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微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主要讲解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反问句与陈述句的概念,掌握二者之间的转换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反问句与陈述句的概念,掌握二者之间的转换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方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概念理解。

2. 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转换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句式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利用PPT课件展示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初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3. 讲解与示范讲解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转换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示范。

4. 练习与指导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培养合作意识。

6.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2. 板书内容:-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概念- 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转换方法- 转换示例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练习: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知识。

3. 创新练习:编写一段对话,运用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教学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对于本节课来说,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转换方法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技能。

《反问句改陈述句》微教案

《反问句改陈述句》微教案

微课设计模板一、《反问句改陈述句》微教案课时名教材内容概要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策略教学环节反问句改陈述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四个步骤学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如何正确地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使句意不改变,句子通顺创设情境、案例教学、讲授法、游戏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以最热的动画片为情景,导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以《熊出没》设置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课堂。

入课堂,认真听讲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讲授新知实例讲解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听讲并思考问题趣。

以实例的形式讲解用法,能保持学生的注意知识小结以学生发言的形式进行小结同学们畅所欲言力。

由学生自我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采用游戏的形式检复习巩固分组比赛,比赛的内容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思考问题,并独立完成句式转换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自主探究自我巩固反问句改提供学习任务单,供学生课下自主巩固为陈述句的转换方法极参与课堂。

提供学习任务单,可以有指向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微学习任务单知识点学科教师李不凡反问句改陈述句班级五年级学生姓名龙飞天学习小组3一、学习指南1.学习主题主题:反问句改陈述句知识点:a.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b.去除疑问词c.把问号改成句号;d.把句子整理通顺2.达成目标◆预习目标初步了解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课堂目标(1)掌握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2)学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学习方法观看课件,配合使用学习任务单;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游戏教学,竞赛的形式二、学习任务1、观看教学课件自学课件名称:反问句改陈述句;问题:你能说说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吗?2、学习活动与任务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不能办到吗?——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一定能办到。

三、自我测评(检测学习掌握程度的测试题、习题。

注意宜精不宜泛,不要搞成题海战术)1、有幸得到叶圣陶先生的指导,我的写作怎么会不进步呢?2、这次春游,不是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吗?3、这篇作文竟在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我怎能不高兴呢?4、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呢?5、时间流逝很快,难道我会不珍惜吗?6、谁能想到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呢?7、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8、为了人民,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呢?9、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10、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四、反思建议(记录疑问;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的建议):1.学习疑问(列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或发现未解决的疑难性问题。

期末专题复习: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具体内容涉及第六章“疑问与反问”部分,着重讲解如何将反问句转化为陈述句,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反问句改陈述句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疑问与反问句子类型的认识,增强句子转换的灵活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转换规律,以及如何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反问句,让学生感受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区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哦,原来是我们一起来学习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日子!”2. 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反问句改陈述句的四种方法。

a. 删除疑问词。

b. 改变肯定词或否定词。

c. 调整语气词。

d. 变换句式。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依托,逐一讲解四种方法在实际题目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随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四种方法。

2. 例题解析。

3. 随堂练习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难道你不想去公园玩吗?2. 你不是已经写完作业了吗?3. 他这样做,难道不对吗?1. 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不会不知道吧?2. 你就不能安静一会儿吗?3. 这么美的景色,谁不喜欢呢?2. 答案:a. 陈述句:1. 你想去公园玩。

2. 你已经写完作业了。

3. 他这样做是对的。

b. 转换后的句子:1. 这么简单的问题,你应该知道。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教学设计

《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是小学语文句型转换中的一个难点内容,本节微课将为学生讲解的是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中的《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陈述句的特点已有了解,但对反问句的特点及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了解甚少。

【教学目标】1、了解反问句的特点;2、学习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此方法完成相关的句型转换。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准备】ppt课件和录屏软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

(本环节用时半分钟)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反问句转换陈述句的方法》。

二、了解反问句的特点。

(本环节用时1分30秒)教师逐一讲解反问句的特点,并同时进行课件演示。

反问句的特点反问是修辞手法的一种,也叫反话或激问。

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把一个确定了的意思用疑问形式表达出来,就叫反问。

反问句有两种类型(1)带有否定词的反问句叫否定形式的反问句,否定形式的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2)不带否定词的反问句叫肯定形式的反问句,肯定形式的反问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三、学习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

(本环节用时5分钟)1、逐一概括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方法,并同时进行课件演示。

反问句如何转换成陈述句转换步骤:1. 去掉句中的反问词(如:难道、怎能……)和语气词(如:吗、呢……)2. 句中有否定词(如:不、没有),就去掉否定词。

句中没否定词(如:不、没有),就添上否定词。

3. 将反问句的问号改为句号。

2、讲解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例句。

(1)讲解反问转换成陈述句的练习一内容。

课件出示相关内容,教师逐步讲解转换过程,并同时进行课件演示。

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练习一热爱自己的国家陈述句: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

怎能?呢不第一步:去掉句中的反问词“怎能”和语气词“呢”。

第二步:去掉句中的否定词“不”。

第三步:将句末的“?”改为“。

反问句改陈述句教案

反问句改陈述句教案

反问句改陈述句教案教案标题:探究反问句改陈述句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反问句的定义和用法。

