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第二章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合集下载

微生物与健康-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微生物与健康-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红曲色素就由红曲霉 属的丝状真菌经发酵而合成Hale Waihona Puke 天 然色素,就红曲霉的次级代谢产 物。
红曲(粉状)
红曲霉素染色的食 品
6.2.2 红曲霉功效
• 降胆固醇 • 抑菌性 • 产酯
6.3 应用前景
我国是红曲的发源地,历史悠久、经 验丰富、菌种资源多,具有研究与开发红曲的 有利条件。 (1)在红曲色素的开发和应用上,应采用先 进的技术方法(如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 红曲色素,开拓用途,如应用于饮料、酒、化 妆品等; (2)在开展红曲霉中活性物质的理论研究上, 应对活性物质的提取与检测做深入的研究; (3)在菌种选育上,选育出活性物质的高产 菌种,同时通过基因诱变和现代生物技术(核 质融合和基因重组)减少橘霉素的生成; (4)从工艺条件上,控制橘霉素的生成,阻 断合成橘霉素的生物途径,也是今后的研究方 向。
果汁乳酸菌饮料的制备工艺
将白糖与稳定剂混合 溶解→ 过滤→ 冷却→
调 酸→加入发酵乳→定容→搅 拌→均质→ 灌装→ →杀菌→冷却→ 观察→果汁
3.2.2果汁乳酸菌的意义
使乳酸菌饮料的营养更丰富; 针对不同的人群添加不同的果汁 口味,产品的灵活性大大增加; 使乳酸菌饮料更方便化、营养化 、早餐化;
七.微生物本身常被当作食品
• • • • 食用菌 常见食用菌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7.1食用菌
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 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 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
金针菇
7.2常见食用菌
银耳
香菇
木耳
猴头菇
7.3 食用价值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是名副 其实的健康食品。
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食 用 菌 脂肪含量低 富含维生素 含有多种矿质元素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姚玉峰,35。

,。

,。

,,,。

1微生物分布广泛,,,。

,、、。

,100, 1/3。

,。

,,。

1982。

(NGS),、、。

,,。

,、、。

,,。

2菌群与人体健康,、,1000,。

,。

,30%~50%。

1970Sanger,16S rRNA,。

,,“”。

、,(、、),、2。

,“”。

“”,,。

“——”,、、。

,,,、。

3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

、、。

,,,。

,,,。

(SARS-CoV-2),(2021516),1.6330,。

SARS-CoV-2,,,,。

,,。

4微生物感染的诊断,。

、、,,。

,, ,。

、。

—,,,,。

、,。

,,。

,,。

,,。

,。

,,SARS-CoV-2。

,。

5感染性疾病治疗。

,。

,。

,。

1944,,,。

,,10。

—,。

——,。

,。

、、。

,。

2030,。

,。

,。

,。

6微生物感染的预防,,。

,,。

,、。

,。

,。

19,,、、、。

,,。

,,,、,。

,,。

,,、、,。

7微生物学发展及展望,,。

、。

、、,。

,CRISPR(),。

,。

,CRISPR-Cas9,,。

,CRISPR/Cas9,、、,。

、、、、,,。

,、, ,,、。

作者简介:姚玉峰,2009年入选启明星计划,2012年入选启明星跟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病原菌致病机制和宿主天然免疫方面的研究,开创了蛋白质修饰与病原菌毒力研究新领域。

(作者感谢倪进婧、王丹霓、王佐强、黄婉秋、周宁、周涛等人对此文的贡献)。

—启明星科普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10月版)本文选自《创新无界——。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在我们的身体里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非常微小,但它们对人体的健康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维持免疫系统的健康等;而另外一些微生物则可能引起各种疾病。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微生物是什么?微生物,又称微生物体,指的是一些微小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体,它们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

微生物分为很多种,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

它们被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如水、土壤、空气等,也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里的微生物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其中最多的是细菌。

这些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如消化食物,制造维生素等。

如果身体内的微生物失衡,许多问题就会出现。

例如,细菌数量不足可能会导致肠胃问题;菌群改变可能会引起呼吸道或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另外一些微生物则会导致各种致病性疾病,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因此,保持身体内微生物的平衡是维持我们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微生物对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套重要的防御机制。

它可以识别并消灭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

微生物对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不容忽视。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里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它们可以与免疫系统密切合作,共同维护身体的健康。

例如,肠道内的一些细菌可以帮助免疫系统识别病原体,从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还在不断的研究之中,研究者们希望能够深入解析微生物的不同种类、数量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合理的调控微生物数量与种类来预防和治疗不同的疾病。

