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名著阅读试题
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08 名著阅读 (通用版)(2)

专题08名著阅读(2022·吉林·中考真题)1. 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A. 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 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C. 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D. 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答案】C【解析】【详解】C.阿长主要出现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文中的阿长虽然有着各种不好的习惯,而且还封建迷信,但她却深切关爱着鲁迅,为他买来了《山海经》。
在文中,作者表达了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故选C。
(2022·新疆·中考真题)2. 下列选项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应是范爱农;B.“他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
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应是保尔;C.“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
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应是黑旋风李逵;故选D。
(2022·浙江绍兴·中考真题)3. 根据阅读积累,为下列名著人物选择句合适的独白。
①尼摩(《海底两万里》)()②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③方鸿渐(《围城》)()A.我只想靠出卖力气活着,谁知得出卖灵魂。
B.饥饿,疾病,甚至死亡,都无法使我屈服。
C.我是正义!我是力量!我是权利!D.我的人生,既无可进的进口,又无可去的去处。
【答案】①. C①. B①. 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识记。
①尼摩船长是《海底两万里》中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
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
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
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做正义的斗争。
中考名著试题精选60题(二)(原卷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考点)梳理+真题演练

专题13 中考名著试题精选60题(二)31.(2023春·福建厦门·八年级校联考期末)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身体和心灵都要远行。
阅读文学经典,完成题目。
(1)“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经典常谈•序》文化塑造人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铸造着每个华夏儿女的魂。
结合《经典常谈》中的作品,谈谈中学生阅读经典的意义:(2)保尔•柯察金的人生旅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站点,下面图片就是其中一站——②。
在这段经历中,保尔的重要人生“旅友”,教育、培养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朱赫来这样说过:“钢铁是在熊熊燃烧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
”结合保尔这一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2.(2023春·河南洛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共赴“名作云旅”】请你任选一条....路线,踏上“名作云旅”。
(1)路线一·阅读有法:在阅读下面两部名著时你采用了怎样的方法?请任选一部....,结合该名著特点和具体内容阐述。
《经典常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路线二·人物点评:请从下面两位人物中任选其一....,再从图中挑选两个关键词形容他,并结合名著内容阐述。
贝多芬(《名人传》)孙少平(《平凡的世界》)33.(2023春·江苏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一:《经典常谈》中,朱自清有这样的评价:“【A】用(诗)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
【A】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和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节选自《经典常谈》)语段二: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
然而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
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
2024成都中考语文 名著阅读备考 试题精练 (含答案)

2024成都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备考试题精练一、(2023郫都区二诊)名著阅读(4分)1.“孙悟空取经路上的成长变化”是《西游记》的一个阅读专题。
如果跳读全书完成该探究专题,以下哪一个回目可以跳过不读?请作出选择并简要分析。
(2分)A.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B.金酬外护遭魔蛰圣显幽魂救本原C.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名著后写的读后感标题,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代表标题的字母后填上恰当的选项。
(2分)A.预见未来想象奇幻 a.《朝花夕拾》B.炽热内心情调忧郁 b.《海底两万里》C.旧事重提韵味醇厚 c.《昆虫记》D.亲近生命妙趣横生 d.《艾青诗选》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 ________二、(2023青羊区二诊)名著阅读(4分)1.阅读名著,可以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理解作品,小语用这种方法阅读了两本名著,请你根据下面的主题写出这两本名著的书名。
(2分)主题:(1)降妖除魔是虚构小说——《____________》(2)远征万里乃真实记录——《____________》2.小文同样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阅读《简·爱》和《儒林外史》,请根据表格提示补全阅读卡内容。
(2分)比较维度作品名称《简·爱》《儒林外史》结构以(1)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故事的主线。
没有主要情节,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
创作手法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人物:“我要继续做阿黛尔的家庭教师,用这来挣得我的食宿费……你什么也不用给我,除了……”体现简·爱在追求幸福的同时,坚决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通过“戚而能谐”的(2)________手法塑造人物:王玉辉的女儿死了,他先“笑”后“哭”,笑是因为女儿殉节,哭是因为痛失女儿。
《名著阅读》中考语文专项

专题05 名著阅读(解析版)1.(2020·黑龙江黑河市·中考真题)“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
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
