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

合集下载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

巴市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物理试题试卷类型:A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完毕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第11~15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0分)1.物理学中引入“质点”、“点电荷”等概念的科学方法主要是 ( ) A .控制变量 B .理想模型 C .类比 D .等效替代 2.如图所示,一根横截面积为S 的均匀长直橡胶棒上带有均匀的负电荷,每单位长度上电荷量为q ,当此棒沿轴线方向做速度为v 的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棒运动而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 )A .qv B.qvC .qvSD .qv /S3.一段长为L ,电阻为R 的均匀电阻丝,把它拉制成3L 长的均匀细丝后,其电阻值为( )A.R /3B.3RC.R /9D.9R4.如图所示,N 个小球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圆周上P 点的一个小球所带电荷量为,其余小球带电量为+q ,圆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若仅撤去P 点的带电小球,圆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 .EB .C .D .5.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 =1mA ,内阻为5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V 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A .串联一个10k Ω的电阻B .并联一个10k Ω的电阻C .并联一个9.5k Ω的电阻D .串联一个9.5k Ω的电阻6.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面,相邻两个等势面之间 的电势差相等。

已知一个正电荷在等势面L3上某点的动能为20J ,运动到等势面L1上的某点时动能变为零。

若取L2为零电势面,则此 电荷的电势能为4J 时,其动能为( ) A . 16J B . 10JC . 6JD . 4J7.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4V)A .电路中每通过1 CBC .蓄电池在1 s 内将4J 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D .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 V)大8.电阻R 1与R 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 1与R 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 1与R 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R 1与R 2两端电压之比U 1∶U 2为( ) A .1∶2 B .2∶1 C .1∶4 D .4∶19. 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板正对水平放置,构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将两金属板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达到稳定后,在两板间有一带电液滴P 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保持开关S 闭合,减小两极间的距离,液滴向上运动B .保持开关S 闭合,减小两板间的距离,液滴向下运动C .断开开关S ,减小两板间的距离,液滴向上运动D .断开开关S ,减小两板间的距离,液滴向下运动10.平行板间有如图所示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压.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静止在平行板中央,从t =0时刻开始将其释放,运动过程中无碰板情况.在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定性描述粒子运动的速度图象的是 ( )L 1 L2 L 311.由欧姆定律I=导出U=IR和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流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无关C.对确定的导体,其两端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就是它的电阻值D.一定的电流流过导体,电阻越大,其电压就越大12.如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若不计重力,则( )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B.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相同C.N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D.M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13.如下图所示,空间固定两个小球,带等量正电荷,两球连线水平,为其中点,为竖直中垂线上的两对称点。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国际班).pdf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国际班).pdf

24.目前,一些单位的工作总结夸大其词、文过饰非,败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这种做法( )
A.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没有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没有真正地坚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
D.是坚持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具体表现
25.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其
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为什么要修改立法法?
4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977年恢复高考,为了选拔人才,我国高考延续了以往全国统一命题的办法;后来发现,由于各地基础教育
水平差异较大,全国统一命题也不能完全保证公平,则改为分省命题;分省命题实行几年后,试卷水平不一致,高考乱
D.物质性
18.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范畴的是( )
A.水往低处流
B.新陈代谢
C.月亮绕地球转
D.红灯停,绿灯行
19.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客观实在性
B.联系
C.运动
D.实践
20.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的有
①电磁场 ? ③市场经济? ④人脑
A.B.C.D.①③④
1. C
2.B
3.D
4.B
6.C
8.B
9.C
10.D
11.C
12.D
13.C
14.C
15.BBiblioteka 16.B17.D18.B
19.C
20.D
21.A
22.B
23.D
24.A
25.D
26.C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国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国

巴市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国际班政治试题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П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完毕后,交答题卡和Ⅱ卷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A.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B.坚持“三个面向”C.建设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D.培育“四有”公民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社会主义荣辱观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是()A.经典的和流行的文化B.传统的和时尚的文化C.高雅的和通俗的文化D.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4.网络文化是指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传播的各种人类符号表意系统。

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国内上网用户人数已经超过9000万,位居世界第二,其中85%以上是青少年。