维护身体内的微生物平衡如何维护身体内微生物的平衡?以下是一些有用的建议:1.饮食:通过合理饮食可以保持身体内微生物群的平衡。

吃更多的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和低脂肪乳制品,对于很多身体内的微生物而言十分有益的。

2.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并对身体内的微生物产生益处。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微生物是指在人类周围的微小生命体。

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而有些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复杂且广泛,本文将分别探讨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并提出一些预防和保护人类健康的建议和方法。

一、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正面影响1.1 消化系统在人类消化系统中,有着大量的微生物居住着。

这些微生物主要分为两类:有益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

有益微生物可以生产利于机体消化的酶和维生素,帮助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不同的营养物质,保持肠道内的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

同时,这些微生物还能产生抗菌素和对病原菌的抵抗力,保护人体免于病原菌的侵袭。

1.2 免疫系统人类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界病原菌、病毒等侵入的重要防线。

人类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其中有益微生物能够帮助免疫细胞识别并消灭病原菌,增强免疫系统的能力。

长期以来,人类经历了各种疾病的侵袭,免疫系统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加强,人体的抵抗力逐渐提高。

1.3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中的许多微生物能够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大气传输的微生物可以与植物、土壤、水体等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

此外,一些微生物也可以帮助降低对大气的环境污染,如清除废气。

二、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2.1 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是指一些致病性的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吸入、食物污染或其他方式进入人体,引起各种急性或慢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

2.2 内毒素内毒素是一种病原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有毒物质,它产生于一些细菌的细胞壁中,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全身性感染、败血症等症状。

2.3 抗生素耐药性抗生素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药物的抵抗力逐渐增强,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现象。

高强度的抗生素使用可以导致病原菌长期处于低水平应激中,从而进化出抗药性菌株,这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潜在威胁。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它们可以在土壤、水体、空气和人体内生存繁衍。

虽然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不可见,但它们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些微生物可以引起疾病,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

而另一些微生物则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健康,比如肠道内的益生菌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增强免疫力。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医疗领域,如抗生素的生产和疫苗的制备等。

其次,微生物在环境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的肥沃化;可以参与氮循环、碳循环和硫循环等,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被用于环境修复,如利用细菌降解有机污染物,利用真菌处理废水等。

最后,微生物还可以被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工业生产。

比如酵母菌可以用于发酵食品,制作面包、酒精和酸奶等;细菌可以用于生产酶和乳酸等化学品。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被用于生物能源的生产,如利用甲烷菌生产生物天然气等。

总的来说,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它们对我们的健康、环境和生产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以促进人类与微生物的和谐共处。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1、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是由C,H,O,N,P,S以及其他元素构成的。

其种类之繁多,数目之庞大,超乎我们的相像。

(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

)2、 分类:目前,微生物大致分类为细菌、真菌(包含酵母菌和微菌)、藻类和俗称为寄生虫的原虫和蠕虫。

病毒是一种只能在活的生物细胞中复制的简单有机体,严格说来並不能视为一种生物,不过,也被归属于微生物。

世界上最大的微生物和最小的微生物。

1985年Fishelson、Montgomery及Myrberg三人发现一种生长于红海水域中的热带鱼的小肠管道中的微生物,这是当时世界上所发现最大的微生物。

它外形酷似雪茄烟,长约200~500μm,最长可达600μm,体积约为大肠杆菌的100万倍,这种微生物并不需要由显微镜观察便可直接由肉眼察觉到它的存在。

目前最大的微生物则是1997年,由。

Heidi Schulz在纳米比亚海岸海洋沉淀土中所发现的呈球状的细菌,直径约100~750μm。

这比之前所提的微生物大上100倍。

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小的微生物是支原体,过去也译成“霉形体”,它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微生物。

地球上已知的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大小约为100纳米。

支原体一般都是寄生生物,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肺炎支原体,它能引起哺乳动物特别是牛的呼吸器官发生严重病变。

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1.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

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介绍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一、微生物与人类免疫系统人类的免疫系统是抵御微生物侵袭的重要防线。

对于人类来说,与微生物的长期接触和共存可以帮助其建立强大的免疫系统。

婴儿在母亲的子宫中就接触到了各种微生物,这种早期接触有助于其免疫系统的发育。

此外,长期接触微生物还能激活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增强其抵御疾病的能力。

二、微生物的益处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有许多益处。

首先,微生物在人类肠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肠道微生物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合成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氨基酸等,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其次,人类的皮肤上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在皮肤表面形成一种天然屏障,阻止有害微生物进一步入侵。

