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我国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我国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温泉旅游产业是我国朝阳产业中的朝阳。
基于我国温泉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对其开发现况分析的基础上,对温泉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应对策。
标签: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对策F2温泉旅游以健康养生为特色,集旅游、休闲、商会于一体,其带动的温泉经济被称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
近年来,在温泉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温泉旅游已经成为各大旅行社省内游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
1 我国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状况我国温泉资源丰富。
1986年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公布全国共有温泉3398处。
1998年天津地矿局在编制《中国地热资源规划》时提出全国温泉总数约有3150处。
新华社2008年11月报道,我国地质部门已探明温泉3700多处等。
据悉,目前我国已探明的温泉近4010处。
在地域上主要集中在京、辽、鲁、粤、云、川、藏、琼等省市,即使分布较少的华东地区如上海等地也有可供开发的温泉资源。
我国对温泉资源的开发历史悠久,但用途均较单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温泉工人疗养院,其专门用于职工疗养。
而把温泉转入旅游利用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我国温泉旅游产业自80年代开发利用以来,已进入到大规模商业开发阶段,各类规模的温泉旅游企业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国家旅游局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于2000年11月开始对全国范围内的旅游景区进行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截止2007年底,我国温泉型旅游区(点)中,5A级景区(点)1处,4A级景区(点)26处,3A级8处,2A级11处,A级1处。
近两三年来,我国温泉旅游业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势头。
据统计,我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温泉旅游地有2500余处,正在策划和开发建设的温泉旅游项目还有数百处。
目前,全国规划在建的投资超过10亿元的温泉旅游项目达30多个,有的项目投资高达106亿元,而一些新兴产品如温泉新城、温泉小镇等有望在未来3至5年内出现。
未来几年我国很可能将迎来新一轮温泉投资开发的高峰。
贵州温泉旅游开发研究

中 图 分 类 号 : 5 F9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1 1—0 80 1 7— 18 2 1 )00 7—4 屏 一 线 以北 , 现 出北 多 南 少 的 分 布 特 点 。 目前 贵 州 的 温 呈
温 泉 旅 游 作 为 一 种 以 健 康 为 主 题 、 生 和 休 闲 功 效 为 养 目 的 的 时 尚 体 验 旅 游 方 式 在 国 内 兴 起 并 得 以迅 速 发 展 。贵 州 的 温 泉 资 源 丰 富 、 眼 众 多 , 布 于 环 境 优 美 的 自然 山 水 泉 分 之间 , 而且 发 展 势 头 迅 猛 , 场 潜 力 巨 大 。但 是 , 于 起 点 市 由
范 。我 国 先后 颁 布 和 实 施 了 大 量 与 自然 保 护 区 相 关 的 法
律 、 规 。如 现 行 的 《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自 然 保 护 区 条 例 》 法 中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野生动物 保护法 》 等。但 随着我 国 自然保 保 护 区 内 开展 的 一 系 列 旅 游 活 动 , 既 满 足 游 客 的 旅 游 需 《 要 求 , 给 自然 保 护 区 带 来 相 应 的 环 境 效 益 和 经 济 效 益 。 也 护 区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 护 对 象 日益 复 杂 , 护 与 开 发 、 护 保 保 保
是 打 造 生 态 旅 游 , 设 温 泉 度 假 村 的 最 佳 场 地 ; 有 “ 里 建 享 千
乌 江 第 一 汤 ” 誉 的 思 南 温 泉 l 2号 井 探 水 成 功 , 此 , 美 、 至 思
1 贵 州 温 泉 旅 游 发 展 现 状
贵 州 温 泉 资 源 比较 丰 富 , 布 面 广 , 省 九 个 地 、 、 分 全 州 市
国外温泉旅游业研究状况分析

国外温泉旅游业研究状况分析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温泉旅游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到,国外对于温泉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早,首先得到学者们关注的是温泉旅游资源的医疗功能的研究。
随着斯巴的大发展,各国学者开始对不同角度介入温泉旅游的研究,其中尤以温泉地发展历史方面的研究为主。
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来,世界旅游业的大发展推动了温泉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到温泉地旅游,在这种情况下,对温泉旅游的研究也随之展开,各国学者就温泉旅游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