下列关于网络文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网络文化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应兼收并蓄B.网络文化是多元的,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C.网络世界充满矛盾,应当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D.网络世界是复杂的,应当明辨是非5.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文化”B. 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C. 人们受教育的程度D. 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6.下列符合我国文化建设要求的是 (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②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③努力改造落后文化④坚决抵制腐朽文化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7.下列关于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属于思想道德修养B.学习科学知识是文化修养的内容C.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D.科学文化修养就是思想道德修养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核心。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理科)(普通班)Word版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理科)(普通班)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理科)(普通班)一、选择题(5分×12=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正确.1.“a=1”是“a2=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求经过圆x2+2x+y2=0的圆心G,且与直线x+y=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A.x﹣y+1=0 B.x﹣y﹣1=0 C.x+y﹣1=0 D.x+y+1=03.若椭圆+=1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则a的值是()A.1 B.﹣1 C.±1D.24.已知椭圆上的一点P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到另一焦点距离为()A.9 B.7 C.5 D.35.已知双曲线(a>0,b>0)的离心率为2,一个焦点与抛物线y2=16x的焦点相同,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A.y=±B.y=±C.y=±D.y=±6.设过点(0,b)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圆x2+y2+2x=0相切,则b的值为()A.2±B.2±2C.1±D.±17.已知向量=(1,1,0),=(﹣1,0,2),且与互相垂直,则k的值是()A.1 B.C.D.8.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AC与BD的交点,若=, =, =,则下列向量中与相等的向量是()A.﹣﹣+ B.++C.﹣+D.﹣++9.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E是AD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1B与C1E所成角的大小是()A.B.C.D.10.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则AB1与侧面ACC1A1所成角的正弦等于()A.B. C.D.11.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准线l交x轴于R点,过抛物线上一点P(4,4)作PQ⊥l于Q,则梯形PQRF的面积为()A.12 B.14 C.16 D.1812.已知F1(﹣c,0),F2(c,0)为椭圆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且,则此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B.C.D.二、填空题(5分×4=20分)1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以点A(4,1,9),B(10,﹣1,6),C(x,4,3)为顶点的△ABC 是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则实数x的值为.14.已知p:3<m<5,q:方程表示双曲线,则p是q的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15.已知抛物线y2=4x,过点P(4,0)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y12+y22的最小值是.16.已知F1、F2是双曲线的两焦点,过F2且垂直于实轴的直线交双曲线于P、Q两点,∠PF1Q=60°,则离心率e= .三、解答题17.已知p:“直线x+y﹣m=0与圆(x﹣1)2+y2=1相交”;q:“方程x2﹣x+m﹣4=0的两根异号”.若p∨q为真,¬p为真,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18.斜率为2的直线l经过抛物线的y2=8x的焦点,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 的长.19.已知双曲线C的焦点为F1(﹣2,0),F2(2,0),且离心率为2;(Ⅰ)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Ⅱ)若经过点M(1,3)的直线l交双曲线C于A,B两点,且M为AB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20.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SA⊥底面ABCD,SA=AB,点M是SD的中点,AN⊥SC,且交SC于点N.(Ⅰ)求证:SB∥平面ACM;(Ⅱ)求证:平面SAC⊥平面AMN;(Ⅲ)求二面角D﹣AC﹣M的余弦值.21.已知椭圆C: =1(a>b>0),过点离心率,(1)求椭圆方程;(2)若过点(1,0)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且以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试求直线l的方程.22.已知抛物线C:y2=4x,P为C上一点且纵坐标为2,Q,R是C上的两个动点,且PQ⊥PR.(1)求过点P,且与C恰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l的方程;(2)求证:QR过定点.2015-2016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理科)(普通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5分×12=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正确.1.“a=1”是“a2=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专题】简易逻辑.【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由a2=1得a=1或﹣1,则“a=1”是“a2=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比较基础.2.求经过圆x2+2x+y2=0的圆心G,且与直线x+y=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A.x﹣y+1=0 B.x﹣y﹣1=0 C.x+y﹣1=0 D.x+y+1=0【考点】圆的一般方程.【专题】直线与圆.【分析】将圆的方程x2+2x+y2=0可化为,(x+1)2+y2=1求其圆心G(﹣1,0),根据直线垂直的斜率关系,求出与直线x+y=0垂直的直线的斜率为1,根据点斜式即可写出所求直线方程.