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开发利用金属矿物-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2022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十一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和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含解析新人教版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和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建议用时40分钟)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如下实验推理中,正确的答案是( )A.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很大关系,所以铁、锌等金属一般用热复原法冶炼B.钠比铜活泼,所以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C.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所以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铝可制得铝D.将镁条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后插进稀NaOH溶液中,镁条上产生气泡,说明铝比镁活泼【解析】选A。
B项,钠比铜活泼,但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钠首先会与水反响,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C项,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但熔融氯化铝不导电,所以不能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来制取铝;D项,由于铝片能够与NaOH溶液反响,而镁条与NaOH溶液不反响,所以将镁条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溶液,镁条为原电池正极,镁条上产生气泡,但不能说明铝比镁活泼。
2.古代化学源远流长。
如下说法错误的答案是(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说明铁能置换出铜;这样铁釜能减缓锈蚀B.“欲试药金(铜锌合金),烧火有五色气起〞,通过焰色反响可检验金属元素C.“龙泉水,可以淬刀剑〞,高温的铁与水反响生成Fe3O4D.“取朴硝(含有KNO3)以温汤溶解,次早结块〞,该过程为重结晶【解析】选A。
A.铁比铜活泼,铁将铜置换出来后形成原电池,铁作负极,会加速铁釜的腐蚀,故A错误;B.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所以通过焰色反响可以检验金属元素,故B正确;C.高温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响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C正确;D.“取朴硝(含有KNO3)以温汤溶解〞是指配制KNO3热饱和溶液,“次早结块〞待一段时间后溶液温度降低,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所以该过程为重结晶,故D正确。
3.处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废料铝钴膜(含有LiCoO2、Al等)的一种工艺如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A.碱浸的目的是溶解铝钴膜中的铝B.酸溶时H2O2被复原C.H2SO4/H2O2可改用浓盐酸D.铝、钴产物可再利用【解析】选B。
2104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3.4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

课时提升作业(九)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开发利用金属矿物 (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4·长春模拟)下列金属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A.用铜做电线是由于其导电性良好B.用钨做灯丝是因为其熔点高C.铁制品表面镀铬是由于铬硬且不易被氧化D.用铝制炊具是因为铝的熔点比铁高2.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表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的高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在干燥环境中快D.生成的Cu2(OH)3Cl覆盖物受热时很可能得到黑色物质3.下列化学反应在冶金工业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是( )A.MgCl2(熔融)Mg+Cl2↑B.Al2O3+3C2Al+3CO↑C.Fe2O3+3CO2Fe+3CO2D.HgS+O2Hg+SO24.(2014·哈尔滨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铁、铜相比较,铜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最低、铁元素含量最高B.Al2O3、MgO可用作高温材料,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C.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态Al2O3、MgO的方法冶炼Al、MgD.用纯碱制玻璃、用铁矿石炼铁、用氨制碳酸铵都会产生温室气体5.在实验室里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备铜,有下列两种途径:(1)Fe H2Cu(2)CuO CuSO4Cu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质量相等,则下列有关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消耗氧化铜的质量不同B.消耗铁的质量相同C.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D.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不同6.(2013·大庆模拟)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A.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B.制铁:以铁矿石为原料,CO还原得到铁C.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H2还原得到镁D.制铝: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得到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7.已知Cu+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下列反应:Cu+Cu+Cu2+(未配平)。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4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强化训练1(含解析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开发利用金属矿物1.(2019·衡阳模拟)从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中可以得出古人从沙子中得到黄金的方法为( )A.热还原法B.热分解法C.重力沉降法D.电解法【解析】选C。
