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美玲
金子美玲儿童诗选编(24首)

金子美玲儿童诗选编(24首)选编手记:金子美玲(1903-1930),日本童谣诗人。
1930年,年仅27岁的诗人自杀身亡。
其人一生饱尝不幸,其作品也一度被世人遗忘。
1984年《金子美铃童谣全集》出版,震撼了日本文学界。
2007年译成中文,结成《向着明亮那方》由新星出版社出版。
译者吴菲。
此书各大售书网站上均有售。
选编者于2010年初才有缘接触,甫一吟咏,心深属焉,之后未尝朝夕忘怀。
今欲选几首尤为喜爱者,广为推举,共饗同好。
因为手头没有纸质出版物,仅仅依靠电子文本整理,且底本均没有标题,个别题目自拟,个别字句亦有删改,以期简练谐律。
读外域译诗,求其意蕴为要,自不必泥于章句。
此数首儿童诗,望读者深味其诗之诚,能生一二欣喜于心,则不负译者之功,编者之力矣。
最后赘附编者旧作一首,以致敬意。
编辑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读者如欲引用还是要依吴菲之译书作为最后标准。
谨識於此。
———————————————————奇怪的事我奇怪得不得了,从乌云里落下来的雨,怎么会闪着银光?我奇怪得不得了,吃了绿色的桑叶,怎么会长成白色的蚕宝宝?我奇怪得不得了,谁都没有碰过的葫芦花,怎么自己“啪”地就开了?我奇怪得不得了,怎么问谁,谁都笑着说“那是当然的啦”?————————————————————我、小鸟和铃铛我伸展双臂,也不能在天空飞翔,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在地上快快地奔跑。
我摇晃身体,也摇不出好听的声响,会响的铃铛却不能像我会唱好多好多的歌。
铃铛、小鸟、还有我,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女儿节女儿节到了,我什么摆设都没有。
邻居家的偶人那么美,可那是人家的东西。
我和我的小洋娃娃,两个人一起吃菱糕吧。
————————————————————女孩子女孩子家就是不爬树不捣乱才像话。
要是骑了竹马就是疯丫头,要是玩转陀螺就是大傻瓜。
我知道这些是因为——这一样样的,我都挨过骂。
————————————————————白帽子白色的帽子,暖和的帽子,可惜的帽子。
踏步金子美玲仿写

踏步金子美玲仿写
摘要:
1.踏步金子美玲的简介
2.踏步金子美玲的仿写背景
3.踏步金子美玲的仿写方法
4.踏步金子美玲的仿写成果及评价
正文:
【踏步金子美玲简介】
踏步金子美玲,原名金子美铃,出生于日本明治时期,是一位著名的新诗诗人。
她的诗歌以童谣和童话诗为主,文字简练优美,富有哲思,被誉为“日本的安徒生”。
踏步金子美玲的诗歌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至今仍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踏步金子美玲的仿写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踏步金子美玲的诗歌作品。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许多文学爱好者开始尝试仿写踏步金子美玲的诗歌。
在这样的背景下,踏步金子美玲的仿写作品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
【踏步金子美玲的仿写方法】
1.深入研究踏步金子美玲的诗歌作品,了解其诗歌风格、文字特点和思想内涵。
2.学习踏步金子美玲的诗歌创作方法,尝试模仿其简练优美的文字风格。
3.在仿写过程中,注重诗歌的内在逻辑和韵律,力求保持踏步金子美玲诗歌的神韵。
4.融入个人情感和思考,使仿写作品既有踏步金子美玲的影子,又有自己的特色。
【踏步金子美玲的仿写成果及评价】
踏步金子美玲的仿写作品在当代文学界受到一定的关注和好评。
这些作品既传承了踏步金子美玲的诗歌传统,又展现了仿写者的独特才华。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踏步金子美玲的仿写作品很难达到原作者的高度,有时过于追求形式,忽视了诗歌的内在精神。
总的来说,踏步金子美玲的仿写现象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金子美玲儿童诗

金子美玲儿童诗金子美玲儿童诗金子美玲(1903-1930),活跃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
金子美铃出生于日本山口县大津郡仙崎村,她在诗中用儿童最自然的状态来体验、感觉这个世界,“谁都不要告诉/好吗?清晨/庭院角落里,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
