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1】大咖云集“质在中国”卫星会 共同探讨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未来v4

合集下载

两位年轻中国芯片科学家的雄心:全新材料实现存算一体化 突破AI

两位年轻中国芯片科学家的雄心:全新材料实现存算一体化 突破AI

两位年轻中国芯片科学家的雄心:全新材料实现存算一体化突破AI算力瓶颈作者:来源:《海外星云》2020年第19期近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通过原子厚度半导体材料构建存储和计算单元》的论文。

该研究成果通过一种单一体系结构将逻辑运算和数据存储两种功能模块有效整合到了一起,这或许为更高效计算机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技术尤其适合用于人工智能计算。

来自中国的博士生赵雁飞、王震宇等亦参与了本次论文写作。

论文通讯作者Andras Kis及论文作者之一赵雁飞,她表示,本次研究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纳米级电子和结构实验室(LANEs)的Andras Kis教授最先发起并指导,同时Andras Kis也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生Guillherme Migliato Marega在赵雁飞等人的协作下,一起完成了上述新型計算存储二合一芯片的制备。

关于计算和存储,目前业界流行的做法是尽量缩短存储单元与计算单元的通信“路径”。

以目前排名第一的日本超算“富岳”所搭载的A64FX为例,其芯片就采用了融合CPU+GPU的通用架构,并且内置了7nm的HBM2存储器,每个芯片的内存带宽高达1024GB/s。

但问题依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存储单元和计算单元仍然是割裂开的,那么有没有可能将它们“合二为一”呢?我们目前用的计算机通常会在CPU处理数据,然后把数据传递到硬盘、或固态硬盘进行存储。

该模式已经运行几十年,但显然存在着更高效的方式,比如人类大脑。

它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机,大脑中的神经元,就可以同时处理和存储信息。

基于此,Andras Kis教授试图通过模仿人类大脑,来研发出存储单元和计算单元合二为一的芯片。

思路确定后,该团队采用二硫化钼(MoS2)作为通道材料,并将其用于开发基于浮栅场效应晶体管(FGFETs)的存储器中逻辑器件和电路。

在演示可编程或非门之后,FGFETs 作为适用于可重构逻辑回路的构建模块,可应用在更复杂的可编程逻辑上。

以奋进锋芒,见万物之“光”——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张辉

以奋进锋芒,见万物之“光”——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张辉

2023年9月 科学中国人 53以奋进锋芒,见万物之“光”——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张辉 郑 心 卫婷婷 2023年4月20日,“2022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正式公布,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辉领衔的研究成果赫然在列。

依托于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又名“羲和激光装置”“S U L F”) ,他们在首轮磨合实验中利用SULF-10PW激光轰击微米金属靶,在靶后法线鞘层加速机制下获得了截止能量达62.5MeV的质子束。

这一结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进入国际前列。

未来通过进一步优化,团队有望获得百MeV级的高能质子束,切实推动激光质子源在聚变能源、肿瘤治疗等重要领域的应用。

当获奖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回上海光机所时,张辉却恍然未知,“当时我正在羲和激光装置上开展激光打靶的相关实验”。

在他眼中,科研奖项或荣誉的取得从来都是成果的“附属品”,“只要研究成果足够值得推广,或能切实推动行业发展,赞誉自然纷至沓来。

不过即便如此,我的个人荣誉与成果落地的效用相比,分量也是微不足道的”。

因此多年来,他一直埋首在强场激光物理的研究一线,即便手下“操控”着世界上“最快的刀”“最亮的光”,甚至连太阳都难出其锋芒,他也甘当强光照射下站在“暗影”中的人。

“高能质子束的能量还有提升的空间”,惊喜过后,他很快便开启了对自己接下来职业生涯的谋篇布局。

在勠力前行中锚定理想“始于好奇,臻于志趣”,回头看,张辉成长、求学、投身科研的人生过往篇章大致可凝练为这8个字。

高中时期,理学学科的优异成绩让他萌发了一个继续研学的目标,但理学专业分支众多、覆盖面极为广泛,这时,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运动形式和规律的物理学,以其深厚底蕴吸引着张辉的注意。

于是,高二时,已经确定人生航向的他提前参加了高考,报考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2023年六安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2023年六安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2023年六安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针对对社区工作站及居委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培训内容不包括()。