【解答】解:圆的方程x2+2x+y2=0可化为,(x+1)2+y2=1∴圆心G(﹣1,0),∵直线x+y=0的斜率为﹣1,∴与直线x+y=0垂直的直线的斜率为1,∴由点斜式方程可知,所求直线方程为y=x+1,即x﹣y+1=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圆的标准方程和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3.若椭圆+=1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则a的值是()A.1 B.﹣1 C.±1D.2【考点】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专题】计算题.【分析】求出双曲线的两焦点坐标,即为椭圆的焦点坐标,即可得到m,b的值,然后根据椭圆的定义得到a,最后利用a,b,c的关系即可求出b的值,得到椭圆及双曲线的方程.【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椭圆的半焦距c的平方为:c2=4﹣a2双曲线的半焦距c的平方为:c2=a+2;∴4﹣a2=a+2,解得:a=1.(负值舍去)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掌握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会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一道综合题.本题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及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利用条件求出a,b,c值,是解题的关键.4.已知椭圆上的一点P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到另一焦点距离为()A.9 B.7 C.5 D.3【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椭圆的定义.【专题】综合题.【分析】由椭圆方程找出a的值,根据椭圆的定义可知椭圆上的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2a,把a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常数的值得到P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由P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求出P到另一焦点的距离即可.【解答】解:由椭圆,得a=5,则2a=10,且点P到椭圆一焦点的距离为3,由定义得点P到另一焦点的距离为2a﹣3=10﹣3=7.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椭圆的定义及简单的性质,是一道中档题.5.已知双曲线(a>0,b>0)的离心率为2,一个焦点与抛物线y2=16x的焦点相同,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A.y=±B.y=±C.y=±D.y=±【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得焦点坐标为F(4,0),也是双曲线的右焦点,得c=4.根据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得a=c=1,从而得到b=,结合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公式,可得本题的答案.【解答】解:∵抛物线y2=16x的焦点坐标为F(4,0),双曲线一个焦点与抛物线y2=16x的焦点相同,∴双曲线右焦点为F(4,0),得c=2∵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2,得c=2a=2,a=1,由此可得b==,∵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故选D【点评】本题给出双曲线的离心率,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着重考查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等知识,属于基础题.6.设过点(0,b)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圆x2+y2+2x=0相切,则b的值为()A.2±B.2±2C.1±D.±1【考点】圆的切线方程.【专题】计算题;方程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分析】将圆化成标准方程得(x+1)2+y2=1,得到圆心为C(﹣1,0)且半径r=1.将过点(0,b)且斜率为1的直线化成一般方程得x﹣y+b=0,结合题意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建立关于b 的等式,解之即可得到b.【解答】解:∵直线过点(0,b)且斜率为1,∴设直线为l,得其方程为y=x+b,即x﹣y+b=0,∵圆x2+y2+2x=0化成标准方程,得(x+1)2+y2=1,∴圆x2+y2+2x=0的圆心为C(﹣1,0),半径r=1,由直线l与圆相切,可得点C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半径,即=1,解之得b=1±.故选:C.【点评】本题给出斜率为1且过点(0,b)的直线与已知圆相切,求参数b的值,着重考查了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属于中档题.7.已知向量=(1,1,0),=(﹣1,0,2),且与互相垂直,则k的值是()A.1 B.C.D.【考点】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易得k+,2﹣的坐标,结合向量垂直的性质,可得3(k﹣1)+2k﹣2×2=0,解可得k的值,即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易得k+=k(1,1,0)+(﹣1,0,2)=(k﹣1,k,2),2﹣=2(1,1,0)﹣(﹣1,0,2)=(3,2,﹣2).∵两向量垂直,∴3(k﹣1)+2k﹣2×2=0.∴k=,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向量数量积的应用,判断向量的垂直,解题时,注意向量的正确表示方法.8.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AC与BD的交点,若=, =, =,则下列向量中与相等的向量是()A.﹣﹣+ B.++C.﹣+D.﹣++【考点】相等向量与相反向量.【专题】数形结合;转化思想;平面向量及应用;空间向量及应用.【分析】利用向量的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即可得出.【解答】解: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的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9.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E是AD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1B与C1E所成角的大小是()A.B.C.D.【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将异面直线C1E放在一个面AC1内,再证明另一直线A1B与该平面垂直,即可证得两异面直线A1B与C1E垂直,从而两异面直线所成角为90°.【解答】解:如图,连接AB1,DC1,易证A1B⊥面AC1,而C1E⊂面AC1,∴A1B⊥C1E,故选D.【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10.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则AB1与侧面ACC1A1所成角的正弦等于()A.B. C.D.【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正三棱柱及线面角的定义知,取A1C1的中点D1,∠B1AD1是所求的角,再由已知求出正弦值.【解答】解:取A1C1的中点D1,连接B1D1,AD1,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B1D1⊥面ACC1A1,则∠B1AD1是AB1与侧面ACC1A1所成的角,∵正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角问题,求线面角关键由题意过线上一点作出面的垂线,再求线面角的正弦值,是基础题.11.