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他成功了。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______,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被他的家人辑录为《________》,他在书信中分别从_______、_______等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指导。
【答案】傅雷《傅雷家书》做人生活(艺术)【详解】由“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然而他成功了”可以判断出这个“他”指的是傅雷。
这段话是施蛰存对傅雷的评价。
在傅雷去世后,他的家人将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辑录为《傅雷家书》。
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
因此,这些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对居住海外的长子傅聪,傅雷只能通过书信对其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
2.(2020·黑龙江绥化市·中考真题)《水浒传》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些人物的性格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如鲁智深和李逵,林冲和武松。
请从所给的示例中,任选一组人物分析其性格的异同。
【答案】示例一:人物:鲁智深和李逵相同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不同点: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示例二:人物:林冲和武松相同点:刚烈正直,有勇有谋;不同点:林冲安分守已,循规蹈矩:武松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的。
【详解】答题要点:在所给的两组人物中选择一组,根据对相关情节的了解,分析两个人物性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示范一:人物:鲁智深和李逵。
相同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
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救下金家父女,看出他的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李逵遇到冒充自己打劫的李鬼,听李鬼说要赡养九十老母,便没有杀李鬼,还给了他十两银子,后来得知受骗,李鬼并没有九十老母,才杀了李鬼,李鬼妻逃走。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及答案1.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
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写的是沙僧。
B.《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一部讽刺小说,它通过虚构的离奇情节和丰富的讽刺手法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C.赵云是蜀国五虎将之一,以骁勇善战著称。
一杆长枪,勇救幼主,征战无数,屡建奇功。
D.鲁达和林冲、史进在潘家酒楼吃酒,遇到金翠莲父女卖唱乞讨,得知他们父女受了郑屠欺负,不禁大怒,不但慷慨解囊,而且三拳打死了镇关西。
答案D2.(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2 分)A.《父亲的病》 B.《琐记》 C.《故乡》 D.《无常》(2)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3分)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
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
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哪一个情节?孙悟空为什么称罗刹为“嫂嫂”?罗刹说的“夺子之仇”是指什么?【答案】(l)C(2 分。
《故乡》是小说,选自《呐喊》)(2)“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罗刹(即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曾经与孙悟空结拜过兄弟,所以称她为“嫂嫂”;她的儿子是圣婴大王红孩儿,曾与孙悟空几次交战,后来被观音菩萨降服,收为善财童子,所以称“夺子之仇”。
(3分。
每问1分,意思对即可)3. 阅读片段,完成填空。
那种地道人笑道:“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鸠巢,每日直聒到晚。
”众人道:“把梯子上面去拆了那巢便了。
”有几个道:“我们便去。
”A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树上一个老鸦巢。
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总复习:名著阅读(附答案解析)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总复习:名著阅读一.试题(共24小题)1.下列关于名著《水浒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
B.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小说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了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不论是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弟,“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高低贵贱,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D.小说在结构上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2.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A.《简•爱》讲述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刻画出一个自尊自爱的女性形象,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B.《水浒传》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C.《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押送生辰纲的途中,虽百般谨慎小心,最终还是被吴用、晁盖等人用计在酒中下蒙汗药,导致生辰纲被劫走的故事。
D.《儒林外史》通过众多人物形象,对科举时代的社会生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如匡超人、王玉辉、杜少卿、王惠等人都是作者批判的对象。
3.某研读小组准备分类汇编一本题为《漂泊者的孤独》的艾青诗集,下列《艾青诗选》中的诗歌符合要求的是()①《芦笛》②《复活的土地》③《大堰河——我的保姆》④《一个拿撒勒人的死》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阅读有关《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适合填入①②③④处的一组诗篇是()第1页(共48页)。
七年级语文中考必读名著朝花夕拾和西游记必读名著试题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语文中考必读名著朝花夕拾和西游记必读名著试题试题带答案一、名著阅读题1.以下对于鲁迅《朝花夕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来集名是《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B.朝花夕拾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
