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中考思品范围
2015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思想品德考试说明

2015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思想品德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及编写依据初中升学考试是高中招生的选拔性考试。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我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际,制定本考试说明。
二、命题原则1.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命题的依据。
2.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能力立意,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对今后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3.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杜绝繁、偏、怪题,体现基础性。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时代性。
5.设计适量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体现开放性。
三、考试范围1.《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部分内容,占总分的80%。
2.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2014年9月-2015年2月),占总分的10%。
3.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占总分的10%。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内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部分内容及教材内容的具体情况(人教版与人民版均以此为准),确定如下考试内容: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4.了解违法和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5. 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6.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015年山西省思想品德中考知识点明细表

2.6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和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①知道俗
②认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理解因不同的文化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①知道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危害,同时要正确认识,积极对待
②懂得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认识到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的重要性
③知道交友的基本原则,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友谊
*1.3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①知道男女同学之间如何进行正常而健康的交往
②懂得高雅生活情趣的积极意义,明白庸俗生活情趣的消极影响,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高雅生活情趣,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③了解习惯的重要性,从严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1.6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①学会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思想方法,学会了解自己的几种主要途径,客观评价自己,促进自己健康全面成长
②有关逆反心理:
a.了解并能分析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知道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产生的原因;
b.正确认识逆反心理,知道逆反心理造成的危害
c.学会如何及时化解和消除逆反心理
③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与父母交往的方法技巧,架起理解的桥梁
1.2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②认识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独特性表现
2.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①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②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015年思想品德命题解读

2015年山西省思想品德中考命题解读一、命题依据2015年山西省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学业考试命题依据为《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二、命题原则1、坚持改革,稳中求变的原则2、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3、探究开发,能力为本的原则4、“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有利于高中阶段评价择优录取的选拔,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
三、考试目标努力对初中阶段学生所学思想品德课的水平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科学的终结性考查。
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开卷考试的优势,努力体现思想品德学科在初中学生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并将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作为该学科中考命题、日常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目标要求第一,2015年山西思想品德科目中考命题,要严格执行本科目说明的规定和要求。
同时,继续保持2014年山西初中思品中考命题思路和方向,深化改革。
当然2015年不再做框架性调整,主要是微调和完善。
第二,继续完成中考命题重心的结构性位移——将“培养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作为2015年及其今后思品中考命题的重心,改变以往政治语境“过于强势”的情形,同时将此转化为现代公民应有的政治素养。
第三,继续坚持能力立意,但与此同时要兼顾教育立意,凸显学科的自身特点。
第四,处理好新课改理念与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间的关系。
努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
第五,处理好能力立意与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要纠正“开卷考试”、“强调能力”等理念和方式带来的一些误解。
比如,“能力立意”不等于刻意回避对基础知识和原理的考查。
要适当注意思品学科自身的学术性和系统性,特别是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理解,科学把握能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第六,进一步贴近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现实,体现本学科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积极引导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正面引导为主,正确看待现实,关心国内国际大事,包括对山西本省大事的关注,适当增加乡土性。
2015年江西中考思想品德-国情与责任部分考点精要

国情与责任部分基础知识点考点25公平与正义1、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
公平是良好合作的前提。
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的发展。
公平意识和公平精神是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
2、党和政府致力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3、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限制,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我们应正确对待不公平现象,树立公平意识。
公平需要正义制度的支持。
考点26承担责任⑴一个人由于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按角色的规范承担相应的责任。
⑵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⑶有责任感的人,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不推诿、不逃避。
责任感和负责的态度是成功的基础性条件,它能催生出智慧和能力。
⑷承担责任,既有利于集体,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使人获得更多的信任和自由,使人赢得自尊和自信,使人增长才干,使人获得实际利益。
⑸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社会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考点27亲社会行为⑴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是我们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融洽社会关系的需要;⑵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是实现自我价值,提高自身能力、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的需要;⑶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是获得个人对社会的归属感,实现自我精神的满足和体验的需要。
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我们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要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务于社会,如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关爱幼小、参加义务劳动、为灾区募捐、参加志愿服务等。
考点28高举旗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15政治中考范围

