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砂层浅埋暗挖隧道注浆措施
饱和动态含水砂层浅埋隧道施工中的注浆技术

饱和动态含水砂层浅埋隧道施工中的注浆技术饱和动态含水砂层浅埋隧道施工中,注浆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隧道支护
措施。
其作用是增强土体的稳定性,防止水和泥沙的侵蚀和渗透,同时减
小隧道的沉降和变形。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掘进前,需要先调查和分析土体的物理性质、流动性、透湿性等
参数,明确注浆的位置、方式和浆液成分。
2.掘进到需要注浆的地方,首先进行探槽开挖,以确定注浆孔的位置
和数目。
3.开挖结束后,清理隧道表面,用锤钻或冲击钻设置注浆孔。
注浆孔
的数量和位置需要根据土体的稳定性和隧道的设计要求来确定。
4.注浆孔设置后,将浆液依次注入各孔口,直到浆液从孔口溢出,表
明孔洞已被充分填满。
5.注浆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孔口和表面浆液,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
和质量。
同时需要监测隧道的变形和沉降情况,及时调整注浆的方法和浆
液的成分。
6.在后续施工过程中,根据隧道的变形情况和地层的特点,可以调整
注浆方案和密度,以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完成。
总之,注浆技术在饱和动态含水砂层浅埋隧道施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可行的措施和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浅埋暗挖隧道全段面注浆方案

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浅埋暗挖隧道工程。
拟建管线主要由雨水、污水组成。
拟建雨水管线和拟建污水管线均采用预制混凝土圆管,砂石垫层基础,雨水方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雨水管道拟采用开槽方式施工。
过滨河路路口采用浅埋暗挖施工。
由于本次暗挖隧道位于, 人工堆积层以下为新近沉积之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重粉质粘土、粉质粘土②1层,细砂、粉砂②2层及砂质粉土②3层。
土质比较疏松,覆土厚度约 4.5m左右,隧道跨度比较大,所以隧道施工前对隧道整个断面进行全断面注浆。
2、注浆加固的范围对于隧道内深孔注浆主要是通过从作业面的周边和断面内设置注浆孔,形成固定体。
在实际施工中,超前深孔注浆每循进尺12m,开挖循环段的预留止浆墙厚为3.0m,钻孔间距0.7米×0.7米,梅花型布置,对隧道开挖上顶至大管棚,两侧线外2.0m,底拱线外1m范围内土体进行加固,形成具有一定抗压强度和支承能力的支护结构,为隧道的开挖施工创造较好的施工条件,确保隧道开挖过程周边环境安全以及隧道结构安全。
注浆加固的范围详见下图。
隧道内深孔注浆止水加固图3、注浆参数由于本工程是在砂质粉土层中注浆,主要为渗透注浆,浆液的扩散半径取决于岩土的渗透系数、裂隙宽度、注浆压力、注入时间,为了充分发挥灌浆孔的潜力,以获得最大的注浆体厚度。
注浆压力:预注浆加固地层P=0.5~1.5Mpa 注入率:25%凝结时间:60s ~100s (根据地质条件可做适当调整) 4、注浆材料(1)其特性对地下各软弱土层易结合,无收缩;(2)对不同地层,凝结时间可调节,流动性高,渗透性强; (3)高强度; (4)注浆材料配比注浆止水墙 隧道初支可开挖段长度L=12.0m12米线预留注浆墙厚9米线内侧注浆层内侧注浆层外侧注浆层外侧注浆层外侧注浆层外侧注浆层内侧注浆层内侧注浆层5、钻孔参数设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对现有地基加固注浆参数及如下:孔径:42mm;孔间距:0.5m~0。
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全断面帷幕注浆施工技术

