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下高校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学校智慧课堂建设应用价值

学校智慧课堂建设应用价值

学校智慧课堂建设应用价值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对传统教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形态,它通过构建和应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理想学习环境,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并难以解决的问题: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意识,提高了课堂决策分析和互动交流能力,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特色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构建理想的课堂教学环境智慧课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围绕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闭环,利用多种新媒体、新技术和智能设备,采取“云、网、端”的服务方式来部署教室的信息化环境,通过教室内多种终端设备的无时空概念,使传统课堂布局、形态和环境均发生了重大变革形成了富有智慧的学习环境。

1.2促进课堂形态与结构的变革智慧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深度应用,使课堂形态发生了重大变革。

新技术、新媒体和智能终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认知工具与支撑环境,为师生建立了更为开放的教室和课堂活动,传统的课堂已经变成了数字化的“体验馆”、“实验场”,能够创造与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元的交互协作方式,促进学习者知识意义的建构。

1.3颠覆传统课堂的教与学方式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与学的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颠覆”。

从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能力培养;从传统多媒体教学的“望屏解读”向师生共同使用技术转变,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立体化、即时化;学习资源实现富媒体化、智能化、碎片化,按需推送、实时同步。

课堂教学进程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通过智能评测、评测分析实现教学有的放矢,分层教学,通过分组讨论、精讲点评、分层练习等方式组织更加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发布个性化的作业,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实践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实践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实践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高职语文教学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

因此,探索高职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实践,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途径。

创新一:融入新媒体的教学手段正如现代生活离不开新媒体一样,高职语文教学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教师可以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下发教学资料、组织讨论、布置作业等,以便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取到学习资料和教师的指导。

而学生则习惯于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网络教程、网络学习平台等等,让学生可以在较为自由的空间内完成学习和作业。

创新二: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习兴趣教学方式的创新还需要注重丰富教学形式,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小说或影视剧的形式作为教学素材,将故事情节和相关文化知识进行讲解,达到深入、易懂、有意思的效果。

此外,也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VR/AR技术、直播等),使学生亲身体验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感受教学过程中的魅力。

创新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高职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不仅是教师的责任,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相关的语文学习 APP、微信公众号、网络教学平台等进行学习,让学生自由组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

创新四:开展团队协作式学习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高职教育机构开展了团队协作式的语文教学,在学生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组建高职语文学习小组,推动集体智慧的发挥,鼓励学生共同探讨、互相学习、互相分享,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实践,更多地着眼于学生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度,创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和形式,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活力和吸引力,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刘邦奇【摘要】智慧课堂是“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信息化聚焦于教学、聚焦于课堂、聚焦于师生活动的必然结果。

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

与传统课堂教学流程结构相比,智慧课堂实用教学流程可采取“三段十步”的结构模型,在课前阶段以学情分析为核心,在课中阶段以师生互动为关键,在课后阶段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

该文基于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教学目标及方案设计,实施互动教学,创新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The smart cl ass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Internet +” information age. It focuses on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activities. Using the “Internet +” way of thinking and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nd other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reate intelligent, effcient classroom, to achieve the whole application process before class,in class, after class, and promot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structure, smart classroom teach ing process can take the “three-stage ten steps,” structural model. Before class stage, it takes learning situation analysis as the core. In class stage, it takes th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s the key. After class stage, it t focuses on personalized counseling. Based on the smart cla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this paper designs teaching objectives, implements interactive teaching, creates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期刊名称】《中国电化教育》【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7页(P51-56,73)【关键词】“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流程结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作者】刘邦奇【作者单位】三江学院教育信息化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34智慧课堂、智慧学习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新的热点问题,体现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从理念到实践、从宏观到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客观趋势。

