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概况本次试卷共分Ⅰ、Ⅱ两卷,共18个题目,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2题,48分;第Ⅱ卷包括实验题和计算题,其中选择题18分,计算3题,共42分。
整张试卷所考查的内容几乎覆盖了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前四节的主要知识点,考查比较全面。
难易程度适中,无偏题、怪题,试卷最高分100,最低分24,及格人数699,及格率0.70,基本达到了学校要求。
二、试题分析试卷前四题主要是对基本概念的考查,学生得分率较高,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的基本概念理解的还是比较清晰的。
第五题考察了运动学里重要的两个图像:v-t图像和x-t图像的物理意义,本题得分率偏低,说明学生对于图像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图像问题本身就是难点,学生不易掌握;另外一方面,图像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考前刚刚接触的,大部分学生都没来得及实题演练,熟悉程度远远不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掌握不牢甚至不清。
试卷第八题考查的是参考系的灵活选取,这是学生的弱项。
而试卷得分率最低的就是第十题。
本题考查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对学生素养要求较高,设计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初步体会高中物理学习要求与初中相比的大幅度提高,希望学生能够尽快改善之前的机械式的学习方法,培养新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13题是填空题,考查了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纸带的处理,属于基础题,学生得分率较高。
14、15题都是考查实验题的排序和注意事项,学生答案写不完全。
16题是提升题,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三、学生答题分析从整张试卷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良好,但小部分学生仍存在一些概念误区,比如依然有部分同学分不清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以及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大部分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比如第6题和第15题,都是对较复杂运动过程分析的考查,而学生得分率都偏低;此次考试还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待提高,比如选择题,题目明明说的是单项选择题,但年级却有百余人当做了多选题,再比如最后一题,“最后一辆”、“第一辆”“刚启动时”这些字眼,不少同学都没注意到,以致无故失分,反映出不少学生都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喜欢“想当然”的做题,这一点需要注意。
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8.在公路上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前方50m处有一障碍物,为使汽车不撞上障碍物,驾驶员立刻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仅有( )
A. 0.5 sB. 0.7 sC. 0.8 sD. 0.9 s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
v0=72 km/h=20m/s
与题目中公式对比可知,初速度为4 m/s加速度为-3 m/s2,因此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A. 4 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B. 4 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在2.5 s时改变方向D. 4 s内物体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D
故选C。
5.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质点在第3s初速度比第2s末速度大2m/s
C.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s
D.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答案】C
【解析】
CD.如果两车从同一位置出发,两个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等时相遇,由图可知,12秒时三角形的面积与矩形面积相等,两物体相遇,C错误,D正确。
故选AD。
三、填空题
16.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槽向上做直线运动,经4 s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5 m/s,则物体的速度变化为___________ m/s,加速度为___________ m/s2(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B.根据速度 定义式 ,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
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测试范围:必修一,1~2章】-24-25学年高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新高考通用)0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二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22-23高一上·福建福州·期中)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提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并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证实了其猜想。
该实验方案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 )A.把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B.把提出问题和实验研究结合起来C.把提出问题和大胆猜想结合起来D.把实验研究和大胆猜想结合起来【答案】A【详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其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
故选A。
2.(23-24高一上·安徽安庆·期末)为进一步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健全人格,11月4日至8日,2023年安庆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田径联赛)如期举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百米赛跑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大地为参考系B.广播通知径赛检录于9:30开始,此处9:30指的是时间间隔C.运动员跑完1000m比赛,这个1000m指的是路程D.研究跳高比赛起跳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答案】C【详解】A.百米赛跑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比他快的运动员为参考系,故A错误;B.广播通知径赛检录于9:30开始,此处9:30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C.运动员跑完1000m比赛,这个1000m指的是路程,故C正确;D.研究跳高比赛起跳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故D错误。
高一上册物理1月月考考试总结整理及解析