2. 学生能够分辨反问句和陈述句的区别。

3. 学生能够将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理解转换的原则和方法。

4. 学生能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反问句改陈述句。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和马克笔。

2. 学生练习册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解释反问句的定义和用法。

例如,反问句是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将一个陈述句转换为疑问句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它常常用于表达强调、疑问、讽刺等情感或语气。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反问句,并请他们举出一些例子。

探究活动:1. 展示一些反问句的例子,并请学生分析其结构和语气。

例如,“你真的以为这是正确的做法吗?”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提醒学生注意语气和句子结构的变化。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将给定的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并与同伴分享他们的答案。

4. 随机选择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并与全班一起讨论正确的转换方法。

巩固活动:1. 分发练习册,并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将给定的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2. 检查学生的答案,解释正确的转换方法,并纠正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在小组内创造自己的反问句,并尝试将其转换为陈述句。

2. 鼓励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反问句改陈述句,以加深对该语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总结活动:1. 确保学生理解反问句改陈述句的原则和方法。

2. 回顾学生在本课中所学到的内容,并解答他们可能有的疑问。

评估活动:1. 布置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将给定的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2. 收集学生的作业并进行评估。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语法知识,如宾语从句、条件句等。

2. 鼓励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运用反问句改陈述句,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探究为主,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了他们对反问句改陈述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怎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微课教学设计

《怎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微课教学设计

《怎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微课教学设计微课名称知识点来源学科教材西师大版年级三年级章节第三单元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品读,正确改写句子。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反问句和陈述句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教学类型□讲授型□解题型□答疑型□实验型□其他设计思路考试时学生们总是会遇到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题目,一开始同学们不知所措。

针对这种情形,我采用谈话导入,讲解,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运用,激发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过程内容画面时间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考试时我们总是会遇到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题目,一开始同学们不知所措,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0秒以内二、正文讲解1、认识反问句和陈述句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观点,表面上看是疑问句,实际上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答案通常就在句子之中。

最大的特点是句末标点是问号。

如:难道我没写作业?你们怎能践踏草坪呢?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有时表示肯定的意思;有时表示否定的意思。

最大的特点是句末标点用句号。

如:今天我值日。

我不会跳舞。

反问句和陈述句虽然句式上不一样,但他们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句意不变。

2、讲解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第二步:去掉疑问词.(如怎么、难道等)第三步:把问号改为句号。

5分钟左右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一般来说,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强调的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

按照这四个步骤去做,同学们肯定能做出来。

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如:这件事你怎么能不做呢?当我们看到这个句子时,先完成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这样一改,句子就变成了“这件事你怎么能做呢?”这时句子与原句意思不一样,但还没有完成,我们不去管它。

接着做第二步:去除疑问词。

这个句子里的疑问词是“怎么能......呢”,把疑问词去掉,句子就变成了“这件事你做?”句子去掉了疑问词,不应该再用问号,这就是我要做的第三步:把问号改为句号。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微课教学设计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微课教学设计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微课教学设计
好的能力。

因此,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语言的精练和教学设计的灵活性,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研究需求。

本次微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通过例句的解析和练来巩固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回顾了反问句和陈述句的概念,然后列举了一些例句,探究出具体的改写方法,并通过归纳整理总结了四个步骤:两去两改一查。

最后,我们进行了例句分析和练,以检验学生的研究成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语言的精练和教学设计的灵活性,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研究需求。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教学设计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教学设计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二、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习和运用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从练习中找到常用的互换方法。

2、通过复习过程中的讨论交流,互相评价,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会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找到互换的方法和一般规律。

四、教学过程(一)反问句变陈述句一方法: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后面删去“?”变“。

”。

二例如: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按照上面的步骤:1 把反问词“怎么”删掉。

2 加上否定词“不”3反问语气词后面删去“?”变“。

”改完后的句子: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三句子练习: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3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一方法: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二例如: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按照上面的步骤:1加上反问词“怎么”。

2 去掉否定词“不”3反问语气词后面删去“。

”变“?”改完后的句子: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三句子练习: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0秒
第三部分内容:检验方法,挑战自我。例句分析及练习。
60秒
结尾(30秒Leabharlann 内)授课完毕,谢谢聆听!30秒以内
自我教学反思
由于是首次尝试“微课”这种教学形式,尽管精心准备,在具体操作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引发的我的两点思考:①教学语言一定要精练,表达一定要准确,否则既延误了时间又不能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②教学设计要多考虑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选择视频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在练习中反复操练,才能提高学生们把句子写完整,写具体的。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问答型 练习型
适用对象
三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怎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存在的问题,我设计了这个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出示教学目标,通过例句让学生感受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再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
内 容
时间
片头
(30秒以内)
同学们好!这节微课重点与大家分享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明确学习目标1.掌握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2.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60秒以内
正文讲解
(8分钟左右)
第一部分内容:回顾句式,探究方法
列举例句,探究出具体方法。
90秒
第二部分内容:归纳整理,总结方法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知道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去掉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 等)。2、去掉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我们用两个字两去来总结; 3、把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 改为肯定词。4、用六个字总结:两去两改一查。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学科
语文
教龄
微课名称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视频长度
8分6秒
录制时间
2016年11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
知识点描述
通过学习,从例题中找到常用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并使学生准确掌握方法。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
预备知识
理解反问句和陈述句,从而学习改写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