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错题重练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错题重现11月

高一历史错题重现11月

错题重现1.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一种主要的土地制度。

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土地归全体国人所有B.受封奴隶主拥有使用权,不得转让与买卖C.主要采用农民个体耕作的方式D.井田劳动中主要使用青铜农具错误原因:井田制概念不清楚。

2.下列言论,可能出自老子的是( C )A.“圣人执要,四方来效”B.“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C.“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错误原因:阐释材料的能力欠缺。

3.《〈战国策〉书录》:“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A.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新兴地主阶级夺权 B.诸侯争霸激烈C.诸侯国实力增强 D.分封制并没有受到冲击错误原因:不能区分现象与实质。

不能区分春秋时期战争和战国时期战争的性质。

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

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D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错误原因:不能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现象。

5.商鞅变法提出: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即强制大家庭分家独立生活,这一主张( B )A.促进了人口的发展B.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促进了社会局面的稳定D.阻碍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错误原因:不能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现象。

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秦国地广人稀,为实现富国强兵,商鞅变法出台这一举措,意在促进开发,增加赋税收入。

6.秦以郡县、秦吏秦法治东方,易风移俗,结果激起较强反抗。

汉初,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再次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

高祖一面必须“承秦”,一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

高中历史历史错题汇总1

高中历史历史错题汇总1

历史错题汇总(第一期专题一~专题二)1.在周代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C)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2. 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

”该材料(C)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3.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C)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D.专制君主受到强烈冲击4.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了一幅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它颂扬的是(C)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张之洞5. 19世纪的爱国诗人邱逢甲在《往事》中写道:“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

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这里“台湾成异域”是指 (D) A.鸦片战争中英国占领台湾B.甲午战争中日本占领台湾C.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D.《马关条约》后日本割占台湾6.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C)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7.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C)A.“家天下”取代“公天下”B.宗族关系是基本的政治关系C.采取民主的方式推选国家最高掌权者D.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8. 《水经注• 湘水》云:“秦灭楚,立长沙郡。

中国古代史专练100题_全部错题本_20180710

中国古代史专练100题_全部错题本_20180710

1. 下图是小丽同学复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做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

【易错项】:C【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点。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以学习汉族先进政治、经济、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改革的背景是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趋势增强。

内容措施包括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巩固鲜卑族的统治,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只是巩固统治中的一个重要措施。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一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

【考点】:北方民族的交融与孝文帝改革2.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你认为第二种东西是( )。

【易错项】:D【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的相关内容。

根据题干内容,第二种是在战争上,在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应用,后传入欧洲,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所以第二种东西是火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

【考点】:四大发明3. 下图为敦煌莫高窟最为精美的艺术代表作之一。

据此可知,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基于( )。

【易错项】:DA. ①B. ②C. ③D. ④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A. 石窟建筑年代久远B. 保存了大量唐诗作品C. 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像D.存有大量唐朝书法名家真迹【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莫高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题干中“据此可知……”指根据“图”得到的结论,因此,图为解题的关键。

此图是莫高窟保存的壁画,同时也是莫高窟最为精美的艺术代表作之一。

因此,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基于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古代音乐、戏剧、绘画、雕塑艺术4.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丰富的思想、情感在唐朝诗歌里郁积、释放。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错题重组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错题重组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错题重组1.日本孝德天皇在中央设置神袛官和太政官,下辖八省;地方置国、郡、里。

中央政府掌控各级官吏任免权。

实施这些措施的目的是()A.学习中国隋唐B.加强中央集权C.改善农民生活D.改革赋税制度2.等级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

与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有密切关系的事件是()A.丕平献土B.采邑改革C.东西教会大分裂D.政教之争3.下列对于西欧城市的复兴,说法正确的是()①西欧城市复兴后,城市成为工商业的聚居地②伴随着西欧城市的复兴,许多城市成为相对自治的共同体③西欧城市的复兴推动了早期大学的兴起④西欧城市复兴直接推动资产阶级为建立政权而斗争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4.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5.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经验教训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宪章运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法国巴黎公社D.拉丁美洲美独立运动6.14—16世纪,由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历史活动,下列与资本主义萌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①新航路的开辟②文艺复兴③海外殖民扩张④美国独立战争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7.“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它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力语)这里的它是指()A.雅典 B.斯巴达C.罗马帝国D.西罗马帝国8.在明朝郑和下西洋半个多世纪以后,欧洲人也开始了远洋航行,他们的主观愿望是()A.寻求探险的乐趣B.向东方传播西方先进文明C.寻求黄金等财富D.打开国外市场,倾销本国商品9.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史错题专项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史错题专项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古代史错题专项练1.《礼记•大传》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材料旨在强调A.尊祖敬宗是人本性B.家国亲情本是一体 C.君主百姓原本一家 D.封邦建国利于统治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A.封建制度无法有效运行 B.天下之道,君臣关系最重要C.分封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D.圣贤在分封世袭制下很难出现3.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4.据陆游《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时,“密镌一碑,碑中“誓词三行,……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这主要反映出宋朝A.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注重维护皇权独尊与神秘感C.统治者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 D.保障言路畅通与政治开明化5.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

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6.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

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

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

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

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A.极具某某性 B.参与军政决策 C.办事效率高 D.办理军政要务7.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

高三年级历史错题重做-20201030-普通用卷

高三年级历史错题重做-20201030-普通用卷

高三年级历史错题重做-20201030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1.咸丰八年所定英国条约第十六款(即1858年《天津条约》)所载:“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

