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常用数据(2)
建筑工程测量单元7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单元7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思考与拓展题参考答案7-1 施工测量有哪些主要工作内容?答:施工测量主要工作内容有:施工控制测量、测设、检查验收与竣工测量、变形观测。
7-2 测设的基本工作有哪些?答:测设的基本工作有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角测设和高程测设。
7-3 在地面上要测设一段长为46.500m 的水平距离AB ,所使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 =30+0.009+0.000012×30(c -20℃)。
测设时钢尺温度为12℃,拉力与检定时的拉力相同,A 、B 两点桩顶间的高差为0.70m ,试计算在地面上需要测设的长度。
解:用该钢尺量距46.500m 时尺长改正数为:014.05.4630009.00=⨯=⋅∆=∆l l l l d 温度改正Δl t =α( t - t 0)l=0.000012×(12-20)×46.5=-0.004m倾斜改正数Δl h 为m l h l h 005.05.4627.0222-=⨯-=-=∆则在地面上需要测设的长度D=46.5-(0.014-0.004-0.005)=46.495m7-4 在地面上要设置一段长为48.642m 的水平距离CD ,先沿CD 方向按一般方法测设48.642m ,定出D'点,再用名义长度为30m 的钢尺精确量得CD'的水平距离为48.658m ,问应如何对D'点进行改正?请绘出示意图。
解:距离差为:ΔD=D'-D=48.658-48.642=0.016m 。
D 点应从D'往回改正0.016m 。
7-5 如图7-37,OA 为角度基准线,测设出直角∠AOB 后,精确测定其角值为90°01′12″,又知OB 的长度为48m ,问B 点应在OB 的垂线上移动多少距离才能得到90°角?应往内侧移还是外侧移?解:角度的差为Δβ=β′-β=72″B 点应在OB 的垂线上移动距离为:m AB d 017.02062657248=⨯=''∆⨯=ρβ 因为Δβ为正,所以应往内侧移。
工程施工的测量内容包括

工程施工的测量内容包括一、地形测量1. 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指测定地面不同点之间的高差。
在工程施工中,高程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来确定工程地点的高度,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
常见的高程测量方法包括水准测量、GPS测量等。
2. 坡度测量坡度测量是指测定地面的坡度。
在工程施工中,坡度的合理设置对材料运输、排水等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坡度测量方法包括水准仪、斜尺等。
3.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测定地面的形状、起伏等情况。
在工程施工中,地形测量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常见的地形测量方法包括测距仪、全站仪等。
二、建筑物测量1. 建筑物平面尺寸测量建筑物平面尺寸测量是指测定建筑物平面上的长度、宽度等尺寸。
在工程施工中,建筑物平面尺寸测量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
常见的建筑物平面尺寸测量方法包括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等。
2. 建筑物立面尺寸测量建筑物立面尺寸测量是指测定建筑物立面上的高度、宽度等尺寸。
在工程施工中,建筑物立面尺寸测量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
常见的建筑物立面尺寸测量方法包括测距仪、全站仪等。
3. 建筑物体积测量建筑物体积测量是指测定建筑物的体积。
在工程施工中,建筑物体积测量可以为建筑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
常见的建筑物体积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
三、管道测量1. 管道尺寸测量管道尺寸测量是指测定管道的直径、长度等尺寸。
在工程施工中,管道尺寸测量可以为管道安装提供准确的数据。
常见的管道尺寸测量方法包括测规、卡尺等。
2. 管道倾斜度测量管道倾斜度测量是指测定管道的倾斜度。
在工程施工中,管道倾斜度的合理设置对管道的排水、流量等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管道倾斜度测量方法包括水准仪、斜尺等。
3. 管道流量测量管道流量测量是指测定管道中流体的流量。
在工程施工中,管道流量测量可以为管道设计、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
常见的管道流量测量方法包括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等。
四、其他测量1. 环境测量环境测量是指测定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
施工测量常用数据

轨道安装标高
±2
13、管线定位容差
测设内容
定位容差(mm)
厂房内部管线
7
厂区内地上和地下管道
30
厂区外架空管道
100
厂区外地下管道
200
厂区内输电线路
100
厂区外输电线路
300
14、管线标高测量容差
管线类别
标高容差(mm)
自流管(下水道)
±3
气体压力管
±5
液体压力管
±10
电缆地沟
±10
11.5
宽面卷尺
厚×宽(mm×mm)
*0.19×13
截面积F(mm2)
*2.52±1%
单位重量W(g/m)
*26.04±1%
延伸系数(1m、10N)(mm)
0.019
弹性模数E(×105/mm2)
2.10
膨胀系数α(×10-6/℃)
11.5
韧性卷尺
厚×宽(mm×mm)
*0.3×6
截面积F(mm2)
*1.75±2.5%
弹性模数E(×105/mm2)
1.86
膨胀系数α(×10-6/℃)
14.0
韧性不锈钢卷尺
厚×宽(mm×mm)
0.3×6
截面积F(mm2)
1.82±2.5%
单位重量W(g/m)
13.7±2.5%
延伸系数(1m、10N)(mm)
0.295
弹性模数E(×105/mm2)
1.86
膨胀系数α(×10-6/℃)
大于100m
0.0005
0.0005
-
d.烟囱砌筑圆环的直径
-
0.005
-
对直径d的偏差不得不大于30mm
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工程测量)