A.维修资金的使用B.专业法律知识C.物业管理与当前形势任务D.物业管理矛盾和纠纷【答案】:A2.业主委员会任期届满前(),应当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会议进行换届选举。

A.三个月B.两个月C.一个月D.四个月【答案】:B3.大学三年级学生小路立志要考取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但她在应付日常学业和备考中顾此失彼,备受煎熬。

并出现了严重睡眠障碍。

学校社会工作者根据任务中心模式为小路提供个案服务。

下列做法中,能发挥有效沟通功能的有()。

A.明确介入服务的时间,方式和目标B.提升小路对自我规划的认识和理解C.引导小路了解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1/ 10D.鼓励小路用研究生的学业标准要求自己【答案】:B4.2005年6月5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标志发布,志愿者项目正式启动。

6月26日,北京奥组委宣布第29届奥运会主题口号()。

A.“点燃你的梦想,激发你的热情”B.“让世界更美好”C.“胜利永远属于拼搏”D.“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答案】:D5.我国197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 4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为9. 7%;1998 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239. 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31. 8%;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位,外贸依存度为73%。

这表明()。

A.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B.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越来越优化C.我国经济越来越脆弱D.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答案】:D6.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A.是商品且具有价值B.具有使用价值C.是由国家发行的D.能够广泛流通【答案】:A7.下列文种中具有任免功能的是()。

科学网中微子

科学网中微子

科技日报“中微子超光速”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发布时间:2011-10-17 | 2011年10月17日来源:科技日报作者:李淼:核查测量中的系统错误至关重要李淼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

从今年9月22日开始,就有一则消息开始在物理学界广泛流传:中微子在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前往意大利格兰萨索地下实验室的“旅行”中,竟然比光早到了60纳秒(10-9秒)。

如果实验结果被证实,将对现代物理学的一块基石——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带来极大冲击。

因为狭义相对论认为,没有任何物质能跑过光速。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说法旋即在科学界以及普通民众中间引起强烈反响。

整个实验工作的第一步始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内部一个充满氢气的大罐子。

科学家们首先剥夺了氢原子的电子,使其成为一颗质子。

随后,这些质子被一系列加速器接力加速,最后进入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设备内部运行。

随后,一些质子被以10微秒的脉冲形式射向一个石墨靶标并产生一束介子脉冲。

这些介子很快衰变成中微子,并穿越地层抵达格兰萨索的探测器。

在这里,OPERA,即采用乳胶径迹装置的(中微子)振荡项目,所采用的乳胶寻迹设备可以感知中微子的抵达。

根据现有理论,在从欧核中心飞抵OPERA设备的数毫秒间,其中一部分中微子将发生振荡变形,从μ中微子变为τ中微子,而OPERA实验的“初衷”正是对这种中微子振荡进行研究,试图追寻到τ中微子的踪迹。

但出人意料的是,科学家们发现,中微子比光“跑”得快。

测量中微子速度的难点在于如何精确地测量距离和时间。

在该研究中,距离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得到,误差为20厘米;时间通过GPS和铯原子钟测量得到,精度是2.3纳秒(一秒的10亿分之一)。

中微子实际传播了732公里,“旅行”时间为0.0024秒,计算结果表明,中微子的速度是299798454米/秒,比真空中的光速299792458米/秒快5996米/秒。

中微子“三剑客”追寻粒子世界的“隐世高手”

中微子“三剑客”追寻粒子世界的“隐世高手”

中微子“三剑客” 追寻粒子世界的“隐世高手”作者:来源:《高中时代》2019年第12期轻如尘、快似光,能够轻易穿过各种物体,还能时不时“变身”,中微子无疑是基本粒子世界里的“隐世高手”。

此外,它们或许还隐藏着有关宇宙大爆炸的绝世秘密。

正因如此,任何关于它们的线索都可谓是价值连城。

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迄今,人类研究中微子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但对其性质至今仍然没有详细的了解,甚至连其确切的质量也不清楚。

为此,科学家们新建了一些实验装置,希望能“掀起它的盖头来”。

中微子探测器需要一个极干净的环境:需要放在很深的地下,用岩石阻挡宇宙射线;需要泡在水中,用水来阻挡来自岩石、空气等的天然放射性。

位于广东的正在建设的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是中国前所未有的最复杂的高能物理实验装置,与目前最好的国际同类装置相比,它的规模大20倍,精度提高近一倍。