2020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期总目录

2020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期总目录

2020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期总目录(括号内的数字为期数,不含括号的数字为页数)ʀ图书馆与黄河文化黄河文献的保护与利用李景文(8):2保护㊁传承㊁弘扬黄河文化图书馆的作为与担当㊀㊀ 以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马艳霞(8):5面向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㊀㊀ 王㊀平㊀李扬扬㊀张宝莹(8):8基于黄河文化传承的馆藏中原家谱研究谢琳惠(9):2弘扬传承黄河文化之黄河中医药文化㊀㊀ 高校图书馆大有可为雷天锋㊀王艳敏(9):4弘扬黄河文化㊀创新服务模式㊀㊀ 以黄河交通学院图书馆为例刘靖雯(9):7四库系列丛书所收黄河著述考论段志鹏(10):2黄河文化视域下的元代开封题材杂剧整理王佳琦(10):6一年来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文献综述宋柯柯(12):135ʀ图情人物扎根中原大地,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㊀㊀ 郑州图书馆李红岩馆长访谈实录㊀㊀ 李娜娜㊀王艳贞㊀孙明伟㊀肖先沛(11):2ʀ阅读推广微阅读时代青少年经典阅读推广之困境㊀㊀ 基于人文价值与技术价值视角陈艳冬(1):2基于馆社合作的儿童数字阅读推广模式分析∗柳㊀军(1):4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概念㊁方式和特点∗段昌华(2):2同读类 阅读推广选择书目的范式研究李以超(2):5基于交互式阅读疗法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研究㊀㊀ 彭㊀薇(3):2全民阅读推广与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的决定因素及策略研究㊀㊀ 马慧萍(4):2 互联网+ 时代抚州全民阅读推广策略研究∗㊀㊀ 许邦莲㊀李雪萍㊀李晓妍(4):4基于智慧技术的阅读推广创新模式分析李㊀婷(5):2新时期基层图书馆如何做好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方法探析㊀㊀ 贺秋艳(6):2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研究杨㊀娜㊀李翠翠(6):5全民阅读视角下的儿童阅读推广㊀㊀ 以东莞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为例熊剑锐(6):8边走边读活动对全民阅读工作的促进研究㊀㊀ 基于文旅融合的视角荣㊀嘉(7):2基于情景感知的地方文献阅读推广策略研究∗王㊀尧(9):11儿童本位理念下的绘本阅读推广研究㊀㊀ 以长春市图书馆为例王春雨(10):11基于服务育人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经典阅读推广研究∗㊀㊀ 王家莲㊀成爱萍(11):7阅读推广视角下的图书采访策略研究㊀㊀ 以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为例刘㊀莉(11):11数字媒介阅读环境下的大学生经典阅读推广模式研究∗㊀㊀ 刘㊀敏(12):2 馆员+专业教师 阅读推广模式探索∗陈㊀靖㊀彭㊀丽(12):5阅读推广对全民素养提升的作用及途径探析孙金星(12):9剖析 零借阅读者 现象探析未来阅读推广方向∗㊀㊀ 王丽宏㊀陈其康㊀许东亮㊀周承东(12):12ʀ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分析㊀㊀ 以吉林省图书馆为例郝丽梅(1):7论公共图书馆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符佳佳(1):9公共图书馆研究的发展阶段及其热点变迁(1951 2017)㊀㊀ 基于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辛㊀娜(1):12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分析㊀㊀ 以信息产业竞争力为例张艳华(1):16公共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实践探索㊀㊀ 以天津图书馆VR体验服务为例刘文宁(1):19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㊀㊀ 侯露露(1):22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品牌构建及展望㊀㊀ 以河南省图书馆 豫图讲坛 为例李欣悦(1):25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与效能提升研究㊀㊀ 刘骁斌(1):28公共图书馆推进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的对策分析吴振梅(1):30省级公共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实践探析张利平(2):7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质量控制研究游晓丹(2):10公共图书馆少儿暑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探究㊀㊀ 以重庆市渝中区图书馆为例张学福(2):13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图书馆城市书房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㊀㊀ 黄婷婷(2):17县级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调查与分析邓㊀丹(2):19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及闭架保存本书库管理的研究㊀㊀ 刘㊀佳(2):22 以评促建 视角下湖南省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㊀㊀ 王昕晗(2):25 阅读+ 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跨界阅读推广策略研究㊀㊀ 王㊀斐(2):28大数据时代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探析㊀㊀ 徐凡清(2):30公共图书馆年报编撰的实践与探索㊀㊀ 以广州图书馆为例陆应球(3):4浅论公共图书馆少儿数字阅读服务的推广模式㊀㊀ 以无锡市图书馆为例徐冠申(3):6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活动开展思考郑之敏(3):9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探析安㊀娜(3):12基于传播学原理的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活动策划㊀㊀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蒋露娟(3):14智库理念下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探析㊀㊀ 以厦门市图书馆为例高萩蘋(3):16公共图书馆地方性法规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梁静涛(3):19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莫怡丹(3):23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新思考㊀㊀ 以广州图书馆为例郭㊀瑛(3):26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建设研究㊀㊀ 肖荻昱(4):7公共图书馆与书香城市建设㊀㊀ 以洛阳市图书馆为例张小雅(4):11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引领作用㊀㊀ 从被动服务向主动引领转变董㊀乐(4):13Ⅰ㊀面向城市社区阅读推广的公共图书馆阅读共享空间建设研究㊀㊀ 叶㊀卿(4):16探析 互联网+ 时代公共图书馆如何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有效性㊀㊀ 傅桂玉(4):19公共图书馆少儿绘本阅读服务策略研究顾苇苇(4):21数字时代公共图书馆少儿科普阅读推广服务策略研究㊀㊀ 孙㊀磊(4):23用户需求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性探究吴小吕(4):25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公共图书馆咨询服务发展举措分析㊀㊀ 熊㊀卿(4):28当前公共图书馆家庭阅读推广的问题与措施分析任金凤(4):30平衡计分卡在公共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林金瑞(5):4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机制研究∗㊀㊀ 以广州图书馆为例侯㊀琳(5):6以小区书屋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终端模式研究㊀㊀ 以厦门市湖里区小区书屋建设为例尤艺成(5):19精准服务:省级公共图书馆总咨询台功能解析㊀㊀ 以黑龙江省图书馆为例李云海㊀宋㊀文(5):12新时代公共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新思考冯贞翔(5):15主题分馆 河南省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新路径∗㊀㊀ 杨㊀琳(5):17公共图书馆自建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㊀㊀ 