此外,微生物还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三、微生物的危害虽然微生物对人类健康有许多益处,但也存在一些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某些细菌和病毒会引发各种传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和流感等。

这些疾病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此外,一些微生物也会导致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等健康问题。

因此,人们需要注意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的微生物。

四、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管理为了维护人类健康,与微生物的关系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人们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饭前便后漱口等。

这些简单的卫生习惯可以减少微生物的传播。

其次,人们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微生物抗药性的发展。

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等途径来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

综上所述,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微生物不仅对人类的免疫系统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还对人体的消化、新陈代谢和免疫力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一些微生物也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引发各种传染性疾病和感染。

因此,人们应该合理管理与微生物的关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微生物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3篇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3篇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第一篇:微生物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微生物是指那些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生命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也十分复杂。

在人体内,微生物既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致病的。

正因为如此,对微生物的认识与了解,对维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1. 有益的微生物在人体内,有许多微生物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防御作用都很重要。

例如,肠道中的某些细菌可以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产生维生素K等生理活动。

此外,还有一些微生物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和免疫激活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

2. 致病的微生物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微生物会导致人类感染或者疾病。

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可以引起食物中毒;超级细菌可以引起难以治疗的感染;流感病毒、肺炎球菌等可以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这些疾病不仅对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可能导致死亡。

针对这些致病微生物的情况,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疗。

例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接触或食用可能感染微生物的食物,及时接种疫苗等。

3. 微生物的重要性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益的微生物能够帮助人体健康,预防疾病;致病的微生物可以提醒人们注意个人卫生和预防措施,增强对健康的认知和重视。

因此,人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不断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和健康知识,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二篇: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微生物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命体,在人类生活和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微生物的益处已经被广泛认可,包括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产生必要的代谢产物,以及增强免疫力等。