高一上册物理1月月考考试总结整理及解析一、选择题1.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水平抛出两小球A和B,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A.先抛出A球B.先抛出B球C.A球的初速度小于B球的初速度D.A球的初速度大于B球的初速度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却不一定越大B.同一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可能是一对平衡力D.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如图所示,A、B两物体紧贴在圆筒的竖直内壁上,且随圆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周期T A<T B B.周期T A>T BC.线速度v A=v B D.线速度v A>v B4.建筑工人用图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kg的建筑材料以0.500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m/s2.)A.510 N B.490 N C.890 N D.910 N5.渡河时船头始终沿垂直河岸的方向.已知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大小不变,水流的速度与船离最近的岸边的距离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定值,河的两岸平行.在水平面内,以出发点为坐标原点,沿着河岸的方向为x轴,垂直河岸方向为y轴,四位同学画出此过程中小船运动的轨迹,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B.C.D.6.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g、m/s、N是导出单位B.kg、s、J是基本单位C.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D.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7.如图所示,在前进的车厢的竖直后壁上放一个物体,物体与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要使物体不致下滑,车厢前进的加速度至少应为(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μg B.gμC.gμD.g8.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000m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C.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29.一架飞机起飞后不久遭到鸟击,致使飞机发生故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机和鸟主动撞击的一方施加的作用力大B.鸟对飞机的作用力等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C.撞击后鸟亡,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小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D.撞击后机损,说明鸟对飞机的作用力大于飞机对鸟的作用力10.某中学举行秋学期运动会,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
高一上册物理1月月考考试总结整理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册物理1月月考考试总结整理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1.有一列正在操场直线跑道上跑步的学生,队列长度为L ,速度大小为0v 。
处在队列尾部的体育委员为了到达队列排头传达指令,他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a ,达到排头时他与队列速度恰好又相等,则他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A .0v aL +B .aLC .0v aL -D .02v aL +2.一质点沿曲线从M 点运动到N 点,它在P 点时的速度v 方向和加速度a 方向可能是 A . B .C .D .3.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B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C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他的重力为零D .物体在完全失重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4.盐城某火车转弯处规定速度为60km/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轨道的弯道应是内轨略高于外轨B .轨道的弯道应是外轨和内轨等高C .如果火车按规定速率转弯,轨道对车轮无侧向压力D .如果火车按规定速率转弯,轨道对车轮有侧向压力5.把一个小球放在玻璃漏斗中,晃动漏斗,可以使小球沿光滑的漏斗壁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的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 )A .重力B .支持力C .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D .地转偏向力6.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s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s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高度为(10m/s2)()A.15m B.20m C.11.25m D.31.25m7.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它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8.某跳水运动员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通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图示的状态,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的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则()A.运动员在A点具有最大速度B.运动员在B处与踏板分离C.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B的过程中,向上做匀加速运动D.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A的过程中,运动员先超重后失重9.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同的石子,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速度大的先落地B.两个石子同时落地C.质量大的先落地D.无法判断10.如图所示,物块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块b叠放在物体a上。
邢台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邢台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物理试题一、单选题(共45 分)1.在质量、位移、速率、加速度这4个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详解】位移、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质量、速率为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属于矢量的共有2个。
