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渎浦中学2014届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24年秋季九年级(初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亘.古(gèn)倜傥.(tǎng)炽.热(zhì)怏.怏不乐(yàng)B.上溯.(sù)眼眶.(kuàng)缄.默(jiān)慷慨.激昂(kǎi)C.庇.护(bì)较量.(liàng)冠冕.(miǎn)拾.级而上(shí)D.驰骋.(chěng)蓦.然(mù)锃.亮(zèng)坦荡如砥.(dǐ)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仲裁文彩彰显人情世故B.敦实纯粹濒临一代天娇C.星辰贸然旁骛红妆素裹D.考订洋溢熏陶神采奕奕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上海某电梯集团的潘阿锁一头扎进电梯研发之中,对技术精益求精....,终于成长为真正的工匠。
B.任何工作的过程都是充满艰辛的,抵达目的所需要的,除了激情,还有任劳任怨....,默默耕耘。
C.庆祝“五四”的晚会上,两位同学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D.人工智能时代,新职业新岗位将如雨后春笋....,为更多的人搭建更多的人生出彩的舞台。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是我国古代纪传体通史的鸿篇巨制。
B.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布衣”“汗青”“婵娟”,“青鸟”“簪缨”常用来代指平民、历史、月亮、信使、达官显贵。
C.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由三大环节构成:辞别旧年、团年守岁、迎接新年。
D.“加冠”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黄发垂髫”中的“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性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_4.doc

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第1题: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或加点汉字的拼音依次写在文下方框里。
(4分) 当生活的困rǎ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袭来,请你丢下负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仰头遥望那明丽、zh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你的心田。
(---选自《打造一片宁静的心田》) 【答案】:扰 hè 湛 yìng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注意“湛”字书写和“映”的拼音。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
第2题: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来,然后按顺序改正在方格里。
(8分,书写工整、规范、美观可另加1分) 缤纷 揭杆而起 民风淳朴 豁然开朗 贻然自得 仟陌 世外桃园 鸿鹄之志 民不聊生 歃血为盟 错 别 字 改 正 【答案】:竿 怡 阡 源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易错字。
2014年十月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 副本

双语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十月份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0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6分)①,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④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⑤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⑥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⑦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⑧,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默写杜牧《泊秦淮》(4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8分)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ruì()智的老人,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A)。
有一天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要故意为难那位老人。
他捉了一只小鸟,握在手掌中,跑去问:“老爷爷,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不过我却不相信。
如果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
”老人注视着小孩子狡黠.()的眼晴,心中有数,如果他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如果他回答是死的,小孩就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
老人拍了拍小孩的肩膀笑着说:“”一位哲人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B)。
升学也罢,就业也好,创业亦如此。
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就像那只小鸟一样,你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ruì()智狡黠.()(2)为文中A、B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2014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2012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馈赠(guì)狡黠(xiá)打鼾(hān)阴霾(lí)B.押解(jiě)虬须(qiú)涟漪(qī)抠痒(kōu)C.倒坍(tā)庇护(bì)温馨(xīn)枭雄(xiāo)D.瞥见(piē)翘首(qiáo)吮吸(shǔn)休憩(qì)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这里盛产优质雪花梨,可以就地取才办一个水果加工厂。
B. 当遇到重大问题需要他拿主意的时候,他反倒迟疑不绝了。
C. 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D. 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情感的丰富,如果母亲有机会成为一名教员,必定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B、作为动车组始发站的连云港火车东站主体结构改造已经完成,港城人民翘首以待....的高速动车组也将在年内开通。
