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西宁农牧业产业化

发展中的西宁农牧业产业化
发展中的西宁农牧业产业化

发展中的西宁农牧业产业化

一、基本情况

西宁市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结合部,是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

早在四、五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公元前121年,西汉时期,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即在今西宁市筑军事据点西平亭。西汉末年(公元9-23年)设臵西海郡。隋朝(公元581-618年)再次设臵西平、河源二郡。宋朝(公元960-1279年)设西宁州。“西宁”一词由此沿用至今。1929年正式建立青海省,省会设在西宁。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1950年西宁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青海被誉为“彩陶王国”,柳湾则被称作是“彩陶的故乡”,这里是世界上彩陶出土非常集中的地方,也是迄今我国发现和发掘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氏族聚落遗址和墓葬群.1974年发现后通过7年艰苦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考古队在这里共发掘墓葬1730多座,出土文物37925件,其中仅彩陶文物就有17000多件。这1730座墓葬包容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马厂、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4种文化类型,属于新

石器时代,这4种文化类型延续时间长达1500年之久。

而1973年,全国最早发现著名的“舞蹈纹饰彩陶盆”出土于大通县上孙家寨村一座马家窑类型的墓葬中。经测定年代约为5000-58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的珍宝,为母系氏族公社的遗存。比乐都柳湾彩陶要早1000年.这是首次发现的直接描绘原始先民生活场景的图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于是彩陶盆便作为举世无双的国宝而被国家博物馆珍藏。

彩陶高14.1厘米,口径29厘米,底面直径10厘米,盆用细泥红陶制成。大口微敛,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施黑彩。口沿及外壁上部采用了一些简单的线条装饰,作为主要装饰的舞蹈纹在内壁上部。陶器内壁内壁饰二组人物手拉手的舞蹈纹图案。构图生动,线条洗练,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舞蹈纹彩陶盆

舞蹈纹共分三组,每组有舞蹈者五人,手拉着手,踏歌而舞,面向一致。他们头上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饰物,似是裙摆。人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更奇妙的是,每组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好像是为了表现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摆动频繁。西方现代绘画中把在静止画面上表现事物的连续运动视为一种艺术创新,而在中国的原始艺术中就已出现了类似的表现手法,这种大胆的创造不能不使人击节赞叹。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舞蹈的内容不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群舞的热烈场面,更形象地传达出他们生机勃勃的活力

西宁市海拔2220--4880米,市区海拔2261米,属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92.8毫米,蒸发量1272.3毫米,年平均日照1939.7小时,近200个晴天。具有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的特点;年平均气温7.8℃,夏季平均气温18.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西宁被誉为“中国夏都”。

全市总面积7649平方公里(全省72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8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现辖3县4区即: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和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2个正在建设中的: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海湖新区。

全市总人口220.5万,其中:市区人口114.13万人。乡村人口85.22万,城镇化率为61.35%(占全国27个省会城市第19位,西北五省排位倒数第一)。

青海省常住人口55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3.5万人,占41.5%;乡村人口323.8万人,占58.1%;

全市民族有藏、土、蒙、撒拉、回、满、汉等3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55.48万人,占25.16%,其中回族35.8万人,占64.5%,藏族11万人,占19%,土族5.5万人,占10%,蒙古族1.2万人,占2%,撒拉族5000人,占0.9%,其他民族1.2万人,占2%。

全省少数民族人口258.14万人,占总人口数量46.3%。其中:其中藏族115万人,占21%;回族83.15万人,占15%,土族20万人,占3.8%,蒙古族9万人,占1、7%,撒拉族9万人,占1.85%,其他民族1.6万人,占0.32%。

全市共有50个乡镇,11个涉农街道办事处,930个行政村。

西宁市在全省有较高的首位度。2009年底,人口占全省的39.57%,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6.34%,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38.9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3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67.09%。

2009年,西宁农民人均纯收入4698.63元(比全国的5153元低454.37元,比全省的3346.15元高1352.48元)。

西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911.03元(比全国的17175元低4263.97元,比全省的12691.85元高219.18元),城乡收入比例为3:1。

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收入、企业效益、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1.07亿元(全省为1081亿元),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312.04亿元,增长4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15亿元(全省为87.74亿元),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6亿元,增长18.59%。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84.35万亩,主要种植春小麦、蚕豆、马铃薯、油菜、青稞、蔬菜、花卉、果品、食用菌等农作物。天然草场576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491.5万亩,围栏草场76.5万亩。大气、水源、土壤污染少,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西宁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牧业产业化及龙头企业

发展,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这一主题,按照“围绕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的指导思想,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在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完善经营机制、促进市场流通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截止目前,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5家(国家级8家,省级32家,市级105家),龙头企业资产总额40亿元,固定资产20亿元,年生产总值45亿元。龙头企业在促进农牧业经济发展、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强的带动作用,成为“十一五”期间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一)龙头企业集群逐步发展壮大

