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介绍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介绍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工商管理领域系统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目标是使学生成为能在各个行业尤其是信息通信业的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从事工商管理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产业发展和企业运营的基本规律,得到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类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营销管理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各个领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熟悉我国工商企业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经营管理的规则;熟悉信息通信产业发展和企业的运营实践;具备良好的全局意识、前瞻意识和系统思考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专业特色:本专业强调对学生进行工商管理理论知识与能力的系统性、全面性培养,注重全局意识和系统思维的训练,强调传统管理理论和手段在新兴IT、互联网行业企业的创新;面向信息通信培养具备系统性研究分析能力和全面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依托学科:工商管理核心课程:管理学概论、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公司治理。
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管理学学士学位毕业要求:最低完成17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40学分,实践教学31学分,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4学分。
北邮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方向与导师情况

003经济管理学院087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13管理基础01电子商务与服务工程、网络产业与信息经济吕廷杰:吕廷杰教授,1955年8月出生于北京市,汉族,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
曾于1989-1991,1996-1997年两次留学日本京都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年在美国AT&T工商管理学校和贝尔实验室学习进修。
并曾借调到信息产业部担任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主席助理。
主要从事通信管理工程与网络经济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目前是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中国运筹学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院院士;信息产业部科技委委员、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吕廷杰博士先后出版了《全球电子商务》、《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和《客户关系管理与主题分析》等专著,翻译出版了《通信流量理论与多媒体通信网》和《移动电子商务》等译著。
先后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杂志上发表了上百篇学术论文,并参加或主持了十几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发展我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对策研究”和国家863“ATM总体技术的研究”,世界银行“中国电子商务及其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研究”,国务院信息办“我国信息与网络安全战略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一些省部级重点课题。
1995年在日本《电子情报通信学会论文志》连载3期发表了研究成果“中国における情报通信基盘整备の现状と市场经济への影响”(中国通信基础设施的现状及其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并获得1995年日本TELECOM科学奖。
该杂志自1999年10月号-12月号又连载了其新著“21世纪に向けての中国の情报通信网の构筑とその社会的インパクト”(面向21世纪的中国通信网的建设及其社会影响)学术论文。
吕廷杰博士先后应邀参加了国务院信息办、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发改委、国资委、信息产业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有关国民经济信息化、电子商务以及电信产业政策监管与市场研究等方面的咨询工作。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具备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如云计算、物联网等,能在信息通信企业或政府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数量分析方法、管理、经济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系统理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信息化建设方面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了解信息领域的国家政策与法规,以及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
具备基本的管理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的工作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特色:
为工业与信息通信企业信息化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复合人才。
依托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
数据管理与数据库、决策分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IT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与管理、信息管理学、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应用。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管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要求:
最低完成17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40学分;实践教学31学分;创新实践与课
外活动4学分。
北京邮电大学820经济学基础参考书目以及考试大纲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学术型
经济管理学院
初试专业课:820经济学基础
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宏微观)高鸿业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招生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820经济学基础以前指定的参考书目是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2018年只给了考试大纲。
北京邮电大学应用经济学的复试线一般都不高,像是2016年只高出国家线1分,看似很低,那是因为它们学校专业课出题风格独特,又偏又难,所以需要在专业课上投入更多精力。
参考书只看高鸿业的是不行的,还要看一些中级教材和高级教材。
(一)微观经济学考试内容(75分)
1、价格理论
2、消费者行为理论
3、厂商理论
4、成本理论
5、弹性理论
6、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
7、生产要素理论
8、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9、博弈论
10、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11、要求能够使用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现实中的热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
(二)宏观经济学考试内容(75分)
1、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4、宏观经济政策
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6、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7、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8、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9、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
10、能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现实宏观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题目类型:基本涵义题(20分)、填空题(20分)、简答题(40分)、计算题(30分)、论述题(40分)。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百科名片北邮校徽北京邮电大学,“211工程”院校。