周怡悦㊀郭晓雨(5):20人工智能时代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崔㊀娜(5):23公共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模式研究蒋㊀琦(5):25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模式研究李卫芳(5):27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优化策略潘㊀莉(5):30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呈现周㊀波(5):32公共图书馆共享书吧的推广研究㊀㊀ 基于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何敏霞(5):34公共图书馆文化养老服务工作探究㊀㊀ 以西平县图书馆为例张㊀敏(5):38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品质提升之道㊀㊀ 以信阳市公共图书馆为例桂㊀铭(6):12从 互联网+ 到 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融合与创新李㊀芗(6):14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探析㊀㊀ 基于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的视角郭彩萍(6):17中外公共图书馆儿童权利法制化建设比较∗邓㊀超㊀黄国华㊀余㊀眈㊀夏汉群(6):19关于河南省公共图书馆发展文创产业的思考王艳贞(6):22法人治理结构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员工绩效管理优化研究㊀㊀ 以安徽省图书馆为例陈㊀莉(6):25从 悦读 到 乐读㊀㊀ 媒体融合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机制研究㊀㊀ 孙㊀丹(6):28公共图书馆科普数字阅读推广常态化机制研究㊀㊀ 以济南市图书馆为例石㊀强(6):31公共图书馆开展信用服务的实践与启示王月堂(6):34公共图书馆免押金借阅服务的开展与实践㊀㊀ 以中小型城市公共图书馆为例陈㊀伟(6):36公共数字图书馆建设思路分析付少杰(6):39公共图书馆参与的全民健康信息的知识组织模式研究李小红(6):41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氛围的营造孙丽滨(6):43试论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谢㊀斌(6):45论新理念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重构与创新华㊀婧(7):4公共图书馆儿童早期阅读服务探讨殷宏淼(7):7公共图书馆阅读趣缘网络构建研究∗㊀㊀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张振康㊀王永菲(7):10项目管理模式下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活动研究∗㊀㊀ 魏秀杰(7):13公共图书馆与老龄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田贵兴(7):16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模式探讨∗㊀㊀ 以雷州市图书馆为例栾玉华(7):20公共图书馆民国连环画保护调查与分析王㊀芳(7):23我国公共图书馆新型营销模式研究刘冠阳(7):26浅析公共图书馆如何应对读者老龄化万伟伟(7):28基于创新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业务流程再造研究邵文英(7):31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创意绘画DIY活动的创新实践㊀㊀ 金㊀华(7):33国外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推广服务实践与启示㊀㊀ 陈㊀艳(7):35公共图书馆引导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策略研究㊀㊀ 陈丽娟(7):38公共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策略分析曹恒明(7):40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创新研究肖智凯(7):42区域性公共图书馆联合编目质量控制对策研究∗㊀㊀ 以天津地区为例寿建琪㊀鲁雪梅(7):44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㊀㊀ 以南丰县图书馆为例李秀华㊀张舒烨(7):47总分馆制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周龙军(7):51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探析杨荔雯(8):17公共图书馆开展玩具服务的实践与思考∗㊀㊀ 以广州图书馆小河马玩具馆为例刘㊀璐(8):20公共图书馆全域服务模式探析∗㊀㊀ 以鞍山市图书馆为例王丽芹(8):23论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团队发展现状∗㊀㊀ 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陈㊀莹(8):26基于网络直播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㊀㊀ 以济南市图书馆 交享阅 书房领读人行动为例㊀㊀ 侯小斐(8):28探析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创新与发展㊀㊀ 陈㊀思㊀王春玲(8):31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的影响因素研究㊀㊀ 基于城乡少儿的比较分析曾静灵(8):34长三角地区省级㊁副省级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探究∗㊀㊀ 马㊀骥㊀汪㊀然㊀陆㊀渊(9):14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㊀㊀ 以山西省公共图书馆为例付静静(9):17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处置探索∗㊀㊀ 以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为例张若兰㊀颜运梅(9):20关于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几点思考夏超群(9):23图书馆+ 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延伸服务研究㊀㊀ 曹晓晓(9):26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研究㊀㊀ 王㊀烨(9):28公共图书馆少儿科普数字阅读App的应用研究戴㊀明(9):31基层公共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的变化及对策探析毛㊀哲(9):33网络环境下生态管理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张佰超(9):36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品牌建设的实践与思考㊀㊀ 以天津市中小学生 好书伴我成长 读书系列活动为例㊀㊀ 张纳新(9):38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实践及启示杨白柳(10):14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何晓艺(10):17基于智库理念的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优化研究㊀㊀ 王㊀斌(10):19关于利用互联网提升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探讨㊀㊀ 仝莉秀(10):21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㊀㊀ 以广州为例周㊀远(10):23市级公共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的思考和研究马㊀玲(10):26新时代公共图书馆讲座改革探索赵晓丹(10):28Ⅱ2020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期总目录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创新路径研究杨㊀威(10):30 微信公众号在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探究㊀㊀ 李东红(10):33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主题图书馆发展模式研究邱洋城(10):35 社交媒体对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研究㊀㊀ 基于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泊雪莲(10):37 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发展的几点思考㊀㊀ 以东营市图书馆阅读推广为例韩㊀冰(10):40 公共图书馆全媒体阅读推广服务研究李小幸(10):42 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中特色服务的立体化嵌入研究㊀㊀ 以郑州图书馆为例王海英(11):13 全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研究∗㊀㊀ 以黑龙江省图书馆 龙江讲坛 为例邢㊀雪(11):17 国内公共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舆情监测运用研究∗㊀㊀ 张㊀伟㊀刘㊀怡㊀巫朝滨㊀汤子君(11):20文旅融合下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推广的创新路径研究∗㊀㊀ 