我们把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来抓,重点围绕油菜、马铃薯、蔬菜、特色果品、中藏药、饲草花卉、牛羊肉、奶牛、藏毯绒毛等特色优势产业,采取切实措施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努力推进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农畜产品加工企业70家,占48%,养殖企业32家,占22%,种植企业29家,占20%,市场型企业7家,占4.82%,其它类型企业7家,占4.82%。初步形成了以特色产业为主的集群分布。如:以雪舟、嘉年、藏羊集团等企业为代表的绒毛藏毯加工业,以天露、小西牛、青海湖乳业等企业为代表的乳品加工,以弘大、江河源、西海、仁杰

等企业为代表的粮油加工,以清华博众、康普、新力绒纺、友林等企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加工,以绿草源、高原绿色、裕泰等企业为代表的牛羊肉制品生产,以威思顿、祥源等企业为代表的马铃薯加工等已经成为行业中的支撑企业。

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和流通企业等为加工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形成了“农户—基地—原料—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良性发展格局。

青海天露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原西宁市奶牛场改制后成立的股份制民营企业,迄今为止已有5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青海省唯一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有青海最大的高产荷斯坦良种奶牛繁育基地及乳品加工生产基地。

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有限公司的“小西牛”品牌已获“青海省著名商标”称号。公司开发的具有浓厚青海地方特色的“青海老酸奶”,采用72小时低温发酵技术和独特的工艺杀菌、灌装,产品口感细腻、风味独特,深受省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一度供不应求,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青海源兴工贸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蚕豆、青豌豆等农副产品的种植、收购、加工和出口,产品主要销往日本、英国等12

个国家,蚕豆出口量占全省企业蚕豆出口量的96%,是全省经营蚕豆规模最大的企业。

湟中弘大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进出口贸易、油菜籽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公司下辖2个油菜籽加工厂,年加工油菜籽7万吨,是青海省最大的油脂企业之一。

青海绿杰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是青海杰森集团下属5个分公司之一,主要从事非洲珍珠鸡、英国贵妃鸡、中华乌骨鸡等珍禽品种的引进、孵化、养殖研究及加工、销售,是一家从事现代化、规模化珍禽养殖的企业。

青海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是集牦牛、藏系绵羊精深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清真牛羊肉生产企业,产品已覆盖西宁市大中超市,并销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十多个省份。

(二)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布局进一步优化

我市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把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主导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格局初步形成。

2009年全市优势作物面积达到135万亩,蔬菜总产60万吨,并且还以较快速度逐年扩大,肉类总产7万吨,奶产量10万吨。大通县双新公路沿线、湟中县西纳川已形成集中连片的

高标准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湟中县小南川、湟源县纳隆等地已建成多个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园区,湟中县多巴镇、上五庄已成为我市重要的肉源生产地。全市现已建成日光节能温室 3.2万栋,规模养殖基地103处,畜棚面积200万平方米。

这些生产基地的建成,为我市龙头企业的生产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保证,优势产业的规模逐渐发展壮大。

(三)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连接更加紧密

在生产经营中,各类龙头企业将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订单农业”、“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实施一体化经营,带动大批农户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有效延长了农牧业生产链条,提高了农牧业比较效益,稳定增加了农民收入。

截止目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94家,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面积95万亩,龙头企业与产业化经营组织直接或间接带动本市及周边地区农户超过25万户,40%以上的农户从农牧业产业化项目中受益。

(四)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

我市农牧业凭借独特的资源,充分利用“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积极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

色名优产品,实施品牌战略,以产业育品牌,以品牌拓展市场,品牌农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目前已有藏羊、雪舟、可可西里3个农畜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一片绿、日月山、绿草源、天露、高原猫、小西牛、花宝、三江雪等商标获得青海省著名商标;江河源牌饲料、一片绿月饼、天露牌鲜奶等7个产品获得青海省名牌产品称号;湟源县陈醋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基地达到20个,荣获“三品”认证产品21个。通过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执行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参与“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大了对龙头企业的质量抽检力度,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西宁市农畜产品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步提高。

(五)农牧业产业化的支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涉农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大了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的意见》、《西宁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等重要政策和文件。

近十年,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同时争取省上产业化扶持资金超亿元。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产业化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

术支持,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加大,全市农业担保信用体系平台正在积极搭建之中,金融部门每年向农牧企业提供贷款支持10亿元以上。政企之间、银企之间、企业和合作组织之间、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相互关联更加紧密,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有了进展,龙头企业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管理和档次也在不断提升,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并逐步加以解决。

一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市辖省级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家,而这些企业中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不足1/4。作为省会城市,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限制了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

二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现有龙头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在进行简单的原料加工,龙头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较弱,许多是初级产品,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

三是企业融资难。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市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还比较小,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成为制约龙头企业发展的“瓶颈”。

四、今后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的发展对策

一是强化对农牧业产业化的组织领导。农牧业产业化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落实好中央和省上各项扶持政策的同时,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主动提供各项优质服务,实现农业指导方式由生产促进型向市场拉动型的根本转变。