一、温泉旅游资源的研究在温泉旅游发展的初期,温矿泉资源的医疗功能是温泉旅游地的主要吸引要素,为了提高温泉的知名度,温泉旅游开发商纷纷聘请或雇用医学界权威人士对温泉资源的医疗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价。
在这种情况下,医疗学者一直以来就温泉的医疗功能做了大量的研究,众多研究成果发表于一些医学类期刊和论著,如《皮肤医学临床(clinics in Dermatology)》,在该杂志1996年第14期中共有10来位学者对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以色列、保加利亚、西班牙、韩国、波兰、葡萄牙等的温泉从医学角度进行了论述,就各国温泉旅游资源分布、类型、特点作了研究总结,具有很好的资料价值。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温泉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研究评价研究逐步引起重视。
Abdul Rahim Samsudin等(1997)对马来西亚40个温泉进行了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总结出温泉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
日本学者德村志成在其博士论文(2002)中论及温泉资源开发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二、温泉旅游开发方向研究20世纪20年代,温泉旅游开始由医疗导向向休闲娱乐导向转变,许多传统温泉旅游产品面临更新的问题,而亚洲一些新的温泉也面临旅游开发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温泉旅游开发方向的研究开始引起学者们注意。
国际旅游科学家协会(AIEST)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第39届年会专门讨论了温泉旅游再开发问题,认为传统的温泉疗养正在向新型的保健旅游转变,Claude Kasparov(1990)在会议纪要中具体阐述了新型温泉旅游地所包含的内容,即温泉地周围优美的休闲娱乐环境、现代化的疗养设备、诊所、疗养院和治疗设施、便捷的交通条件、专业化的疗养医生、舒适的住宿条件、一流的饮食服务等。
旅游温泉小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的温泉资源利用历史悠久,但就把旅游温泉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是近几年才火热起来的。
围绕该主题的讨论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较高的热情。
但针对云南不同的旅游小镇热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典型个案研究相对还较少。
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但热水资源丰富且发展迅猛的云南,旅游温泉小镇合理利用开发研究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和重要作用。
本文以昌宁县柯街镇旅游小镇为例进行旅游温泉小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个案研究。
1温泉与温泉旅游温泉是一种地热资源。
在我国温泉是指温度在25摄氏度以上的泉水。
温泉是通过大气水补给地下水,通过岩层裂隙或孔隙途径,渗透到地下,在地壳深部循环加热过程中,与其围岩发生水热反应,溶解围岩中的许多有益化学成分,成为热矿水,并在特殊地质构造条件下出露地表而形成。
温泉旅游是以沐浴温泉为主要内容,以体验温泉、感悟温泉文为主题,从而达到养生、休闲、度假目的的旅游活动。
2柯街镇橄榄河温泉小镇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云南省昌宁县柯街橄榄河热泉位于柯街镇以北的橄榄河中下游,距保山市55千米,昌宁县城31.5千米,柯街集镇4千米,云保公路3.8千米,是昌宁县出水量最大的热泉,热泉泉眼共计10多处,出水量稳定,每秒0.025立方米,水温达80摄氏度,泉水无色透明。
开发橄榄河热泉旅游小镇具有明显资源优势:①该热河资源特色突出,热水水量充沛、水温高,地势平坦开阔,资源开发便利、潜力大。
②柯街镇地处保山、大理、临沧三州市结合部,是昌宁的窗口重镇,交通便利,具有十分突出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
③独特的地质条件而形成的热坝气候使冬季的柯街成为了休闲度假游、冬令营旅游的好地方。
同时柯街物产丰富,开发旅游商品条件优越。
这些都是柯街开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
④资源所在的昌宁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昌宁有“千年茶乡”之称。
但是橄榄河热泉旅游小镇开发的劣势和问题也非常突出,热水资源的利用有待进一步优化提高:2.1基本建设不到位,规划不合理虽然柯街镇地理位置好,但景点的设施不全,整体面貌仍显杂乱。
湖南灰汤温泉休闲旅游开发研究_杨洪

湖南灰汤温泉休闲旅游开发研究杨 洪 袁开国 邹家红(湖南科技大学旅游研究所旅游系,湖南湘潭)灰汤温泉是我国著名的高温复合温泉之一,有 天然药泉 之称,其发展温泉休闲旅游条件得天独厚,是湖南旅游开发的热点。
目前,灰汤温泉旅游开发方式单一,开发理念滞后。
本文认为,灰汤应遵循当前温泉休闲旅游发展的总体趋势,强化温泉休闲养生理念,创新温泉开发模式,精心打造湖南温泉旅游第一品牌,倡导科学健康的温泉养生沐浴方法,着力营造温泉环境的天然性,加强温泉宣传与营销推广,注重温泉环境保护,以促进温泉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湖南灰汤温泉旅游养生休闲旅游开发当前,全球已进入休闲度假时代,健康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休闲养生是人们生活的时尚。
温泉旅游融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文化体验和观光旅游于一体,顺应了这种旅游发展新趋势,深得游客喜爱而成为旅游的热点,温泉旅游已成为体验经济、休闲经济、保健养生的时尚产业。