C、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新,就在于前所未有....地开拓和改变了中国知识界和青年一代的意识范畴和思维格局。
D、在“增强防控意识,预防甲型H1N1流感”主题班会上,小王同学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老师和同学听了赞叹不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格处,正确的顺序是(2分)()时间飞了,;皱纹深了,;泪水干了,;太阳落了,。
2014届九年级语文10月阶段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第125套)

湖北省沙洋县蛟尾中学2014届九年级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新人教版一.积累与运用(10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妖娆.(ráo)风骚.(sāo)襁.褓(qiáng)成吉思汗.(hàn)B.田圃.(pú)折.腰(zhã)蓑.衣(suō)润如油膏.(gāo)C. 禁锢.(gǜ)静谧.(mì)昏晕.(yūn )红妆素裹.(guǒ)D. 分.外(fēn)喑.哑(yīn)颤.抖(zhàn )繁花嫩.叶(nâ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枯涸义正辞严欲盖祢彰侩炙人口B.滑稽出类拔萃虎视眈眈夸夸其谈C.拭擦专心致志莫不关心咳不容缓D.妥帖丰衣足食一名惊人纸上谈兵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远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4. 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
只要加进一些灰尘、烟粒之类吸湿性微粒,水汽就会立刻凝结。
这些微粒会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故称它为“凝结核”。
A.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
B.灰尘、烟粒之类是吸湿性微粒。
C.微粒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
D.灰尘、烟粒之类的吸湿性微粒,称之为“凝结核”。
5.将“那么,忙了停一停,累了歇一歇”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忙与累也许是无法避免的。
(A)当我们稍作停歇,伸手把过一枝梅花,此时不用再去羡慕梅妻鹤子的悠闲。
(B)嗅一嗅梅花的清香,就能嗅到生活的芬芳。
(C)能嗅到生活芬芳的人,四季都有花开。
(D)四季的花香会让我们远离忙碌和疲惫,享受到生活的惬意与美好!二.阅读社科类作品,按要求答题。
浙江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卷

浙江省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卷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B . 科研人员殚精竭虑,使我国无人战机在当代天空叱咤风云。
C . 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D .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2. (2分)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A . 学习委员推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在二十三四岁左右。
B .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 .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 . 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3. (2分)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这里,_________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的疲劳③马上扔下书包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A . ②④①③B . ①④②③C . ④②③①D . ④③②①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语句。
(1)因思杜陵梦,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2)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5)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化无形的忧伤为有形,被赞为创意新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三、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3分)5. (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汉字是华夏名族的文化guī宝。
汉字书法具有其他语言文字无可比nǐ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yì,或平正或险绝。
汉隶的笔划如鸟儿张开的翅膀,魏碑的方笔似古木舒展的身姿,行草的线条像________________ ,楷书的结构如君子端庄的举止。
2014年秋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2014年秋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2014年秋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共3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可惜,时间不是老人。
它精明,敏ruì ,睿智,洞察秋háo ,秉公无私,神力无边。
任何企图yú 越、凌驾时间之上的行为,都注定要被时间击溃。
在时间面前的任何投机取巧,都不kān 一击。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注意成语的实际意义,切忌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3.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邱隘实验中学第十八届运动会开幕前,我萌生了去当志愿者为校运会服务。
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C.深圳文博会湖南文化产业宣传推介会上,曾国藩故里文化创意园成功签约。
D.中考将近,我们要以优异成绩献给母校。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他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看到了地上有纸团,他很自然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筒里,,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A.班主任发现了他 B.班主任发现了自己C.白己被班主任发现了 D.这被班主任发现了 5.请将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⑤⑥任选其一。
