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9.2.2液体压强的综合应用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 课件(共29张PPT)

解:p = ρ水g h
= 1.0×103kg/m3 × 10N/kg × 3.5m = 3.5 ×104 Pa
F= p s= 3.5 ×104Pa× 0.2m2=7000 N
答:需要对挡板施加7000N的力。
合
课堂小结
• 液体压强的存在 • 液体压强的特点 • 液体压强的大小
补
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学习,你还有哪些疑 问?请大胆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
U形管
相同
相同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
(2)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 压强都相等。
实验4: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 的方向,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的关系。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
(3)同种液体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实验5: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看看液体内部的 压强与深度有什么关系。
深度(m)
深度h: 指从液面到 液体内部某 一位置的竖 直距离。
2.液体压强的决定因素: 问题:1t水和1g水,谁产生的压强大?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与其它因素无关.
三.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公式: p gh
2、液体压强的决定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 3、液体压强变形公式:
已知:ρ=1×103kg/m3 h=1.6m s=0.25m2
求: 对桶底压强P;对桶底压力F
解:
(1)p=ρgh=1×103kg/m3×10N/kg×1.6m=1.6×104 Pa
(2)F=ps=1.6×104 Pa×0.25m2=0.4×104 N
答: 水对桶底的压强是1.6×104 Pa, 水对桶底的压力是0.4×104 N。
4、液体产生的压力怎样计算?
= 1.0×103kg/m3 × 10N/kg × 3.5m = 3.5 ×104 Pa
F= p s= 3.5 ×104Pa× 0.2m2=7000 N
答:需要对挡板施加7000N的力。
合
课堂小结
• 液体压强的存在 • 液体压强的特点 • 液体压强的大小
补
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学习,你还有哪些疑 问?请大胆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
U形管
相同
相同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
(2)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 压强都相等。
实验4: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 的方向,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的关系。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
(3)同种液体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实验5: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看看液体内部的 压强与深度有什么关系。
深度(m)
深度h: 指从液面到 液体内部某 一位置的竖 直距离。
2.液体压强的决定因素: 问题:1t水和1g水,谁产生的压强大?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与其它因素无关.
三.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公式: p gh
2、液体压强的决定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 3、液体压强变形公式:
已知:ρ=1×103kg/m3 h=1.6m s=0.25m2
求: 对桶底压强P;对桶底压力F
解:
(1)p=ρgh=1×103kg/m3×10N/kg×1.6m=1.6×104 Pa
(2)F=ps=1.6×104 Pa×0.25m2=0.4×104 N
答: 水对桶底的压强是1.6×104 Pa, 水对桶底的压力是0.4×104 N。
4、液体产生的压力怎样计算?
安溪县十中八年级物理下册 9.2液体的压强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答案
练习
如下图 , 一个重为2N , 底面积为0.01m2 的容器 中盛有8N 的水 , 水深6cm , 〔 ρ 水 =1.0 ×103kg/m3 , g 取 10 N/kg 〕求 : 〔1〕水対容 器底的压强 ; 〔2〕容器対水平桌面的压强。
答案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知识点 1 实验一 吸盘实验
大气压强的存在
如果把塑料吸盘戳个小孔,空气 通过小孔进入吸盘和光滑的墙壁之间, 内外压强相等,吸盘就不能贴在光滑 的墙面上。
实验二 覆杯实验
若在杯底戳个小孔,纸 片还能够将水托住吗?