7
检查:① 三个定位点的直线性检测∠ C´ P´D´即β与 180°之差不大于±10 " ,否则调整②调整三个定位点的位置 δ=ab/a+b( 90°-β/2)1/ρ " 当a=b时δ=a/2( 90°-β/2)1/ρ" ③调整三个定位点间的距离
方格网线设计原则:方格网线与相应的主轴线正交且网线交点通视;正方形格网线边长多取100m-200m,矩形格网边长尽可能取50m或其倍数。同一个网点最好是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平面控制—建筑方格网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1、主轴线放样:① M、O、N点放样方法同建筑基线,∠MON与180º之差应在 ±10″之内;② O点安置经纬仪放样 主点C、D;③ 精确测出∠MOC′和∠MOD′,算出与90º之差ε1和 ε2 ,调整值 L1和 L2。
施 工 场 地 控 制 测 量
平面控制——建筑基线 是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作为施工场地的控制和建筑物定位依据。建筑基线的布置,主要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的地形和原有测图控制点的情况而定。1、基线布设形式
2、基线设计原则:①基线应尽量靠近拟建建筑物,基线应尽量位于场地中心,并平行或垂直主要建筑物轴线;②基线点不少于3个,便于检核。主点间相互通视良好;③基线测设精度应满足施工放样要求;基线点应选在不易破坏之处,并做成永久性控制点。
(3)建筑物测设建筑基线
在建筑基线附近有永久性的建筑物,并且建筑物的主轴线平行于基线时,可以根据建筑物测设建筑基线,如图所示的拉直线法。
施 工 场 地 控 制 测 量
测量常用表格

测量常用表格
测量常用表格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进行定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量表格示例:
1.测量日志表:用于记录测量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括测量时间、测量人员、测量设备、测量项目、测量数据等。
2.测量报告表:用于汇总测量数据,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编写测量报告。
包括测量项目、标准值、实际值、误差值、合格判定等。
3.设备检查表:用于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检查日期、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等。
4.测量点布置图:用于表示测量点的布置情况,包括测量点的位置、编号、坐标等。
5.测量数据统计表:用于对大量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找出规律和趋势。
包括数据项、数据来源、数据类型、数据单位、数据值等。
这些表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定制,以满足具体的需求。
在制作表格时,要注意表格的格式和排版,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工程测量常用的规范及限差参数归纳

⼯程测量常⽤的规范及限差参数归纳测绘常⽤规范及限差参数《⼯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3-26发布,1993-08-01实施,适⽤范围:城镇、⼯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以及⽣产(运营)阶段的通⽤性测绘⼯作。
内容:控制测量、采⽤⾮摄影测量⽅法的1:500~1:5000⽐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测量、竣⼯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利⽔电⼯程施⼯测量规范》(SL52─93)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6-25发布,1993-12-01实施适⽤范围:⽔利⽔电⼯程施⼯阶段的测量⼯作。
内容:控制测量、放样的准备与⽅法、开挖⼯程测量、⽴模与填筑放样、⾦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下洞室测量、辅助⼯程测量、施⼯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测量、竣⼯测量、施⼯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发布与实施时间:1998年6⽉1⽇施⾏适⽤范围:⼯业与民⽤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的各种沉降(包括上升)测量和位移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发布与实施时间:1999-02-10发布,1999-07-01施⾏适⽤范围:城市规划、城市地籍管理和城市各项建设⼯程的勘测、设计、竣⼯以及城市管理的通⽤性测绘⼯作。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发布与实施时间:1997-04-25发布,1997-10-01施⾏适⽤范围:城市各等级控制⽹测量,城市地籍控制⽹测量和⼯程控制⽹测量。
当进⾏城市地形形变监测控制⽹测量时,可参照本规范执⾏。
《⽔利⽔电⼯程施⼯测量规范》(SL52─93)表1 光电测距附合(闭合)导线技术要求注:表中所列的技术要求,符合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于10mm(三、四等)和20mm(五等)1. 当导线⽹作为⾸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结点⽹,各导线环的长度不应⼤于表1中规定总长的0.7倍。
施工测量

