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单元综合测试题-精编试题
2019年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有答案)【精品】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算一算。
二、小猫的美餐在哪里?连一连。
.
三、你知道小鱼的后面藏的是几吗?
6+=9 10-=4 +4=9 -8=2
10=8+7-=1 -4=5 7-=2 四、比一比。
4+27 3+710 9-6 4
6+14+4 7-00+7 7-58-6
4+310-2 10-3 3 2+7 5
五、照样子,看得数写算式。
六、看图列式计算。
1. 2.
==
3. 4.
==
5.
==
==
七、数学与生活。
1. 草地上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球,一共有多少只熊猫?
=
2. 贝贝练习射击,有5个气球,他射破了1个,还剩几个气球? b1 .C om
=
3. 小华家有10只小羊,从羊圈里跑出了3只,羊圈里还剩几只小羊?
4. 小红的右边有3人,左边有4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第五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 2 9 7 7 9 0 4 10 4 8 106 4 3 4
二、算式的得数分别是8、5、4、10、2。
三、3 6 5 10 2 6 9 5
四、< = < < = = < > >
五、(答案不唯一)4+4 9-1 2+6 4+3 2+59-2 8-1 6+1 5+1 2+4 3+3 9-38-2
六、1. 3+4=7 2. 9-3=6 3. 4+5=9
4. 8-3=5
5. 6+2=8 2+6=8 8-2=6 8-6=2
七、1. 3+2=5 2. 5-1=4 3. 10-3=7 4. 3+4=7 7+1=8。
2019年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有答案)【精品】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算一算。
二、小猫的美餐在哪里?连一连。
.
三、你知道小鱼的后面藏的是几吗?
6+=9 10-=4 +4=9 -8=2
10=8+7-=1 -4=5 7-=2 四、比一比。
4+27 3+710 9-6 4
6+14+4 7-00+7 7-58-6
4+310-2 10-3 3 2+7 5
五、照样子,看得数写算式。
六、看图列式计算。
1. 2.
==
3. 4.
==
5.
==
==
七、数学与生活。
1. 草地上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球,一共有多少只熊猫?
=
2. 贝贝练习射击,有5个气球,他射破了1个,还剩几个气球? b1 .C om
=
3. 小华家有10只小羊,从羊圈里跑出了3只,羊圈里还剩几只小羊?
4. 小红的右边有3人,左边有4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第五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 2 9 7 7 9 0 4 10 4 8 106 4 3 4
二、算式的得数分别是8、5、4、10、2。
三、3 6 5 10 2 6 9 5
四、< = < < = = < > >
五、(答案不唯一)4+4 9-1 2+6 4+3 2+59-2 8-1 6+1 5+1 2+4 3+3 9-38-2
六、1. 3+4=7 2. 9-3=6 3. 4+5=9
4. 8-3=5
5. 6+2=8 2+6=8 8-2=6 8-6=2
七、1. 3+2=5 2. 5-1=4 3. 10-3=7 4. 3+4=7 7+1=8。
新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测试卷全套含答案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达标测试卷(含各单元试卷、试卷答案及期中期末测试卷)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比一比。
(每题6分,共24分)1.长的画√,短的画△。
2.高的画√,矮的画○。
3.大的画“☆”,小的画“○”。
4.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二、涂一涂。
(每题6分,共12分)1.把最高的花涂上红色,最矮的花涂上黄色。
2.把最长的涂上红色,最短的涂上绿色。
三、排一排。
(从长到短依次排起来)(10分)号―→号―→号―→号―→号四、我会比较。
(1题4分,2题6分,共10分)1.个子高的画√,矮的画○。
2.哪根绳子最长?最长的画“√”。
五、在身高最高的小动物下面画“√”,在身高最矮的小动物下面画“○”。
(12分)六、动脑筋,想一想。
(1题7分,2题9分,其余每题8分,共32分)1.(变式题)小熊去上学,走哪条路最近?在里画“√”。
2.(变式题)帮小动物们找家。
(连一连)3. 下面是小峰和小亮的衣服,他们穿着都正好。
请你猜一猜,小峰的个子高,还是小亮的个子高?在高的下面画“○”。
4.(变式题)有两根同样长的木头,做家具剩余的如下图,哪根用得多,在里画“√”。
答案一、1.√√△△2.√○○√3.○☆☆○4.√○二、1.第3朵花涂红色,第2朵花涂黄色。
2.第2根绳子涂红色,第3根绳子涂绿色。
三、5号→4号→2号→3号→1号四、1.√○[点拨])坐轮椅的小朋友实际身高要高。
2. √五、√○六、1.2.3.小峰○4.√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填一填,圈一圈。
(2题6分,4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1.看图写数。
2.数一数,把对应的数圈起来。
