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合集下载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7页)一、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憎恶(zâng)咀嚼(juã)丧(sàng)气莘莘学子(shēn)B、斟酌(zhuó)鸟瞰(kàn)拈花惹草(zhān)失之东隅(ǒu)C、赍发(zī)看护(kàn)尺牍(dú)数见不鲜(shuò)D、窸窣(xīsū)蕴藉(jiâ)得鱼忘筌(quán)矫枉过正(jiǎo)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城关中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山区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局限。

B、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C、粮食不同于其他产品,其生产环节明显的季节性决定了它不能像工业产品流通一样可以零库存周转,因而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十分重要。

D、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在屋檐外没有高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C.在丛飞病重期间,受过他资助的人没有一个来探望他,但他虚怀若谷,毫不介意,还劝大家不要责怪这些人,这种胸怀令人钦佩。

D.专家指出,只要采取“绿色生活方式”,使家里的每件物品都物尽其用,就可将家庭产生的垃圾量降低25%,化学洗涤用品的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二。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汤之问棘也是已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四美具,二难并5、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没有错的一项( )A.帝乡不可期帝乡:皇帝的居所,这里指仕途B.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C.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薄弱D.彼且恶乎待哉恶:厌恶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在活用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后乃今将图南A.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B.策扶老以流憩C.飞阁流丹,下临无地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7、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B.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C.既窈窕以寻壑D.虽然,犹有未树也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置杯焉则胶B. 寻蒙国恩未知生,焉知死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C.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D.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谨拜表以闻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现代文阅读(9-11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小题。

洛阳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洛阳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洛阳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北仑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新近出版的随笔集《燕园困学记》中,温儒敏作为一位“老北大人”的深情与热肠跃然纸上。

《燕园困学记》中有逸闻,有趣事,但也更有对燕园甚至中国学界近四十年历史的写照。

《燕园困学记》辑三“聊书”,收录的大部分是温儒敏写作于燕园的学术随笔,与他的学术著作相映成趣。

(甲)他写此类文章的开笔之作是评论萧乾《搬家史》的《可作野史读的‘搬家史’》一文。

(乙)在他看来,萧乾此书“牵连着三十多年来的社会变迁,从中可以看到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史”。

无独有偶的是,辑一中的《书香五院与》与《北大“三窟”》也写到了北大中文系与温儒敏自己的“搬家史”。

(丙)而从这两篇文章以及《燕园困学记》中其他带有“写史”意味的文字中,何尝不“可以看到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史”?(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跃然纸上B . 甚至C . 无独有偶D . 何尝(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2. (6分) (2019高二上·昌平期末) 论述类文本阅读灶神,也被称为灶君、灶王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专门司管民间饮食的神。

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如果赶上灾年,那么饥饿的阴影就会浮在绝大多数靠劳动力生活的平民百姓头上,因此最初人们供奉灶王爷,就是祈求能够获得丰足、可口的食物。

由于灶王爷关系的是平民百姓平常生活最需要的,所以也成了最接近百姓的神。

在《庄子》中记载:“灶上有鬓。

”“鬓”在古代是女性的代称,由此可以知道最初的人们已经将灶神定性为女性,这也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一定关系,钻木取火成灶,是要最强壮的男性钻木,但是掌握火的大多是女性,而灶最离不开火。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A.星宿.(xiù)谂.知(shěn)疾风劲.草(jìng)渗漉.(lù)B.城垣.(huán)旧醅.(pēi)酩.酊大醉(mǐng)乳媪.(ǎo)C.缧绁.(xiâ)蓬蒿.(gāo)长歌当.哭(dàng)不惮.(dàn)D.栏楯.(shǔn)祚.薄(zuò)呱.呱而泣(guā)殒.身(yǔn)答案:A(B城垣yuán,C 蓬蒿hāo,D呱呱而泣gū)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睐聚敛财富文身蜗角虚名B.辐员悄无声息磨砺门衰祚薄C.鹰隼声名狼藉偏袒扃牖而居D.渣滓举案齐眉警诫不矜名节答案:A(B. 幅员C. 声名狼藉 D. 警戒)3. 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萌蘖..(辛酸苦楚)东犬西吠.(狗叫)..(植物长出新芽)臣之辛苦B.醴酪..(甜酒和奶酪)听.臣微志(听到,知晓)日薄.西山(迫近)C.谂知..(指女子出嫁)..(熟知,深知)宿婴.疾病(缠绕)吾妻归宁D.揾泪..(呈现出许多裂纹)..(流泪)形影相吊.(慰问)龟裂答案:A(B.听:听任,允许,C.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D. 揾泪:揩拭眼泪)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物种起源>绪论》的作者是达尔文,《物种起源》是生物进化论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本。

