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3.10《短文三篇》蒙田随笔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doc
高中语文 3.10《短文三篇》永远的蒙田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永远的蒙田很少有人能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
《蒙田随笔于1580年~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出版,此后,一版再版,到今天,世界各种语言的版本都长存。
《蒙田随笔》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对知识权威持批判态度的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情欲的冷峻观察家,也是一位对各民族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他所关心的问题,时至今日我们仍不得不关心。
所以我们很容易把他视作一位可以和我们一同深入讨论问题的现代人。
房龙在评价蒙田《随笔集》时说:大臣们的演讲和政治哲学家的论文极少受人欢迎,但蒙田的书却在以智慧之士座谈会的名义下聚在一起的文明人中阅读、翻译和讨论,并且持续达三百多年之久。
在十七世纪,各种不同的人都从蒙田的作品中尝到了乐趣。
德·塞维尼夫人对蒙田的魅力赞不绝口:“我有许多好书,蒙田当属最佳,他们绝对不会愚弄你,你还需要什么呢?”查理·索雷尔称这部作品是“宫廷和世界的日常教科书。
”十八世纪,人们对蒙田好评有加。
孟德斯鸠说:“在大多数作品中,我看到了写书的人;而在这一本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思想者。
”伏尔泰在驳斥帕斯卡尔时大声赞美蒙田:“蒙田像他所做的那样朴实描述自己,这是多么可爱的设想!因为他描绘的是人性……”卢梭对蒙田持保留看法,他不喜欢蒙田起伏多变的文笔。
而百科全书派作家则把蒙田当自己人看待。
德利尔指出:“他善于像哲人那样讲话,像朋友那样谈心。
”到了十九世纪,蒙田的崇拜者遍及全世界。
司汤达在创作《论爱情》时常常参照《随笔集》,德国的歌德、习勒,英国的拜伦、萨克雷,以及后来美国的爱默生都对蒙田十分推崇。
尼扎尔写道:“一系列反映法国精神的杰作是从《随笔集》开始的……”二十世纪本身就是一个意见纷纭的世界,不过人们对蒙田的评价反倒比前边几个世纪中的任何一个世纪要更统一。
半个世纪前,阿曼戈博士创立了蒙田友好协会,到了今天,协会会员遍及世界各地。
高中语文 3.10《短文三篇》蒙田笔记:同途不同归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蒙田笔记:同途不同归日尔曼皇帝康拉德三世(1093——1152)包围了巴伐利亚公爵后,对于被围者提出的诱人条件和卑劣赔罪不学一顾,只允许同公爵一起被围的贵妇们保全体面,徒步出城,并让她们把随身能带的带走。
这些心灵高尚的贵妇们竟敢肩背她们的丈夫、孩子和公爵本人一起出城。
康拉德皇帝见她们如此勇敢,高兴得流下眼泪,于是,他对公爵的刻骨仇恨烟消云散,并且不咎既往,仁慈对待公爵及其臣民。
(注释:高贵的妇女,危难中美好的人性。
)在阿基努塞群岛,雅典与斯巴达进行一场海战,大获全胜。
雅典军为了趁胜追击,没有停下来收拾和埋葬战亡的将领。
胜利的士兵们没有得到人民的理解,他们被雅典人民毫不留情、毫无人道地不公正处死了,雅典人民甚至连辩护词也不愿意听。
狄奥默东是其中一位将领,在政治和军事上享有很高的威望。
在听完判决后,上前讲话。
此刻,听众鸦雀无声。
但狄奥默东没有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辩护,也没有揭露这个残酷而不公正的判决,而是维护法官的判决,祈祷诸神不要因法官判决不公而惩罚他们;他又把自己和伙伴们为感谢命运女神而许的愿公布于众,怕因为没有还愿而使得诸神迁怒于雅典人民。
尔后,将军没有再说多余的话,也没有讨价还价,步伐坚定地走上刑场。
几年后,命运女神对雅典人进行了报复。
雅典海军将领卡布里亚斯在同斯巴达进行海战时占了上风,可是将领为了免受狄奥默东的不幸,竟将已经胜利在望的果实丢弃,为了不抛下海上战友的尸体,让敌军从海上安全逃离。
(节选)(注释:蒙田说,每提起此事,便对几乎所有的民主恨之入骨,尽管民主代表了自然和公道。
我想,这或许还不仅仅是民主的问题吧,集体的武断和沉默能说明什么呢?狄奥默东在战场上是英雄,到了断头台却太绅士了,我理解其高贵,但不理解其为啥如此高贵?战场上的勇气,为什么不用到政治上来?如果是我,一定是痛斥民众如何忘恩负义。
古希腊底比斯一位统帅伊巴密浓达正是在民众怀疑他时,出来高傲谴责了民众,为自己在民主政府里赢得了一票。
高中语文 3.10《短文三篇》蒙田《论读书》摘录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蒙田《论读书》摘录我的这些看法在其他方面,在《埃涅阿斯记》和《愤怒的罗兰》的比较中,更可以得到证实。