现象:硬塑料片没有掉下。
实验三 瓶子吞蛋 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马德堡半球实验
A. 10 N
B. 7 N
C. 5 N
D. 2
N
练习 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液体内部的压 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 下图的图象 , 那么错误的说法是〔 D〕。
A. 同一种液体中 , 液体内部压强 跟液体的深度成正比 B. 距离液面 50cm深处的压强是 6×103Pa C. 该液体的密度是 1.2×103kg/m3 D. 距液面10cm 处方向向下的压强 与距液面 30cm处方向向上的压强 之比小于 1:3
这种由空气施加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大气压强产生原因: 由于空气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方向: 大气与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知识点 2 大气压强的测量
结论 深度相同时 ,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压强与哪些 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图的四次实验 , 这些实
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四页,共19页。
某水库(shuǐkù)大坝的侧面图
第十五页,共19页。
1、在以下(yǐxià)各图中比较a、b、c各点的压强大 小
(1) •a
•b
(2) •a
(3)
•b
水
酒 精
•c
a• •b
Pb > Pa
Pc > Pb > Pa
Pa > Pb
第十六页,共19页。
2、一个圆柱形容器(róngqì)里装满水,若把一
第三页,共19页。
压强计
压强计的原理(yuánlǐ): 当探头上的橡皮膜 受到压强时,U形 管两边液面出现高 度差,两边高度差 表示出压强的大小, 压强越大,液面高
第四页,共19页。
探究 (tànjiū)1: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 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第五页,共19页。
探究
补充:液体(yètǐ)压 强的计算
液体对容器(róngqì)底的压力F与液体重力G液的关
F < G液
F = G液
F > G液
第十九页,共19页。
第二节 液体(yètǐ)的压强
第一页,共19页。
一、液体压强(yāqiáng) 的特点
(xiànɡ xià)
(xiàngpí)
坦没 有 水 时 , 橡 皮 膜 平
当
凸
倒 入
出水
。时
,
橡
皮 膜
液体有向下(容器
向 下
底
)的压强
第二页,共19页。
现象(xiànxiàng)表明:
液体(yètǐ)对容器侧壁有 压强
(tànjiū)2: 液体压强与深度(shēndù) 有关吗?
某水库(shuǐkù)大坝的侧面图
第十五页,共19页。
1、在以下(yǐxià)各图中比较a、b、c各点的压强大 小
(1) •a
•b
(2) •a
(3)
•b
水
酒 精
•c
a• •b
Pb > Pa
Pc > Pb > Pa
Pa > Pb
第十六页,共19页。
2、一个圆柱形容器(róngqì)里装满水,若把一
第三页,共19页。
压强计
压强计的原理(yuánlǐ): 当探头上的橡皮膜 受到压强时,U形 管两边液面出现高 度差,两边高度差 表示出压强的大小, 压强越大,液面高
第四页,共19页。
探究 (tànjiū)1: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 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第五页,共19页。
探究
补充:液体(yètǐ)压 强的计算
液体对容器(róngqì)底的压力F与液体重力G液的关
F < G液
F = G液
F > G液
第十九页,共19页。
第二节 液体(yètǐ)的压强
第一页,共19页。
一、液体压强(yāqiáng) 的特点
(xiànɡ xià)
(xiàngpí)
坦没 有 水 时 , 橡 皮 膜 平
当
凸
倒 入
出水
。时
,
橡
皮 膜
液体有向下(容器
向 下
底
)的压强
第二页,共19页。
现象(xiànxiàng)表明:
液体(yètǐ)对容器侧壁有 压强
(tànjiū)2: 液体压强与深度(shēndù) 有关吗?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液体压强课件 (2012新版)新人教版

液体的压强特点 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 的压强相等。深度越深, 压强越大。压强还与密度 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 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NEXT
液 体 压 强 特 点
5-帕斯卡实 验.swf
液 体 压 强 的 应 用
潜水员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
设想在液体中有一高度为h,密度为ρ,截面为S 的液柱.其上表面与液面相平。计算这段液柱产生 的压强,就能得到液体深度为h处的压强。则:
物理同步教学课件
第八章 运动和力
思考 什么是压强 ? 压力都是由物体重 力产生吗?
§9-2 液体的压强
情 景 引 入
活动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 压强
液 体 压 强 特 点
活动2:液体对容器侧壁压强
液 体 压 强 特 点
活动3: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液 体 压 强 特 点
液体压强特点 液体压强大小
压 强 的 大 小
液柱的体积V= Sh .
