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富水岩溶区注浆堵水配套技术

合集下载

富水岩溶隧道注浆堵水技术探讨

富水岩溶隧道注浆堵水技术探讨

富水岩溶隧道注浆堵水技术探讨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富水岩溶隧道注浆堵水的技术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注浆材料的选择作了详细的说明,并为注浆施工作了系统的阐述和给出了一些相关的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隧道工程;富水岩溶;注浆堵水引言在富水岩溶地区进行隧道施工,具有着极大的难度和挑战性,但是随着建设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注浆堵水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在富水岩溶地区修建隧道越来越普遍。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注浆堵水的施工技术还未完全应用成熟,还需要相关的工作者不断探索,以寻求更佳的富水岩溶隧道建设的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1.1 地质特征隧道左右线采用分离式双洞单向3车道,中线间距为20m,为大断面小净距隧道。

1.2 涌水情况隧道右洞开挖掘进至K5+381时,开始出现涌水,涌水纵断面如图1所示,在掌子面前方钻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随着钻孔加深涌水量越来越大,至15m时由于水量太大,无法继续施作钻孔,隧道掌子面全断面水流量约为920m3/h,单孔动水压力0.03~0.061MPa,水温37℃,涌水压力较小,水温较高。

经过6d洞内、外水量监测,洞内水流量没有明显减小趋势,洞外泉眼、水库、居民饮水点、水塘等主要水文监控点水位没有明显下降,水温保持在37℃。

利用地质雷达对掌子面进行探测,探测结果表明前方围岩为岩溶角砾岩,较破碎,裂隙发育,整体性较差,围岩含水丰富。

通过水文地质分析和现场涌水揭露,认为涌水主要来源于岩溶角砾岩及与其存在联通关系的灰岩岩溶管道,且属深部岩溶管道涌水。

图1 涌水段纵断面2 注浆材料选择注浆材料的选取应根据堵水要求、加固要求,是否作为永久性支护结构,以及注浆材料浆液的可注性、可控性、环保性、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选择。

2.1 注浆材料及配合比的确定根据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及38~42°Be、模数3.1~3.4的水玻璃作为主要注浆材料。

岩溶地区堵漏防渗帷幕高压灌浆施工工法(2)

岩溶地区堵漏防渗帷幕高压灌浆施工工法(2)

岩溶地区堵漏防渗帷幕高压灌浆施工工法一、前言岩溶地区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环境,其特点是溶蚀作用发育,地下水流动活跃,地下水渗漏问题严重。

为了解决岩溶地区的渗漏问题,堵漏防渗帷幕高压灌浆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该工法以高压灌浆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在岩溶地区进行灌浆施工,形成坚固的防渗帷幕,有效地解决了地下水渗漏问题。

二、工法特点堵漏防渗帷幕高压灌浆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效性:该工法采用高压灌浆技术,能够迅速堵漏,形成坚固的防渗帷幕,有效地防止地下水的渗透。

2. 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专业的灌浆设备和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控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 环保性:堵漏防渗帷幕高压灌浆施工工法采用环保材料进行灌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4. 经济性:该工法施工简单方便,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能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适应范围堵漏防渗帷幕高压灌浆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岩溶地区,包括地下矿山、地下河流、地下水库、地下隧道等。

无论是在岩溶地质隧道还是水坝等工程中,该工法都能够有效解决渗漏问题。

四、工艺原理堵漏防渗帷幕高压灌浆施工工法的原理是通过将高压灌浆材料注入地层中的裂隙和孔洞中,填充并封堵渗漏通道,形成坚固的防渗帷幕。

在实际工程中,先进行钻孔处理,然后采用高压泵将灌浆材料注入孔洞中,最后使灌浆材料在孔洞中充分反应和固结,形成防渗帷幕。

五、施工工艺1. 钻孔处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钻孔位置和数量,然后使用钻机进行钻孔处理,确保孔洞的质量和密度。

2. 高压灌浆:采用高压泵将灌浆材料注入钻孔中,注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灌浆量和注浆压力,确保灌浆材料充分填充孔洞,并形成坚固的防渗帷幕。