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全断面帷幕注浆施工技术本文在深入分析实际工程的全断面帷幕注浆施工技术,提出了可行的技术方案,并对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从而为帷幕注浆施工技术做出了全面的探讨,以减少由于地层失水造成的建筑物和周边管线稳定性较差的现象。
可见该技术对提高施工的效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标签:地铁;隧道;全断面帷幕注浆;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该工程的名称主要是莞惠城际铁路GZH-6 标暗挖区间隧道,该隧道的设计起点的里程为DK33+022.303,终点里程DK33+835.447。
该隧道的围岩主要为VI级,其中隧道拱顶埋深的深度为8-10米,对地下水位进行勘测时其埋深的深度为1.30-9.0米。
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岩层主要为素填土层、淤泥层、流沙层、全风化混合片麻岩层、强风化混合片麻岩层等五种岩层,这些岩层的分层更加明显。
该线路是城市的主干道,其能够穿越一些废旧的鱼塘。
同时,该道路主要处于两镇交界处的位置,其道路周围的地下管线较为密集和复杂,并且种类相对较多,在加上车流量的加大,该隧道出现了堵塞的现象。
特别是遇到雨季时,其顺利排水的可能性较小。
2 施工重点与难点2.1 施工重点该隧道内全断面帷幕注浆主要采用的就是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在注浆施工的过程中对注浆的压力、浆液的凝固时间、注浆的量等已经成为注浆阶段的重中之重。
2.2 施工难点根据上面的工程概况可以看出,隧道掌子面的岩层较为分明,并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例如:黏土层和砂层在分层上较为显著,其地下水丰富,沙层的涌水量较大。
因此,在选择注浆方式时,应该对不同的砂层特点进行注浆。
同时,注浆的形式或者浆液的配比等也受到不良的因素,其在选择时较为困难。
3 研究全断面帷幕注浆具体施工技术注浆是在压力作用下,在结构物孔隙里以及地层中使用能够凝固的液体进行有效的填充,进而能够合理的改变结构物以及地层的性质和功能,具有显著的优势,如,止水、加固。
土体内注入浆液以后,通常情况下首先是渗透。
浅谈穿越富水砂卵层的浅埋暗挖隧道地下水治理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穿越富水砂卵层的浅埋暗挖隧道地下水治理施工技术研究摘要:西安地铁5号线西安东站站(5、21号线)项目后配线区间暗挖隧道拱顶穿越富水砂卵层,存在围岩易塌落、隧道底部起鼓和涌水涌砂、拱顶上方土体沉降坍塌,影响道路和民房安全等施工风险,并且不易钻孔注浆,工效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改进了小导管设计参数和注浆参数,止水效果较好。
文章介绍了注浆参数优化等,提出了地下水治理的方法。
关键词:地铁隧道、砂卵层、地层注浆加固、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1.工程背景1.1工程概况西安东站~终点区间为西安东站站后配线区间,区间下穿霸临公路、神鹿坊村。
区间起讫里程为YDK47+135.152~YDK47+313.824,区间线路总长178.672m。
区间平面为直线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暗挖隧道断面尺寸为13.4*11.493m (宽*高),初支厚度350mm,二衬厚度700mm。
1.2工程特征根据地质详细勘察报告,后配线区间隧道开挖施工的地层主要为中砂(1.10~1.10m厚)、粗砂层(2.80~2.80m厚)、砂卵层(1.20~5.00m厚)、粉质黏土层(15.80~23.1m厚)。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隧道拱顶部位开挖时出现砂卵层,卵石一般粒径20~50mm,最大粒径200mm,卵石空隙较大,富含第四系孔隙潜水。
1.3 工程风险(1)隧道结构开挖主要位于粉质黏土层,拱顶为2~5m砂卵层,结构位于水位线以下。
断面开挖高度尺寸为13.4×11.49m,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大断面开挖自身风险大。
后配线区间暗挖进洞时,暗挖断面13.4m*11.49m,竖井及泄压井马头门破除期间容易发生掌子面失稳风险。
洞身黄土地质遇水软化,失稳坍塌。
(2)施工竖井以南下穿灞临公路,与隧道垂直距离15.7m,隧道全断面位于砂岩地层中,一旦施工不当,可能对路基造成影响,导致路面沉降开裂、坍塌,将会造成极大影响。
(3)隧道南部端头下穿神鹿坊村部分民房,浅基础,基础埋深约0.5~1m,区间隧道侧穿,竖向距离约15.7m。
富水红砂岩隧道降水帷幕注浆施工工法(2)