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于2015年开始建设,计划在2021年底完成探測器建造。

该装置包括位于地下700米的洞室、大型水池、一个装满2万吨液体和光电倍增管的中微子探测器,以及少量配套设施。

会发出闪光的液体是探测中微子的介质,当大量中微子穿过探测器时,偶尔会在探测器内发生反应,发出极其微弱的闪光,从而被光电倍增管捕捉到。

江门中微子实验旨在测定中微子质量顺序、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参数,同时也将研究大气中微子、太阳中微子、超新星中微子、地球中微子等。

测定中微子质量顺序不仅有助于理解微观的粒子物理规律,也将对宇宙学、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作出重大贡献。

深部地下中微子实验设在美国的深部地下中微子实验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费米实验室,包括一个巨大的中微子枪,会将质子加速到接近光速,使其粉碎,在终端每秒射出数万亿个中微子。

这些中微子将从费米实验室出发,沿直线前进,直到它们撞上第二部分——位于地下深处约一千六百米的桑福德地下研究设施,此处的探测器里装有约四万吨液态氩。

据悉,深部地下中微子实验能够更好地描述中微子振荡的特性,还能探测到银河系和邻近星系中超新星释放的中微子等。

邵亦波:终极之问

邵亦波:终极之问

邵亦波:终极之问邵亦波是一位中国工程学家,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设计师。

他在航天领域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成就。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提出了许多关键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在我看来,邵亦波所提出的终极之问是如何让中国航天事业不仅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在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也能取得突破。

邵亦波认为中国航天事业必须实现技术与市场的结合。

他指出,航天技术不仅应该为国家安全和科学研究服务,还应该为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做出贡献。

他强调航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赖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

这意味着航天科技需要更多地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通信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以推动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邵亦波提出了航天创新的重要性。

他认为,航天事业不能仅仅追求技术上的“赶超”,而应该在创新能力上取得突破。

他指出,只有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中国的航天事业才能实现真正的跨越发展。

他鼓励科研人员敢于尝试新的技术和新的思路,敢于挑战传统的观念和方法,以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向前发展。

邵亦波还强调了对人才的重视。

他认为,人才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他提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并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

他鼓励年轻人勇于追求航天科技的梦想,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给他们展示才华的空间。

邵亦波提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终极之问:如何实现技术与市场的结合,以及在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突破?他希望通过思考和努力,能够找到答案并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进行科研和创新,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并且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中国航天事业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全面崛起。

能源与材料(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讲与必刷题型精练(全国通用)

能源与材料(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讲与必刷题型精练(全国通用)

专题28 能源与材料【核心考点精讲】1、能源(1)概念:凡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都叫做能源。

(2)能源与能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能量则是物体做功本领的量度。

(3)生活中常见的能源:煤炭、石油、天燃气、汽油、柴油、热力、电力等。

2、新能源(1)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例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2)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能源的分类(1)产生方式角度划分一次能源: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例如,电能、乙醇汽油、氢能、沼气。

(2)是否可再生角度划分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获取的能源,例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

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

4、材料(1)当材料的微粒小到纳米尺寸时,材料的性能就会发生显著变化。

例如:提高强度、硬度,降低烧结温度,提高材料磁性等。

(2)超导材料:①电阻为零的材料。

②应用:可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如超导磁悬浮列车。

(3)半导体材料①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例如:硅、砷化家、锗等,具有单向导电性。

②应用:发光二极管、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机器人、条形码扫描器、微处理器等。

【必刷题型精练】1.(2022•广东中考)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电能是一次能源C.水力发电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太阳释放的能量是核裂变产生的解: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 错误;B、电能需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获得,是二次能源,故B错误;C、水力发电机发电时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太阳释放的能量是氢核聚变产生的,故D错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2年第41卷第3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进展高帷韬,雷一杰,张勋,胡晓波,宋平平,赵卿,王诚,毛宗强(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4)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 )因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排放产物仅为水、低温启动性好等多方面优点,被公认为下一代车用动力的发展方向之一。

