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合集下载

内蒙古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内蒙古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内蒙古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前言内蒙古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内蒙古水资源情况现状及趋势。

内蒙古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内蒙古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内蒙古水资源情况核心指标从从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内蒙古水资源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内蒙古水资源情况价值信息,帮助机构和个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内蒙古水资源情况现状概况 (1)第二节内蒙古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一、内蒙古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三、内蒙古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四、内蒙古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内蒙古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内蒙古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内蒙古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一、内蒙古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内蒙古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内蒙古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内蒙古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内蒙古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内蒙古地下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11)一、内蒙古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内蒙古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内蒙古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内蒙古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内蒙古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内蒙古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指标分析 (15)一、内蒙古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三、内蒙古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 (15)四、内蒙古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内蒙古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内蒙古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内蒙古人均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19)一、内蒙古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9)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9)三、内蒙古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 (19)四、内蒙古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内蒙古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内蒙古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内蒙古水资源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内蒙古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内蒙古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内蒙古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内蒙古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内蒙古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内蒙古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内蒙古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内蒙古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内蒙古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内蒙古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内蒙古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内蒙古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内蒙古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内蒙古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内蒙古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内蒙古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内蒙古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内蒙古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表..15 表29:内蒙古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内蒙古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内蒙古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内蒙古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内蒙古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内蒙古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内蒙古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内蒙古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内蒙古环境质量的统计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内蒙古环境质量的统计分析

中图分 类号 :2 X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7— 30(0 2 1 0 7 0 A 10 0 7 2 1 )0 — 07— 5
App i a i n o i c p lc mpo nta l ss f r t lc to fprn i a o ne na y i o he sa s c la lyss o e e ion e a a iy i nn r M o g la t t t a na i n t nv r m nt lqu lt n I e ii h ng o i
摘要 : 生态环境 问题 一直以来制约着西部地 区的经济发展 , 内蒙古作为 以资源型开发为主要工业结构 的 自
治 区在 这方面表 现尤为突 出。为 了使 内蒙古 自治 区借 助实施 西部 大开发 战略和 开展 生 态环境 建设的机会推 进环境保护 工作 的进程 ,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角度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 内蒙古 自治 区20 从 0 5年到 2 0 09年 间环境质量 。通过综合得分分析得 出内蒙古环境质量逐年好转 , 而且环 境质量整体优 化速率逐年加 快 , 通过
主成分分析得到 大气污染和工业 污染是在不 要 归因于 内蒙古 自
治区工业结构 以资源能源型为主 、 沙尘天气频繁 出现以及 追求经济快速增长所致的环境问题 。
关 键 词 : 主 成 分 分 析 ;内蒙 古 自治 区 ;环 境 质 量 ;生 态环 境
2 ne noi n t n l ueuo aii N S uvyo c H h o 0 0 1 ) .Inr Mogl ai a ra s tt s( B )sr f e, o ht 10 0 a o b f t sc e f i
Ab ta t E o o i a e vr n n r b e a e b e e t c ig t ee o o c d v lp n f h sen i h n . n e n oi ,n s r c : c lg c l n i me tp o lmsh v e n r sr t c n mi e eo me t ewe tr n C ia I n rMo g l i o i n h ot a wh c n u t a tu t r sa e p i r y b s d o e o r e o e tt n ,sp r c l r o e r y i h sr s e t n o d rt k h n e i h i d s lsr cu e r rma i a e nr s u c r n ai i r l i o i at u a l n two h n t i e p c .I r e ma e t e I n r i y t o Mo g l e e d o e o p ru i e ft tae y f r s r e eo me ta d t e e o o i a n i n n o sr c in t r mo ee v r n n o i d p n n t p o t n t so sr tg o t n d v l p n n c l gc e vr me t n t t p o t n i - a h i e h we e h l o c u o o o me tlp o e t n , h sp p ra pi ain ep n i a o o e ta ay i v l ae e vr n n u l y i h n e n oi u o o na r tc i o t i a e p l t so t r cp l mp n n n sst e au t n i me t ai n t e I n rMo g l A tn — c o f h i c l o o q t a mo s Re in f m h e s e t e o n i n n a ol t n a d e o o ia etu t n u g o o t e p rp ci f v r me t l l i n c l gc l sr c i .A tra ay i o n rMo g lae v rn n u i r v e o p uo d o f n lss fI e n oi n io me tq a t e n l y fo 2 0 o 2 0 ,c mi g t o c u i n t a e e vr n n u i a e n i r v d a d t e o e al p i zn ae o n i n n a r m 0 5 t 0 9 o n o a c n l so t h n i me t a t h s b e h t o ql y mp o e n h v r tmiig r t f vr me t l o e o l q a i sa c lr t g u t i c ee ai .Ai p l t n a d id sr ol t n a e t e d mi a tfco s i i e e t il s , h c f ci g e vr n n u l y l y n r ol i n n u t a p l i r h o n n a tr n df r n e d w ih af t n i me tq ai uo i l uo f f e n o t i n e n oi .T e e ae t r ef co s , h c e r s u c r n ain id sr t cu e ,s n tr a d e o o cg o t n I n rMo g l a h r r h e a tr w i h a e o r e o e tt n u t a s u t r s a d s m n c n mi r w h,c n r u e r i o i l r o o t b t i t n i n n a e e o ain o e vr me t d t r rt . o l i o

