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月考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2022~2023年高二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辽宁省营口市部分重点高中)

2022~2023年高二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辽宁省营口市部分重点高中)

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仅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B.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无关C.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一定比减弱点的位移大D.声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的频率【答案】D【解析】A.根据可知,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以及摆长有关,选项A错误;B.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长度缩短,时间变长,故B错误;C.振动加强质点的振幅最大,位移不总是最大,在随着时间在变化,加强点可能处于波峰,也可能波谷,也可能在平衡位置;例如在某一时刻,振动加强质点处于平衡位置时,其位移等于零,此时可能小于振动减弱点的位移,故C错误;D.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声源与观察者相对靠近,观察者所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发出的频率,故D正确。

选择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钠灯发出的波长为589nm的光,在距双缝1.00m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图样上相邻两明纹中心间距为0.350cm,则双缝的间距为()A.2.06×10-7mB.2.06×10-4mC.1.68×10-4mD.1.68×10-3m【答案】C【解析】根据双缝干涉实验中相邻两明纹中心间距公式有:Δx=,解得:d= =×589×10-9m=1.68×10-4m,故C正确,ABD错误.选择题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C.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答案】D【解析】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相同,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电磁波,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电磁波是横波,每一处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总是相互垂直的,且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电磁波也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故D错误,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高二年级物理科试卷答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I 、必修部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1.火车在平直轨道上以平均速度v 从A 地到达B 地历时t ,现火车以速度v ’由A 匀速出发,中途刹车停止后又立即起动加速到v ’然后匀速到达B ,刹车和加速过程都是匀变速运动,刹车和加速的时间共为t ’,若火车仍要用同样时间到达B 地,则速度v ’的大小应为A .v t /(t -t ’)B .v t /(t +t ’)C .2v t /(2 t -t ’)D .2v t /(2 t +t ’)2. 如图所示,小球以一定初速度沿粗糙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

已知ab=bd=6 m ,bc=1 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时间都是2 s 。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b 、vc ,则A .vb= 10m/sB .3c v m/sC .de=3 m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 s3.甲、乙两物体在t =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 轴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A .甲、乙在t =0到t =1 s 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 .乙在t =0到t =7 s 之间的位移为零C .甲在t =0到t =4 s 之间做往复运动D .甲、乙在t =6 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4.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O 和ON 底端对接且ON=2MO ,M 、N 两点高度相同。

小球自M 点由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 、s 、a 、E k 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 点到N 点运动过程的是a b c d e5.一物体沿一直线以初速度v0=-4m/s开始运动,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关于它在前4s内的运动情况,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3s内物体往复运动,3s末回到出发点;B.第3s末速度为零,第4s内正向加速.C.第1s和第3s末,物体的速率均为4m/s.D.前4s内位移为8m.二、填空题6.(8分)在一带有凹槽(保证小球沿斜面做直线运动)的斜面底端安装一光电门,让一小球从凹槽中某位置由静止释放,调整光电门位置,使球心能通过光电门发射光束所在的直线,可研究其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5小题,总分30分)1.(6分)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在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荷之间通过电场传递相互作用力.对于电荷A 和电荷B 之间的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荷B 在电荷A 的电场中受静电力的作用,自身并不产生电场B. B.撤去电荷B,电荷A 激发的电场就不存在了C. C.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两电荷在该点激发电场的场强的矢量和D.电场是法拉第假想的,实际上并不存在2.(6分)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如果使它们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2倍,将其中之一的电量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它们间的作用力将变为( ) A.4F B.2F C.2F D.F 3.(6分)A 为已知电场中的一固定点,在A 点放一电量为q 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 ,A 点的场强为E,则( )A.若在A 点换上-q,A 点场强方向发生变化B.若在A 点换上电量为2q 的电荷,A 点的场强将变为2EC.若在A 点移去电荷q,A 点的场强变为零D.A 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q 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4.(6分) 图示为等量异种的点电荷 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的电势低于b 点的电势B.a 点的场强大于b 点的场强,方向相同C.将一负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静电力做负功D.负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b 点的电势能5.(6分)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 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其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此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图乙中(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18分)6.(6分)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 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 是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 、d 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 )A. 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B. 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高C. c 点的电场强度比d 点的大D. c 点的电势比d 点的低7.(6分)真空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1q -和2q ,相距为r 时相互作用力为F ;今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相互作用力为,F 31由此可判断两球原来的电荷量的关系是( )A.2:1:21=q qB.1:4:21=q qC.1:3:21=q qD.3:1:21=q q8.(6分)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

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含解析)

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含解析)