周雪芹(11):26基于精准扶贫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研究封丽萍(11):29 公共图书馆阅读创新推广服务贾竹青(11):31 5G 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刘㊀阳(11):33 公共图书馆专业岗位志愿者的长效管理探析张秘密(11):36 大数据时代加强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研究㊀㊀ 赵毅菲(11):40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优化研究∗㊀㊀ 以惠州地区为例周琼芳(11):42 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推广服务障碍及其发展策略㊀㊀ 顾运婕(12):15公共图书馆流通服务点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㊀㊀ 以南京图书馆为例徐蕾江㊀潘文佳(12):18 基于抖音App 的公共图书馆营销路径研究张㊀鹏(12):21 面向精准阅读的公共图书馆 馆店合作 模式研究㊀㊀ 以南京图书馆为例朱华赠(12):24 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创新路径探究∗㊀㊀ 基于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发展比较的思考㊀㊀ 王㊀欢(12):27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研学游的探索与实践㊀㊀ 以济宁市图书馆为例刘㊀霞(12):30 浅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在公共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性㊀㊀ 杜露露(12):33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渠道苏㊀萦(12):35 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的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研究㊀㊀ 吴敏卿(12):37基于文旅融合的公共图书馆 X +1 服务模式应用分析㊀㊀ 郭明红(12):39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研究∗欧艳艳(12):42 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中4R 营销策略的应用分析㊀㊀ 孙静静(12):44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策略研究王雅丽(12):47 基于文旅融合环境的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空间提升探究∗㊀㊀ 张潇雨(12):50公共图书馆通过阅读推广服务促进全民阅读的策略探究㊀㊀ 罗㊀佳(12):53ʀ高校图书馆医学高等专科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张建清(1):32 阅读疗法在郑州大学图书馆的推广应用陈傲杰(1):34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真人图书阅读的精细化管理研究㊀㊀ 宗桂珍㊀常㊀青(1):37内蒙古高校图书馆学位论文资源建设现状与思考㊀㊀ 刘航希(1):40高职院校图书馆项目导向式文化阅读推广研究∗㊀㊀ 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滕㊀雪(1):42大学生阅读文化现状调查㊀㊀ 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㊀㊀ 白清礼㊀刘婧涵㊀刘嘉莹㊀马一心㊀张碧俊(1):45 双创 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㊀㊀ 李㊀通㊀崔伟娟㊀黄文浩(1):48基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研究㊀㊀ 陈晓彬(1):50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统计与评估服务体系构建∗㊀㊀ 李㊀强(1):5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㊀㊀ 于丽丽(1):56高校图书馆能动型学习空间建设研究楚玉华(1):59 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体制与服务创新研究寸淑梅(1):61 河南高校图书馆科研产出及影响力分析㊀㊀ 以2014年至2018年核心期刊发文数量为依据㊀㊀ 李化祥(1):63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王志睿(1):67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几点思考邱庆蓉(1):69 双创 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开展服务模式创新之探索∗㊀㊀ 陈巧莲(1):71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张晓莉(1):74 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调查与分析㊀㊀ 以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为样本成永娟(1):77 人工智能在高校图书馆藏借阅一体化中的应用王㊀伟(2):33 基于需求培育的高校图书馆新生服务活动分析与拓展研究㊀㊀ 以42所 一流大学 建设高校2017年图书馆新生服务活动为例㊀㊀ 田㊀静(2):35以单向街图书馆为蓝本的高校图书馆公共阅读空间的构建∗㊀㊀ 桂晶晶㊀谢桂兰㊀蒋㊀翥(2):37高校图书馆到馆率的现状分析与思考∗㊀㊀ 向㊀荣㊀董春南㊀陈㊀辉㊀凌总成(2):40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研究㊀㊀ 张㊀磊(2):42数字学术视域下国外高校图书馆空间建构的案例分析及启示㊀㊀ 陈芳璇(2):44高校图书馆文化载体的功能演进与创新应用宁俊霞(2):46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思路㊀㊀ 以我院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为例梁国华(2):49 图书馆慕课在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王㊀南(2):52 大学生移动阅读现状调查及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㊀㊀ 以东北大学图书馆为例马㊀波㊀黄轶泽(3):31 精准采购策略研究∗㊀㊀ 以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张春燕(3):34 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展学术建馆和创新服务实践∗㊀㊀ 以黑龙江东方学院图书馆为例殷㊀洁(3):37 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优化配置㊀㊀ 以理工类高校图书馆为例杨㊀敏(3):40 基于读者视角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㊀㊀ 王㊀晗(3):42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问题分析及对策连艳英(3):46 基于知识库的高校新型科研智库建设与服务研究马艳芳(3):49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实践㊀㊀ 以 好书有约 品牌活动为例郭楚晗(3):51 校园红色文化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塑造策略分析㊀㊀ 罗桂莲(3):54 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现路径探析㊀㊀ 张㊀晴㊀丁春梅(3):57基于PDCA 理论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张志爽(3):59 创新素养培育目标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转型发展研究∗㊀㊀ 王㊀燕(4):33Ⅲ2020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期总目录㊀从信息素质教育到创新素质教育: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与定位㊀㊀ 兰㊀冰(4):36 双一流 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策略∗㊀㊀ 李利娟(4):39河南省高校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建设现状研究㊀㊀ 基于河南省53所本科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调研㊀㊀ 余㊀乐(4):42面向城市社区阅读推广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研究㊀㊀ 王露莹(4):46我国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服务探讨李金建(4):49 高校改善图书馆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研究邵安华(4):52 高校图书馆读书会对促进深阅读的推动作用分析崔东明(4):54 微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方式分析李㊀兰(4):56 创客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实现路径探究王亚莉(4):59 