万一这事/说出去了,传到/蜜蜂耳朵里,它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飞回去/还蜂蜜的。
”越了解金子的身世,越惊叹她写出了这样的诗。
从童年起,不幸就一直与金子美铃如影随形。
三岁时,她的父亲早逝,母亲后来按照当地的习俗改嫁。
23岁那年,她嫁给了书店的一名店员,并生下一女,但丈夫不仅寻花问柳,还禁止她做诗。
痛苦的金子美铃提出离婚,以为从此可以解脱。
然而,令金子美铃意想不到的是,离婚后,女儿也被判从她身边夺走,这使得她对生活完全绝望了。
1930年,年仅27岁的诗人自杀身亡。
其作品一度被世人遗忘。
1984年,金子美玲生前留下的三本手抄童谣诗集共五百一十二首作品1984年,《金子美铃童谣全集》出版,震撼了日本文学界。
正式结集出版,即刻受到瞩目,并广为流传,,也震撼了每一位读到诗的普通人。
迄今为止,金子美玲的多首代表作被收录于日本的小学国语课本,其作品已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英、法、韩等七国文字。
20XX 年在中国结成《向着明亮那方》出版。
日本天才诗人金子美玲,被世人整整遗忘了五十年。
金子美玲很小就在继父的书店里做工,坐拥书城,成天埋头读书,不久开始尝试创作童诗。
她的作品洋溢着绚丽的幻想,语言晶莹剔透,被当时的日本诗坛誉为“巨星”,被当时著名诗人西条八十称为“童谣诗的彗星”。
然而金子命运坎坷只活了26年,死后作品也被人遗忘。
直到60年代儿童文学研究者矢崎节夫在《日本童谣集》里读到金子美玲的一首诗,心灵被深深震撼,开始寻找她。
十六年过去了,终于找到美玲的弟弟,获得三本手抄遗稿,共计诗作512首,其中发表过的尽90首。
1984年,三卷《金子美玲全集》问世,从此作为“心灵的粮食”,被许多人静静赏读。
金子美玲诗歌读后感

金子美玲诗歌读后感【原创版】目录1.引言:介绍金子美玲及其诗歌2.金子美玲诗歌的主题与特点3.金子美玲诗歌中的生命观4.金子美玲诗歌中的爱情观5.总结:金子美玲诗歌的价值与启示正文【引言】金子美玲,原名金子喜美枝,是日本著名女诗人。
她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优美著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金子美玲的诗歌内容丰富,主题多样,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生命的思考。
本文将对金子美玲的诗歌进行读后感分享,以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金子美玲诗歌的主题与特点】金子美玲的诗歌主题广泛,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悟。
她的诗歌特点鲜明,以简约、清新的诗风见长,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善意。
金子美玲的诗歌中,常常出现许多生动的意象,如花草、星空、露珠等,这些意象使她的诗歌更具画面感和艺术感染力。
【金子美玲诗歌中的生命观】在金子美玲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独特的生命观。
她认为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享受生活带来的美好。
在诗歌《向日葵》中,她写道:“向日葵,向着太阳,/一生追逐光明。
”这句诗表达了她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鼓励读者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金子美玲诗歌中的爱情观】金子美玲的诗歌中,爱情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她认为爱情是纯洁的、美好的,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和温暖。
在诗歌《爱情》中,她写道:“相爱的人,/手牵手,走向未来。
”这句诗表达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期许,也启示读者要珍惜眼前的爱情,用心去经营和维护。
【总结】阅读金子美玲的诗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诗句和丰富的意象,还可以感受到她对生命和爱情的独特见解。
金子美玲的诗歌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让我们学会珍惜生命、追求梦想、珍视爱情。
《金子美玲诗歌》课件

促进跨文化交流
作为日本现代诗歌的代表,金 子美玲的作品有助于促进中日
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
THANKS.