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准线l交x轴于R点,过抛物线上一点P(4,4)作PQ⊥l于Q,则梯形PQRF的面积为()A.12 B.14 C.16 D.18【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求梯形PQRF的面积,关键是确定梯形的上底,下底,及高的长,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即可求得.【解答】解:∵抛物线方程为y2=4x,焦点为F,准线l交x轴于R点∴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1,FR=2∵过抛物线上一点P(4,4)作PQ⊥L于Q∴|QR|=4,|PQ|=5∴梯形PQRF的面积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梯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正确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12.已知F1(﹣c,0),F2(c,0)为椭圆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且,则此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B.C.D.【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设P(m,n ),由得到n2=2c2﹣m2①.把P(m,n )代入椭圆得到b2m2+a2n2=a2b2②,把①代入②得到 m2的解析式,由m2≥0及m2≤a2求得的范围.【解答】解:设P(m,n ),=(﹣c﹣m,﹣n)•(c﹣m,﹣n)=m2﹣c2+n2,∴m2+n2=2c2,n2=2c2﹣m2①.把P(m,n )代入椭圆得b2m2+a2n2=a2b2②,把①代入②得m2=≥0,∴a2b2≤2a2c2,b2≤2c2,a2﹣c2≤2c2,∴≥.又 m2≤a2,∴≤a2,∴≤0,故a2﹣2c2≥0,∴≤.综上,≤≤,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公式,以及椭圆的简单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5分×4=20分)1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以点A(4,1,9),B(10,﹣1,6),C(x,4,3)为顶点的△ABC 是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则实数x的值为2或6 .【考点】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ABC是以BC为斜边的等腰三角形,得到两条腰的长度相等,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写出关于x的等式,解方程即可.【解答】解:∵点A(4,1,9),B(10,﹣1,6),C(x,4,3)为顶点的△ABC是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AC|,∴,∴4=(4﹣x)2∴x=2或x=6故答案为:2或6【点评】本题考查空间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本题是一个基础题,这种题目若出现就是一个送分题目,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认真做出数字,就不会出错.14.已知p:3<m<5,q:方程表示双曲线,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专题】规律型.【分析】结合双曲线的方程,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解答】解:若方程表示双曲线,则(m﹣2)(m﹣5)<0,解得2<m<5,即q:2<m<5,∵p:3<m<5,∴p是q的充分不必要,故答案为:充分不必要【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利用双曲线的方程形式是求出q的等价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15.已知抛物线y2=4x,过点P(4,0)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y12+y22的最小值是32 .【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先根据点P设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根据韦达定理求得x1x2=16,进而根据均值不等式y 12+y22=4(x1+x2)≥8求得答案.【解答】解:设直线方程为y=k(x﹣4),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得k2x2﹣(8k2+4)x+16k2=0 ∴x1x2=16显然x 1,x2>0,又y12+y22=4(x1+x2)≥8=32,当且仅当x1=x2=4时取等号,此时k不存在.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6.已知F1、F2是双曲线的两焦点,过F2且垂直于实轴的直线交双曲线于P、Q两点,∠PF1Q=60°,则离心率e=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根据题意,△PQF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被F1F2分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由此结合双曲线的定义,可解出a、c关系,即可得到该双曲线的离心率.【解答】解:设双曲线方程为(a>0,b>0),把x=c代入得,∵∠PF1Q=60°,∴2c=,即2ac=(c2﹣a2),解得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给出双曲线方程,在已知过右焦点的通径和左焦点构成等边三角形的情况下求双曲线的离心率,着重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等知识,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17.已知p:“直线x+y﹣m=0与圆(x﹣1)2+y2=1相交”;q:“方程x2﹣x+m﹣4=0的两根异号”.若p∨q为真,¬p为真,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专题】简易逻辑.【分析】若命题p是真命题:“直线x+y﹣m=0与圆(x﹣1)2+y2=1相交”,则<1,解得m范围;若命题q是真命题:“方程x2﹣x+m﹣4=0的两根异号”,则m﹣4<0,解得m 范围.若p∨q为真,¬p为真,则p为假命题,q为真命题.解出即可.【解答】解:若命题p是真命题:“直线x+y﹣m=0与圆(x﹣1)2+y2=1相交”,则<1,解得1﹣;若命题q是真命题:“方程x2﹣x+m﹣4=0的两根异号”,则m﹣4<0,解得m<4.若p∨q为真,¬p为真,则p为假命题,q为真命题.∴.∴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或.【点评】本题考查了复合命题真假的判定方法、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元二次的实数根与判别式的关系,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8.斜率为2的直线l经过抛物线的y2=8x的焦点,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 的长.【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设直线l的倾斜解为α,则l与y轴的夹角θ=90°﹣α,cotθ=tanα=2,sinθ=,然后求出|AB|.【解答】解:设直线l的倾斜解为α,则l与y轴的夹角θ=90°﹣α,cotθ=tanα=2,∴sinθ=,|AB|==40.线段AB的长为40.【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的焦点弦的求法,解题时要注意公式|AB|=的灵活运用.19.已知双曲线C的焦点为F1(﹣2,0),F2(2,0),且离心率为2;(Ⅰ)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Ⅱ)若经过点M(1,3)的直线l交双曲线C于A,B两点,且M为AB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专题】计算题;直线与圆;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Ⅰ)设出双曲线方程,且c=2,再由离心率公式可得a=1,再由a,b,c的关系,可得b,进而得到双曲线的方程;(Ⅱ)设A(x1,y1),B(x2,y2),运用点差法,求出直线AB的斜率,进而得到AB的方程,再联立双曲线方程,运用判别式检验即可.