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二)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Ⅱ)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Ⅱ)

(6). Zn2++2e-
(7). 溶浸
【解析】分析:焙烧时硫元素转化为 SO2,然后用稀硫酸溶浸,生成硫酸锌、硫酸亚铁和 硫酸镉,二氧化硅与稀硫酸不反应转化为滤渣,由于硫酸铅不溶于水,因此滤渣 1 中还含 有硫酸铅。由于沉淀亚铁离子的 pH 较大,需要将其氧化为铁离子,通过控制 pH 得到氢氧 化铁沉淀;滤液中加入锌粉置换出 Cd,最后将滤液电解得到金属锌,据此将解答。 详解:(1)由于闪锌矿的主要成分是 ZnS,因此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ZnS+3O2 2ZnO+2SO2。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配制 0.4000 mol·L−1 A 的 NaOH 溶液
称取 4.0 g 固体 NaOH 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溶解,转移至 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
探究维生素 C 的还原 B 性
向盛有 2 mL 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 生素 C 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 C 制取并纯化氢气 NaOH 溶液、浓硫酸和 KMnO4 溶液
点睛:结合示意图的转化关系明确雾霾的形成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氨气作用判断是解答的 易错点。本题情境真实,应用导向,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既可以引导考生认识与化学有关 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又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应 用性和综合性考查要求。 3. 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2)由于硫酸铅不溶于水,因此滤渣 1 的主要成分除 SiO2 外还有 PbSO4;要测定铁离子, 需要调节溶液的 pH,又因为不能引入新杂质,所以需要利用氧化锌调节 pH,即氧化除杂 工序中 ZnO 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 pH。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沉淀亚铁离子的 pH 较大,所以若 不通入氧气,其后果是无法除去杂质 Fe2+。 (3)溶液中的 Cd2+可用锌粉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Zn+Cd2+=Zn2++Cd。 (4)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因此阴极是锌离子放 电,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Zn2++2e-=Zn;阳极是氢氧根放电,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产生 氢离子,所以电解后还有硫酸产生,因此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溶浸工序继续使用。 点睛:无机工业流程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为指导思 想,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 能力。解决本类题目的关键是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流程:①反 应物是什么;②发生了什么反应;③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即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的。另外本题中呈现的内容展示 了中华优秀科技成果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可以引导学生自觉传承我国科学文化, 弘扬科学精神。 9. CH4-CO2 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 和 H2) ,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全国卷2,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全国卷2,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全国卷2)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

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最新2018高考全国卷2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最新2018高考全国卷2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3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4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学@科网5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6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7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8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9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10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11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12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13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14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15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16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

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17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18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19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20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11By亹亹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22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23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24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25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26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27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28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9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30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31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32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33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34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35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8高考全国卷2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2018高考全国卷2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学@科网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

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全国卷2,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全国卷2,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全国卷2)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

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二)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二)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含答案