灰汤温泉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是与西藏羊八井温泉、台湾北投温泉齐名的中国三大著名高温复合温泉之一,水温高达92 ,P H值大,含有对人体有益的29种微量元素,素有 天然药泉 之称。
灰汤温泉既是宝贵的热能资源,又是一种难得的医用矿泉水,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2008年5月,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在灰汤调研时指出,要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做好做活灰汤温泉 水 文章。
灰汤温泉休闲旅游的开发现已成为当前宁乡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温泉休闲旅游发展基本态势(一)温泉客源基础越发深广我国的温泉历来是贵族的象征,普通百姓往往望尘莫及。
今天,随着温泉行业的发展,温泉企业遍布全国,温泉产品层出不穷,温泉消费走向普及,人们逐渐认识温泉,了解温泉,适应温泉,关注温泉的群体越来越多,温泉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消费过温泉的客人总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递增,当中一部分人已经成为温泉的忠实顾客,成为温泉的主力客源。
(二)更加关注健康养生,使之成为旅游、休闲、养生的综合温泉是健康之水,它对人类最直接、最根本的价值就是健康养生。
温泉旅游开发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温泉旅游开发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引言温泉旅游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旅游业态。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养生的追求,温泉旅游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崛起。
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本文将以温泉旅游开发中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探讨如何在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 温泉旅游的发展现状温泉旅游是以温泉资源为核心,结合养生保健和休闲度假的旅游形式。
它具有独特的健康价值和旅游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温泉旅游视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不断加大开发和推广力度。
然而,在追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2. 温泉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风险温泉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是对水质和水量的影响。
温泉水是温泉旅游的核心资源,但如果开采和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温泉水质下降,甚至枯竭。
其次是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些开发商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可能会过度开发和改造温泉区域,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此外,温泉旅游开发还可能带来噪音、空气污染等问题,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
3. 温泉旅游开发中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了实现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温泉资源。
一方面,要控制温泉水开采量,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确保温泉水的可持续利用。
另一方面,要加强温泉水的保护,采取措施防止水质污染,并进行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监测。
此外,还应该注重温泉地热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利用地热能,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 温泉旅游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要在温泉地开发时注意保护和修复周边的自然景观,确保温泉景区的生态完整性和美观性。
可以采取绿化、造林等措施,恢复原有的植被覆盖,并合理规划和管理游览线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此外,在温泉旅游开发中,还应该注重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温泉飞地旅游开发研究——以熊岳海滨温泉为例

究进展, 对我国飞地旅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 义 。【 司 文彤、 单 口以佛 山市南 国桃 园为例 , 对 旅游 飞地 问题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2 — 0 9
我们将其称为“ 熊岳海滨温泉” , 即本文探讨的“ 温泉飞地” , 它有其区别于其它传统温泉地的独特的飞地特征。
驻为标志, 建成 了天沐 ・ 熊岳温泉度假村 , 形成了集休 闲、 娱乐、 康复、 疗养 、 餐饮于一体的温泉利用模式 , 大幅度提 升 了熊岳温泉 品牌的知名度 和影响力 。温泉旅游 的迅 速发 展和开发之初即带来的良好业绩使当地政府与天沐集团 共同决定将温泉水引入西部海滨地区 ,开发建设海滨温