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主页:/中文名: 北京邮电大学 外文名: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简称: 北邮 (BUPT) 校训: 厚德 博学 敬业 乐群 创办时间: 1955年10月 类别: 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类型: 工科 主管部门: 教育部 学校属性:211工程 现任校长: 方滨兴 知名校友: 唐骏、吴基传、林金桐等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主要院系: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等 硕士点: 20个 博士点: 11个 院士: 4人 邮政编码: 100876 目录学校概况学校简介院系设置师资力量交流合作历史沿革现任领导知名教授历任校长学术科研2009年2008年杰出校友校园文化奖学金设置就业领域宏福校区校园风光近年北京邮电大学录取分数线学校概况学校简介院系设置师资力量交流合作历史沿革现任领导知名教授历任校长学术科研2009年2008年杰出校友校园文化奖学金设置就业领域宏福校区校园风光近年北京邮电大学录取分数线展开北京邮电大学编辑本段学校概况[1]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国际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体育部等13个教学单位,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并设有研究生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排名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中央财经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 技术经济及管理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 技术经济及管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天津商学院--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天津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天津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专业列表-- 技术经济及管理天津商业大学--专业列表-- 技术经济及管理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经济管理系-- 技术经济及管理河北经贸大学--各专业列表-- 技术经济及管理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大连海事大学--交通工程与物流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辽宁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大庆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上海海事大学--水运经济研究所-- 技术经济及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专业列表-- 技术经济及管理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厦门大学--管理科学系-- 技术经济及管理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广州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深圳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河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专业列表-- 技术经济及管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 技术经济及管理武汉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中南大学--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江西财经大学--旅游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山东经济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中国矿业大学--004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经贸大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天津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学校西安

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学校西安作者:[您的姓名]一、引言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考研来深入学习这门专业知识。
而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不乏着许多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学校。
本文将介绍几所在西安的热门学校,供考生参考。
二、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 学校简介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一所综合性学院,设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并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机会。
2. 考研优势•学院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重视实践教学,开设多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丰富的就业资源和校企合作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职场。
3. 校友赞誉•校友遍布各个行业,就业率高,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院积极组织各类校友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与业界大咖交流的机会。
三、厦门大学经济学院1. 学校简介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是一所具有较高声誉的学院,设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2. 考研优势•学院教学水平高,课程设置全面,注重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的结合。
•学院与许多著名企业和机构有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以及就业保障。
•学院定期举办各类学术研讨和就业招聘活动,为学生打开职业发展的门路。
3. 校友赞誉•学院的毕业生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校友资源丰富,学院为校友搭建了良好的社交平台。
四、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 学校简介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是一所综合性学院,学院设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学院以优良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和学科建设而闻名。
2. 考研优势•学院教授团队实力强大,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学院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就业前景。
•学院注重学生职业经验的积累,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和实习机会。
3. 校友赞誉•学院的校友遍及各行各业,担任着重要的职位,为学院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北京邮电大学苑春荟的产业经济、信息化、电子商务、数据挖掘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北京邮电大学苑春荟的产业经济、信息化、电子商务、数据挖掘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招收博士生31人,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分为30个方向,分别是周宏仁的产业组织与管理创新;吕廷杰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唐守廉的政府规制、服务科学;彭龙的金融创新、管理研究;曾剑秋的竞争力、企业成长、服务质量提高途径;金永生的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朱高峰的产业政策及管理;吴洪的农村信息化、互联网金融;张彬的信息化测评与管理;苑春荟的产业经济、信息化、电子商务、数据挖掘;孙启明的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茶洪旺的产业组织与管理创新;李钢的网络与公共信息管理、虚拟社会管理;赵玲的复杂性科学与管理;陈岩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绩效与创新;艾文宝的最优化及其在信息科学及金融数学中的应用;齐佳音的社交网络与客户关系的管理;王长峰的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大型项目集成与控制;闫强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电信运营管理;宁连举的消费者行为学、网络营销、信息化与创新管理;潘煜的神经管理学;杨天剑的电信供应链管理、电信节能;陈慧的人力资源管理;彭惠的风险管理、区域经济政策;杨学成的社会化营销、社会网络分析;赵秀娟的金融市场分析、风险管理、评价理论与方法;何瑛的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管理会计;谢雪梅的信息技术与服务科学、项目管理理论与务实;张晓航的数据挖掘、商务智能、复杂网络;杨毅刚的企业战略管理。