但是,微生物中也存在某些致病的细菌、真菌和病毒,可以影响人类的健康。

1. 微生物对身体器官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会影响不同的身体器官。

例如,口腔和牙齿中的微生物与口腔健康和龋齿有关;肠道中的微生物可以影响肠道健康并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料:面包100克 白糖30克 酒花5克(或啤酒 半杯) 葡萄干10颗 开水1瓶(啤酒瓶)
制作方法: 将面包切成小薄片,烤黄盛入容器。把沸水凉至40 度左右,冲入盛有面包的容器,搅一搅再倒入酒花 (或鲜啤酒),再搅拌,加盖,令其发酵一天。然 后,经过滤,装入放葡萄干的瓶内,密封后置于阴 凉处发酵24小时,置于冰箱,备用。
值,如果已达到3.0以下则表示已成熟。已发酵成
熟的红茶菌,将其菌液小心地由培养容器倾入保 存菌液的容器中,注意不要使底部淡褐色的沉淀 物随菌液流出。此菌液在室温下可保存2个月或更 长时间,可以陆续饮用。如放置时间较长,菌液
表层重新长出薄薄的菌膜,并不影响质量。
菌液顷出后,把手洗净或用消毒后的镊子把 菌膜取出,摘除菌膜上面变褐的部分,再用凉开 水冲洗菌膜数遍。把容器底部沉淀物倒掉,容器
用凉开水洗干净,倒入菌液、培养液及处理好的
菌膜,又可按上述方法继续培养红茶菌。
5.红茶菌的饮用 每日饮用2~3次,每次一杯(用
20毫升原液稀释后的一杯),可以喝原液,或用
四、微生物食品
概念:单细胞蛋白就是菌体蛋白
单细胞蛋白
通过微生物来满足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势在必行。
单细胞蛋白使用情况:
人类利用酿造啤酒的副产品——酵母菌作 为动物饲料的添加剂,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 已广泛用于牛、猪、鱼的饲料。
人类也使用酵母治疗维生素缺乏症——脚气 和粗皮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德生产了 2万多吨酵母掺入食品。
由于啤酒酒精含量低(3—6度),且含有 一定量的糖分和维生素,并具有消暑、医疗的 作用,因此被誉为“液体面包”,是当前饮料 酒重点发展的方向。
三、微生物与健康饮料 1.面包格瓦斯 格瓦斯是俄语译音。格瓦斯是俄式饮料,用面 包干发酵酿制而成,颜色近似啤酒而略呈红色, 酸甜适度,近似酸梅汤 ,是一种无酒精的发酵 清凉饮料。在我国哈尔滨比较流行。
1945年后,生产酵母的工厂在一些国家陆续 建立,年产量达25万吨。多用于动物的饲料。
196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召开的会议上, 第一次提出了单细胞蛋白的概念。单细胞蛋白 在理论上包括所有微生物的食品。 用酵母来解决人类饥饿问题的尝试,在东 部亚洲、印度、印度尼西亚都遭到失败。其主 要原因是心理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第二章
第一节 微生物与食品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一、 纤维素 微生物 奶、肉
牛、羊、鹿等反刍动物主 要以草食为生。
反刍动物与瘤胃微生物的共生原理
CO2, CH4, H2 进入瘤胃 微生物 有机酸 转化 大量菌体、 固形物 吸收
唾液
纤维质 饲料 自然 菌源
肉、奶
大量繁殖 粪便
二、牛奶
微生物
奶制品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脂肪酸、 蛋白质、乳糖、维生素等,是微生物的理 想培养基。
酵母菌 用于酿酒、酿醋、食用、药用和饲料酵母。 霉菌
用于酶制剂、抗生素、有机酸、氨基酸和核 苷酸等的生产。
担子菌的资源利用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 重视,如多糖、橡胶物质和抗癌药物的开发。 另外,利用藻类生产蛋白质、脂肪,处理 污水获取能源;利用原生生物检测活性污泥的 质量和工业废水中的含毒物质,均取得了显著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生物与酶制剂
酶是生物体所产生的有机催化剂,在应用 于工业生产时,具有催化反应快、活性高、专 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无毒无害等特点。
1.淀粉酶——水解淀粉物质的一类酶的总称,可用于 纺织工业、淀粉糖工业、酒精工业以及酿酒工业等
2.蛋白酶——水解蛋白质多肽链的酶类总称,可用 于皮革脱毛、皮毛软化以及洗涤剂、酱油等的制造。
乳酸菌 凝乳酶
凝乳和奶清
(2)对凝乳的处理
去除水分
(3)催熟 依赖于微生物的活性.在此过程中, 蛋白质和脂肪酸通常被降解.
全世界有多种多样的经发酵牛奶而产 生的奶制品.其基本的过程是乳糖的发酵、 乳酸的产生和蛋白质凝固。各种产品的不 同特点,与以下因素有关: (1)奶的来源
(2)培养温度
(3)曲引中所含细菌的特性
单细胞蛋白的优点:
(1)生长快
(2)蛋白质含量高
(3)含维生素
(4)营养要求简单
(5)不受地域限制
(6)易改良
五、食物储藏的微生物问题
人类的大多数食物是动物和植物源性的,生菜 或生肉的表面所带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取决于食 品获得的地点、性质、处理方法、运输方法、保存 条件和时间。 新鲜肉类中最常见的细菌有假单胞菌、葡萄球 菌、微球菌、肠球菌和肠杆菌。 禽类食品表面的细菌,常来自于活禽皮肤表面 的正常菌群和处理过程中污染的细菌。主要是假单 胞菌。
