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必修2检测:第5章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生物2课时第5章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课时分层作业: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课时分层作业(十四)(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基因突变1.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由此分析正确的是()A.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任意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都会引起贫血症B.②过程是以α链为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C.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可能是CAUD.人发生此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蛋白质中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C[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任意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不一定引起贫血症;②过程是以α链为模板,但合成的是mRNA,所用原料是核糖核苷酸;根据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A,可知对应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CAU;人类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上的碱基对被替换.]2.基因突变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突变(a)和生殖细胞突变(b)两种,则()A.均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a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均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a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b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B[基因突变多发生于DNA复制的时候,因此a、b分别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随环境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突变B.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基因突变率高C.有性生殖的个体,基因突变不一定遗传给子代D.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的突变是定向的C[基因突变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具有低频性的特点;细菌数量多,只是提高突变的数量,而不会提高突变率;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突变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定向的。
]4.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
在插入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A.置换单个碱基对B.增加4个碱基对C.缺失3个碱基对D.缺失4个碱基对D[在编码区插入1个碱基对,因每相邻的3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必然造成插入点以后几乎所有密码子的改变,控制相应氨基酸发生变化,致使编码的蛋白质差别很大。
新教材适用高中生物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适用高中生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标要求1.概述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会引发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2.描述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射线以及病毒的作用下,基因突变概率可能提高,而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甚至发生癌变。
3.阐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所发生的自由组合和互换,会导致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组,从而使子代出现变异。
核心素养1.分析基因突变的原因,阐明基因突变的意义。
(科学思维)2.分析细胞癌变的原因,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子。
(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3.阐明基因重组的意义。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一、基因突变的实例和概念基础知识·双基夯实1.基因突变的实例一:镰状细胞贫血(也叫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致病机理①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中谷氨酸缬氨酸。
②根本原因:基因中碱基对=====T A =====A T 。
(2)病理诊断:镰状细胞贫血是由于碱基的替换引起的一种遗传病,是基因通过控制_蛋白质__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典例。
2.基因突变的概念⎩⎨⎧ 类型:碱基⎩⎪⎨⎪⎧ 替换 增添 缺失 结果:基因 碱基序列 的改变3.基因突变的遗传性:基因突变若发生在_配子__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若发生在_体细胞__中,一般不能遗传。
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可以通过_无性__生殖遗传。
4.实例二:细胞的癌变(1)根本原因_原癌__基因和_抑癌__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2)相关基因的作用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_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__所必需的。
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_促进细胞凋亡__。
(3)癌细胞的特征能够_无限__增殖,_形态结构__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_糖蛋白__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_黏着性__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
活|学|巧|练1.基因突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202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二教案:第5章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含解析)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教学目标确定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碱基的替换、插入或缺失会引发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阐明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变化,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描述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射线以及病毒的作用下,基因突变概率可能提高,而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甚至发生癌变;阐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所发生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会导致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组,从而使子代出现变异。
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教学思路设计情景引入 基因突变的实例基因突变的原因 展示航天育种成果展,引发学生讨论 镰状细胞贫血基因突变的意义 三大意义 基因重组 讲述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和意义 细胞的癌变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基因(a)。
但是,每一个基因的突变,都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例如,小鼠毛色基因的突变能不能突变成毛的长短呢?(答:不能,只限定在色素的范围内,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基因突变的特点:①普遍性②随机性③低频性(突变率低)④多数有害性⑤不定向性四、基因突变的意义三大意义: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五、基因重组(一)基因重组的概念基因重组( gene recombination )就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二)基因重组的原因基因重组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即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该生物个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另一方面是由于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原来连锁在一条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由于交叉而交换,基因也随着交换。