B.《陈情表》中作者抓住晋武帝的心理,着力描画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苦情、被征召后的左右为难、忠孝难以兼顾的两难,打消对方猜疑心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其中情感表达的层次性、曲折性以及分寸感的把握、火候的拿捏,十分到位。

C.在《项脊轩志》这篇抒情散文中,归有光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大母和妻子的深情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身世之感。

洛阳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洛阳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禅与儒家的同异似乎比较清楚。

儒强调人际关系,重视静中之动,强调动。

如《周易》的“生生不息”、“天行健”等。

从而,儒家以雄强刚健为美,以气胜。

无论是孟子、韩愈,不仅在文艺理论上,而且在艺术风格上都充分体现这一点。

即使是杜甫,沉郁雄浑中的气势凛然,也仍然是其风格特色。

像那著名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虽也涉及宇宙、历史、人生和存在意义,但它仍然是儒家的襟怀和感伤,而不是禅或道。

禅与道(庄)的同异比较难做清晰区分。

特别是艺术领域中,庄、禅更常常浑然一体难以区分,但二者仍有差别。

庄子实质上仍执着于生死,禅则以参透生死观自许。

所以前者(庄)重生,也不认世界为虚幻,只认为不要为种种有限的具体现实事物所束缚,必须超越它们;后者(禅)视世界、物我均虚幻,真实的存在只在于心灵的顿悟觉感中。

它不重生,亦不轻生。

世界的任何事物对它既有意义,也无意义,都可以无所谓,所以根本不必去强求什么超越,因为所谓超越本身也是荒谬无意义的。

从而,它追求的便不是什么理想人格,而只是某种彻悟心境。

所以,“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于四海之外”(《庄子·齐物论》)便是道,而非禅。

“空山无人,花开水流”(苏轼)便是禅,而非道。

因为后者尽管描写的是色(自然),指向的却是空(那虚无的本体);前者即使描写的是空,指向的仍是实(人格的本体)。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是禅而非道;尽管它似乎很接近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却是道而非禅,尽管似乎也有禅意。

但如仔细品味分辨,则陶诗虽平淡却阔大的人格气韵与王、苏的精巧聪明的心灵妙境仍有所不同。

这也正是道与禅的相似和相关处。

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答案

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答案

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B(B项呈现的是“无我之境”,其他三项都是“有我之境”)2.A(应是“‘无我之境’是指‘以物观物’”)3.D(在“触景生情”方面认识一致,在“情”是外生的还是本身就有的认识上有不同)4.B5.D(“致仕”大致今天“退休”)6.C(推荐王守仁做官不在人们称赞的事情中)7.(1)桂萼当初锐意功名,敢于办事,不顾忌人们的非议,现在突然间受到打击以后,因此变得胆怯,不敢再放纵任性(或“放肆”)了。

(“任事”“物议”“摧抑”各1分,译句通顺2分)(2)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之中的人,那他还依赖什么呢?(“若夫”“辩”“恶乎待”各1分,通顺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相同:都运用了借典故议论抒情的方法。

辛词连用了五个典故,本词也用了韩愈和陈汤两个典故抒发情感。

(2分)不同:本词还运用了以下几种艺术手法。

①比喻手法。

用“流水”(“河水”)喻“汉使”(即宋使),用“赫日”喻南宋王朝。

②排比。

如“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等。

③反问修辞。

如“自笑……?”“于中……!”“千古……?”(3分,答对两种修辞即得3分)9.①不甘屈辱,壮怀激烈,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谩说”、“毕竟还我万夫雄”等正告金人,南宋依然人材济济,显示出大无畏的气概。