国外典型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建设及启示陈㊀昇(5):40 我国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再造策略探析梁㊀晨(5):43 高校图书馆毕业季读者服务措施研究李㊀鹏㊀郭㊀瑱(5):45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实效性研究∗㊀㊀ 基于AHP -FCE 模型的量化分析李心蕊(5):48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四级资源体系构建研究㊀㊀ 王秀红㊀秦艳辉(5):53 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与二级学院协同共建资料室研究∗㊀㊀ 以中原工学院为例陶海柱(5):56 高校图书馆服务 一带一路 战略角色定位∗张凤云(5):59 业务外包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采编质量的控制研究常浩丽(5):62 国内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实践与反思∗刘㊀方(5):64 高校图书馆资源典藏规则初探㊀㊀ 以河海大学图书馆为例高㊀冕(5):67 基于移动阅读的高校图书馆嵌入教学服务模式探究∗㊀㊀ 张㊀琪(5):69对高校图书馆馆藏现状和数据的统计研究张晓莉(5):72 美术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唐美灵㊀杨㊀敏(6):48 面向数字人文的高校图书馆服务SWOT 分析谭含玉(6):50 新媒体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探析∗吴钗芸(6):53 高校图书馆扶贫理论与实践:回顾与展望江㊀淼(6):56 高校阅读推广人与阅读推广服务探究㊀㊀ 李绍锋㊀王玉香㊀李㊀蓉㊀宫庆艳㊀(6):59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学科服务模式构㊀㊀ 建吕颖(6):61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SWOT 分析及策略研究张文萍(6):64 关于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杨㊀忠(6):66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与服务研究徐荣丽(6):68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校图书馆培训讲座模式构建㊀㊀ 励燕飞㊀尹成芳㊀陈新花(7):54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SWOT 分析与服务策略研究∗㊀㊀ 以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刘清华(7):57 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及协调创新理论与实践∗㊀㊀ 王荣荣㊀武海英(7):60面向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增值服务研究㊀㊀ 农秋色(7):63阅读转型时期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制度设计研究㊀㊀ 宇㊀婷(7):65基于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分析刘㊀鹏(7):67 基于大学生阅读视域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研究∗㊀㊀ 任君红㊀高㊀恬㊀陆㊀禹㊀徐㊀莹(7):69论高校图书馆的社区读者资源建设∗裴红英(7):72 双高计划 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素养课程建设思考㊀㊀ 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㊀㊀ 王盟燏㊀丘秀文㊀林㊀岚㊀吉洁贝(7):75 双一流 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体系构建㊀㊀ 刘丽丽(8):37双一流 建设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现状及对策㊀㊀ 卢祖丹(8):41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过程管理模式研究∗㊀㊀ 苗㊀静㊀郭㊀凌(8):44新媒体技术环境下民办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㊀㊀ 杨美玲(8):47 双一流 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功能转变与发展模式∗㊀㊀ 黄㊀华(8):49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与策略探析∗杨㊀宁(8):52 共享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知识付费模式研究㊀㊀ 李婷婷(8):55高校图书馆游戏化服务实践的思考蒋金艳(8):58 高校图书馆如何创新学科馆员模式李㊀昭(8):61 图书馆阅读报告对提升高校大学生纸本阅读的推进作用㊀㊀ 以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为例王㊀佳(8):64 高校图书馆应用嵌入式经典阅读推广模式分析杨海军(8):67 新时代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的思考㊀㊀ 以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料室为例布国香(8):69 独立学院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探索∗㊀㊀ 以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图书馆为例㊀㊀ 杨有丽㊀王映花㊀饶㊀静(9):42大学图书馆新型知识服务体系研究∗㊀㊀ 基于移动阅读环境下的用户行为分析李琳琳(9):45 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复本优化策略探析∗田丽娜(9):48 双一流 背景下京津冀高校图书馆协同建设路径探析∗㊀㊀ 张晓霞(9):50基于 互联网+ 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服务平台探究㊀㊀ 龙㊀斌㊀刘朝辉(9):53数字人文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载体的功能演进研究㊀㊀ 郭㊀婷㊀胡胜男(9):56基于新媒体平台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优化研究张春丽(9):58 新时期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服务职能与创新研究林芳妹(9):61 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探讨欧琼妍(9):63 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现状与改进研究宋迎瑞(9):66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现状及其服务创新路径探析覃继举(9):68 基于活动效果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探讨王咏晴(9):70 基于翻转课堂的新生入馆教育PTTO 模式的实践与应用∗㊀㊀ 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图书馆为例胡爱民郑力乔(9):72 基于大数据环境刍议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放与共享㊀㊀ 吴小茵㊀吉洁贝(9):75基于社会化阅读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路径研究张雪莉(9):78 高校图书馆微阅读服务平台推广路径探究李丽丽(9):83 高校图书馆古籍资源的阅读推广研究与实践∗㊀㊀ 以‘香山县志“走进小学校园为例贺海侠㊀㊀ 张㊀晶(9):86高校图书馆以文化自信为主题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推广研究㊀㊀ 杜永华(10):45世界一流大学法律图书馆馆藏建设与服务探析杨㊀玲(10):48 媒体融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建设研究㊀㊀ 以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徐泽恒(10):51 高校图书馆专业阅读推广的隐性教育歧视初探∗马㊀毓(10):54 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荐购服务实践研究∗㊀㊀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为例牛丽莉(10):57 社交媒体在阅读推广中的应用研究㊀㊀ 以河南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为例高景晖(10):60 基于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佟文君(10):63 服务学习理论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㊀㊀ 郭丹丹(10):65基于5G 技术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㊀㊀ 冯蕴琛(10):67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体系研究狄芝帆(10):69Ⅳ2020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期总目录。

