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3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_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我授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年级下册第二课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这是一节欣赏授课。

之前的三个文档,我已经对课标、教材、学情进行了分析,根据之前的分析,现对本节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使学生在领略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所具有的美感时,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角色的模仿,学生能念一句“京白”和做一个“亮相”动作,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随音乐哼唱体验京腔京韵。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不同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京剧,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

【重难点】重点:通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京剧,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

难点:京剧的表演(唱、念、做),哼唱时能体现京剧的京腔京韵;能做好有精神的、吸引人的“亮相”动作。

【教具准备】PPT、京剧服装。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又和大家见面了!导入新课师:首先我给大家唱上一段,好不好?大家听听,这一唱段和以往我们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三、新授教学1.简介唱段背景。

师:这是我们今天要来欣赏的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在欣赏之前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一唱段的主人公李铁梅的一家。

(出示铁梅一家的图片)这是铁梅的爸爸,李玉和,他是一名铁路工人,也是党的地下工作者,什么是地下工作者呢?是秘密和敌人作斗争的人。

这是她的奶奶,其实呀,爸爸不是亲爸爸,奶奶也不是她的亲奶奶,怎么会这样呢?听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李铁梅的父母都牺牲,是李玉和收养了她,奶奶也不是李玉和的亲妈妈,而是她的师娘,也就是他师傅的妻子。

虽没有血缘关系,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早日打败敌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们来看这张图,铁梅在想什么?2.完整聆听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听听铁梅和奶奶说了些什么?提问:铁梅有什么疑问?你知道她的表叔是什么人吗?对,她的表叔都和她的爸爸一样,他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说课稿.docx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说课稿.docx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说教材《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段脍炙人口的唱腔是现代京剧《红灯记》中女儿李铁梅唱的。

旋律比较新颖,突破了传统【西皮流水】的音调模式。

具有个性化、新鲜感的节奏形式,显得活泼清新。

尤其是唱腔中的节奏形式与唱词内在节奏规律吻合,生动的刻画了人物的性格与内心的情感。

唱腔中“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 一句特意重复了“虽说是”,模拟着小铁梅善于思考,边想边说的情态,“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几分”中对“妙”、“能”、“猜” 等字的精心处理,都生动地表现了铁梅揣测、观察时活泼、得意的神态。

这段唱腔具有清新、明朗又略带单纯、幼稚的趣味,反映了铁梅人小志大。

天真纯朴又似懂非懂的性格特征。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中我军参谋长的一个唱段。

唱腔的旋律质朴简洁,在节奏上打破了词格分节、流畅连贯的传统体态;加上不用过门,开口便唱,使唱腔显得格外亲切感人,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对老百姓真挚、深厚的感情。

唱段开始采用【二黄原板】,音调、节奏带有叙事性,显得沉稳、温和,后转为急板“红旗指处乌云散,解放区人民斗倒地主把身翻”两句表现出豪迈的气概。

末段速度转慢,亲切地唱道“人民的军队与人民共患难”最后转回原速唱出“到这里为的是扫平威虎山!”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地表明了人民解放军的坚定决心。

二、说学生:我们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在以前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素养,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音乐知识。

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我确定本课的目标为:1•认知目标:了解京剧主要唱腔的两大风格特点,感受情感内涵。

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了解京剧的四种艺术特征。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资料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资料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小学三年级唱歌课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北京市唱歌教学的课时目标进行设计,提高学生对“李铁梅”这一京剧人物形象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表现能力。

《课标》中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尊重民族传统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通知》中指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唱歌教学的课时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小学生唱会歌、唱好歌,在歌曲学唱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歌唱能力及其相关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念白部分“奶奶,您听我说”和唱段的第一句“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

”这一句旋律性较强,耳熟能详且家喻户晓。

拖腔“红亮的心”旋律嘹亮高亢,跌宕起伏,体现出了京剧的特色和韵味。

因此,本节课选择这两句作为教学内容。

1. 作品分析(1)剧情本唱段为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该剧中的第二场。

由女主角李铁梅演唱。

剧中表现了她对父亲及“表叔”们从事的抗日斗争事业的崇敬与向往。

在她父亲遭受叛徒出卖被日寇杀害之后,小铁梅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在人民群众的掩护下完成了这次传送密电码的重要任务,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2)行当本唱段中的人物角色在京剧行当中属旦角。