独特风格
金子美玲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达了她对生活 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被文学史家们誉为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重要地位
在文学史上,金子美玲的地位被认为与同时代的诗人川端康成、宫泽 贤治等齐名,她的作品对日本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者的反馈与评价
深受感动
许多读者表示,金子美玲 的诗歌深深触动了他们的 内心,引发了他们对生命 和存在的思考。
金子美玲代表作品
03
分析
《幸福》
总结词
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
详细描述
这首诗表达了金子美玲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她认为幸福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不依赖于外在的物质和环境 。她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场景,如“在茅屋里睡个懒觉”、“在破旧的被窝里做梦”等,传达出幸福的真 谛在于内心的感受。
《幸福》
总结词
生平简介
01
02
03
04
1923年与著名诗人石川 啄木相识,成为其弟子
1926年发表处女诗集《 金子美玲物语》
1930年与石川啄木离婚 ,生活陷入困境
1932年因病去世,年仅 29岁
创作背景
金子美玲的诗歌创作深受日本传统诗 歌和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
她的诗歌主题多涉及孤独、悲伤、死 亡等,反映了当时日本社会普遍存在 的心理状态
《向着光明》
总结词
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
详细描述
这首诗表达了金子美玲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她认为光明代表着希望、美好和 真理。她通过描绘“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迷雾中寻找出路”等场景,展 现了她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光明的执着追求。
金子美玲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市中的孩子们啊 向着明亮那方
我和鸟儿和铃铛 我伸展双臂, 也不能在天空飞翔, 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 在地上快快地奔跑。 我摇晃身体, 也摇不出好听的声响, 会响的铃铛却不能像我 会唱好多好多的歌。 铃铛、小鸟、还有我, 我们不一样,但我们都很棒
金子美玲(1903-1930),活跃于上 个世纪20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金 子美铃出生于日本山口县大津郡仙崎 村,她在诗中用儿童最自然的状态来 体验、感觉这个世界 越了解金子的身世,越惊叹她写 出了这样的诗。金子美铃的粉丝这么 说。 从童年起,不幸就一直与金子美 铃如影随形。三岁时,她的父亲早逝, 母亲后来按照当地的习俗改嫁。23 岁那年,她嫁给了书店的一名店员, 并生下一女,但丈夫禁止她做诗。痛 苦的金子美铃提出离婚,以为从此就 可以解脱。然而,令金子美铃意想不 到的是,离婚后,女儿也被判从她身 边夺走,这使得她对生活完全绝望了。 1930年,年仅27岁的诗人自杀身亡。 其作品一度被世人遗忘。
星星和蒲公英
蓝蓝的天空深不见底 就像小石头沉在大海里, 一直等到夜幕降临, 白天的星星 眼睛看不见。 看不见它却在那里, 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 干枯散落的蒲公英, 默默躲在瓦缝里, 一直等到春天来临, 它强健的根 眼睛看不见。 看不见它却在那里, 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
积雪 上层的雪,很冷吧, 冰冷的月光照着它。 下层的雪,很重吧, 上百的人压着它。 中间的雪,很孤单吧, 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地。
幸福 幸福穿着桃红的衣裳, 一个人小声哭着。
金子美玲的童谣

金子美玲的童谣金子美玲(1903-1930),活跃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
金子美玲出生于日本山口县大津郡仙崎村,她在诗中用儿童最自然的状态来体验、感觉这个世界,“谁都不要告诉/好吗清晨/庭院角落里,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
万一这事/说出去了,传到/蜜蜂耳朵里,它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飞回去/还蜂蜜的。
”越了解金子的身世,越惊叹她写出了这样的诗。
金子美铃的粉丝这么说。
从童年起,不幸就一直与金子美铃如影随形。
三岁时,她的父亲早逝,母亲后来按照当地的习俗改嫁。
23岁那年,她嫁给了书店的一名店员,并生下一女,但丈夫不仅寻花问柳,还禁止她做诗。
