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精心整理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一一、(共12分,每小题2分)1.A.B.夜寐C.成效D.沌沌2.A.B.C.嘉宾会晤常春藤游目骋怀D.点缀贻误镇静剂祟山峻岭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来的。
②外人每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
③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A.C.4.A.B.C.D.了一名囚徒。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普遍带着非常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在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
B.巴黎圣母院又称巴黎圣母大教堂,它以结构匀称、外型美观着称于世,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
C.作为上任第一年就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首位美国总统奥巴马,使经历了30年风雨的中美关系正走向成熟。
D.6.A.B.C.D.*二、按原文填空(任选4小题)(共8分,每空1分)7.(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月明星稀,。
,何枝可依?(3),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4)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5),而不知其所止;,羽化面登仙。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翻译句子(任选5小题)(共10分,每句2分)躬悼(2)背度(3)意致(4)适性译文:(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察盛译文:(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凌译文:奇。
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出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高一语文必修上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上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B.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C. 桀骜不驯(jié ào bù xùn)D. 踌躇满志(chóu chú mǎn zh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B. 由于他勤奋好学,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我们应该避免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他像一只猛虎一样勇猛。
C. 月亮躲进了云层。
D. 那座山像一位老人,静静地守护着村庄。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月,冬天的雪。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勇敢。
D. 我们既要学习知识,也要培养能力。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B. 他的成绩为什么这样好?C. 他为什么能这样勤奋?D. 他为什么能这样成功?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C. 我们难道不应该勤奋工作吗?D. 难道我们不应该勤奋工作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像闪电一样快。
D. 他跑得像箭一样快。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既聪明又勤奋。
B. 他聪明且勤奋。
C. 他聪明,勤奋。
D. 他聪明,且勤奋。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颗星星一样闪耀。
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恣意妄为B. 恣意妄为漠不关心C. 沉鱼落雁漠不关心D. 漠不关心恣意妄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B.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C. 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
D.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是:A. 严格严谨B. 严肃严重C. 严肃严格D. 严谨严格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B. “这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C.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散步吧!”D. “我昨天买了一本书,书名叫《百年孤独》。
”5. 下列词语中,与“春风化雨”意思相近的是:A. 润物无声B. 雨过天晴C. 风和日丽D. 金碧辉煌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是:A.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比喻)B. “这个苹果真甜,甜得像蜜一样。
”(夸张)C. “他像一只蜗牛一样慢慢地爬行。
”(拟人)D. “这个湖的水清澈见底,就像一面镜子。
”(比喻)7.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好高骛远B. 胸有成竹C. 精益求精D. 融会贯通8.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是:A. 原句:她认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变换后:她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为她认真学习。
B. 原句: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老师讲课。
变换后:老师讲课,同学们都在认真听。
C. 原句:他拿着一本书走进教室。
变换后:走进教室,他拿着一本书。
D. 原句: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两遍。