3.4.把小鸟上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一共有( )种蔬菜。
(2)从左往右数,是第( )个,第( )个是。
的左边有( )种蔬菜,的右边有( )种蔬菜。
(通用)【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一二三四五单元)(共5套)附试卷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画一画。
1.长的画“”,短的画“○”。
2.高的画“”,矮的画“○”。
3.重的画“”,轻的画“○”。
二、比一比。
1.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2.最厚的画“△”,最薄的画“○”。
三、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1. 2.四、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1.2.五、水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六、把下面的树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
七、在最高的蜡烛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
八、解决问题。
1.哪条路近?在近路旁画“”。
2.谁高一些?在高的小动物下面画“”。
3.下面两块石头,哪一块放入杯子里,水面上升得高一些?画“”。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1. (○)() (○)() 2. (○)() ()(○) (○)() 3. ()(○) (○)()二、1. △ 2. ○△三、1. △ 2. △四、1. △ 2. △五、△六、④①③②七、( )( )( )( )()(△✕)八、1. 提示:上面的路近。
2.3.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看图写数。
二、填一填。
1.7和9中间的数是( ),比1还小的数是( )。
2.3.分类,填数。
1 4 9 5 0 7 6 8 10比5小的数有( )个,比5大的数有( )个。
从左数,第四个数是( ),0排第( )。
三、数一数,圈一圈,比一比。
( )最多,( )最少。
比(多,少) 4 5比(多,少) 6 3四、在里填上“>”“<”或“=”。
7 5 48 3 3 107 3 4109 4 4 8 3 110 09五、里可以填几?=6 >6 7<5<4>六、画一画。
1.看数继续画。
2. 按要求画一画。
(1)画,比少。
(2)画,比多。
(3)画,与同样多。
七、看图填一填。
1.(1)一共有( )个水果,其中有( )个,有( )个。
(2)从左数第( )个、第( )个、第( )个是。
(3)从左数,第4个水果是( );从右数,第5个水果是( )。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试卷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过关检测卷(含各单元试卷、试卷答案及期中期末测试卷)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一、画一画。
(每题10分,共40分)1.长的后面画“√”,短的后面画“⊙”。
(1)(2)2.高的画“√”,矮的画“⊙”。
(1)(2)3.轻的画“○”,重的画“△”。
(1)(2)4.影子长的画“○”,影子短的画“△”。
(1)(2)二、涂一涂。
(每题6分,共18分) (每题2分,共12分) 1.把最重的动物下面的涂成红色。
2.把最高的树下面的涂成红色。
3.把最长的绳子下面的涂成红色。
三、比一比。
(5题10分,其余每题8分,共42分) 1.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2.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3.水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4.最大的画“√”,最小的画“△”。
5.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答案一、1.(1)(2)2.(1)(2)3.(1)(2)4.(1)(2)二、1.第1个○涂红色。
2.第2个○涂红色。
3.第3个○涂红色。
三、1. 2. 3.4. 5.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一、照样子,划一划。
(6分)6 9 10 8二、细心填一填。
(每空2分,共30分)1.看图填数。
2.7和9中间的数是( ),比1还小的数是( )。
3.4.(1)比5小的数有( )个。
(2)比6大的数有( )个。
(3)从左数,第5个数是( ),8排第( )。
(4)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
三、选一选。
(把正确的涂上颜色)(每题2分,共10分) 1.直尺上的0表示( )。
没有起点0长度2.7和10之间一共有( )个数。
2 3 43.从6数到10,一共数了( )个数。
3 4 54.小于6的数一共有( )个。
4 5 65.篮球赛场中,记分牌上的0表示( )。
0长度起点没有进球四、画一画。
(每题6分,共12分)1.看数继续画。
2.按要求画一画。
(1) 画○,比◇少。
◇◇◇◇◇◇(2) 画●,比★多。
2019年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9年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画一画。
1.长的画“ ”,短的画“○”。
2.高的画“ ”,矮的画“○”。
3.重的画“ ”,轻的画“○”。
二、比一比。
1.最高的画“ ”,最矮的画“△”。
2.最厚的画“△”,最薄的画“○”。
三、最长的画“ ”,最短的画“△”。
1. 2.
