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反思2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反思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反思“习作”要求我们写一篇观察日记,也可以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习作”教学时,我积极地指导学生进行说的练习,从而为写好日记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掌握了读写音节后,我便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由说到写。
通过学生现身说法的一读一讲,无形中让其他学生在欣赏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之间互评作文的能力。
二、成功之处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交流自己观察过的某个对象,通过足够的交流,使学生对自己要写的习作胸有成竹。
三、不足之处在教学习作时,习作内容中语言不够丰富。
虽然学生观察的对象很真实,但总有叙述平平的感觉。
四年级学生表达能力有限,积累不多,多数只能写出直观所能及的东西,这还需要在日常的口语训练中多下功夫,不断积累,不断创新。
四、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我先是和平常一样对写作的一般技巧做一些要求。
如:按顺序写、抓特点写、运用修辞手法等。
枯燥的理论总是令人乏味的,所以此后,我也准备了许多的图片,让同学们能产生更多的研究兴趣,果然一些有趣的图片一出,他们瞬间精神抖擞了。
有蚂蚁搬家的图片、有豆芽生长图、还有乌龟爬行图等等。
写完后,同桌互评互改,修稿后全班交流。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教学反思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我们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根据课文中正确姿势的示范,我教会了学生如何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二、成功之处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口语交际”教学时,先了解本班同学的视力,然后分小组对班里的同学视力情况和影响视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交流如何保护视力,最后全班讨论怎样才能保护好视力,提出保护视力的建议。
三、不足之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矫正学生的姿势时,学生会有沮丧心理,没有给予学生适当的安抚和鼓励。
四、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请视力下降的同学来分享之所以视力下降的原因,然后让视力良好的同学也分享自己的经验,同时安抚好视力差的同学的情绪,告诉他们只要养成好习惯,视力就会变好。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 教学反思2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1 习作:写观察日记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能够在回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观察的事物以及它的发展变化过程,用词比较准确、恰当。
不足之处:
尽管设计的很好,但是本次习作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习作中的语言不够丰富,虽然学生把观察对象描写得很真实,但总感觉叙述平平淡淡,关键是没有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所致。
最新(统编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 教学反思1 - 推荐.docx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反思
“习作”要求我们写一篇观察日记,也可以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习作”教学时,我积极地指导学生进行说的练习,从而为写好日记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掌握了读写音节后,我便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由说到写。
通过学生现身说法的一读一讲,无形中让其他学生在欣赏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之间互评作文的能力。
二、成功之处
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交流自己观察过的某个对象,通过足够的交流,使学生对自己要写的习作胸有成竹。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习作时,习作内容中语言不够丰富。
虽然学生观察的对象很真实,但总有叙述平平的感觉。
四年级学生表达能力有限,积累不多,多数只能写出直观所能及的东西,这还需要在日常的口语训练中多下功夫,不断积累,不断创新。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我先是和平常一样对写作的一般技巧做一些要求。
如:按顺序写、抓特点写、运用修辞手法等。
枯燥的理论总是令人乏味的,所以此后,我也准备了许多的图片,让同学们能产生更多的研究兴趣,果然一些有趣的图片一出,他们瞬间精神抖擞了。
有蚂蚁搬家的图片、有豆芽生长图、还有乌龟爬行图等等。
写完后,同桌互评互改,修稿后全班交流。
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确定观察对象,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2、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发掘新鲜事物的习惯。
3、讲授观察日记的基本写法,让学生尝试把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即尝试写观察日记。
4、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并用日记的形式把观察到的内容记下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发掘新鲜事物的习惯。
教学策略:1、写作目的(1)尝试用日记的形式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记录下来。
(2)尽可能认真观察,写出事物的特点。
2、写作内容(1)认真观察,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写出观察者当时的心情和想法。
(2)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让内容更加丰富。
课前准备:1、预习提纲准备自己喜欢的事物(动物或植物等),观察其变化,并简要记录下来。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
2、把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学会写观察日记片段。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以及《蟋蟀的住宅》。
这些诗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作者对事物的特点及变化观察得很仔细。
这节课,我们就借鉴这些作者的观察顺序、写作方法等进行写作。
下面请大家谈一谈这些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优秀的文章。
(生讨论,交流,发言)预设:(1)与作者的认真观察分不开。
(2)与作者长期、连续的观察分不开。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内容,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明观察的重要性,为下面的环节做准备。
二、引导学生观察1、确定观察的事物。
(让学生各自拿出自己准备的事物)2、同学们,你将怎样观察你手中的物品?学生观察手中的物品,并说出观察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及时引导。
3、合作探究。
(1)请观察同类物品(如水果类、植物类、动物类等)的同学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大家一起讨论、探究观察这一类事物的方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将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
通过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两个例文,以及一些关于观察方法和表达方式的指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
但是,他们在表达观察到的内容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完整性。
此外,部分学生对日记的格式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地观察,并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同时加强对日记格式的讲解和示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有目的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2.培养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
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使日记内容更具条理性和完整性。
4.熟悉日记的格式,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使日记内容更具条理性和完整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观察方法和日记格式。
2.示范法:示例引导,让学生模仿和感悟。
