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与天线知识点
电磁波与天线知识点

第一章1.天线的定义:用来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2.天线的作用:3.天线基本辐射单元:电基本振子、磁基本振子、惠更斯元4.电基本振子又称电流元,其辐射场是球面波(等相位面的形状),辐射的是线极化波,传输的波的模式是横电磁波(TEM 波,沿传播方向电场、磁场分量为0)5.媒质波阻抗η 自由空间(120ηπ=Ω) 电基本振子E H θηϕ= 磁基本振子E H ϕθη=-6. 磁基本振子又称磁流元、磁偶极子7. 电基本振子归一化方向函数(,)sin F θϕθ=理想电源归一化方向函数(,)1F θϕ=8.方向图:E 面 H 面9. 电基本振子E 面方向函数()sin E F θθ=,H 面()1H F ϕ=磁基本振子E 面方向函数()1E F θ=,H 面()sin H F ϕϕ=10.方向系数:在同一距离及相同辐射功率条件下,某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辐射功率密度(场强的平方)和无方向性天线(点源)的辐射功率密度(场强的平方)之比11.电基本振子D=1.5 半波振子D=1.6412.增益系数:在同一距离及相同输入功率条件下,某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辐射功率密度(场强的平方)和无方向性天线(点源)的辐射功率密度(场强的平方)之比13.天线效率:物理意义(表述了天线能量转换的有效程度)14. A G D η=15.天线极化可分为:线极化、圆极化、椭圆极化16.有效长度17.输入阻抗18.频带宽度19.有效接收面积是衡量接收天线接收无线电波能力的重要指标。
20.对称振子中间馈电,极化方式为线极化,辐射场为球面波。
计算输入阻抗采用“等值传输线法”,最终等效成具有一平均特性阻抗的有耗传输线。
对称振子天线振子越粗,平均特性阻抗越小。
21.末端效应:由于对称振子末端具有较大的端面电容,末端电流实际不为零。
22.采用天线阵是为了加强天线的定向辐射能力。
23.方向图乘积定理P2624.水平线天线镜像一定时负镜像;垂直对称线天线正镜像垂直驻波单导线半波正垂直驻波单导线全波负25.无限大理想导电反射面对天线电性能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对方向性的影响;对阻抗特性的影响26.沿导电平面方向,正镜像始终是最大辐射,负镜像始终是零辐射。
天线和电磁波

电磁波的概念 超短波的传播
基本概念
无线电波的波长不同,传播特点也不完全相同。 无线电波的波长不同,传播特点也不完全相同。 目前GSM和CDMA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都属于 目前 和 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都属于UHF 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都属于 特高频)超短波段,其高端属于微波。 (特高频)超短波段,其高端属于微波。 超短波和微波的视距传播 超短波和微波的频率很高,波长较短, 超短波和微波的频率很高,波长较短,它的地面 波衰减很快。 波衰减很快。因此也不能依靠地面波作较远距离的传 它主要是由空间波来传播的。 播,它主要是由空间波来传播的。空间波一般只能沿 直线方向传播到直接可见的地方。 直线方向传播到直接可见的地方。在直视距离内超短 波的传播区域习惯上称为“照明区” 波的传播区域习惯上称为“照明区”。在直视距离内 超短波接收装置才能稳定地接收信号。 超短波接收装置才能稳定地接收信号。
天线的概念
基本概念
天线的极化 天线辐射的电磁场的电场方向就是天线的极化方向
垂直极化 水平极化
+ 45度倾斜的极化 度倾斜的极化
- 45度倾斜的极化 度倾斜的极化
天线的概念 双极化天线 传输两个独立的波,两个天线为一个整体。 传输两个独立的波,两个天线为一个整体。
基本概念
V/H (垂直 水平 垂直/水平 垂直 水平)
倾斜 (+/- 45°) °
天线的概念 圆极化波
基本概念
如果电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的方向是旋转的,就叫作椭圆极化波。 如果电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的方向是旋转的,就叫作椭圆极化波。 旋转过程中,如果电场的幅度,即大小保持不变, 旋转过程中,如果电场的幅度,即大小保持不变,我们就叫它为圆极 化波。向传播方向看去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叫右旋圆极化波, 化波。向传播方向看去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叫右旋圆极化波,反时针方 向旋转的叫做左旋圆极化波。垂直极化波要用具有垂直极化特性的天 向旋转的叫做左旋圆极化波。 