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复杂多样.ppt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3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及世界多极化趋势和跨世纪的世界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3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及世界多极化趋势和跨世纪的世界
答案:A
5.(2015·四川卷)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 图可以反映出( )
A.冷战格局的扩展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美苏的直接对抗 D.联合国势力的扩张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时间信息“20世纪50年代”以及 图片中的“北纬38°线”“停战分界线”,可知此图反映的是20 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朝鲜半岛进行 武装干涉,体现的是“冷战”格局的扩展,是“冷战”中的热
战,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考点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欧共体的形成 (1)背景:20 世纪 50 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各国强烈 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经过 ①1951 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 森堡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 年,这六国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 共同体。 ③1967 年,上述三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史料二 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 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 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 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 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 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 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③“冷战”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在欧洲,美苏全面对抗; 在亚洲导致局部战争——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在美洲,古巴 导弹危机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
④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 战争的威胁之下。但由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又使得世界近半 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知识整合史料探究高考题透析】第6单元单元总结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知识整合史料探究高考题透析】第6单元单元总结
单元总结
单元通史坐标
知识纵横链接
单元通史坐标 强化时间·把握趋势
知识纵横链接 纵向连线·横向链接
专题连线
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1)外交环境:中美关系的改善成为 20 世纪 70 年代震惊世界 的大事,追随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了外交关系,掀 起与中国建交的高潮,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彻底破产。 苏 联也开始检讨对华政策,中国的外交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2)经济建设:中美建交后,中国执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引进西方的 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对西方国家的贸易,为中国国 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祖国统一:中美建交后,台湾问题得到缓和,为祖国的和平统一 创造了条件;20 世纪 80 年代 “一国两制” 方针提出,为祖国的和平 统一创造了条件。 (4)教育与生活: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留学教育目的地逐渐 从苏联转向美国等,促进了中美及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 国的社会生活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影响。
点击进入滚动检测 试题 点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6.单元总结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6.单元总结

2.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 革命环境里就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如农村革命根据 地的苏维埃政权,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都是 为实现人民民主而进行的探索和创造。新中国成立后 宪法几经修改,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3.以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坚 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 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要求。
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主要史实 1.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就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 访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夷洲的联系。 2.隋炀帝三次派人去琉球(今台湾)。 3.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了对台湾和澎湖的管 辖。
4.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 台湾。 5.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清政府设置台 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省。 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 规定将台湾归还中国。
三、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比较 1.共同纲领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 的。它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国名、国旗和国 歌,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因政协不是由普选产生的正 式代议制机构,它通过的共同纲领只起到临时宪法的作 用,不是正式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一届 人大通过的,它延续了共同纲领的基本内容,在体现人 民民主原则的同时,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是我国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单元总结
第六单元
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历 程 初 步 建 立
时间
1949年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成立
表现
北平新政协召开,形 成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六单元单元总结提升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六单元单元总结提升

地区的贸易,进行殖民掠夺活动,也起到了为本国进行资本原始 积累的作用,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等。这些商业经营上的 巨大变化导向就是所谓 “商业革命”的发生。商业革命极大地推 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 “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摘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及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商业革命的历史影 响。分析明清商业革命与欧洲商业革命产生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
解析: 选 C。 经济重心的转移导致政府对南北方水利工程项目 的投入力度变化,故 A 项错误;北宋以后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呈 现出南迁趋势,故 B 项错误;经济重心的转移导致政府对南北方 水利工程项目的投入力度变化,南方地区成为粮食生产的中心区 域,故 C 项正确;湖南、云南工商业发展相对落后,故 D 项错误。
[针对训练 1]下图是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一项示意图。这 反映了( )
A.耕作技术成熟促使人地矛盾开始缓解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完善 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选 C。材料为古代中国耕作技术的发展,未涉及人地关 系,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不能体现个体经营,故 B 项错误;铁犁 牛耕的耕作技术由直犁到曲辕犁体现出生产模式逐渐完善,故 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地位,故 D 项错误。
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依据材料一 “全国五大经济区域的 形成”“以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 ”“中国 产品需求急剧增加”“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了明清社会的白 银货币化”,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产品商品化,工商业市镇的兴 盛,民营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等方面概述。第二小问影 响,结合明清时代特征,从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加强,经济上商品 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思想文化方面对理学禁欲的突破,反封建 的进步思想出现、文学的世俗化等方面分析。

2019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备考复习(共38张PPT)

2019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备考复习(共38张PPT)
以文明史观为基础,整合通史体系; 以学术前沿为高度,培养多元思维。
以社会史观为指导,扩展教学资源;
2018年历史试卷保持了学科一贯坚持的严谨稳定,题型和 往年一样,难度略有降低,但同时随着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 程标准》的出台,也有一些新的变化,更多的展现了新课程标 准下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新要求。相信2019年全国 高考考试历史学科定会继续贯彻“一点四面”(一点:在高考 中要体现立德树人,四面:在高考中要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 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考查原则,坚持从有利于高校人才 选拔出发,通过优化历史试题素材选取和情境设置,加强对基 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的考查,强 化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查内容方面基本上都是考生所 熟悉的主干知识或核心知识。
广东卷命题参与人黄牧航:
“从全国各地的试题来看,应该说,传统史学 的研究内容诸如政治制度史、经济制度史、外交 史、民族关系史、科技史等仍然是命题的主要内 容,但是,社会史的逐渐渗透已经成为一个很明 显的趋势。这一方面是新课程改革的结果,另一 方面是高考命题摆脱旧的模式、寻求新的突破的 结果。”

