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新版
23版马原原理

23版马原原理
2023版马原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原理》的2023年最新版,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教材之一。
以下是该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章节结构:
第一章:绪论
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点和特征,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介绍物质及其存在方式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阐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介绍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阐述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介绍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阐述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强调学习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
第三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实践与认识
介绍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阐述认识的本质与过程,以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介绍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阐述真理的检验标准和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介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的重要性,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及坚持守正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介绍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阐述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介绍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阐述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外科学绪论新版专题知识

外科学绪论新版专题知识
第10页
其它性质疾病
也常需术治疗给予纠正
常见有器官梗阻 如肠梗阻、尿路梗阻等
血液循环障碍 以下肢静脉曲张、PHT,血栓等
结石形成 如胆石症、尿路结石等
内分泌功效失常 如甲亢、甲旁亢等
外科学绪论新版专题知识
第20页
外科学绪论新版专题知识
Rudolph Matas 路易斯安那州 Tulane 大学 外科教授和血管外科先驱
第21页
外科医师训练与住院医师制度
外科学绪论新版专题知识
William S Halsted USA 外科学家
Bernhard von Langenbeck German外科大师
第22页
外科学分科
按人体部位,如腹部外科、胸心外科 按人体系统,如骨科、泌尿外科、脑神经外
科、血管外科 按病人年纪特点,如小儿外科、老年外科 按手术方式,如整复外科、显微外科、移植
外科、腔镜外科、微创外科 按疾病性质,如肿瘤外科、急症外科 按器官功效,如内分泌外科
外科学绪论新版专题知识
第35页
白粉水将手洗净,产妇死亡率自10%降至1%
抗菌术基础标准建立: 1867年英国Lister采取石炭酸溶液冲洗手术
器械,石炭酸纱布覆盖伤口,截肢术死亡率自 40%降至15%
1877年德国Bergmann采取了蒸气灭菌 1889年德国Furbringer提出了手臂消毒法 1890年美国Halsted倡议戴橡皮手套,使无
第11页
第二节
外科学简史与发展
外科学绪论新版专题知识
了解
第12页
《医学》---
Aulus Cornelius Celsus(希腊壮而稳 定从不发抖手,用左手像用右手一样熟练 了;视力敏锐而清楚,精神无畏;富于同情心 ,而且,他渴望治愈他病人,但不因病人 哭叫而动摇,病人疼痛叫喊不会影响他动 作或彻底切除决心。
医学细胞生物学最新版1绪论

密码假说。
Introduction
首页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促进了细胞生物 学的形成与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始,分子生物学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 时期:
DNA重组技术、DNA序列分析技术等不断地渗透 到细胞学各领域,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
首页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一)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使细胞学研究深入到 亚显微水平
20世纪70年代,随着超高压电子显微镜的出现,相 继发现了细胞质(cytoplasm)中纵横交错的网状细 胞骨架结构和细胞核基质内的网状核骨架结构。
Introduction
首页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一)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使细胞学研究深入到 亚显微水平
首页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促进了细胞生物 学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完成,逐渐发展起来的基因组学 和蛋白质组学,以及新近于真核细胞内发现的控制 基因信息流通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和 不依赖DNA序列的表观遗传(epigenetics)等新兴领 域生命信息和新技术体系的引入,预示着细胞生物 学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Introduction
首页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一、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创立
(二)细胞学说(cell theory)的创立
2. 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对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恩格斯评价细胞学说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 大发现之一。
新版GMP实务教程第一章绪论

新版GMP实务教程第一章绪论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一种确保药品、食品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安全和质量的标准和准则。
GMP实施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药品和食品行业发展的基石。
本章主要介绍了GMP的背景和重要性,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我们来看看GMP的背景。
GMP的出现源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欧美国家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药品安全问题,如采用有毒溶剂生产制剂、用过期原料生产药品等。
这些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导致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出台。
GMP的目标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提升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
GMP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GMP能够有效防止和控制药品、食品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质量问题。
通过规范生产过程、标准化操作流程、严格的环境控制和质量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品污染、变异和缺陷。
其次,GMP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通过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可以不断优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最后,GMP对于企业的市场准入和出口贸易也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要求进口产品符合其国家或地区的GMP标准,并通过相关认证或检查,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国内,GMP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食品安全法》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设备设施、员工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同时,我国也积极参与国际GMP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以提高国内药品和食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GMP的正确认识和实施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应当重视GMP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GMP意识和素质,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以提高国内药品和食品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01健康教育学绪论新版