痛苦的金子美铃提出离婚,以为从此可以解脱。
然而,令金子美铃意想不到的是,离婚后,女儿也被判从她身边夺走,这使得她对生活完全绝望了。
1930年,年仅27岁的诗人自杀身亡。
其作品一度被世人遗忘。
1984年,金子美玲生前留下的三本手抄童谣诗集共五百一十二首作品《金子美铃童谣全集》出版,震撼了日本文学界。
正式结集出版,即刻受到瞩目,并广为流传,也震撼了每一位读到诗的普通人。
迄今为止,金子美玲的多首代表作被收录于日本的小学国语课本,其作品已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英、法、韩等七国文字。
2007年在中国结成《向着明亮那方》出版。
日本天才诗人金子美玲,被世人整整遗忘了五十年。
金子美玲很小就在继父的书店里做工,坐拥书城,成天埋头读书,不久开始尝试创作童诗。
她的作品洋溢着绚丽的幻想,语言晶莹剔透,被当时的日本诗坛誉为“巨星”,被当时著名诗人西条八十称为“童谣诗的彗星”。
然而金子命运坎坷只活了26年,死后作品也被人遗忘。
直到60年代儿童文学研究者矢崎节夫在《日本童谣集》里读到金子美玲的一首诗,心灵被深深震撼,开始寻找她。
十六年过去了,终于找到美玲的弟弟,获得三本手抄遗稿,共计诗作512首,其中发表过的尽90首。
1984年,三卷《金子美玲全集》问世,从此作为“心灵的粮食”,被许多人静静赏读。
金子美玲写的诗

金子美玲写的诗一、代表诗作1、《丰渔》:朝霞散啦鱼满舱啦大沙丁鱼满舱啦海边热闹像庙会可是在海里几万沙丁鱼正在吊丧吧2、《春天的早晨》:鸟儿不要叫天气这么好呼噜噜,呼噜噜再让我睡一觉上眼皮想要睁开下眼皮还不愿醒来呼噜噜,呼噜噜再让我睡一觉3、《积雪》:上面的雪一定很冷轻盈地依偎着冰冷的月光底部的雪一定觉得沉重负荷成百人的重量中间的雪一定觉得孤单它既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地4、《冻疮》:冻疮有一点点痒的暖暖的冬日里后门外的山茶花开了摘下一朵插在头发上再看看我的冻疮忽然,我好像故事里没有亲娘的孩子连浅蓝透明的天空都变得让人寂寞了5、《寂寞的时候》:我寂寞的时候别人不知道我寂寞的时候朋友们在笑我寂寞的时候妈妈对我好我寂寞的时候菩萨也寂寞二、作者简介金子美玲(1903-1930),活跃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
金子美铃出生于日本山口县大津郡仙崎村,她在诗中用儿童最自然的状态来体验、感觉这个世界,是日本大正时代的童谣诗人。
大正处于明治与昭和之间,只有十四五年的历史。
在日语中,童谣比我们中文所说的童谣或者儿歌更接近诗歌。
三、扬名日本天才诗人金子美玲,被世人整整遗忘了五十年。
金子美玲很小就在继父的书店里做工,坐拥书城,成天埋头读书,不久开始尝试创作童诗。
她的作品洋溢着绚丽的幻想,语言晶莹剔透,被当时的日本诗坛誉为“巨星”,被当时著名诗人西条八十称为“童谣诗的彗星”。
然而金子命运坎坷只活了26年,死后作品也被人遗忘。
直到60年代儿童文学研究者矢崎节夫在《日本童谣集》里读到金子美玲的一首诗,心灵被深深震撼,开始寻找她。
十六年过去了,终于找到美玲的弟弟正佑,获得三本手抄遗稿,共计诗作512首,其中发表过的仅90首。
1984年,已经是作者死后半个世纪了,三卷《金子美玲全集》问世,从此作为“心灵的粮食”,被许多人静静赏读。
金子美铃的童谣再次引起轰动,许多篇章选入了日本小学语文课本,称得上家喻户晓了。
迄今为止,金子美铃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英、法、韩等七国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雀和虞美人花
金子美玲
麻雀和虞美人花
金子美玲
小麻雀死了, 虞美人花 还红艳艳地开着。 因为她还不知道 可别让她知道了, 我们悄悄地经过她身边吧。 万一花儿, 听说这个消息, 她会难过得立刻枯萎的。
麻雀和虞美人花
金子美玲
小麻雀死了, 虞美人花 还红艳艳地开着。 因为她还不知道 可别让她知道了, 我们悄悄地经过她身边吧。 万一花儿, 听说这个消息, 她会难过得立刻枯萎的。
土
金子美玲
地
嚓、嚓、 被挖的土 变成良田 才能长出好麦子。
从早到晚 被踩的土 变成好走的路 车子才能通过。
不被挖的土、 不被踩的土 就是没用的土吗? 不不不,它还可以, 给不知名的小草们, 当住所呀。
嚓、嚓、 被挖的土
变成良田 才能长出好麦子。 从早到晚 被踩的土 变成好走的路 车子才能通过。
麻雀和虞美人花
金子美玲
小麻雀死了, 虞美人花 还红艳艳地开着。 因为她还不知道 可别让她知道了, 我们悄悄地经过她身边吧。 万一花儿, 听说这个消息, 她会难过得立刻枯萎的。
这条路
金子美玲
这条路的尽头, 会有大片的森林吧。 孤单的朴树啊,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会有广阔的大海吧。 荷塘里的青蛙啊,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会有繁华的都市吧。 寂寞的稻草人啊,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一定会有什么吧。 大伙儿一块儿去吧。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看不见的东西
金子美玲
我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淡红色的花瓣, 纷纷飘落我床前, 一睁开眼,就消失不见了。 谁都没看到, 谁能说这不是真的?