变换后:我已经读了两遍这本书。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由于他努力工作,所以得到了老板的赏识。
B. 他的成绩提高得很快,这得益于他的刻苦学习。
高一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试题

2021-2021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汉语文试卷〔满分是100分考试时间是是120分钟〕一、根底局部〔此题一共10道小题,每一小题3分,一共30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汲.取〔jí〕害怕..〔qiè〕胜券.在握〔juàn〕B、商酌.〔zhuó〕蓬蒿.〔gāo〕获益匪.浅〔fěi〕C、称.职〔chèng〕克.扣〔kè〕沥尽心血.〔xuè〕D、襁.褓〔qiăng〕淳.朴〔chún〕不可磨.灭〔mó〕2、以下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哪一项〔〕A、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非常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选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决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既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齐美。
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创造使消费本钱大大降低,所以被各大企业。
②在现实中盲目模拟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说明他才能太低。
③分别在即,教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您三年来的关爱?A、采用鉴赏无微不至B、采用鉴赏无所不至C、沿用鉴定无所不至D、沿用鉴定无微不至4、以下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均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敦促HY政府认清形势,悬崖勒马....,立即停顿在钓鱼岛的一切HY行为。
B、近二十年来,各种语文教学方法纷纷涌现,有的获得了宏大的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C、顾老板搞装潢发了财,就目中无人起来,待人接物总是侧目而视....,不屑一顾的样子。
D、苹果公司已于9月12日正式发布新一代iphone6手机,消费者却对此反响平平,由此可见,iphone系列已经不再是炙手可热....的电子产品了。
5、依次填入以下横线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承受平淡,收藏精彩,她是一个完好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成功失败,她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高一语文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的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世界各地多种文化的接触引起了人类心态的诸多反应,这些反应提出了这样的迫切要求,即人们要求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生活?这样生活有什么意义?也就是人类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始要知道我们各个文化是哪里来的,怎样形成的,它的实质是什么,它将把人类带到哪里去。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必修上册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3·江苏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
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斋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
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
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
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
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
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
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往往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
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
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
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书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
它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
书斋有三大特点。
一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
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
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
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
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进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
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
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
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
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