健康教育的目的
预防疾病
消除健康
危险因素
促进健康
提高生命质量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临床治疗
危险人群 健康人群 患病人群
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
■
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划分 :
社区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医院健康教育;职业人群健 康教育;公共场所健康教育等 。
• 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划分:
疾病防治、人生3阶段、营养、环境保护、心理卫生教育; 生殖健康教育(性疾病、艾滋病、安全性行为等);安全教育; 控制吸烟酗酒和滥用药物(吸毒)的教育;死亡教育等。
身体状况良好。行动自 如、转变敏捷。证明精力 充沛旺盛。
良好的个性
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 具有坦荡胸怀与达观心境。
良好的处世能力
擅长自控,能保持对社会外环境与机体 内环境的平衡。
良好的人际关系
待人接物能大度和善,不过分计较,能助人为乐, 与人为善。
健康的十条标准(WHO)
(1) 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 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质量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 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臵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睛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 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皮屑; (10) 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渥太华宪章》
健康教育——医学的进步
• 在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等等领域,一个个的 悲剧在上演,不是因为缺乏医学知识或药物,而是缺乏 有效的病人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使一个个的病友因为 忽略日常防御,而最终到了疾病晚期才不得不接受医疗 干预,面临的就是药物和治疗费高企和预后不见得怎么 样的结局。即便有医生想主动干预,可是我们的医疗制 度也将一个个医生用各种规则或诱惑拴在病房里,守株 待兔,而且兔子很多,很肥,这就是医疗尖端技术不断 大范围推广使用,病人负担不断加重,而社会公众的健 康结局却没有丝毫的促进。医学的进步不能带来百姓健 康保障质量的进步,这样的医改能有什么前途?
第一章+绪论新版

l 注意事项: l 1、物证的收集提取 l 2、鉴定程序和证据链 l 3、检测方法成熟
对象:活体
应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并解 决与法律有关的人体伤、残及其病理生理状态等 问题的法医学分支学科。对损伤性质、损伤程度 、劳动能力、及其它病理生理状态与损伤的关系 做出鉴定结论。
可以说,法医临床是法医学中最复杂的学科,不 仅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更为重要的是,对象是活 体。
l注意:组织病理学改变无特异性;结合案情调查、 现场勘验和尸检所见;确诊依靠从体内分离检测出 毒物(定量定性、定量 的法医学分支学科,其研究和检测的对象主要为 人体生物性检材及相关的物品。
值得注意的是:单纯靠检测毒物确定是否中毒是 不可靠的。
l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人类精神疾病和精神状态 的法医学分支学科。对受检者是否患有精神性疾 病及类型,在某一时间内是否处于精神异常状态 及程度做出鉴定。
l③为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提供科学依据:诸如医 疗纠纷、亲权鉴定、性状态、性机能、精神状态 及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等。 ④促进医学发展,促进医学卫生立法。将法医独 特的技术方法应用于医学课题的研究。
死亡判定
l死亡学是法医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真死与假死。 帮助判断是否临床死亡。
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
l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有助于避免医疗纠纷的发 生。
l四、物证检验 l目前在法医学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
l五、书证检验 l内容多而复杂。
l 注意事项:
l 1、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l 2、症状与体征,临床辅助检查;
l 3、以原发性损伤及由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或后遗 症为依据,以损伤当时伤情为主,结合损伤的后果 或结局综合评定;
l 4、正确评价和不依赖第二手资料,鉴别伪伤/诈 伤/造作伤。
绪论思修新版PPT课件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3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青年的担当是决定人生价值的最大砝码,是影响时代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大学 生的担当精神体现为奉献祖国、奉献人民、尽心尽力、勇于担责,必须讲求奉献, 实干进取,自觉树立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 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一)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1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决定我们的方向 和立场,也决定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直接关系着 人生目标的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大学生要保持对理想 信念的激情和执着,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内化为担当的自觉, 外化为实际的行动,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二者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 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撑和法治保障。
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2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面对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 大学生要有本领不够、才干不足的紧迫感,自觉加强学习、 勤奋探索,在社会实践中全面发展。
大学生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 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新版材料力学1绪论

