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5.1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课件九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加强喀斯特地貌区生 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建设,提高公众环保 意识。
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 产业,推动喀斯特地 貌区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
推广先进的石漠化治 理技术和经验,促进 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 善。
XX
PART 07
总结:地表形态与人类活 动关系认识深化
REPORTING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地表形态的类型和特征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
城市扩张导致大量农用地转为建设用 地,地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
城市绿化与水体建设
城市绿化和水体建设增加地表植被覆 盖和水域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交通网络发展
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和改造改变地表原 有地貌和景观格局。
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与改造
道路交通建设
01
道路建设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破坏,如挖填方、路基铺设等。
01
海岸带生态环境保 护的重要性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地带 ,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 生物多样性,需要加强保护。
02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03
国际合作与交流
包括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广环 保技术和理念等。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交流, 共同应对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面 临的挑战。
危害下游地区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还 导致黄河下游河床抬高
、洪涝灾害频发。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生态环境改善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以来,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政策实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 调整,使农业生产向更加合理 、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农民收入增加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为农 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如林 业、草业等,增加了农民收入 。
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 产业,推动喀斯特地 貌区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
推广先进的石漠化治 理技术和经验,促进 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 善。
XX
PART 07
总结:地表形态与人类活 动关系认识深化
REPORTING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地表形态的类型和特征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
城市扩张导致大量农用地转为建设用 地,地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
城市绿化与水体建设
城市绿化和水体建设增加地表植被覆 盖和水域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交通网络发展
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和改造改变地表原 有地貌和景观格局。
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与改造
道路交通建设
01
道路建设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破坏,如挖填方、路基铺设等。
01
海岸带生态环境保 护的重要性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地带 ,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 生物多样性,需要加强保护。
02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03
国际合作与交流
包括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广环 保技术和理念等。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交流, 共同应对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面 临的挑战。
危害下游地区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还 导致黄河下游河床抬高
、洪涝灾害频发。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生态环境改善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以来,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政策实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 调整,使农业生产向更加合理 、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农民收入增加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为农 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如林 业、草业等,增加了农民收入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案课时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03
农田灌溉
灌溉工程会改变地表水循环,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工业生产对地表形态影响
矿产资源开发
采矿活动会破坏地表结构,形成矿坑 、矿渣堆等人工地貌。
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道路、桥梁、厂房等,这些建设活 动会占用土地并改变地表形态。Fra bibliotek工业污染
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 污染物会对地表环境造成破坏,如酸 雨对土壤的侵蚀。
存。
治理措施
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 等。
珠江三角洲地区填海造陆案例
01
填海造陆背景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为了拓展城市发
展空间,人们开始填海造陆。
02 03
填海造陆影响
填海造陆增加了土地面积,缓解了土地紧张状况。但同时也破坏了海洋 生态系统,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此外,填海造陆还可能改变海岸线 形状,影响海洋动力和海洋环境。
关注时事热点,拓展知识视野
关注新闻时事
关注国内外与地理相关的 新闻时事,了解最新的地 理现象和问题。
阅读相关文献
阅读地理专业书籍、期刊 、论文等文献,了解地理 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 究成果。
参加学术活动
参加地理学术讲座、研讨 会等活动,与专业人士交 流学习,拓展知识视野。
制定合理计划,保持良好心态
地质条件制约工程建设
地质构造、岩石性质等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如断层、地震等地质活动区域不适宜进行大型工程建设 。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改造作用
1 2 3
农业生产改变地表覆被
农业生产活动如耕作、种植等,会改变地表的植 被覆盖,进而影响土壤侵蚀、水文循环等自然过 程。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人教版高二年级地理教辅设计PPT

关键能力
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影响
原则
原因
运输 方式
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