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帖画卷。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检阅我们的家底:(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空旷(guǎng) 跛脚 (b) 倒坍(tān) 相形见绌(chū)B.蜷缩(qun) 吞噬 (sh) 惬意 (qi) 恪尽职守(k)C.峥嵘(zhēng) 笔杆(gān) 刹那 (sh) 浅尝辄止(zh)D.眩晕(xun) 骸骨(hi) 饿殍(f) 猝不及防(c)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春夏之交,群峰碧绿,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从新长的桉树,枝桠上翘,新芽竟长,欣欣向荣。
B.我沿着第五大街散步,只看看万花简般五光十色的景象。
我确信,那些活动在人群中的妇女的服装色彩一定是一副决不会令我厌烦的华丽景象。
C.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披露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结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D.信息产业部21日起动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系列活动,活动将持续一年,全面治理互连网.移动通信网上违法不良信息,倡导网络文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
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B.人类用食物作为诱饵,许多小鸟都在劫难逃。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对此真实的写照。
C.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代表和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表现出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D.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林芝市2017-2018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一卷一、基础知识(本小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下列汉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管辖.(xiá)矗.立(chù)河畔. (bàn)桥墩.(dūn)B.痴.迷(chī)修葺.(qì)满载.(zǎi)假寐.(mèi)C.慰藉.(jí)谦逊.(xùn)入场券.(quàn) 窈窕.(tiáo)D.红硕.(shuò)笙.箫(shēng)霹.雳(pī)憧.憬(chōng)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奋不顾身卧新尝胆附庸风雅鬼迷心窍B.晶莹剔透永垂不朽高山峻岭一席之地C.从容不迫断断续续俯首粘耳过眼烟云D.默默无闻寸步难行隐隐约约心花努放3.下列各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颜: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
流光溢彩:流动光辉,散发光彩。
B.致意:表示问候之意。
宽宏大量:形容非常能宽容他人。
C.来之不易:很容易得到。
如痴如醉:形容非常沉迷。
D.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奉献有大小,精神无高下”,我们不会拒绝平凡的奉献。
,,,。
只要人人“帮一点”,世界就会充满爱。
①“一点”固然微小,但滴滴雨露润心田,涓涓细流汇成海②社会的温暖与和谐,正是由一点一滴的爱心汇聚而成的③轰轰烈烈的奉献固然可贵,普通普通的奉献同样精彩④更不能吝啬自己的爱心⑤由此而言,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藐视自己的力量A.③②⑤④①B.④②③⑤①C.④①②⑤④D.④①②③⑤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从信息角度看,真话和假话同样可以具有最大的一定信息量。
从社会角度看,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真话,有可能获得最佳表达效果,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假话,其表达效果等于零。
这是人所皆知的常识,是言语表达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A.因为只有才却B.因为只要就也C.但是只有才也D.但是只要就却6.下面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他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准确。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正走着,老余突然指着前边叫了起来:“看,梨花”!D.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和那充满热情的“请进”二字,都出自那哈尼小姑娘之手。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目前的中国足球队人才短缺,竞争机制不完善,个别队员恃才无恐,出现了职业道德与经济收入没有同步增长的怪现象。
B.铜、铝、锌被禁锢在火山岩凝固成的石头里,所以一般要发现它们是比较困难的。
C.他背着妈妈和哥哥去网吧玩游戏了。
D.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国际油价近日连破新高,由于价格属性的变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势还很难_______。
②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亮剑》播出前并未_______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为了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③一个合格的人大代表,_______要思考重大的原则问题,_______要敢于在涉及这些问题时提出和坚持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性意见。
A.捉摸大事既/更B.琢磨大事既/更C.琢磨大肆不仅/也D.捉摸大肆不仅/也9.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有些学生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讲排场,比阔气,爱摆谱。
B.从铅笔刀的刀口吐出的小小刨花,多像落叶,轻舒漫卷。
C. 自从进入信息时代, 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让人们应接不暇。
D. 夏夜, 柳丝是些温柔低垂的睫毛, 在月光里睡着。