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经营。我们将进一步严格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和审批程序,做到控制数量与提高质量相结合,加强对龙头企业运行状况的监测,实行动态管理,使企业真正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今后将按照优化资源配臵、相对集中发展、形成规模经济的原则,紧紧围绕优质农产品和畜产品的精深加工,突出大(规模大、带动面大)、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新(产品新)、多(多种所有制、多形式),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合作、资产参与等多种模式,建立龙头企业集群,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特别是在油菜籽、马铃薯、蚕豆、蔬菜加工,藏毯绒毛业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延长产业链条。

三是多方争取,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的投入。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业,扶持农民。近几年,市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政策,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农牧业

产业化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扶持龙头企业、种养园区建设等。同时积极探索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引导和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金,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再添后劲。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措施 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主任 郑文凯 ---------------------------------------------------- 尊敬的孙老还有王副主 席,朋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有 这个机会参加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举办的光彩事业与农业产业化论 坛。受我们农业部刘副部长委托, 我代表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对光彩 事业促进会发展10周年,并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大有可为、大有发展作为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已经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根据会议的要求,下面我把我们当前国家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向各位做一个介绍。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阶段农村工作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1、中西部地区整体跟进,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把培育壮大农村企业和壮大产业化组织作为重点。有利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我们2002年底对农业产业化统计,全国有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是94000个,比2000年增长了41.6%。同时中西部涌现了一批九山游子、双汇、蒙牛等一大批排头兵,体现了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 2、产业化领域拓宽,龙头组织结构区域合理。近几年越来越体现出农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展现了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产业化组织按产业分类,种植类占44.8%,畜牧业占 24.1%,水产化组织占8.2%,林特产业占10.4%,还有其他类型占10.5%。 3、完善产业化发展动力机制。企业和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内在的动力。目前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方式中,合同方式占51.9%,合作方式占12.6%,股份合作方式占13.3%,其他方式还有22.2%。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比较稳定的利益连接方式所占的比例达到77.8%。这些在实践中也有丰富的内容,主要一是规范定单内涵,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定单现在不仅包括订购数量、质量,还充实了最低保护价、提供系列化服务等内容,有的还增加了企业担保、银行贷款、政府贴息解决农户资金不足的条款。二是引入保险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有的参加了商业保险,

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共8页】

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内容摘要】 一、农牧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 (一)抓基地,上规模,着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扶龙头,创品牌,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 (三)聚民资,搞嫁接,大力增强龙头企业发展活力, (四)重引导,严规划,努力实行龙头企业规模经营,工作中,牙市还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取得成效,近年来,牙市农牧业产业化成效显著,特别是xx年农牧业产业化工作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量化指标均创新高, (二)企业态势运行良好, (三)项目储备晋级升档, 三、存在问题, (一)优势资源尚未形成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地位不突出,(二)基地建设分散、不稳定,与企业加工能力不相适应,(三)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不足, 四、对策建议, (一)认真做好区域产业化发展规划。

近年来,**市农牧业产业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市农牧业重点工作,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以乳、肉、粮油、饲草饲料、马铃薯(蔬菜)、林产、特色七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快主导产业基地和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势头良好。 一、农牧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 (一)抓基地,上规模,着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以基地为依托。**市的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坚持以实现农牧产业特色化、城镇建设品位化、工业经济规模化、新兴产业多元化为目标,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三品”农业和生态农业。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其中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呼伦贝尔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 (二)扶龙头,创品牌,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离不开品牌的带动效应。龙头企业在产业化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市将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来抓。 一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在政策、税收、信贷、科技、人才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二是对龙头企业项目的引进和申报,坚持特事特办,全面提供优先办理手续,争取信贷资金等跟进性保

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各地顺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探索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的意见》,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织模式,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促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有利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构建上下游相互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实现单一产品购销合作到多元要素融合共享的转变,推动订单农业和“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创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三)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推动产业链

上下游长期合作,降低违约风险和交易成本,稳定经营预期,促进多元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要素投入,开展专业化、品牌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四)有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通过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紧密合作,示范带动普通农户共同发展,将其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同步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 二、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基本特征 (一)独立经营,联合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不是独立法人,一般由一家牵头龙头企业和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成。各成员保持产权关系不变、开展独立经营,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协议或制定章程,形成紧密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实行一体化发展。 (二)龙头带动,合理分工。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各成员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要素融通,稳定合作。立足主导产业、追求共同经营目标,各成员通过资金、技术、品牌、信息等要素融合渗透,形成比较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四)产业增值,农民受益。各成员之间以及与普通农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材料

XXX养殖有限公司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材料 XXX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成立,位于XXX,总经理XX,注册资金48万元。公司距XX公路7公里,拥有一个养殖场,总占地40亩,建设温室猪舍7000平方米,厂房近700平方米,饲料库房300平方米,办公用房500平方米,及排水、供水等其他附属工程建设。总投资1020多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16万元,年产生猪7300头。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现已取得承德市种猪生产认证,年可向社会提供种猪2000头。2010年1月被河北省畜牧局认定为河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 XXX有限公司采取“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上连XXX有限责任公司,下连产业基地和养殖农户,以促进生态有机猪养殖产业发展为目标,以为养殖农户提供科技和营销支撑为己任,实行统一培训,统一供料,统一防病灭病,统一销售,统一核算分配的“五统一”经营管理模式。为公司成员和养猪户提供生态有机猪养殖产供销全程服务。公司重大事务、财务公开透明,实现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公司内部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产权明晰、结构合理。 一、主要工作 1、积极开展科技养殖培训,为养殖农户提供科技支撑 生态有机猪养殖是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是养殖成功、取得良好效益的基础。为把养殖技术传授到养殖户手上,转化为高效生产力,我公司长期聘请了5名经验