金是金黄色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可以做首饰和印章;“沙里淘金”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热还原法是化学方法,A错误;热分解法是化学方法,B错误;重力沉降法,利用黄金的密度较大而进行分离,C正确;电解法是化学方法,D错误。
2.(2019·柳州模拟)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C.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D.用丁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解析】选A。
因为Al3+得电子能力小于水溶液中的H+,所以电解AlCl3溶液不能得到Al单质,A 项错误;FeSO4溶液上面加入煤油,可防止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Fe(OH)3,有利于得到纯净的Fe(OH)2,B项正确;利用铝热反应可把MnO2还原为金属锰,C项正确;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中,碳酸钠放在大试管中同时加热,可以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D项正确。
【加固训练】1.(2019·大庆模拟)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凡铸钱每十斤,红铜居六七,倭铅(锌的古称)居三四。
”下列金属的冶炼原理与倭铅相同的是( )A.NaB.AuC.AlD.Fe【解析】选D。
倭铅指的是锌,冶炼锌采取热还原法。
冶炼Na采用电解法冶炼,冶炼Au采用物理方法,冶炼Al采用电解法冶炼,A、B、C项均不符合题意;冶炼Fe采用热还原法,D项符合题意。
2.下列几种关于金属冶炼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海水制成饱和食盐水,将其电解可制得金属钠B.炼铁高炉中,利用焦炭作为还原铁矿石的还原剂C.高炉炼铁能得到纯铁D.铝热法能够使氧化铁跟铝在高温条件下炼出铁来【解析】选D。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提升练九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含解析)新人教版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开发利用金属矿物一、选择题1.镁铝合金质优体轻,又不易锈蚀,被大量用于航天工业、造船工业、日用化工等领域。
下列关于镁铝合金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合金的熔点比镁和铝的熔点都高B.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C.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D.此合金的硬度比镁和铝的硬度都小【解析】选B。
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硬度和强度比各成分金属的都大,即A、D项不正确;合金中的镁、铝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只有铝,所以该合金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而只有部分金属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即B项正确,C项不正确。
2.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的是( )A.铝制器皿不宜盛放酸性食物B.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生氢气得不到钠C.铁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硫酸D.镀锌铁桶镀层破损后铁仍不易被腐蚀【解析】选C。
A项,铝性质较活泼,能和强酸、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l位于H之前,所以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B项,金属阳离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弱,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生成氢气而得不到钠,说明Na的活动性大于氢,所以可以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C项,常温下,浓硫酸和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该现象是钝化现象,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D项,构成原电池的装置中,作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正极的金属被保护,Fe、Zn和电解质构成原电池,Zn 易失电子作负极,Fe作正极,则Fe被保护,所以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
3.(2019·成都模拟)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入 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B.溶液中一定含有Fe3+C.溶液中可能含Cu2+D.剩余固体中一定有铜【解析】选B。
Fe3+的氧化性强于Cu2+,加入铁粉,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先强后弱规律,反应先后顺序为Fe+2Fe3+3Fe2+、Fe+Cu2+Fe2++Cu或者Cu+2Fe3+ 2Fe2++Cu2+。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6: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 金属矿物

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一、选择题1.下列质量相同的各组金属混合物,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状况下产生H2的体积也相同。
其中含铝的质量最少的金属混合物是()A.Fe和AlB.Zn和AlC.Mg和AlD.Na和Al2.下表中的各组元素的单质,将0.02 mol甲放入1L 0.01 mol· L-1的盐酸中,完全反应后过滤,再往溶液中(假设无损耗)加入0.01 mol乙,整个过程中放出氢气的量最多的是()3.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C.甲能跟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则不能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溶解了,乙放出H24.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