《埃涅阿斯记》展翅翱翔,稳实从容,直向一个目标飞去。
而《愤怒的罗兰》内容复杂,从一件事说到另一件事,像小鸟在枝头上飞飞停停,它的翅膀只能承受短途的飞行,一段路后就要歇息,只怕乏力喘不过气来。
它只敢飞飞停停。
-维吉尔-至于西塞罗,我同意大家的看法,除了他学问渊博外,他的灵魂并不高尚。
他是个好公民,天性随和,像他那么一个爱开玩笑的胖子,大凡都是这样。
但是说实在的,他这个人贪图享受,野心虚荣;他敢于把他的诗公之于众,这是我无论如何不能原谅的;写诗拙劣算不得是一个大缺陷,但是他居然如此缺乏判断力,毫不觉察这些劣诗对他的英名有多大的损害。
至于他的辩才,那是举世无双的;我相信今后也没有人可以跟他匹敌。
当然,我阅读凯撒时,比阅读一般人的著作怀着更多的敬意和钦慕,有时对他的行动和彪炳千古的奇迹,有时对他纯洁优美、无与伦比的文笔肃然起敬。
如西塞罗说的,不但其他所有历史学家,可能还包括西塞罗本人,也难出其右。
凯撒谈到他的敌人时所作的评论诚恳之极;若有什么可以批评的话,那是他除了对自己的罪恶事业和见不得人的野心文过饰非以外,就是对自己本身也讳莫如深。
因为,他若只做了我们在他的书上读到的那点事情,他就不可能完成那么多的重大事件。
我喜欢的历史学家,要不是非常纯朴,就是非常杰出。
纯朴的历史学家决不会掺入自己的观点,只会细心把搜集的资料罗列汇总,既不选择,也不剔除,实心实意一切照收,全凭我们对事物的真相作全面的判断。
杰出的历史学家有能力选择值得知道的事,从两份史料中辨别哪一份更为真实,从亲王所处的地位和他们的脾性,对他们的意图作出结论,并让他们说出适当的话。
他们完全有理由要我们接受他们的看法,但是这只是极少数历史学家才享有的权威。
高中语文 3.10《短文三篇》“思想铸就的伟大”帕斯卡尔简介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思想铸就的伟大”——帕斯卡尔简介帕斯卡尔的画像“思想铸就的伟大”———布莱兹·帕斯卡尔布莱兹·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是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
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
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
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
他同时又是一位成果卓著的科学家、散文大师和宗教圣徒。
帕斯卡尔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才能,16岁写成《圆锥曲线论》,其中论证的几何学定理至今仍称作帕斯卡尔定理。
19岁时制作出能够进行百位加法运算的计算器。
23岁时制作了水银气压计,后又进行过一系列气压和真空试验。
他总结出帕斯卡尔定律,其名字被后人确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压强单位。
他还从事过概率论、摆线以及其他一些数学研究。
1670年《帕斯卡尔思想录》一书在法国首版。
该书以其论战的锋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而成为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
它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本书作者以其特有的揭示矛盾的方法,反复阐述了人在无限大与无限小两个极限之间的对立悖反,论证了人既崇高伟大又十分软弱无力这一悖论,天才地揭示了人因思想而伟大这一动人主题。
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39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
帕斯卡尔有句名言: 人的灵魂有两个入口:一是理智、一是意志。
生平事迹 1623年,帕斯卡尔生于法国奥弗涅的克莱蒙费朗,父亲是一位文职官员,但精通数学,对小帕斯卡尔的影响很大。
帕斯卡尔一家都是虔诚的天主教信徒。
帕斯卡尔自小就表现出数学天才,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他小时就精通欧几里得几何,还发现了欧几里得的前32条定理,而且顺序也完全一致。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随感哲思10短文三篇课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10 短文三篇一、基础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
无奈,只能暂息________,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
________了,慢慢地爬。
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必自己惊吓自己。