(8分) ① ,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②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③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④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⑤陆游《卜算子•咏梅》)写出“梅”高洁坚贞品质的词句:,。
⑥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突出劳动艰辛的句子是:,。
2013-201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卷 (新人教版 第96套)

浙江省嘉兴市凤桥镇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年轻的面容是春天里的一mǒ▲ 新绿,生机盎然;年轻的梦想是原野上的花海,xuàn▲ 烂多姿;年轻的信念是岩石上的一棵松柏,执着挺bá▲ 。
年轻不是年华,而是飘yì▲ 的情思,恢弘的想象,是生命的源泉在涌动。
2.古诗文名句填空。
(6分)①《沁园春·雪》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 。
②白居易《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出农民辛苦劳作场面的句子是▲ ,▲ 。
③今夜偏知春气暖,▲ 。
(刘方平《月夜》)④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3.名著阅读:按照提示要求完成相应的空格。
(3分)①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他”就是▲ 。
②武松是个侠义之士,他醉打猛虎,斗杀西门庆。
请你再补充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③“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的欣赏着。
显然,这个守本分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的分类。
”此句出自名著▲ 。
4.综合性学习。
(7分)今年,全国各地加大了对交通违法的惩罚。
而对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也处以罚款了。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从去年开始就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然而如何管理成为各大城市头疼的问题。
浙江省此次规定,行人只要被现场查获到有闯红灯和过马路不走斑马线行为便会被处罚5至20元,并且为此投入大量的警力,范围之大、处罚之严在全国来说尚属首次。
记者发现,在严管之下,行人开始守规矩了不少。
浙江20天罚8000起“中国式过马路”,然而小部分行人依旧表示不服,甚至出现多起不愿被罚款的行人打骂交警的事件,并有数人因此被行政拘留。
有专家指出,这样的做法初衷是好的,但治理效果能不能长久、交警有没有足够的力量管到庞大的行人、行人能否自觉转变习惯等问题还有待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溪镇渎浦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九年级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
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6页,共24题。
全卷满分150分(含全卷书写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作文不能另加附纸。
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就启航。
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句子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北部的河流,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hé)。
B.当它戛.(gá)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C.那条粗糙.(cāo)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磨擦着他的两腮。
D.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xiè)便往往触他之怒。
2.依次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或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侗族人有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滚泥巴。
5岁时,由母亲牵着去滚泥巴,孩子从田间的这头滚向另一头,。
10岁时,由父亲领着去滚泥巴,。
l5岁时,由祖父领着继续滚泥巴,,以后的路都要自己走下去。
侗族孩子明白,在这个世间,母亲可以给我,父亲可以给我,祖父可以传授我,但人生的道路最终靠自己去摸索,生活才是最好的导师。
①田间的另一头却空无一人,孩子滚到尽头后,要自己走路回家②那头有父亲接着③田间另一头则是祖父④帮助⑤经验⑥关爱③①②⑤④⑥ B.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②①⑥④⑤ D.②③①⑥④⑤3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⑪—⑯任选4题,⑰,⑱必答。
共8分)⑪.,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⑫.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⑬.,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⑭.,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⑮.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⑯.,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⑰李清照《武陵春》中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是:,。
⑱,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4.名著阅读(6分)“读万卷书、行千里路,”亲爱的同学,下面是一张好书推荐卡,请你从下面的篇目中向大家推荐一篇你读过的好文章.书目:《傅雷家书》《沁园春雪》《水浒传》5.综合性学习。
(8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开展“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渎浦中学团委准备开展校园“光盘行动”的活动,请你来参与。
(“光盘”:吃光盘子里的食物)活动一:学校刊出了一期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校报,其中“社会聚焦”栏目刊登了以下两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
(2分)【材料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材料二】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