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誓雪国耻的豪情。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表现对大宋江山的自豪,“藁街”典故寄予了誓雪国耻的豪情。

③抗金必胜的坚定信念和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表达出大宋必胜的坚定信念。

(6分,每点2分)10.(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5)洞庭波兮木叶下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11.(1)AC(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全对5分,多答不得分。

洛阳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洛阳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洛阳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牢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即使目睹朋友有难,也是,唯恐危及自身。

②通信诈骗日渐增多,通信运营商切不可,更不应在看热闹的同时还坐收渔利,虽然一时得了蝇头小利,但有损企业名声,得不偿失。

③“漫游费”零成本内幕的披露,表明政府部门的反应落后于媒体,面对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的取缔“漫游费”的诉求,政府监管者岂能再度,失信于民?A . 隔岸观火作壁上观袖手旁观B . 袖手旁观隔岸观火作壁上观C . 作壁上观袖手旁观隔岸观火D . 袖手旁观作壁上观隔岸观火2. (2分) (2018高三下·江门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朗读者》采用“明星结合素人”的嘉宾阵容,知名人士或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与文学佳作结合,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

B . 任务驱动式阅读是一种集合了阅读、思考、收集、分类、归纳等综合学习能力,并从中诞生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值得向广大师生推荐。

C . 2016年8月21日,第74届雨果奖授予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中国作家郝景芳,但是郝景芳以及她的小说《北京折叠》对我们是非常陌生的。

D . 古代典籍《尚书·洪范》认为,幸福就是享有“五福”,包括长寿、健康安宁、敬德修行、老而善终等方面,这把幸福指向了各方面都好的生活。

3. (2分) (2020高一上·珠海期末) 下列填入横线的语句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

______,知识是死的,______。

它应当在青年人中发展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消灭个性,使个人变成仅仅是社会的工具,______。