3.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观察日记的示例文、评价标准、写作指导PPT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已学的观察方法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观察方法,如观察事物的顺序、观察事物的特点等。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写观察日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两个优秀的观察日记示例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特点。
同时,教师讲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如日记的日期、星期、天气等。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观察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记录下来。
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习 作 3写观察日记教案+反思

习作 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2.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种对象进行连续观察,做好观察记录,从而发现观察对象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情感与价值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并善于发现新事物。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写具体。
【教学难点】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教学准备】学生:让学生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事物,如水果、植物、玩具、动物等。
教师: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并及时做记录。
观察的内容可以是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生活百态……【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成功之处]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节作文教学我努力地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去感悟。
整个教学体现如下特点:1.以“范例”为线,引导学生初步观察对比。
本次习作是“学写连续观察日记”,我紧紧抓住了“观察”这一核心,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新课伊始,便直入主题,让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对比观察”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为后续的写作做好铺垫。
2.以“训练”为核,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观察能力是写作的基本功。
如何让学生“会观察”,“能观察得全面具体”,特别是把观察到的能有选择、有趣味、生动地写下来,绝非一日之功!我在教学中借鉴了“全方位感知训练”,让学生充分运用口、耳、眼、鼻、手这五种感官,分别从味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这五个角度去观察对象的变化,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路可依。
他们在老师的训练、指引下,学会了观察的方法,使自己的观察更趋于全面性、完整性,有了充分的感知、全面的观察,写作就不再是难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写观察日记》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写观察日记》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2.让学生把自己观察中的发现先说出来,再有条理地写出来。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学会写观察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观察,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事物的特征,及准备采用什么样的句子,来使所观察到的事物显得生动、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难点: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教师:确定观察对象,布置学生连续观察。
(开学初就进行布置)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围绕主题,把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观察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写下来。
2.语言具体生动,观察要细致,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本组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把观察的经过和自己的发现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发觉了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
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
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分享给大家?二、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1.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样观察的?2.有什么新的发现?3.观察过程中,什么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根据内容取题目1.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2.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四、明确写作要求讨论明确:1.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2.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要坚持写日记。
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的进行修改加工。
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3.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五、学生起草,教师巡视学生动手开始写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观察日记》教学反思(通用5篇)

《观察日记》教学反思《观察日记》教学反思(通用5篇)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
那么你有了解过反思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察日记》教学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察日记》教学反思1作文来源于生活。
观察事物揭示本质是本次作文的精髓所在。
作文教学成功与否,我想关键是看学生习作过程是否有兴趣、习作成文水平如何。
三年级学生是作文的起步,对于话还说不完整的学生来说很困难,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就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知道其实生活中看似相似的东西,通过认真而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细小的差别,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小现象,从而体会生活中的乐趣,并养成观察的习惯。
1、实验导入,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在观察中引导学生有一些优美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看到的,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为下一步的写作打基础。
2、回忆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扩宽学生的见识面,进一步体会观察的乐趣。
3、回忆发现的过程。
因为对于一些隐秘的发现是需要过程的,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到的,也有很多的同学也很想我所发现但是往往不知道怎么去观察。
还有些同学没有观察,在此我设计了又让同学们把刚才做实验的过程一起回忆一下。
4、在回忆的基础。
出示日记例文,让学生感受日记的写法。
5、写作文、展示作文。
然而想象往往和现实脱节,在付诸于行动的时候,和自己的想法就大相径庭了。
由于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以科普知识替代观察的错误行为,本次习作中有的学生作品,无观察叙述,只有知识回忆。
也有学生没能让当堂写出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教学反思2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间的联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通过《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以及《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四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趣事之后要求同学们写出自己在观察中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