液柱的质量m= ρV
= ρ Sh .
= ρgSh
液柱的重量G = mg = ρgv
液柱对底面的压力F = mg = ρgv = ρgSh 液柱对底面的压强
F = mg = ρgv = ρgSh = ρgh P= S S S S
压 强 的 大 小
由公式 P=ρ液g h可知:液体内部压强 与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跟液体 的重力、质量、体积、容器形状等无关。
F1<G1 F2=G2 F3>G3
1
2
3
点拨: 1、两个公式中量之间的关系。
F 液 P= p =ρg h S 体 压2、两个公式结合求容器底和桌面的压强。 先求p后求F 强 容器底: 练 桌面:先求F后求p 习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2节 第2课时液体压强的计算与应用连通器 习题课件

解:(1)水对烧瓶底部的压强:p=ρ 水 gh=103 kg/m3×10 N/kg×0.05 m=500 Pa (2)烧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 瓶+G 水=(m 瓶+ρ 水 V)g=(0.12 kg+103 kg/m3×300×10-6 m3)×10 N/kg=4.2 N (3)烧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FS =30×41.02-N4 m2 =1 400 Pa。
易错点专练
易错点 误以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12.(2021·青海中考)如图所示,将质量相等的水,分别倒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
两个形状不同、底面积相等的容器中,则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和压力正确
的是( B )
A.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9.(2021·防城港质检)如图所示,圆柱形薄底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高度足 够高,容器重为4 N,底面积为200 cm2,内盛有深度为0.08 m的水。g取10 N/kg。
(1)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求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力; (3)若往容器中再注入水,注入水后容器底对地面的压强比原来增加了500 Pa, 求注入水的体积。
4.如图,一木桶壁上有一缺口,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0.5 m,缺口的木板长0.2 m, 桶内底部面积为4×10-2 m2。当桶装足够多的水时,求:(g取10 N/kg) (1)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解:(1)此桶装满水,水深等于短木板的长,h=0.2 m, 桶底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3 kg/m3×10 N/kg×0.2 m=2×103 Pa; (2)由 p=FS 可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F=pS=2×103 Pa×4×10-2 m2=80 N。
易错点专练
易错点 误以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12.(2021·青海中考)如图所示,将质量相等的水,分别倒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
两个形状不同、底面积相等的容器中,则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和压力正确
的是( B )
A.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9.(2021·防城港质检)如图所示,圆柱形薄底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高度足 够高,容器重为4 N,底面积为200 cm2,内盛有深度为0.08 m的水。g取10 N/kg。
(1)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求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力; (3)若往容器中再注入水,注入水后容器底对地面的压强比原来增加了500 Pa, 求注入水的体积。
4.如图,一木桶壁上有一缺口,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0.5 m,缺口的木板长0.2 m, 桶内底部面积为4×10-2 m2。当桶装足够多的水时,求:(g取10 N/kg) (1)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解:(1)此桶装满水,水深等于短木板的长,h=0.2 m, 桶底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3 kg/m3×10 N/kg×0.2 m=2×103 Pa; (2)由 p=FS 可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F=pS=2×103 Pa×4×10-2 m2=80 N。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专题二公式p=F÷S及p=ρgh的应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2)四楼住户水龙头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口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g取10 N/kg,π取3.14)
解:(1)p=ρgh=1.0×103 kg/m3×10 N/kg×(18 m-10 m)=8×104 Pa
(2)S=πr2=3.14×2
2cm2=3.14
cm2=3.14×10-4
m2,F=pS=8×104
类型一 公式p=ρgh的应用 1.同种材料制成的几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粗细、高度各 不相同,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A ) A.较高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 B.较粗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 C.质量较大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 D.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2.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c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a和