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A)第I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de)文字,完成1—3题.漫谈“知其不可而为之”(de)精神品格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de)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de)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 甚至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de)感慨.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de)评价: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这个晨门与论语中其他(de)隐士都是勇于避世、果于忘世(de)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对孔子(de)评价虽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一些讥诮(de)意味,是对孔子(de)否定,但对孔子(de)认识却十分深刻,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de)主流精神,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de)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又具有悲剧美(de)意蕴.孔子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为(de)是实现他(de)政治理想.而在礼乐崩坏(de)春秋时代,他(de)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因此这只能是一件无法完成(de)伟业.但孔子并没有放弃,靠(de)就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de)精神. 孔子在中国(de)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de)影响,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de)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de)文化品格.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de)原始先民时期,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de)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神话(de)一些着名篇章如山海经中(de)“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千戚”等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品格(de)最早源头.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反映(de)却是中国原始先民(de)意志品质,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文化品格(de)先声.然而,这种文化品格(de)确立是由孔子完成(de),是他为之注入更为深厚和丰富(de)内涵, 并通过具体(de)行动对后世产生深远(de)影响.“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强烈(de)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孔子为匡人所囷,他说,文王去世后,周代(de)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后来(de)人就不可能掌这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可见,孔子是以文王、周公(de)继任者自居(de),这既为他提供了自信(de)力量,也使他(de)内心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孔子而言,他(de)一切行动不是建立在预判了结果(de)基础之上(de),而是从他所信奉(de)道德标准出发,去做他该做(de)事.当然在做之前,他可能已经预见了事情(de)结果,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应有(de)行动.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鲁哀公而请讨之. 哀公命其告夫季孙、孟孙、仲孙三子.孔子又告夫三子,不可.两次“告”(de)结果,孔子是早就知道(de),但“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子路也曾经说过,君子出仕,要尽其应尽之职责,而其政治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这种对于形势(de)认识,应来自孔子.为与不为,都是一种人生选择,但孔子所确立(de)“知其不可而为之”(de)文化品格是一种更高(de)精神境界.朱熹论语精义曰:“. …夫可不可在天,而为不为在己.圣人长天命, 故修其在己者,以听之天,未尝遗天下.圣亦不敢忘天下.虽知其不可,得不为哉”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七亦云:“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之所以贤;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者,夫子之所以圣.晨门但知晨门,而不知夫子之为夫子者也.”他们都看到了这种文化品格(de)可责之处与重大意义.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de)文化品格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de)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众多优秀(de)代表人物身上集中体现出来.屈原和文天祥便是其中尤为特出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句是他们高洁品格、高尚人格(de)光辉写照.他们(de)言行是“知其不寸而为之”文化品格(de)突出表现,尤其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de)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de)精神支撑作用,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de)勇气,影响深远.今天,“知其不可而为之”(de)文化品格仍是我们宝责(de)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1.下列对“知其不可而为之”(de)精神(de)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de)一项是A.“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一生(de)主流精神,他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在中国(de)历史与文化中产生重大(de)影响,完全靠(de)就是这种精神.B.“知其不可而为之”(de)文化品格起源于上古时代,中国古代神话中(de)“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正是这种文化品格(de)前奏.C.孔子最终确立了“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de)内涵,在孔子身上,这种品格体现为一种强烈(de)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de)自信.D.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de)精神被众多优秀(de)代表人物继承,特别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de)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de)精神支撑作用.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de)一项是A.晨门讥诮孔子,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孔子;但他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也肯定了孔子坚韧不拔、锲而不舍(de)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B.“知其不可而为之”(de)精神反陕了上古时期原始先民(de)意志品质,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de)继承和发展,是一祌十分可贵(de)文化品格.C.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告”鲁哀公,要求出兵讨伐,哀公不同意出兵,让他“告” 季孙、孟孙、仲孙三子,结果不被三子许可.D.宋代钱时认为晨门“贤”在“知其不可而不为”,但晨门不了解也不可能像孔子那样“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因而晨门成不了“圣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de)一项是.A.孔子在其所生活(de)时代处处碰壁,主要原因是他以文王、周公(de)继任者自居,其政治主张与礼崩乐坏(de)时代格格不人,不被各国当政者采纳.B.孔子(de)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只要符合他所信奉(de)道德标准,即使在做之前明知会失败,他仍会毫不动摇,这也正是其人生悲剧所在.C.对于“为”与“不为”,孔子不是站在个人得失上所作出(de)功利性选择,而是“听命于天,”“不敢忘天下”,因而具有更髙(de)精神境界.D.孔子等中华优秀人物身上体现(de)“知其不可而为之”,(de)文化品格,培养了中国士人历史担当勇气,直到今天,仍是我们宝贵(de)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de)文言文,完成4一7题.