线且距离很近,杆件两部分沿外力作用方向发生相
对错动。
杆件的基本变形(3)
扭转:两力偶大小相对转向相反,作用面垂直于轴
线,杆件的任意两横截面发生绕轴向的相对转动,
杆件表面的直线扭曲成螺旋线。
杆件的基本变形(4)
弯曲:由垂直于杆件的横向力或有作用于包含 杆轴的纵向平面内的一对大小相等、转向相反 的力偶所引起,变形表现为杆的轴线由直线变 为曲线。
常见构件(1)
(1)杆:长度方向尺寸>>其横向尺寸 (2)板:一个方向的尺寸<<其他两个方向的尺寸
杆件
板
常见构件(2)
壳:空间一个方向的尺度远小于其它两个方向 的尺度,且至少有一方向的曲率不为零
体:空间三个方向且有相同量级的尺度
壳
块体
杆件类构件
几何特征:某方向(长度方向)尺寸远大于其它
方向(垂直于长度方向)尺寸。
1896
1920
1987
2006
经典教材
[1] 铁木辛柯,盖尔.《材料力学(英文第5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铁木辛柯著,胡人礼译.《材料力学》.科学出 版社
成绩评定方式
平时作业、课堂练习等:30% 期末考试:70%
特别说明 (1) 讲课内容为第1-10章,附录A,拉弯组 合变形和弯扭组合变形; (2) 带*章节自行阅读;
反映一点处内力的强弱程度。
应力
P1 ΔFQ
FR
M ΔA
p平
FR A
FN
FR p lim A 0 A
——M点的合应力
P2
FN lim A 0 A
正应力—垂直于截面的应力 切应力—在截面内的应力 且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教研室 穆敏
1
本节内容
1
2 3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教育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意义
健康教育发展概况
4
健康教育工作步骤
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旨在促使人们自愿采纳 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 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健康教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等 干预措施促使人群或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和生活方式,从而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帮助 实现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以及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分析信息 得出判断(诊断结论)
制定干预方案 执行干预方案 评价干预效果
制定治疗方案 实施治疗 疗效评价
–20世纪20年代前,缺乏有组织的卫生宣教活动。 从20年代开始,在全国城乡和学校建 立了若干卫生教育实验区。陈志潜教授 在河北省定县的实验,针对农村的四大 病根——“贫、愚、私、弱”,提出了以 生计教育治贫、以文化教育治愚、以民 众教育治私、以卫生教育治弱的方针。 定县的经验在世界上发生广泛影响。陈 教授直至去世,一生都关注我国健康教 育事业。
三大 法宝
新应对
策略
慢性非传染性 疾病占主导时期
行为医学
抗菌药物
环境医学
四类疾病影响因素
影响疾病的四类因素
影响疾病的四 类因素 其中,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所占 比重达40% - 50%。 人类行为处于这几类因素交 互作用的交叉点
结论 2
• 健康教育是人们增进健康水平的极
大愿望与有限资源的矛盾的产物
健康教育学的概念
健康教育学是研究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 门科学。是医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边缘学科。 它力图在医学,尤其是在预防医学领域应用行为科学 的方法和成就,研究人类行为和健康之间的相互联系 及其规律,探索有效、可行、经济的干预策略及措施, 以及对干预效果和效益进行评价的方式方法,从而服 务于疾病预防、病人康复、增进身心健康、提高人类 的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男性主要死亡原因 1. 恶性肿瘤 2. 脑血管疾病 3. 意外事故 4. 心脏疾病 5. 糖尿病 6. 慢性肝病 7. 肺炎 8. 高血压性疾病 9.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10. 肾脏疾病
由于疾病谱的变化,生物医学模式下对待疾病 的三大法宝也遇到了挑战
预防接种 社会医学
杀菌灭虫
传染性疾病
占主导时期
1995年WHO西太区办事处发表《健康新视野》 提出:“健康促进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 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 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定 义中,健康促进是旨在改进健康相关行为的活 动。 广义: 总体工作战略
狭义: 具体工作策略和领域
健康促进的五个优先活动领域
建立促进健康的 公共政策 创造健康支持环境
加强社区行动
五个优先活动 领域
发展个人技能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三项基本策略
健康促进的三项基本策略: 倡导 赋权 协调
倡导
赋权
策略
协调
也有专家将健康促进总结为“三点成一面”的理论模 式,就是说健康促进依靠“三条腿站立”,这三条腿就是 政策、教育和服务。他们形象地将这三个点称之为健康促 进的三个支点,有了这三个支点就能保持健康促进的稳定 和平衡,如果缺少了任何一个支点,健康促进就不能正常 “站立”。这种对健康促进的描述更精练,也抓住了健康 促进最主要的三大工作领域,或者称为功能。 这一理论说明健康促进最主要的功能是促进制定有利 于健康的政策、促进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和通过教育促进提 高个人和群体保健知识和技能。
健康传播学
教育学
医学科学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基础医学
行为科学
心理学 / 社会科学/ 文化人类学 其他相关基础科学
健康教育工作的一般程序(与临床工作比较)
健康教育工作
诊断调查 收集信息 专家咨询 文献复习 等等
现场调查
临床医学工作
诊断调查 收集信息 问诊
望、扪、扣、听 实验室检查 等等 分析信息 得出判断(诊断结论)
健康的观念发生 了变化,使得人们要 求内容广泛、形式多 样的医疗、保健和健 康康需求
健康的 心态
合理营养 良好生活方式
提高 生命质量
良好的社会 活动能力
延年益寿
健康教育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健康教育的知识体系
社区健康促进/健康教育
卫生政策与管理学 市场营销学
42
定县农村三级保健网教学基地组织机构图
1986年,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成立。各省(自治区、 市)和大城市相继成立健康教育专业机构。 进入90年代,大部分县级行政单位建立健康教育机构。 1997年1月,中共中央与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卫生改革 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卫生 部根据中央《决定》,制定《中国健康教育2010年远景规 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网()