所之一, 抗 日战争及抗美援朝时期在接收伤疗养病员方面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温泉旅游大规模的开发是在近些年 ,
尤其 以 2 0 0 9 年 国 内知 名温泉 连锁企 业珠海 天沐 集团 的入
所谓飞地就是指与周围因素不同的一小块特定的地理 区域。【 锵 飞地引入到旅游领域便有了旅游飞地。刘晓鹰、 杨建翠在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 区旅游推进型城镇化进行
高、 矿化度高、 日出水量高 , 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熊岳温泉在 日 伪 时期是关东军 在东北地 区的温泉疗养
业常常集聚于空间经济的某些点上, 于是就形成了具有空
间集 聚特点 的推 动 性经 济单 位 的集 合体 , 即增 长极 , 增 长 极 可以通过 极化 效应 和扩散 效应对 周 围产 生影 响 。翻 当极 化效 应超过 扩散 效应 时 , 周 围地 区要 素和经 济活 动越来越 趋 向增长极 ,导 致周 围地 区与增长极 的差 距越来 越大 , 这 时增 长极便成 了区域 经济 的一 个“ 孤 岛” , 也就是 “ 飞地 ” 。翻
福建乡村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闽侯光明温泉为例

根据温泉 资源所 处区位条件不同 , 温泉旅游地可分 为乡村 型和城市型 。由于两者 区位 条件不 同 , 导致 客源市 场不 同, 从
sr a d c r oae ma a e n i ap cs teeo ema ea s s mai d o n t e o fh t ̄ r o r m e e p n d 1 A h { o t n o p rt n g me ts s e t,h rfr d y t t e sr f n o o p n tu i d v l me mo e . t e s x e c ui i g s o t t m t , u i e m pt
。 。。。。。 。。。— —
A C s n o un m ̄ H t p i ae nMi uC a g i h , o r g S
L ot,H N a一【 I Dn Z E GYo ] N i
( .uhuV ct nl n ehi l nt t,uhu 5 18 Cia2 Sho o Tui Fj nN ra U i  ̄t,uhu300 , h a 1Fzo oaoa adTcn a I i eFzo 0 0 ,hn ;.col f orm,u a o l n e i Fzo 507 Ci ) i c st u 3 s i m v y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湘西北为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温泉旅游开发在我国迅速兴起,国内温泉旅游度假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之而来的是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大同小异,产品缺乏特色,项目设置雷同化现象日益严重,温泉旅游产品开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然而,相关的理论研究却严重滞后于实践,虽然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手温泉旅游的研究,但总的看来,研究成果的实践指导作用不强,探讨性、展望性、综述性的文献较多,从研究方向上来看,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的相关研究较少。
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在借鉴国内外温泉旅游相关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以江娅温泉度假村和热水溪温泉疗养中心为个例,对湘西北温泉旅游开发进行了分析。
根据湘西北各温泉地周边旅游资源状况、温泉产品开发现状、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趋势等因素,重新定位了湘西北温泉旅游产品。
在重新定位的基础上,将湘西北温泉旅游产品与周边旅游资源进行了优势整合,借张家界这一“名牌”,设计出了一系列旅游线路。
笔者依据“趣味疗养、轻松休闲、愉快度假、体验民俗”的产品开发理念,提出了准确定位,借好“张家界”这一名牌,走特色化、行业化之路等开发策略,并对湘西北温泉旅游产品进行了整体品牌形象设计及消费水平定位。
在居民问卷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重视温泉所在地居民利益的建议针对游客问卷调查结论,提出了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的四项建议,并对客源市场进行了空间定位和主体市场定位。
提出将湘西北土家民俗文化与温泉旅游开发相结合,以促进湘西北温泉地经济的发展,深度挖掘湘西北民俗文化,开发特色化的温泉旅游产品,这是本文的创新所在。
结合个例研究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理论,为国内温泉旅游产品研究抛砖引玉,探讨温泉旅游产品开发之路,是本文的出发点。
关键词温泉旅游产品温泉旅游湘西北日飞兰厂刁研究的背景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温泉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性旅游,受到越来越多度假旅游者的青睐。
温泉独特的疗养、保养作用,其异类资源替代性弱、重游率高、经济效益可观的特点,也使得越来越多温泉旅游开发商和温泉企业不惜花巨资来开发温泉,我国目前已有大小温泉旅游企业上万家,温泉旅游开发更是遍地开花。
随之而来的是竞相效仿,产品缺乏特色,项目设置雷同等问题日渐凸现,然而,我国现有的研究成果,关于温泉旅游资源的成因、分布、类型、特点及温泉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开发模式等方面的较多,但关于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较少,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理论又滞后于实践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温泉旅游产品开发,值得深入探讨。