线来接收;水平极化波要用具有水平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 线来接收;水平极化波要用具有水平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右旋圆 极化波要用具有右旋圆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 极化波要用具有右旋圆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而左旋圆极化波要用 具有左旋圆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 具有左旋圆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当来波的极化方向与接收天线的 极化方向不一致时,在接收过程中通常都要产生极化损失,例如: 极化方向不一致时,在接收过程中通常都要产生极化损失,例如:当 用圆极化天线接收任一线极化波, 用圆极化天线接收任一线极化波,或用线极化天线接收任一圆极化波 时,都要产生3分贝的极化损失,即只能接收到来波的一半能量。 都要产生3分贝的极化损失,即只能接收到来波的一半能量。
天线工作原理

天线工作原理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起到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天线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一、天线的基本概念天线是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或将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的设备。
它一般由导电材料制成,如金属,并根据特定的原理进行设计和调整。
天线可以分为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两种类型。
二、天线的工作原理天线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下面将分别介绍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的工作原理。
1. 接收天线的工作原理接收天线通过接收电磁波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当电磁波经过天线时,它会激发天线中的电荷,产生电流。
这个电流会经过连接到天线的电路,从而实现信号的解调和放大。
最终,这个电信号可以被传递到无线接收器,用于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解码。
2. 发射天线的工作原理发射天线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以便进行无线传输。
当电信号通过连接到天线的电路时,它会产生交变电流。
这个交变电流会导致天线上的电荷也发生交变,从而产生电磁波。
这些电磁波会在空间中传播,并被接收天线接收到。
同样地,接收天线会将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解码。
三、天线的优化设计为了提高天线的工作性能,可以进行一些优化设计。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优化设计方法。
1. 天线长度调整:天线的长度对于接收和发射的频率有直接影响。
通过调整天线的长度,可以使其与所传输的频率匹配,从而提高效率。
2. 天线形状设计:天线的形状对于天线的辐射模式有重要影响。
通过设计合适的天线形状,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辐射或接收,以满足具体的通信需求。
3. 天线材料选择:天线的材料对于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也有一定影响。
根据需要选择导电性能好、损耗小的材料,以提高天线的性能。
四、天线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天线广泛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等。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移动通信:天线用于手机、基站等设备中,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进行传输,以实现无线通信。
电磁波传播基本知识和天线原理

一、电磁波传播基础知识
空间分集:单极化天线
极化分集:双极化天线
接 收 信 号 强 度
接收距离
一、电磁波传播基础知识
绕射传播
电波在传播途径上遇到障碍物时,总会力 图绕过障碍物,再向前传播。这种现象叫 做电波的绕射。
信号质量受到影响的程度不仅和接收天线 距建筑物的距离及建筑物的高度有关,还 和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建筑物越高、越 近,影响越大。相反,频率越低,建筑物 越矮、越远,影响越小。 因此,选择基站场地以及架设天线时,一定要考虑到绕射传播可能产生的 各种不利影响。 (要点:近处、水平/垂直主波束+/-10dB内无遮挡)
特殊应用中才会考察垂直面方向图的前后比,
比如基站背向区域有超高层建筑物。
后向功率
前向功率
三、天线主要性能参数
根据天线辐射参数对网络性能影响程度,可分类如下:
对网络的不同影响程度
满足网络覆盖要求的基础指标
天线参数
水平面波束宽度、波束偏移及方向图一致性 垂直面波束宽度及电下倾角度 前后比 增益
能够提升网络通信质量的辅助指标