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寞诸畚,使妇人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姐麂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踩.麂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身,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奘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 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俄,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方之,舍其平.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栽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俄人也.”问其名居,不告两退.遂自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皮不讨贼,非子而谁” 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 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4.对下列句子中加(de)点词(de)解释,不正确(de)一项是(3分)A.宣子骤.谏骤:多次.B. 使姐麂贼.之贼:偷窃.C.食.之,舍其半食:给吃东西.D.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逆:迎接.5.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de)断句,正解(de)一项是(3分)A.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B.将谏士季/曰谏而木人/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C.将谏士季/曰谏而不人/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D.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de)概括和分析,不正确(de)一项是(3分)A.本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为全文定下了贬斥晋灵公(de)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B.组鹿、提弥明、灵辄,三位勇士,或感动于赵盾(de)恭敬忠君,或忠勇尽责,或报答救助之恩,都因为赵盾而慷慨赴死.C.赵盾是一个按照儒家“臣”道而行(de)一个良臣,对待自己(de)职责不忘恭敬,看到晋灵公随意杀人,非常忧心.D.董狐认为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de)死承担责任,所以记作“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de).7.把文中画横线(de)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2)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一9题.送杨子李白斗酒渭城边,垆头①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添壶醑②,临岐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注①垆头:酒坊,酒家.②醑(xǔ):美酒.8.这首诗表达了怎样(de)思想情感请结合后两联简要分析.(5分)9.从表达技巧上简要赏析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de)空缺部分.(6分)(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2)故有无相生 , ,长短相形,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 .(中庸)(4)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2分}阅读下面(de)文字,完成(1)一(4)题.(22分)王国维道器合(de)文史治学周传家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发生了翻天覆地(de)变革.早在1902年,梁启超就发表文幸批评旧史学(de)养端,大声疾呼号召“创新史学”.1919年,毛子水发表81故与科学精神,批评“国故”和旧史学,引起张煊(de)反驳,新旧两派展开激烈交锋.1923年,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室言”中指出:“国故”即“国学”,涵盖“一切过去(de) 文化历史”.他主张“打破一切(de)门户成见,拿历史(de)眼光来整统一切”,提出“研究问赵, 输入学理,整理故,再造文明”(de)口号.王国维深受梁启超新史学观点及胡适“整理国故”口号(de)影响,坚持从历史着眼,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他以专门史形式呈现出来(de)宋元戏曲史,“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拓展了传统历史学(de)广度和深度,不仅成为新史学(de)典范,而且是公认(de)中国戏曲史(de)开山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de)影响.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坚持历史(de)观点,而且走(de)是“即器即道”(de)文化史路数,从严密(de)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绝非虚玄论道,同时也不停留于文化表象就事论事.他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结合——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使戏曲这一中华元素从文化事象娓娓道来(de)展示中得以昭显.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有“史识”——别具只眼,更重要(de)是有“史胆”良知和担当.王国维幼年即喜读汉书,早年(de)唪史诗二十首限于个体(de)人生感慨和悲欢心绪,总视全局,分咏相对完整(de)“中国全史”,“议论新奇而正大”.处在大度将倾、内忧外患(de)历史背景下,面对文物制度(de)崩溃、历史延裂(de)残酷现实,王国维“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里”,怀着对中国文化灭绝(de)深度恐惧感,通过古器物、古文字以及古史研究, 说明中国文物制度(de)其实性,表达中国文化复兴(de)理想.读王氏之咏史诗二十首,不由得使人想起2000多年前屈原(de)天问.屈原有感于楚国(de)危机和忧患,天问地,在对有关天、地、人(de)某些传说质疑(de)过程中,体现出他(de)怀疑精神、思想观念及其为楚国现实政治服务(de)意图;王国维在咏史诗二十首中,面对苍茫历史“呵而问之”,同样是通过卒章显志(de)惯常创作模式,试图从中发现中国文化(de)兴表存亡之道,为风雨飘摇(de)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一个历史根基.这绝非迷古恋古,而是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de)生动体现.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咏史诗二十首就是20世纪(de)天问,王国维就是现代中国(de)“三闾大夫”,连他结束生命(de)方式也酷似屈原怀忠而自沉汨罗.王国维具有扎实深厚(de)国学功底和严谨科学(de)治学态度,他在殷虚书契考释-后序中指出我朝学术所以超绝前代者,小学而已.”他以这种具有科学性质(de)小学工具来衡定历史存在之真伪,重证据,重事实,不肯在没有确黹证据时乱下结论,更不会想当然地凭空捏造,欺世盗名.对于“不通字例、来习旧艺”之“俗儒鄙夫”(de)“肆其私臆,无所忌惮”,他深恶痛绝,讥之为“鬼魅之易画”.但他不是迂腐学者、冬烘先生,他“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藉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从而“移一时之风气,示来者以轨则”.这种采用古今中外结合(de)“古史新证”手段,对于令天(de)“古史研究”也颇有超越之处,因而成为王氏之学所具有(de)重要现代学术特征之一,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吴梅是南派昆曲(de)着名学者,其曲学研究涉及度曲、制曲、曲史等众多领城,在曲学方面,钱基博先生甚至认为,吴梅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de)最高成就.就治学而言, 王国维和吴梅之间有许多共性,也各有其特色.两者走(de)均是“即器即道”、道器兼容(de)路子,窃以为王氏更钟情于“道”,而吴氏则偏重于“器”.(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de)分析和概括,不正确(de)两项是(4分)A. 20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以梁启超为代表(de)老派文人与以张煊为代表(de)新派文人展开激烈交锋.B.王国维治学坚持从历史着眼,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对后世产生了深远(de)影响.C.王国维从严密(de)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追求道器结合,通过古器物、古文字以及古史研究,表达中国文化复兴(de)理想.D.王国维(de)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现代学术特征,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为后代(de)“古史研究”提供了示范和准则,完全超越了今天(de)“古史研究”.E.在治学方面,王国维偏重于“道”,而吴梅偏重于“器”,但在曲学方面,钱博先生认为后者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de)最高成就.