研究目的及意义目前国内参与温泉旅游相关研究的主要是地理学者,虽然旅游学者也已开始关注温泉旅游开发研究,但研究成果不多且较为零散,笔者希望此文能抛砖引玉,使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受到越来越多旅游学者的重视,提高我国温泉旅游产品研究的理论水平,并使之系统化,达到理论跟上实践,指导实践的目的。
笔者在本领域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其研究成果,对湘西北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现状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湘西北温泉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对应的开发策略。
研究结果可为湘西北温泉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参考,对促进地方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湘西北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产品开发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湘西北温泉旅游开发的产品定位、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湘西北为例客源市场定位、开发策略、品牌形象设计及消费水平定位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开发特色温泉旅游产品为研究重点。
主要概念温泉旅游概念由于学术界关于温泉的概念尚无一个明确的界定,温泉旅游的定义更是难以达成统一的认识,我国许多学者在进行温泉旅游相关研究时,很少提到温泉旅游的概念,现有的研究成果不多,且多是从温泉旅游的历史,温泉的功能等方面来阐述温泉旅游的。
冯威等从温泉旅游的发展历史出发,认为温泉旅游是一种传统的度假旅游形式,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朱跃东认为游客以体验温泉、感悟温泉文化为主题,达到温泉养生、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即为温泉旅游。
毕斗斗提出温泉旅游是适应人们休闲和保健文化需求的一种旅游形式【’。
王艳平认为温泉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一种,它是利用温泉开展的一项离开常驻地的余暇活动,是伴随着社会进步而呈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温泉旅游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温泉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温泉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和日本。
对温泉旅游发展历史的研究二战后温泉旅游业在欧美的发展趋于成熟,众多欧美学者开始对温泉旅游发展的历史进行总结。
和对加拿大镭温泉度假区发展历史的研究表明,政府的介入、高速公路和小汽车等技术的进步影响温泉旅游的发展,他们还指出区位条件也是影响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旅游者角度探讨了温泉旅游的发展变化过程。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学者山村顺次就开始了温泉旅游的相关研究,年,山村顺次对日本温泉旅游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
等对美国温泉旅游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较有价值的总结和介绍’】。
在对温泉旅游发展历史阐述的基础上,提出国家的医疗制度是影响温泉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温泉医疗的视角,详尽论述了美国七个主要温泉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霍洛韦在其《论旅游业》一书中对温泉旅游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总结,指出替代性产品一一海滨度假旅游的崛起是影响温泉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因一对世纪末期以来温泉衰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比研究英国资本主义市场体制与欧洲大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对温泉旅游发展的影响,他认为资本主义市场体制影响着英国温泉旅游的兴衰,而非传统观点所认为的海滨旅游的兴起导致了内陆温泉旅游的衰落。
Loverseed-h(1998) 一从旅游的视角对北美温泉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虽然北美的温泉旅游从市场和税收两方面都有很大的增长,但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旅游业才刚刚开始意识到其巨大的市场需求机会。
温泉旅游资源和开发方向研究国外对温泉旅游资源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分布、类型、特点、医疗功能和温泉水中放射性水平等方面。
有关温泉资源,学者们最初关注的是其医疗功能。
世纪年代,有许多医疗学者对温泉资源的医疗功能作了大量的研究,众多研究成果发表于一些医学类期刊和论著,如《杂志一年第期上,共有多位学者对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以色列、保加利亚、西班牙、韩国、波兰、葡萄牙等国的温泉从医学角度进行了论述,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
