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生物必修二人教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精选资料《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课方案王刚刚§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二课时)一、教材剖析:本节是第四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本章教课的难点所在。
本节内容不单抽象复杂,并且波及的物质种类特别多,骨干知识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侧枝内容是 DNA与 RNA构造的比较、核糖与脱氧核糖的比较、三种不一样种类的RNA 以及遗传密码的构成。
在办理骨干和侧枝内容关系时,要合理分派时间,明确不同层次的教课要求。
二、学情剖析:经过第二、三章的学习,学生对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能够决定生物体性状有了必定的科学认识,并已经对基因终究是如何起作用的产生了浓重的兴趣,三、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⑴概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⑵理解遗传信息与“密码子”的看法⑶运用数学方法,剖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 、能力目标:⑴培育学生的逻辑思想能力,使学生掌握必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⑵理解构造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⑶经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活动模具,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感情目标:认可事物的现象是由实质决定的辩证唯心主义看法。
四、教课重难点要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五、教课方法:教师叙述、举例、图示、启迪与学生阅读、思虑、议论研究相联合。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达成课前预习,提出迷惑2、教师的教课准备: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 1 课时八、教课过程:(一)复习导入:1、发问:转录的看法、场所分别是什么?2、学生活动:踊跃思虑老师提出的问题,举手回答,转录是指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
场所是在细胞核。
3、发问: DNA将遗传信息传给mRNA后,后者将经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内,mRNA 又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呢?转录获得的RNA还是碱基序列,而不是蛋白质。
那么, 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能变为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摆列次序呢? mRNA如何将信息翻译成蛋白质?4、引入主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遗传信息的翻译(二)合作研究,精讲点拨1、教师提出翻译的看法,即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样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拥有必定氨基酸次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称为遗传信息的翻译。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

3、区分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4、翻译的过程。
5、如何理解翻译的高效性?
教
生生互动
教师解难
练
当堂训练
教
学
反
思
①RNA也是由基本单位——核苷酸组成,由核糖、磷酸、含氮碱基:A、G、C、U共同组成,也能储存遗传信息。
②RNA一般是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③在RNA和DNA的关系中,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G-C。
学
读书自学
阅读课本P64-67,回答
检测提问
1、转录得到的RNA仍是碱基序列,而不是蛋白质。那么,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变出蛋白质呢?
年级
高一年级
科目
生物学
课题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1课时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理解遗传信息与“密码子”的概念
3、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导
导入课题
基因是怎样控制遗传性状的呢?
学习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理解遗传信息与“密码子”的概念
3、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明确学法
阅读、思考、小组讨论。
学
读书自学
阅读课本P62-63,回答
检测提问
1、为什么RNA适合作DNA的信使呢?
2、DNA的遗传信息怎么传给RNA的?
教
生生互动
广东省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比赛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精编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采用”谈话法”和”做中学”为主的教学法,帮助学生建构重要概念。
将直观教学法、阅读指导法、问题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以实现师生互动,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是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前3章学习基因的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基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以及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是在学习了前3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因及作用机理的认识;另一方面,又为后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进行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⑴阐明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蛋白质上的过程;⑵说明转录和翻译发生的条件、场所和产物。
2.能力目标:⑴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提升观察、推理和形象思维等能力;⑵利用模型模拟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⑴通过对遗传信息的有序性、准确性和独特性的理解,初步形成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⑵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生物知识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设计1.教学重点:⑴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⑵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关系。
2.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三、学习对象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好奇心强,乐于动手,善于探索新知。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DNA分子结构及复制,初步建立了基因、碱基配对等概念,但是,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知识十分抽象,RNA聚合酶、密码子及反密码子等概念难以理解,学生感到抽象,部分概念容易混淆。
四、教学方法设计1.“谈话法”。
基本教学程序是“提出问题---分析讨论---教师解答问题---得出结论”。
2.建构物理模型。