丰富的中、高级农牧师,举行定期培训,并有专职技术员9名,为14个行政村的650户养殖户提供常年的养殖管理和技术支持。公司全年为成员和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服务,积极协调解决成员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技术问题,组织技术人员联合攻关,避免病害损失。避开了销售淡季出栏猪压圈的困扰,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改善了生猪品质。到市场需求旺季时,公司的批量出栏生猪大受京津唐客户欢迎。 2、建设高效营销机制,为养殖户提供营销支撑 市场营销是生态有机猪产业发展的关键,市场营销组成员常年奔波于京津唐主要客户之间,在销售的同时搜集需求信息,专业社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按计划与成员签订购销合同,全部收购销售本社组织生产的生态有机猪产品,同时积极解决养殖户技术、资金、运输方面的难题,公司为成员和养殖户“一个示范带动,两个有效支撑”的全程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在XXX 生态有机猪养殖产业中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 二、效益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也有温饱型向营养性、健康型、环保型转变。对生活所需猪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市场考察和食品检验监督部门认定,目前的猪肉质量确实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危害人身健康。如猪肉颜色变淡、口味差,肌纤维粗,肉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超标,如金属、激素、兴奋剂等达不到安全标准,广大消费者迫切需求提高猪肉的品质和安全性,生产安全优质猪肉。为此,我们引进国家高新技术,

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

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 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白治区、地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步伐,实现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下面是学识网小编整理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 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篇一 有机畜牧业,是指在牲畜的饲养过程中,不使用化学饲料或含有用化肥、合成农药、转基因作物生产的饲料来饲养,牲畜福利能满足动物的生理和行为需要的畜牧业。当前,国际国内有机食品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有机畜牧业的发展给餐桌提供了良好的有机食品,我国 是畜牧业生产大国,发展有机畜牧业,市场潜力和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是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我州有得 天独厚的高原优质牧场,具备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越条件。2011 年3月10日至20日我们对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进展情况、全州有机畜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1、有机畜牧业工作进展情况 2004年河南县提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思路,于2006年10月在全省率先正式启动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工作,2007年取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中心认证的有机畜牧业基地,经过几年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河南县在发展有机畜牧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全州有机畜牧业

的发展作出了榜样。一是得到了省州县及相关部门资金支持。2006年河南县被省农牧厅列为全省第一个有机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财政厅下拔专项资金40万元。2008年又被列为全省有机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县,省财政厅分别下拔资金300万元和100万元。州、县政府每年从支农支牧资金中专列经费,使有机畜牧业产业化项目前期经费得到了保障。二是用规划指导有机产业发展。河南县政府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规划》,对基地的所有产业进行了整体规划,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提供了依据。三是逐步推进与有机畜牧业相适应的三位一体”新牧区建设,为新牧区建设与发展有机畜牧业有机结合,确定了生产点、生产服务区、生活区”相分离的三位一体”新牧区建设思路。四是在畜牧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进行了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并给所有牲畜都佩带二维识别码,使牧户养殖、畜群防疫情况、企业屠宰加工情况、流通环节销售情况等都可以通过电子耳标实现动态管理。如果出现产品质量 问题,可直接追溯到每一个牧户,逐渐实现从草场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五是科学规划项目,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编制出草原防火、动物防疫、欧拉羊良种繁育、有机畜牧业业体系和产业化加工等到方面的项目可研报告。 2、存在的问题 (1)牧民缺乏有机畜牧业生产的相关知识。牧民对有机畜牧业的认知度不高,缺乏有机生产技术,靠天养畜,粗放经营,夏秋草地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发展中的西宁农牧业产业化

发展中的西宁农牧业产业化 一、基本情况 西宁市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结合部,是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 早在四、五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公元前121年,西汉时期,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即在今西宁市筑军事据点西平亭。西汉末年(公元9-23年)设臵西海郡。隋朝(公元581-618年)再次设臵西平、河源二郡。宋朝(公元960-1279年)设西宁州。“西宁”一词由此沿用至今。1929年正式建立青海省,省会设在西宁。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1950年西宁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青海被誉为“彩陶王国”,柳湾则被称作是“彩陶的故乡”,这里是世界上彩陶出土非常集中的地方,也是迄今我国发现和发掘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氏族聚落遗址和墓葬群.1974年发现后通过7年艰苦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考古队在这里共发掘墓葬1730多座,出土文物37925件,其中仅彩陶文物就有17000多件。这1730座墓葬包容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马厂、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4种文化类型,属于新

