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60例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指将产妇和新生儿放在同一个房间中,使产妇和新生儿保持密切接触,增进亲子关系,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和亲子抚养能力。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增强亲子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在传统模式下,产妇和新生儿通常是分开住院的,产妇需要按时喂奶,但却无法准确了解新生儿的吃饱与否。
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下,产妇可以时刻观察新生儿的吃饱与否,并及时作出反应。
这种密切的接触和沟通有助于产妇更好地了解和满足新生儿的需求。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和亲子抚养能力。
在传统模式下,产妇和新生儿的接触时间较短,产妇缺乏对新生儿照顾的经验和信心。
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下,产妇可以在产科护士的指导和帮助下,亲自照料新生儿的饮食和个人卫生,提高了产妇的抚养能力,增强了她们对新生儿的信心,从而更好地适应母亲的角色。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还可以帮助提高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
在传统模式下,新生儿和产妇分开住院,产妇对新生儿的照顾主要依赖护士。
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下,产妇可以亲自照顾新生儿的饮食、换尿布等日常生活起居,提供新生儿需要的关爱和保健。
这种亲子关系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还可以降低医疗费用。
在传统模式下,产妇和新生儿住在不同的房间里,需要增加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增加医疗费用。
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下,产妇和新生儿住在同一个房间内,可以共享一些医疗资源和设备,降低了医疗费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具有很多优势。
它能够增强亲子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和亲子抚养能力,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降低医疗费用等。
应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种护理模式,为每对产妇和新生儿提供更好的服务。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本次医学研究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6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和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和新生儿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满意度、护理技术水平及格率和母婴知识及格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以及护理技能的增强。
随着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提高患者临床医疗和护理服务的质量也逐渐成为了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
产科新生儿出生后,虽然与产妇处于同一病房,但是,因为产妇及其家属自身的临床护理技术能力较差,因而常容易出现新生儿喂养和自我管理方面的失误。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服务模式,其主要目标在于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新生儿和产妇的身心健康水平。
本次医学研究就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医学研究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6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产妇年龄范围在22岁至34岁之间,平均(28.4±4.3)岁,孕周在39周至42周之间,平均(40.5±2.1)周。
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且两组观察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接受基础的临床护理服务,实验组产妇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具体措施:第一,新生儿的床旁护理。
主要包括新生儿臀部护理、脐带护理,以及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注射、新生儿沐浴等护理措施,向产妇及其家属说明新生儿床旁护理的注意事项,以及所需掌握的护理技能,从而提高母婴护理服务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持续性。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专门为产妇和新生儿设计的护理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理念是以产妇和新生儿为中心,将产妇和新生儿的需求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与产妇和新生儿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使产妇和新生儿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和关注,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使产妇和新生儿得到更好的关注和照顾,提高客观护理质量,也可以提高客观评价。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护理人员在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时,应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体重、尿量等,并及时将记录反馈给医生。
二、及时的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时,应及时的进行护理干预,包括给产妇喂奶、哺乳指导、更换尿布、清洗、按摩等,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记录,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三、沟通和交流
护理人员在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时,应注重与产妇和新生儿的沟通和交流,包括询问产妇和新生儿的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解答问题等,从而增强产妇和新生儿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理人员在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时,应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饮食、生理特点、卫生状况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具体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在产科护理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和满意度,为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3T14:41:31.3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月9期作者:唐在君[导读] 研究分析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效果作用。
唐在君(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效果作用。
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选择本院诊治的产妇 60 例,将其平均划分为观察组(30 例,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与参照组(30 例,基础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产妇母婴健康护理方法掌握程度、护理质量评估情况展开对比分析。