全球平均每年有一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六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从以上两则材料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是:。
活动二:学校在餐厅内张贴了以下三句宣传标语,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3分)A.“盘中餐,皆辛苦”,请珍惜粮食吧!B.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C.拒绝“餐桌剩宴”,回归“文明饮食”。
我喜欢句,理由是活动三:学校“光盘行动宣讲组”走出校园进行宣讲,市民积极响应,有一位黄先生对“光盘行动”特别不理解。
他认为,请客就是要让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越有面子。
针对黄先生这一说法,作为宣讲组一员的你,想对黄先生说些什么呢?(不超过50个字)(3分)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隔壁的父亲(16分)周海亮①父亲敲门的时候,我正接着一个电话。
电话是朋友打来的,约我中午小酌。
我从父亲手里接过一个很大的纸箱,下巴上还夹着叽哩呱啦的电话。
②父亲寻一双最旧的拖鞋换上,问:“要出去?”③我说:“朋友约吃中饭。
不过,不着急。
”我打开纸箱,里面塞满烙得金黄的发面烧饼。
④我这才想起,又到七月七了。
我们这里有这样的风俗:七月七,烙花吃。
花,即发面烧饼。
以前在老家,每逢这一天,心灵手巧的母亲都会烙出满锅金灿灿、香喷喷的烧饼。
我搬进城里住以后,母亲便将烙烧饼的时间提前几天,然后打发父亲把烧饼送到城里。
我不回家取的理由很简单:没时间,尽管老家距城市不过两小时车程。
⑤和父亲喝了一会儿茶,电话再一次响起。
我跟父亲说:“要不一起过去?”父亲吃了一惊,说:“这怎么行?我一个乡下人,怎好跟你的文化界朋友吃饭?”我说:“那有什么?正好把您介绍给他们。
”父亲一听更慌了,说:“不去不去,那样不仅我会拘束,你的朋友们也会拘束。
”我说:“难道您来一趟,连顿饭也不吃?”父亲说:“没事没事,回乡下吃,赶趟儿。
”我说:“干脆这样,我下厨,咱俩在家里做点吃的算了,我这就打电话跟他们说。
”⑥父亲急忙将我阻拦。
他说:“做人得讲诚信,答应人家的事情,再失约,多不礼貌……你去吃饭,我正好回乡下——乡下好多事呢。
”我说:“您如果真不去的话,我也不去了……当爹的进城给儿子送烧饼,儿子却没管饭,等我回村,别人还不把我骂死?”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与父亲达成协议——偷偷在那个酒店另开一个只属于我和父亲的小包间,但父亲路上还是不停地嘱咐我别点菜,就要两盘水饺就行了——一人一盘,聊聊天,多好。
小包间正好被安排在朋友请客的大包厢的隔壁,我没敢惊动朋友,悄悄帮父亲点好菜,又对父亲说:“等菜上来,您慢点吃,我去那边稍坐片刻,马上回来。
”父亲说:“那你快点儿啊!还有,千万别说你爹就在隔壁啊!”我笑了,父亲与刚刚进城时的我一样拘谨。
⑧宴席开始了。
我念着隔壁的父亲,说:“我先敬大伙儿一杯,敬完我得失陪一会儿,有点事。
”朋友说:“还没轮到你敬酒呢!……今天又没什么事,咱一醉方休。
”我说:“可是我真有事。
”朋友说:“给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放你走。
”我笑笑:“我爹在隔壁。
”⑨满桌人全愣了。
⑩我说:“今天我爹进城给我送烧饼,我把他硬拉过来,让他过来坐,他死活不肯。
现在他一个人在隔壁,我想过去陪他一会儿。
”朋友们长吁短叹,说:“你爹白养你这个儿子了。
在隔壁给他弄个单号?虐待他?你愣着干什么,快请他过来啊!”我说:“他肯定不会过来。
如果你们不想让他拘束让他难堪,就千万不要拉他过来。
”朋友说:“那我们现在过去敬杯酒,这不过分吧?”我说:“这挺好。
不过你们要是真想敬他一杯酒的话,就一起过去。
千万不要一个一个地敬啊!他喝不了多少……”朋友们全体离桌,奔赴隔壁。
然而推开门我就愣住了,房间里只剩一个埋头拖地板的服务员。
我问:“刚才那位老人呢?”服务员说:“早走啦!你点的菜,也都被他退啦!不过他还是打包带走了一盘水饺,说是想给乡下的老伴尝尝城里的水饺。
”父亲进城一趟,送我五十六个烧饼、一兜大蒜、一兜土豆、一兜菜豆、一兜韭菜、两个丝瓜、八个南瓜,然后,在一个小包厢里独坐一会儿,再然后,饿着肚子回家。
而他的儿子,却在隔壁与一群朋友吹牛扯皮……我端起酒杯,对大家说:“咱们敬我父亲一杯吧!”大家热烈响应,一起干了那杯酒。
然而我的父亲,既不会看到,更不会知道。
此时他正坐在开往乡下的公共汽车上,怀里抱着一个装了城里水饺的饭盒。
(选自《意林》,有删改)6.父亲最终同意和“我”去那个酒店另开个小包间吃饭,但当“我”带朋友去敬酒时,父亲为什么走了?(4分)7.文章在开头写父亲给“我”送烧饼,在倒数第二段又写“父亲进城一趟,送我五十六个烧饼……”这样写是否多余?请简述理由。
(3分)8.文章的第④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9.文章的结尾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请你揣摩父亲此时的心理活动。
(3分)10.文中描写细腻感人。
请对第⑤段的画线句加以品析。
(3分)(二)决定成功的利器(14分)刘伟①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
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
他看了又看,试了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
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
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
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
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
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④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⑤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
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
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
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⑥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 [甲] 谓之“圣人”; [乙] 谓之“愚人”; [丙] 谓之“君子”; [丁] 谓之“小人”。
⑦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
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⑧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1年第1期,有删改1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根据文意,将下面四组词分别填入文中第⑥段[甲][乙][丙][丁]处(只填序号)。
(4分)①才德兼无②德胜才③才胜德④德才俱备[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______ [丁]处应填:______ 13.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语言富有哲理,给人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