中小学课题申报:“互联网+”环境下构建区域智慧课堂应用典型案例及推进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中小学课题申报:“互联网+”环境下构建区域智慧课堂应用典型案例及推进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互联网+”环境下构建区域智慧课堂应用典型案例及推进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名称:“互联网+”环境下构建区域智慧课堂应用典型案例及推进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关键词:互联网+、区域、智慧课堂、典型案例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学科分类:其他研究类型:其他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一、课题设计论证(一)研究背景当前我国正处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上升期。

作为当今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智慧教育发展指导意见,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文件。

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引导,积极推动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我国智慧教育建设,提高信息化和智能化对教育发展的贡献度,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为加快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智慧型教育环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也中明确指出:“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简介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简介
XXX职业技术学院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简介
科技风销售汇报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一、我校数字校园建设现状
一、我校数字校园建设现状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一、我校数字校园建设现状
应用系统单点登录 各业务数据共享
一、我校数字校园建设现状
云计算数据中心 校园无线网
一、我校数字校园建设现状
一、我校数字校园建设现状
二、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主要任务及牵头部门
4、建设网络学习平台 牵头部门:教务处、图书馆 加快学校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 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诊断与改进。 加快“智慧图书馆”建设。
用户基本信息提示功能,注销功能。
在首页上添加滚动新闻通知的功能。
弘扬教师文化 (我的职业)
实现后台管理功能,对教育名家,校内名师,师德标兵,最受欢迎的老师,教学理念实现后台管理的功能,管理员对每个模块都可以实现自行的增删改查功能。
对教学理念实现后台管理功能,后台管理员可对其进行增删改查。
点燃教师激情 (我的生活)
学校微博
学校微博链接。
二、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主要任务及牵头部门
8、建设数据校情平台 牵头部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数据形成新资源、数据提供新服务、数据产生新价值。
形成新资源
产生新价值
提供新服务
二、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主要任务及牵头部门
二、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主要任务及牵头部门
建设节能校园平台 牵头部门:总务处 利用现代物联网、数据挖掘、运筹优化等技术对学校水、电、气等能源消耗进行控制管理;建立基于最优能耗模型的资源管理体系,有效降低学校资源总消耗水平。
二、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主要任务及牵头部门