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罢。
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
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端,紧系脚下。
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
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________的天下美景。
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
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
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________、明明净净。
( )。
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去建造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这儿,我懂了。
我把自身的顶端与山的顶端合在一起,心中鸣起了天乐般的梵呗。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大发雷霆心平气和独一无二光明正大B.雷霆之怒平心静气无与伦比光明正大C.大发雷霆平心静气独一无二大大方方D.雷霆之怒心平气和无与伦比大大方方解析:雷霆之怒:像霹雳一样的盛怒。
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
此处指“怒气”,不是斥责别人,应该用“雷霆之怒”。
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此处指不急躁,应该使用“心平气和”。
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此处强调没有与之相比的景物,应该用“无与伦比”。
大大方方:指人的行为举止自然不俗气。
光明正大:原指明白不偏邪。
现多指襟怀坦白,言行正派。
形容一个人做事诚恳,言行一致。
由后文“明明净净”可知,应用“大大方方”。
答案:D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去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B.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C.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发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D.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解析:A项,语意矛盾,“去”表示将来,“了”表示过去,二者冲突。
高中语文必修3优质学案10:第10课 短文三篇

短文三篇[作者简介]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随笔集》《蒙田随笔全集》、《蒙田意大利之旅》《蒙田随笔》《蒙田随笔集》《热爱生命》。
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这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布莱士·帕斯卡(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
16岁时发现著名的帕斯卡六边形定理:内接于一个二次曲线的六边形的三双对边的交点共线。
17岁时写成《圆锥曲线论》,是研究德札尔格射影几何工作心得的论文,包括上述定理。
这些工作是自希腊阿波罗尼奥斯以来圆锥曲线论的最大进步。
1642年他设计并制作了一台能自动进位的加减法计算装置,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器,为以后的计算机设计提供了基本原理。
1654年他开始研究几个方面的数学问题,在无穷小分析上深入探讨了不可分原理,得出求不同曲线所围面积和重心的一般方法,并以积分学的原理解决了摆线问题,于1658年完成《论摆线》。
他的论文手稿对莱布尼茨建立微积分学有很大启发。
在研究二项式系数性质时,写成《算术三角形》向巴黎科学院提交,后收入他的全集,并于1665年发表。
其中给出的二项式系数展开后人称为“帕斯卡三角形”,实际它已在约1100年由中国的贾宪所知。
在与费马的通信中讨论赌金分配问题,对早期概率论的发展颇有影响。
他还制作了水银气压计,写了液体平衡、空气的重量和密度等方向的论文。
自1655年隐居修道院,写下《思想录》等经典著作。