富水红砂岩隧道降水帷幕注浆施工工法富水红砂岩隧道降水帷幕注浆施工工法一、前言富水红砂岩隧道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形式,其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地下水问题。
为了有效地控制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水流,提高施工安全性和效率,富水红砂岩隧道降水帷幕注浆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该工法通过注浆形成的水流屏障,有效地减少了隧道内水的渗透和涌流,确保了施工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二、工法特点富水红砂岩隧道降水帷幕注浆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节能:通过降低地下水位与水流量,减少了水排除和抽水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2. 灵活可调节: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由调整注浆混合物的配比和浓度,以达到最佳的降水效果。
3. 施工环境稳定:注浆后形成的水流屏障,有效地阻止了水的渗透和涌流,使隧道内保持相对干燥,提高了施工环境的稳定性。
4. 施工安全可靠:帷幕注浆施工方式操作简单,施工过程中的水流控制可靠,有效减少隧道塌方、涌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适应范围富水红砂岩隧道降水帷幕注浆施工工法适用于具有一定地下水压力和渗透性的富水红砂岩地层。
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地铁、高速公路、城市供水管道等地下隧道工程。
四、工艺原理富水红砂岩隧道降水帷幕注浆施工工法基于以下工艺原理:1. 注浆材料选择:根据富水红砂岩地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常见的材料包括水泥、膨润土、钠化溶液等。
2. 注浆混合物设计:根据地下水位和流量,确定注浆混合物的配比和浓度。
通常采用与地下水化学性质相似的溶液进行注浆。
3. 注浆施工方式:采用喷射或压入的方式,在地下水位以下注入注浆混合物,形成水流屏障,控制地下水的渗透和涌流。
4. 帷幕注浆注入量和速度控制:根据地下水位和渗透性质,合理控制注浆的注入量和速度,确保注浆层与地下水层之间形成良好的负压。
五、施工工艺1. 准备工作: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区域的清洁和安全。
2. 注浆混合物准备: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注浆混合物,确保浆液的均匀和稳定性。
暗挖隧道注浆施工方案

暗挖隧道注浆施工方案引言:隧道注浆施工是一种常见的隧道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地加固和防水隧道结构,提高其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暗挖隧道注浆施工方案,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到施工过程中的注浆方法和设备,最后到施工后的质量检测和验收。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安全措施:施工前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和整理,并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线,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1.2材料准备: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注浆材料,包括水泥、黏土、黄沙等,并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配比。
1.3设备准备:准备好注浆设备,包括注浆泵、管道和喷嘴等,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1.4施工人员:组织施工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劳务人员等,并对其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操作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2.1注浆剂的选择: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注浆剂。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耐水性好、粘结力强的水泥浆或聚合物浆料等。
2.2注浆孔的布置:根据隧道的结构、尺寸和安全要求,布置注浆孔。
通常情况下,注浆孔的间距为1米,深度为隧道埋深的75%。
2.3注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根据隧道的特点和地质条件,安装注浆设备,并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4注浆施工的步骤:(1)清理注浆孔:使用清水和钢丝刷清理注浆孔内的杂物和污物,确保注浆孔的通畅性。
(2)密封注浆孔:在注浆孔的周围涂布维修胶或胶带,确保注浆材料不会从孔口逸出。
(3)注浆施工:将注浆材料通过注浆泵输送到注浆孔中,注浆泵的压力和流量要根据隧道的深度和孔口尺寸进行调节。
(4)注浆孔的密封:采用先封堵外孔再封堵内孔的方法,确保注浆材料充分填充注浆孔,达到加固和防水的效果。
三、施工后的质量检测和验收3.1注浆效果的检测:施工完成后,对注浆的效果进行检测。
一般可以通过观察注浆孔周围的渗水情况、测量隧道结构的变形等方式进行。
3.2注浆质量的验收:根据施工设计和规范,对注浆工程进行验收。
浅埋暗挖隧道注浆施工技术分析