年,对西班牙几个主要温泉旅游区的温泉水中放射性水平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保加利亚的主要温泉旅游资源分布,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研究了温泉的疗养功能及发展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世界国家温泉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开始引起重视,等对马来西亚处温泉进行了旅游开发潜力评估,从地质地貌背景、水质、温度、流量等因素来评价马来西亚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从中总结出温泉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
随着温泉旅游业的发展,温泉旅游开发方向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
早在年,日本学者山村顺次就从开发资本的角度提出了当地资本主导开发型,外来资本主导开发型和混合开发型温泉地,同时从机能上划分了温泉疗养、温泉观光和中间型温泉地。
年,山村顺次在总结日本温泉地的发展状况和特点的前提下,认为日本的温泉旅游地逐渐由疗养型目地地在向观光游憩型目的地转变,观光型温泉旅游将成为温泉旅游发展的主流。
韩国年出台了《温泉法》,世纪年代,韩国侧重于温泉资源及温泉地功能的识别研究,年代则着重于审视温泉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突出强调了温泉法及居民参与温泉地决策及管理的作用’。
韩国学者金贤志认为,在温泉旅游资源利用和管理阶段,应包括运营管理条例、责任划分及定期年的水质及成分检查’。
年,国际旅游科学家协会在匈牙利不达佩斯召开第界年会专门讨论温泉旅游再开发问题,认为传统的温泉疗养正向新型的保健旅游转变。
提出温泉旅游地的开发应突出其休闲功能【】。
温泉旅游客源市场研究年,提到评价一个温泉地开发的可行性时必须考虑其潜在的市场需求,对温泉旅游市场的研究由此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对北美温泉旅游市场研究得出,同欧洲温泉疗养地以特殊病人的医疗为主所不同的是,北美的温泉疗养地更强调健身、减压、消除疲劳和减肥的功用而温泉旅游者也从过去以美容为主要目的的女性旅游者为主转变为大多以康体、保养和消除压力为主要目的的大众旅游者。
山村顺次总结了日本不同类型温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结构,对日本的温泉旅游开发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另一位日本学者德村志成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温泉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是温泉资源开发需要考虑的关健因素。
总的来看,国外学者多从外部宏观层面对温泉旅游开发进行探讨,而较少从微观层面进行研究。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温泉资源丰富,温泉利用历史悠久,史料中关于温泉的记载也很多,但基本是温泉的医疗功能、温泉的分布、成因及温泉景观的描述性和评论性文章,关于温泉旅游研究的文献不多。
世纪年代前,我国虽然有一些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中国温泉辑要》、《理疗与疗养》等论著和期刊,但是从旅游角度研究温泉的成果寥寥无几】年代后,温泉旅游学术研究渐渐受到各界尤其是地理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对温泉旅游资源的研究我国对温泉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的成因、分布、特点、类型、功能如疗养、饮用、旅游功能、温泉水的放射性水平等方面。
世纪年代末,随着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的兴起,相关的学术研究也渐渐受到重视。
刘国海、仲桂清对辽宁省温泉资源的分布和温泉疗养区作了论述,并对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
罗来麟根据地貌形态等因素,将四川西部划分为三大温泉区,并对各温泉区温泉的分布规律、产出构造及成因作了探讨【。
李全以赤城温泉为例,在分析其饮浴功效的基础上,建议将饮用天然矿泉水列为赤城温泉的开发项目【,。
倪开刚等对温泉资源的水疗、观赏、洗浴休闲、开展地质旅游、建立温泉旅游度假村等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实例研究】。
宋杰等在对辽宁省部分温泉水中放射性水平和温泉疗养院等场所空气中氛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的前提下,提出温泉的开发利用会对环境和公众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建议卫生防护学者关注温泉水的放射性水平和氛的防护问题】。
万登堡系统研究了腾冲热海温泉群个泉点的化学组分特征,并据此探讨了温泉群的形成机理和温泉化学组分的来源。
何永金、陈明光对福建温泉的水温、水质、水量、空间分布以及地质、地貌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福建温泉的热源、成因和构造意义】。
王通国等研究了山东临沂市汤头温泉的水位、水质、水温动态特征及热能储量、水资源量,指出了导致其环境地质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防治的基本对策。
张坷等在讨论地下水深循环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地下水循环深度和水头压力对泉温和流量的控制作用的基础上,对华南温泉的成因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