石器时代,这4种文化类型延续时间长达1500年之久。 而1973年,全国最早发现著名的“舞蹈纹饰彩陶盆”出土于大通县上孙家寨村一座马家窑类型的墓葬中。经测定年代约为5000-58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的珍宝,为母系氏族公社的遗存。比乐都柳湾彩陶要早1000年.这是首次发现的直接描绘原始先民生活场景的图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于是彩陶盆便作为举世无双的国宝而被国家博物馆珍藏。 彩陶高14.1厘米,口径29厘米,底面直径10厘米,盆用细泥红陶制成。大口微敛,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施黑彩。口沿及外壁上部采用了一些简单的线条装饰,作为主要装饰的舞蹈纹在内壁上部。陶器内壁内壁饰二组人物手拉手的舞蹈纹图案。构图生动,线条洗练,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舞蹈纹彩陶盆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

XX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 一、理事会 理事会是本联合体的执行机构,对成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长和理事会成员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 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1.组织召开理事会并报告工作,执行理事会决议; 2.制订本联合体发展规划、年度业务经营计划、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等,提交成员(代表)大会审议; 3.决定理事加入、退出、继承、除名、奖励、处分等事项; 4.组织培训和各种协作活动; 5.接受、答复、处理监事会提出的有关质询和建议; 6.履行理事会授予的其他职责。 二、监事会 1.监督理事会对成员(代表)大会决议和本章程的执行情况; 2.监督检查本联合体的生产经营业务情况,负责本联合体财务稽核工作; 3.监督理事和经营管理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况,发现侵害本联合体利益行为时,有权要求理事会予以纠正,对造成本联合体重大经济损失的,提请理事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

按照章程规定,追究当事人的经济赔偿责任; 4.向成员(代表)大会作年度监察报告; 5.向理事会提出工作质询和改进工作建议; 6.提议召开临时成员(代表)大会; 7.代表本联合体负责记录理事与本联合体发生业务交易时的业务交易量(额)情况; 8.履行成员(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责。 三、成员(代表)大会 由全体成员组成,是本联合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成员由各成员单位法人代表或委托代理人担任。 1.修改章程; 2.选举和罢免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成员; 3.决议成员增加或者减少; 4.审议批准本联合体的发展规划和年度业务经营计划; 5.审议批准本联合体理事会的年度业务报告; 6.决定本联合体重大财产处置、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其他重大事项; 7.对本联合体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做出决议; 8.决定聘任本联合体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资格、任期等; 9.决定本联合体其他重大事项。 四、成员单位业务分工

农业项目整体运营——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项目整体运营——农业产业化经营 作者:山合水易研究中心| 来源:原创| 时间:2014-08-08 |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整体运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 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 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 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 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的重要带动力量。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 的问题,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点,关系着结构调整的成败。目前,干部和群众对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还没有完全做好,结构上的问题,品种品质上的问题,布局上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对种什么?养什么?发展什么?还不完全清楚,甚至顾虑重重;有的连我们基层干部也不完全清楚。具体体现为:市场还看不准,发展路子还不宽,对农民的信息和技术服务还比较滞后。总体上还缺乏明确的规划不同程度地存在简单模仿外地经验和模式。要使结构调整不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有一点显得十分重要,就是要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对接起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是带动结构调整的骨干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龙头企业带领农户闯市场,农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就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对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的行政干预。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和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2、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以来,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但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增收缓慢的内在原因是:农产品产量与农村劳动力“两个充裕”并存;农业生产劳动率和农产品转化加工率“两个过低”并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可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

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和对策

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和对策 作者:张光瑞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5期 摘 ;要:畜牧业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畜牧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受传统经济理念、模式的影响和限制,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新形势下,应该结合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畜牧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一、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畜牧业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角色,是农牧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经。目前,新农村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畜牧业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发展畜牧业产业化能够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养殖模式比较落后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畜牧业还是遵循传统的养殖模式,主要以家庭为单位或者是小型养殖场,养殖模式比较随意,往往是只从自身考虑而忽略了环境、卫生等问题,场址、布局和饲养方式等都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养殖模式的落后主要会造成以下结果:第一,饲养环境复杂,动物卫生防疫条件落后,会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畜禽产品品质差;第二,粗放型管理,设备和技术比较落后,信息化程度低,会造成综合效益低,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 2.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尽管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但是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的方面很多,而且我国畜牧业发展快速,开始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所以畜牧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这一情况严重影响了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小型的养殖户因资金缺乏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大多畜棚等设施导致闲置或者低利用率,或者因为技术落后导致品种质量低,专业技术得不到推广,从而限制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3.科学研究和推广的不力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 为了全面了解掌握我镇绿色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我以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为契机,通过深入一线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办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并结合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对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谈一些个人浮浅的看法,供今后在产业发展中参考。 一、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镇坚持把发展壮大绿产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发展战略初步形成。我们立足镇情实际,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区域优势,利用土地资源,反复进行论证和优势比较,制定了绿色产业富民战略,按照“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绿色产业建设步伐,形成了以棚栽、林果、草畜三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开发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镇把产业基地建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来抓。先后制定了三大主导产业开发的扶持激励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产业上规模、增效益。截止2007年底,全镇棚栽业面积累计达到1180棚,年产鲜菜3500吨,大棚菜棚均收入稳定在 8100元以上,最高棚收入达到2.8万元。全镇苹果面积达到1万亩,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达到1.5 万亩,累计发展各类舍饲养殖户100多户,建成养殖小区6个。棚栽、林果、草畜三大特色主导产业提供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三是服务网络日趋完善。镇上设立了农综站、畜牧站,每个村委会确定2—3名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担任村级产业开发技术员,从产业发展前期、中期、后期全方位开展指导服务。同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以及传、帮、带等方法,加强产业开发技术人员的培养。 四是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根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不断健全市场体系,积极开拓市场,初步形成了以销带产、以产促销的市场化运作新路子。开通了电子农务、农信通,建成4个农业信息服务站,为产业发展提供便捷、快速的信息服务。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绿色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效益,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规模效益不明显。长期以来受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我镇的产业规模小而且分散,形不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村与村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不平衡,部分村尚未建立具有本村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棚栽业和林果业主要集中在川道村,涉油村由于受观念、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困难,而且规模小。 二是经济效益不突出。我们的干部群众大部分还是按照“就农业抓农业、就种植业抓种植业”的传统模式来抓产业,在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上,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弱,导致产业质量和效益低。从纵向发展看,我镇产业的经济效益有了一定提升,但从横向比较看,与先进乡镇的相差仍然较大,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我镇绿色产业过去只注重于产业本身的生产和销售,而不重视产业的加工和配套产业的发展,全镇没有一家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