“四新”视域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四新”视域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四新”视域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作者:黄仕友弓潇然余亮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9年第03期摘; ;要:作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工作受到广泛关注。

当前形势下,智慧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侧重理念、技术和应用三个维度。

本文依照当前研究方向,在乔伊斯等人对教学模式要素定义的基础上,以“四新”——“新技术、新媒体、新终端、新环境”作为模式构建的条件支持,在“四新”视域下完成“四环九段”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并通过案例形式呈现智慧课堂的运行过程,反思智慧课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四新;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05-0016-04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提出,传统课堂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挑战。

新形势下的教育不仅需要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更要关注技术力量对教学的支持。

现阶段,信息技术为智慧课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但相关研究表明,教学一线的不少教师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改革存在误区,无法科学地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实际,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也从根本上导致智慧课堂的实践和推广工作鲜有成效。

[1]本文提出“四新”视域的观测视角,构建了“四环九段”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从模式的环境、要素设计到模式的实践过程均进行了清晰的阐述,为消除教师对智慧课堂的认识误区、更好地促进智慧课堂实践、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参考。

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1.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教学模式”一词最初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

1972年,在《教学模式》一书中,他们将教学模式定义为“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相互影响的、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

[2]根据乔伊斯和韦尔的理论,教学模式包含五个基本要素——理论基础、实现条件、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评价。

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建设策略研究

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建设策略研究

文化视野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建设策略研究陈艳格 杨月华 冯战申 许昌学院摘要:如何引导校园信息化建设向务实高效的智慧校园发展,需研究建设合理的校园应用和建设策略。

通过探索一站式信息化云服务、大数据分析、移动化、个性化等方面研究智慧校园信息化应用,制定一套较合理的智慧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推动校园智慧化发展历程,加快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

关键词:智慧校园;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策略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3-0347-02一、引言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构建集智能化教育、学习、管理为一体的学校环境,使教师、学生和管理者能全面感知不同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师、学生、资源相互交互,获得及时的互动、最大的共享、最佳协作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1]。

由于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给使用用户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智慧校园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全面建设和实施势在必行。

智慧校园信息化具有智能化、网络化、移动化等特征,真正实现物物相连的智能化校园,对师生的教学、生活、科研各方面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根本性变化,可建立智慧的虚拟的共享的教学环境;学生学习方法真正实现混合学习、自我学习、协作学习、移动学习。

智慧校园信息化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通过对智能校园应用和建设策略进行研究,推动校园信息化的应用,加快高校信息化智能发展进程。

二、智慧校园信息化应用目前出现的新技术如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加快了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校园信息化向智慧校园发展的步伐。

随着这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促使国内先后提出了“智慧教育”、“智慧人才”、“智慧校园”等概念。