3. 固结反应:灌浆材料注入后,需要等待一定时间,使其充分反应和固结,形成坚固的防渗帷幕。

六、劳动组织在堵漏防渗帷幕高压灌浆施工工法中,需要组织一定数量的工人进行钻孔和灌浆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班次和工作任务,并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注浆堵水技术-鉴定文件之二

注浆堵水技术-鉴定文件之二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高压富水岩溶深埋特长隧道修建技术主要鉴定文件之二高压、富水、岩溶、深埋隧道注浆堵水技术研究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集团科研所中铁隧道集团勘测设计院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2004年11月1 概述国内外在高压、富水区修建深埋长大隧道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涌水,突泥现象,在溶岩地区更加严重,高压涌水、突泥给施工和环境保护都带了了巨大的困难和安全隐患,地质和隧道专家认为,在高水压、富水区修建长大隧道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世界难题。

从国内外的隧道施工现状及发展趋势看,高水压、富水、岩溶地段修建特长隧道的技术还不成熟,地层加固和堵水及岩溶的处理技术有待发展,在岩溶水的堵、排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充填型溶洞的注浆理论需要不断探索,注浆材料、注浆方式、注浆参数及钻孔、注浆机械设备配套技术仍需进一步试验和研究,注浆的机具设备,诸如注浆泵、搅拌机、止浆塞以及压力和流量计量装置需进一步的更新和完善。

因此针对圆梁山隧道高水压、富水、岩溶的特点,结合周围环境条件,深入开展高水压、岩溶特长隧道注浆堵水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圆梁山隧道安全、优质、高效、按期建成提供理论支持及技术保证,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隧道及地下工程注浆理论及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2 主要研究内容2.1注浆方案、材料、参数及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通过现场试验,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研究和确定高压、富水、岩溶隧道的注浆方案,并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选择出凝结时间可控、抗分散性能好、强度高、耐久性好、无毒、无污染,价格适中的注浆材料。

并对注浆压力、注浆量、浆液扩散半径及主要注浆方式进行研究,以达到高效封堵地下水的目的。

2.2钻孔、注浆机械设备配套及现场管理技术研究主要研究钻机、注浆泵的选型、配套及压力、流量的改进和完善,同时研究现场组织管理体系及快速施工技术。

2.3注浆效果快速检查方法研究主要研究注浆堵水和加固效果快速的分析、判断及检验、检查方法。

隧道岩溶富水区帷幕注浆堵水技术的研究

隧道岩溶富水区帷幕注浆堵水技术的研究

程中,既要保证注浆材料不受静水压影响,又要保证泥浆
在不受地层阻力的影响,让注浆材料进入围岩,使其在围
岩中形成与围岩强度相当的加固圈,同时避免泥浆在围岩
中渗出过多,浪费材料和施工时间。注浆压力值取决于岩
体裂缝的发育程度、突水压力、浆液的性质和成胶时间。
注浆压力为 :(2~4)+P0。其中 P0 为用水压力。 当注浆时,若采用单孔注入的方式,则假设注浆在地
1.4 施工中的突发涌水处理
针对突发的涌水问题,可以用 ϕ38mm 有闸门阀门的管 子,并将水口插入水管中进行引流。用麻筋填满出水口和
钢管间的空隙,在此基础上砌筑挡浆墙。可以对闭水和井 眼进行灌浆。选用长度为 4m 的 ϕ38mm 带闸阀孔口管,分 别在 1.1m 和 1.2m 处用焊条焊接钢筋与钢管,在 1.5m 的位 置上焊接规格为 ϕ6mm 的盘条钢筋。在孔口管的末端,用 十字卡连接 2 根钢管,有利于插管推进时加力。在孔口管 末端处提前安装闸阀。制作孔口管如图 3 所示。
1.23s
1.02s
1.28s
水泥浆∶水玻璃+2%磷酸氢二钠
0.8∶1
1∶1
5.42s
6.12s
6.24s
6.18s
6.34s
6.45s
表 3 不同配比条件下的 TGRM 水泥基特种灌浆材料液凝胶时间 记录表
水∶水泥 0.6∶1 0.5∶1 0.4∶1
凝胶时间 30.14s 33.12s 40.25s
术后的堵水效果可知,该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突水涌泥灾害,保证人力、物力不受损失。
关键词 :隧道 ;帷幕 ;堵水 ;注浆 ;岩溶富水区
中图分类号 :U 45
文献标志码 :A
在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下,特别是在岩溶发育的地 区,长公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会有突发性涌水事故,该现 象不但会影响隧道工程项目的工期,还会对项目所在区域 的地下水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破坏,如果未能及时采取 措施,就会引起法律方面的纠纷与社会问题 [1]。在岩溶水 可溶性物质含量较高的情况下,流动水会对隧道结构造成 很大侵蚀,从而影响隧道的使用寿命 [2]。在地下水流作用 下,溶质堆积体崩塌沉降,改变了洞室周围的应力场,对 洞室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另外,在隧道内,损失地下水 可能会导致隧道顶面的岩溶塌陷,对周围的环境地质产生 影响,也会造成隧道失稳 [3]。目前,我国岩溶发育地区建 造隧道大多采用“以排为主,排堵结合”的方式。在隧道 工程中,当遇到降水或地下水时,通常采用暗沟、涵洞、 泄水洞和增设辅助引水沟等方式排出工程中的地下水 [4], 并采取加强衬砌等措施解决工程中的多数地下水问题,处 理工艺大多以加强围岩为主。