(2)王国维取得突出(de)学术成就,源于他(de)哪些治学品质结合文聿简要分析.(4分)(3)你如何理解“从某种意义来说,咏史诗二十首就是20世纪(de)天问,王国维就是现代中国(de)‘三闾大夫’”(6分)(4)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道”、“器”(de)理解,并说说“道”“器”关系对你(de)学习有何启示.(8分)第Ⅱ卷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3分)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de)成语,最恰当(de)一组是(3分)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de)慨叹.不论是“悼亡说”“恋情说”还是其他说法,也不管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de)感受比起来,总是令人有① (de)感觉.由于学生(de)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② (de)情况,所以解答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学会运用一定(de)鉴赏术语.原来一些领导干部喜欢看上级脸色,专拣领导爱听(de)话说,汇报工作时,大话、空话、套话连篇,实情少、水分多;现在这种习气有所收敛了.A.言不尽意辞不达意言不由衷B.言不及义辞不达意言人人殊C.言不及义含糊其辞言木由衷D.言不尽意含糊其辞言人人殊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de)一句是(3分)A.在今年(de)两会现场,安保部门首次使用名为“智能单警”(de)新型瞀用自平衡电动车,以帮助警务人员扩大巡逻范围和巡视效率.B.学生倘若身陷题海无暇读书,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气蓬勃(de)孩子变成刻板僵化(de)应试机器,不但失掉创新(de)能力,更可能拙于理性表达.C.北京申办冬奥会(de)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生动(de)冰雪运动姿态与书法艺术巧妙融合,展现了冬季运动(de)活力和中国文化(de)魅力.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de)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de)基础上,城市封闭住宅小区(de)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14.下列有关文化经典(de)表述,不正确(de)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de)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论语(de)核心思想是“仁”,老子 (de)核心思想是“道”.B.“二十四史”在编写(de)过程中沿用了史记开创(de)纪传体例,由朝廷主持编纂并得到了认可,因而又被视为“正史”.C.“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de)一个传统,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de)春秋,它以合乎礼法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de)—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de)曲笔(de)一面.D.记述唐朝禅宗六祖慧能弘法(de)坛经,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被尊为“经”(de)着作,它记录(de)是慧能得法及传播教化(de)事迹,由其弟子法海集录.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de)语句,衔接最恰当(de)一组是(3分)中国美学讲究深刻地体味事物内在意蕴和作者内心(de)情感,强调“意”, ., . . .论语中孔子几次提到“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其言也切”.这一方面(de)确说明“言意”矛盾(de)事实,承认有些内心体验、奥妙(de)感悟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另一方面也是孔子为避免尴尬而采取(de)一种应对技巧.①说明我们(de)先人已经开始正视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态势(de)矛盾②早在.周易中就已萌芽③中国古典美学(de)这一审美观念④周易系辞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⑤与西方古典美学中(de)模仿说根本不同A.②①④⑤③B.③④①②⑤C.⑤③②④①D.③④⑤②①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de)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读书(de)目(de)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de)内容吗答案是否定(de). 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de)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de)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de)质疑, ③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 (de)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de)时锋更显得难能可责. 17.从下面(de)短语中挑选若干组成一副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内容合理,符合对联(de)特点,不得拆分短语,不得重复使用短语.(5分)乾坤/有声/万壑/处处/数峰/暮云/无语/立斜阳/月徘徊/松风清/含啤籁上联:下联:五、写作(60分)阅读下面(de)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de)文章.(60分)圣人不积,跃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第八十一章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e)中国梦,中国人民正在坚定不移全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脚踏实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岛国人民也在努力振兴民族经济和推进区域合作.双方完全能够将彼此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习近平永远做太平洋岛国民(de)真诚朋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de)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A(原文说孔子不放弃其政治伟业“靠(de)就是这种……精神”;而选项中表述(de)对象是“孔子在中国(de)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de)影响”,“这种精神”则只是原因之一.)2.A(“也肯定了孔子……(de)精神”错)3.B(“孔子(de)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错,孔子行动不预判结果,并非不计后果.)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C (贼:刺杀)5.D(原文: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6.B(灵辄没有回答赵盾就退走了,并未言及“赴死”)7.(1)诗经说:‘没有人是没有开始(de),但很少能坚持到底.’像这样,那么弥补过失(de)人就太少了.(5分,关键词“靡”“克”“鲜”各1分,大意对即可.)(2)赵盾说:“哎诗经中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给自己带来了忧患.’大概说(de)是我吧.”(5分,关键词“诒”“戚”,“其我之谓”句式,各1分,大意对即可.)(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融情于酒,又寄情于景.雪、杨叶、马鞭、壶醑和新月,这些都是送别(de)意象.雪花是寒冷(de),冬天才有;梨花是温暖(de),春天才有.作者用雪来比喻梨花,希望自己(de)浓浓深情能像春天(de)梨花一样.作者对朋友(de)依依不舍惜别之情,体现对友人豪迈豁达(de)祝愿.8.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de)依依不舍(de)惜别之情和豪迈豁达(de)祝愿之情.(2分)颈联写作者喝得酩酊大醉,又“马上赠鞭”以示纪念,表达了豪迈豁达之情怀;尾联写诗人想象着友人(de)路途,等到友人到达目(de)地应该是在月圆之日,从缺到圆(de)明月都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以及美好祝愿(de)感情寄托.(3分)9.运用比喻、乐景衬哀情等手法,(2分)“梨花”似“雪”,“杨叶”似“烟”,运用了比喻;描写了千树梨花竞相开放、柳叶新条迎风摇曳(de)美好(de)春景,以乐景衬托分别时(de)哀情,也是对朋友前路(de)美好祝愿.(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敏于事而慎于言(2)难易相成高下相倾(3)笃行之(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2分)11.(1)A、D(A 新旧文人搞错;D“完全超越”错)(2)①良知担当:他试图发现中国文化(de)兴衰存亡之道,为风雨飘摇(de)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一个历史根基.②质疑探询:王国维在咏史诗二十首中,面对苍茫历史“呵而问之”,试图从中发现中国文化(de)兴衰存亡之道.③科学严谨:他治学从严密(de)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重证据,重事实.④开拓创新:王国维采用古今中外结合(de)“古史新。