对网络的不同影响程度
满足网络覆盖要求的基础指标
天线参数
水平面波束宽度、波束偏移及方向图一致性 垂直面波束宽度及电下倾角度 前后比 增益
能够提升网络通信质量的辅助指标
交叉极化比 上旁瓣抑制
对网络性能有影响的辅助指标
下零点填充 方向图圆度
三、天线主要性能参数
半功率波束宽度:在方向图主瓣范围内,相对最大辐射方向功率密
京信通信 未来无限延伸
一、 电磁波传播基础知识 二、天线辐射原理 三、天线主要性能参数 四、天线分类
二、天线辐射原理
天馈系统简介
电磁波传播和天线技术

电磁波传播和天线技术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电磁波传播和天线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
电磁波作为一种电磁辐射形式,在信息传输和接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而天线则是将电磁波从信号源传输到接收器的一种装置。
本文将探讨电磁波传播和天线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电磁波传播原理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辐射形式。
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时,它的传输速度是一定的,即光速(299,792,458米每秒)。
在自由空间中,电磁波的能量可以传播到很远的距离,但会逐渐衰减,直至消失。
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是决定其传播特性的两个重要参数。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电磁波的穿透能力就越弱。
例如,无线电波的波长较长,能穿透建筑物和树木,但受到地球曲率的限制,不能传播得太远。
而微波、红外线和可见光波长较短,穿透能力较弱,但传输距离较远。
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受到障碍物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
信号的衰减、多径传播和反射等现象会对信号的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天线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来弥补这些影响。
二、天线技术原理天线是将电磁波从信号源传输到接收器的装置。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电磁波从电路中转换为自由空间中的辐射波。
天线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所传输的信号的频率和波长。
天线的信号收发特性与其结构有关。
如果天线的结构与信号的波长匹配,则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信号。
例如,在接收WIFI信号时,我们通常使用带有小型晶片天线的路由器来接收信号。
天线的特性除了与其结构有关,还与其所处环境有关。
例如,移动电话天线的特性会受到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建筑物和树木等。
此外,天线的方向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特性。
向各个方向辐射的天线称为全向天线,而只向特定方向辐射的天线称为定向天线。
三、应用案例分析电磁波传播和天线技术在现代通信中应用广泛。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通过卫星将信号传输到地面的通信方式。
在卫星通信中,天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必须能够接收到来自卫星的信号,并将信号转发给相应的设备。
电磁波传播与天线

8
基本概念 无线电波和光波一样,它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媒质有关。无线 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我们用C=30000 0公里/秒表示。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 ε ` =C/√ ε , 式中 ε 为传播媒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与 真空的相对介电常数很接近,略大于1。 因此,无线电波在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光 速,通常我们就认为它等 于光速。
4.4 电磁波传播与天线
1
一、电磁波基本概念
二、天线接收原理
三、天线的种类 四、天线的参数
2
一、电磁波基本概念
1、 电磁波的辐射
3
基本概念 无线电波是一种能量传输形式,在传播过程中,电场和磁 场在空间是相互垂直的,同时这两者又都垂直于传播方向。
4
基本概念 2、 电磁波相角