14.玻尔原子理论认为,氢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不同的能量状态中,电子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当电子运动的轨道距离原子核最近时的能量状态为基态,量子数n=1,随半径的增大,量子数依次记为2、3、4、……若规定电离态能量为0,基态的能量为E 1,量子数为n 的能量状态的能量值12n E E n =,普朗克常量为h ,关于氢原子能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越大,相邻能级间能量差值越大B .各能量状态的能量值均为负值(电离态除外)C .一个氢原子从n=6的能量状态直接跃迁至n=3的能量状态会向外辐射频率112236E E hν-=的光子D .大量氢原子从n=6的能量状态跃迁至n=3的能量状态可能辐射8种不同频率的光子15.如图所示,A 、B 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分别为k 和3k的两根轻弹簧,将轻弹簧A 、B 的两端对齐套在一起,竖直地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两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把质量m=1kg的物块从距弹簧上端h=5m 处由静止释放,与弹簧接触后,经t=1s 速度减至0,已知重力加速度g 取10m /s 2,则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物块受到轻弹簧A 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A .15NB .10NC .5ND .2.5N 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为n 1,与电阻R 1并联后接入正弦式交变电流,副线圈匝数为n 2,接入定值电阻R 2、R 3、R 4,R 1的功率为P 1,R 3的功率为P 3,已知R 1=R 3=3Ω,R 2=R 4=1.5Ω,P 1=100P 3,则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为( )A .10:1B .4:1C .2:1D .10:317.如图所示,间距为L 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斜面上,导轨一端接入阻值为R 的定值电阻,t=0时,质量为m 的金属棒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t=T 时,金属棒的速度恰好达到最大值v m ,整个装置处于垂直斜面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及导轨的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T t =时,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2m v B .0~T 的过程中,金属棒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R 上产生的焦耳热C .电阻R 在0~2T 内产生的焦耳热小于2T ~T 内产生的焦耳热 D .金属棒0~2T 内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2T ~T 内机械能的减少量 18.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斜劈ABC 的倾角为37°,以直角顶点B 为坐标原点,分别沿BA 边和BC 边建立x 轴和y 轴,已知AB 边水平,边长为8m ,从D(11m ,2m)点以初速度v 0沿x 轴负方向抛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一段时间后,小球落在斜面AC 上,则此时小球的速度方向与x 轴负方向夹角的最大值为(已知sin37°=0.6,cos37°=0.8)( )A .30°B .37°C .53°D .60°19.如图所示,卫星在半径为r 1的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为v 1,当其运动经过A 点时点火加速,使卫星进入椭圆轨道运行,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 与地心的距离为r 2,卫星经过B 点的速度为v B ,若规定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0,则引力势能的表达式p Mm E G r=-,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中心天体质量,m 为卫星的质量,r 为两者质心间距,若卫星运动过程中仅受万有引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B <v 1B .卫星在椭圆轨道上A 点的加速度小于B 点的加速度C .卫星在A 点加速后的速度v AD .卫星从A 点运动至B20.如图甲所示,间距L=1m 、电阻不计的平行导轨固定在斜面上,倾角θ=37°,导轨下端与R=2Ω的电阻相连,空间存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若规定竖直向下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则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长L=1m 、电阻r=1Ω的导体棒在距导轨底端d=1m 的位置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已知t=1s 时导体棒与导轨间的摩擦力为0,t=3s 时导体棒与导轨间的静摩擦力恰好达到最大值,重力加速度g 取10m /s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为3.75VB .导体棒的质量为0.5kgC .在前3s 内,导体棒与导轨间的摩擦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D .在前3s 内,导体棒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先沿导轨向下后沿导轨向上21.如图所示,处于竖直平面内的正六边形金属框架ABCDEF 、可绕过C 点且与平面垂直的水平轴自由转动,该金属框架的边长为L ,中心记为O ,用两根不可伸长、长度均为L 的轻质细线将质量为m 的金属小球悬挂于框架的A 、E 两个顶点并处于静止状态,现令框架绕转轴、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过90°角,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在包括初、末状态的整个转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线OA中拉力最大值为mg B.细线OEC.细线OA中拉力逐渐增大D.细线OE中拉力逐渐减小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Ⅱ)(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Ⅱ)(含答案)
1 1 为 B0 和 B0 , 方向也垂直于纸面向外。则 3 2
A.流经 L1 的电流在 b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流经 L1 的电流在 a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C.流经 L2 的电流在 b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D.流经 L2 的电流在 a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7 B0 12 1 B0 12 1 B0 12 7 B0 12
B
C
制取并纯化氢气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 的影响
D
二、选择题: 本题共 8 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 但不全的得 3 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 14. 如图, 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 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理科综合试题 第 2 页(共 16 页)
9. 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 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
B
C
D
10.W、 X、 Y 和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 与 X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 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 3 倍; 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 W 的电子总数相 性气味的气体; 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 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11.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 124 g P4 中所含 P-P 键数目为 4NA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二)理综试题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二)理综试题含答案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本试卷共18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Ca 55 Zn 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膜流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质壁分离和复原是膜流现象的例证B .蛋白质和RNA 进出细胞核的过程发生了膜流C .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发生了膜流D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2.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个mRNA 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B .转录时DNA 双链解旋需要RNA 聚合酶C .复制产生的子代DNA 分子中只有一条链和亲代DNA 分子完全相同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D.RNA既能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还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3.地震发生时,灾民们面对的困难不仅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食物、饮用水的缺乏和各种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Ga 70 As 7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膜蛋白的组成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膜蛋白的元素组成一般为C、H、O、NB.膜蛋白参与生物膜的构成,不具有催化功能C.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结合与膜蛋白有关D.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维持与膜蛋白有关2.下图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①②③代表三种不同的运输方式。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自由扩散,被运输的物质顺浓度梯度通过磷脂双分子层B.②代表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细胞中C.③代表协助扩散,被运输的物质不一定顺浓度梯度跨膜D.①②③不仅适于细胞吸收营养物质,也适于细胞排出代谢废物3.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和细胞内液构成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B.内环境的各种成分之间均可直接相互转化C.内环境中各种成分维持相对稳定机体即可维持稳态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然引起细胞代谢紊乱4.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许多科学家投身于遗传物质的研究之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格里菲斯、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28年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B.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不仅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还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科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果蝇的某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有一个群体,其中BB的个体占50%,bb的个体占50%,雌雄比例=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3B.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B、b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C.B、b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D.若该果蝇群体变为BB的个体占30%、bb的个体占20%,意味着发生了进化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是kJ/(m2·a)。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从甲到乙的传递效率为16%B.甲、乙、丙之间只进行能量流动而不存在信息传递C.甲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太阳能就输入了第一营养级D.丙摄入的能量大于同化的能量,多出部分的主要去向是被分解者利用7.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棉、麻的主要成分为多糖B.食用添加有抗结剂K4[Fe(CN)6]的食盐可达到补铁效果C.与PM10.0相比,PM2.5对人体的危害更大D.将餐饮废弃油制成生物航煤,可有效减少碳的排放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 g苯乙烯中所含碳氢键的数目为13AmNB.0.1mol羧基(—COOH)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2.3N AC.当反应3BrF3+5H2O==Br2+HBrO3+O2↑+9HF转移3mol电子时,参与反应的Br的数目为1.5N A D.0℃、101kPa时,22.4L甲烷与44.8LC12充分反应后,生成CH2C12分子的数目为N A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植物油萃取分离溴水中的溴时,振荡、静置后,下层为无色B.硬脂酸(C17H35COOH)与软脂酸(C15H31COOH)一定互为同系物C.2-丙酰吡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分子式为C7H9NOD.分子式为C5H8O2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一个甲基且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链状酯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10.X、Y、Z、W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其中Y和Q是单质,且二者的组成元素位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Z溶液可与反应①的气体产物反应B.单质Y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C.Y比Q更难与氢气化合D.化合物Z、W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11.过硫酸铵[(NH4)2S2O8]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地应用于蓄电池工业。