2019-2020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5章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Word版含解析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❶由图5-1-1可知,正常血红蛋白变为异常血红蛋白是由于对应的基因片段中碱基对发生了( )正常血 A C C UC C AA A UACC GU U A A红蛋白苏氨酸丝氨酸赖氨酸酪氨酸精氨酸终止异常血 A C C U C A AAU A C C GU U AA G CU G G AG C C U C G G U A G红蛋白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苏氨酸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终止图5-1-1A.增添B.缺失C.替换D.重组❷[2017·湖南醴陵二中、四中高二联考]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B.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一般是不能传递给后代的C.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不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D.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越晚,生物体表现突变的部分就越少❸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原因不包括( )A.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组合方式B.低频但普遍存在C.不定向,可产生适应环境的新性状D.能产生新的基因❹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下代和上代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可遗传的变异D.环境因素影响❺利用月季花的枝条扦插所产生的后代与利用月季花的种子播种所产生的后代相比,关于两者变异来源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不会发生变异,后者有较大的变异性B.前者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后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后者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前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前者一定不会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后者可能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❻[2017·甘肃武威二中高二期末]基因重组发生在( )A.减数分裂过程中B.有丝分裂过程中C.受精作用过程中D.不同品种嫁接过程中❼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体内基因重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B.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后代出现AA、Aa、aa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同胞兄妹之间遗传上的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造成的❽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图5-1-2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C.第100至102位被替换为TTT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❾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图5-1-3A.均为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C.均为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图5-1-4基因A与a1、a2、a3之间的关系如图5-1-4 所示,该图不能表明的是(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D.这些基因的传递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017·沈阳育才中学高二期中] 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
2021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5章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含解析

第5章第1节A组基础题组一、单选题1.(2020·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期末)不能表现如图中基因A与a1、a2、a3之间关系的是(D)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等位基因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D.图中基因的遗传将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解析]分析图示可知:每个基因都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正确;图中基因A与其突变产生的a1、a2、a3均为等位基因,即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正确;图中的每两个基因之间都能通过突变而相互转化,由此推知: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也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C正确;图中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其遗传将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
2.(2020·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若基因中部的某个碱基被其他碱基替换,可能的后果不包括(D)A.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变B.翻译过程在替换位置终止C.翻译过程中,替换处的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D.翻译过程中,替换处后面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解析]基因中的碱基对替换后转录来的密码子存在简并性,可以决定一种氨基酸,也可能形成终止密码子,也可能形成决定不同氨基酸的密码子,但只改变这一种氨基酸,其后的氨基酸种类和顺序没有改变。
3.(2020·安徽省池州市高一期末)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B)A.DNA分子中个别碱基对发生改变,就引起了基因突变B.X射线、亚硝酸、某些病毒等可以提高基因的突变率C.基因突变后都能进行复制并随细胞分裂传递给子代细胞D.基因突变后控制形成的蛋白质会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DNA片段中有些是无遗传效应的片段,只有发生在基因中的碱基对的改变才是基因突变,因此DNA分子中个别碱基对发生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突变受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影响,这些因素能够提高突变率,B正确;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不一定进行细胞分裂,因而基因突变不一定能传给子代细胞,C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也不一定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错误。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后作业: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Word版含答案

5.1 新提升·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赖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种:UUA、UUG、CUU、CUA、CUG,当某基因片段中模板链的GAC突变为AAC时,这种突变的结果对该生物的影响是( )A.一定是有害的B.一定是有利的C.有害的概率大于有利的概率D.既无利也无害【解析】当某基因片段中模板链的GAC突变为AAC时,转录所形成的mRNA相应位置上的碱基序列由CUG 变为UUG,CUG和UUG决定的都是赖氨酸,这种突变的结果没有导致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因此对该生物既无利也无害,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2.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B.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C.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D.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解析】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引起基因突变,产生新的性状,A正确;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基因突变只是改变某个基因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不能产生新的植物,D错误。
【答案】 A3.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5 ℃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A.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 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C. 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D.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但本题没有涉及多种变异,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果蝇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当气温高过25.5℃时,突变体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说明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B项正确;在改变温度之前,果蝇已经发生了突变,所以题目中没有体现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C 项错误;题目内容不能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D项错误。
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堂探究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课堂探究探究点一基因突变问题导引太空育种蔬菜是将普通蔬菜种子搭载于航天飞行器,经过太空失重、缺氧等特殊条件处理,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返回地面后,再经农业专家多年培育而成的。
这种蔬菜具有很强的抗旱和预防病毒入侵的能力,不仅产量高,几乎不用农药,而且铁、锌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也大幅提高。
“内部结构发生改变”的含义是什么?列举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的太空因素。
提示:主要指基因突变。
失重、缺氧等因素。