1.培养容器的选择 培养红茶菌最好使用玻璃容
器。瓷制容器也可以,但不能观察其中的变化。
糖瓷容器也可以,但不能观察其中的变化。搪瓷 容器可作短期培养,不能长期使用。不能用铁制、 铝制、铜制等金属容器培养红茶菌。刚开始培养 红茶菌时,容器一定要用蒸煮或开水烫的办法消
毒,以减少杂菌感染的机会。
2.培养液的配制 培养红茶菌的原料是茶水加糖。 茶叶用红茶、绿茶、花茶均可。茶叶品质对红茶 菌影响不大,故应选择价廉者。但霉变的茶叶不能用 来培养红茶菌。 糖可用白糖、砂糖、冰糖、葡萄糖或蜂蜜,其中 以葡萄糖培养红茶菌生长最快。不要用饴糖、红糖培 养红茶菌,因其杂质多,培养出的红茶菌味道不好, 而且容易发霉。水要求洁净即可。 糖、茶、水的重要比例是5:0.1~0.4:100。配制 过程是先用开水沏茶,趁热把糖溶化于其中,等茶水 凉后再滤去茶叶,茶水温度降至30℃时就可接种。
(2)吸取蔬菜汁。
由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酸类、酯、二丁 酮和盐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各种制品不同的风味
例如:泡白菜是乳酸发酵的产物
菌种:白菜上的正常菌群——肠膜明串珠
菌、植物乳杆菌 产物:乳酸、乙酸、乙醇、其他许多有机酸、 相关化合物,使泡白菜具有其独特的风味。
泡黄瓜是黄瓜的发酵产品,由定居 在黄瓜上的正常菌群起始发酵反应,其 中最重要的是植物乳杆菌。 泡黄瓜有酸、甜、香、辣不同风味, 但发酵反应是相同的。
微生物 三、蔬菜
作用原理:
泡菜、腌菜等
乳酸菌
糖类(蔬菜中) 乳酸
与乳制品发酵区别:
1.牛奶中的糖类可被细菌直接利用,而蔬菜中 的糖类必须首先从植物组织中释放出来.
2.除乳酸外,蔬菜发酵过程还产生其他酸类、 酯和二丁酮。
3.在制作发酵蔬菜制品过程中,通常还需要 加盐。加盐的目的:
(1)抑制其他杂菌生长;
食品的腐败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和 由此而产生的化学变化。通常分为三类。
(1)腐败:指蛋白食品。由于微生物的蛋白分 解作用,产生了氨基酸、氨、胺、硫化氢等。 (2)发酵:指碳水化合物食品。由于微生物的 发酵作用,将糖类分解成酸、乙醇和气体。 (3)酸败:指脂肪类食品。由于微生物对脂肪 的分解作用,产生了脂肪酸和甘油。
(2)低温 低温的作用主要是限制微生物的生 长或代谢活动。
(3)脱水 脱水的原理是降低了湿度,使细菌 和其他微生物不能生长。 (4)高渗法 高渗法是将食品保存在含有高浓 度盐和糖的溶液中。
(5)化学法 某些化学药品可抑制微生物的生 长,加入食品中不会影响食品的色、香、味、质 等。常用的有苯甲酸、山梨醇、乙酸等。 (6)电离辐射 又称为冷消毒。电离辐射穿透 力强,在室温下可杀死微生物。
蛋类内部通常是无菌的。但细菌和真菌可以通 过裂缝进入蛋的内部生长繁殖。
水果的pH值较低,如柠檬pH值为2.3,香蕉pH值 为5.0。低的pH值限制了细菌的生长,但对真菌的作 用甚微。蔬菜的pH值通常较高,为5.0—7.0,因而 对细菌比较敏感。
新鲜海产品的菌群,取决于捕捞水或环境中的 微生物状况。
红茶复合菌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 的共生体,俗称海宝、胃宝,是一种以糖茶 水为原料的微生物发酵饮料。味道酸甜可口, 如柠檬汁、杨梅汁,经常饮用能防治肠胃病 等20多种疾病,具有强身、益寿、美容三大 功效,是一种纯天然保健饮品。若培养红茶 菌出售,是一项本小利大、技术简易的好项 目。下面就家庭如何培养红茶菌作一简介:
第二节
微生物与工业
本节主要介绍经济微生物——是指国民经济中 得到广泛应用并已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一类 微生物,主要包括霉菌、酵母菌、放线菌和细 菌四大类群。 利用菌体
如酵母片、菌体蛋白、蘑菇等
利用其代谢产物 如乙醇、柠檬酸、氨基酸和抗生素等 利用其分泌的酶类 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果胶酶等
细菌 用于生产乳酸、醋酸、丙酮、丁醇和发酵食 品、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淀粉酶等。 放线菌 主要是生产抗生素。在已经发现的千余种 抗生素中,由放线菌产生的占2/3。
由人工配制的、适 合微生物生长繁殖 或产生代谢产物用 的混合营养料。
若将新鲜牛奶置于室温下,由 于其中乳酸菌的作用,牛奶便会发 生一个自然的产酸过程 乳糖 + 水
乳酸菌
乳酸 不溶性蛋白凝乳
可溶性酪蛋白 + 乳酸 + 钙离子
牛奶是众多奶制品的原料,乳糖发酵 是生产各种奶制品的化学基础。 1.黄油、酪乳、酸奶
牛奶 获得一定 培养 的酸度 进行巴氏消毒 温度降至50℃
加曲引(通常包括乳脂链球菌、乳链 球菌二丁酮乳新亚种和乳链球菌)
生产黄油时,将酸化的奶油搅拌去除,直 至形成黄油层。然后,去除多余的液体、冲洗、 加盐。 味道:二丁酮的作用
主要起作用的细菌:乳链球菌二丁酮乳新 亚种。 酪乳是除去奶油后仍保持液态的牛奶。商业 上制造酪乳 :脱脂奶 加曲引 培养 直至产生希望的酸性产物和风味
二、微生物与酒类酿造
1.白酒酿造
白酒(即烧酒)是世界上四大类蒸馏酒之一, 其历史已近千年。 参与白酒酿造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霉 菌和细菌三大类群。
2.葡萄酒酿造
是以新鲜的葡萄汁为原料,经自然发酵或 杀菌后人工接种酵母的酿造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