高压富水区山岭隧道施工注浆堵水技术研究

高压富水区山岭隧道施工注浆堵水技术研究

高压富水区山岭隧道施工注浆堵水技术研究0 引言当新建隧道穿越高压富水区时,隧址区地下水水头高、蕴藏量丰富,为保证隧道施工、运营安全,满足环保要求,不能完全自然排水。

由于隧址区地下水水头高,外水压力成为影响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参数的主要因素之一,确定外水压力值是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1-2]。

不同于围岩压力,外水压力不因围岩成拱效应而降低,而与地下水水头和地下水处理方式密切相关[3-4]。

在隧道工程中,地下水处理主要分为排导式和全封堵式两种类型。

排导式能有效降低,甚至完全消除隧道支护结构外水压力,使支护结构设计更经济;但如果地下水的排放量控制不力,极有可能破坏隧道周边的生态环境[5-6]。

全封堵式支护结构需要承受与该位置地下水水头相当的水压力,适用于埋深较浅、地下水水头较小的隧道[6-8]。

根据类似工程的实践经验,当地下水水头小于60 m时,宜采用全封堵式;当地下水水头大于60 m时,宜采用排导方式[7-9]。

房倩等[8-15]对隧道注浆堵水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实际工程中也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基于“堵水限排”理念对复合式衬砌隧道渗水量和外水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进行的研究较少,没有明确隧道渗水量及支护结构外水压力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

对高压富水区堵水限排复合式衬砌隧道而言,主要通过注浆圈和初期支护堵水,由排水系统排水;一般不考虑二次衬砌堵水作用,而视为安全储备。

高压富水区堵水限排复合式衬砌隧道的渗水量和外水压力不但与地下水水头和围岩渗透性等密切相关,而且与注浆圈厚度及渗透系数等参数有关。

若注浆圈太薄或渗透性较大,则无法有效减少渗流到二次衬砌背后的地下水量。

当渗流到二次衬砌背后的地下水量大于排水系统的最大排水能力时,将导致支护结构外水压力升高,影响支护结构安全,影响隧道结构安全性。

本研究依托华蓥山隧道工程,基于“堵水限排”理念,深入分析隧道渗水量和外水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作为高压富水区隧道工程防排水设计的参考。

高压富水隧道帷幕注浆施工技术

高压富水隧道帷幕注浆施工技术

高压富水隧道帷幕注浆施工技术摘要:通过研究隧道断层破碎带的地质、水文性质,对高压富水区采用帷幕注浆施工技术方案,通过对注浆参数、工艺、结束标注、检测手段的应用介绍,提出适用该地区相同地质隧道高压富水区注浆方案,每个注浆循环缩短为12天,且处理效果满足设计、施工要求。