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时,其电场方向是按一定的规律而变 化的,这种现象称为无线电波的极化。无线电波的电场方向 称为电波的极化方向。如果电波的电场方向垂直于地面,我 们就称它为垂直极化波。如果电波的电场方向与地面平行, 则称它为水平极化波。
线极化天线接收任一圆极化波时,都要产生3分贝的极化损失,即只能接
收到来波的一半能量; 当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例如水平或右旋圆极化)与来波的极化方 向(相应为垂直或左旋圆极化)完全正交时,接收天线也就完全接收不到 来波的能量,这时称来波与接收天线极化是隔离的。
30
基本概念 三、天线的种类
1、半波振子天线
16
基本概念
超短波的传播
无线电波的波长不同,传播特点也不完全相同。目前 GSM和CDMA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都属于UHF(特高频)超 短波段,其高端属于微波。 超短波和微波的视距传播 超短波和微波的频率很高,波长较短,它的地面波衰减很 快。因此也不能依靠地面波作较远距离的传播,它主要是由 空间波来传播的。空间波一般只能沿直线方向传播到直接可 见的地方。在直视距离内超短波的传播区域习惯上称为“照 明区”。在直视距离内超短波接收装置才能稳定地接收信号。
电磁波天线原理

电磁波天线原理
电磁波天线是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电磁波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当电磁波信号传播到天线上时,它会激发天线产生电流,进而产生电磁场,然后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或者从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信号。
电磁波天线常用的原理包括频率选择、谐振和定向性。
首先是频率选择原理,即天线的尺寸和结构设计使其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其他频率的信号具有较弱的响应。
这样可以提高天线对特定频段的接收或发射效率。
其次是谐振原理,天线的结构和长度会实现特定频率的谐振,使得该频率的信号被更好地接收或发射。
这是因为在谐振频率附近,电磁波与天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更为强烈,从而提高了天线的效能。
最后是定向性原理,为了增加天线在特定方向上的接收或发射能力,可以通过天线的结构设计使其在某个特定方向上具有增益。
这种增益效应是通过调整天线长度、方向性元件或者构建天线阵列等方式实现的。
定向性使得天线成为一种有向性的设备,可用于定位和通信等应用。
综上所述,电磁波天线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频率选择、谐振和定向性。
这些原理的应用使得电磁波天线能够高效地接收或发射特定频率的信号,为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电磁波传播与天线设计原理

电磁波传播与天线设计原理介绍:1.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广泛应用于通讯、雷达、卫星导航等领域。
2. 天线作为电磁波的传播工具,起到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关键作用。
电磁波传播原理:1.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具有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等特点。
2. 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频率与波长呈倒数关系,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传播中有不同的特性。
3. 电磁波传播的衰减: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散射、吸收等现象导致衰减。
电磁波的传播途径:1. 空间传播:电磁波在空间中自由传播,以直线传播为主。
2. 大气传播:大气中的粒子、水分会对电磁波产生散射和吸收,影响传播距离和质量。
3. 地面传播:电磁波在地面上的反射、绕射、折射等现象影响传播路径。
天线设计原理:1. 天线的基本构成:天线由导体和辐射器组成,导体用于导电,辐射器用于辐射电磁波。
2. 天线的辐射特性:不同天线具有不同的辐射模式,如定向天线、全向天线等。
3. 天线的增益:天线的增益可以改善信号强度,提高发送和接收效果。
4. 天线的波束宽度:波束宽度决定了天线的辐射范围,对于定向天线具有重要意义。
天线设计步骤:1. 确定应用需求: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所需的信号类型、频率范围、传播距离等。
2. 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根据应用需求和场景特点,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如定向天线、全向天线等。
3. 设计天线结构:根据所选天线类型和频率要求,设计天线的结构参数,如导体长度、辐射器形状等。