结果:在新生儿沐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新生儿父母掌握情况方面,观察组明显好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在产科护理服务中,利用母婴床旁护理方式,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加深产妇对母婴知识的了解,对于促进新生儿健康喂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科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20)09-0075-01。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目的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将我院分娩的100对母婴随机分为两个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母婴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即是在产妇床边安排专业护理人员,保证一切护理活动均在产妇床旁进行,一段时间后,将两组产妇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掌握母婴护理方法的熟练程度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产科护理中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同时使产妇以及家属能够很好的掌握相关的护理技能。
研究表明此种方式具有现实操作意义,可以有效提高产科的竞争力。
标签:产科护理;母婴床旁护理;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为了更好的验证此次实验的目的,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3年10月的100例产妇。
均为初产妇,同时身体健康,没有精神或者躯体方面的疾病。
在征得产妇以及家属同意的后,随机将这100名产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结果产生影响,两组产妇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别,年龄、文化背景以及住院时间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
1.2方法1.2.1对照组作为和观察组进行对比的设置组,该组所有母婴护理模式均采用传统护理方法。
具体方法为:相关护理人员需要通知家属,并保证家属将婴孩带到专门的新生儿沐浴抚触室进行沐浴,中间不会出现遗漏的情况;为了保证婴孩的健康成长,在沐浴结束之后,需要对婴孩进行脐带消毒,以免出现感染或者其他情况;脐带消毒之后需要进行抚触按摩,这是为了帮助婴孩活动;该步骤结束之后,需要对婴孩进行预防接种,当然预防接种也需要在专门的治疗室内进行。
因为护理人员不可能长时间对某一个婴孩进行护理,因此需要对产妇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并保证其掌握相应方法;责任护士在早晚交班之后需要对病房进行巡视,对婴孩的健康情况进行观察,对于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指怀孕期间,助产士或者医护人员通过生命体征监测、孕期疾病的管理和健康教育等手段对孕妇进行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产科护理要求的增加,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下面将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实施目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旨在为孕妇、产妇、新生儿和家庭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病人,改善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提高医护质量。
二、实施方法1、生命体征监测:定期监测孕妇血压、体重、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
2、孕期疾病的管理:对孕妇存在的孕期疾病进行综合治疗和管理,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
3、健康教育:针对孕妇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孕期饮食、妊娠期运动、孕期生理、产后护理等。
4、监督产程:细心观察产妇的胎位、宫口张力、宫缩频率等生产情况,及时调整产程,确保顺利分娩。
5、产后护理:为产妇提供产后护理,包括褥疮护理、产房卫生、母乳喂养指导等。
6、新生儿护理: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和常规护理,如喂养、洗澡、add等。
三、应用价值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提高医疗质量,降低病人的痛苦和不适。
同时,它还可以加强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的联系,消除沟通障碍,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医学素养。
四、实施效果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病人的满意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和管理。
与传统产科护理模式相比,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护理效果、工作质量、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上都有显著的改善。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医护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保障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加强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为广大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6-28T10:34:36.6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5期作者:高艳梅尹天悦崔海洋王皖昕[导读] 婴床旁护理模式,是指产妇在住院期间所享受的一切护理操作均由护理人员在产妇床边进行,由产妇和家属共同参与高艳梅尹天悦崔海洋王皖昕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 150001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指产妇在住院期间所享受的一切护理操作均由护理人员在产妇床边进行,由产妇和家属共同参与。
床旁护理操作模式使产妇和家人能完整目睹新生儿护理过程,我院已开展的母婴床旁护理项目包括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预防接种、健康宣教、基础护理指导、常见动态问题及安全意识指导、产妇的一般护理、乳房护理、子宫复旧护理、会阴护理等。
母婴床旁护理最大限度的实现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满足产妇、婴儿和家庭三方面的需求,保障妇女儿童健康,促进产后母婴亲情交流,保证母乳喂养实施,向父母提供产科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传授有关育婴知识和技能,让产妇尽快适应初为人母的角色转变,尽快接纳新生儿,充分体现了产科服务模式人文关怀的特点,全面提高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现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科分娩的产妇500例,年龄20-42岁,剖宫产320例,阴道分娩180例,男婴280例,女婴220例,体重2.9-4.2kg,胎龄38-42周。
均为初产妇,单胎,无严重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
随机将5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
2组产妇家庭社会背景、认知方面、文化程度、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及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新生儿每日抱到婴儿浴间进行洗浴、抚触,脐带消毒,预防接种到婴儿治疗室进行,所有操作过程母亲无法知晓。