名师精讲1.基因突变发生的过程及时间分析基因突变发生于所有生物中,是一种最广泛的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不论病毒、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不论进行无性生殖,还是进行有性生殖,只要进行遗传物质复制,就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真核生物的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的过程中。
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及其作用的大致机理:2.基因突变与基因表达的联系(1)多数基因突变并不引起性状的改变。
①由于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密码子决定,因此某些基因突变并不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异。
②某些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种类,但并不影响该蛋白质的功能。
③隐性突变如AA→Aa,也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2)少数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如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特别提醒基因突变可分为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显性突变是指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a→A),该突变一旦发生,突变体即可表现出新突变性状;隐性突变是指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A→a),在第一代突变体中突变性状一般不能表现,而突变性状一旦表现,即可稳定遗传。
【例题1】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解析: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无论是个体发育的哪个时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一个位点上的基因可以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当发生基因突变后,出现新的生物体性状往往与环境是不相适应的,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但是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
2019-2020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Word版含解析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一 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从根本上来说是改变了生物的( )A.遗传密码B.遗传信息C.遗传性状D.遗传规律2.[2018·内蒙古月考]基因发生了突变也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下列哪项支持该观点( )A.密码子具有简并性B.有的生物性状不受基因的控制C.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D.隐性纯合子中一个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3.[2018·延安月考]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1个碱基对。
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的影响最小?( )A.置换单个碱基对B.增加4个碱基对C.缺失4个碱基对D.缺失5个碱基对4.[2018·莆田月考] 5-溴尿嘧啶(Bu)是胸腺嘧啶(T)的结构类似物,在含有Bu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
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G+C)的碱基比例略小于原大肠杆菌,这说明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 )A.阻止碱基正常配对B.断裂DNA链中糖与磷酸基之间的化学键C.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替换D.诱发DNA链发生碱基序列变化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变异B.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基因突变频率很高C.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是定向的D.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知识点二 基因重组6.[2018·娄底月考]以下几种生物,其可遗传的变异既可以来自基因突变,又可以来自基因重组的是( )A.蓝细菌B.噬菌体C.烟草花叶病毒D.豌豆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B.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都能遗传给后代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D.基因重组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8.基因重组是有性生殖过程中已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对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9.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10.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种动物,可以产生图L5-1-1中各种基因组成的子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L5-1-1A.在动物的卵巢和睾丸中能同时找到AaBb、AB、Ab、aB和ab五种基因组成的细胞B.经过程④产生的性状一定能传递给子代C.导致过程③的根本原因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D.与过程①②④相比,过程③特有的现象是可以产生新基因11.[2018·宁夏石嘴山月考]豌豆自交种群中既可能发生显性突变(如dd→Dd),也可能发生隐性突变(如DD→Dd),两者表现的特点是( )A.第一代都表现突变性状B.第二代都能产生突变纯合体C.第三代才能获得突变纯合体D.隐性突变表现得早而纯合得慢12.某正常人无致病基因,甲、乙、丙三人均表现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基因突变的实例1.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A.红细胞易变形破裂B.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改变C.mRNA中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答案] D[解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原本正常的遗传信息发生了基因突变,使得红细胞中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从而使红细胞变为镰刀型。
2.关于基因突变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C.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过程中D.基因突变不一定遗传给后代[答案] C3.基因突变一定不会导致()A.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遗传信息改变C.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改变[答案] D[解析]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若发生基因突变,碱基排列顺序一定发生改变,遗传信息储存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因此遗传信息也发生改变,A、B项不符合题意;由于密码子有简并性,故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发生改变,C项不符合题意;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一定不发生改变,D项符合题意。
4.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替换了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缺失了[答案] C[解析]根据题中“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可判断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乳糖酶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若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对缺失,则可能会发生一系列氨基酸的改变。
知识点二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和意义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紫外线、γ射线、亚硝酸都是诱发突变的因素B.基因突变主要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干扰,使DNA复制发生差错导致的C.X射线、碱基类似物和病毒分别是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D.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但不能产生新基因型[答案] D[解析]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外因有物理因素如紫外线、γ射线、X射线等,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还有病毒等生物因素,A、C正确;基因突变主要是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使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差错而产生的,B正确;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因此就能产生新基因型,D错误。
6.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B.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高的C.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答案] A[解析]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因此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B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即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C 错误;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D错误。