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 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公路对 自然条件要求低、成本低
பைடு நூலகம்
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优先发展水 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
运
多,开挖航道方便
影响
原则
原因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
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线 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可以
要点笔记交通线路的建设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 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视野拓展西南地区地形地势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 1.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人类活动能够直接塑造地表形态,或干预地貌发展过 程,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2.间接影响地表形态:人类活动能够改变地表形态发育的条件,间接加速或 延缓地表形态变化的过程。
路多呈“之”字形
降低线路坡度
线路 走向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 要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 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 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 节约用地
市的距离近
避开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多发区
保证运输安全,减小灾害损失
影响 原 则
原因
自然条件不利,且人口密度较小;
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 经济相对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较
3.对运输方式的影响 (1)平原 ①最有利于陆路交通线的建设,线路密度较大。 ②在河网密布的平原,修筑公路、铁路需要架设桥梁,避开沼泽地;这些地 区内河航运比较发达。 (2)山区 ①山区地面起伏大,修建公路、铁路的成本及技术难度要大得多,交通运输 受到较大的限制。 ②为达到线路修筑的坡度要求,山区的交通线往往迂回前行,所以在坡度较 陡的山地常见到“之”字形分布的公路。
第四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10讲+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2025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

人地 协调观
地理
认识不同地区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 影响。
结合示意图和实例,分析地表形态对人 类活动的影响
结合生活实例,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观念。
调查当地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情况,
备考建议
1. 高考这部分内容考察是对 常见的地貌类型的判读和认识,常 见地貌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及自然环 境特点,特别要积累常见的地貌的 主要典型分布地区的区域地理知识 的积累。
一、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1.河流的作用:
(2)作用:
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 聚落的对外 联系 和 运输 。
一、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1.河流的作用:
(3)作用:
河流的 冲积 平原地势平坦,土壤 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 _农__副__产__品_。
一、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1)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回顾教材(选必1)P47活动:探究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响
3.阅读下列材料,想一想,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河流和交通线 路有什么关系?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约56 万平方千米。盆地地形封闭,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 干旱。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绿洲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中下部, 这些地方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
交通运输方式:优先建造__公__路____, 其次是__铁__路____。
(1)交通运输方式:
二、山地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山地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2.山地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①通常在地形相对和缓的__山__麓____、 山间盆地和 河谷 地带选线。
(2)交通运输线路:
地理
认识不同地区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 影响。
结合示意图和实例,分析地表形态对人 类活动的影响
结合生活实例,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观念。
调查当地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情况,
备考建议
1. 高考这部分内容考察是对 常见的地貌类型的判读和认识,常 见地貌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及自然环 境特点,特别要积累常见的地貌的 主要典型分布地区的区域地理知识 的积累。
一、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1.河流的作用:
(2)作用:
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 聚落的对外 联系 和 运输 。
一、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1.河流的作用:
(3)作用:
河流的 冲积 平原地势平坦,土壤 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 _农__副__产__品_。
一、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1)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回顾教材(选必1)P47活动:探究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响
3.阅读下列材料,想一想,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河流和交通线 路有什么关系?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约56 万平方千米。盆地地形封闭,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 干旱。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绿洲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中下部, 这些地方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
交通运输方式:优先建造__公__路____, 其次是__铁__路____。
(1)交通运输方式:
二、山地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山地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2.山地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①通常在地形相对和缓的__山__麓____、 山间盆地和 河谷 地带选线。
(2)交通运输线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重点突破二: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我国地形地势图
影响交通线的方式、形状、走向、 密度、成本:
我国交通线分布图
1 000~2 000米
4 000米以上
500米以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
虑的主导因素是 ( D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