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代表作品《我需要知道的一切》、《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
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
高中语文 3.10《短文三篇》蒙田笔记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

蒙田笔记“知道如何正确享受我们的存在,这是绝对的完美和真正的神圣。
由于我们不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环境,于是只好另寻其他的;由于我们不知道自己内心的风景,于是只好到身外去寻找。
但是踩高跷毫无用处,因为我们还得用脚走路。
即使在人世最高的王位上,我们还得以自己的臀部端坐。
”(注释:蒙田之所以有助于确定西方经典的中心,是因为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借蒙田的指点找到自我,不管这个自我已变得怎样破碎。
——哈罗德·布卢姆)“我一直努力专注地夸耀自己在享受生活的乐趣。
不过当我细细体味后却发现这实际不过是一阵风而已。
但这有什么呢?我们都是风,甚至风也比我们更聪明。
它爱大声喧哗,四处流动,得益于自己的能耐,不祈求那不属于自己的特性,如稳定和坚实。
”(注释:蒙田在此宣传了自由与局限的同时存在,布卢姆语。
蒙田在讨论存在的乐趣时,一边充满反讽地道出一切不过烟云。
)“我们皆是大傻瓜。
‘他虚度此生’,我们会说,‘我今日无所事事’。
怎么?你不是活着么?这才是你最根本的而且最辉煌的事业。
培育性格而不是写书才是我们的责任,赢得生活的秩序和安定而不是赢得战斗和土地。
我们最伟大而光荣的杰作就是恰如其分地活着。
”(注释:蒙田面对古人时没有后来者的感觉,尽管他尊敬这些人,但他也用人类智力去评价他们。
正如弗莱姆所说,蒙田已经将他的人文主义人性化,智慧则取决于我们肯定能获得的那唯一一种知识,即如何生活。
——哈罗德·布卢姆)“我们绝不能忽略自身天性的必然倾向,即看事物总是从私人角度出发,或浸透着自己的性情。
但是,上帝本属于世上荒野乱石间。
这种需求使自信成为道德观中的主要美德。
我们必须牢记匮乏,不管这令人多么难堪;我们要有更旺盛的自我恢复力,经过一系列的行动后更加坚定地把持我们的轴心。
”——爱默生(注释:这里的匮乏是指想象性需求。
蒙田的匮乏在于他畏惧自己的以及我们的忧愁。
他的忧郁本身具有经典意义,他的才智也变得如此。
忧郁的或艺术的矛盾与自我更新的审美焦虑有很大关系。
高中语文 3.10《短文三篇》蒙田:随笔三篇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蒙田:随笔三篇蒙田(1533~1592)是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散文家和人文主义者,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以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素有“思想宝库”的美称。
《蒙田随笔》是他的主要著作,先后写了近十年,在书中,蒙田以一个智者的眼光,观察和思考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旁征博引,对人类许多共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有时似乎是奇特的见解,给人以深思、反省的机会,能提高人们对人生的理解。
其行文风格则如水银泻地,飘忽不定,变化多彩,亲切自然,仿佛作者漫不经心一挥而就似的,读来别具一番风味。
众师之师——人类的无知人人都应有自知之明,这一训诫实在十分重要。
智慧与光明之神就把这一条箴言刻在自己神庙的门楣上,似乎认为此警语已包含他教导我们的全部道理。
柏拉图也说:所谓智慧,无非是实施这一箴言。
从色诺芬的著作中,可知苏格拉底也曾一步一步地证明这一点。
无论哪一门学问,唯有入其门者才会洞察其中的难点和未知领域,因为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学识才有可能察觉自己的无知。
要去尝试开门才知道我们面前的大门尚未开启。
柏拉图的一点精辟见解就是由此而来的:有知的人用不着去求知,因为他们已经是知者:无知的人更不会去求知,因为要求知,首先得知道自己所求的是什么。
因此,在追求自知之明的方面,大家之所以自信不疑,心满意足,自以为精通于此,那是因为:谁也没有真正弄懂什么。
正像在色诺芬的书中,苏格拉底对欧迪德姆指出的那样。
我自己没有什么奢望。
我觉得这一箴言包含着无限深奥、无比丰富的哲理。
我愈学愈感到自己还有许多要学的东西,这也就是我的学习成果。
我常常感到自己的不足,我生性谦逊的原因就在于此。
阿里斯塔克说:“从前全世界仅有七位智者,而当前要找七个自知无知的人也不容易。
”今天我们不是比他更有理由这样说吗?自以为是与固执己见是愚蠢的鲜明标志。
我凭自己的切身经验谴责人类的无知。
我认为,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