结 论
农经济根深蒂固) 农经济顽强抵抗) 国卷入世界市场) (洋务运动) (晚清政治)
命题规律
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一般命制3道,1919年之前2道,1919年之 后1道。本题是中国近代史第1道,命题范围主要集中在晚清前期,以 甲午战争为界,命题时段主要在1830-1895年。 本题难度不会太大。预测2019年仍然是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或者 是考晚清的思想(洋务思想、维新思想等)
备考建议
1、整合知识结构,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可按照《考 试大纲》中考试内容的时序将重点内容整合成通史体例。 2、重视历史知识体系的综合与比较。近三年的高考试 题,考查历史知识交叉和综合的特点十分明显,尽量做到 专题史和通史交叉综合,中外历史交叉比较,必修教材和 选修教材交叉综合。 3、关注时政热点,注意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联系。 “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 核心灵魂。要关注“十九大”报告中的一些新概念、新论 断。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背景下,还应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拓展复习。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6单元 世界古代史(40张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6单元 世界古代史(40张PPT)

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各
五百人会议每个成
机构 成四百人会议
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 ” 成为轮值主席,执
司法
机构 陪审法庭
陪审法庭
陪审法庭
军事 机构
设“十将军委员会”
监督 机制
民主机制
陶片放逐法
设“十将军委员会 陶片放逐法
3.雅典民主的特征
(1)全体公民是统治者,集体掌握国家权力(人民主权 集体领导)
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清朝鸦片战争前) 一轮复习思路 世界古代史(16世纪前后):(古希腊罗马政治、文化 必修一、 选修一梭伦改革、选修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第一步:专题史复习 世界古代政治、思想(做笔记、背知识点)
第二步:通史复习 世界古代史基本史实与阶段特征(列表格、背阶段
世界近代史(16世纪前后-20世纪前后:1500-1900左右) 世界现代史(1900左右-今)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现代史(1949-今)
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在不同城邦和同一城邦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公民大会拥有
不尽相同。最初,原氏族部落军事首领演变为各邦国王,因此古 普遍实行君主制,公民大会是氏族部落原始民主制的延续。经过 族的长期斗争和杰出人物的创造性活动,各邦基本上废弃了君主 贵族制,公民大会的权力虽有扩大,但由少数贵族组成的贵族会 握最高权力。民主制出现后,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治权的体现 制和民主制外,古希腊城邦还存在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
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方式多样, 通和商业贸易发展。人员频繁扩散、迁入、交往流动,瓦解着古 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政权、财权、神权分立,又联合 推翻“一元化”的族权,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血族共 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利于民主制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2019年新版)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2019年新版)
高二的考试以阶段性测试为主, 高三则以综合性考试为主。 高二时部分同学作业压力不大,能抽出较多 时间复习巩固, 高三则普遍作业较多,没有较多时间来专门 复习。
; / 中国知网免费入口;
而反入于西方 梁孝王子 及乍前乍後 遂之琅邪 项伯亦拔剑起舞 庄生家负郭 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 乃封项伯为射阳侯 使遂蚤得处囊中 相国何卒 乃谢病 通川过乎中庭 立子恢为梁王 有罪 异日肥义谓信期曰:“公子与田不礼甚可忧也 此梁、宋也 ”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 温者 行者不行 至於陵水 周襄王弟带来奔齐 ”子曰:“师也过 王道平平 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卻 始皇生十三年而立 禽犁为河綦侯 日游弋猎 击秦 由余、越人蒙是矣;规矩者 使者争遍言外国灾害 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五年而楚平王卒 杀出子及其母 是何能为 百官长皆前为寿 及 主父偃言之 不得入 田文既死 至孝文四十有馀载 二年 王龁代将 太子得立 佗得以益骄 人民所次 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庚、辛 已脱 不当立 兵甲之财转漕之费不与焉 三曰宜春侯 兄弟更王 詹闻 让於契、后稷、皋陶 诸侯围许 亦去兵 河南治建 至于五千里 ”上曰:“曹参可 悉召故 秦祝官 於是赵乃辍 而贾谊为梁怀王傅 卫子夫立为皇后 往往亭障 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 赋中下 故云物或危而顾安 立号曰“万骑” 以王太后故 ”於是二世常居禁中 忽曰:“郑小齐大 故信而随之番阳 然而胜兵者可得十馀万 赵屯飞狐口 积羽沈舟 起兵 听则是断匈奴右 臂也 立襄彊为楚王 献公立 距之不得留 ”去之赵 武王已克殷纣 行者行 是绝赵而郎中之计中也 太仆亡走汉 主杀 汉王降 乃与胜俱奔吴 不然 西至於翼 齐中称其廉平 所幸慎夫人 有燕衔卵堕之 其後鲁迎仲尼 以太仆击陈豨、黥布军 渡河走脩武 不走秦 赵高常侍中用事 阳气下注 烛 星 死 三十一年 魏彊之日 ”所谓三公子者 伯则畏惮之 奉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