联合国艾滋病署网站
为什么要学习健康教育学课程
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教育是促进公民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解决卫生问题的主要战略措施
是一项低投入、低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
健康教育的目的
预防疾病
消除健康
危险因素
促进健康
提高生命质量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临床治疗
危险人群 健康人群 患病人群
健康教育的基本特征
KAP
• 知、信、行三个字是表达健康教育内涵的“三字经 ”
社会卫生学
•健康教育分为三个过程:计划、实施、评价
•健康教育基本手段:信息传播、行为干预、社区组织
社会治疗学
为什么要进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客观需要。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人们提高健康水平的无限愿 望与有限资源的矛盾的产物 健康教育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2000年我国部分城市、农村前10位主要疾病死亡率
顺位
城市 农村 死亡原因 死亡专率(1/10万) 死亡原因 死亡专率(1/10万) 1 恶性肿瘤 146.61 呼吸系病 142.16 2 脑血管病 127.96 恶性肿瘤 112.57 3 人类疾病的构成由以急性传染病为主,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心脏病 106.65 脑血管病 115.2 4 呼吸系病 79.92 心脏病 73.43 为主转变。 5 损伤和中毒 35.57 损伤和中毒 64.89 6 消化系病 18.38 消化系病 23.89 内分泌、营养、 7 17.99 泌尿、生殖系病 9.27 代谢及免疫疾病 8 泌尿、生殖系病 9.01 肺结核 7.39 9 精神病 6.7 新生儿病* 697.05 内分泌、营养、 10 神经病 5.53 6.84 代谢及免疫疾病
国外健康教育发展概况
USSR 没有健康教育,就没有苏联的保健事业
最早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1976年成立全国健康教育协 会,将健康教育列为医学院校必修课程
USA 健康教育实践开展较早,健康教育学研体系健全
美国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和功能改变 的四个过程:由宣传教角色(重宣传,单 向沟通)转为教育者角色(重教育,双向 沟通)再转为计划、执行、评价和训练者 角色,再转变为行为改变者的角色(重行 为改变,团队合作)。
健康促进的概念
“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 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 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健康促进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 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 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Lawrence Green MARSHALL W. KREUTER
将健康促进表达为一个指向行为和生活条件的“综合体”:“健康教育+环境支持”
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重要渠道
是医务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工具和方法
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职责一 职责二 职责三 职责四 职责五 职责六 职责七 评估个人和社区的健康教育要求 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项目 按计划实施健康教育项目 评价健康教育项目的效果 协调健康教育服务的提供 在教育中担任人力资源的脚色 联系健康和健康教育需求
三者的区别
卫生宣教
内涵本质
宣传→传播
健康教育
教育→参与→行为改 变 传播结合教育,以教 育为主
健康促进
行为改变→可持续性环境支持
主要方法
单纯知识传播
多因素全方位整合性,强调组 织行为和支持性环境的营造
特点
单向传播
以行为改变为核心, 常局限疾病危险因素
可致KAP的变化,可 带来个体健康水平的 提高,但难以持久
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通过的《渥太华宣言》(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 1986)指出:健康促进是一个综合的社会政治过程,它不仅包含了加强个人素质和能力 的行动,还包括改变社会、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条件,从而削弱它们对大众及个人健康的 不良影响。《渥太华宣言》将五方面的活动列为优先领域:
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合作对影 响健康危险因素立体干预
个体和群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效 果的持久性
效果
单纯卫生知识的积 累
卫生宣教
卫生宣传 = 知识普及 + 宣传鼓动 是单向行为 健康教育 = 知(知识)+ 信(态度) + 行(行为) 健康促进 = 健康教育 + 社会环境支持
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
卫生宣教
为什么要进行健康教育
陈志潜教授
– 从50年代起,全国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 意义的“爱国卫生运动”,提出了“动员 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 平”以及“除四害、讲卫生、增强体质, 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号召,卫生宣教 工作极大地动员了全民参与除害灭病,为 保障和改善我国人民健康建立了不可磨灭 的功绩。
60年代和70年代我国建立了 “三级卫生保健 网”、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赤脚医生 制度”,为初级卫生保健奠定基础和提供了经 验。并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引下,宣传动 员全国人民自觉行动起来,组织发动全社会力 量,采用与当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技术,在不 长的时间内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