已知:①a、C都能跟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②b跟d的硝酸盐溶液反应,会有单质d析出;③C跟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气体;④c、e在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A.Fe、Cu、Al、Ag、MgB.Al、Cu、Mg、Ag、FeC.Mg、Cu、Al、Ag、FeD.Mg、Ag、Al、Cu、Fe5.某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
由此可知()A.当X、Y都是金属时,X一定比Y活泼B.当X、Y都是非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C.当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D.当X是非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6.相等物质的量的短周期金属元素单质A和B,分别加入足量的酸,其中A中加入的是盐酸,B中加入的是稀硫酸,二者完全反应后生成的H2体积分别为VA和VB(同温、同压下),并且VA≠VB。
若要确定反应生成物中A和B的阳离子电荷数,至少还需要给出的数据有()A.VA和VB的比值(即VA/VB)B.VA的值或VB的值C.A和B的摩尔质量D.盐酸和稀硫酸物质的量浓度7.14.0g的铜、银金属混合粉末,跟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 标准状况下的氧气混合,通过水中恰好完全被吸收。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 金属矿物

第4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一. 基础训练1.在铁粉中加入稀HNO3,当反应完全后,尚残留少量铁粉,则溶液中含量较大的阳离子是()A.Fe2+ B .Fe3+ C.H+和Fe2+ D.Fe2+和Fe3+2.用含硫量较高的生铁来炼钢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较多的硅铁B.加入较多的焦炭C.使用较多的生石灰D.掺入含磷较高的废铜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是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4.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
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A.N2O B.NO C.NO2 D.N25.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A.烧杯中有铜无铁B.烧杯中有铁无铜C.烧杯中铁、铜都无D.烧杯中铁、铜都有6.不用其它试剂,限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两组内的四瓶溶液:①FeCl3、BaCl2、MgSO4、Al2(SO4)3 ②Al2(SO4)3、盐酸、BaCl2、K2CO3()A.只有①组可以B.只有②组可以C.两组都可以D.两组都不可以二.提高训练7.有A、B、C三种单质,常温下A是固体,B是液体,C是气体。
X、Y、Z 是均含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Y溶于水得无色溶液,Y的水溶液能跟A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的化学式为。
8.将ag MgCO3与hg NaHCO3分别加入到100mL 1 mol / L的盐酸中,若反应后所得两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a与b的关系和取值范围是。
9.有A、B、C、D、E五种溶液,它们的阳离子分别是Ag+、Na+、Ba2+、Al3+、Fe3+,阴离子分别是Cl-、NO3-、OH-、SO42-、CO32-(都不重复)现进行如下实验:(1)C溶液中加入纯铁粉,溶液质量增加。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节用途广

课时作业9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金属矿物利用(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工业上金属Mg、Cu都是用热还原法制得的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gO和Al2O3在工业上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也常用于电解法冶炼镁、铝金属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C.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来制作印刷电路板D.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镁溶液可获得金属镁3.镁铝合金质优体轻,又不易锈蚀,大量用于航空工业、造船工业、日用化工等领域。
下列关于镁铝合金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合金的熔点、硬度比镁和铝的熔点、硬度都高B.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C.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D.此合金不能全部溶于过量FeCl3溶液中4.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④将所得的产物熔融后电解。
关于提取镁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进行①、②、③步操作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C.第④步电解时会产生氯气D.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5.下列各种冶炼方法中,可制得相应的金属的是( )。
A.加热氧化铝B.加热碳酸钙C.电解熔融氯化钠D.氯化钠与铝粉高温共热6.(2012江苏百校联考)MnO2的一些性质或用途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制氯气时,先将MnO2加热至高温再滴入浓盐酸B.铝置换二氧化锰中锰的反应为吸热反应C.用石墨电极电解MnSO4溶液,在阳极得到MnO2D.上述反应中二氧化锰均是氧化剂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计时双基练10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 新人教版

计时双基练(十)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开发利用金属矿物(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在人类对金属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性质活泼的金属单质最早被人们冶炼和使用②纯铁比生铁抗腐蚀性更强③单质铝在空气中比较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④正常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缺铁会引起贫血等疾病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⑥可通过焰色反应区分钾元素和钠元素A.②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解析性质活泼的金属很难以游离态存在,一般被人们发现使用得较晚;生铁中含有杂质,会形成原电池,比纯铁较易被腐蚀;单质铝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不被腐蚀;本题答案为A项。