【解答】解:(Ⅰ)设双曲线方程为=1(a>0,b>0),且c=2,由于离心率为2,即=2,即a=1,b==,则双曲线方程为x2﹣=1;(Ⅱ)设A(x1,y1),B(x2,y2),则=1, =1.两式相减得,(x1﹣x2)(x1+x2)=(y1﹣y2)(y1+y2),由于M为AB的中点,则x1+x2=2,y1+y2=6,得直线AB的斜率k AB==1,∴直线l的方程为y﹣3=x﹣1即y=x+2,代入方程x2﹣=1,得2x2﹣4x﹣7=0,△=42﹣4×2×(﹣7)=72>0,故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x+2.【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考查点差法求弦中点的问题,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和易错题.20.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SA⊥底面ABCD,SA=AB,点M是SD的中点,AN⊥SC,且交SC于点N.(Ⅰ)求证:SB∥平面ACM;(Ⅱ)求证:平面SAC⊥平面AMN;(Ⅲ)求二面角D﹣AC﹣M的余弦值.【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分析】(Ⅰ)连结BD交AC于E,连结ME,由△DSB的中位线定理,得ME∥SB,由此能证明SB∥平面ACM.(Ⅱ)法一:由DC⊥SA,DC⊥DA,得DC⊥平面SAD,从而AM⊥DC,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得AM⊥SD,从而AM⊥平面SDC,进而SC⊥AM,由SC⊥AN,能证明平面SAC⊥平面AMN.法二: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利用向量法能证明平面SAC⊥平面AMN.(Ⅲ)法一:取AD中点F,则MF∥SA.作FQ⊥AC于Q,连结MQ,由已知得∠FQM为二面角D ﹣AC﹣M的平面角,由此能求出二面角D﹣AC﹣M的余弦值.法二:分别求出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和平面ACM的一个法向量,由此利用向量法能求出二面角D﹣AC﹣M的余弦值.【解答】(选修2一1第109页例4改编)(Ⅰ)证明:连结BD交AC于E,连结ME,∵ABCD是正方形,∴E是BD的中点.∵M是SD的中点,∴ME是△DSB的中位线.∴ME∥SB.…(2分)又ME⊂平面ACM,SB⊄平面ACM,∴SB∥平面ACM.…(4分)(Ⅱ)证法一:由条件有DC⊥SA,DC⊥DA,∴DC⊥平面SAD,且AM⊂平面SAD,∴AM⊥DC.又∵SA=AD,M是SD的中点,∴AM⊥SD.∴AM⊥平面SDC.SC⊂平面SDC,∴SC⊥AM.…(6分)由已知SC⊥AN,∴SC⊥平面AMN.又SC⊂平面SAC,∴平面SAC⊥平面AMN.…(8分)(Ⅱ)证法二: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由SA=AB,可设AB=AD=AS=1,则.∵,,∴,∴,即有SC⊥AM…(6分)又SC⊥AN且AN∩AM=A.∴SC⊥平面AMN.又SC⊂平面SAC,∴平面SAC⊥平面AMN.…(8分)(Ⅲ)解法一:取AD中点F,则MF∥SA.作FQ⊥AC于Q,连结MQ.∵SA⊥底面ABCD,∴MF⊥底面ABCD.∴FQ为MQ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FQ⊥AC,∴MQ⊥AC.∴∠FQM为二面角D﹣AC﹣M的平面角.…(10分)设SA=AB=a,在Rt△MFQ中,,∴.∴二面角D﹣AC﹣M的余弦值为.…(12分)(Ⅲ)解法二:∵SA⊥底面ABCD,∴是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ACM的法向量为,,则即,∴令x=﹣1,则.…(10分),由作图可知二面角D﹣AC﹣M为锐二面角∴二面角D﹣AC﹣M的余弦值为.…(12分)【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求法,涉及到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性质的应用,考查向量法的合理运用,考查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档题.21.已知椭圆C: =1(a>b>0),过点离心率,(1)求椭圆方程;(2)若过点(1,0)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且以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试求直线l的方程.【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椭圆的标准方程.【专题】综合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1)由题意可得,解出即得a,b;(2)设直线方程为x﹣1=my,代入椭圆消掉x可得y的二次方程,设A(x1,y1),B(x2,y2),由以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知,,即x1x2+y1y2=0,代入韦达定理即得m的方程,解出可得直线方程;【解答】解:(1)由题意得,,解得,所以椭圆方程为:.(2)设直线方程为x﹣1=my,代入椭圆方程消掉x得,(m2+4)y2+2my﹣3=0,设A(x1,y1),B(x2,y2),则,,所以x1x2=(my1+1)(my2+1)=m2y1y2+m(y1+y2)+1=,由以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知,,即x1x2+y1y2=0,所以+=0,解得m=,所以直线方程为:x﹣1=y,化简得,y=2x﹣2 或 y=﹣2x+2.【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2.已知抛物线C:y2=4x,P为C上一点且纵坐标为2,Q,R是C上的两个动点,且PQ⊥PR.(1)求过点P,且与C恰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l的方程;(2)求证:QR过定点.【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专题】直线与圆;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1)求得P(1,2),考虑过P与对称轴y=0平行,和过P且与抛物线相切的直线,计算即可得到所求直线方程;(2)设出抛物线上的Q(,a),R(,b),而P(1,2),由PQ⊥PR.借助于向量数量积等于0得到a,b的关系,由两点式求出QR所在直线的斜率,写出QR的点斜式方程,与a,b 的关系式结合后由直线系方程得答案.【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P(1,2),当过P与对称轴y=0平行,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直线方程即为y=2;当过P且与抛物线相切的直线和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由y2=4x对x求导,得2yy′=4,则切线的斜率为k==1,即有直线方程为y﹣2=x﹣1,即为y=x+1.故直线l的方程为y=2或y=x+1;(2)证明:设Q(,a),R(,b),而P(1,2),∴=(﹣1,a﹣2),=(﹣1,b﹣2),由于PQ⊥PR,得向量•=0,即为(﹣1)(﹣1)+(a﹣2)(b﹣2)=0,整理得ab+2a+2b+20=0.而过QR的直线的斜率为: =.∴过QR的直线方程为y﹣b=(x﹣),整理得4x+ab﹣(a+b)y=0,即4x﹣(a+b)y﹣2a﹣2b﹣20=0.化为4x﹣20﹣(a+b)(y+2)=0.可得直线恒过定点(5,﹣2).∴直线QR必过定点(5,﹣2).【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考查了直线系方程的运用,是中档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普通班)试卷.pdf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普通班)试卷.pdf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出题人:陈连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对下列物质:①H、、、④BaSO、 ⑤NH、⑥SO、 ⑦NH、⑧C、⑨Cu、⑩氯化钠溶液。