4. 优化天线性能:通过仿真和实验等手段,对设计的天线进行优化,改善天线的辐射特性和增益。
5. 验证天线性能:通过实际测试和性能评估,验证设计的天线是否满足应用需求。
6. 调整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对天线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进一步提升性能和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结论:电磁波传播与天线设计原理是现代通讯技术和无线电技术的核心理论,掌握电磁波传播原理和天线设计步骤,对于有效地传输和接收无线信号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天线的定义:用来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2.天线的作用:3.天线基本辐射单元:电基本振子、磁基本振子、惠更斯元4.电基本振子又称电流元,其辐射场是球面波(等相位面的形状),辐射的是线极化波,传输的波的模式是横电磁波(TEM 波,沿传播方向电场、磁场分量为0)5.媒质波阻抗η 自由空间(120ηπ=Ω) 电基本振子E H θηϕ= 磁基本振子E H ϕθη=-6. 磁基本振子又称磁流元、磁偶极子7. 电基本振子归一化方向函数(,)sin F θϕθ=理想电源归一化方向函数(,)1F θϕ=8.方向图:E 面 H 面9. 电基本振子E 面方向函数()sin E F θθ=,H 面()1H F ϕ=磁基本振子E 面方向函数()1E F θ=,H 面()sin H F ϕϕ=10.方向系数:在同一距离及相同辐射功率条件下,某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辐射功率密度(场强的平方)和无方向性天线(点源)的辐射功率密度(场强的平方)之比11.电基本振子D=1.5 半波振子D=1.6412.增益系数:在同一距离及相同输入功率条件下,某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辐射功率密度(场强的平方)和无方向性天线(点源)的辐射功率密度(场强的平方)之比13.天线效率:物理意义(表述了天线能量转换的有效程度)14. A G D η=15.天线极化可分为:线极化、圆极化、椭圆极化16.有效长度17.输入阻抗18.频带宽度19.有效接收面积是衡量接收天线接收无线电波能力的重要指标。
20.对称振子中间馈电,极化方式为线极化,辐射场为球面波。
计算输入阻抗采用“等值传输线法”,最终等效成具有一平均特性阻抗的有耗传输线。
对称振子天线振子越粗,平均特性阻抗越小。
21.末端效应:由于对称振子末端具有较大的端面电容,末端电流实际不为零。
22.采用天线阵是为了加强天线的定向辐射能力。
23.方向图乘积定理P2624.水平线天线镜像一定时负镜像;垂直对称线天线正镜像垂直驻波单导线半波正垂直驻波单导线全波负25.无限大理想导电反射面对天线电性能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对方向性的影响;对阻抗特性的影响26.沿导电平面方向,正镜像始终是最大辐射,负镜像始终是零辐射。
第二章1.水平对称振子又称双极天线,辐射水平极化波,可用地面下的负镜像天线来代替地面对辐射的影响。
2. 研究地面上的天线方向性时,通常选取__铅垂______平面和_____水平___平面。
3. 水平对称振子天线架设高度与通信仰角的关系。
4. 水平对称振子特性阻抗较高,降低特性阻抗的方法:加粗振子臂直径、将双极天线的臂改为其他形式。
直立天线5. 直立天线又称单极天线,辐射垂直极化波。
6. 直立天线存在的问题:辐射电阻小;天线输入电阻小,输入电抗大;易产生过压。
7.提高直立天线效率的方法?P104环形天线1.按尺寸分为小环天线和大环天线。
2.小环天线沿线电流近似均匀分布,大环天线沿线电流近似驻波分布。
3.提高小环天线效率的方法:多匝小环,在环线内插入磁芯引向天线1.引向天线的组成:有源振子、引向器、反射器2.有源振子主要作用:提供辐射能量3.引向器主要作用:引导能量4.反射器主要作用:反射能量5.振子2作为引向器还是反射器的电流相位条件:P906.无源振子的加入,对有源振子的影响:使有源振子的输入阻抗下降且随频率变化得更厉害7.引向天线中选用半波折合振子作为有源振子,目的是获得较高的输入电阻,等粗细半波折合振子的输入电阻等于普通半波振子输入电阻的4倍8.平衡器是实现非平衡传输线平衡馈电的装置。
9.天线与馈线连接的基本要求是:阻抗匹配、平衡馈电第三章1、在导线末端接匹配负载,则导线上载行波。
天线上的电流按行波分布的天线称为行波天线。
P1062、天线上的电流按驻波分布的天线称为驻波天线。
3、行波天线与驻波天线的优缺点行波天线优点:(1)输入阻抗具有宽频带特性;(2)频率变化时输入阻抗近似不变;(3)能量反射小。
缺点:部分能量被负载所吸收,天线效率低驻波天线优点:天线效率高缺点:(1)输入阻抗有明显谐振特性,(2)工作频带较窄(3)能量反射大4、为了增加行波单导线天线的增益,可以利用排阵的方法。
例如菱形天线。
P1085、菱形天线在一只锐角端馈电,另一只锐角端接匹配负载,使得导线上形成行波电流。
P1086、菱形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位于两锐角顶点的垂直平面内,指向终端负载的方向,具有单向辐射特性。
P1097、菱形天线在水平平面内的最大辐射方向是从馈电点指向负载的长对角线方向。
P1098、菱形天线的四条边的辐射场在长对角线方向上是同相的。