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转录和翻译”模型,在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动手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4.1《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基因表达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基因表达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基因表达知识的掌握情况。
10. 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基因表达调控是生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助于生物体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保持稳定的蛋白质水平。
11. 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基因表达调控包括转录水平的调控、翻译水平的调控以及翻译后修饰的调控等。
12. 转录因子的作用: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与DNA分子上的特定序列结合,从而调控基因转录过程的蛋白质。
④ 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概念:密码子是指DNA和RNA上的三个相邻核苷酸组成的序列,用于编码氨基酸。反密码子是指tRNA上的三个相邻核苷酸组成的序列,与密码子互补配对,用于携带氨基酸。
⑤ tRNA的作用:tRNA是转运RNA的简称,它携带氨基酸,并在翻译过程中将氨基酸转移到核糖体上,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⑨ 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基因表达调控包括转录水平的调控、翻译水平的调控以及翻译后修饰的调控等。
⑩ 转录因子的作用: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与DNA分子上的特定序列结合,从而调控基因转录过程的蛋白质。
⑪ 基因表达与个体发育的关系:基因表达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指导着细胞的分化、组织的形成以及器官的发育。
4.1《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教材分析从学科知识体系看,初中生物课已经涉及了有关DNA、基因、染色体核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对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能够决定生物性状有简单的介绍,但没有涉及基因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和必修2前三章知识已指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主要执行者。
但没有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详细过程进行讲解。
本节知识就是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的。
从教材编排的特点看,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前三章以遗传学的发展史为主要线索,逐步阐明了基因的本质,本章基于对基因本质的认识,进一步阐明基因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前三章知识的进一步深入。
在教材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又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所在。
同时,本节内容也为后面中心法则、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工程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比较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三者的不同点;(2)理解遗传信息与“密码子”的概念;(3)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能力目标(1)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归纳能力;(2)通过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3)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活动模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中心法则的修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2)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终结,激发学生探知未知世界的欲望。
四、教学过程第2课时。
人教必修2教案: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RNA 的结构2.RNA 与DNA 的比较3.RNA 的种类及其作用 (1)⎩⎪⎨⎪⎧名称:信使RNA (mRNA )作用:DNA 的信使 (2)⎩⎪⎨⎪⎧名称:核糖体RNA (rRNA )作用:组成核糖体(3)⎩⎪⎨⎪⎧名称:转运RNA (tRNA )作用:识别并转运氨基酸二、遗传信息的转录 1.概念2.过程三、遗传信息的翻译 1.密码子(1)概念:mRNA 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2) 种类(共64种)⎩⎪⎨⎪⎧起始密码子:AUG (甲硫氨酸)、GUG (缬氨酸)终止密码子:UAA 、UAG 、UGA 其他密码子2.tRNA :形状像三叶草的叶形,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相邻的碱基可以与mRNA 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称为反密码子。
3.翻译 (1)概念(2)过程四、中心法则1.提出者:克里克。
2.图解:3.中心法则的发展(1)相关内容1.判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遗传信息转录的产物只有mRNA。
(×)(2)转录和翻译都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
(×)(3)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4)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5)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6)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密码子都决定氨基酸。
(×)(7)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8)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9)正常情况下,真核生物细胞内可发生中心法则的每个过程。
(×)2.微思考下图表示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的现象,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每个核糖体是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还是分别合成一条完整的多肽链?提示每个核糖体分别合成一条完整的多肽链。
高中生物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理解:“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概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认同人类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结束。
3、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对“遗传信息究竟如何表达?”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三、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也可以通过比喻等手法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比喻是教学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方法,贴切形象的比喻可以降低对感知事物的理解难度。