根据其表演的侧重和年龄的不同又划分为青衣、(端庄稳重的大家闺秀)花旦、(花季少女,俏丽活泼的小姑娘)老旦(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和武旦(会武功的女将军、侠女),在本唱段中李铁梅属于花旦行当。

(3)念白本唱段为现代京剧,不涉及尖团字,念白部分属于京白。

(4)板式①节奏特点——本唱段使用的是西皮流水板式,多在板后起唱,结合音乐要素可理解为弱起。

在唱段第一句中弱起出现了4处②速度特点——流水板是介于原板与快板之间,它的速度属于中速或中速稍快。

(5)唱腔本唱段的唱腔清脆明亮、俏丽灵活。

表达了女主人公李铁梅对于亲人们从事的革命工作,充满了无限崇敬与向往。

音乐-《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

音乐-《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学唱京剧)一、教材分析《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自现代京剧《红灯记》,该曲用了[西皮流水],曲调流畅,大量的后半拍起句,切分节奏和装饰音,显得天真活泼,当唱到“这里的奥妙”的“奥妙”两字,节奏突然拉宽,并且弱唱,给人以神秘感,在结束时,又用最强音唱出“都有一颗”后突然休止后再唱。

“红亮的心”。

非常肯定的回答了“奥妙”再哪里。

确认了铁梅也要有“一颗红亮的心”的意愿。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跟录音演唱几段旋律2. 通过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产生兴趣。

三、教学重点能够简单演唱京剧。

四、教学难点培养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导语:同学们知道我国地大物博,有很多地方剧种,你能说出几种吗?(越剧、黄梅戏、京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京剧。

谁知道,这是什么音乐?(播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对了,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国粹——京剧。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京剧的世界。

(二)学习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1. 介绍京剧。

清代初年,湖北,安徽的(西)皮簧腔,徽调戏曲演员汇集于北京,彼此影响交流,逐步融会和一,并吸取昆腔和其它民间音乐形成京剧。

因京剧产生与北京,故称京剧。

至今有200年左右的历史。

它博采众长,形成了唱、做、念、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

唱腔有的悠扬委婉,有的铿锵有力,念白也有音乐性。

表演上富有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乐队主奏乐器为京胡,其他还有板胡、月琴及锣、钹、鼓等。

是我国影响最广的一种戏曲。

2. 初听《红灯记》同学们仔细聆听3. 老师介绍歌词和歌曲讲述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这个唱段是李铁梅在取密电码的交通员离开之后演唱的。

她从家里的神秘气氛中感觉到,这些别叫做“表叔”的人,和他爹爹、奶奶一样,都不是一般人,他们都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都是好人,他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4. 复听你知道“表叔”是谁?“奥妙”指什么?5. 再听,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激昂的情绪和委婉悠扬的唱腔。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 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 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人音版 (五线谱)

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模唱京剧唱段,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并乐于主动探索与京剧相关的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欣赏、品味、模唱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艺术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京剧音乐知识的掌握。

2、难点:能简单模唱京剧。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浅话京剧1、导入:播放《说唱脸谱》师:同学们,在今天音乐课开始的时候,老师想请大家听一首歌,听完后请你说说你的感受。

提问:这首歌与其它歌曲韵味相同么?脸谱在哪个戏曲种类里出现过?(京剧)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对,是京剧。

在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

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的大剧种之一。

京剧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历史。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了解京剧的特色,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2、揭题师: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是要了解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京剧。

教师板书:京剧二、初步了解京剧常识(播放微课)师:下面请大家来看一段微课,初步了解一下京剧常识。

1、京剧的四大行当根据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2、京剧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四种:唱(唱腔)、念(念白)、做(动作)、打(武打)。

三、了解感受京剧故事,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视频《都有一颗红亮的心》)1、师:《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段中女孩饰演的是什么行当?(花旦)运用了四大功夫中的哪几项?(唱、念、做)你知道这个故事吗?出示课件(故事简介)《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自现代京剧《红灯记》。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敌占区某地。

中国共产党员、铁路扳道工李玉和,接受了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任务,由于叛徒出卖被捕。

