
如图所示,虚线框内有匀强电场,、、是该电场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距离为,其中为零势面。

一个质量为,电量为的粒子沿方向以初动能自图中的P 点进入电场,刚好从点离开电场。

已知,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粒子通过零势面时的动能是
B .该粒子在P 点的电势能是
C .该粒子到达点时的动能是
D .该粒子到达点时的电势能是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13(1)如图所示,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 A =15V ,U B =3V ,U C =-3V ,由此可知D 点电势U D =______V ;若该正方形的边长为a=2cm ,且电场方向与正方形所在平面平行,则场强为E=________V/m 。

14.如图所示,把电量为-5×10-9
C 的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其电势能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A 点的电势U A =15V ,B 点的电势U B =10V ,则此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_________J 。

/AA /BB /CC cm 5.0/BB m q /AA K E /C cm PA 2/ K E 25.1K E 25.1/C K E 2/C K E 5.0D A B C
15.如图所示,是某匀强电场的三个等势面,相应的电势值分别为-10V 、0、10V ,图中A 、B 两点相距2.5㎝,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V/m 。

四、计算题(其中16题9分,17题12分18题12分19题14分)
16. (9分)长为L 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R 处,如图所示,当达到静电平衡时:
(1)棒的左端将出现什么电性的电荷? (2)棒内中点处的场强大小为多少?
(3)棒上的感应电荷在棒的中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
17.(12分)带电量为6
103-⨯+C 的粒子先后经过电场中的A 、B 两点,克服电场力做功
4106-⨯J ,已知B 点电势为50V ,则
(l )A 、B 间两点间的电势差是多少 (2)A 点的电势U A ; (
3)电势能的变化多少
(4)把电量为6
103-⨯-C 的电荷放在A 点的电势能.
图13-4-5
18(12分)平行正对极板A 、B 间电压为U 0,两极板中心处均开有小孔。

平行正对极板C 、D 长均为L ,板间距离为d ,与A 、B 垂直放置,B 板中心小孔到C 、D 两极板距离相等。

现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从A 板中心小孔处无初速飘入A 、B 板间,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恰好从D 板的边沿飞出。

该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板间电场视为匀强电场。

(1)指出A 、B 、C 、D 四个极板中带正电的两个极板; (2)求出粒子离开B 板中心小孔时的速度大小; (3)求出C 、D 两极板间的电压。

19(14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有相距为L 的A 、B 两点,分别固定着两
个带电量均为Q 的正点电荷。

O 为AB 连线的中点,a 、b 是AB 连线上两点,其中Aa =Bb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初动能0k E 从a 点出发,沿AB 直线向b 点运动,其中小滑块第一次经过O 点时的动能为02k E ,第一次到达b 点时的动能恰好为零,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

求:
(1)两个带电量均为Q的正点电荷在a点处的合场强大小和方向;(2)小滑块由a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3)aO两点间的电势差。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