关键词:高压富水,隧道,帷幕注浆,施工技术1、项目概况广昆铁路新温泉隧道洞身横穿高原低山丘陵剥蚀区,隧道的最大埋深约70米,长2165m,属长隧道,隧道净空采用15×12.5m。

隧道进口处两侧均有冲沟发育,据调查,该两沟内常年流水,且降雨后其流量会增大很多,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

在隧道进口至LK42+200地段,F8断层倾向NW,倾角70°~80°,断层宽度约120m。

围岩以全~弱风化泥质粉砂岩、砂岩为主,夹泥岩,受断层F8影响(图1),岩体风化强烈,岩石极破碎,裂隙极发育。

勘察时地质钻孔注水试验估算正常涌水量约为102.75m3/d,隧道埋深58m~93m,受断层F8影响,属于高压富水区,对隧道开挖影响很大,尤其在夏季施工,可能造成涌水危险。

注浆处理主要集中在断层破碎带内的高压富水区。

2、帷幕注浆施工技术由于该段落较长,强~弱风化岩体破碎,且原岩夹泥岩为极软岩,结合超前地质预报结果,最后经项目部研究决定采用全断面帷幕灌浆技术对DK1025+950~DK1026+090段围岩进行治堵处理,每循环处理长度为30m,开挖25m后预留5m作为止浆岩盘,本段落处理分为4个循环,第一次注浆前在掌子面前喷射30~40cmC30混凝土,用以封闭掌子面周围岩体。

2.1浆液扩散半径及注浆孔布置根据厚壁筒公式,采用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并类比其他工程项目,最终确定浆液扩散半径为隧道开挖轮廓线外不小于3m。

注浆孔环向间距不小于50cm。

(图2)2.2注浆材料和压力注浆材料选用超细水泥,由于帷幕段基岩裂隙发育强烈,且帷幕浆液扩散半径不小于3m,所以选用W:C为1.0。

富水隧道径向注浆堵水技术

富水隧道径向注浆堵水技术

富水隧道径向注浆堵水技术摘要:在小断面隧道施工中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是水的问题,水不仅影响工作面的安全,同时也对地面构筑物及地表有一定的威胁。

如何对富水隧道掌子面进行加固止水是施工的关键,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工程某区间段采用径向注浆堵水技术成功的完成了富水段的施工。

以此表明在富水岩层采用径向注浆注浆堵水技术是可行、有效的。

本文针对此实例,详细论述径向注浆堵水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径向注浆堵水技术在富水区注浆堵水应用的效果。

Abstract:One of the problems fac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section tunnels is the problem of water. Water not only affects the safety of the working face,but also poses a certain threat to the ground structures and the surface. How to carry out the reinforcement and water-stop of the face of the rich water tunnel is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ich water section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by using the radial grouting technology and water blocking technology in asection of the Qinling Water Conveyance Tunnel Project in Hanjiang-to-Weihe River Water Transfers Project. This shows that it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o use radial grouting and water blocking technology in water-rich rock formations. Aiming at this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principle and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radial grouting and water blocking technology,and the effect of radial grouting and water blocking technology in grouting and water blocking in water-rich areas.关键词:径向堵水;富水岩层;双液浆Key words:radial water plugging;water-rich rock formation;double-liquid slurry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2-0144-031 工程概述1.1 工程概况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屏障,经过总长98.3km的秦岭隧洞将水送至关中。

高压、富水岩溶区注浆堵水配套技术研究

高压、富水岩溶区注浆堵水配套技术研究

高压、富水岩溶区注浆堵水配套技术研究【摘要】高压、富水岩溶隧道稳定性较差,节理裂隙发育,围岩遇水风化塑性变形和流变,严重影响了正常施工和安全。

【关键词】富水岩溶隧道注浆堵水1 前言富水岩溶隧道长度大,岩溶发育,岩溶构造复杂,断层带、溶洞、管涌、破碎带呈现极大的不规则性和不确定性,施工难度大。

研究开发高压、富水岩溶隧道防灾多源协同预报技术。

“以堵为主,适量排水,防、截、排、堵相结合,综合治理”的防治水方案,采用“分区、隔断、集中、封堵,一长一短、先浅后深”的径向围岩注浆堵水工艺,合理选择支护方法,通过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实现了施工安全,可确保隧道的安全和稳定性。