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B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3.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
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
带状、团状
规律总结: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1.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①平原低地:沿河成_带_状___分布。 ②山区河谷中:分布在冲积平原 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_洪__水__水位 的地方。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①耕地破碎地区:乡村规模相对_小 ②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_大____。
原因
聚落形状
高原
深切河谷两岸狭 窄的河漫滩平原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
多呈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 呈明显的条
和河漫滩平原
源比较丰富,有肥沃的土壤 带状
平原
聚落分布最为密 集,有的沿河发 展,形成沿河聚 落带;有的沿海 岸发展,形成沿 海岸聚落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篇 专题11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1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名师精编课件

自然地理篇
专题十一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
考点一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1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冲积平原 自然条件 河流 地貌类型 冲积平原 较好 高原地区 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 深切的河谷 发育于其上的深切河谷地势 相对较低,气候相对较温暖, 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 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山区 差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 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 平原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 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 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 土壤
聚落各组成部分都 形态 比较集中,连成一 片
地形(平坦开阔的平 聚落用地限制或河 影响因素 原);市中心的吸引 流、地形阻隔;规划 作用 控制等
类型
集中式 便于集中设置生活服 务设施,各种设施利
组团式
条带式
放射状
优点
用率高,方便居民生 分散生产,分散管 活,便于行政领导和 理,环境污染较小 管理,节省市政建设 投资 集中分布容易产生生
(1)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山谷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B.沿山脊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
(2)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 应为山谷。第(2)题,读图可判定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 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故 C 项正确。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考法综述] 本考点的考向主要是平原地区聚落、交通线分布特点及原因和山区、高原聚落与交通 线路分布特点及原因。掌握不同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限制是关键。
专题十一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
考点一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撬点· 基础点 重难点
1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冲积平原 自然条件 河流 地貌类型 冲积平原 较好 高原地区 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 深切的河谷 发育于其上的深切河谷地势 相对较低,气候相对较温暖, 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 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山区 差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 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 平原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 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 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 土壤
聚落各组成部分都 形态 比较集中,连成一 片
地形(平坦开阔的平 聚落用地限制或河 影响因素 原);市中心的吸引 流、地形阻隔;规划 作用 控制等
类型
集中式 便于集中设置生活服 务设施,各种设施利
组团式
条带式
放射状
优点
用率高,方便居民生 分散生产,分散管 活,便于行政领导和 理,环境污染较小 管理,节省市政建设 投资 集中分布容易产生生
(1)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山谷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B.沿山脊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
(2)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 应为山谷。第(2)题,读图可判定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 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故 C 项正确。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考法综述] 本考点的考向主要是平原地区聚落、交通线分布特点及原因和山区、高原聚落与交通 线路分布特点及原因。掌握不同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限制是关键。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地表形态教学课件 (共26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地质作用 人类活动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分类 来源 表现形式 二者关系
内力 作用
地球内 部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外力 作用
地球外 部太阳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能 固结成岩
同时 存在 共同 作用
❖内力作用与地 表形态
形成地貌
举例
板块张 裂
板 陆块陆 碰 撞 陆-
洋
裂谷 海洋
东非大裂谷 红海 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
巨大褶皱山脉 青藏高原
高原
阿尔卑斯山
岛弧
东亚岛弧
第斯山
海沟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6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6日星期一2021/9/62021/9/62021/9/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62021/9/6September 6,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62021/9/62021/9/62021/9/6
•
地质作用 人类活动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分类 来源 表现形式 二者关系
内力 作用
地球内 部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外力 作用
地球外 部太阳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能 固结成岩
同时 存在 共同 作用
❖内力作用与地 表形态
形成地貌
举例
板块张 裂
板 陆块陆 碰 撞 陆-
洋
裂谷 海洋
东非大裂谷 红海 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
巨大褶皱山脉 青藏高原
高原