眨眼睛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白色天马伸展翅膀, 比白羽箭还要迅速, 瞬间穿过蓝色的天空。 谁都没有看到, 谁能说这不是真的?
亲爱的三(4)班孩子们, 请在2011年每一个晴朗的夜空, 抬头仰望浩瀚的星斗, 那里,闪烁着从古至今还有未来的无穷奥秘。 而,一颗好奇的心, 可以把我们带往通向它们的道路。 三年级,正是人生开始探索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在前行的路上,请始终保持一份——
梨核儿
金子美玲
梨核儿是要扔掉的东西,所以 连核儿都吃掉的孩子,是小气鬼。 梨核儿是要扔掉的东西,但是 把核儿随地扔的孩子,是坏孩子。 梨核儿是要扔掉的东西,所以 把核儿扔进垃圾箱的孩子,是乖孩子。 随地扔掉的梨核儿, 蚂蚁会吭哧吭哧拖回家。 “谢谢啦,可爱的坏孩子!” 扔进垃圾箱的梨核儿, 收垃圾的老头来拿走, 一声不吭,哐当哐当搬回去。
这条路的尽头, 会有 吧。 的 啊,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一定会有什么吧。 大伙儿一块儿去吧。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
金子美玲
这条路的尽头, 会有大片的森林吧。 孤单的朴树啊,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会有广阔的大海吧。 荷塘里的青蛙啊,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会有繁华的都市吧。 寂寞的稻草人啊,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一定会有什么吧。 大伙儿一块儿去吧。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土地
金子美玲
不被挖的土、 不被踩的土 就是没用的土吗? 不不不,它还可以 给不知名的小草们 当住所呀。
压岁钱 金子美玲 压岁钱 可以买一个漂亮的书包 可以买漫天绽放的花炮 可以买心爱已久的蛋糕 可以买肯德基果冻薯条 在今天的年夜饭 我不要,明天 爸爸请您去一趟邮局 把压岁钱汇给家乡的爷爷 压岁钱能压住爷爷 鬓白的头发 满脸的皱纹 干裂的手指 和七十岁的岁数吗 爸爸,钱不够 还可以打开我的储蓄罐 (明年读书一切都免费) 现在的我只想快快长大长高 将来学来本领好好回报 压岁钱
问
金子美玲
雪
问雪
金子美玲
落到海里的雪,变成海。
落到街上的雪,变成街。
落到山上的雪,还是雪。 问问还在天空中的雪,
的雪, 变成
你喜欢哪一种?
问雪
金子美玲
落到海里的雪,变成海。
落到街上的雪,变成街。
落到山上的雪,还是雪。 问问还在天空中的雪,
你喜欢哪一种?
问雪
金子美玲
落到 落到 落到 落到
里的雪,变成 的雪, 变成 的雪, 变成 的雪,还是雪。
这条路
金子美玲
这条路的尽头, 会有大片的森林吧。 孤单的朴树啊,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会有广阔的大海吧。 荷塘里的青蛙啊,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会有繁华的都市吧。 寂寞的稻草人啊,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一定会有什么吧。 大伙儿一块儿去吧。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 。
问问还在天空中的雪,
你喜欢哪一种?
问雪
金子美玲
落到海里的雪,变成海。
落到街上的雪,变成街。 落到山上的雪,还是雪。 问问还在天空中的雪,
你喜欢哪一种?