2 方案选择注浆堵水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注浆区域的地层、岩性、围岩级别、岩体结构及构造、涌水量大小及水压、发生涌水突泥灾害的危险程度等相关因素来确定,不同地质情况采取不同的注浆方案。

3 堵水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是对欲处理地层的注浆加固范围确定、孔位布置方式和注浆工艺选择等进行的设计。

本研究针对断层破碎带、岩溶管道、大型溶洞进行设计研究与实践。

(1)加固范围的确定:注浆加固范围包括纵向加固长度和径向加固圈厚度。

考虑到钻机的成孔能力和目前注浆的工艺水平及经济性,每循环纵向加固长度不宜超过30m。

客运专线隧道对富水地层的围岩注浆防渗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防渗层的施作范围需增大。

大瑶山一号隧道结构采用排水型设计,设计排水量为16L/min·100m≈0.23m3/d·m,防渗层由围岩注浆减渗结构+隧道衬砌组成,其围岩注浆减渗结构的厚度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钻爆对围岩的扰动、开挖后围岩松弛圈厚度和含水裂隙在高压水作用下的扩展这三个因素确定的安全岩墙厚度不小于4~5m;2)在大于4MPa的水压下,减渗层厚度为5m时,当减渗层渗透系数降低至8×10-7cm/s时,排水量可控制在1m3/d·m以下;工程实践与研究结果表明山岭隧道性价比较高的减渗层厚度为5~8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富水岩溶区注浆堵水配套技术研究【摘要】高压、富水岩溶隧道稳定性较差,节理裂隙发育,围岩遇水风化塑性变形和流变,严重影响了正常施工和安全。

【关键词】富水岩溶隧道注浆堵水
1 前言
富水岩溶隧道长度大,岩溶发育,岩溶构造复杂,断层带、溶洞、管涌、破碎带呈现极大的不规则性和不确定性,施工难度大。

研究开发高压、富水岩溶隧道防灾多源协同预报技术。

“以堵为主,适量排水,防、截、排、堵相结合,综合治理”的防治水方案,采用“分区、隔断、集中、封堵,一长一短、先浅后深”的径向围岩注浆堵水工艺,合理选择支护方法,通过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实现了施工安全,可确保隧道的安全和稳定性。

2 方案选择
注浆堵水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注浆区域的地层、岩性、围岩级别、岩体结构及构造、涌水量大小及水压、发生涌水突泥灾害的危险程度等相关因素来确定,不同地质情况采取不同的注浆方案。

3 堵水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对欲处理地层的注浆加固范围确定、孔位布置方式和注浆工艺选择等进行的设计。

本研究针对断层破碎带、岩溶管道、大型溶洞进行设计研究与实践。

(1)加固范围的确定:注浆加固范围包括纵向加固长度和径向
加固圈厚度。

考虑到钻机的成孔能力和目前注浆的工艺水平及经济性,每循环纵向加固长度不宜超过30m。

客运专线隧道对富水地层的围岩注浆防渗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防渗层的施作范围需增大。

大瑶山一号隧道结构采用排水型设计,设计排水量为
16l/min·100m≈0.23m3/d·m,防渗层由围岩注浆减渗结构+隧道衬砌组成,其围岩注浆减渗结构的厚度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钻爆对围岩的扰动、开挖后围岩松弛圈厚度和含水裂隙在高压水作用下的扩展这三个因素确定的安全岩墙厚度不小于4~5m;2)在大于4mpa的水压下,减渗层厚度为5m时,当减渗层渗透系数降低至8×10-7cm/s时,排水量可控制在1m3/d·m以下;工程实践与研究结果表明山岭隧道性价比较高的减渗层厚度为5~8m。

因此,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定大瑶山一号隧道注浆径向加固范围为:平导3~5m,正洞5~8m。