二、考试的科目院所、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8经济管理学院31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院所、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0产业经济、信息化、电子商务、数据挖掘苑春荟①1101英语②1103日语③2201概率论与随机过程④2207数理统计⑤3305通信网理论基础⑥3315通信经济与管理理论①②选一③④选一⑤⑥选一三、导师介绍苑春荟,女,生于1963年,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介绍
历史沿革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1955年建校时成立的三大系之一——工程经济系,1980年重建为管理工程系,1997年学校院系调整时组建管理与人文学院,2000年5月重组成立经济管理学院。
现任领导班子:院长周宏仁,执行院长吕廷杰,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罗红,正处级组织员唐守廉,党委副书记许林杰,副院长宁连举,副院长潘煜。
建院50多年来,学院始终以振兴国家信息通信事业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成为新中国培养邮电通信人才的摇篮,迄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国内许多重要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上肩负重任,为国家信息通信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高度赞誉,被誉为“新一代IT精英的摇篮”。
办学规模
学院现设有经济教研中心、管理教研中心、系统教研中心、财会教研中心、市场营销教研中心、电子商务教研中心、国际经济与贸易等7个教研中心。
有4个教学实验室,其中包括1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本科专业实验室。
建有5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实习场所、1个企业经营模拟与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2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
专任教师中,教授25人,副教授51人,讲师22人。
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队伍的92%,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队伍的80%以上。
学院由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如吕廷杰、梁雄健、舒华英、唐守廉、阚凯力、忻展红、曾剑秋、金永生、茶洪旺等,其中吕廷杰教授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忻展红、唐守廉、金永生、胡春被评为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名师。
学院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还从国内外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国际电联副秘书长赵厚麟、日本京都大学长谷川利治、丹麦理工大学V.B.伊沃森、国际电联电信发展咨询集团主席戴维·米勒等60多人担任客座教授。
近年来,学院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40多人、硕士研究生200多人、MBA 180人、EMBA100人,在职MBA 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研究生200多人、本科生330多人。
自2003年起,我院研究生招生规模开始超过本科生,已经向研究型学院转型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学科专业
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的教育已经形成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经济管理学院是当时国内最早建立管理工程专业的30多个大学院系之一,管理学科已形成自己鲜明的学术优势和特色。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02年就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通信领域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特别是在网络经济与信息经济学、通信管理理论、通信工程管理、通信网规划、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应用、信息化与政策法规等方面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得到学术界同仁的广泛认同。
目前,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科领域横跨管理学、经济学2个学科门类,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博士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11个硕士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国际贸易学、政治经济学、行政管理),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MBA、EMBA、项目管理工程、工程管理、MPA),9个本科专业(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
事业管理)。
我院是全国首批试办电子商务专业的13所高校之一,电子商务专业2007年获得北京市特色专业称号。
以吕廷杰教授带头的“电子商务教研中心教学团队”被评为2008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目前有《电子商务概论》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子商务概论》、《通信经济学》、《市场营销》3门北京市精品课程,《通信经济学》、《邮政概论》、《电信组织管理》、《电信营销》、《通信网规划理论与实务》5门北京市精品教材。
科学研究
学院现有信息管理与经济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信息管理与GIS研究中心、信息资源与系统研究中心、竞争与规制研究中心、大系统仿真研究中心产业、产业组织与营销研究中心、通信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邮政发展研究中心、网络产业研究中心、电信增值业务研究中心、网络经济与商务智能研究中心等12个学术研究机构。
在通信管理理论与实践、网络经济与信息经济学、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应用、信息化与政策法规等多个学科、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人均科研经费、高水平检索论文、著作等方面名列前茅。
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院一贯重视加强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国际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等广泛的合作关系,双边互派和接受对方教师作访问学者、客座教授,在国家高水平留学生项目中,定期派出留学生5名左右到国外从事半年至一年的联合培养等,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务实。
目前我院正在实施的国际合作项目有与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合作的DBA(工商管理博士)教育项目、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和法国电信工程学院的研究生交流项目、与法国里昂商学院的EMBA合作项目。
这些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开拓学生视野,让更多学生更早近距离接触到世界上最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创设了深造环境,国际合作的氛围对有效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产生了深远影响。
使命与愿景
面对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和国家“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把信息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的喜人形势,学院的使命与愿景是:
到2015年,建院60周年时,
跻身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经管学院之列,
造就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的管理精英,
贡献学术成果以推动通信产业和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到2055年,建院100周年时,
自立于世界一流工商管理学院之林,
造就未来中国乃至世界信息通信产业领域的商业领袖,
贡献学术新知以促进世界信息经济的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