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分析: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
C.《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写出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动因。
D.《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写出了阿长得纯朴善良以及愚昧。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表达出了鲁迅希望儿童健康活泼成长的合理要求,《朝花夕拾》中还有多篇作品涉及到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请写出其中两篇作品的题目。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3.简答。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面。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样高兴……”(1)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2)“我的成功”是指什么事?(3)我为什么没有那么高兴?4.《朝花夕拾》中,作者对下列这些人分别持怎样的态度?请任选一项结合名著内容加以说明。
A.衍太太 B.藤野先生 C.范爱农我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描写,请写出对应人物。
A.我其实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
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
B.鬼卒和鬼王是红红绿绿的衣裳…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慨。
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
语段中A的“她”是_________,语段B中的“他”是的_________。
中考名著试题精选60题(一)-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考点梳理+真题演练(原卷版)

中考名著试题精选60题(一)-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考点)梳理+真题演练1.(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保尔把马鞍移近火堆,坐了上去,然后把那本厚厚的小开本书打开,放在膝盖上。
“同志们,这本书叫《牛虻》,是我从营部政委那里借来的。
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
参是你们静静地坐着听,我这就开始读。
”“快读吧,保尔!有什么好说的!谁也不会打搅到你的。
”……保尔读完了最后几页,把书放在膝盖上,若有所思地凝视着篝火。
好几分钟没有人说一句话,所有的人都被牛虻的死深深感动。
普泽列夫斯基抽着自卷的烟,等着听大伙儿的议论。
“这个故事太悲壮了,”谢列达打破了周围的沉寂,“这就是说,世界上真有那样的人,本来这个人是难以忍受那种磨难的,但当他获得了某种思想的时候,他就能战胜一切!他说这番话的时候情绪非常激动,这本书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乙】“去拿你的书来。
”他(父亲)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
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
“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1)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部名著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等,从而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B.【甲】文中的普泽列夫斯基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他给予保尔以关心和教育,是保尔的人生导师和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击查看杨政权博客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名著阅读试题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名著阅读试题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也不断得到落实,以下就是2005年部分省市和地区中考语文试题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试题:【例1】(安徽)你读过一些课外名著,请按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3分)(1)《水浒》中叙述了好汉_________“大闹野猪林”的故事。
(2)《西游记》主要记叙唐僧师徒四人战胜各路妖魔鬼怪__________的故事。
(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
【例2】(河北)②请你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读《》(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例3】(山东临沂)名著知识填空。
(2分)①《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________ 的著名喜剧,剧中人物_______是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典型的“吝啬鬼”形象。
②“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_。
【例4】(贵州黔西南)按要求填空:(4分)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有两位家喻户晓、足智多谋的军师,他们是___、___,他们所在的两部作品分别是_______、______。
这两部作品都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你最喜欢的一位是:___,请用一句话对这位人物加以评价:______________。
【例5】(河南)名著知识填空。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英雄?《三国演义》中以勇武助刘备建立一番功业的张飞固然是,《水浒传》里用谋略帮晁盖智取生辰纲的何尝不是?《》中不屈服于命运、坚持崇高理想追求的保尔·柯察金固然是,《名人传》中“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不朽乐章的音乐家贝多芬又何尝不是?【例6】(广西南宁)文学课外名著阅读题①初中三年,在课本选编或推荐的中外名著中,你阅读过哪些作品?请写出其中两部作品的名称:________ 和__________。
(2分)②在阅读中,哪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要介绍其特点。
(2分)【例7】(陕西)请从下面作品中任选一部,写出其中一个主要人物,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一个情节。
(3分)《三国演义》《安徒生童话》《平凡的世界》主要人物:情节介绍:【例8】(扬州市).请从《水浒传》《西游记》《格列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这几部文学作品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简要概述其形象特征。
(3分)名著试题进入中考,对落实新课标精神无疑是大有裨益。
同时,中考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指挥棒,名著类试题考什么、怎样考,对以后的教学必然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但稍微认真分析一下今年各地中考中的名著试题,恐怕失望要大于欣喜。
一、还有部分课改实验区的试卷中根本就没有涉及名著试题。