9、改进式菱形天线P111(1)双菱天线,改善菱形天线的特性参数(2)回授式菱形天线,提高菱形天线的效率10、螺旋天线采用的极化方式是圆极化。
P11511、圆极化波的性质P116(1)等幅旋转场(2)辐射左旋圆极化波的天线只能接收左旋圆极化波(3)当圆极化波入射到一个平面或球面上时,其反射波旋转反相。
1、缝隙天线:在波导或空腔谐振器上开出一个或数个缝隙以辐射或接收电磁波的天线。
2、缝隙天线最终可以等效成一个片状的、沿Z轴放置的、与缝隙等长的(磁对称振子)P1373、理想缝隙天线与和它对偶的(电对称振子)为互补天线P1384、辐射缝隙:波导壁上所开的缝隙能切割电流线,波导内的传输功率通过缝隙向外辐射。
非辐射缝隙:缝隙与电流线平行,缝隙不具有辐射能力P1395、辐射缝隙给波导内的传输带来的影响:(1)将传输的能量经过缝隙辐射出去(2)引起波导内等效负载变化P1406、波导可以等效为双线传输线,波导上的缝隙可以等效为和传输线(并联或串联的等效阻抗)P1407、缝隙天线阵:为了加强缝隙天线的方向性(目的),在波导上按一定规律开出一系列尺寸相同的缝隙。
8、缝隙天线阵主要有谐振式缝隙阵、非谐振式缝隙阵、匹配偏斜缝隙阵。
P142 9微带天线:由导体薄片粘贴在背面有导体接地板的介质基片上形成的天线。
P14410、矩形微带天线的辐射主要由两条辐射边的缝隙产生。
且辐射边的磁流是同向的。
两条非辐射边的磁流是反对称分布的。
P14511、微带天线如何实现双频?利用激励多模、采用分层结构P148第六章1、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采用的三种标准是:TD-SCDMA、CDMA2000、WCDMA2、衡量手机辐射对人体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是SAR(电磁波能量吸收比值)3、根据天线相对于手机的位置可以分为外置式天线、内置式天线及其优缺点4、相对于其他天线而言,手机天线设计的特殊要求是什么?第七章测向天线1、测向天线中,实现测向的方法有幅度法测向、相位法测向和空间谱估计测向。
2、测向天线分为最小信号测向和最大信号测向3、最大信号测向优点:对微弱信号有测向能力缺点:测向精度低1、面天线的基本辐射元:惠更斯元2、分析面天线的辐射问题,通常采用口径场法P179即在空间上任一点的场,是包围天线的封闭曲面上各点的电磁扰动产生的次级辐射在该点的叠加结果。
3、面积利用系数υ反映了口径场分布的均匀程度,分布越均匀,υ值越大;完全υ=P182均匀分布时14、喇叭天线由逐渐张开的波导构成。
逐渐张开的过渡好处:(1)保证波导与空间的良好匹配(2)获得较大的口径尺寸,以加强辐射的方向性P1885、矩形喇叭天线,喇叭口径上场的相位分布为平方律。
P1896、抛物面天线由馈源和反射面构成,馈源位于抛物面焦点处。
馈源的相位中心位于抛物面的焦点处,使口径得到等相位分布。
P1957、卡塞格伦天线由馈源、主反射面和副反射面构成;主反射面是抛物面,副反射面是双曲面,馈源位于副反射面的焦点。
P2028、卡塞格伦天线等效于焦距变长的抛物面天线。
9、面天线的阴影效应:有一部分由反射面返回的能量被馈源重新吸收。
(1)破坏了天线的方向图形状(2)降低了增益系数(3)加大了副瓣电平(4)破坏馈源与传输线的匹配P20310、喇叭抛物面天线的提出是为了克服阴影效应。
第九章1.智能天线的思想:利用各用户信号空间特征的差异,采用阵列天线技术,根据某个接收准则自动调节各天线阵元的加权向量,达到最佳接收和发射,使得在同一信道上接收和发送多个用户的信号而又不互相干扰。
2. 智能天线的核心部分为波束形成器。
波束形成器的核心是自适应信号处理器。
3. 智能天线分为两大类:自适应天线和多波束天线。
4. 智能天线实现同一信道上接收和发送多个用户信号而不发生相互干扰是利用各移动用户空间特征的差异,即空分多址。
第十章1.电波传播的主要方式:地面波传播、天波传播、视距传播(还有散射传播)2.地面波采用垂直极化,优点是传播信号质量好,缺点是频率越高,地面对电波吸收越严重。
3.天波传播优点是能以较小的功率进行远距离传播,缺点是由于电离层随机变化的特点,衰落现象严重。
4.散射传播主要优点是距离远,抗毁性好,保密性强。
5.自由空间电波传播的计算6.电波传播的主要通道:第一菲涅耳椭球7.什么是电波绕射?P2248为什么说电波波长越长,绕射能力越强?P224第十一章1.地面波采用垂直极化波。
2.波前倾斜P2273.地面波传播特性P2304.不均匀性对地面波的影响5.起飞—着陆效应P2346.地面吸收基本规律P235第十二章1.临界频率P2442.天波传播中,临界频率与电波能否反射有何关系?3.电离层吸收规律P2454.短波天波传播中,工作频率的选择原则?P246为什么在可能条件下频率尽量选择的高一些?5.什么叫衰落?短波天波传播中主要的衰落有哪些,各自产生的原因以及克服的一般方法?P2496.分集接收的两重含义:分散传输、集合接收7.静区第十三章1.视距传播是直接波与地面反射波的合成。
2.为什么存在有效反射区?它是怎么确定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效反射区的大小和电波频率的关系如何?3.判断地面光滑与否的准则:瑞利准则4.对流层对视距传播的影响:大气折射、大气衰减5.什么是大气折射效应?有哪几种类型?第十四章1.地面移动通信主要传播方式:视距传播2.接收信号在时间上和地点上均有衰落3.场强中值P2694.传播损耗中值5.按建筑物和森林密度与屏蔽程度,把传播路径的人为环境分为:市区、郊区、开阔区6.HaTa公式是对Okumura预测曲线作了公式化拟合。
7.地面移动通信接收场强常用的模型是Okumura模型。