10.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徐霞客出游,主要是靠自己徒步跋涉,而他所到之处又多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危崖,洪流,洞穴,狂风暴雨,丛林绝径,有时真是出生入死。
A.走踏穿顶登B.登涉探冒行C.攀踏登迎走D.行探走穿攀11.选择下面横线处补充诗句不正确的一项()A.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D.望长城内外,顿失滔滔。
第二卷(共67分)二、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27分)优等生的自卑吴志翔①我曾经在学校里体验过作为—名优等生的骄傲感。
当时还流行在全班甚至全校根据成绩排名次的做法,两三年时间里,我几乎毫无争议地牢牢占据着榜首的位置。
那时候我真是风光无限,有一次在全市大赛上获奖以后,进教室时同学们如众星拱月一般将我围在中间。
平时,常常有同学送给我看他自己订阅的杂志,耐心地等着我一块儿去食堂,只要我招呼一声,也总是有人乐意跟我去打乒乓球或者到河边散步。
当然,我也是老师眼里的红人。
②但是,除了我自己,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相信,我的心里埋着深深的自卑。
我一直觉得,自己除了会读书、考试成绩好之外一无所长。
我羡慕有同学能下一手出色的围棋或象棋,我羡慕有同学在全校运动会上百米跑的那种风采——最后冲刺时在现场掀起的那种欢呼对我来说太陌生也太有诱惑力了,还有能轻松做二三十个腹部绕杠的同学、能说几句话就逗得别人前仰后合的同学……我厌恨自己其实是一个多么平庸而且乏味的人。
③有一个高个子同学乐平,此人身上有一股不羁的潇洒劲儿,每次班级活动都是最活跃的,组织能力也超强。
更难得的是,这么一个略微带点痞气的人,学习成绩也很不赖。
当然跟我相比还是逊了那么一筹。
大概也正因为此,我一直觉得他斜视我的眼光里有一点点敌意。
我记得有一个晚上,在二三十人一间的大寝室里,他用一贯看不起人的口气在那儿对另一个同学说:“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听了以后马上就心虚地以为他是在讥讽我。
因为就在那天傍晚,班主任直接任命我为校刊的副主编,我的心里满是战战兢兢,觉得像乐平这样的人肯定不服气。
但是我当时什么也没说,只是有点难受、又有点不安地入睡了。
④转眼高中毕业20年了,我跟乐平早已成为很好的朋友。
聊天时说起往事,他怎么也不相信我居然还会自卑。
他说他才自卑呢,表面上嘻嘻哈哈,但也曾暗中发力试图冲击我学习上的霸主地位,但每一次都失败了,眼看我似乎在不经意之中斩获一个个奖项,他也逐渐从嫉妒变成了佩服。
他说之所以不太跟我说话,就是因为我不太跟他说话。
⑤他还说,如果那些成绩不佳的同学知道我那么羡慕他们,恐怕也不至于自动把自己归入“差生”的阵营,觉得中学几年了无意趣了,因为他们能从优等生的自卑感里收获一点自信,在“分数至尊”的畸形校园环境里也多少能体验到一丝成就感。
⑥如果你羡慕优等生,那么请相信你自己一定也有值得他羡慕的东西,。
这个世界上的尺度永远不会是单一的,你根本无须自卑。
如果你是优等生,当然也没有必要太苛求自己的完美,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
但倘若心里会冒出一点点的自卑感,那也未尝不可,这点骄傲感背后的自卑感可以提醒你,你没什么好膨胀的,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考场上暂时的领先者而已,真正的挑战永远在考场之外。
12.写出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分)软肋:。
13.根据文中内容,写出“我”作为优等生风光无限的具体表现。
(4分)14.在校时,高个子同学乐平对“我”的态度是怎样的?当时他为什么不太跟我说话?(6分)15. 在普通学生的眼中,优等生充满了自豪感和优越感,为何文中的“我”还会自卑?这自卑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16.联系上下文,从下面选项中选取符合文意的一句放回⑥自然段的横线处。
(只写序号)()(3分)A.是牡丹就要盛放 B.野百合也有春天C.没有雄鹰不想搏击长空 D.鸿鹄亦当高翔17.第⑥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18.读完此文,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
(4分)三、作文(40分)19.请以“那年,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3)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5)不得抄袭。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高一年级藏文班汉语文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选D;A妖娆(ráo)河畔(pàn) B满载(zài) C慰藉(jiè)窈窕(tiǎo)2.选B;A项卧薪尝胆 C项俯首帖耳 D项心花怒放3.选C;来之不易:很不容易得到。
4.选A;5.选C;因为只有才也。
6. C7.选D;A项搭配不当,职业道德不能说增长。
B项语序不当,“一般”应移到“是”前。
C项句子产生歧义。
8. 选A;琢磨:思索、考虑。
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
大肆:无顾忌地<多指做坏事>;大事:大力从事。
“既/更”比“不仅/也”在兼顾两个方面的基础上还多了一层强调后者的作用,语义更有强调的意味。
9.C10.B11.D二、阅读题:12.弱处,不足,缺点,毛病13.有一次在全市大赛上获奖以后,进教室时同学们如众星拱月一般将我围在中间。
平时,常常有同学送给我看他自己订阅的杂志,耐心地等着我一块儿去食堂,只要我招呼一声,也总是有人乐意跟我去打乒乓球或者到河边散步。
14.原因:因为太过渴求完美(追求完美),对自己不满足,(或者:觉得“自己除了会读书,考试成绩好之外一无所长”。
表现方面:(1)羡慕同学的长处(厌恨自己的平庸);(2)对能冲击自己的人感到胆怯。
15.逐渐从嫉妒变成了佩服。
之所以不太跟我说话,是因为我不太跟他说话。
16.B17.答: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1分)作用示例一:叙议结合,在前文叙述“我”作为优等生的自卑、时时羡慕别人长处的基础上,结尾水到渠成地引出作者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点明所述之事的深意。
示例二:卒章显其志,点明主旨,人无完人,不管优等生还是“差生”都不必太过自卑,人生处处有考场,深化了文章中心。
(作用必须结合文章内容分析)18.(第一问)“我”是一个成绩优秀而又能认识到自身不足、渴求完美、积极向上的人。
(第二问)示例一: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管成绩优秀与否,我们都无须自卑,优等生自有不足,“差生”亦有闪亮之处。
这个世界不以学习成绩论英雄,只要我们努力,就能成为别人心中的“优等生”。
示例二:我是个成绩不大理想的学生,但我不会自卑,我有我的优点长处,我会努力进取,自信生活,因为野百合也有春天。
示例三:我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我不会骄傲自满,我要善于发现自身不足,同学间相互学习,因为真正的挑战永远在考场之外。
三、作文1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