阿尔卑斯山
岛弧
东亚岛弧
第斯山
海沟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6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6日星期一2021/9/62021/9/62021/9/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62021/9/6September 6,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62021/9/62021/9/62021/9/6
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图中的河流西岸坡度平缓,且地层为砂岩层,以堆积作用为主。 依据北半球平直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可知该河流 该河段的流向为自南向北;阶地的形成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图中 出现多级阶地,说明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阶地位置越高,形成年代越 老,故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第2题,阶地②有火山灰层, 土壤肥沃;离水源地近,水源充足;且海拔较高,不易遭受洪水威胁。河漫滩 虽离水源较近,但易遭受洪水威胁;阶地①只分布有砂岩层,土壤不够肥沃, 不适合进行农耕;阶地③地势太高,不方便取水。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典题透析
【典例2】 (2019全国Ⅰ卷,6)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 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题。 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考向一 考向二
【素养解读】本题以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 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思路导引】 图中铁路线分布基本与河流分布一致→铁路线主要沿 河谷 分布 答案 B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二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规律•深化整合
1.地形对交通线网密度的影响
考向一 考向二
2.地形与交通线路选址 (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地形区,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因 此交通线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2)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①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安 全行驶,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如图,在EF之间修建公路,应选择EHF,而 不是EG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精选
11
4.我国古代交通具有“南船北马”的特色,这与地表形 态密切相关。(×)
5.山区陡坡地段公路多呈“之”字形弯曲。(√)
ppt精选
12
二、规范用语 1.术语
答案:聚落、城市、乡村、团聚型、棋盘式、条带状、交通 线路。
ppt精选
13
2.用语 (1)简要说明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答案: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 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 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集的人口比较多;南方山地丘陵地区, 村落的规模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集的人口比较少。
ppt精选
14
(2)简要说明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答案:自然条件中,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和形态的影 响尤为深刻。
ppt精选15来自好好听讲抓重点·掌握规律 02
ppt精选
16
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聚落形态是指受地形、河流、主要交通线等的影响而形成的 聚落总体上的外部形状或形态。其主要类型对比分析如下:
【答案】 (1)C (2)A
ppt精选
23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ppt精选
1
微专题15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ppt精选
2
考纲展示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4.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ppt精选
3
考纲解读 1.能以某一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等为例,分析 自然条件对聚落和交通建设的影响。 2.能说明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相应的对策措 施。 3.能分析资源短缺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4.能结合有关资料,分析某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并说明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
ppt精选
20
(2)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主要考虑技术要求、工程量、 造价、工期等。如山区修交通线路常常要建桥隧,技术要
求、工程量和造价等比较高,工期比较长,修建铁路比较困 难,而发展公路相对容易些,所以一般情况下,山区的交通运输 线路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ppt精选
21
【典例 1】 (2014·广东文综)图 1、图 2 分别为我国某地不 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1)~(2)题。
ppt精选
4
考点一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ppt精选
5
讲基础·整合知识01 抓重点·掌握规律02 做考题·打造能力03
ppt精选
6
知识速读
讲基础·整合知识 01
ppt精选
7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ppt精选
8
ppt精选
9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的影响
ppt精选
10
一、知识判断 1.地表形态不仅影响着聚落的类型、分布,还影响着聚 落的规模和发展。(√) 2.平原多城市聚落,山区多乡村聚落。(×) 3.地形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因 素也对交通线路建设有一定影响。(×)
ppt精选
22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在各海拔段中,海拔 1 550~ 1 700 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1 250 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坡度 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 多。第(2)题,该地海拔 1 550~1 700 m 的区域、坡度 10~15°的 区域聚落数量最多,据此排除三江平原、塔里木盆地、江南丘陵,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黄土高原。
ppt精选
17
类型 集中式
组团式
条带式 放射状
图示
形态
聚落各组成 部分都比较 集中,连成
一片
聚落由几片组 成,每片都就近
聚落沿主要交通干 组织自己的生产
线或河流延伸 和生活,各片之 间有一定距离
ppt精选
18
ppt精选
19
2.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分析思路 分析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时,可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1)对交通运输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如平原地区受地 形影响小,交通线一般比较平直,而且受经济因素影响大,为了 增加客流量,交通运输线路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 居民点,同时尽量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等。而在山 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选址选在地势相对缓和的山间盆地和河谷 地带,而且线路往往迂回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