智慧校园的出现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教育向智慧化、个性化、服务化、创新化发展,促使学校的管理方法、教学手段、学习方法、服务手段等发生改变,有利于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各种资源共享,最终提升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 用专 业 技 术 , 可 以实现 技 术 与人和 谐 交 互 的学 习环 境 。 只有不 效 的方 式 , 通过 搭建 基础 设施 云、 公共 平台云 以及 高校计 算云, 可
断完 善高 校 学 习智 慧学 习环 境 的构成 要素 , 高 校智 慧学 习环 境才
以高 效 的 整合 教育 资源 , 使学 习者 灵活 的使 用终 端来 访 问和学 习
诉 求 教 师 可以利 用现实 技术 艘 学生 接触 到各 种真实 的学 习场 景 , 通 过建 立新 媒体下 的高 校 智慧 学 习环 境 , 提 升 学生 的学 习成 效 。 笔者 通过 以下 两部 分讨论 如何 构建 新媒体 下高 校智 慧学 习环 境 。 1宪 瞢高 校智 慧学 习环境 的构成 要素
高 校智 慧学 习环境 能够 充分发 挥课 堂 的价 值 , 在实 施教 学 的 备 进行 隐 形交互 的 问题 。 上下文 感知 计算 技术可 以感 知 当时 情 景 过 程 当中, 更 好 的促 进 学 习者的 认 知 、 情感 以及 技 能全 方面 融入 中与 交 互任务 相 关的 上下文 , 并 依据 于此 做 出决 策并 自动 提 供 出 教 学 环境 当中 , 实现个人学 习活动 与 日常生活 的高 度契 合。 高 校智 相 应 的服 务, 不 难 看 出, 上下文 感 知计 算技 术 是 智慧 学 习环境 实 慧 学 习环 境 的功 能 主要 体 现 在 可 以为 学 习者提 供 合 适 的学 习资 现 人机新 型交 互 的基 础。 发 展上下文感 知 计算技 术的 重要 性不言 源, 并且 自动 记录 学 习者学 习过程 、 测评学 习成 果 并且感知 学 习情 而喻 。
2 . 5建立 云计算中心
高 校 智 慧 学 习环 境 中构建 云 计算 中 心不 失 为一 项不 错 的 决
共 同持续 寻求 专业 发展 。 智 慧学 习环 境 需要 充分 利用各 种专 业技 定 , 随 着 近 些年云 计算 技 术 的高 度 应用 以及 不断成 熟 , 依 靠云 计
术, 例如 网络 技 术 、 上下 文感 知技 术 、 传 感器 技 术等 等 , 通过 充 分 算 中心来构 建高 校智 慧学 习环 境 成为了管理 学 习内容 的最 便捷 有
者 为主体 , 使学 习空 间与 信息 空间 、 生活 空间 三方面 紧密结 合。 构 其 学 习效 果无 法 达 到最 好 , 通 过 人机 界面 , 可 以 实现 设备 与用户
建 高校 智 慧学 习关 键应 从 硬件 软件 技术 支 持、 资 源支 持 以及社会 进行交 互并 实现信 息的交换 学 习者可 以主动的 提 出所 需 的服务。 环 境 支持 三个方面进 行考虑 。
越 来 越 多的 教 育技 术 学 界研 究 者 们开 始 关注 智 慧 学 习环 境 慧 学 习环 境 的构 建 提 供了大力 支持 , 使其 具 有 资源 推送 、 环 境 管 的 构建 , 不仅是 因为 智慧学 习环境 是 数字 学 习环境 下的高 端形 态 , 理 以及情 景 感知 的能 力。 新媒体下 高校 应 着重发 展传 感器 技术 以 更 是因 为学 习者在 社会 信息化大 背景下 对于 学 习环 境 发展 的不 断 实 现智 慧学 习环 境 的构建 。
2 . 5 发展 上下文感知 计算技 术
例 如 现在 使 用 的导 航 系统 就 是 一 例 很好 的 上下 文 感知 计 算 技 术成 果代 表 。 上下文感 知计算 技术 具有“ 普 适计算 ” 以及 个性 化” 双 重优 势, 可 以很 好 的解 决学 习者 无法 在任 何 时间 对不 同计算 设
资源 。
能逐 步稳 定并 发展 起来 。
2建 立健 全新 媒 体下 构奠 高校 智 慧学 习环境 的支 撑技 术 基于 新媒 体下 构建 高校 智 慧学 习环 境 , 需 要首先 确立 以学 习
2 . 6 完 善 人 机 互动 界 面研 究 交互 才是智 慧学 习环 境 的核心 , 学 习者如 果单 纯的 接受 服务,
综合
基于新媒体下高校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
熊佳慧 湖南文理学院
摘要: 智慧学习 环 境可 以为学习者提供 合适 的学习资源, 并且 自 动记 录学习 者 学习 过程 、 测评 学习 成 果粗 感知 学习情境 , 以全 面促进 学 习者 学习。 智 慧学习环境 是普通 数字化 学习环境 的高端形态, 基于新媒 体下构建 高校智慧学习环境 的重要 性 不言而喻。 关 薯词 : 新媒 体 高校 智慧学习 环境 构建
其他 四个 要素相 互作用 、 相 互关联 , 共 同促 使学 习者高 效 的进行 学 广 电网与射 频感 应 网之 间 的互 通互 联 , 就可 以实现 高校 智慧 学 习
习。 如 若 离开 学 习方 式 和教 学 方式 任 意一 种, 高 校 智 慧学 习环 境 环境 中信息与空 间的 融合, 使学 习需 求 、 学 习产生 以及学 习资源等 的 构建 都 是 不完 整 、 不完 善 的 。 高 校智 慧 学 习环 境 的 构建 分为 个 无处不 在 。 建立 网络环境 也是 高校智 慧学 习环境 构建 的重要 一步。 体 构建 和群 体 构建两部 分 个体 构建 讲究 的是 学习者本身的 学 习、 工作等 , 而群 体 构建 则需要 各学 习者及老 师共 同学 习、 协同作 业、
境、 全面促进学习者学习。 高校智慧学习环境的构成耍素主要有
以下六个 部 分构成 , 包括 资源 、 工具 、 教 学社பைடு நூலகம்群 、 学 习社 群 、 教 学
2 . 4建立 网络环 境
高校 智 慧 学 习环 境 中的 网络 环 境其 实 是 一 个泛 在 的 网络环
方式以及学 习方式。 学习者与教师通过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与 境 。 通 过 固定 网、 移动互联 网之 间的融 合, 再加上 电信 网、 互 联 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