3 . 4 注 浆参数 确 定
根 据 现场 钻 探资 料 ,该 施 工 点 的地 表地 址 主 要 为粉 质 粘 土和 泥 质粉 砂 岩, 因此 , 浆 液 的扩 散直 径应 为 1 . 8 m; 注浆 压力 2~ 4 MP a ; 浆 液 凝胶 时 间2 ~
; 注浆 速度 2 0~6 0 L / mi n ; 注浆分 段 长度0 . 4 c m。 量 的砂 石 。而下 方震 旦 系为 紫红 色 的中厚 层状 变 质砂 岩 , 但 由于原 结 构部 分 4 3 . 5 单 孔单段 注浆量 计 算 已经收 到 风化 的 破坏 而 呈碎 块 状 , 且 大 部 分岩 石 徒 手 即可 这 段 , 产状 : 2 0 0 。
一
3 . 2 注 浆孔设 计
3 . 6 注浆 结 束标 准
在 隧道 中 心线 两 侧 1 7 . 5 米地 表 范 围 内进 行 注 浆 处 理 。注 浆 深 度处 理 范
米处 。孔 间距 按 1 . 5 m×1 . 5 m梅花 型布 置 。如 图1 、 2 所示 。
式中: Q 一 单孔 单 段注 浆量 ( m 3 ) ;
R 一 浆液 扩散 半径 ( m) ;
工 作 人员在 隧 道的 浅埋 段地 表进 行取 样 并对 其进 行 分析 , 发 现该 段地 标 的地 表 土质 大 多 节理 、 裂 隙 较 为发 育 , 岩质 较 软 , 其 中0 — 6 m 为 以粘 土 为 主 的
h 一 注浆 分段 长度 ( m) ; n 一地层孔隙率( 裂隙度) , 一般来说 , 取2 %一 5 %的 裂 隙 带 % , 1 0 % 褐黄色硬塑粉质粘土 ,但粘性差 ,不均匀。其余多为粉粒 ,且含少量砂石; 2 0 %的 断层 破碎 带 , 3 0 %一 4 0 %的砂 层及 充 填 型溶 洞 和 岩溶 发 育 带三 者 结 合 6 - 1 3 m为棕 红色 的 全 风化 泥质 粉砂 岩 ,原 岩 结构 基本 受 风化 破 坏 而破 碎 , 岩 芯呈 坚 硬 密实 砂 土状 , 但 遇 水 易软 化 而发 生崩 解 现象 ; 1 3 — 2 0 m 为 棕 红色 的 泥 在一 起 进行 计算 ; 0 【 一 地层 空隙 或裂 隙充 填率 , 取7 0 % 一8 0 %; 质结 构 强 风化 泥 质粉 砂岩 , 岩 芯层 状构 造 , 多 呈碎 块 状 , 部分 饼 状 和短 柱 状 ; B一 浆液 损 失率 , 一般 取 5 %一 2 0 %裂 隙带 和 断层 破碎 带 , 1 0 %一 2 0 % 2 0 — 3 5 m为浅 灰 色 的强 风化 粗砂 岩 , 岩芯 多呈 碎 块状 , 粗粒 结 构 。通 过分 析 样 品和地质补钻资料, 初步确定注浆材料孔底5 m范围内使用超细水泥一 水玻璃 砂层及充填型溶洞和岩溶发育带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通 过上 式计 算 , 单 孔单 段 注浆量 为 2 3 5 L~ 3 9 1 L 。 双液浆 , 其它 部位 选 用超 细水 泥浆 。
浅埋暗挖隧道全断面注浆施工工艺应用

5 m , 了防 止 开 挖 面 涌水 , 开挖 面 中心 也 布 孑 。然 后 注 入 按 0 )为 在 L
一
定 比例配 制而 成 的浆 液 ,浆 液 渗 透 扩 散 到 破 碎 带 的 孔 隙 中并
快 速 凝 固 , 周 围破 碎岩 块 固 结成 具 有 一 定 强度 的结 石 体 , 隧 与 在 道 周 边 及 开挖 面 形 成 一 个 堵 水 帷 幕 ( 固 区) 切 断 地 下 水 流 通 加 ,
路 , 和 周 围 的岩 体 固 结成 一 体 , 而 达 到 固 结 围岩 和 止 水 , 并 从 保 持 围岩 稳 定 、 强 施 工 安全 的 目的 。 增
工 过程 中及 运 营 期 间 的安 全 。
成 圆形 圈 , 后 进 行 全 断 面 全封 闭钻 孔 注 浆 。 样做 一 方 面 可 以 然 这 固结 岩 体 , 岩 体 形 成 整 体 ; 一 方 面 , 泥 — — 水 玻 璃 双 液 具 使 另 水
有 迅 速 堵 水 、 水 的 作用 , 以沿 开挖 面 形 成 一 个 止 水 帷幕 , 止 可 切
1 全 断 面 注 浆原 理
全断面注浆是对隧道开挖前方富水破碎夹泥岩体层 中的泥
水 通 过 高 压 注浆 进 行 置 换 , 破 碎 岩 体 固 结 , 使 以提 高 岩 体 的坚 固
稳 定 和 达 到 止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的 。
6个环分 步实施 , 1环长度 为 75 第二环长 度为 1.m, 第 . m, 3 5 第
21 施 工工 艺流 程 .
区 间 隧道 采 用 全 断 面 帷 幕 预 注 浆 止 水 技 术 ,具 体 做 法 是 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