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及其评价方法

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及其评价方法

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及其评价方法[摘要] 水资源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

合理的评价水资源是引导产业发展的前提,本文介绍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基本方法;并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特征,为合理评价利用水资源做了铺垫。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评价,水资源承载力特征[abstract] the water resources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is indispensable. The reasonable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the premise of the guid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method of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And explain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for reasonable evalu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o twisted.[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characteristics1.引言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可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用水的能力。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揭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和人口之间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确保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评价中的应用

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评价中的应用

c Ⅱy l c p ct ;if e c a tr a ig a a i I y n u n e fco l s
水资源是社会 、 经济 系统存在 和发展 的基本要素 , 其
对经济 、 口和生 态 的承载 力状 况是 区域 可持 续发 展 的 人 重要支撑 。水 资源 承载 力是指某 一 区域在 特定历 史阶段 的特定技术 和社会 经济 发展水平 条件 下 ,以维护生 态 良
维普资讯
第 1 2卷第 6期 2O O 6年 6月
水利科技与 经济
Wae o s r a c ce c d T c n lg d E o o y tr n e v n y S in e a e h oo ya c n m C n n
V0 . 2 No. 11 6
J n.2 O u ,0 6
主 成 分 分 析 法 在 水 资 源 承 载 力
影 响 因 子 评 价 中 的 应 用
陈腊娇 , 利 华 , 小 军 冯 毛
( 浙江师范大学 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 浙江 金华 3 10 ) 20 4
[ 要] 水 资 源承 载 力是 区域水 资源安 全的基 本度 量 , 于 区域 认识 和 建设 水 资源 安 全保 障 摘 对
vl tn Wlr s1 e arn pd ,n k hj n r i ea l ̄ m l,i us eqat tewa a ao le 0r scr i c a t adt e Z eagPo n sa ui t l c y ga y as i vc l ped csi t un t v _— s n h g ii a l
A s[ ̄:Wa r e0r sc y lap ̄yiabs me鲫 bt l ' a t suc a i er e Ⅱ r gc a t s a c a i

内蒙古地下水研究报告

内蒙古地下水研究报告

内蒙古地下水研究报告
内蒙古地下水研究报告
摘要:
内蒙古地下水是该地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农业、畜牧业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地下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压力和威胁。

因此,研究内蒙古地下水的情况、水质和可持续利用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地下水的调查和采样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内蒙古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地表径流,其补给方式主要为河流入渗和地下渗漏。

不同地区的地下水补给方式和补给速度存在差异。

2. 内蒙古地下水水质较为复杂,不同地区和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

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中存在硝酸盐、重金属等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工业活动。