那些既已看到自己或别人的虚浮的榜样还不愿意承认自己无知的人,就请他们听听苏格拉底的训诫去认识这一点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3.10《短文三篇》蒙田随笔赏析素材新人
教版必修4
有位很有名的绅士,被疾病折磨得死去活来,他的主治医生告诫他务必要戒除他最喜欢的咸肉食品。
每当他想起那些盐腌香肠、猪舌和火腿等腊味而馋涎欲滴的时候,他就声嘶力竭地把它们臭骂一顿,其欲望便消失了许多。
一个人满怀信心又志在必得去击打某物,倘若失手未中,就会懊恼异常。
心灵便是如此,一旦失算就会心智大乱,倘若找不到发泄的对象,就会自怨自艾,自我折磨。
普鲁塔克说,那些喜爱猴子与小狗的人,如果是因为自身的爱心没有正常的依托,这种爱与其说是聊以自慰,毋宁说是矫揉造作。
我们发现,心灵的激情往往偏向于自欺欺人,常常杜撰出一个虚无的目标,甚至于背离自己的信仰。
其结果不言而喻,那纯粹是无的放矢。
野兽发狂的时候,会扑咬伤害它们的石头或器械,甚至还会反咬自己,把无可奈何的伤痛发泄在自己身上。
当灾祸突然降临时,我们会立刻把一腔怒火发泄于他人,而不会马上去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也不会去想解救的措施。
只有在无从发泄的时候,才会撕扯自己的头发,捶打自己的胸腔,拿自己来出气。
里维谈到罗马军队在西班牙失去他们的好兄弟——两位举足轻重的将领时说道:“全体官兵抱头痛哭,泣不成声。
”这是人之常情。
哲学家尼翁讲了一个笑话:说某个国王因某事伤心,伤心得将头发一把一把地揪掉。
“莫非他真以为秃顶可以免除悲伤不成?”赌徒赌输了钱就吃纸牌、吞骰子,在赌场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居鲁土渡口努河时因为受了惊吓,令所有士兵咒骂该河数日;卡利古拉拆毁好端端的一座宫殿,只因为其母曾被囚禁于此。
有一位国王,因被上帝惩罚,便起誓报复,宣布在他的领地里,十年不祷告,不奉神,连神名都不许提及,只要他还是国王,就不信这个神。
故事的寓意在于显示其民族自尊心,不在于国王的愚昧无知。
但是,自负和愚蠢又常常是相辅相成的。
奥古斯都·凯撒在海上遭暴风雨袭击,迁怒于海神尼普顿,在奉神大典上,把尼普顿从诸神牌位中扔将出去,以泄其愤。
更有甚者,瓦鲁斯将军兵败德国,奥古斯都悲愤欲绝,以头撞墙,狂呼道:“瓦鲁斯,还我军团!”如此行为,实为愚不可及。
如同色雷斯人,遇到打雷闪电就向天上射箭,警示天神不要胡作非为。
论自我衡量
自高自大和自以为是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病,世间万物中最为不幸、最为虚弱最为自负的便是人。
他看到自己落在蛮荒瘴病之地,四周是污泥杂草,生生死死在宇宙的最阴暗和死气沉沉的角落里,远离天穹,然而心比天高,幻想自己翱翔在太空云海,把天空也踩在脚下。
就是这种妄自尊大的想象力,使人自比为上帝,自以为具有神性,自认为是万物之灵,不同于其他创造物。
动物本是人类的朋友和生活中的伙伴,可那自以为是的人类却对它任意支配,非但如此,还自以为是的认为是自己给了它们某种力量和某种特性。
人类的贪婪远远超出了为满足需要而获得的所有成就。
人老对自身想入非非,这样的行为毫无意味。
不过说来也怪,动物中也惟有人有这种想象的自由,不着边际地对自己提出什么是、什么不是、什么要、什么不要,真真假假——这是人的一个长处,得来不易,但是不必为之兴高采烈,因为正由此产生了痛苦的源泉,罪恶、疾病、犹豫、骚乱、失望、使他困扰不安。
人类之所以尽一切可能贬低动物,不是理智驱使他们这样做,实是傲慢自大,和顽固不化使然。
西塞罗说:“人总是用自己的幻想去解释他人的幻想,谁要了解我们对每个事物的想法,只会愈打听愈好奇。
有一条哲学原则:对一切进行争辩,对什么都不作结论,这条由苏格拉底建立的,由阿凯西劳斯重提的,由卡涅阿德斯加强的原则,流传至今,还保持生命力。
我们属于这个学派,相信真与伪始终纠缠一起,两者如此相像,没有肯定的标志可以判断和区分它们。
”
卢克来修说:“天、地、海加在一起,也无法与总和相比。
”
世人经常好用自己的尺度去丈量远远不能丈量的东西,到头来只会束手无策,弄得灰头土脸。
“人稍有成功,就趾高气扬,其虚情假意的程度令人见了吃惊。
”
人是不可能想象出上帝是什么样子的,人自以为想象出了上帝。
其实想象出的还是自己,他们看到的只是自己,不是他;他们拿自己与之比较的也是自己,不是他。
柏拉图说,大自然只是一首充满神秘的诗。
是隐藏在千万道斜光后面一副扑朔迷离的画,它的存在,是为锻炼我们的猜谜能力。
大自然万物都笼罩在乌黑的浓雾中,没有一个人的智慧可以穿透天与地。
普马塔哥拉说:“仿佛人能够衡量一切,却不能衡量自己。
”
是的,人从来不知道衡量自己,却会衡量一切。
如果人不能衡量自己,他的自尊心也不允许其他创造物有这份能力。
人本身那么充满矛盾,一个人有了想法后不断地会有人进行驳斥,这种兴高采烈的讨论仅是一场闹剧,不得不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衡量标准与衡量者都是虚无的。
近距离观看物体,物体便显得大;远距离观看物体,物体就小,这两种表述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