农牧业产业化会议讲话

农牧业产业化会议讲话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打造呼伦贝尔绿色品牌,全面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呼伦贝尔市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 (2008年2月5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工作会议的要紧任务是,贯彻降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和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07年全市推 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安排部署2008年的工作。王市长将做重要说话,我们要仔细贯彻降实。依照会议安排,我就具体工作说几点意见。 一、2007年农牧业产业化经济运行事情 回忆2007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工作,要紧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一是适时召开了全市产业化工作会议,分管副市长做了重要说话,会议仔细贯彻了中央一号文件和自治区及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了2007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工作任务;二是将全市乳品格业宏观治理工作纳入农牧业产业化整体工作之中,为市政府草拟了一系列促进乳品企业壮大和扶持奶牛业进展的政策和措施。 (二)七大主导产业得到了快速进展。表现为乳产业显著增强、肉产业形势良好、粮油产业取得突破、马铃薯(蔬菜)产业进展迅速、饲草饲料产业步伐加快、林产业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增长优势明显、产业化基地别断进展完善。 (三)绿色品牌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一是已累计已签订商标使用权协议48个,经过oem贴牌完全摆脱呼伦贝尔天然绿色的农畜水产品有名无牌的历史。二是品牌宣传活动有声有色,广播、电视、站、报纸等新闻媒体都宣传了“十大绿色品牌”,宣传专题片、光盘、画册都顺利发放到位。三是我们先后衔接了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积极开展申报呼伦贝尔绿色、有机食品羊和牛奶的前期工作,取得积极发展。 (五)农产品出口创汇大幅度增长。今年以满洲里口岸菜果仓储出口为龙头,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农产品出口量为30.7万吨,创汇额3245万美元,同比增长33.8%。江南皮草加工有限公司经过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裘皮加工出口呈现迅猛进展的势头,今年加工裘皮66460张,生产裘皮服装3400件,实现出口创汇310万美元。 (六)重点龙头企业的治理与监测工作全面展开。一是提交市农牧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审核确定了第五批呼伦贝尔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1户。二是开展了向自治区推举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的预备工作,受理了申报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5户。三是对市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开展了监测工作,经过动态治理形成良性循环和激励机制,促进企业自身进展壮大。 全市农牧业产业化方面工作12次,在“呼伦贝尔农牧业信息站”公布产业化综合信息44条。 三、2008年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安排 2008年按照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全市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主攻方向是乳业、肉业、粮油、马铃薯(蔬菜)、饲草饲料、林产、特色等七大主导产业。要实施“全面提升乳产业、粮油产业;加快扩张肉产业、马铃薯(蔬菜)产业、饲草饲料产业;创新壮大林产业、特色产业”的进展战略目标。 完成上述目标需要全体同志上下一致做出艰巨的努力。2008年我们要紧抓以下几方面工作: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解析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解析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畜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肥料,保证轻工业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等的需要,增加国民经济和个人的收入;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换取外汇,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革,为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也为了发展少数兄弟民族经济,消灭各少数兄弟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摸清家底,了解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预测我国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农牧业产业化调研

关于对乌海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查研究 我市农业属典型的城郊型农业,作为全市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业和农区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区居民收入,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有助于带动农区经济、促进农区居民增收,是新时期我市农业和农区工作中一件带有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对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现代农业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要求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标志,近几年的经验表明,一 个地区产业化发展水平越高,现代农业发展就越快。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高效、特色、精品”农业,在自治区率先实施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全面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区建设,逐步形成了以葡萄为主导,蔬菜、肉禽蛋为重点的农牧业产业化格局。产业化正在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大形势的发展变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产业化主要就是农业的市场化,因此,它基本上是市场行为。但是,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展概念,在发展初期,政府的积极组织、协调、推动是必不可少的,而发挥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启动作用,新的发展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形势下,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树立四大理念。一是树立大产业理念。产业化概念的引入,使农业摆脱了封闭、分散、小打小闹的传统模式,出现了城乡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各业形成交融发展格局。为此,必须把农业产业置于整个产业系统发展之中,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在整个结构调整和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尤其要重视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基础和效益功能,拓展