3. 内蒙古地下水资源存在可持续利用的风险。

当前地下水开采量和补给量之间的平衡存在问题,同时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基于以上结论,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内蒙古地下水监测和调查工作,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和水质状况。

2. 建立健全的地下水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合理调配地下水资源,防止过度开采。

3. 加强农业和工业活动的环境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地下水质量。

4. 推广节水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地下水的利用效率。

5. 开展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意识。

关键词:内蒙古地下水、水质、可持续利用、监测、管理措施。

《2024年内蒙古苏尼特古河道中段地下水数值模拟与水化学特征研究》范文

《2024年内蒙古苏尼特古河道中段地下水数值模拟与水化学特征研究》范文

《内蒙古苏尼特古河道中段地下水数值模拟与水化学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苏尼特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而闻名。

古河道中段的地下水作为该地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数值模拟与水化学特征研究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地区地下水进行数值模拟和水化学特征分析,为该地区的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采集本研究区域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古河道中段,地势平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我们通过收集该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获取了地下水的水位、流速、流向等数据,以及水化学成分等关键参数。

三、地下水数值模拟(一)模型构建基于收集到的数据,我们采用了现代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流动模型。

模型中考虑了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渗透性等因素,以及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影响因素。

(二)模型验证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我们采用了历史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验。

通过比较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的吻合程度,对模型进行修正和优化,以确保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三)模拟结果分析根据优化后的模型,我们对地下水在古河道中段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模拟。

结果显示,地下水的流向、流速及水位分布等情况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及污染扩散等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四、水化学特征分析(一)水化学参数测定通过对采集的地下水样进行实验室分析,我们测得了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如Ca2+、Mg2+、Na+、K+、Cl-、SO42-等)的浓度,以及水的pH值、电导率等关键参数。

(二)水化学类型划分根据测得的水化学参数,我们采用了离子比例法对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进行了划分。

结果显示,该地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和HCO3-Na型。

(三)水化学特征分析通过对水化学参数的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受地质构造、岩石类型、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等多种因素影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关键因子与高效评价方法研究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关键因子与高效评价方法研究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关键因子与高效评价方法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意义 (3)3. 研究目的与内容 (4)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5)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内涵 (7)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8)3. 关键因子识别方法 (10)4. 高效评价方法选择 (11)三、水资源承载力关键因子识别 (1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13)2. 关键因子筛选与确定 (14)3. 关键因子解释与应用 (15)四、水资源承载力高效评价方法研究 (17)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8)2. 评价方法选择与比较 (20)3. 评价流程设计 (21)4. 评价实例分析 (22)五、结论与建议 (24)1. 研究成果总结 (25)2. 政策建议 (2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28)一、内容描述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已成为水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因子,并建立高效的评价方法体系。

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识别出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自然、社会和经济因子。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资源量、水环境质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等多个一级指标以及若干个具体可量化的二级指标。

在评价方法上,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了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对水资源承载力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动态预测。

通过与传统评价方法的对比验证,证明了新方法在精度和效率上的显著优势。

本研究还针对不同区域的水资源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提升策略和建议,为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因子,而且建立了高效的评价方法体系,对于推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难题。