嗦夺市安培阳光实验学校第五中学度第一学期高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在电场中的a 点放一检验电荷q +,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 ,方向水平向右,则a 点的场强大小为a FE q=,方向水平向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 点放置一个电荷量为2q 的检验电荷,则a 点的场强变为2EB .在a 点放置一个电荷量为2q 的检验电荷,则a 的场强变为12EC .在a 点放置一个负检验电荷,a 点的场强方向变为水平向左D .在a 点放置一个负检验电荷,它所受的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D【考点】电场强度.【解析】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本身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与试探电荷无关,在电场中同一点,电场强度是确定不变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为正电荷的受力方向,与负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反。

2.关于匀强电场电势差和场强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 、在相同距离的两点上,电势差大的其场强也必定大 B 、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距离的乘积 C 、电势减小的方向必定是场强的方向D 、沿电场线的方向任意相同距离上的电势差必定相等【答案】D【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解析】解:A 、根据公式U=Ed 可知,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在电场线方向上距离的乘积.相同距离没有说明是否是电场方向的距离,故A 错误;B 、U=Ed ,d 是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不是任意两点间的距离,故B 错误;C 、电势减小的方向不是场强的方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才是场强的方向,故C 错误.D 、根据公式U=Ed 可知,沿电场线方向,距离相同,电势差相同,即相同距离上电势降落必定相等.故D 正确 故选:D3.在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 ,当一个-q 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 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 ,则检验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 点的电势分别为:( ) A 、A A WW qεϕ=-=, B 、A A WW q εϕ==-, C 、A A W W qεϕ==, D 、A A W q W εϕ=-=-,【答案】A【考点】电势;电势能.【解析】解:依题意,-q 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 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 ,则电荷的电势能减小W ,无限处电荷的电势能为零,则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为ɛA=-W ,A 点的电势.故选A4.将一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向电场中M点,电场力做功为6.0×10-9J,若将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电场中N点移向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为7.0×10-9J,则M、N两点的电势ϕm、ϕn有如下关系()A、ϕm<ϕn<0B、ϕn>ϕm>0C、ϕn<ϕm<0D、ϕm>ϕn>0【答案】C【考点】电势;电势能.【解析】解:正电荷从无穷处移向电场中M点,电场力做功为6.0×10-9J,电荷的电势能减小,则M点的电势小于无穷远的电势,即φM<0.负电荷从电场中N点移向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为7.0×10-9J,电势能减小,则N点的电势小于无穷远的电势,即φN<0.由于两电荷电量相等,N点移向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较大,N点与无穷远间的电势差较大,则N点的电势低于M点的电势,即得到φN<φM<0.故选C5.如图中a、b、c是匀强电场中同一平面上的三个点,各点的电势分别是φa=5V,φb=2V,φc=4V,则在下列各示意图中能表示该电场强度方向的是()【答案】D【考点】电场强度;电势.【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各点的电势分别为Ua=5V,Ub=2V,Uc=4V,则ab连线上离a 点处的电势为3V,所以该点与c点的连线,即为等势线.由于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6.如图所示,在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E中,有一动点A以O为圆心、以r 为半径逆时针转动,θ为OA与x轴正方向间的夹角,则O、A两点问电势差为( ).(A)UOA=Er (B) UOA=Ercosθ(C) UOA=Ersinθ(D)θrcosEUOA=【答案】B【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解析】解: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U=Ed,而d是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所以dOA=r•cosθ,故:UoA=Ercosθ故选C.7.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则:()A、粒子带正电B、粒子的加速度逐渐增大C、A点的场强小于B点的场强D、粒子的速度不断减小【答案】D【考点】电势能;牛顿第二定律;电场强度.【解析】解;A、由运动与力关系可知,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分居在运动轨迹两边,且电场力偏向轨迹的内侧,故在A点电场力沿电场线向左,电场的方向向右,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故粒子带负电,A错误;B、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知,A的电场强度大B点的电场强度,所以粒子在A点的电场力大B点的电场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B 点的加速度,故B错误;C、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以知道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故C错误;D、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只有电场力做功,又粒子从A到B电场力做负功,所以动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D.8.如图所示,一个带负电的油滴以初速度v0从P点斜向上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若油滴到达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仍为 v0,则油滴最高点的位置()A、在P点的左上方 B、在P点的右上方C、在P点的正上方D、上述情况都可能【答案】A【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抛体运动.【解析】解:对粒子受力分析:粒子仅在重力与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直到运动到最高点,此过程初动能与末动能已知且相同,设粒子升高的高度为h,粒子的初末位置间的电压为UPQ,粒子的带电量为-q,由动能定理得:-qUPQ-mgh=解得:由于UPQ<0,即UP<UQ,说明Q点的电势高于P点,即带电粒子应在P点的左上方,故A正确.故选:A9.如图所示,在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细杆ab附近P处,放置一个正点电荷,达到静电平衡后,则()A.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B.b端的电势比d点的低C.杆内c处的电场方向由c指向bD.a端的电势一定比b端的低【答案】B【考点】电势.静电平衡【解析】 A、由于静电感应,导体上感应出来的正电荷在a端,负电荷在b端,故A错误.B达到静电平衡后,整个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导体上的电势处处相等,所以可以得到φa=φb,由于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到b端终止,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b端的电势比d点的低,故B正确,D错误.C、由于杆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所以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c处的电场强度为0,故C错误.10.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一个α粒子(He42)通过时的轨迹如图实线所示,a、b 为两个等势面,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Q可能为正电荷,也可能为负电荷B.运动中.粒子总是克服电场力做功C.α粒子经过两等势面的动能Eka>EkbD.α粒子在两等势面上的电势能Epa>Epb【答案】C【考点】等势面;电势能.【解析】解:A、α粒子带正电,根据从粒子运动轨迹看出,轨迹向左弯曲,可知带电粒子受到了排斥力作用,则Q为正电荷,故A错误;B、正的点电荷周围电场分布特点可知,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由于α粒子带正电,所以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故B错误;C、根据运动轨迹可知,带电粒子受到了排斥力作用,从a到b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因此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1. 如图所示,A、B为某电场中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现将正点电荷从A点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一段距离到达B点,其电势能Ep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从A到B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力对电荷一直做正功B. 电势一直升高C. 电荷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D. 电荷所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考点】电势能;电场强度.【解析】解:A、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则电场力做正功后做负功.故A错误.B、正电荷从A到B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则说明电场力方向变化,即电场线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所以电势先降低后升高.故B错误.C、电势能EP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图象的斜率表示电场力的大小,因此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8分)12. 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其中A小球带有2.0×10-5C的正电荷,小球B、C不带电。

