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通气
高频通气

2. Interregional Gas Mixing The time that alveolar units take to fill during ventilation depends on their compliance (C) and resistance (R) to airflow: T = R x C
4. Asymmetric Velocity Profiles Turbulence, accentuated velocities and swirls of gas all occur at the bifurcations in the airways which results in greater gas dispersion. At higher frequencies, inertial effects become more marked and the velocity profiles are more exaggerated. The net effect is, that even though bulk axial flow is low with ventilatory modes such as HFOV, the altered velocity profiles and interactions which occur in a branching system, result in greater gas dispersion.
3. Augmented Dispersion (Taylor Dispersion) Gas dispersion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xial velocity profile and radial diffusion of gases in motion.
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高频通气(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HFV)是指通气频率超过150次/分(2.5 Hz, 1 Hz=60次/分)的通气方式。
高频通气是1959年由Emerson首次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衍生出多种高频通气方式。
一般按照其气体运动方式将高频通气分为五类:1.高频正压通气(high frequency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HFPPV)2.高频喷射通气(High frequency jet ventilation,HFJV)3.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4.高频阻断通气(High frequency flow interruption ventilation,HFFI)5.高频叩击通气(High-frequency flow interruption ventilation,HFFI)高频振荡通气以其可清除CO2、不易引起气压伤、小潮气量、操作简便、副作用少的优点,在近年来逐渐成为高频通气的首选。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高频振荡通气在儿科已经成为儿科重症治疗的首选通气方案之一,在ARDS、支气管胸膜瘘等疾病的治疗中,也逐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其余四种通气方式由于各自的不足,在临床使用中越来越少见。
一、高频振荡通气(HFOV)概述1972年Lukeuheimer等人在心功能研究试验中发现,经器官的压力振动可以使狗在完全肌松的情况下维持时间氧合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正常;与此同时,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Bryan及Bohn等发现应用活塞驱动振荡器对健康狗进行研究时发现,在高频率、低潮气量及远端气道极低压力的时候,动物可维持正常的CO2分压及O2分压,由此开始了人们对高频振荡通气机制的探究。
早期的高频振荡通气仅仅直接在气道上加用振荡器,后来发现这种方法短时间内虽然可以保证氧合和通气,但是长时间使用会造成严重的二氧化碳潴留。
何谓高频通气有何临床意义