答案 A2.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工业上金属Mg、Cu都是用热还原法制得的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解析合金的化学性质与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略有不同,A项正确;Mg 在工业上用电解法冶炼,Cu用热还原法冶炼,B项错误;金属冶炼的实质是M n++n e-===M,C项正确;金属越活泼,则金属离子的氧化性越弱,越难被还原,D项正确。
答案 B3.(2015·长春模拟)下列金属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A.用铜做电线是由于其导电性良好B.用钨做灯丝是因为其熔点高C.铁制品表面镀铬是由于铬硬且不易被氧化D.用铝制炊具是因为铝的熔点比铁高解析用铝制炊具是因为铝的导热性能好,而不是铝的熔点高。
答案 D4.(2015·哈尔滨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铁、铜相比较,铜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最低、铁元素含量最高B.Al2O3、MgO可用作高温材料,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C.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态Al2O3、MgO的方法冶炼Al、MgD.用纯碱制玻璃、用铁矿石炼铁、用氨制碳酸铵都会产生温室气体解析A项,三种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铝元素最高,故错;C项,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冶炼Mg,故错;D项,用氨制碳酸铵是利用二氧化碳参加反应,而不是产生二氧化碳,故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开发利用金属矿物一、选择题1.镁铝合金质优体轻,又不易锈蚀,被大量用于航天工业、造船工业、日用化工等领域。
下列关于镁铝合金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合金的熔点比镁和铝的熔点都高B.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C.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D.此合金的硬度比镁和铝的硬度都小【解析】选B。
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硬度和强度比各成分金属的都大,即A、D项不正确;合金中的镁、铝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只有铝,所以该合金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而只有部分金属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即B项正确,C项不正确。
2.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的是( )A.铝制器皿不宜盛放酸性食物B.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生氢气得不到钠C.铁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硫酸D.镀锌铁桶镀层破损后铁仍不易被腐蚀【解析】选C。
A项,铝性质较活泼,能和强酸、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l位于H之前,所以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B项,金属阳离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弱,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生成氢气而得不到钠,说明Na的活动性大于氢,所以可以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C项,常温下,浓硫酸和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该现象是钝化现象,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D项,构成原电池的装置中,作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正极的金属被保护,Fe、Zn和电解质构成原电池,Zn易失电子作负极,Fe作正极,则Fe被保护,所以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
3.(新题预测)按如图所示装置实验探究硫酸铜的分解产物。
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经检测为Cu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前需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一段时间N2B.F的作用是吸收尾气C.可将BaCl2溶液换成Ba(NO3)2溶液D.若品红溶液不褪色,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CuSO42Cu2O+4SO3↑+O2↑【解析】选C。
加热前打开K1、K2,缓缓通入一段时间N2,可将装置内空气赶出,防止空气对分解产物检验的干扰,A项正确;硫酸铜分解时有硫氧化物生成,故F的作用是吸收尾气,B项正确;BaCl2的作用是检验SO3,品红的作用是检验SO2,不能将BaCl2溶液换成Ba(NO3)2溶液,因为Ba(NO3)2溶液能与SO2反应,生成BaSO4和NO,一是对SO3的检验有干扰,二是品红溶液无法检验SO2,C项错误;若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无SO2生成,则CuSO4分解产生Cu2O、SO3,由于铜化合价降低,则氧化合价升高,还有O2生成,配平化学方程式为4CuSO42Cu2O+4SO3↑+O2↑,D 项正确。
【易错提醒】混合气体中SO2用品红溶液检验,SO3用BaCl2溶液检验,但要先检验SO3,后检验SO2,因为通过溶液后,SO3会被水吸收。
4.氧化铜矿用稀硫酸溶解后所得酸浸液(含Cu2+、H+、S、Mg2+、Al3+、Fe2+)经下列流程可制得高纯度硫酸铜晶体:已知:该实验条件下,各金属离子沉淀的pH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沉淀1的主要成分为Al(OH)3和Fe(OH)3B.溶液2中所含金属阳离子只有Mg2+C.将溶液3蒸干即得CuSO4·5H2O晶体D.若不加入NaClO溶液,对制得硫酸铜晶体的纯度将无影响【解析】选A。
酸浸液中含Cu2+、H+、S、Mg2+、Al3+、Fe2+,加入NaClO溶液,Fe2+氧化为Fe3+,调节溶液的pH=4.7,由图可知,Al3+、Fe3+转化为Al(OH)3和Fe(OH)3沉淀,过滤,沉淀1为Al(OH)3和Fe(OH)3,溶液1含有Na+、Cu2+、H+、S、Mg2+,调节pH=6.7,Cu2+转化为Cu(OH)2沉淀,过滤,沉淀2为Cu(OH)2,溶液2主要含有Mg2+,Cu(OH)2与硫酸反应生成溶液3为硫酸铜溶液,然后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
A项,沉淀1的主要成分为Al(OH)3和Fe(OH)3,正确;B项,溶液 2主要含有Na+、Mg2+,还有少量的Cu2+、Al3+、Fe3+,因为Cu2+、Al3+、Fe3+不能全部转化为沉淀,错误;C项,从溶液中制得CuSO4·5H2O晶体,应加热浓缩、冷却结晶,不能蒸干,错误;D项,若不加入NaClO溶液,在调节pH=4.7时,Fe2+不能转化为沉淀,在调节pH=6.7,Cu2+转化为Cu(OH)2沉淀,而此时Fe2+不能转化为沉淀,但Fe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操作过程中会有部分Fe2+被氧化,进而混入硫酸铜晶体中,影响硫酸铜晶体的纯度,错误。