1、引子:利用“问题探讨”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想到,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
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
从而引出课题。
2、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3、分析推理1: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两者如何联系起来呢?推测有一种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
4、分析推理2:RNA如何解读DNA的遗传信息?5、分析推理3:mRNA的信息如何用于合成蛋白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通过一个破译电码的小游戏,引申到遗传信息的破译上来。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又降低了学生理解基因的表达的难度。
在具体学习到翻译这一过程的时候,同样,教师把遗传密码的翻译过程比喻为破译莫尔斯电码的过程,化抽象为形象。
6、总结:基因的表达是在细胞中完成的。
DNA分子、RNA分子、氨基酸分子、核糖体和线粒体等众多的细胞器一道,合作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在组成蛋白质的肽链合成后,肽链就从核糖体与mRNA的复合物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被运送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开始承担细胞生命活动的各项职责。
人教版必修2生物: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案2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与原理,能够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二)能力目标:①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
②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学会数学推理方法。
③通过模拟翻译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深刻认识翻译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DNA、RNA功能的进一步认识,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解决了“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什么”的问题,很自然的就会想知道“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也就是本节课的内容。
通过课前的了解,我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是很扎实,对于DNA和RNA 在结构上的区别不是很清晰,但是对于基因作为遗传物质如何控制性状很好奇,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疑问,并且乐于思考、回答问题,课堂参与度高,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策略上,应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保持并继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方法上,设置问题串,层层设疑,注重思维引导;在重点环节上,要有直观的演示,化抽象为具体;在教学资源上,利用PPT、学案、裁剪工具、有关转录和翻译的FLASH,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实际模拟翻译的过程,发现自己认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加深对翻译过程的理解三重点难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评论1【导入】导入新课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通过蛋白质表现,即基因可以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体现性状,这个过程如何进行?活动2【讲授】引入RNA说到这个过程,马上有个现实的矛盾摆在眼前:基因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司令和战场)基因所在的DNA是遗传物质,不能随便动的,那么遗传信息如何从细胞核中传递到细胞质中呢?科学家推测,应该有一个物质在DNA和蛋白质之间充当信使,是谁呢?提示:1、什么物质可以出细胞核?2、PPT资料:洋葱根尖实验(同年Brachet用洋葱根尖进行了实验,若加入RNA酶降解细胞中的RNA,则蛋白质合成就停止,若再加入从酵母中提取的RNA,则又可以重新合成一些蛋白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理解:"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概念.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结束.3.能力目标(1)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2)通过对"遗传信息究竟如何表达 "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3)通过对转录与翻译图解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试视图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2,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3.这两个过程中的主要特点三,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也可以通过比喻等手法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比喻是教学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方法,贴切形象的比喻可以降低对感知事物的理解难度.通过规律的总结,加深学生对转录和翻译的理解和记忆引子:利用"问题探讨"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想到,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从而引出课题.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分析推理1: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两者如何联系起来呢推测有一种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分析推理2:RNA如何解读DNA的遗传信息5,分析推理3:mRNA的信息如何用于合成蛋白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通过一个破译电码的小游戏,引申到遗传信息的破译上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又降低了学生理解基因的表达的难度.在具体学习到翻译这一过程的时候,同样,教师把遗传密码的翻译过程比喻为破译莫尔斯电码的过程,化抽象为形象.总结:基因的表达是在细胞中完成的.DNA分子,RNA分子,氨基酸分子,核糖体和线粒体等众多的细胞器一道,合作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在组成蛋白质的肽链合成后,肽链就从核糖体与mRNA的复合物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被运送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开始承担细胞生命活动的各项职责.问题探讨:大家现在再来探讨恐龙能否复活的问题.首先,恐龙的基因是如何表达的基因表达需要什么条件通过探讨,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四,教学实施的程序(二)课堂教学片段1:导入师:当我们认识到基因的本质后,能不能利用这一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呢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如果能复活,那里面有什么玄机呢?生:讨论,争论,看图,形成新的问题师: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生: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师: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基因的表达".引导学生看本章的章图.询问学生看懂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师: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导入新课.片段2学习转录过程师: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两者如何联系起来推测有一种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RNA.而RNA为什么能作为DNA的信使生:观察DNA和RNA的结构特点,得出结论比较:师:如何解读DNA信息生:看图分析比较核糖和脱氧核糖的区别,通过图形和CAI课件的演示,认识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师:DNA是如何转录的,特点是什么转录的单位是什么转录与复制有何异同(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学生推理分析,形成结论)生: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活动 ] 完成下列填空。