何谓高频通气有何临床意义【术语与解答】①一般认为超过人体正常呼吸频率4倍以上的低潮气量正压机械通气称之为高频通气;②高频通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人工呼吸(通气)方法,虽高频通气所提供的潮气量小于、等于或略高于机体的解剖死腔量,但提高若干倍呼吸频率仍可维持机体正常的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 ;③高频通气所采用接近或低于解剖无效腔的脉冲气流,气体以高频、快速、低容量通过喷射细导管(或粗针)经呼吸道进入肺泡;④高频通气时胸内压仍为负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压均无明显变化,肺动脉楔嵌压变化甚小,这在传统的正压通气时则是不可能的;⑤高频通气频率可设定为每分钟60~100次或更高,而潮气量则小于或相当于解剖无效腔,然而该小潮气量可完全保障机体有效通气和换气,这似乎与浅快呼吸不利于气体交换的观点相矛盾;⑥这种小潮气量情况下就能保证机体良好的通气,这在临床上与远远大于死腔量的常规经典通气潮气量相违背的通气方式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通气效果;⑦通常不同年龄段其正常的呼吸频率存在差异,而实施高频通气尚无统一的标准;⑧根据高频通气的原理,一般分为4种类型通气模式:即高频正压通气、高频喷射通气、高频射流阻断通气与高频振荡通气,而高频振荡通气是目前公认较为理想的高频通气技术;⑨高频通气与传统普通通气的区别在于使用小潮气量和高呼吸频率,气体的运输主要依靠气体分子的弥散,在呼吸道中形成高速且同轴心气流,使中心部分气体分子输送至远端的肺泡。
1. 高频通气机制其真正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仍是提出了一些假说,一般认为:①高频通气其回路是开放的,在快速喷射气流时可产生“文丘里”效应,即进入呼吸道内的气体虽是小通气量,但其气流是连续不断(频率快)的抵达肺泡,小流量的氧分子通过肺泡而持续不断地进入肺毛细血管循环;而机体代谢的二氧化碳透过肺泡且弥散很强,极易排出体外,故两者在高频通气期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②高频通气的振动频率为3Hz~5Hz(180~900次/ 分),该频率范围与人体肺脏的共振频率相同,当肺脏处于共振情况下,小呼吸道阻力最小,在一定的平均呼吸道内压共同作用下,高频振荡通气较其他类型的高频通气更容易使气体进入和排出肺泡;③高频通气每次通气量(潮气量)决定于气流速度、喷射持续时间及“卷入”气量;④高频通气的原理与通常情况下的通气原理不尽相同,其气体交换的机制非常复杂,有人认为和气体对流的加强及气体分子扩散加速有关,但确切机制尚待于进一步阐明。
高频通气

【调节参数】
低氧血症 上调FiO2 上调MAP,使氧合改善或根据胸廓振动幅度调整(一 般要 求振动至脐根部,氧合仍不能改善者可至腹股沟处)
高碳酸血症 上调振幅 下调呼吸频率 上调MAP
【患者病情的观察】
• • • • • • 呼吸机实时参数变化 血气分析结果 胸壁振动 自主呼吸 血压与尿量 心率与外周循环
HF JV可起控制呼吸、持续正压辅助通气、间歇正压
【临床生理 】
HFJV的供氧浓度
与喷射气量有关: 吸入FiO2随喷射气量的增加而增高,喷射气量 10L/min分以上时,FiO2可达80%以上; 与和喷射管所在的位置有关: 高压氧驱动时,如喷射气源和喷射气量相同, 气管外喷射比气管内喷射的FiO2约高5%,这与前者 喷射时卷入的空气量(venture效应)较少有关;
目前HFPPV 多采用气阀法,即以高频气动 阀控制气流,定时将气体送入吸气管内。通常 选用的通气频率为60~120 次/min(1~2Hz),潮 气量为3~5ml/kg,吸气与呼气时间比<0.3。
【高频振荡通气(HFO) 】
●
高频振荡通气(HFO) : 通过活塞泵的往返运动或扬声器的震动
波促进气体进出气道。震动频率高达300~ 3600 次/min(5~60Hz),潮气量1~3ml/kg。高 频通气的潮气量虽低,但其通气频率较高,可
【调节参数】
工作压力:
成 人 宜 0.08—0.14mpa 儿 童 为 0.06—0.1mpa 最 大 不 超 过 0.3mpa 一 般 不 超 过 0.2mpa 常 用 工 作 压 力 0.1mpa 通气频率:10—150次/分。 , , , , 。
【调节参数】
• 驱动压(DP):0.5~1Kg/cm2
德尔格高频通气小册子

德尔格高频通气小册子说到德尔格高频通气,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这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别着急,我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保证让你听了不犯困,也能学得进。
高频通气,说白了就是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帮助那些呼吸困难的病人,或者说在手术过程中,确保他们的呼吸不受影响。
你可能会想,医院里的各种仪器看起来都很高大上,但你知不知道其实这些仪器就像我们的“超能力”,帮助医生们解决了很多看似难以处理的问题。
咱们先说说什么是“高频通气”。
想象一下,如果你跑步喘不过气来,你就得不停地加大呼吸的频率,才能让自己不至于窒息对吧?不过,这个过程对人来说可不是小事,需要调整得很精准才行。
那么在医疗里,高频通气就是用一种更频繁、更短促的方式,帮助病人呼吸。
它就像一个“呼吸小助手”,可以通过快速而规律的气流,给肺部带来新的氧气,同时又能把废气排出去。
通俗点讲,简单的比喻就是它让病人的肺部“跳个快节奏的舞”,确保氧气供应不断。