二、非选择题5.(2019·贵阳模拟)CuCl2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其溶于水形成绿色溶液。
CuCl晶体呈白色,难溶于水,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实验室用下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及药品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与粗铜(含杂质铁)反应制备氯化铜(铁架台、铁夹及酒精灯省略)。
(1)为完成上述实验,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的顺序是a→________;反应时,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盛粗铜粉的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完毕,取试管中的固体用盐酸溶解后,欲提纯氯化铜,可向溶解液中加入过量________。
(填物质化学式,已知:室温下Fe(OH)3沉淀完全的溶液pH为3.2)(3)向制得的氯化铜溶液中通入SO2,加热一段时间即可制得CuCl,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含有HCl、水蒸气,分别通过饱和食盐水、浓硫酸进行净化、干燥,即可得到干燥的氯气,干燥的氯气与粗铜(含杂质铁)反应时过量的氯气用NaOH溶液吸收,故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的顺序是a d e j h f g b。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Mn被还原为Mn2+,盐酸被氧化为Cl2,配平离子方程式为2Mn+10Cl-+16H+2Mn2++5Cl2↑+8H2O。
(2)实验完毕,试管中的固体用盐酸溶解后,为Cu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为了除去FeCl3,可以加入CuO或CuCO3、Cu(OH)2、Cu2(OH)2CO3,降低c(H+),使Fe3++3H2O Fe(OH)3+3H+不断正向进行,将Fe3+转化为Fe(OH)3而除去,同时不引入杂质离子。
(3)向氯化铜溶液中通入SO2,CuCl2转化为CuCl,Cu的化合价降低,则S的化合价升高,SO2转化为S,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2Cu2++2Cl-+SO2+2H2O2CuCl↓+4H++S。
答案:(1)d e j h f g b 2Mn+10Cl-+16H+2Mn2++5Cl2↑+8H2O 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2)CuO或CuCO3、Cu(OH)2、Cu2(OH)2CO3(3)2Cu2++2Cl-+SO2+2H2O2CuCl↓+4H++S6.(新题预测)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应用于化学镀镍、生产电池等,可由电镀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Fe、Cr等杂质)为原料获得。
工艺流程如图:已知:25 ℃时,几种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和完全沉淀的pH范围如下表所示。
Fe(OH)2Fe(OH)3Cr(OH)3Ni(OH)2K sp8.0×10-16 4.0×10-38 6.0×10-31 6.5×10-18完全沉淀≥9.6 ≥3.2 ≥5.6 ≥8.4pH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措施可行,且能提高废渣浸出率的有________。
A.升高反应温度B.增大压强C.在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2)在滤液Ⅰ中加入6%的H2O2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NaOH溶液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_,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________离子。
(3)滤液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4)操作Ⅰ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沉淀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恰好完全溶解;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NiSO4·6H2O晶体;④用少量乙醇洗涤NiSO4·6H2O晶体并晾干。
【解析】(1)升高反应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可以提高废渣浸出率,A正确;该反应体系中无气体参加,因此增大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B错误;在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可以使硫酸与矿渣充分接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C正确;正确选项是A、C。
(2)因为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Fe、Cr等杂质),用硫酸溶解过滤后,滤液中含有Fe2+、Fe3+、Cr3+等杂质离子,加H2O2溶液可将Fe2+氧化成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H2O2+2H+2Fe3++2H2O;根据离子形成沉淀的pH及离子沉淀完全的pH大小关系,加入NaOH溶液调节5.6≤pH<8.4;这时可以除去溶液中的Fe3+、Cr3+。
(3)除去Fe3+、Cr3+等杂质离子后,滤液中含有的可溶性硫酸盐为Na2SO4、NiSO4。
(4)得到NiCO3沉淀之后的操作步骤①为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直至流出液用pH试纸检验呈中性。
答案:(1)AC (2)2Fe2++H2O2+2H+2Fe3++2H2O 5.6≤pH<8.4 Fe3+、Cr3+(3)Na2SO4、NiSO4 (4)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一、选择题1.(2019·济宁模拟)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C.冶炼Zn的化学方程式:ZnCO3+2C Zn+3CO↑D.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解析】选A。
由题意可知,倭铅是指金属锌,不是混合物,故A错误;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反应中碳作还原剂,故B、C、D均正确。
【加固训练】某炼铁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2H2O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焙烧过程中每消耗1 mol CuS则消耗3 mol O2B.焙烧后的废气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滤渣中主要含铁的氧化物D.将获得的CuCl2·2H2O晶体加热可制得CuCl2固体【解析】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