2019年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农牧业产业化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农牧业产业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市农牧业重点工作,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以乳、肉、粮油、饲草饲料、马铃薯(蔬菜)、林产、特色七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快主导产业基地和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势头良好。 一、农牧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 (一)抓基地,上规模,着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以基地为依托。**市的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坚持以实现农牧产业特色化、城镇建设品位化、工业经济规模化、新兴产业多元化为目标,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三品”农业和生态农业。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其中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呼伦贝尔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 (二)扶龙头,创品牌,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离不开品牌的带动效应。龙头企业在产业化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市将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来抓。一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在政策、税收、信贷、科技、人才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二是对龙头企业项目的引进和申报,坚持特事特办,全面提供优先办理手续,争取信贷资金等跟进性保障措施;

三是通过定期上门走访,协助引入技术,解决实际困难,逐步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服务体系。 (三)聚民资,搞嫁接,大力增强龙头企业发展活力。一是引进外资发展龙头企业。坚持内资外资一起抓,通过利用市外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优势,新建、改造和嫁接龙头企业,加快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外向型进程。二是激活民资发展龙头企业。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因势利导,鼓励农村能人、种养大户和民营企业独资或联户合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四)重引导,严规划,努力实行龙头企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涉及到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牙市根据本地资源和商品流向,在政策上进行引导和鼓励,集中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使其不断扩大规模。 工作中,牙市还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主动与种养大户签订契约,结对帮扶,预付定金,提供技术服务,实行保护收购等方式,确保了产销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目前,全市已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销售、加工一条龙特色产业,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拓展了龙头企业自身发展领域。 二、取得成效 近年来,牙市农牧业产业化成效显著,特别是20**年农牧业产业化工作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申报材料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申报材料 一、联合体基本构成 (一)联合体主要业务 山东XX畜禽养殖产业化联合体是由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东XXXX有限公司牵头,并由XXXX有限公司、XXX有限公司、XXXX 市XX种禽有限公司、山东XXXX有限公司、XXXX养殖合作社、山东XX 农牧有限公司、山东XXXX食品有限公司及众多养殖大户等协商成立,行业分布涉及XXXX市、威海市、青岛市、潍坊市等省内数个地市。联合体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畜禽养殖业为基础,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优化资源配置,互连互通,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增强联合体成员抗风险能力,保障联合体资产的增值增效。联合体业务范围涵盖种苗、仔猪、饲料、养殖、食品、销售、技术服务和销售服务。 山东XX畜禽养殖产业化联合体是基于XX集团旗下种禽、种猪、饲料、食品等农牧产业链全面发展的情况下建立的,从种苗、仔猪、饲料、食品到技术、销售,全程为养殖户提供品质优良的种质资源、技术服务和销售服务。联合体在坚持降低养殖户风险,保证养殖户利润的原则下推出“公司+养殖户”的养殖模式:公司与养殖户签订合作协议,由养殖户自备圈舍和养殖设备设施及人力,公司统一配送畜禽苗、饲料和药物并进行技术支持;达到出栏标准后统一销售,养殖户根据生产成绩获得相应利润,保障合作社与养殖户实现双赢。联合体

现存栏肉鸡量XXXX万羽,肥猪XXXX头,可实现年出栏肉鸡XXXX万羽,肥猪XXXX头,带动养殖户XXX余户。 (二)龙头企业情况 联合体的龙头企业山东XXXX有限公司,成立于XXXX年3月,主营业务为饲料研产销、种禽孵化、种猪繁育、养殖合作社及食品加工等,公司先后获得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荣誉。为深化集群内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强集群中各类经营主体的利益连接、拓宽集群辐射带动农户的增收渠道,公司依托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实施畜禽全产业链战略,先后联合种畜禽繁育、战略合作养殖合作社及经销商、屠宰、食品加工等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种畜禽繁育、畜禽养殖、饲料加工销售、食品加工一体化进程。公司先后与XXXX院、河南XXXX大学、山东XXXX大学、青岛XXXX大学等各科研单位进行了技术联合,掌握了饲料营养、畜禽育种、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多年来在饲料业务、种畜禽繁育及食品加工领域精耕细作,取得了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分工情况 1.强化山东XXXX集团有限公司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应用新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营销网络,发展精深加工,建设物流体系,主动适应和引领产业链转型升级。强化供应链管理,制订养殖、服务和生产标准,示范引导合作社和养殖户从事标准化养殖,实行产养销一体化经营。

XX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认定管理办法

XX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认定管理办法 (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17〕9号)、《XX省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意见》(X产组〔2016〕X号)、《XX 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X农组发〔2017〕X号)等文件精神,加强对我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充分发挥联合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通过股份合作、订单生产等利益联结形式,形成的关联密切、分工明确、链条完整、利益共享的紧密型组织联盟,是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的新型组织形态。不具有法人主体资格。 第三条XX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下简称“县级联合体”)是指由在我县注册登记的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组建,