而德尔格这个品牌,大家可能有听过吧?这个名字在医疗界挺响的,尤其是高频通气这个领域。
它的设备就像是赛车里的发动机,技术特别领先,精确度也是没得说。
用它的设备,病人不仅呼吸更顺畅,医生也能更轻松地监控整个过程。
这就像开车,车速过快不一定好,过慢也不行,得有个“黄金速度”。
德尔格的高频通气设备,就是找到了这个“黄金速度”,确保气体交换既高效又安全。
你可能会问,这设备真有那么神奇?嗯,要是你见过那种病人呼吸急促,或者在手术台上因麻醉无法自主呼吸的场景,你就能明白这种设备有多重要了。
高频通气不仅能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还能减少肺部的损伤,就像给肺部做了个温柔的“SPA”。
一方面,它让氧气的输送更加平稳;另一方面,它也减少了肺泡过度膨胀的风险,真是个多面手。
更有意思的是,德尔格的高频通气设备还有一个很牛的特点,就是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通气的参数。
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传统的通气方式可能不够灵活,而德尔格的设备可以像量体裁衣一样,调得刚刚好。
高频通气技术实施方案

高频通气技术实施方案一、技术背景。
高频通气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呼吸支持技术,它通过快速的气道通气和较短的吸气时间来改善气体交换,减少肺泡过度膨胀和塌陷,从而改善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
在临床上,高频通气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ARDS、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中。
二、实施方案。
1. 适应症筛查。
在实施高频通气技术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适应症筛查。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顽固性低氧血症、呼吸频率高于60次/分钟、呼吸肌疲劳等。
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可以考虑实施高频通气技术。
2. 设备准备。
在实施高频通气技术时,需要准备相应的设备。
包括高频通气机、氧气供应系统、呼吸气道管理工具等。
在准备设备时,需要确保设备完好,操作正常,以确保技术实施的顺利进行。
3. 患者准备。
在实施高频通气技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准备。
包括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意识等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病情变化,以及进行必要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同时,需要告知患者及家属高频通气技术的操作流程、可能的不适反应及处理方法,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4. 操作流程。
在实施高频通气技术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
包括设置合适的通气参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机器的工作状态,及时调整通气参数以保证通气效果。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5. 注意事项。
在实施高频通气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避免气道压力过高,以免损伤肺组织;②避免气道压力过低,以免影响通气效果;③避免过度通气,以免导致呼吸性碱中毒;④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通气参数。
三、总结。
高频通气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呼吸支持技术,它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实施高频通气技术时,需要严格遵循适应症筛查、设备准备、患者准备、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技术实施的安全和有效。
希望本文提供的高频通气技术实施方案能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提高技术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高频通气