解:(1)G=F=pS=200 Pa×0.01 m2=2 N
(2)水深 h=ρp水g=1×103kg9/0m03P×a10 N/kg=0.09 m,假设杯壁是竖直的,装
入
1
kg
的水后杯中水的深度为
H=ρm水S=1×103
1 kg kg/m3×0.01
m2=0.1
m,
因为 H>h,所以水杯是底小、口大,大致形状是图 a
类型二 公式 p=FS的应用
6.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 强分别为 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 FA、FB,则( C ) A.pA=pB FA=FB B.pA=pB FA<FB C.pA<pB FA=FB D.pA>pB FA>FB
7.一密度为ρ的钢制轴承,由粗细不同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粗细圆 柱体的高度均为h。如甲图所示放置时,轴承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2ρgh。 如乙图所示放置时,轴承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 C A.3.6ρgh B.4.8ρgh C.6.0ρgh D.7.2ρgh
解:(1)p=ρgh=1.0×103 kg/m3×10 N/kg×(18 m-10 m)=8×104 Pa
(2)S=πr2=3.14×2
2cm2=3.14
cm2=3.14×10-4
m2,F=pS=8×104
类型一 公式p=ρgh的应用 1.同种材料制成的几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粗细、高度各 不相同,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A ) A.较高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 B.较粗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 C.质量较大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 D.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2.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c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a和
解:(1)G=F=pS=200 Pa×0.01 m2=2 N
(2)水深 h=ρp水g=1×103kg9/0m03P×a10 N/kg=0.09 m,假设杯壁是竖直的,装
入
1
kg
的水后杯中水的深度为
H=ρm水S=1×103
1 kg kg/m3×0.01
m2=0.1
m,
因为 H>h,所以水杯是底小、口大,大致形状是图 a
类型二 公式 p=FS的应用
6.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 强分别为 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 FA、FB,则( C ) A.pA=pB FA=FB B.pA=pB FA<FB C.pA<pB FA=FB D.pA>pB FA>FB
7.一密度为ρ的钢制轴承,由粗细不同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粗细圆 柱体的高度均为h。如甲图所示放置时,轴承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2ρgh。 如乙图所示放置时,轴承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 C A.3.6ρgh B.4.8ρgh C.6.0ρgh D.7.2ρgh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新课教学课件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丙、丁
两图进行对比,
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无___关___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乙、丙
两个图进行对比。
(5)在图丙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
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同种液体向__各___个___方__向______的压
例2.如图所示,先往U型管中注水,然后再往左管中注入20cm深的煤
油,问:左右管液面的高度差是多少?(已知 煤 0.8103kg / m3 )
提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四.连通器的应用
课堂小结
一.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 底部 和 侧壁 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
方向也存在压强。
甲乙
同步练习:小明将1kg的水倒入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
50cm2的容器中,测得水深15cm,容器重0.1kg. (1)则水对容
器底的压强为多少?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多少?(2) 容器对桌面
的压力和压强为多少? (g=10N/kg)
h=15cm
解:(1)
拓展:下列各图容器都装满水,各容器底部面积都为S,水的深度 都为h,比较各容器底部所受到水的压强、压力和水的重力的大小 以及压力与水重力的关系。
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微小压强计
注意: 1,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压强计的U型管中液面高度 差越大,说明橡皮膜所受到的 压强越大
3,弄清实验所使用的液体,且 不要使液面的高度差过大
一.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 底部 和 侧壁 个方向也存在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课件

9.2 液体的压强
新课导入
历史上有一位法国科学家帕斯卡,他对液体进 行过很多研究,做过很多有名的实验,有一次, 他在一个封闭的桶中装满水,再把一根很细的长 管子与桶的开口处连接起来,并且密封好,如图 所示,然后他站在楼上的阳台上,向细管中注水, 几小杯水后,水就把水桶压破了。
你知道为什么几小杯 水就能压破水桶吗?