各经营主体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在利益联接、要素联接、经营效益、带动农户等方面达到规定标准,经农业农村局依照本办法规定程序认定的农业经营联盟。由农业农村局负责认定,农业农村局产业化办公室负责管理和日常监测工作。 第二章标准 第四条县级联合体认定管理工作遵循自愿申请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采取动态管理、优升劣汰的机制。县级联合体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成员共同制定的联合体章程,坚持自愿联合,民主管理。 (二)有主导产业,且有围绕产业发展的联合体建设方案、组织机构和分工。 (三)有稳定合理的联接机制。联合体内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成员之间以合同契约方式,建立起产业、要素、利益等方面联接机制。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的产品供销、作业服务等节本增效途径,让利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实现利益共享。 (四)有明显效益。联合体内各经营主体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多元化联合、紧密型衔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实现联合体内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联合体农业生产规模效益比较明显,种植、养殖收益高于普通农户,成本低于普通农户。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赵泽红 沾益县农业局 655331 摘要:本文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农村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成为应对入世挑战,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依托。近些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立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是公司、农户等市场主体在经营服务环节上的联合,充分体现了农业合作经济的本质。农村改革以来出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公司+农户”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公司根据客户的需要,组织指导农户种植养殖,并负责产品的推销,起到了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作用。事实上,公司与农户的结合是所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组织形式。在西方国家也是如此。根据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定义,农业合作经济,就是农户联合起来办企业为自己服务。这个企业可以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是农产品销售企业,也可以是农业生产资料购销企业,或者综合经营的企业。公司是合作组织成员联合投资、共同拥有并民主管理的,可以说是“农户+公司”,许多国家的农业合作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农户+公司”;我国目前的产业化经营中,公司是农户以外的市场主休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是“公司+农户”。随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做大,所联系的农户越来越多,如果龙头企业与每一农户都签订合同,运作成本就会很高,还会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需要一个中介服务组织,协调公司与农户的关系。正因为这个现实的需要,目前我国有众多的知名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化运作方式,已从“公司+农户”向“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如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户走上通过饲养“草原兴发羔羊”、“草原绿鸟鸡”脱贫致富的道路。“农户+公司”中的公司,是农户投资兴办的,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实行传统合作经济的原则,形成“共享、共担”机制。“公司+农户”中的公司,投资主体不是农户,完全采用合作经济原则是不切实际的,但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如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无偿或低偿地向农户提供系列化服务,确定保护价,包销农产品等,使公司与农户形成“共享、共担”机制。本文主要讨论“公司+农户”这一组织形式。 2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龙头企业拉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长期以来,有一些地方农村经济一直依靠烤烟、油菜等有限的支柱产业,而烤烟的指导性种植计划和指令性收购计划两种体制矛盾十分尖锐,油菜价格偏低。一些地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着力发展经果林种植及畜禽养殖等,而届时如没有相应的贮运、加工及营销企业的拉动,难免会出现种果园到毁果园等隐忧。谷贱伤农。某些地方,畜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或冷或热的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天台村党支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共和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共和镇地处牟定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国土面积244.05平方公里。全镇辖24个村(居)委会,196个自然村,308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21388户,总人口73690人(其中:农业人口62613人)。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和实践,我镇的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主导产业全面形成,生产基地不断扩大,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中介组织不断发展,名特优新产品不断增加,产业类型多头并举,基本形成“五个一”的产业结构,即一粒粮、一株烟、一头畜、一棵菜、一片林。一粒粮,2007年,我镇推广种植了3.7万亩的优质米稻,完成县、镇两级水稻多样性栽培示范样板1万余亩,粮食产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一头畜,2007年,我镇生猪存栏3.4万头,出栏3.3万头,共建成优质仔猪养殖示范村24个,共有母猪养殖户4550户,饲养母猪7449头,生产仔猪10.3万头,实现仔猪产值1388.6万元。一棵菜,2007年,种植荷兰豆270亩,种植大葱120亩;采取土地“反租倒包”的方式,发展西瓜种植400亩,产量达1200吨,实现产值240

万元。一片林,我镇一方面是加快林改工作和发证进度,让农民早吃“定心丸”;另一方面是以此次林改工作为契机,因地制宜,制定各林区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在林上资源和林下资源上下功夫,寻求林业发展新突破。目前已在清河、中屯和军屯3个村委会种植核桃共2700亩,加快发展林上资源,同时,加强林业管护,促进林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和实践,我镇明确了“五个一”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今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总体工作思路已经明确,即大春着力抓好烤烟、优质米稻栽培和良种繁育、商品蔬菜等,小春在压缩常规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扩大油菜、荷兰豆、商品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我镇将按照以上工作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狠抓措施的落实,确保目标的实现。 (二)立足镇情,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我镇在认真理清发展思路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在优质化和特色化上做文章。在种植业上,依托区位、水源、田块等优势,以种子工程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优质米稻栽培和水稻良种繁育、荷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