故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云的夜晚,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亮在云中穿梭”,这是以月亮为参考系来描述的B.足球比赛中,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时,不可以把足球看做质点C.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D.邢台市举办的国际公路自行车比赛,当研究运动员骑行到哪里时不可以将其看做质点【答案】B【详解】A.有云的夜晚,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亮在云中穿梭”,这是以云为参考系来描述的,故A错误;B.足球比赛中,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时,足球的大小、形状不可以忽略,故不可以把足球看做质点,故B正确;C.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地面作为参考系的,故C错误;D.邢台市举办的国际公路自行车比赛,当研究运动员骑行到哪里时,运动员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故可以将其看做质点,故D错误。
故选B。
3.2023年6月25日“太行泉城杯”邢台国际龙舟邀请赛,在邢台市七里河东由留码头成功举办。
来自国内外的18支队伍参加了比赛。
经过激烈争夺,江汉大学斩获精英组100m、200m直赛道和2000m环绕赛三项赛事的冠军。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路程B.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时,其运动的路程也为零C.2000m环绕赛指的是龙舟的位移是2000mD.路程是指物体初末位置的变化量【答案】A【详解】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路程。
仅当物体做单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故A正确;B.质点位移为0时,路程不一定为0,故B错误;C.2000m环绕赛指的是龙舟的路程,并非位移,故C错误;D.位移是指物体初末位置的变化量,故D错误。
高一物理月考总结与反思(3篇)

高一物理月考总结与反思一、试卷特点期中考试试卷的命题依据高考物理考试说明的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基础的、核心的和可再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考试能够发现学生在前一阶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试卷具有如下特点:1.试卷结构保持稳定,适度体现改革精神2.试卷考查的内容比较全面,知识覆盖面较广3.充分发挥各种题型的功能4.选修试卷综合题较多,前面电场知识考查较多,最近所学的恒定电流一章内容较少,这也是选修班学生考得较差的一方面原因。
二、存在问题根据期中考试试卷情况,目前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选修班:1.对基础知识、基本的物理规律掌握不扎实,对基本物理概念理解不清楚Ⅰ卷选择题有较多题都直接考查课本上呈现的基本内容,有些是课本习题改编而成,但在学生答题中出现了各种错误。
这些错误的出现反映了学生对一些基础内容还没有很扎实的掌握,甚至有些同学对前面所学的知识,尤其是高一所学的,已忘记差不多了。
3.基本应用和常规题型的训练未落实到位学生在考试中一些能拿分的题目拿不到全分,比如:试卷的填空题4题,共20分,单选题的第2、7题,得分都较差。
4.解题中的分析、综合处理、迁移能力不够强这主要体现在计算题中。
5.审题不清,粗心大意,解题不够规范,运算错误必修班:对于必修班,由于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和必修2的内容占80%以上的比例,这学期我们采取先复习,选修1-1复习后再上的策略,这次考试,大部分班级的及格率都较好,好几个班甚至超过了90%,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思想不重视,学习的热情不高比如,试卷的选择题前7题,很简单,但很少有班级正确率达到100%。
计算题第一题,错误的情况为数不少。
2.课堂不能认真听讲,每个班级都有为数不少的同学不能及格。
3.解题很不规范。
4.平时作业抄袭现象较严重。
三、具体对策1.课堂降低要求,强化基础。
2.提高作业质量,降低作业难度,做到有做必改,并强化作业的二次批改。
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试题中对第一章重点知识都有考查.考虑到进度和学生等多方面因素,试题难度要求比较低低,注重“双基”的考查,应当说落点较低。
试题以基本题型考查为宗旨,特别是重点题型和主干知识的训练。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基本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具体表现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点根据感觉,对基础知识理解不够,更谈不上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因而看似简单的问题不能给出满意的解答。
(如第7秒初);计算简答题需要认真进行引导:表达混乱,条理不清。
三、教师教学情况分析:课堂上引导训练学生分析的时间还需要舍得增加;要把重点放在模型建立、物理情景的创设、物理过程分析这三个方面。
在训练中注意归纳解题规律及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
课后的教学辅导还应当适当加强,指导时候要多注意分析题目的立意、题目要考查的知识点、能力。
个别差生的谈话交流也应当抓紧落实;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四.总之,今后的教学工作还需我们进一步的做细、做实、做好,细节决定成败,不放弃细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训练、考试、评价学情分析等。
今后的教学建议(1)夯实双基一定要紧扣教材,以教材为依托,以考纲及考试说明为导向,狠抓基本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2)重视对实验的教学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从基础实验抓起,让学生将实验原理、仪器使用、现象观察、数据处理、结论分析,误差、精度等与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探索新的实验原理,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迁移能力,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重视生活中物理模型与物理情景的挖掘、建立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学中应当尽量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不应该只会做物理题,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和分析能力(4)加强审题能力和规范解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审题指导和训练:a.对关键词语的理解;b.对隐含条件的挖掘;c.对干扰因素的排除。
规范解题能力反映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和有序性。
平常教学可通过范解、面批评分、下发详细解题的参考答案等,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90分钟、考试范围为高一上学期第一章及第二章部分内容。
具体的题型是1题――8题为单项选择题,分值为32分、9题――12题为多项选择题,分值为16分、13题填空题,分值为6分,14题为实验题,分值为12分,15—17题为计算题,分值为34分。
二、试题总体特征
1.注重基础知识,适当的注意了对能力的考查。
更特别地注重物理情景的设置,给学生以学物理思维方法以引导。
这次在考学生基础时用到了高考题型不定项选择题。
2.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很多的题都是身边的物理情景。
3.试卷开始注意了对基本能力的考查,对推理能力、实验和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获取知识能力的考查。
但能力要求比高考还差很远。
三、考试结果
考试结果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的目的,学生的反应是感觉不难,就是不能得分。
具体结果是年级最高分92分,平均分最高只有42.3分,分数是偏低些。
从试题抽样调查看还是能力题、实验题、后面的计算题失分严重。
计算题规范性还差。
四、分析教学中的问题
从考试来看,我们的教学还要注意,总的原则是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能力的培养。
具体做法是:
1.加强备课,多研究学生,多和学生本身出发来设计教学。
2.加强课堂的实效性、学生的知识的落实。
3.加强集体备课积大家的智慧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成绩。
高一物理备课组 2017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