鄂尔多斯盆地_内蒙古地区_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_孙燕英

鄂尔多斯盆地_内蒙古地区_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_孙燕英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沉积盆地。其本部北抵河套盆地南界,西至
银川盆地、六盘山盆地东界,东至吕梁山西界,南至汾渭盆地北界,面积约 250000km2 。其内蒙古地区包括 鄂尔多斯市和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东、北、西三面均被黄河所环绕,南与宁夏、陕西和山西相接,面 积 88479km2 。其中鄂尔多斯市总面积 86725km2 ,辖一区七旗( 包括东胜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乌审 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达拉特旗、杭锦旗) ,总人口达 152. 40 万人; 乌海市总面积 1754km2 ,辖海勃湾 区、乌达区和海南区,总人口达 53. 43 万人。
鄂尔多斯盆地( 内蒙古地区) 处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 - 呼、包、鄂、榆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已经构 筑起了矿业、能源、电力、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生物制药、毛纺、乳业等一大批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2010 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达 3034. 32 亿元。 1. 2 评价区块划分及数据来源和处理
储采比
0. 33 0. 092
单位面积年客流量
0. 67 0. 027
人均旅游年收入
0. 33 0. 013
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
0. 75 0. 099
烟( 粉) 尘年排放总量
0. 25 0. 033
COD 年排放总量
0. 75 0. 099
氨氮年排放总量
0. 25 0. 033
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
0. 67 0. 044
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地区的经济资源和环境特征将资源分为水土地矿产林业和旅游资源等五类要素环境分为水大气和土壤环境等三类要素从这八类要素方面进行承载指标体系和压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判定标准tableevaluationindexsystemccpccsdecisioncriterionccpccsccpsminxmaxxminxmaxx58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第31评价指标体系分指标层目准则层指标层标承载指数压力指数层名称权重名称权重名称权重总权重名称总权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750131水资源26水资源压力指数1742水资源利用率250044人均耕地占有量330035土地资源16土地资源压力指数1072单位耕地粮食生产力670072资源森林覆盖率800054林业资源压力指数0670林业资源10人均林业面积200013要素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670189综矿产资源压力指数2814矿产资源330092承单位面积年客流量670027载旅游资源压力指数0402旅游资源06力人均旅游年收入330013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750099大气环境40大气环境压力指数250033cod年排放总量75环境水环境40水环境压力指数1320氨氮年排放总量250033要素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670044土壤环境20土壤环境压力指数06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330022根据承载力内涵采用承压度carryingcapacitypressuresyetemccps来描述区域承载力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m之间 , 年内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6~ 8月份 , 东北降水 多 , 西
部降水少 。水资源总量少且生态环境 较差 , 就水资 源总体分布 来看 , 东 北部的嫩江 、 辽河水 系和 额尔 古纳水 系 占全 区水 资源 总量 的 4 / 5 , 但这些 地 区的面 积仅 为全 区的 1 / 2 。因此科 学有 效 的评价 内蒙古水 资源 的承 载力 对其 社会经 济 的发展有 重要
意义 。
2 研 究 区水 资 源承载 能 力综合 评价
2 . 1 指标选取
评价地 区水 资源 承载力 的基 础是 建立合 理 的评价指 标体 系, 指标 的选取需能反映 出被评价 区的水 资源与地 区社 会经济
和 生 态 环 境 之 间 的 基 本 情 况 和 相 互 关 系 。在 构 建 指 标 的 过 程
X 6 : 工业用水量 、 X 7 : 农 业用 水量 、 X 8 : 总供水 量 、 X 9 : 人 均用水 量、 X 1 0: 单位 G D P用 水 量 。 2 . 2 主 成 分 分 析 法 步 骤 和 数 据 来 源
主成分分析法 的基本原 理是 用较 少 的变 量解 释原 有数据 中的大部分变量 , 即被认为在众多有相关性 的不 同因子中寻找 起 主要支配作用 的共 同因子 。从 数学 的角度 可 以理解 为高维 变量空 间的降维 。主 成分分 析法 的计 算可 以采用 以下 具体步 骤: 对原 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以来消除 不同量纲 的影响 一计
由表 2看 出 , 前两个 主成分 的累 积贡献 率达 到 9 1 . 4 7 2 %,
因此可 以选取 第一 、 二 主成分 对 内蒙 古水 资 源承 载力 进行 分 析 。各变量在第一 、 二 主成 分 上 的矩 阵 和主 成 分得 分 系数 矩
阵, 见表 3 。
基 于 主成分 分析 的 内蒙古水 资源 承 载力 的研究
由表 1 可 以看 出, ) ( 2 ( 国 内生 产总值 ) 与) 【 3 ( 农 业生 产 总
值) 、 X 4 ( 工业生产 总值 ) 、 X 5 ( 生 活用水量 ) 、 X 8 ( 总供 水量 ) 存 在较大相关性 , 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 9 9 4、 0 . 9 9 1 、 0 . 9 9 5和 0 . 7 1 3 ,
表 3 因 子成 分矩 阵
王 丹丹