按要求分类不正确的是( )电解质:①、③、④、⑦弱电解质:④、⑦非电解质:②、⑤、⑥、⑧强电解质:①、③、④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1)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C.经检验白醋中(H+)约为0.01 mol·L-1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把1 L 0.1 mol/L醋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到10 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H3COOH)变为原来的的比值增大(H+)变为原来的溶液的导电性增强在0.1 mol·L-1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加入少量0.1 mol·L-1溶液,溶液中(H+)减小加入少量C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表是常温下某些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 弱酸HCNHFCH电离常数4.9×10-10-4-5-6则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A.HCN B.HFD.HNO2 6.在25 ℃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3-1,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该溶液一定呈碱性该溶液可能呈酸性该溶液的pH一定是1该溶液的pH不可能为13常温下,下列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 )的盐酸 ②0.1 mol·L-1的盐酸 -1的NaO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用10 mL量筒量取7.13 mL稀盐酸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 g NaCl用25 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 mL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2.3 10.用0.102 6 mol·L-1的盐酸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L3-2-2所示,正确的读数为( ) 图L3-2-2室温时,pH一定小于7的是( )=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用1.0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某浓度的H溶液,其水溶液的pH和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变化如图L1-2-6所示,则原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完全反应后溶液的大致体积是( ) 图L3-2-6-1,20 mL B.0.5 mol·L-1,40 mL0.5 mol·L-1,80 mL D.1.0 mol·L-1,80 mL下列离子分别加入H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 ②Cl- ③Al+ ④K+ ⑤S- ⑥OH- ⑧NH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 )+H+H++OH-+H++CO D.2Na2O2+2H+O-1溶液和0.1 mol·L-1溶液的pH的大小关系是( ) A.前者小 B.相等前者大 D.不能肯定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乘积为1×10-10,则该溶液可能是( );②CH;③NH;④KOH;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NaHCO ③Na ④Na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为了使Na溶液中(Na+)/(S2-)的比值变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适量盐酸 ②适量NaOH(s)适量KOH(s) ④适量KHS(s)加水 ⑥通H(g) ⑦加热将下列物质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400 ℃),可以得到该物质的( )MgSO4 20.下面的问题中,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为保存FeCl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实验室盛放Na、Na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在NH或AlCl溶液中加入镁条会产生气泡;A.只有①④ B.只有②③只有③④ D.全部A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1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Na+)>(A-)>(H+)>(OH-)(Na+)>(OH-)>(A-)>(H+)(Na+)+(H+)=(A-)+(OH-)(Na+)+(OH-)=(A-)+(H +)时,pH=7的(NH)2SO4与NH的混合溶液中,(NH)与(SO)之比是( )小于2∶1 B.大于2∶1C.等于2∶1 D.无法判断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c(HCN)(A-),则:(1)混合溶液中(A-)________(HA)(填“>”“<”或“=”,下同)。