换用不同液体,看看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 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总结: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 一深度,各方向压强 相等 ,深度增大, 液体的压强 ;液体的压强还有与 增大 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 越大 度越大,压强 。
(三)液体压强的大小
如何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
思路:设想在液面下有一深度为h、截面积为s的液柱。
特别注意:深度h是指液面到某点的垂直
距离,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 流动时,连通器个部分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假设容器底部有一竖直膜 片,分析下图中p1与p2的大 小。
如果p1、p2大小不相等,会 发生什么现象? 右侧液面下降,最后当 液体静止时,两侧液面 相平。
探头
橡皮膜
U形管
1.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 强都相等。
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看液 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的关系。
2.同种液体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h:研究点到 自由液面的 竖直距离。
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看看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深度有什么关系。
3.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
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
新课导入
历史上有一位法国科学家帕斯卡,他对液体进 行过很多研究,做过很多有名的实验,有一次, 他在一个封闭的桶中装满水,再把一根很细的长 管子与桶的开口处连接起来,并且密封好,如图 所示,然后他站在楼上的阳台上,向细管中注水, 几小杯水后,水就把水桶压破了。
你知道为什么几小杯 水就能压破水桶吗?
换用不同液体,看看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 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总结: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 一深度,各方向压强 相等 ,深度增大, 液体的压强 ;液体的压强还有与 增大 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 越大 度越大,压强 。
(三)液体压强的大小
如何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
思路:设想在液面下有一深度为h、截面积为s的液柱。
特别注意:深度h是指液面到某点的垂直
距离,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 流动时,连通器个部分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假设容器底部有一竖直膜 片,分析下图中p1与p2的大 小。
如果p1、p2大小不相等,会 发生什么现象? 右侧液面下降,最后当 液体静止时,两侧液面 相平。
探头
橡皮膜
U形管
1.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 强都相等。
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看液 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的关系。
2.同种液体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h:研究点到 自由液面的 竖直距离。
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看看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深度有什么关系。
3.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
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2.8cm B.8cm C.20cm D.16cm 6.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 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种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 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A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连通器
如图为连通器的原理图
设想连通器底部正中央有小液片AB,由于液体不流动,所以小液片AB__
静_止_,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液片AB两边受到的压力__相等__,因此液片AB
两边受到的压强_相_ 等__,连通器内装有同一种液体,左右两边的液柱的密度 __ 相等__,根据液体的压强计算公式__P=ρg_h_可以知道,只有两个液柱的高 度__相同__时,两个液柱对AB的压强才相等,所以连通器内装有
7.我国“蛟龙号”潜水器创造了深潜7000m的惊人纪录。我们知道海 水的压强随__深度__增大而增大。在7000m深处,海水对潜水器的压强约为 7×107Pa,即潜水器每平方米的表面上受到__7×107 _N的压力,相当于在 1m2的面积上压着__ 7×103 __t的重物。(g取10N/kg)
8.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 同液体,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_<__pB,容 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 _=_p′B。(两空均选填“>甲流向乙
C.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液面压强的综合应用
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 示的装置。他们首先向一个大水槽里灌满水,水深为h=0.2m,此时水对 水槽底部的压强是__2×103 __Pa。然后松开铁夹,水流入a、b两管,稳定 后,a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1,b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2,则h1__=__h2(填“> ”“<”或“=”)。(g取10N/kg)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如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 。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 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
9.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0.4kg,底面面积是4×10-3m2,内盛 0.6kg的水,水面高度在图中已标出,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 求:(g取10N/kg)
(1)水对壶底的压强;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3)由于水的重力而使水对茶壶底部产生的压力。
解:(1)P=ρgh=1.0×103kg/m3×10N/kg×12×10-2m=1200Pa (2)F′=G= mg=(0.4kg+0.6kg)×10N/kg=10N,P′=FS′=4×1100N-3m2=2.5×103Pa (3)F=PS =1200Pa×4×10-3m2=4.8N