高二物理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及考试应对策略

高二物理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及考试应对策略

高二物理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及考试应对策略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秘诀:“想”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A(成功)=X(艰苦的劳动)十Y(正确的方法)十Z(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中要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物理学习的核心在于思维,只要同学们在平常的复习和做题时注意思考、注意总结、善于归纳整理,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例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老师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并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这样,同学们一定就能笑傲考场,考出理想的成绩!对联: 概念、公式、定理、定律。

(学习物理必备基础知识)对象、条件、状态、过程。

(解答物理题必须明确的内容)力学问题中的“过程”、“状态”的分析和建立及应用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的前提是先规定正方向。

答题技巧:“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

“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

“该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会做⇒做对⇒不扣分”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只记结论,还须弄清其中的道理,知道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由来。

受力分析入手(即力的大小、方向、力的性质与特征,力的变化及做功情况等)。

再分析运动过程(即运动状态及形式,动量变化及能量变化等)。

最后分析做功过程及能量的转化过程;然后选择适当的力学基本规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讨论。

强调:用能量的观点、整体的方法(对象整体,过程整体)、等效的方法(如等效重力)等解决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①匀速直线运动F合=0 a=0 V0≠0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 但F合= 恒力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⑦波动及共振;⑧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⑨类平抛运动;⑩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Ⅲ。

物理第一次月考知识点高二

物理第一次月考知识点高二

物理第一次月考知识点高二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物质的运动、属性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对于高二学生来说,物理的学习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他们进一步深化对自然规律认知的一次机会。

因此,为了帮助高二学生在物理第一次月考中取得好成绩,以下是关于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1. 物理量和单位在物理学中,我们常常使用物理量来描述物体的性质和特征。

常见的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等等。

而为了能够对这些物理量进行度量,我们需要引入相应的单位。

例如,长度常用的单位有米、千米、厘米等;质量的单位有千克、克等;时间的单位有秒、分、小时等。

2. 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了解运动的描述方法对于解决运动问题至关重要。

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最基本的描述方法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其中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长度,速度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率。

而在曲线运动中,我们还需要引入径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等概念。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它包括三个定律。

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给出了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 F = ma。

第三定律则阐述了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者相等且方向相反。

4. 能量与功能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过程。

常见的能量形式包括动能、势能、热能等。

在力学中,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不能被创造或者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而功则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量度,它等于力与位移乘积的积分。

5. 电磁学基础电磁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电荷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磁场的性质。

在高二阶段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将会学习到电场、电场强度、电势以及电势差等概念。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库仑定律以及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

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知识点

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知识点

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知识点随着学业的升级,高二学生将开始面临更加深入和复杂的物理知识。

在这次月考中,学生们需要熟练掌握以下物理知识点,以便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力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高二学生在力学方面需要掌握的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会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