向产妇发放《产科宣教手册》,产后由责任护士集中讲解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产褥期护理等内容。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指将婴儿床放在母亲床边,使得宝宝能够随时接触到母亲并获得
母爱的滋养。
这种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广泛,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应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将婴儿床放在母亲床边,方便母亲进行哺乳,母亲可以更快地察觉到宝宝的需求,及时满足婴儿的喂养需求。
这种护理模式还可以增强
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母乳分泌量,促进母乳喂养的进行。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新生儿的自主呼吸能力。
新生儿处于母亲身边,可以接触
到母亲的皮肤和体温,哪怕是宝宝睁开眼睛的瞬间也能看到母亲,这样能够增加宝宝的安
全感,减少宝宝哭闹的次数,进而减轻宝宝的呼吸负担,有利于新生儿的呼吸适应能力的
发展。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母婴之间的心理连结。
宝宝在早期与母亲亲密接触,能够
与母亲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增强母婴互动和情感连接,促进母亲对宝宝的了解和反应。
在这种护理模式下,母亲可以更好地观察宝宝的特殊需求和状态,及时做出正确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还可以加强家庭成员的参与。
将婴儿床放在母亲床边,可以提供一
个方便家庭成员和亲友进行家庭探访和参与护理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家庭成员之间
的沟通和亲密度,还可以帮助新手父母逐渐适应护理工作,提高其护理技能。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丰富多样,基于尊重、关心和亲近的原则,有
利于促进母婴健康和亲子关系的发展。
产科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灵
活运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使其发挥最佳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ur s i n g Re s e a r c h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ms J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1 0 7・
【 中图分类号】R 4 7 3 . 7 1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2 0 — 0 1 0 7— 0 2
母婴床旁护理是 指产 妇在住 院期 间母 婴所 享受 的一切
护理均 由护理人 员在 产妇床 边进 行 ,由产 妇及 家属 亲 自参 与 J ,通过护理人员 主动宣 教及 演示 ,指 导产 妇 和家属共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 P< O . O 1 。
观察组产妇母 婴保健 知识 知晓率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两 组之间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O 1 ) 。
2 . 2 两组产妇和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 术的掌握 情况 比较 见
表2 。
表 2 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 况比较例 ( %)
妇和家属对新生 儿 的护理技 术进行 考评 。 比较两 组产妇 母
婴保健知识知 晓率、新生 儿护 理技术 掌握情 况及 对护 理人 员 的满意度 。 1 . 2 . 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诊产妇 1 2 0例 ,其 中优质病 区产妇 6 o例为观察组 ,普通病区
产妇 6 o例为对照组 ,两组孕 妇均 为单 胎头位 足月妊娠 初产 妇 ,年龄 2 3~ 3 9岁 ,妊娠 ( 3 8+ 3 )周 一 ( 4 0+5 )周 ,无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 P< O . 0 1 。
观察组产妇 和家属对 新生 儿护 理技 巧 的掌 握情 况优 于
对 照组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1 ) 。 2 . 3 两组产妇和家属对护理人员 的满意度 见表 3
表 3 两组产妇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 意度比较例 ( %)
全 部资料 采用 S P S S 1 3 . 0软 件进行 统
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 ( 2 检验。
2 . 1 两组产妇 和家属母婴保健知识知 晓率 比较 见 表 1
表1 两组产妇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例 ( %)
其 它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 ,在年龄 、孕周 、分娩方式 、文化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 2 0 1 2年 5月至 2 0 1 2年 8月期 间就
等操 作 ,进行 基本 的健 康教育宣教及新生儿护理模拟操作 。 1 . 2 . 3 评价方法 由专科护士采 用 白行设计 的满意度 和母 婴保健知识知 晓率调查 表在 产妇 出院前 进行调 查 ,并 对产
察组 ,普通病区产妇 6 O例为对照组 。观察组护 理采用母 婴床旁 护理模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 式。对 两组产妇 和家属对母婴保健 知识知
晓率 、新生儿护理方法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统计 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产妇 和家属母婴保健 知识 的知 晓率 、新 生儿护 理方
法掌握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 . 0 1 ) 。结论 : 母 婴床旁 护理模式 的实施可帮助产妇和家属掌握正确 的母 婴保健知识 和 新生儿护理方法 ,增进 了护患关 系 ,提高产科 护理质 量 , 促进母婴健康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母婴 ;床旁护理 ;应用
3 讨 论
母婴 床旁 护理模式 以健康 行为 “ 知 、信 、行” 模 式和 健康信念模式 为理论基 础 ,通 过多种 方式 和方法 把产 褥期 卫生保健及新 生儿 护理 知识传 授给 产妇及 其家 属 ,为 围 产期产妇 、婴儿 、家庭 提供个 性化 临床支 持和 服务 ,最 大 限度地实 现以家庭 为 中心式 护理 ,满足 产妇 、婴儿 、家 庭 需要 J ,使产妇及家属可尽快完成角色 的转换和适应 。 3 . 1 母 婴床 旁护 理可 提高 产妇 和家 属健康 教 育知 识 的知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P< O . 0 5 。
晓率 传统护理模式 下 的健 康教 育宣教 ,不与 实际操 作相 联 系 ,没有针对性 的将 健康教 育所有 内容 对产 妇和家 属一 次 性灌输 ,产妇很难 记住 ,导 致健康 教育 效果 欠佳 。母 婴床
浅 谈 母 婴床 旁 护 理模 式 在 6 O例产 科 护 理 工作 中 的应 用
黄小 春 黄慧英 钟晓琴
南昌 3 3 0 0 0 6 江西省妇幼保健 院产科 ,江西
【 摘
要】 目的 :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 用及效果 。方 法: 观察就诊产妇 1 2 0 例 ,其 中优质病区产妇 6 O例为观
层 次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无统 计学意义 ( P >0 . 0 5 ) ,具有
可 比性 。 1 . 2 方 法
1 . 2 . 1 观察组 实施 2 4小时母婴床旁护理 ,包括预 防接种 、 筛查 、沐浴 及脐部 护理 、抚触等 均在 床旁 进行 ,鼓 励新 生 儿 喂养 、换 尿布 等 ,以家 属参与 为主 ,护 士协 助共 同完 成 的模式 。在护理过程 中同时传 授产褥 期保 健 ,母乳 喂养 的 重 要性 及哺乳技 巧 、亲生 儿护 理常识 、产后 形体恢 复 等知 识 ,使 产妇 及家属接受系统 、全面 的健康教育 。 1 . 2 . 2 对 照组 采 用常规护理模式 ,即每 日由护士在规定
时间内接送新 生儿 到专用 的沐浴 室 、治疗 室集 中进 行新生 儿沐浴 、婴儿抚触 、预防接 种 、听 力筛查 、疾病 筛查 采血
同参与 ,有利于尽 快掌 握母 婴保健 知识 和育 婴技 能 ,加快 角色转换 。本院从 2 0 1 0年开始在 产科优质病 区开展母 婴床
旁护理 ,取得 良好效果 ,报道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