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

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以昭允当。

”这一规定表明A. 中国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B. 清政府已具有国际法意识C. 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D. 治外法权的进一步强化2.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事务》上发表文章称:“任何美国的对亚洲政策都必须紧紧抓住中国的现实……长远的观点来看,我们实在不能永远将中国置于国际大家庭之外。

”尼克松的这种态度主要是考虑A. 重构美国的全球战略B.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违逆C. 孤立中国政策已破产D. 取得越南战争的最终胜利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被总统因国会休会而搁置(变相否决)的(两院通过的)议案,不能继续移交给下一届国会,只能在下一届国会中作为新的议案提出。

”这一规定A. 削弱了国会两院的立法权B. 便利了总统对立法的干预C. 有利于国会提高立法效率D. 意在缓和总统与国会矛盾4.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义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据此可知,清帝退位A. 宣告了清末新政的结束B. 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C.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D. 导致了革命果实被窃取5.晚清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论战,部分观点如图。

此论战的双方是A. 地主阶级顽固派与洋务派B. 顽固势力与资产阶级维新派C.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D. 封建顽固势力与革命派6.19世纪中期,有文章写道:“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以致在所有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当前的主要斗争。

历史错题综合(含答案)

历史错题综合(含答案)

答案:A 解析:手工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经济 的重要指标, 冶铁业又是手工业中的重要行业, A 项的表述正确, 故 也是本质反映。B 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我国冶铁业开始 落后于世界。C 项是现象的反映。D 项的表述与中国古代“重农抑 商”政策相悖。
20.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出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 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出现 C.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D.商品经济扩展到农村
答案:C 解析:自秦朝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决策大权便掌 握在皇帝一人手中,不存在所谓的集体决策方式。故选 C。
2. 《南京条约》 在 中, 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条款是(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 2100 万银元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
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需联系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其原因是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D 项 协定关税规定英国向中国进口货物交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需同英 国商定,这极大地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这就极大地 危害了中国的民族经济,故答案选 D。
1.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 “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 统‘政府’ 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 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答案:D 解析:仔细解读材料,材料反映英国社会每个人要么是自由 党人,要么是托利党人(即后来的保守党),英国政党政治的发展, 反映了民主政治的深入和广泛。

高三历史错题重考二

高三历史错题重考二

高三历史错题重考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24.(2018·河南安阳二模·24)西周宗法制规定了分封制的一些继承和传承方式,在所有的等级之中宗法制以嫡长子的利益为主要利益。

据此可知,在宗法分封制下()A.诸子权争祸乱四起 B.君主权能相脱节C.礼乐征伐自长子出 D.立子以长不以贵25.(2018·安徽宣城二模·26)宋朝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言及廊庙,则宰相待罪”。

苏轼感叹说:“历观秦汉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

材料体现了北宋()A.谏诤官与君主矛盾尖锐 B.统治者有更多自律反省意识C.理学主张影响施政观念 D.台谏制度充分发挥监察效能26.(2018·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27)表2是1576—1602年由菲律宾运到中国某物品的估值统计表,该物品量可能是()(注:比索是一种主要在西班牙殖民地国家所使用的货币单位)A.玉米 B.茶叶 C.鸦片 D.白银27.(2018·新疆乌鲁木齐三模·27)经链,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它在宋代正式制度化,为元、明清历代所沿袭。

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讲经论史旨在() A.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 B.维护儒学正统地位C.提高统治者文化素养 D.复兴汉唐政治制度28.(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29)清末新政期间作为振兴商务重要内容的“自开商埠”得到推广,仅“关内”就有济南、武昌、昆明等省会城市开放。

另外,一些市镇如山东潍县、江苏海州、福建鼓浪屿、湖南常德等,也纷纷开辟商埠,招徕中外客商,从事经营贸易。

这一做法() A.抵制了日趋高涨的革命运动 B.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C.促使中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 D.旨在推动内地经济发展29.(2018·广东省一模·28)1897年,晚清士人顾肇新称:“强敌环伺,各思乘机而起,为今之计,惟有汰除一切冗官浮费,腾出的饷,聘请西国名将,迅练劲旅,或犹可以立国,若犹是因循迁就,恐四分五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错题重练
16、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B)
A、张某在阅读《申报》是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18、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B)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19、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这句话的人的主要成就是(D)
A、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B、提出地质办学的理论和方法
C、建成了钱塘江大桥
D、修建了京张铁路
20、文艺能反映时代的特征。

下列文艺作品属于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有(A)①《屈原》②《狂人日记》③《小二黑结婚》④《黄河大合唱》⑤《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②③
21、阅读下列材料:
在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东征陈炯明的战斗中,共产党员陈赓救过蒋介石的命。

后来,有人指责陈赓说:“当年如果你不救蒋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年仗了吗?”
(1)当时陈赓为什么要救蒋介石?(2分)
蒋介石是国民革命的领导人。

(2)此人对陈赓的“指责”为什么不正确?
国共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个人不能决定历史,即使没有蒋介石,国共双方之间的斗争也不可避免。

22、图一: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从图一到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斗争的原因?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支援;党的正确决策和领导。

2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争与探索。

请写出其中四次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及其相对应的一位代表人物抗争与探索中得到的启示?(2分)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24、200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1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点?(4分)
国共合作领导的全民族抗战。

25、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今年是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七十周年,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工农红军长征展开“主题学习活动”。

(1)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4分)
军事: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

自然:恶劣的自然环境。

(2)红军长征途经的许多地点,也是今天西部大开发的省份。

你能说出这些省份吗?(3分)
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

(3)今天这场西部大开发,为什么需要发扬当年在这片土地上流血牺牲的红军战士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3分)
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因此,开发西部还需要发扬当年红军战士们那种充满理想信念,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战斗,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善于团结长征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