2010-2023历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A.科学性B.阶级性C.历史性D.实践性2.面对各界对曹操墓真伪的不休争论,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宣布,向全国征集曹姓男性参与Y染色体检测,以期通过检测这些男性的Y染色体类型并进行归类,然后借助序列比对的方式,推测曹操应有的Y染色体特征。

用DNA技术来解答曹操墓真伪之问,体现了()A.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B.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C.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惠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4.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也有人认为人定胜天,面对困难积极进取。

生活中之所以有不同的处世方法是因为( )A.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唯心主义世界观总是相互矛盾的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同的世界观,就有不同的方法论C.有些人有世界观,而另外一些人没有世界观D.不懂哲学的人,他的态度一定很消极5.下边漫画的哲学寓意是A.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完成的B.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C.意识能动性是人们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D.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6.能够统一天下的秦始皇,造出一个举世闻名的长城去防御敌人,却不能制造导弹去攻击敌人。

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实践具有()A.现实性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发展性7.对下图漫画中的人所坚持的哲学基本立场,评价正确的是(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值得肯定B.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C.根本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是一种夸大人的主观精神的唯心主义观点8.毛泽东哲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哲学思想的共同点是()①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②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③都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④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②④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④9.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政治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政治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政治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П卷(非选择题),共33题。

卷面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试题答案应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近年来,汽车已成为为家庭消费的热点,完成下列小题。

假如你家中有10万元钱,家里人正在商量到底是买车还是买股票,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你会积极建议买车不是买股票()A.政府减收汽车养路费,股票发行企业效率趋于提高B.政府增收汽车养路费,股票发行企业的股票下降C.汽油价格下降,市场预期银行利率上升D.汽油价格攀升,市场预期银行利率下降在我国汽车市场上,既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也有进口汽车和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以下选项中,可能使我国消费者享受到更低汽车价格的因素有()①国内出现通货膨胀②人民币贬值③汽车市场竞争激烈④进口关税降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投资理财的选择。

股票发行企业效益趋于提高,有利于股票收益增加,应该是建议买股票的理由,A不符合题意排除;政府增收汽车养路费,使买车的消费增加,应该是不建议买车的理由,B不符合题意排除;汽油价格攀升使买车的消费增加,应该是不建议买车的理由,市场预期银行利率下降有利于股票投资收益增加,D不符合题意排除;汽油价格下降使买车的消费减少,有利于买车,市场预期银行利率上升,会使股票价格下降,不利于购买股票,C符合题意入选。

本题答案选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物价上涨,①不符合题意排除;人民币贬值,相对于进口汽车价格上升,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商家为了占领市场份额,会采取降价促销等手段,③符合题意入选;进口关税降低,进口汽车成本降低,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入选。