(2)孔位布置方式:根据注浆目的,在注浆后,浆液固结体应形成严密的帷幕,达到堵水加固、减渗降压的效果,根据扩散半径进行孔位设计时,不应存在浆液扩散的盲区,一般按梅花型交错布置,且注浆孔终孔位置形成的交圈图应满足、,其中为浆液扩散半径,一般取1~2m。

(3)注浆工艺:目前,在高压、富水岩溶区主要采取前进式分段注浆方式、后退式分段注浆方式和全孔一次性注浆方式。

在考虑各工艺特点的前提下,针对大瑶山一号隧道的注浆施工特点,主要采用了前进式分段注浆和全孔一次性注浆。

4 不同地质条件下注浆堵水方案
针对大瑶山一号隧道岩溶发育特点分析,需进行注浆堵水的地层主要有断层破碎带、岩溶管道和溶洞。

在实际注浆施工中,对洞内外地质调查与水文监测,钻孔过程中获取的水压、水位及含水地层的空间分布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注浆方案和注浆孔位布置、注浆压力等参数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减少方案的盲目性,实现对注浆施工的信息化控制。

(1)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首先采取全断面超前预注浆封堵岩溶水,注浆段长度30m,加固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5m,注浆方式为分段前进式,若涌水(涌沙)较小或围岩完整则按3~5m分段,否则按1~3m分段。

注浆达到效果后在管棚的支护下开挖25m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预留5m作为下一循环注浆的止浆岩墙或开挖的安全岩墙,再采用围岩径向注浆,对渗漏水和破碎围岩进行堵水加固。

在开挖完成并施做初期支护后,垂直于开挖轮廓线布设注浆孔进行围岩径向注浆,进一步堵水和加固围岩。

围岩径向注浆按照“分区,隔断,集中,封堵,一长一短、先浅后深”的原则进行。

(2)岩溶管道:首先采取全断面超前预注浆封堵岩溶水,加固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5m,注浆段长30m,注浆方式为分段前进式,若涌水(涌沙)较小或围岩完整则按3~5m分段,否则按1~3m分段。

注浆达到效果后在管棚的支护下开挖25m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预留5m作为下一循环注浆的止浆岩盘或开挖的安全岩墙,再针对岩溶管道发育处实施局部注浆,对岩溶管道水和周边围岩进行封堵
加固。

在开挖完成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后,在岩溶管道出露区域范围内实施散水归股集中局部注浆,进一步封堵岩溶水和加固软弱破碎围岩。

散水归股集中局部注浆遵循“钻孔导水,一点一封,散水归股,集中封堵”的原则。

(3)高压、富水大型充填型溶洞:高压、富水大型充填型溶洞内部充填物一般由大量高压水、粒径极小的粉细砂或粘土至尺寸大小不等的砾石或块石组成,一旦揭穿,将会发生大规模的涌水突泥,给施工安全带来重大影响。

对于此类溶洞,应先采取全断面超前预注浆,对整个开挖面及开挖轮廓线外一定范围进行堵水和加固,达到注浆效果后,在管棚的支护下并结合对掌子面注浆薄弱区域的补充注浆后,再开挖,开挖后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并实施围岩径向注浆和基底注浆,综合治理,对隧道周边全断面进行堵水和加固,在其周边形成一定厚度的加固圈,保证施工及结构安全。

当隧道整个断面遇到充填型溶洞时,隧道底部往往也需进行处理,防止基底软弱围岩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发生固结沉降,致使结构破坏,常采取换填、桩基和注浆加固等方法进行处理。

5 注浆堵水施工工艺
(1)高水压注浆孔口管锚固与安装技术:在高压、富水地层进行爆破钻孔或超前预注浆钻孔施工时,常遇到高压水或高压水携带砾石、泥沙等从掌子面钻孔内高速喷出的情况,危及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对于此类钻孔的安管导水应采取特殊措施,以保证安全并为下一步注浆封堵创造条件。

(2)注浆过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注浆过程的质量控制尚处于研究过程,注浆过程的质量控制缺少科学方法。

其中,普遍使用的单孔注浆结束标准亦存在弊端。

注浆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的缺失,使得注浆过程的质量控制处于经验控制的层面,注浆质量不稳定,使得注浆工序在施工过程中成为耗时很长的工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