4. 质点和刚体:质点是形状可忽略不计的物体,而刚体是形状无法忽略的物体。

5.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物体速度,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6.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7. 惯性和加速度:惯性是物体维持运动状态的性质,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二、热学热学研究热量和温度的变化以及它们对物体性质的影响。

以下是高二学生在热学方面需要掌握的知识点:1. 热量和温度: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温度是物体分子的热运动程度的指标。

2.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3.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热能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进行传递。

4. 热膨胀和热收缩:物体受热时膨胀,冷却时收缩。

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描述了理想气体在温度、压力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6. 热力学循环:包括等温过程、绝热过程和等压过程等。

三、光学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和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高二学生在光学方面需要掌握的知识点:1. 光的传播和折射:光在介质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其折射定律为n1sinθ1 = n2sinθ2。

2. 光的反射和镜像:光在物体上的反射和形成的镜像。

3.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通过两道或多道狭缝时发生干涉,光通过物体边缘时发生衍射。

高二上学期物理月考知识点

高二上学期物理月考知识点

高二上学期物理月考知识点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宇宙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高二上学期物理月考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物理知识点。

下面将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讨论。

一、力与运动1.位移与速度- 物体的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它与物体的初位置和末位置有关。

-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它与位移和时间有关。

2.加速度与力- 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它与速度和时间有关。

- 力是导致物体发生加速度变化的原因。

它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有关。

3.牛顿第一定律与摩擦力-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即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 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它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二、能量转换与守恒1.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做功或外力不可逆性损失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 机械能是指系统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动能与功- 动能是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 功是力在作用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它等于力与位移之积。

3.势能与弹簧的胡克定律- 势能是由物体所具有的位置导致的能量。

它可以分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 弹簧的胡克定律指出,弹簧的伸缩变形与受力之间成正比。

三、运动和力学图像学1.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是以线性关系进行的。

-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恒定的。

2.加速度-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 加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用于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

- 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用于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四、电学知识1.电路- 电路包括电源、导体、开关和负载等组件。

-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数量。

2.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下,电阻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3.串并联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月考知识点整理
高二物理月考知识点整理
高二物理月考知识点整理1
1、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

非晶体:外观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①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固定的熔点。

②晶体与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石英→玻璃。

2、单晶体多晶体
如果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如食盐小颗粒,这样的晶体就是单晶体单晶硅、单晶锗。

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小晶体排列而成,这样的物体叫做多晶体,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同单晶体一样,仍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的微观结构:
固体内部,微粒的排列非常紧密,微粒之间的引力较大,绝大多数微粒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小范围的无规则振动。

晶体内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周期性地排列即晶体的点阵结构,不同方向上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正由于这个原因,晶体在不同方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即晶体的各
向异性。

4、表面张力
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时,分子间距比内部大,表面层的分子表现为引力,如露珠。

1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3大小: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中溶有杂
质时,表面张力变小;液体的密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

高二
物理月考知识点整理2
1、热力学第二定律
1常见的两种表述
①克劳修斯表述按热传递的方向性来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②开尔文表述按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a.“自发地”指明了热传递等热力学宏观现象的方向性,不需要借助外界提供能量的帮助。

b.“不产生其他影响”的涵义是发生的热力学宏观过程只在本系统内完成,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力学方面的影响.如吸热、放热、做功等。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每一种表述,都揭示了大量分子参与宏观过程的方向性,进而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
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3热力学过程方向性实例
特别提醒: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在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如电冰箱;在引起其他变化的条件下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如气体的等温膨胀过程。

2、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制成是因为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类永动机:违背宏观热现象方向性的机器被称为第二类永动机.这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不可制成是因为
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熵是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的定量量度,在绝热过程或孤立系统中,熵是增加的。

高二物理月考知识点整理3
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的电荷有2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相互吸引的一定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吗?不一定,除了带
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之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

3.起电的方法
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
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
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正负电荷的分开与转移
2接触起电:带电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当带电体与
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而带正电负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
向靠近或远离带电体的方向移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
个物体
三种起电的方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部分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部分带正电.在
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2.元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6×10-19C,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等于e或e的整数倍。

元电荷就是带电荷量足够小的带电体吗?提示:不是,元电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指的某一个带电体,它是指电荷的电荷量.另外任何带电
体所带电荷量是1.6×10-19C的整数倍。

3.比荷:粒子的电荷量与粒子质量的比值。

4.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述2: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内,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例: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电荷量为QA=6.4×10-9C,QB=-3.2×10-9C,让两个绝缘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思路点拨】当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根据对称性,两个球一定带等量的电荷量.若两个球原先带同种电荷,电荷量相加后均分;若两个球原先带异种电荷,则电荷先中和再均分.s();
【高二物理月考知识点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