本题答案选D。

考点:投资理财的选择,影响价格的因素3. 近年来,我国实施较为宽松的汽车信贷政策,助推了汽车消费的增长。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

巴市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试卷类型:A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 分,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 共60分)A.教育思想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D.重农抑商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

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是A.人性本恶,仁义教化B.以法为教,今必胜昔C.兼爱非攻D.万物虚无,祸福相倚3.《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楚王慕庄子之名而派人以钱财相位相邀, 但庄子以祭牛为例,认为其蓄养多年衣着华丽无非是为了送入太庙当祭品,还不如自由自在的小猪,在污泥中自得其乐。

材料反映出庄子的人生态度是A.齐物 B.逍遥 C.先义后利 D.重义轻利4.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A.宗法制、“百家争鸣”、政治发达、人性复苏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5.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对天地非常崇敬。

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政治活动。

右图是明清皇帝祭祀上天祈求丰收的天坛。

这种现象与我国古代儒家A.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有关B.荀子的人道有为思想有关C.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有关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关6.有人说:“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

其主要依据是A.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风气B.儒家思想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C.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理论武器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8.陆九渊与朱熹的学术思想的根本区别是A.对“理”的认识不同B.求“理”的方法不同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D.义利观的不同9.李贽说:“寒能折胶,而不能折朝市之人;势能伏金,而不能伏竞奔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市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政治试题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П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学校组织义务劳动,某班班主任老师让学生提出劳动量分配的方案。

一个男生说:“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劳动,这样最公平。

”一个女生反驳说:“这样不公平,我们女同学力气小,应该有差别地分配劳动量才公平。

”为此,大家围绕“什么是公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由此可见()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生活处处有哲学③哲学争论的根源在于语言的含糊性④研究哲学问题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实践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 “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A.哲学和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3. 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俗化: 选择题高二政治有关哲学部分,用中国式语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和要求感性化.哲学总是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象化,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哲学总是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C.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俗化4. 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5.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

就这一问题的原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其中正确的是( )A. 甲: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B. 乙:一般人的世界观与哲学没有关系C. 丙:哲学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D. 丁:一般的世界观对生活不起作用6. 高考前后,一些学生及家长用敬神、拜佛的迷信方式,祈祷神灵保佑自己或子女金榜题名。

对于封建迷信,我们必须坚决予以抵制,这是因为( )①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②错误的思想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③具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缺乏明确的世界观④迷信思想是人脑凭空产生的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7. 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

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

上述观点属于()①唯物主义②唯心主义③可知论④不可知论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8. 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即(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问题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D.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9. 一提起哲学就少不了“两个对子”,它们是(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①④B.①③C.③④D.①②10. 漫画《上榜生还愿》反映的是一种( )A.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11. “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D.是否承认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作用12.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这是因为()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13.《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A.唯心主义思想B.形而上学思想C.唯物主义思想D.辩证法的思想14. 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

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

”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

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5. 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

”这说明()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C.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16. 《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不断增强巩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能力。

这是因为()A.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为我们现代化建设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哲学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D.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A.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重要成就D. 哲学社会科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 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2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区别是( )①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②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③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④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1. 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性是( )A.宇宙 B.物质C.时空 D.原子22.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23.生态系统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如果仅凭主观愿望去建设—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这是因为 ( )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 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4. 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这两句话明确指出了( )A.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一回事C.物质概念就是各个具体物的简单相加D.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25.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报道,鸡和蛋先后之争持续已久,究竟是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这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古老谜题终于有了谜底。

通过对77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后,科学家宣布谜题答案是先有的蛋后有的鸡。

“蛋鸡之争”其实质上是证明物种起源问题。

然而,无论是鸡在先,还是蛋在先,“克隆、转基因”等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都一再明 ( )①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人的认识超越了物质存在的范畴③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宗教神学观④划清了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界限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26. 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

这一事实表明( )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B.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27. 下列观点与漫画(右图)“你若不听,便没有闲言”中的人所坚持的哲学基本立场相同的是()A. 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便无笼B. 未有此气,先有此理C.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8.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29. 月亮绕地球转动,水向低处流,苹果落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等,这些联系都不是规律本身。

这是因为()①规律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于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②规律是事物内部的联系,人们无法把握③规律不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只有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④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0.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这说明( ) A.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B.规律是客观的,人无法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C.自然界是客观的,应当限制人类改造自然D.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环境保护31.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我国唐代著名僧人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32. 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