以硫酸氢铵稀溶液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可电解生产过硫酸铵,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石墨端的电极反应式为2SO42--2e-===S2O82-B.当外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时,可收集到22.4L H2C.为避免阳极端有副产物O2生成,可向电解液中加入析氧抑制剂D.电解过程中,SO42-向阳极室迁移1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表所示离子中的几种,取少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I.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2;Ⅱ.向溶液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生成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过滤后得滤液1;III.向滤液I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无色气体和沉淀,过滤后得滤液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I中的测定方法为用pH试纸直接蘸取溶液,待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B.步骤Ⅱ中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步骤III中沉淀为红褐色C.向滤液2中通入适量CO2,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3+D.步骤Ⅱ和III中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应用NaOH溶液进行处理13.常温下,H2C2O4的pK a1=1.23,pK a2=4.19(K a为电离平衡常数,pK a=-lgK a)。

现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2C2O4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滴定过程中出现了一次pH突变,指示剂可选用酚酞溶液B.b点溶液中c(Na+)>c(HC2O4-)>c(H+)>c(OH-)C.b点时水的电离程度大于d点时水的电离程度D.d点溶液中c(HC2O4-)=c(OH-)-2c(H2C2O4)-c(H+)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玻尔原子理论认为,氢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不同的能量状态中,电子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当电子运动的轨道距离原子核最近时的能量状态为基态,量子数n=1,随半径的增大,量子数依次记为2、3、4、……若规定电离态能量为0,基态的能量为E 1,量子数为n 的能量状态的能量值12n E E n =,普朗克常量为h ,关于氢原子能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 越大,相邻能级间能量差值越大 B .各能量状态的能量值均为负值(电离态除外)C .一个氢原子从n=6的能量状态直接跃迁至n=3的能量状态会向外辐射频率112236E E hν-=的光子D .大量氢原子从n=6的能量状态跃迁至n=3的能量状态可能辐射8种不同频率的光子15.如图所示,A 、B 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分别为k 和3k 的两根轻弹簧,将轻弹簧A 、B 的两端对齐套在一起,竖直地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两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把质量m=1kg 的物块从距弹簧上端h=5m 处由静止释放,与弹簧接触后,经t=1s 速度减至0,已知重力加速度g 取10m /s 2,则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物块受到轻弹簧A 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A .15NB .10NC .5ND .2.5N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为n 1,与电阻R 1并联后接入正弦式交变电流,副线圈匝数为n 2,接入定值电阻R 2、R 3、R 4,R 1的功率为P 1,R 3的功率为P 3,已知R 1=R 3=3Ω,R 2=R 4=1.5Ω,P 1=100P 3,则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为( )A .10:1B .4:1C .2:1D .10:317.如图所示,间距为L 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斜面上,导轨一端接入阻值为R 的定值电阻,t=0时,质量为m 的金属棒由静止值v m ,整个装开始沿导轨下滑,t=T 时,金属棒的速度恰好达到最大置处于垂直斜面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及导轨的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Tt =时,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2m v B .0~T 的过程中,金属棒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R 上产生的焦耳热C .电阻R 在0~2T 内产生的焦耳热小于2T~T 内产生的焦耳热 D .金属棒0~2T 内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2T~T 内机械能的减少量18.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斜劈ABC 的倾角为37°,以直角顶点B 为坐标原点,分别沿BA 边和BC 边建立x 轴和y 轴,已知AB 边水平,边长为8m ,从D(11m ,2m)点以初速度v 0沿x 轴负方向抛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一段时间后,小球落在斜面AC 上,则此时小球的速度方向与x 轴负方向夹角的最大值为(已知sin37°=0.6,cos37°=0.8)()A .30°B .37°C .53°D .60°19.如图所示,卫星在半径为r 1的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为v 1,当其运动经过A 点时点火加速,使卫星进入椭圆轨道运行,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 与地心的距离为r 2,卫星经过B 点的速度为v B ,若规定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0,则引力势能的表达式p MmE Gr=-,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中心天体质量,m 为卫星的质量,r 为两者质心间距,若卫星运动过程中仅受万有引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vB <v 1B .卫星在椭圆轨道上A 点的加速度小于B 点的加速度C .卫星在A 点加速后的速度v AD .卫星从A 点运动至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