然而,目前PEMFC 在耐久性和成本方面距离商业化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为攻克上述两大难题,需要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和进步。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从催化剂、膜电极组件、电堆到燃料电池发动机全产业链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梳理出单原子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特殊形貌催化剂、有序化催化层、高温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层间界面优化、一体化双极板-扩散层、氢气系统循环等研究热点。

文章指出,催化层低铂/非铂化、质子交换膜超薄化、膜电极组件梯度化/有序化、燃料电池运行高温化、自增湿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创新与突破。

关键词:燃料电池;催化剂;膜;膜电极组件;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发动机中图分类号:TK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613(2022)03-1539-17An overview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GAO Weitao,LEI Yijie,ZHANG Xun,HU Xiaobo,SONG Pingping,ZHAO Qing,WANG Cheng,MAO Zongqiang(Institute of Nuclear and New Energy Technolog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Abstract: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has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next-generation power sources for clean automobiles because of their advantages in efficiency,power density,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low temperature start ability,etc..However,the gap between the durability and cost of PEMFC and those of commercialization requirements is still large.To overcome the above-mentioned two major problems,joint efforts and progress of the entire fuel cell process chain are required.In this paper,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ntire PEMFC process chain,from catalysts,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ies (MEA),fuel cell stacks to fuel cell engines,are analyzed and classified reviewed,and research hotspots such as single-atom catalysts,non-noble metal catalysts,special morphology catalysts,ordered catalyst layers,high-temperatur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MEA interlayer interface optimization,integrated porous bipolar plates,hydrogen circulation,are introduced.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low/non-platinum catalyst layers,ultra-thin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gradient/ordered MEA,high-temperature operation and self-humidification of fuel cells ar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of which further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are urgently needed.Keywords:fuel cells;catalyst;membranes;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ies;fuel cell stack;fuel cell engine特约评述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1-2003收稿日期:2021-09-23;修改稿日期:2021-12-0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咖云集“质在中国”卫星会共同探讨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未来
11月9日,由全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和美国迈胜医疗系统公司(Mevion Medical Systems)共同举办的“质在中国——小型化、大趋势”小型集成化质子卫星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

迈胜医疗董事长田源博士和全域医疗董事长程政先生分别致辞,原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副处长何铁强对质子治疗发展提出建议。

会上,迈胜医疗总裁 James Meng 博士发布了 Mevion S250i 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系统(HYPERSCAN),全域医疗副总裁康世功先生发布了全域精准云放疗-质子系统(ACOS-PT)。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张福泉教授及美国Georgetown 大学医院肿瘤中心 Jonathan W. Lischalk 博士分享了小型集成化质子系统临床治疗案例,介绍了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的优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首席放射物理师胡逸民教授分析了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的发展前景。

专家合影
此次会议专家云集,中国放疗界泰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首席专家殷蔚伯教授,余子豪教授,徐国镇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放射肿瘤学系终身名誉教授申文江教授,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王绿化教授,国家肿瘤诊疗质控中心放射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李晔雄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助理、放疗科副主任戴建荣教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
院放疗科主任王连元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主任高献书教授,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夏廷毅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李金高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疗科主任魏启春教授,华西医院肿瘤综合中心主任陈念永教授,华西医院放射物理技术中心主任柏森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袁智勇教授,上海长海医院放疗科主任张火俊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医学装备部部长王培教授等放疗专家以及近200位放疗行业同道纷纷出席,会议现场座无虚席。

会议现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肿瘤放疗领域,Mevion 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系统解决了传统质子治疗系统占地面积大、投入成本与维护费用高的问题,引领了放疗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大咖云集卫星会
迈胜医疗董事长田源博士介绍,迈胜医疗在世界上率先研发出小型质子放疗系统,2012年获得美国 FDA 批准,在全球已有8台设备装机,在美国已运营的小型化质子系统的市场份额高达75%。

迈胜医疗小型质子放疗系统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治疗效果和性能价格比均佳,配备 Mevion 设备的质子中心创造了商业化运营的成功经验。

在近日召开的美国放射肿瘤学会年会 ASTRO 上,大型质子放疗系统已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小型质子放疗系统。

未来10年,将是中国精准放射肿瘤治疗的黄金时代,迈胜医疗将推进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应用,助力中国放疗事业的发展。