(3)计算A、P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DAP ( x P x A ) ( y P y A ) x AP y AP
2 2
y A 433.570 m x P 370.000 m y P 458.000 m AB 1034848
例10-1 已知 试计算测设数据β和DAP。
一、施工放样
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 与高程位置测设于地面: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点的高程位置测设
1.在地面上测设已知高程
某建筑物的室内地坪设计高程为45.000m,附近有一 水准点BM.3,其高程为H3=44.680m。现在要求把该建筑 物的室内地坪高程测设到木桩A上,作为施工时控制高程 的依据。
一、建筑控制施工测量
1、施工平面控制网
1)建筑基线
建筑基线是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即 在建筑场地布臵一条或几条轴线。
它适用于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布臵比较简单的 小型建筑场地。
(1)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及要求
1)布设形式有:
“一”字形、“L”形、 “T”形、“十”字形。
2)要求:主轴线方向应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平行,
施工坐标系亦称建筑坐标系,其坐标轴与主 要建筑物主轴线平行或垂直,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 行建筑物的放样。 施工控制测量的建筑基线和建筑方格网一般 采用施工坐标系,而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往往 不一致,因此,施工测量前常常需要进行施工坐标 系与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换算。
x x′ α yP y0 O′ x0 xP′ y′ y
2.建筑方格网
由正方形或 矩形组成的施工 平面控制网,称 为建筑方格网, 或称矩形网。
建筑方格网 适用于按矩形布 臵的建筑群或大 型建筑场地。
E C F
7、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资料

55
56
(3)第二层以上墙体施工中,为了使皮数杆 在同一水平面上,要用水准仪测出楼板四角的标高, 取平均值作为地坪标高,并以此作为立皮数杆的标 志。
19
1)根据建筑红线测设建筑基线
由城市测绘部门测定的建筑用地界定基准线, 称为建筑红线。
A d2 P
B
d1
d1
Q
1
2
C d2 3
20
2)根据附近已有控制点测设建筑基线
在新建筑区,可以利用建筑基线的设计坐标和附近 已有控制点的坐标,用极坐标法测设建筑基线。
1
2
D1
D2
3
β2
β3
D3
B
β1
A
21
测设的基线点往往不在同一直线上,且点与点 之间的距离与设计值也不完全相符,因此,需要精
测设建筑物角桩方法:
•根据控制点、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采用极坐标法或直角 坐标法放样 •根据已有建筑物或建筑红线放样。
35
宿舍楼
90 N
90
P
15.000m 15.000m
l
M
Q
l
l 0.240m
l 0.240m
a
b 14.240m c 25.800m
d
检查NP的距离是否等于25.800m,∠N和∠P是否等 于90˚,其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建筑方格网的布置时应先选定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然后 再布置方格网。方格网的形式可布置成正方形或矩形。当 场区面积较大时,常分两级。首级可采用“十”字形、 “口”字形或“田”字形,然后再加密方格网。当场区面 积不大时,尽量布置成全面方格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测量常用数据
钢尺技术参数
水准仪应满足的要求
水准测量结果限差
Ⅱ
往、返测、附合或闭
合水
准路线允许闭合差
(mm)每公里多于15站每公里少于15站
Ⅲ
往、返测、附合或闭
合水
准路线允许闭合差
(mm)每公里多于15站每公里少于15站
Ⅳ
往、返测、附合或闭
合水
准路线允许闭合差
(mm)
每公里多于15站
每公里少于15站
厂房矩形控制网容许误差矩形网等级Ⅰ
矩形网类别根据主轴线
厂房类别大型
主轴线、矩形边长精度1:50000,1:30000 主轴线交角容许差±3"- ±5"
矩形角容许差±5"
矩形网等级
工业建筑物放样时测量工作的容许误差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基础中心线及标高测量容差(mm)
说明:测设螺栓及模板标高时,应考虑预留高度。
基础竣工标高测量容差(mm)
基础竣工中心线投点容差(mm)
柱子安装测量容差
轨道安装测量容差
管线定位容差
管线标高测量容差
管线类别标高容差(mm)自流管(下水道)±3气体压力管±5
液体压力管±10
电缆地沟±10
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
项目一点填方或挖方(三角形)图式
计算公式
项目二点填方或挖方(梯形)图式
计算公式
项目三点填方或挖方(五角形)
图式
计算公式
项目四点填方或挖方(正方形)图式
计算公式
常用横断面计算公式
横断面图式
断面积计算公式
横断面图式
断面积计算公式
横断面图式
断面积计算公式横断面图式断面积计算公式横断面图式断面积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