高频通气的应用上海市儿童医院陆际晨邵世昌综述吴明漪校常规机械通气(CMV)无论采用间歇正压(IPPV)或持续正压(CPAP),均以较大的潮气量使肺间歇节律性地扩张,主要是通过对流来达到有效的气体交换。
高频通气(HFV)则以比解剖死腔量还小的潮气量和极局快的频率(1-40HZ)进行通气,使气体在气道内更彻底地弥散。
从而迅速排除CO2,提高PaO2,在较低的气道平均压下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
虽然CMV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有肯定的效果,可产生与自主呼吸相似的通气,但其肺内压和经肺压与自主呼吸相比并不相同。
在某些严重肺部疾病,尤其新生儿、未成熟儿患呼吸窘迫综合症。
1970年前,肺透明膜病(HMD)婴儿应用CMV的病死大于60%,体重低于1500克的呼衰婴儿,其治疗效果更差。
这些问题导致临床医师和技术人员探讨新的通气技术—HFV。
正常人通过传导对流及弥散的联合作用使气体在大气和肺泡间交换,气体到达终末细支气管时,传导速度减慢而转为弥散为主。
肺部疾患可能影响这两个过程,如果局部阻力及顺应性改变而时间不变。
可引起传导气流不正常,终末细支气管结构破坏,可增加弥散距离,在呼衰病人应用CMV固然可增强气体的传导对充,但不能增强弥散力。
只能进一步提高通气压力来改善通气效果。
但是高的气道压力又可使气体分布不一致的肺进一步遭受损害,甚至发生气胸,纵隔气肿及在婴儿造成永久性支气管发育不良。
采用HFV,既能有效的改善通气,又避免大潮气量和变通气压力的危害,已有大量实验和临床报告。
一、高频通气分类据频率范围分类:HFV可分为高频正压通气(HFPPV)、高频喷射通气(HFJV)、高频振荡通气(HFO)。
二、高频通气优越性与CMV相比,HFV有以下优点:1、由于潮气量接近甚至低于估计解剖死腔量,HFV期间平均和最大气道压较低,因而对心血管系统的压迫作用小。
2、CMV时较慢的频率和较大的潮气量,常伴较高的最大扩张压(PIP),可破坏肺的上皮细胞,引起较多的蛋白漏出,并易引起气压伤,HFV则能在较低的PLP达到良好的气体交换,从而减少气压伤的发生,这点在儿科,尤其新生儿呼吸管理中特别主要,在肺顺应性较差的病人较早地使用HFV可防止肺泡破裂。
高频通气原理

高频通气原理
高频通气是指呼吸频率>150次/min的通气方式,是一种和以往机械通气理念完全不同的通气技术,而非只是通气模式。
其基本方法是采用高于正常的通气频率和低于正常下限的潮气量来进行通气。
高频通气按照气体运动的方式可分为五类:高频正压通气、高频喷射通气、高频振荡通气、高频阻断通气以及高频叩击通气。
其中,高频喷射通气通过高频电磁阀、气流控制阀、压力调节阀和喷嘴将高频率、低潮气量的快速气体喷入气道和肺内。
高频振荡通气(HFOV)通气回路在高速气流基础上通过500-3000次/min的高频活塞或扬声器运动将振荡波叠加于持续气流上;少量气体(20%-80%解剖死腔量)送入和抽出气道,产生5-50ml潮气量(2.4ml/kg,大于死腔2.2ml/kg)。
HFV气体交换机制包括:直接肺泡通气、对流性扩散、并联单位间气体交换、纵向(Taylor)分布、摆动呼吸、非对称速度分布、心源性混合和分子弥散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参数及其调节—振幅(△P)
• 振幅的选择不宜过高,一般小于40%(有 一些研究报道采用10~80,平均45cmH2O) 。选择振幅还要考虑不同品牌机器的特点 。如果选择的振幅已足够大,PaCO2仍很 高,最好的办法是监测潮气量究竟有多大 ,看是否存在痰堵、呼吸机不能有效振荡 。
• 初始设置为100%,之后应快速下调,维持 SaO2≥90%即可; • 也可维持CMV时的FiO2不变,根据氧合情 况再进行增减。当FiO2>60%仍氧合不佳则 可每30~60min增加MAP3~5 cmH2O。
二、参数及其调节—参数调节
• 患儿生命体征稳定,面色红润;经皮血氧 饱和度>0.90;血气分析示pH7.35~7.45, PaO2>60mmHg(8.0kPa);X线胸片示肺 通气状况明显改善;此条件下可逐渐下调 呼吸机参数。
二、参数及其调节—参数调节
• 当MAP≤15cmH2O时,先降FiO2至 0.6,再 降MAP;当MAP>15cmH2O时先降MAP再 调 FiO2 。参数下调至FiO2≤0.4, MAP≤8~10cmH2O, △P ≤30cmH2O,pH 7.25~7.45,PaCO2 35~50 mmHg,PaO2 50~80mmHg时可切换到CMV或考虑撤机。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通气分类 (气道内高频压力/气流变化;主/被动呼气) • 高频喷射通气(HFJV) • 高频振荡通气(HFOV) • 高频气流阻断(HFFI) • 高频正压通气(HFPPV)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 HFOV是目前所有高频通气中频率最高的一 种,可达15~17 Hz。由于频率高,其每次 潮气量接近或小于解剖死腔,其主动的呼 气原理(即呼气时系统呈负压,将气体抽 吸出体外),保证了机体CO2的排出。侧枝 气流可以充分温湿化。因此,HFOV是目前 公认的最先进的高频通气技术。