四、最重的画“ ”,最轻的画“△”。
1.
2.
五、水最多的画“ ”,最少的画“△”。
六、把下面的树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
七、在最高的蜡烛下面画“ ”,最矮的下面画“△✕”。
八、解决问题。
1.哪条路近?在近路旁画“ ”。
2.谁高一些?在高的小动物下面画“ ”。
3.下面两块石头,哪一块放入杯子里,水面上升得高一些?画“ ”。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 (○)( ) (○)( ) 2. (○)( ) ( )(○) (○)( ) 3. ( )(○) (○)( )
二、1. △ 2. ○△
三、1. △ 2. △
四、1. △ 2. △
五、 △
六、④①③②
七、( )( )( )( )( )(△✕)
八、1. 提示:上面的路近。
2.
3.。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算一算。
二、小猫的美餐在哪里?连一连。
三、你知道小鱼的后面藏的是几吗?
6+=9 10-=4 +4=9 -8=2
10=8+7-=1 -4=5 7-=2 四、比一比。
4+27 3+710 9-6 4
6+14+4 7-00+7 7-58-6
4+310-2 10-3 3 2+7 5
五、照样子,看得数写算式。
六、看图列式计算。
1. 2.
==
3. 4.
==
5.
==
==
七、数学与生活。
1. 草地上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球,一共有多少只熊猫?
=
2. 贝贝练习射击,有5个气球,他射破了1个,还剩几个气球?
=
3. 小华家有10只小羊,从羊圈里跑出了3只,羊圈里还剩几只小羊?
=
4. 小红的右边有3人,左边有4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第五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 2 9 7 7 9 0 4 10 4 8 106 4 3 4
二、算式的得数分别是8、5、4、10、2。
三、3 6 5 10 2 6 9 5
四、< = < < = = < > >
五、(答案不唯一)4+4 9-1 2+6 4+3 2+59-2 8-1 6+1 5+1 2+4 3+3 9-38-2
六、1. 3+4=7 2. 9-3=6 3. 4+5=9
4. 8-3=5
5. 6+2=8 2+6=8 8-2=6 8-6=2
七、1. 3+2=5 2. 5-1=4 3. 10-3=7 4. 3+4=7 7+1=8。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五单元教材过关卷_冀教版(2018秋)(含答案)-最新教育文档

3.在 里填上“+”或“-”。
3 4=710=4 68 4=4
5 2=3 2 7=9 6=8 2
4.请用3、8、5这三个数写两道加法、两道减法算式。
二、我会算。(1题9分,2题12分,共21分)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10()+8=85+()=7
()-1=9 3+()=9 2+()=6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先画△,再填数。
8-()=010-()=7 ()-4=5
24分)
1.
2.
3.
4.
四、我会解决问题。(9分)
一共有几人?
车上有7人。
五、把1、2、3、4、6、9这六个数分别填到 里,使等式成立。(18分)
答案
一、1.4加2等于6
7减3等于4
2.△△△△△2+5=7
△△△△△△3+6=9
教材过关卷(5)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一、我会填,我会画。(2题8分,4题1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