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洗马高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模块检测高二语文第Ⅰ卷(共39分)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看.守(kān)倜.傥(tì) 翘.尾巴(qiào) 力能扛.鼎(gāng)B.泥淖.(nào) 木讷.(nè) 反间.计(jiān) 余勇可贾.(gǔ)C.悲怆.(chuàng) 便笺.(jiān) 超负荷.(hè) 疾风劲.草(jìn)D.披靡.(mǐ)屏.息(píng) 冠.名权(guàn)龙盘虎踞.(j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矜夸博弈出洋像作壁上观B.喝彩迄今临界点咎由自取C.蜂涌遐想暴发户破釜沉舟D.麾下泄密风向标出类拔粹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去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发生了拥挤踩踏事件,第二天凌晨,国内各大媒体关于..这起震惊华夏的事件都进行了详细报道。

B.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上,这款自诩..“为自拍而生”的手机,凭着优异的自拍功能,获得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C. 一对豆蔻年华....的姐弟,原本应该正在学校接受教育,却因为从小患上了一种奇怪的“软体病”而与学校无缘。

D.近年来的溢美之词,似乎变本加厉....起来,动辄便称作什么“家”,这还不够,前边或者后边还要加上“学者”“教授”之类的称谓。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翻译的是不需要的垃圾,翻译再多有什么意义?至于‘翻译强国’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定、谁来评?都说不准。

”B.被戏谑为“三无”男人(无美貌、无肌肉、无身高)的黄渤从来不抱怨,他执着前行,练就了一身真本事,网友称黄渤除了不帅,几乎是全能的。

C.最近,一县府大楼照片在网络走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