4.由于长期的河道淤塞,黄河下游的河床已被抬高。沿河农民通常采用 如图所示的方式引黄河水来灌溉农田。有关这种引灌溉方式,下列说法中错 误的是( A )
A.这种取水灌溉方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使用时B端管口必须低于A处水面 C.使用时先将管道中灌满水 D.高度差H越大,管道中的水流得就越快
5.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重量不计),放 入水面下16cm处,然后向管内缓慢倒入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当塑 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是( C)
1.连通器内的液体,在不流动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B.各容器中装同一种液体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总是相等的 C.各容器中液面的高低与该容器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D.各容器中液面的高低与该容器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 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C )
变式训练
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弯,弯管内 的液面高度h1=0.8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 h2=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 为__2400__P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9_6_0 __N。(g取10N/kg)
__同种__液体,在液体__不流动__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或者 说各液面保持相平)。连通器原理:当连通器内装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 ,__各容器内的液面相平 __。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
,有关涵洞中的水流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是( C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连通器
如图为连通器的原理图
设想连通器底部正中央有小液片AB,由于液体不流动,所以小液片AB__
静_止_,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液片AB两边受到的压力__相等__,因此液片AB
两边受到的压强_相_ 等__,连通器内装有同一种液体,左右两边的液柱的密度 __ 相等__,根据液体的压强计算公式__P=ρg_h_可以知道,只有两个液柱的高 度__相同__时,两个液柱对AB的压强才相等,所以连通器内装有
7.我国“蛟龙号”潜水器创造了深潜7000m的惊人纪录。我们知道海 水的压强随__深度__增大而增大。在7000m深处,海水对潜水器的压强约为 7×107Pa,即潜水器每平方米的表面上受到__7×107 _N的压力,相当于在 1m2的面积上压着__ 7×103 __t的重物。(g取10N/kg)
8.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 同液体,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_<__pB,容 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 _=_p′B。(两空均选填“>甲流向乙
C.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液面压强的综合应用
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 示的装置。他们首先向一个大水槽里灌满水,水深为h=0.2m,此时水对 水槽底部的压强是__2×103 __Pa。然后松开铁夹,水流入a、b两管,稳定 后,a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1,b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2,则h1__=__h2(填“> ”“<”或“=”)。(g取10N/kg)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如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 。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 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
9.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0.4kg,底面面积是4×10-3m2,内盛 0.6kg的水,水面高度在图中已标出,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 求:(g取10N/kg)
(1)水对壶底的压强;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3)由于水的重力而使水对茶壶底部产生的压力。
解:(1)P=ρgh=1.0×103kg/m3×10N/kg×12×10-2m=1200Pa (2)F′=G= mg=(0.4kg+0.6kg)×10N/kg=10N,P′=FS′=4×1100N-3m2=2.5×103Pa (3)F=PS =1200Pa×4×10-3m2=4.8N
4.由于长期的河道淤塞,黄河下游的河床已被抬高。沿河农民通常采用 如图所示的方式引黄河水来灌溉农田。有关这种引灌溉方式,下列说法中错 误的是( A )
A.这种取水灌溉方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使用时B端管口必须低于A处水面 C.使用时先将管道中灌满水 D.高度差H越大,管道中的水流得就越快
5.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重量不计),放 入水面下16cm处,然后向管内缓慢倒入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当塑 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是( C)
1.连通器内的液体,在不流动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B.各容器中装同一种液体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总是相等的 C.各容器中液面的高低与该容器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D.各容器中液面的高低与该容器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 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C )
变式训练
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弯,弯管内 的液面高度h1=0.8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 h2=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 为__2400__P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9_6_0 __N。(g取10N/kg)
__同种__液体,在液体__不流动__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或者 说各液面保持相平)。连通器原理:当连通器内装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 ,__各容器内的液面相平 __。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
,有关涵洞中的水流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