(1)转录的定义:(2)转录的场所:(3)转录的模板:(4)转录的原料:(5)转录的条件:师:转录得到的RNA仍是碱基序列,而不是蛋白质.那么,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能变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呢 RNA如何将信息翻译成蛋白质片段3:学习翻译过程师:基因位于哪里生:DNA.师:基因位于DNA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含有多个基因.比如:在果蝇的一个DNA上,存在多个基因.每一个基因都决定一种生物性状.比如白眼基因决定果蝇的眼睛颜色是白色的.师:基因与基因结构上的不同体现在哪里生:碱基排列顺序不同.师:不同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生物不同的性状.所以,基因上的碱基排列顺序就代表着遗传信息.我们可以看到预习作业上画有一个基因片段,这个基因决定着什么样的生物性状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从破译电码的小游戏,自然地引申到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上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师:翻译是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哪里生: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师:信使RNA结合在糖体上面后,就要翻译成蛋白质了.你们知道AUGCAA能翻译成怎样的蛋白质吗生:不知道.(翻译成什么呢到底怎样翻译呢学生充满了迷惑.)师:那你们知道.../.--./-.--翻译成什么吗生:SPY.师:这串莫尔斯电码有几个三个密码生:三个.(以莫尔斯电码做类比,生动有趣,同时降低理解难度)师:同理,这mRNA上的碱基也差不多,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密码子.师:请问,老师黑板上画了几个密码子生:2个(也有可能答4个,老师就说明密码子的不重叠性和不间断性)师:这三个密码翻译成什么把它翻译出来吧.片段4:完成预习作业中的实践活动:破译遗传信息.师:通过上面的探索过程,相信大家已经学会怎样破译基因所含的遗传信息了.现在请同学们完成预习作业中的第二部分:破译遗传信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生:根据"基因→mRNA→蛋白质"这条主线.这段遗传信息所决定的氨基酸序列是:甲硫氨酸-谷氨酰氨-酪氨酸-甘氨酸-谷氨酰氨-亮氨酸-亮氨酸(这样处理保证整节课的完整性,因为在课的开始,提出了问题:"这个基因决定着什么样的生物性状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所以,在课临近结束时,让学生完成实践,学生获得成就感.而且,通过实践,使学生回顾了这节课新知识的主线条:基因→mRNA→蛋白质;从知识回顾中还获得了新知识,那就是在实践中发现的:多种密码子可以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及终止子的意义等.)习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2)一、选择题()1.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2.遗传物质的功能之一是传递遗传信息,下列哪一项与该功能无关A.DNA复制B.蛋白质合成 C.细胞分裂 D.生殖()3..不属于基因功能的是A.携带遗传信息B.携带遗传密码 C.能转录信使RNA D.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4.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决定蛋白质种类的是A.核苷酸 B.信使RNA C.核糖体 D.转运RNA()5.若测得精氨酸的转运RNA上的反密码子为GCU,则DNA分子模板上决定这个精氨酸的相应碱基为 A.GCA B.CGA C.GCT D.CGT()6.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遗传密码A.ATC B.UUC C.CAG D. GGC()7.把兔子血红蛋白的信使RNA加入到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结果能合成出兔子的血红蛋白,这说明A.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B.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很简单C.兔血红蛋白的合成基因进入大肠杆菌D.兔子DNA可以指导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合成()8.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及控制这条肽链合成的DNA中的碱基数至少为A.145和876 B.146和438 C.146和876 D.145和438()9.甲硫氨酸的遗传密码是AUG,那么控制它的相应的一小段DNA中以及信使RNA和转运RNA中共有核苷酸:A.4种 B.3种 C.5种 D.8种()10.遗传密码子位于A.DNA上B.信使RNA上C.转运RNA上D.核糖体RNA上()11.某基因有192个脱氧核苷酸,其控制合成的多肽应脱掉的水分子数为A.191个B.95个C.32个D.31个()12.一条DNA分子上的某个基因有300个碱基对,则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的个数最多为A.99个 B.100个 C.49个 D.50个()13.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A.2/3ab-6b+18n B.1/3ab-6bC.(1/3b-a)χ18 D.1/3ab-(1/3b-n)χ18二、非选择题14.下面是科学家们发现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三个碱基组成的过程。
(1)假设:氨基酸是由三个碱基决定的,即密码子由三个碱基组成。
(2)实验验证:①用人工合成的只含一种核苷酸的信使RNA,给以适当的条件,让其翻译,测定翻译出的多肽链中所含的氨基酸。
②用人工合成的CUCUCUCUCUCU……这样的多核苷酸链进行翻译,形成的是亮氨酸与丝氨酸交替排列的氨基酸链。
(3)结论: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三个碱基组成的。
分析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科学家们为什么会想到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三个碱基组成的?(2)实验中,让人工合成的信使RNA进行翻译时应提供哪些条件?(3)如果是两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则第②个实验的结果应该是。
15.已知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为精氨酸:CGU、CGC、CGA、CGG、AGA、AGG 缬氨酸:GUU、GUC、GUA、GUG甘氨酸:GGU、GGC、GGA、GGG 组氨酸:CAU、CAC 色氨酸:UGG甲硫氨酸:AUG(1)用化学方法使一种六肽分子降解,在其产物中测出三种三肽: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①这种六肽的氨基酸顺序为。
②编码这个六肽的DNA分子至少含个脱氧核糖。
(2)某一蛋白质分子分析表明,在编码甘氨酸的位点上发生的三个突变都是由一个碱基替换引起的。
突变的起源如下:则甘氨酸最可能的密码子是。
(3)当基因片段转录链中转录成GUC的CAG突变为CAA时,这种突变的结果对该生物的影响是。
的后代也是单尾鳍。
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取出蛙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移入蛙的去核的卵细胞内,重组细胞发育为蛙。
该实验中卵细胞的细胞质所起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