要贯彻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确实存在着诸多客观困难。
许多学校和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和农村学生,无力购买或全部购买课标中所列名著。
如果命题者因为这个原因而在中考中不涉及此类试题,很有可能误导教学,甚至在教学中彻底放弃,考试前猜题押题。
结果依然是改而不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仍将是一句空话。
所以希望各学校以及有关部分认真解决学校的图书配备问题,为课外名著阅读创造条件。
语文教师也要在教学中认真引导、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营造氛围。
我们语文教学才能打开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二、部分省市和地区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试题,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1、试题分值不高。
一般都在5分以下。
课标中要求7-9年级“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然而在这个升高中达不到分数线就“起价一万,差1分100元”的时代,花大量课外时间(事实上花大量课外时间的是哪些学科大家都知道)去挣那三、五分,不但很多学生不愿意,可能连绝大部分家长都不允许。
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拥护和支持,再好的改革也只是水月镜花。
建议增加一点考查内容的量,或者将名著段落其纳入阅读部分,与现代文阅读并列,提高它在试卷中的分量和地位。
2、试题内容浅易。
大部分试题还停留在文学常识填空的水平,不过是旧瓶装新酒,将以前考查课内篇目的文学常变成了考查推荐的那几篇名著而已。
这样考查很容易让辛勤的园丁们猜题押题,不信你看看网上汇编的名著复习资料,恐怕今年百分之七八十的试题早已不幸言中。
那么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实际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而课标中关于阅读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就成了海市蜃楼,美丽而虚无缥缈。
同时,试题多集中在四大名著。
外国的作品较少,“"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则更少,只有陕西试题中提到了《平凡的世界》(恐怕是因为作者路遥是陕西人才如此荣幸)。
所以今后命题要更多的从挖掘作品内涵,考查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情方面入手,而且不得脱离具体的情节,才能真真正正体现课外阅读的价值,表现阅读养气的人文积淀。
在台湾台中市立東山國民中學九十二學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學藝競試國文考題中,就有这样的试题,可资借鉴:【例9】(三國演義(節選)當夜五更時候,船已近曹操水寨。
孔明教把船隻頭西尾東,一帶擺開,就船上擂鼓吶喊。
魯肅驚曰:「倘曹兵齊出,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於重霧中,必不敢出。
吾等只顧酌酒取樂,待霧散便回。
」卻說曹操寨中,聽得擂鼓吶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飛報曹操。
操傳令曰:「重霧迷江,彼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輕動。
可撥水軍弓弩手亂箭射之。
」又差人往旱寨內喚張遼、徐晃,各帶弓弩軍三千,火速到江邊助射。
比及號令到來,毛玠、于禁怕南軍搶入水寨,已差弓拏手在寨前放箭。
少頃,旱寨內弓弩手亦到,約一萬餘人,盡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發。
孔明教把船掉轉,頭東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吶喊。
待至日高霧散,孔明令收船急回。
二十隻船兩邊束草上,排滿箭枝。
孔明令各船上軍士齊聲叫曰:「謝丞相箭!」比及曹軍寨內報知曹操時,這裡船輕水急,已放回二十餘里。
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 ) (34).本篇文章描述的是三國演義中哪一個著名的故事?(A)赤壁之戰(B)黃巾之亂(C)三顧茅廬(D)草船借箭( ) (35).「操傳令曰:『重霧迷江,彼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輕動。
可撥水軍弓弩手亂箭射之。
』」本段文意透露出曹操的何種性格?(A)斷章取義(B)窮兵黷武(C)猜忌成性(D)民胞物與( ) (36).「孔明笑曰:『吾料曹操於重霧中,必不敢出。
吾等只顧酌酒取樂,待霧散便回。
』」我們可用下列哪句話詮釋孔明的態度?(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知己知彼,百戰百勝(C)攻無不克,戰無不勝(D)居安思危,有備無患3、试题形式简单。
大部分还是填空、简答。
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表达阅读真实感受。
倒是湖北黄风的辩论形式、浙江嘉兴的采访形式和江苏镇江的对联形式,颇有新意。
例10】(湖北省黄冈市非课改区)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
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例11】(湖北省黄冈市课改区)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
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
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例12】(浙江省嘉兴市)《嘉兴日报》“视听阅读”版开设了一个新栏日“读书访谈录”,首期话题围绕“读名著”展开,将邀请诗人、作家为嘉宾。
假如你仵为中学生代表主持本次访谈,请你围绕这个话题设计两个问题向嘉宾提问。
要求紧扣话题,表述简明扼要。
【例13】(江苏省镇江市)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
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西游记》:《水浒》:三、新课程标准中推荐的部分作品陈旧,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不多,当代作品更不具体,缺乏时代气息,学生阅读兴趣不浓。
推荐作品没有阶梯性和明确的阶段性要求,教学操作性不强。
课外名著阅读的贯彻任重而道远,课外名著阅读的命题也还处于探索阶段,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当课外名著阅读真正一步步落实,当阅读名著成为每个人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真正解放了。
重庆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非课改实验区)有这样一道题:*7.综合下面几则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你一定能生发出一些感想,请将你的结论简要表述出来。
(3分)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答:在阅卷中发现,此题的回答花样百出:“多个朋友多条路”、“弟兄伙要讲义气”……“做人要走正道,不能走歪门邪道”、“古代的人很有道德修养”……“古代的自然环境很美,现在的环境污染太严重”、“要保护大自然”……“古代社会很美好,而这样的社会不可能有了,现实太黑暗”……这些答案,与参考答案相去甚远,显然没有很好的理解此题的考查意图。
让我们先看看参考答案吧:和谐社会需要人们来共同创造(如: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共创和谐社会;伸出友爱之手,共创美好明天。
)那么,怎样才能很好理解、归纳、简要表述出正确的答案呢?首先,要能大致翻译这三段文言文。
……其次,要注意审题,折住题干中的关键词。
很显然,这三段文字包含出题者的良苦用心。
1、题干中的“联系社会实际”有极强的暗示作用。
……2、这三段文字不是随意选的,要得出“感想”、“结论”,就必须俯它们之间的存在逻辑关系。
……3、要注意题干中要求的“简要表述”。
在答卷中,有的答案长达三、五十字,很不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