土 地
土
金子美玲
地
嚓、嚓、 被挖的土 变成良田 才能长出好麦子。 从早到晚 被踩的土 变成好走的路 车子才能通过。
不被挖的土、 不被踩的土 就是没用的土吗? 不不不,它还可以, 给不知名的小草妈妈,我将来会变成什么?” “你会很快长大。” 小杉树想: 如果,我长大了, 我要像坡头路边的百合, 盛开大朵的花儿, 像山脚竹丛里的黄莺 学唱好听的歌儿…… “妈妈,我长大啦, 我会变成什么呢?” 杉树妈妈已经不在了, 大山回答说: “你会变成妈妈那样的杉树。”
杉 树
金子美玲
“妈妈,我将来会变成什么?” “你会很快长大。” 小杉树想: 如果,我长大了, 我要像坡头路边的百合, 盛开大朵的花儿, 像山脚竹丛里的黄莺 学唱好听的歌儿…… “妈妈,我长大啦, 我会变成什么呢?” 杉树妈妈已经不在了, 大山回答说: “你会变成妈妈那样的杉树。”
牛奶盒是要扔掉的东西,所以
连盒儿都吃掉的孩子是小气鬼。 牛奶盒是要扔掉的东西,所以 把盒儿随地扔的孩子是坏孩子。 牛奶盒是要扔掉的东西,所以
把盒儿扔进垃圾箱的孩子是乖孩子。
连
是要扔掉的东西,所以 都吃掉的孩子,是小气鬼。 是要扔掉的东西,但是 随地扔的孩子,是坏孩子。
把
是要扔掉的东西,所以 把 扔进垃圾箱的孩子,是乖孩子。 随地扔掉的 , 蚂蚁会吭哧吭哧拖回家。 “谢谢啦,可爱的坏孩子!” 扔进垃圾箱的 , 收垃圾的老头来拿走, 一声不吭,哐当哐当搬回去。
杉 树
金子美玲
“妈妈,我将来会变成什么?” “你会很快长大。” 小杉树想: 如果,我长大了, 我要像坡头路边的百合, 盛开大朵的花儿, 像山脚竹丛里的黄莺 学唱好听的歌儿…… “妈妈,我长大啦, 我会变成什么呢?” 杉树妈妈已经不在了, 大山回答说: “你会变成妈妈那样的杉树。”
杉 树
金子美玲
“妈妈,我将来会变成什么?” “你会很快长大。” 小杉树想: 如果,我长大了, 我要像坡头路边的百合, 盛开大朵的花儿, 像山脚竹丛里的黄莺 学唱好听的歌儿…… “妈妈,我长大啦, 我会变成什么呢?” 杉树妈妈已经不在了, 大山回答说: “你会变成妈妈那样的杉树。”
燕子的记事本
金子美玲
在清晨寂静的沙滩上, 我发现了一本小小的记事本。 红缎面,烫金字, 里头一个字都还没写的,新本子。 是谁落下的呢? 问海浪,海浪哗哗哗, 寻遍了四周, 沙滩上一个脚印也没留下。 一定是天刚亮时, 飞回南方的燕子, 准备用来写旅行日志, 特地买好 却落在这里飞走了。
梨核儿
这条路
金子美玲
这条路的尽头, 会有大片的森林吧。 孤单的朴树啊,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会有广阔的大海吧。 荷塘里的青蛙啊,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会有繁华的都市吧。 寂寞的稻草人啊,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这条路的尽头, 一定会有什么吧。 大伙儿一块儿去吧。 我们去走这条路吧。
金子美玲
梨核儿是要扔掉的东西,所以 连核儿都吃掉的孩子,是小气鬼。 梨核儿是要扔掉的东西,但是 把核儿随地扔的孩子,是坏孩子。 梨核儿是要扔掉的东西,所以 把核儿扔进垃圾箱的孩子,是乖孩子。 随地扔掉的梨核儿, 蚂蚁会吭哧吭哧拖回家。 “谢谢啦,可爱的坏孩子!” 扔进垃圾箱的梨核儿, 收垃圾的老头来拿走, 一声不吭,哐当哐当搬回去。
麻雀和虞美人花
金子美玲
小麻雀死了, 虞美人花 还红艳艳地开着。 因为她还不知道 可别让她知道了, 我们悄悄地经过她身边吧。 万一花儿, 听说这个消息, 她会难过得立刻枯萎的。
和
花
死了, 花 还红艳艳地开着。 因为她还不知道 可别让她知道了, 我们悄悄地经过她身边吧。 万一花儿, 听说这个消息, 她会难过得立刻枯萎的。
杉 树
金子美玲
“妈妈,我将来会变成什么?” “你会很快长大。” 小杉树想: 如果,我长大了, 我要像坡头路边的 , 盛开大朵的花儿, 像山脚竹丛里的 学唱好听的歌儿…… “妈妈,我长大啦, 我会变成什么呢?” 杉树妈妈已经不在了, 大山回答说: “ 的杉树。”
杉 树
金子美玲
“妈妈,我将来会变成什么?” “你会很快长大。” 小杉树想: 如果,我长大了, 我要像坡头路边的百合, 盛开大朵的花儿, 像山脚竹丛里的黄莺 学唱好听的歌儿…… “妈妈,我长大啦, 我会变成什么呢?” 杉树妈妈已经不在了, 大山回答说: “你会变成妈妈那样的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