日军宪兵队长鸠山,软硬兼施逼他交出密电码。

他大智大勇,坚贞不屈,最后敌人将他和李奶奶杀害。

李铁梅继承先烈遗志,在群众帮助下,把密电码送上柏山。

2、出示课题与学习目标A.学念京白“奶奶您听我说”,并跟着歌曲范唱唱一唱。

小学音乐_《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几句唱词,能感受和体验京剧之美,再通过地方戏的加入,产生对戏剧艺术的自豪之感。

过程与方法:在问答、手抄报展示、模仿、演唱的基础上,能够了解京剧,感受、体验京剧的功夫。

知识与技能:聆听、学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四大行当、四大功夫。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四大行当、四大功夫。

难点:聆听、学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几句唱腔,了解京剧艺术的唱腔。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多彩的音乐课堂,看到你们端正的坐姿,天真的笑脸,王老师忍不住要给你们唱上一段,希望你们喜欢。

师演唱:“那一天爷爷领我去把京戏看,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红白黄绿蓝咧嘴又瞪眼,一边唱一边喊,哇呀呀呀,好像炸雷叽叽喳喳震响在耳边~”师:你们知道王老师演唱的是什么音乐形式吗?生:京剧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京剧,了解京剧。

(二)、讲授新课1、京剧的四大行当观看京剧四大行当微课。

师:看了刚才的介绍,谁能把京剧四大行当的知识卡片摆到正确的位置。

(生在黑板上摆彩色知识卡片)师讲解花旦和青衣的区别。

师:摆的又快又好,看来你们对四大行当有了自己的了解,现在王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会不会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

老师放一段视频,你想一想里面出现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

播视频《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生:奶奶是老旦,铁梅是花旦。

师:铁梅为什么不属于青衣?生:表演的时候性格活泼。

师:你们对人物性格理解的真到位。

师:我们学校的也有一位小京剧表演爱好者,他喜欢研究京剧,还喜欢模仿京剧人物,下面,就让我们掌声欢迎他给我们表演一段。

生表演:《报灯名》师:这位同学模仿的是什么角色?(丑)精彩的表演让你们响起阵阵掌声,惟妙惟肖的表演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精彩的表演。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2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2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2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歌曲共有两句歌词,第一句歌词描述了人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第二句歌词则表达了人们愿意为幸福生活努力奋斗。

歌曲旋律简洁明快,节奏欢快,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同时,他们对于歌曲的深层含义可能还不太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理解歌曲的含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掌握。

2.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准确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乐器和教学挂图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动画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歌:引导学生跟唱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帮助学生掌握歌曲。

3.歌曲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歌曲的含义,引导他们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4.演唱练习:分小组进行演唱练习,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提高他们的演唱水平。

5.创编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歌曲编创动作或表演,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6.展示汇报:学生进行汇报演出,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和教学重点难点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和文字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曲。

小学音乐《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案

小学音乐《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案
2.在聆听、模仿、演唱的基础上,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唱腔。
3.聆听、学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表现手法、人物行当等)。
探究
问题
京剧的行当特点;现代京剧的唱腔特点
应用
作业
查找京剧相关资料,了解京剧
学习
重难点
【重点】介绍现代京剧《红灯记》的剧情、初步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老师归纳总结:京剧的表现手法分别是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唱是指歌唱,念是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做是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是指武打和翻跟头的技艺。
老师指导学生分别表演念、做、打的动作。
2.学唱京剧片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前两句
(1)播放音频,学生小声哼唱,感受京剧的旋律。
师:同学们在听的时候,人物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属于什么唱腔?(激昂的情绪和委婉悠扬的旋律。)
(3)欣赏音频,判断四大行当
活动二
简单介绍京剧剧情
3.欣赏京剧《红灯记》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初步感受京剧的韵味。
师:她的声音和我们唱的《唱脸谱》一样吗?(多用假嗓演唱)
活动三:学习探究
1.了解京剧的伴奏乐器和表现手法
铁梅;旦角;京胡为主奏乐器,管弦乐队作伴奏。)
2.总结:京剧的表现手法分别是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唱是指歌唱,念是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做是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是指武打和翻跟头的技艺。
生:老生、小生、娃娃生,还有打斗场面出现的是武生
旦:老旦、青衣、花旦,打斗场面会出现刀马旦和武旦
丑:丑角脸上有一块白粉,他看起来跟大花脸有点相似,他脸上也勾画脸谱,又称小花脸,丑角的出场引得大家发笑,表演的动作非常的夸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