要能处乱不惊
学会宽恕他人
要有几个知心朋友
常和别人保持合作
并从中得到乐趣
二、营养管理
• ○肠内营养
– 早期:母乳微量喂养(鼻胃管) • 生后2天,微量喂养(10-20ml/kg/d) – 中、后期:母乳+早产儿配方乳
• 养(PICC)
– 营养方案: 最好能够有点男欢女爱, 呵呵…… • 根据2006年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 目标血气(导管后)spo2 88-96%,Paco2 40-55mmHg,对肺漏、过度扩张、CLD可用 容许性高碳酸血症可维持PH7.25,但氧合 正常。
二、参数及其调节—平均气道压(MAP)
• 选择合理的FiO2,根据监测的SaO2从 5cmH2O(0.490kPa)逐步上调MAP,直到 SaO2满意为止(95%~96%),最后根据胸 片肺膨胀情况和PaO2(60~90mmHg即 8.0~12.0kPa)确定MAP值
HFOV减少机械通气肺损伤的机制
CMV引起肺损伤的机制 • 气压伤:气道高压力引起的损伤 • 容量伤:肺泡过度充气和气体分布不匀 • 闭合伤:肺泡重复打开/闭合 • 氧中毒:高浓度氧气吸入 • 生物伤: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的损伤
HFOV减少机械通气肺损伤的机制
• 生理性呼吸周期消失,吸/呼相肺泡扩张和回缩过 程中容积/压力变化减至最小,对肺泡和心功能的 气压/容量伤及心功能抑制明显降低。 • HFOV通过肺复张,最佳肺容量策略,使潮气量 和肺泡压明显低于CMV,同时可在较低的吸入氧 浓度维持与CMV相同的氧合水平,从而减轻了氧 中毒的危险性。
四、HFOV的临床应用—临床监测内容
• 物理体征 ★自主呼吸:强弱、节律;高频振荡下不是潮气 呼吸音,听诊主要鉴别两侧呼吸音是否对称 ★肺容量:胸廓周径,肝在右侧肋下的位置,腹 胀和腹围 ★心功能:观察心率、血压和末梢循环状态,必 要时可停振荡频率,在持续气道正压情况下行心 脏听诊,判断其心音强弱
四、HFOV的临床应用—临床监测内容
• 持续经皮氧饱和度和CO2监测 • 动脉血气分析 HFOV 治 疗 开 始 后 4 5 ~ 6 0 min;8h 内 q2h;24h 内 q4h;>24h q8~12h。主要参数改变后,1h内须进 行监测或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无创监测 • X线胸片 HFOV治疗开始后的4h内;第1d时q12h,5d内 q24h,以后隔天或酌情
尊重弱者
偶尔放纵自己一下
四、贫血治疗
• • • • •
入院第15天 输注悬浮红细胞 铁剂:第19d, 4mg/kg 2次/天 维生素D:第16d, 400iu 1 次 /天 维生素E: 第7d, 10mg 2 次 /周
具备胆识和勇气
最后,不要财迷
• 祝您: • 拥有一个
• 快乐的
• 人 生!
如生后感染性肺炎以及PPHN 。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高肺容量策略
• 使MAP比 CMV时略高,在肺泡关闭压之上,促进萎陷的 肺泡重新张开,即肺泡复张,并保持理想肺容量,改善通 气,减少肺损伤。
要避免过度肺膨胀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低肺容量策略
• 即最小压力策略。先将频率置于10Hz(600 次/min),设置ΔP,初始为35%~40%,根 据PCO2值调整ΔP,一旦ΔP选定,调节 MAP,使其低于CMV时的10%~20%,调 整中应保证血压和中心静脉压正常。一旦 FiO2<60%,氧合正常,PCO2正常,开始 下调MAP。
二、参数及其调节—频率(F)
一般用10~15Hz,体重越低选用频率越 高。体重 0.5-2KG:15HZ, 较大婴儿或有气道阻力增 加: 5-10HZ,HFOV 和 CMV 不同,降低频率,可 使VT 增加,从而降低PaCO2。
通常情况HFOV不根据PaCO2调整频率。 在HFOV治疗过程中一般不需改变频率。
二、参数及其调节—平均气道压(MAP)
MAP 的 初 始 设 置 较 常 规 机 械 通 气 ( CMV) 时 高 2 ~ 3 cmH2O 或 与 CMV 时 相 等 , 以 后 每 次 增 加 1~2cmH2O,直到FiO2≤0.6, SaO2>90%。
一般MAP最大值30cmH2O。增加MAP要谨慎 ,避免肺过度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氧合通气效果判断
• 氧合良好 • HFOV后24h内
FiO2可降低10% OI<42( OI=100×FiO2×MAP/PaO2) • HFOV后48h OI>42提示氧合失败、难以存活 • 通气良好 • PaCO2维持在100cmH2O(约74mmHg)以下 • 同时pH>7.25
二、参数及其调节—振幅(△P)
• 振幅是决定潮气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为吸 气峰压与呼气末峰压之差值。它是靠改变 功率(用于驱动活塞来回运动的能量)来 变化的,其可调范围0~100%。 • 增加振幅可使肺通气量增加、降低PCO2.