《2015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说明》四、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部分:七年级1.让生命之花绽放【理解】2. 对不良诱惑说“不”【理解】3.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理解】4.走近法律【识记】5.防患于未然【理解】6.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理解】7.善于斗争【理解】★第二部分:八年级8.难报三春晖【理解】9.两代人的对话【理解】10.与友同行【理解】11.让我们荡起双桨【理解】12.我知我师我爱我师【理解】13.主动沟通健康成长【理解】14.世界文化之旅【识记】15.做友好往来的使者【识记】16.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运用】17.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运用】18. 合作!竞争!【理解】19.诚信是金【理解】20.做诚信的人【理解】21.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识记】22.公民的义务【识记】23.忠实履行义务【识记】24.生命和健康的权利【理解】25.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理解】26.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理解】27.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识记】28.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识记】29.知识助我成长【理解】30.珍惜学习机会【理解】31.无形的财产【识记】32.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理解】33.维护消费者权益【理解】34.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理解】35.维护社会公平【理解】36.社会发展需要正义【理解】37.做有正义感的人【理解】★第三部分:九年级38.不言代价与回报【运用】39.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识记】40.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运用】41.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运用】42.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运用】43.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识记】44.高举旗帜开创未来【理解】4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识记】46.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识记】47.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识记】48.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运用】49.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理解】50.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识记】51.坚持对外开放【识记】52.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识记】53.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运用】54.我们共同的家园【运用】55.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运用】5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运用】57.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运用】58.科教兴国【运用】5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运用】60.传统美德薪火相传【运用】61.民族精神生生不息【运用】62.民族精神我传承【运用】63.人民怎样当家作主【识记】64.生活在法治国家里【识记】65.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识记】66.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识记】67.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识记】68.维护国家安全【理解】69.感受身边的变化【理解】70.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理解】71.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识记】72.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识记】73.学会理财合理消费【运用】74.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识记】75.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识记】76.神州遍开文明花【运用】77.走近共同理想【识记】7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解】79.共创和谐伟业【运用】80.代代相传的精神【理解】81.艰苦创业与时俱进【理解】82. 通向理想之路【运用】83. 迎接社会新挑战【运用】84.终身学习持续发展【运用】五、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陕西省2015年思想品德中考具体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

识记1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是2体会生命的可贵3认识实现人生的意义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是4体会生命的价值5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6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7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8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9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10理解生命上父母赋予的。
11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孝敬父母和长辈12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
是13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是14努力做诚实的人。
15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16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是17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18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19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0正确认识人个与集体的关系21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22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23树立公平合作意识24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是25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26培养正义感 ,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27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是28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29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30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是31增强责任意识32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是2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能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是4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是5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是6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是7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8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9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是10树立自我保护意识11学会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2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015年安徽中考思品考纲

一、2015年安徽中考思品考纲考点统计
说明:1、“A”为“识记”要求;“B”为“理解”要求;“C”为“运用”要求。
C要求包含A、B要求;B要求包含A要求。
2、2015年安徽中考思品考纲仍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和要求制定,没有采用2011
年版的新课标,所以变化不大。
2014年共有91个考点,2015年新增2个,共93个考点;另外有19个考点在考试内容
和考试水平上进行了调整。
二、2015年安徽中考思品试卷的构成(依据考纲分析)
1、内容分布:时事政治约占10%,成长中的我占约20%,我与他人的关系约占30%,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约占40%。
2、题型分布:单项选择题占30%,非选择题占70%。
3、水平分布:了解A(指对有关事实、知识、概念和观点的再认能力)占15%,理解B (指在了解识记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的转换
或解释、推理能力)占45%,运用C(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占40%。
4、难度分布:较容易题占70%,中等难度题占20%,较难题占10%。
三、2015年安徽中考思品考纲考点变化
说明:斜蓝字体如过度的表示今年新调整的,方框红色字体如学习表示今年删除的。
2015年中考思想品德综合复习提纲

2015中考思想品德综合复习大纲河南教考网 九年级思想品德综合复习题(*为考试说明中的考点)专题一:法律部分(一)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1.法律的含义: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的显著特征: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4.违法行为的分类:①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②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和对社会的危害大小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包括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5.犯罪的含义:是指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它是最严重的违法。
6.犯罪的特征:①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
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7.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无知、盲目模仿、从众心理、寻求刺激、逞强好胜等。
8.青少年怎样加强自我防范?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②自觉预防不良行为,矫治严重不良行为。
③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因此,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 9.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联系:区别:①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触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②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比较大,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和行为。
联系:①它们都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