全域医疗董事长程政先生回顾了从业20多年的经历,他认为,社会科技生产力的进步将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过去20年是逐渐走向精准放疗的时代,
现在已逐渐进入精准云放疗的时代,而未来将是精准云放疗质子时代。

迈胜医疗拥有近20年精耕细作和深入科研的基础,其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系统稳定可靠,而全域医疗团队拥有20多年放疗行业服务经验,强强联手,一定能为专家、医生提供技术和运营平台,为中国放疗行业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国家政策与放疗行业发展的关系,原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副处长何铁强建议从三个“E”着手:一是“EVENT(案例)”,目前已有数千患者接受了小型化质子治疗,且疗效显著,建议行业同道共同努力,提高社会公众对于小型化质子治疗的认知水平;二是“EVIDENCE(证据)”,在临床工作中,将进一步提供有利的数据和研究证明小型化质子治疗的优势;三是“ENTIRE(整体)”,全域医疗和迈胜医疗的合作能够让更多患者得到优质、有效的治疗,这些价值需要更多地在政策层面予以体现。

总之,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的未来值得期待。

何铁强处长进行专题演讲
在新产品发布环节,迈胜医疗总裁 James Meng 博士首先发布了 Mevion S250i 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系统(HYPERSCAN),介绍了质子治疗的发展趋势和HYPERSCAN 的整体优势。

他指出,质子治疗系统小型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对比传统多室设备,Mevion S250i 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系统显著降低了成本、
占地及操作复杂性,实现更为直接、顺畅的质子束流传输。

目前,迈胜医疗质子治疗系统已在全球治疗近3000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迈胜医疗定义并引领了紧凑型质子放疗市场。

James Meng 博士进行新品发布
全域医疗副总裁康世功先生发布了基于质子治疗特点研发的全域精准云放疗-质子系统(ACOS-PT)。

他介绍,为了实现共同布局全国小型化质子中心建设、运营和管理服务,配合迈胜小型集成化质子系统的运行,全域医疗倾力打造了ACOS-PT。

这是在已经应用三年的全域精准云放疗基础上研发而成,可以实现机器质控、患者质控、质子治疗 AI 辅助功能,为患者提供治疗咨询服务,并实现质子中心医联体管理。

ACOS-PT 将为小型化质子治疗系统插上翅膀,共同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康世功副总裁进行新品发布
在临床应用方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张福泉教授介绍了关于儿童肿瘤放射治疗的思考。

他介绍,目前,儿童肿瘤发病率较高,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是儿童常见肿瘤。

国外研究显示,有1/3患者有3种以上毒副反应,60%的患者至少有一种毒副反应,近1/3患者毒副反应危及生命。

质子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损伤远远低于传统的光子治疗,是儿童肿瘤治疗的第一选择,值得在儿童 CNS 肿瘤的治疗中进行推广。

但质子放疗设备少,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

质子小型化后,所需空间小、能耗低,如果大型医院都能配备小型化质子放疗设备,更多的患者就能得到质子治疗,而张福泉教授相信这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福泉教授进行学术演讲
美国 Georgetown 大学医院肿瘤中心 Jonathan W. Lischalk 博士对超高速笔形束扫描技术 HYPERSCAN——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系统的临床治疗案例进行了分享,介绍了 Mevion S250i 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系统在美国 Georgetown 大学医院肿瘤中心的应用情况。

他指出,在临床效果方面,光子具有已知的严重、可预测且频繁发生的副作用。

过去质子主要用于前列腺、儿童和脑部肿瘤,未来会应用到更多的部位。

Georgetown 大学医院肿瘤中心在设备选型时,对比传统质子治疗设备,认为 Mevion S250i 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系统具有最小的设施占地面积、最低人员和运营要求、灵活适应患者流量增长和规模的能力、可集成在原有科室和癌症中心内等明显的优势,会引领质子治疗发展的未来。

Jonathan W. Lischalk 博士进行学术演讲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首席放射物理师胡逸民教授认为,Mevion S250i 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系统在设备占地面积、临床操作流程等方面是最接近于直线加速器的质子放疗设备,很适合在中国发展应用。

胡逸民教授进行专题演讲
未来,全域医疗和迈胜医疗将开展持续深入合作,不断推进小型集成化质子治疗系统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努力构建全世界最优秀的质子中心网络,提供公平可及的质子放疗服务,致力于提高中国肿瘤放疗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