二、参数及其调节—振幅(△P)
• 临床上最初调节时以看到和触到患儿胸廓 振动为度,或摄X线胸片示膈面位置位于第 8~9后肋为宜,以后根据PaCO2监测调节, PaCO2的目标值为35~45mmHg,并达到理 想的气道压和潮气量。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通气策略
• 应用HFOV常根据临床需要采取两种不同的通气策略,即 高肺容量策略和低肺容量策略。 • 高肺容量策略适合于RDS或其它一些以弥漫性肺不张为主 要矛盾的疾病; • 低肺容量策略主要用于限制性肺部疾患,尤其是气漏综合 症和肺发育不良等; • 两种策略均提倡用于阻塞性肺疾病如MAS,混合型疾病
常用HFOV呼吸机—SLE 5000
常用HFOV呼吸机—SLE 5000
• 为同时具有常频和高频振荡模式的呼吸机,在高 频振荡模式适合0~20kg新生儿和婴幼儿使用。 • 高频振荡可在吸气相、呼气相或吸、呼气相连续 使用,可和持续指令性通气组合使用。 • 具有超强的气体输送功能,有利于CO2排出。
• HFOV时实施肺复张策略,保持一定的 MAP,使气道保持通畅,有利于减轻气道 梗阻及肺过度充气,使萎陷肺泡重新张开 ,并且高频率的振荡气流有利于气道内胎 粪排出。
保持高度的自信心 PICC置管中
肠外营养
–氨基酸: • 第1天 2g/kg,增加0.5g/kg/d,至3.5g/kg/d –脂肪乳: • 第1天 1g/kg,增加0.5g/kg/d,至4.0g/kg/d –热量: • 第1天 52kcal/kg,逐渐增加至140kcal/kg/d –液量: • 第1天 80ml/kg,增加10ml/kg/d,至130ml/kg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一、高频振荡通气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二、高频振荡通气影响氧合/通气参数及调 节 三、常用高频振荡通气呼吸机的特点及性能 四、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应用 五、高频振荡通气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六、高频振荡通气的气道管理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通气(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 HFV) • 小于或等于解剖死腔的潮气量 • 高的通气频率(频率>150次/min或2.5Hz) • 较低的气道压力 • 。
二、参数及其调节—参数调节
• 若需提高PaO2,可上调FiO2 0.1~0.2;增加振幅 5~10cmH2O;增加MAP • 若需降低PaCO2,可增加振幅5~10cmH2O;降低 MAP2~3cmH2O;或降低吸气时间百分比 5%~10%。
二、参数及其调节—参数调节
• 治疗持续性高碳酸血症时,可将振幅调至 最高及频率调至最低。
二、参数及其调节—吸气时间百分比
不同品牌的呼吸机吸气时间百分比不同。 • Humming V型和SLE5000型固定为0.5; • Sensor Medics 3100A提供的吸气时间比为 30%~50%,在33%效果最好; • Drager Baby Log 8000的吸气时间百分比由仪器 根据频率的大小控制。
常用HFOV呼吸机—SLE 5000
• 参数范围:频率 3~20Hz,MAP 0~35mbar ,振幅4~180mbar,吸气时间百分比为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