表 5 水资 源承 载力综合得分
为 了能够更加清晰的反映 出内蒙古 2 0 0 6— 2 0 1 4年水 资源 承载力 的动态变化情况 , 根据表 4和表 5得 出水资源承 载力综 从表 3可 以看 出, 第一主成分 与 x l ( 常住人 口) 、 X 2 ( 国内 合 得分趋势 , 见图 1 。
算相关系数矩 阵 一计算 特征值 和特 征 向量 一提取 主成分 一计 算主成分荷载 一综合 评价 。本研 究选 取 了内蒙古 2 0 0 8~ 2 0 1 4 年的相关数据来 自内蒙古统计 年鉴 ( 2 0 0 9—2 0 1 5年 ) 和 内蒙古
水 资源公报 ( 2 0 0 8~ 2 0 1 4年) 。
总分 . 一生成 分二得 分 . . ● 一主 成分 一得 分


生产 总值 ) 、 x 3 ( 农业生产总值 ) 、 X 4 ( 工业生 产总值 ) 、 x 5 ( 生活
用水量 ) 、 X 8 ( 总供水 量 ) 有很 大正相 关 , 与X 7 ( 农业 用水 量) 、 X 9 ( 人 均用水量 ) 、 X1 0 ( 单位 G D P用 水量 ) 有很大 的负相关 , 可 得 出第一 主成分反 映 了社会 经济发 展状况 , 第 二主 成分 与 X 6 ( 工业用水量 ) 和X 9 ( 人均用 水量 ) 有较 大正相关 , 与 x l ( 常住


0 2
人 口) 、 X 2 ( 国内生产 总值 ) 、 ) ( 3 ( 农业生产总值 ) 、 X 5 ( 生活用水
2 . 3 主成 分分 析
1 研 究区概 况
内蒙古 自治 区属 干旱半 干旱气候 , 全年降水S P S S 2 0 . 0对 原始 数据进行 处理 , 得到 内蒙古水 资源 各评价 因素 的相关 系数矩 阵 , 见表 1 。
表 1 水 资 源 承 载 力 影 响 因子 相 关 系数 矩 阵

内 蒙 古 水 利
2 0 1 6年第 1 1 期( 总第 1 7 1 期)
【 分析 研 究 】
基 于 主成 分 分 析 的 内蒙 古 水 资源 承 载 力 的研 究
王 丹 丹
( 赤峰学院资源与环境 科学学院 , 赤峰 0 2 4 0 0 0 )
[ 摘
要] 文章 以 内蒙古 自治 区为研 究对象 , 通过建立水 资源承 载力综合评价 指标体 系, 运 用主成分分析 方法 , 分析 了
有 进 行 主成 分 分 析 的 必要 性 。 表 2 主 成 分 特 征 值 和 贡 献 率
中, 应遵 循各评价 因子 之间 的相互 关联 , 同时在保 证科 学性和
整体性等原则上 , 结合 内蒙古全 区的水资 源特征和 开发利用状
况, 对全区水资源系统及 各影 响 因素综合 分析 的基础 上 , 又参 照 了国内不 同地 区对水 资源承载力分析 中的指 标选取 , 选取 了 以下 1 0个评 价指 标。具体 包括 : x 1 : 常住人 口、 X 2 :国内生产 总值 、 x 3 : 农业 生产总值 、 X 4 : 工业 生产 总值 、 x 5: 生活 用水 量 、
研 究区 2 0 0 6~2 0 1 4年 水 资 源承 载 变化 情 况 。
[ 关键词 ] 内蒙古; 水资源承载 力; 主成 分分析
中 图分 类号 : X 1 7 1 . 4 文章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9—0 0 8 8 ( 2 0 1 6 ) 1 1— 0 0 0 6— 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