7.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长度为180 kb。
目前已经发现该病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A.不定向性B.可逆性C.随机性D.重复性[答案] A[解析]由题意可知,X染色体上控制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的基因有20多种类型,说明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该位点上的基因产生了多个等位基因。
8.目前至少已经发现了3000多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如白化病、色盲、多指等,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A.多方向性B.普遍性C.稀有性D.可逆性[答案] B[解析]基因突变的普遍性指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与多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有关。
9.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B.所有生物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D.A基因突变成a基因,a基因也可能再突变回A基因[答案] C[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即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A 正确;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所有生物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C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基因可能突变成a基因,a基因也可能再突变回A基因,D正确。
10.一种果蝇的突变个体在21 ℃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 ℃时,其生活能力则大大提高了,这说明()A.生物的突变常常是有利的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是有利的C.突变后使个体的体质增强D.突变的有利或有害与环境条件有关[答案] D[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既可能产生有利变异,又可能发生不利变异,变异常具有多害少利性,A错误;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存环境,因此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有害的,B错误;突变后使个体更适应25.5 ℃时的环境,C错误;同一突变体在不同环境中生存能力不同,说明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D正确。
11.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其原因是()A.能产生新基因B.发生的频率高C.能产生大量有利变异D.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答案] A知识点三基因重组[题型一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和意义]1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答案] A[解析]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才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基因重组是有性生殖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即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可产生多种基因型,B、C、D正确。
13.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真核生物中B.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C.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D.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答案] D[解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B正确;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真核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A、C正确;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D错误。
14.中国二胎政策的放开,使得当前出现生育小高峰。
而二胎孩子往往与头胎孩子在性状表现上既有相同又有差异,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环境影响D.染色体变异[答案] A[解析]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15.下列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是()A.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个体C.杂合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绿色皱粒D.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均为红眼[答案] C[解析]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属于性状分离,A不符合题意;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个体是受精作用,B不符合题意;杂合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绿色皱粒属于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 符合题意;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均为红眼,该过程只涉及一对基因,没有发生基因重组,D不符合题意。
[题型二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辨析]1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B.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而基因重组只能改变基因型C.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中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发生在受精过程中[答案] D[解析]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能够产生新基因型,都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A正确;基因突变可以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基因重组只能改变生物个体的基因型,B正确;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而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正确,D错误。
17.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属于()A.均为基因重组,可遗传的变异B.甲为基因重组、乙为基因突变,均为可遗传的变异C.均为基因突变,可遗传的变异D.甲为基因突变、乙为基因重组,均为可遗传的变异[答案] D[解析]图甲中的“a”基因是从“无”到“有”,属于基因突变;图乙中的A、a、B、b基因是已经存在的,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选D。
二、非选择题18.下面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2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h代表致病基因,H代表正常的等位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
H与h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________________不同。
(2)图中①过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表示________,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主要在________。
(3)α链碱基组成为________,β链碱基组成为________。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性遗传病。
(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相关基因能否与人类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发生基因重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基因突变碱基对序列(2)细胞分裂间期转录细胞核(3)CAT GUA(4)常隐(5)能。
因为这两对基因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相关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上,可以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解析](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等位基因的遗传信息不同是由于不同基因中脱氧核苷酸对(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①是DNA分子复制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②是转录过程,转录发生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3)α链与GTA互补配对,是CAT,编码缬氨酸的密码子是以α链为模板转录而来,因此是GUA。
(4)由图2中Ⅰ3和Ⅰ4正常,Ⅱ9患病推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是隐性遗传病。
(5)由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可以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易错题型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合成及性状的影响19.如图表示大肠杆菌某基因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答案] B[解析]第6位的C被替换为T,可能影响一个氨基酸;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从第9位以后的氨基酸可能都发生变化;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氨基酸序列中可能只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第103位以后的氨基酸可能都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